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中地理必修一3.1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单项选择题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3题。

1.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1月份较小2.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地球上能量变换和物质迁移③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④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读“我国东北某河流流量变化图”,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据此回答4~5题。

4.C在汛期时的补给量与枯水期时的补给量比较正确的是( )A.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高,地下水补给增多B.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多,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增多C.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的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河水水位较高,地下水补给量减少D.汛期时的补给量比枯水期时补给量少,因为汛期时地下水水位高,补给河水量减少5.图中虚线表示该河上游修建大坝后的流量曲线,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A.受到水库调节,全年流量比较和缓B.地下水位上升,与河流相互补给,流量和缓C.河水水位下降,与地下水相互补给D.受到水库调节,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消失读图,完成6~7题。

6.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A.生物循环B.岩石圈物质循环C.大气循环D.水循环7.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温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8~10题。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同步配套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 Word版含解析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下图为水圈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分布最广的是()A.AB.BC.CD.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量最多B.热带地区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D.我国内流区域没有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解析第1题,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第2题,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答案 1.A 2.C,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年河流汛期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湖泊水B.冰川融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地下水4.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冬季降雪量过大B.春夏季气温过低C.夏季降水量偏多D.夏季融水量过大解析第3题,该河流在我国新疆,河流水量大的时间是3~5月,判断是季节性积雪融水;湖泊水补给的,变化小;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在6~9月;地下水补给的河流流量稳定。

第4题,该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冬季降雪、春季积雪融化形成径流;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说,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形成洪峰。

答案 3.C 4.A(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完成第5~6题。

5.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6.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D.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解析第5题,①环节是蒸发,气温高则蒸发旺盛;②环节是降水,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③环节是地表径流,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7月份降水少,所以地表径流也小;⑥环节是植物蒸腾,开普敦是地中海气候,但1月份是其夏季,气温高,蒸腾作用旺盛。

3.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3.1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1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练习题 专题练习 带详解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下图所示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扩大较快地区之一。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所示各河流()A.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下游流量大于上游C.流量季节变化小D.汛期为夏季2.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A.湖泊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地下水读“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与等高线图”,回答3~4题。

3.图中河流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4.在6月份,下列关于等潜水位线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两侧的等潜水位线都向南弯曲B.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C.河流东岸的等潜水位线向北弯曲,西岸向南弯曲D.河流两侧的等潜水线不会发生变化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水循环的最主要动力是()A.太阳辐射能、地球重力能B.潮汐C.地热能D.生物能6.下列地理事物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柴达木盆地的湖泊B.天山山区的冰雪融水C.滚滚东流的长江水D.太平洋上未登陆的台风城市建设深刻地改变了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A.水汽输送B.下渗C.降水D.蒸发8.该城市城市化过程中最容易诱发()A.泥石流B.风沙侵袭C.洪涝灾害D.狭管效应2017年1月10日新闻网报道,在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陈政高全面总结了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对2017年工作任务作出部署。

他提出加快推动海绵城市建设,2017年要抓好120个试点项目。

“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

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9~10题。

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有()A.增加下渗量B.减少蒸发量C.增加地表径流D.减少地下径流10.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①淡水不足②雨季内涝③用地紧张④热岛效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图,完成11~12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专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自然环境中四大圈层间水分联络图,完成以下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所表示的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C.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D.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2.目前,人类影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 A 2. D【解析】1.据图可知,乙和丁经过蒸发构成甲,说明甲是大气圈;丙经过蒸腾作用构成甲,说明甲是丙是生物圈;丁被丙〔生物圈〕吸收,说明丁是岩石圈;甲经过降水构成乙,说明乙是水圈。

结合选项,A项正确。

2.结合上题可知,生物圈经过①蒸腾到大气圈;大气圈经过②降水到岩石圈;水圈经过③吸收到生物圈;岩石圈中的物质经过④径流到水圈。

目前,人类经过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方式影响水循环的径流环节,故D项正确。

2021年国际海绵城市树立论坛暨第十四届泉州市科协学术年会于12月25在泉州举行,本次大会以〝让城市不再看海〞为主题。

其中死水公园雨水搜集系统海绵城市树立为成功案例。

图为〝某死水公园雨水搜集系统表示图〞。

读以下图,回答以下小题。

3.死水公园雨水搜集系统对水循环整个环节干预最清楚的是A.地下径流B.地表径流C.降水D.水汽保送4.公园中荷花池在缓解城市内涝效果中最主要的功用是A.美化城市环境B.下渗蓄水C.调理小气候D.维护生物多样性【答案】3. B 4. B【解析】3.死水公园雨水搜集系统,先将雨水搜集起来,沉淀或静化处置后再应用,降水没有直接构成地表径流流走,对水循环影响最清楚地表径流环节,B对。

对下渗影响小,A错。

对降水、水汽保送没有影响,C、D错。

4.公园中荷花池起修养水源的作用,在缓解城市内涝效果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添加下渗量,B 对。

美化城市环境、调理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不是在缓解城市内涝效果中起的作用,A、C、D错。

以下图为〝某天文调查小组在沙漠地域应用‘日光蒸馏法’取水表示图〞。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版含解析

地理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材第 55~56 页活动(1)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干涉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 世纪 50 年月后我国西北地域天气变暖,而降水却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相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中上游地域过分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经过一致分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举措缓解或防备黄河下游断流。

学业达标以以下图为“水圈的构成表示图”。

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各水体,散布最广的是()A.a B.b C.c D.d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水的三态中,固态水数目最多B.热带地域没有固体状态的水C.陆地上的各样水体之间拥有互相补给的关系D.我外国流地域只参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分析:此题组主要察看地球上水体的构成。

第1题,气态水数目虽少但散布最广。

第 2 题,水的三态中,液态水数目最多;热带地域高海拔的巅峰上有固态的冰川存在;我外国流地域既参加了海陆间循环,又参加了陆地内循环。

答案: 1.A 2.C以以下图表示重庆周边某水文站的气温、降水情况及该江段补给类型。

读图,回答3~4 题。

3.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种类为()A.地下水B.雨水补给C.冰雪融水补给D.湖水补给分析:图中①所示的补给量多少与降水量的多少一致,所以应是降雨补给。

应选 B。

答案: B4.致使②种类补给春多夏少的主要因素是()A.春天增温快,冬天积雪多B.夏天气温高,蒸发旺盛C.春天多风,流域内多地形雨D.夏天单调暖气团控制,少锋面雨分析:②补给种类为冰雪融水补给,因冬天积雪多,而春天气温上升快,所以春天融雪量大,夏天,因已没有积雪,只有常年冰川消融,所以消融量较少。

应选 A。

答案: A以以下图表示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样环节。

读图,达成5~6 题。

5.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A.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坡面流、壤中流、下渗分析:甲为降水形成的坡面流,乙为下渗,丙为下渗后形成的壤中流。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3章第1节 水循环练习(含答案)

第三章地球的水第一节水循环读“城市水循环系统模式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降水、下渗、污水B.下渗、降水、蒸发、污水C.降水、蒸发、下渗、污水D.降水、下渗、蒸发、污水2.为了完善自然界水循环,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加强人工降雨力度②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③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④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为了减小人类社会水循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列措施可取的是()①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实施地下水回灌②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③减少深层地下水的开采,加强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④加强城市污水的处理力度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1.D2.B3.C【解析】根据图示的因果联系可判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降水、下渗、蒸发、污水,故1题选D。

加强城市绿地的建设和道路两旁铺设透水砖能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影响,完善自然界水循环,故2题选B。

对浅层地下水的过量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等问题;提高河川径流的供水量会导致河川径流量减小,减少河流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自净能力会降低,对城市河流下游地区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故3题选C。

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

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

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

据此完成4—5题。

4.【水循环】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5.【水循环环节】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4.B5.B【解析】我国降水变率的大小与植被覆盖率无关,A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保持水土能力强,可以减少河水含沙量,B项正确;植被覆盖率能够提高区域降水量,但提高幅度不大,C项错误;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高,河流径流量会有所减小,D项错误。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1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1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某省份夏季0℃层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组合图,该地区是( )A.黑龙江B.贵州C.江苏D.新疆解析:图中某省份河流年径流量与夏季0℃层高度变化基本一致,说明该处径流量受气温影响较大,其补给类型主要为冰雪融水,则该地区可能是新疆。

我国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D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2~3题。

2.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A.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B.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D.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涌泉的水源来自南部山区,如果南部山区受到污染,则涌泉的水质会变坏。

答案:D3.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④绿化南部山区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涌泉断流,说明其补给量减少。

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必须减少对当地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利用,同时采取雨季时回灌以及绿化南部山区等补给水源的措施。

答案:D入渗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反映入渗的指标,在研究区小流域内,分别选取植被盖度10%、40%、70%和90%的样地对0~10 cm,10~20 cm,20~30 cm和30~40 cm土层进行试验。

根据右图回答4~5题。

4.在剖面上植被盖度40%土壤饱和导水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土层深度( )A.0~10 cm、20~30 cm、10~20 cm、30~40 cmB.20~30 cm、0~10 cm、30~40 cm、10~20 cmC.30~40 cm、20~30 cm、10~20 cm、0~10 cmD.20~30 cm、0~10 cm、10~20 cm、30~40 cm解析:在横坐标上读出植被盖度40%处的土壤饱和导水率排序即可。

高中地理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3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同步练习:3.1《自然界的水循环》3 Word版含答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同步练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一、选择题1.水圈的特点是( )A.连续、规则 B.不连续、不规则C.不连续、规则 D.连续、不规则如果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据此完成2~4题。

2.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A.①——降水 B.②——蒸发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3.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表示,2009年是南水北调工程新的建设目标明确后的第一年,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

该工程影响图中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 A.① B.② C.③ D.④4.水循环的意义主要是( )A.使陆地淡水得以更新B.使海洋水体更新C.增加陆地水体总量D.减少海洋水体总量5.下列地理现象中,仅属于陆地内循环的是(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冬季和春季的凌汛B.春季,松花江上的春汛C.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引高山冰川积雪融水,灌溉农田D.所有热带沙漠地区的河流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水循环的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6~8题。

6.按照全球多年水量平衡规律推算出M、N分别为( )A.7、16 B.16、7 C.7、23 D.7、77 7.下列关于径流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径流量为L,量是7B.径流量为N,量是23C.径流量为M,量是7D.径流量为L,量是398.能完成图中M功能的是( )A.我国冬季风 B.我国夏季风C.干热的山谷风 D.未登陆的台风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10.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1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形式的河流都处于枯水期B.我国东北地区河流正进入春汛期C.北半球的水循环活跃D.开普敦地区的河流正处于枯水期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12~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一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训练题(一)
1. 在下列水循环的各环节中,目前人类活动在某些时候可以施加影响的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水汽蒸发
D.水汽输送
2. 三种水循环都包括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地下径流
C.蒸发和降水
D.下渗和蒸腾
3.目前长江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趋小,主要原因是()
A.兴修水库,调节了河流径流的年际变化
B.在河流两岸加高了堤坝,使径流变化趋小
C.气候变暖,使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趋于稳定
D.大规模地围湖造田,调节了河流的径流变化
4. 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内陆循环的是()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5. 关于黄河下游河水和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是()
A.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河水经常补给潜水
C.黄河处于枯水期时,潜水补给河水
D.核黄素和潜水游互补关系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 )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7.水循环中的( )
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
读我国某地一河流流量与含沙量逐月分布图,完成8~9题。

8.该河流春汛的主要补给是( )
A.冰川融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
C.雨水D.地下水
9.该地区夏季降水的最主要类型是( )
A.台风雨B.锋面雨
C.地形雨D.对流雨
读城市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有关雨水回收利用前后水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Q11+Q12=Q1+Q2B.Q13+Q14>Q3+Q4
C.Q16+Q17<Q6+Q7D.Q11+Q12+Q8=Q6+Q7 11.雨水回收的意义主要在于( )
A.减少城市排污量B.增加城市用水量
C.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D.缓解城市地面下沉
12.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_____水补给_____水,原因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_____水补给_____水,原因是____________。

如果乙图表示的河流在华北地区,这种情况最可能出现在____季节。

(3)两图说明河流水和潜水之间具有______关
13.读下面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在C海区附近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形成,与图示中的________(水循环环节)有密切关系。

(2)A是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它对海洋和陆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促使这种水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和重力能。

(4)若在B处大量抽取地下水,可能会造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问题。

(5)在图中的河流东西两岸,其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特点是:西岸______________,东岸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A
4.B
5.B 6.D 7.C 8.B 9.B 10.D 11.B 12.(1)河地下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水位
(2)地下河地下水水位高于河水水位冬春
(3)水源相互补给作图略
13.(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 地表径流
(2)水汽输送调节海洋和陆地的热量、水分平衡
(3)太阳辐射能
(4)地面沉降海水入侵
(5)地下水补给河流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