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斯特林发动机机械效率

斯特林发动机机械效率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热机,利用热量转化为机械能。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热交换器和一个活塞来实现的。
斯特林发动机的机械效率是指其能够将输入的热能转化为输出的机械能的比例。
本文将从斯特林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斯特林发动机基本原理1.1 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指在恒定体积下进行的一种理想循环过程,它由四个过程组成:等温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和绝热压缩。
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并膨胀;在绝热膨胀过程中,气体不断向高温热源移动,并且不断膨胀;在等温压缩过程中,气体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并且被压缩;在绝热压缩过程中,气体不断向低温热源移动,并且不断被压缩。
斯特林循环的效率可以通过卡诺循环效率公式来计算。
1.2 斯特林发动机原理斯特林发动机是基于斯特林循环的一种热机,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两个热交换器和一个活塞来将输入的热能转化为输出的机械能。
在斯特林发动机中,气体在两个热交换器之间循环流动,其中一个热交换器与高温热源接触,另一个与低温热源接触。
气体在高温热源处膨胀、吸收热量,在低温热源处被压缩、放出热量。
由于气体的膨胀和压缩过程都是通过活塞实现的,因此可以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输出。
二、影响斯特林发动机机械效率的因素2.1 温差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与其所处的温差有关。
当温差越大时,工作效率越高。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斯特林发动机时,需要尽可能地增大温差。
2.2 气体斯特林发动机中的气体对其机械效率也有影响。
理想气体在斯特林循环中的效率比实际气体高。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斯特林发动机时,需要选择适合的气体类型并控制其压力和温度,以提高其效率。
2.3 活塞活塞是将气体膨胀和压缩转化为机械能输出的重要部件。
因此,在设计和制造活塞时,需要考虑其材料、形状、尺寸等因素,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转化气体膨胀和压缩产生的能量。
三、提高斯特林发动机机械效率的方法3.1 提高温差通过增大斯特林发动机所处的温差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工作效率。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机械效率影响因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杠杆和斜面。
下面就这三种简单机械模型来讨论一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一、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竖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物轮轮物物轮物物额外有用有用总有用G G G G G hG h G h G W W W W W +=+=+=+==11η 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与轮重有关:(1)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滑轮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 (2)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答案:(1) 30 (2)竖直向上匀速拉动(3)物体的重力有关 (4)还与动滑轮重力有关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公式初中机械效率

物理公式初中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机器的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是一个衡量机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机械效率的知识,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即:机械效率=输出功/输入功其中,输出功是机器从输入能量中所转化出来的有用功,通常用机器所完成的实际工作量来衡量;输入功是机器所需要输入的能量,通常指机器所消耗的电能或机械能。
例如,一个挖掘机在工作时,消耗了10千瓦时电能,挖出了2000立方米土方。
那么,输出功就是2000立方米土方的机械功,输入功就是10千瓦时电能。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这台挖掘机的机械效率了。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的大小不仅受机器本身的结构和制作工艺的影响,还受到使用环境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因素:1. 机器的摩擦:因为机器中几乎不存在完全无摩擦的情况,摩擦力会使机器产生一定的能量损失,从而降低机械效率。
2. 机器的运动部件和传动机构设计的精度:如果这些部件的制作工艺或设计精度不高,容易带来传动损失和能量浪费。
3. 使用环境: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越大,机械效率也会越低。
4. 维护保养:机器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可以有效地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最后,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要想提高机械效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优化机器结构和制作工艺,提高机器的传动效率和机械效率。
2. 排除机器故障,减少摩擦和磨损,提高机器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
3. 选择合适的使用环境和操作方式,减少阻力和能量浪费。
4. 加强机器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清洁、润滑和更换机器的零部件。
综上所述,机械效率作为衡量机器性能的重要指标,需要我们对其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有效地提高机械效率,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
物理九年级机械效率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机械效率知识点机械效率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机械设备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效率。
了解机械效率的知识对我们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提高机械设备的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物理九年级学生需要了解的机械效率知识点。
1. 机械效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输出的有用功与输入的总功之比。
它的计算公式如下: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输入功) × 100%2. 机械效率的特点机械效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机械效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设备的能量转化效果越好。
- 实际情况下,机械效率无法达到100%,因为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振动、热损失等不可避免的能量损耗。
3. 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机械效率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摩擦损失: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损失,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 机械结构:机械设备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着机械效率的高低。
- 材料特性:机械设备所使用的材料对机械效率也有一定影响。
4. 机械效率的应用机械效率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机械设备的效能:通过改进机械结构、减小摩擦等方式,提高机械设备的机械效率,从而改善其性能。
- 节约能源: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合理地利用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
- 设备选择:在购买机械设备时,了解机械效率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性能更好、能源消耗更低的机械设备。
5. 机械效率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机械效率与能量守恒定律密切相关。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设备输入的总功等于输出的有用功加上损耗的功。
因此,机械效率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表达为:输入功 = 有用功 + 损耗的功机械效率 = (有用功 / 输入功) × 100%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机械效率越高,损耗的功越低,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越好。
总结:机械效率是机械设备能量转化效率的核心概念,了解它对我们理解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提高机械设备的效能至关重要。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有几个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有几个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转换的能量与输入能量的比值,是衡量机械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有几个不同的方法,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计算公式。
1. 机械效率的定义。
机械效率通常用η表示,它的定义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
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机械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越高,性能越好。
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1)机械效率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其中,输出功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输出的功率,通常用 P_out 表示;输入功率是指机械设备的输入功率,通常用 P_in 表示。
(2)机械效率 = 机械工作输出 / 理论功率输入。
其中,机械工作输出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输出的功率,通常用W_out 表示;理论功率输入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理论功率输入,通常用 W_in 表示。
(3)机械效率 = 实际输出功率 / 理论输出功率。
其中,实际输出功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实际输出的功率,通常用P_actual_out 表示;理论输出功率是指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所能达到的理论最大输出功率,通常用 P_theoretical_out 表示。
3.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的摩擦损失、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机械设备的质量和结构设计等因素。
其中,摩擦损失是影响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干摩擦、润滑摩擦和滚动摩擦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改善润滑方式、提高表面质量和减小接触压力等方式来减小摩擦损失,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此外,传动系统的能量损失也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它包括链条、皮带、齿轮传动等多种形式,可以通过减小传动系统的摩擦损失、提高传动效率和改善传动方式等方式来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设备的质量和结构设计也对机械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合理的结构设计和优质的材料可以减小机械设备的能量损失,并提高机械效率。
影响机械效率因素的分析

影响机械效率因素的分析作者:王福星来源:《试题与研究·中考物理》2014年第01期由机械效率η=W有/W总分析,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就是W有和W总,而W总=W有+W额即W有和W额在W总中的比值。
但是具体到不同的简单机械中,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又是各不相同的。
1.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有: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斜面的粗糙程度。
倾斜程度影响的是有用功,粗糙程度影响的是额外功。
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高;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图1例1.如图1所示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木块、铁块、垫块、各处粗糙程度相同的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砝码若干,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时某同学在木块或铁块上放置不同的砝码,改变物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斜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接触面粗糙程度物块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物块移动的距离l/m机械效率1较粗糙(木块-木板)2.00.251.20.8052%2同上2.00.351.40.8063%3同上5.00.353.50.8063%4较光滑(铁块-木板)5.00.353.10.80①该同学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的关系。
②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解析:(1)分析表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从而知道需要的测量工具。
由表中数据可见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四个:物块的重力、沿斜面的拉力、物块上升的高度、物块移动的距离,其中前两个由弹簧测力计完成,后两个由刻度尺来完成,因此还需要补充的器材是刻度尺。
(2)①分析实验1、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块重力相同,斜面的倾斜程度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有关);分析实验2、3,斜面的倾斜程度、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物块重力不同,机械效率相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块重力的关系(无关);分析实验3、4,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机械效率不同,研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有关)。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工具、设备的状况
机械效率的提高,大多数取决于工具、设备的状况。
一些设备损坏、操作不当等都会影响机械效率。
因此,应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在运行中处于最优状态,以提高机械效率。
二、工作流程
设计合理的工作流程,也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
任务分解、职责划分、时间计划等都会影响机械效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提高机械效率的流程。
三、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也是影响机械效率的重要因素。
一些设备操作者掌握的技术水平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因此,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以提高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持续提高机械效率。
四、环境条件
机械效率的提高,也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若工作环境太差,机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这样会降低机械效率。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环境条件,确保机械设备能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地提高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

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是机械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设备或系统转换输入能量到输出能量的效率,而摩擦损耗则是指由于摩擦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本文将探讨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机械效率的概念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设备或系统能量转换效率的重要指标。
它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机械效率 = 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 100%机械效率越高,表示机械设备或系统能更有效地将输入能量转换为输出能量,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摩擦损耗的概念摩擦损耗是机械设备运行中不可避免的能量损失,是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能损失和机械能损失。
摩擦损耗通常被视为机械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的影响因素1.材料选择:摩擦损耗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选择适合的摩擦材料可以降低摩擦损耗,从而提高机械效率。
2.润滑状态:合适的润滑可以减少摩擦损耗,改善机械效率。
润滑剂的选择和润滑膜的形成对摩擦损耗起着重要作用。
3.设计和制造误差: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误差会导致不必要的摩擦损耗。
精确的制造和优化的设计可以减少这些误差,提高机械效率。
4.负荷变化:机械设备在不同负荷下的效率可能有所不同。
合理控制负荷变化范围,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机械效率。
五、提高机械效率和降低摩擦损耗的方法1.使用高效能设备:选择具有高机械效率的设备可以降低摩擦损耗。
2.优化润滑:选择适当的润滑方式,使用高质量的润滑剂,并定期维护润滑系统,以降低摩擦损耗。
3.合理配置设备:通过减少垃圾部件或设备、合理布置设备来减少摩擦损耗。
4.提高制造质量:精确的制造和装配可以减少机械设备的摩擦损耗。
5.优化运行参数:适当调整机械设备的运行参数,如转速、负荷等,可以提高机械效率和减少摩擦损耗。
总结机械效率和摩擦损耗是机械工程中重要的概念。
通过正确选择材料、优化润滑、改善设计和制造质量、合理配置设备以及优化运行参数等手段,可以提高机械效率,降低摩擦损耗,最大程度地利用能源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机械效率影响因素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杠杆和斜面。
下面就这三种简单机械模型来讨论一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一、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竖放)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物轮轮物物轮物物额外有用有用总有用G G G G G hG h G h G W W W W W +=+=+=+==11η 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与轮重有关:(1)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滑轮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 (2)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答案:(1) 30 (2)竖直向上匀速拉动(3)物体的重力有关 (4)还与动滑轮重力有关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 (2)总功小于有用功测力计读数错了 (3)% (4)增大3.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
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次数 物理量 1 2 3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74%57%83%二、探究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因素杠杆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1)若不计杠杆自重,则杠杆不做额外功,机械效率η=100%;如考虑杠杆自重,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提起重物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机械效率杆物物W W W +=η(2)考虑杠杆本身的重力,则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杆心杠杆额外h G W =,拉力为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Fs W =总(3)由于杠杆的重心一般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因此杆端杆心h h 21=;如果动力作用点在杆端,则有杆心杆端h h s 2==;重物移动的距离则可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321l G l G Fl 杆物+=(杠杆不水平,杠杆的力臂不能直接在杠杆上读出,但杠杆力臂和杠杆长成比例,可以认为1h s =)4.如图所示是小明测量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情景(杠杆的重力忽略不计)(1)请在下表中把相关的数据填写完整物体重G /N 物体上升的高度h /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N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竖直距离S /cm 有用功W 有/J 总功W 总/J 机械效率η/% 430(2)为提高本实验中杠杆的机械效率,请提—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5、、、、;(2)选择支点灵活的杠杆或在支点所在轴处加润滑油.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为_______N ,钩码总重G 为,钩码上升高度h 为,测力计移动距离s 为,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 、B 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G/N钩码移动距离h/m拉力F/N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1A 点2 B 点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_______;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2)不能;①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三、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使用斜面时,对物体所做的功为有用功,拉力所做的功为总功,克服斜面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1)有用功:Gh W =有用; 总功:FL W =总; 额外功:fL W =额外 (2)因为斜面摩擦力大小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斜面倾斜角度越大,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越小,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额外功越小。
因此可以认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6.小明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如下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①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④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给你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选择上述猜想中的一项,并解答下列问题: (1)你选择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2)要用图中的器材完成你选择的探究,还要补充的器材是:(至少写出两种)(3)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任选其中一个均可;(2)(3)见下表7.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的实验次数斜面的倾斜程度物块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1较缓1012较陡10145%3最陡10160%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________J。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不变。
(3)小华用20N的力把重为25N的物体沿着长为20cm、高为10cm的斜面,从斜面底端拉到顶端.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答案:(1)斜面的倾斜程度,20%,4;(2)高,斜面的倾斜程度;(3)%.8.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高低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用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小车,使小车从斜面底端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如图所示。
多次改变斜面倾斜程度,部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根据表格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斜面倾斜度小车重量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斜面的机械效率较缓103113%较陡10412450%最陡1016(1)当斜面“最陡”时,沿斜面拉力为______________N;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陡,需要的拉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面实验数据,你可以获得该实验探究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4;;(2)大;(3)斜面的机械效率随斜面的倾斜程度增大而增大.9.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粗糙程度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支架,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滑轮与木板之间的距离是可调的),带挂钩的木块,弹簧测力计,棉布,毛巾,刻度尺,细线。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用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做实验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只答出一条即可)(2)测拉力时,要在木块__________时读数。
(3)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一。
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接触面木块重G/N斜面高度h/m拉力F/N斜面长S/m机械效率η1最陡木块与木板%2较陡木块与木板%3较缓木块与木板%4较缓木块与棉布5较缓木块与毛巾%①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__。
②第3、4、5三次实验,是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③根据第1、2、3三次实验的信息,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利用滑轮改变了一下绳子的方向,使木块所受拉力的方向与木板的方向始终平行,使示数更加准确稳定,读数时也更方便;(2)只有木块做匀速运动时,它的示数才更准确;(3)①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50%;②比较第3、4、5三次实验可以看出,这是在斜面倾斜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因此,研究的是机械效率与斜面粗糙程度的关系;③比较第1、2、3三次实验可以看出,这是在斜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故答案为:(1)拉物体时,能使木块所受拉力的方向与木板的方向平行;(2)匀速运动;(3)①50%;②斜面粗糙程度;③斜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