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

《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
《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

《自我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安排及总结》

协助领导者:指导老师:

团体性质:封闭、结构化团体咨询

成员对象:未能正确认识自我的在校大学生人数:由8-12大学生组成(不含组长)筛选方式:采取自愿报名方式团体时间:100-120分钟团体次数:4次

团体地点:团体咨询室

辅导理念:詹姆斯将自我分成:主体我和客体我。前者表示的是“自己认识的自我”,即主动地体验世界的自我;后者表示人们对于自己的各种看法,如人的能力、社会性、人格特征及物质拥有物等。客体我有三个要素构成:物质我、社会我、心理我,而这三个要素都包括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追求等侧面。处于青春期的某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识,而导致了不良的生活体验及情绪,这些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发展。把主体我和客体我结合起来看待自我,有助于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

按照乔哈里窗口理论,每个人自我由公开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四个部分组成。但每个人的四部分各不相同,且随着人的成长与生活经历,自我的四个部分发生着变化。当一个人公开区扩大,则其生活变的更充实,不论与人交往还是自处,都会显得轻松而有效率。盲目区变小,人对自我的认识越清楚,越能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力,团体咨询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自我公开区,使其他区域减小。

接受自我,悦纳自我,不仅喜欢自己的优点,也要接纳自己的缺点,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事物,对于其他人而言自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要对自己有信心。

团体目标:协助成员自我了解、正确接纳自我,相信并接受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增强自

团体单元方案

第一单元:我们是朋友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相互认识,建立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

2.澄清团体目标及进行的方式,协助团体成员说出对团体的期望

单元目标:

1.鼓励成员分享,增进团体凝聚力

单元目标:

1.发现并保持自己的优点,接纳自己的不足。

2.欣赏他人的长处,接纳他人的不足,学习他人,欣赏他人。

单元目标:

1.协助成员欣赏自己的长处,接纳自己的局限

2.认识并接纳独特的自我,认识并接纳独特的他人

附录一:采访卡:卡片内容:

1.姓名

2.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3.你最喜欢的休闲娱乐。

4.人生座右铭是什么。

5.你心目中最崇拜的人是谁。

6.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7.你最喜欢的和最头疼的一门课是什么。

8.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

9.最近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10.请印下你的唇印

第二篇:团体心理辅导总结团体心理辅导总结

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很容易产生一种压抑。孤独的情感,严重地影响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在存在着程度不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由于自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可见,自卑已经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针对大学生自卑心理这一现状,减少与其他人的交往障碍,重新找回自我,充分利用京师博仁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箱的道具,自卑的人会有一种平等感、归属感,以放下他们心里的包袱,

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题:

分别是“造让同学们给自己的团队创造一个口号。

此部分由“力四射”和“峰回路转”两个团体

通过“力四射”活动,让学生从自我的回顾中体验自己的成绩,到对自我认知的愉悦,再进而看到自己人格上的美丽,在一部部的渐进中让学生认真体味,发现自我,从而勇敢面对困难,敢于挑战。

通过“峰回路转”活动,帮助学生对同一个事情,有可能导致自己失败的事情,采取多途径的思考方式,最终找到一个替代性的思维方式。

活动使同学们找到了自信的依据,建立自信的支持系统。有的人说:“或

许以往我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些优点,但是我相信我们小组的人的眼力,当然这些优点以后肯定会在我身上看得更为明显。”

当最后大家需要用一句话总结的时候,有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说出了:“谢谢。”活动以同学们高呼本团队的口号为结束,而当时的气氛明显的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这次活动充分体现了团体的特点,加深了班级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加深了参与者的情感联系,使学生发现了自己更多的优点,寻找、找到了自信的依据,建立了理性的自信系统,拥有成功的人生。

感谢。

第三篇:认识自我团体心理辅导(大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课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目的: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情况,并深刻认识到“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正视和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3、能力目标

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通过自己以及同伴对自我形象的认识与评价,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形象,对自我有进一步的了解。

一、热身与导入(10分钟)

背后留言

1.活动目的

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2.活动步骤

①每人拿出一张纸,在最上面一行写下自己的姓名,相互帮助用大头针把纸固定到自己的后背上。

②在同学的后背上写留言。

③10分钟后,同学们再次坐好,互相帮助摘下背后的爱心纸条,一起来分享

3.注意事项

1.活动之前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真诚,客观,负责;

2.在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讲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别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

3.在活动中要及时的调整。

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

客观。

二、活动开展:(25分钟)

活动目标:

1.协助学生认识自己眼中的我,及他人眼中的我。

2.增进学生彼此熟悉的程度,增加班级凝聚力。

活动程序:

教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a4影印纸。

学生两两分组,一人为甲,一人为乙(最好是找不熟悉的同学为伴)

1.甲先向乙介绍「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乙则在a4纸上记下甲所说之特质,历时五分钟。

2.教师宣布活动的规定为。「自我介绍者,在说了一个缺点之后,就必须说一个优点」。

3.五分钟后,甲乙角色互换,由乙向甲自我介绍五分钟,而甲做记录。

4.五分钟后,教师请甲乙两人取回对方记录的纸张,在背面的右上角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彼此分享做此活动的心得或感受,并讨论「介绍自己的优点与介绍自己的缺点,何者较为困难。为何会如此。个人使用那些策略度过这五分钟。」。两人之中须有一人负责统整讨论结果。

学生三小组或四小组并为一大组,每大组有六至八人。

1.两人小组中负责统整的人向其它人报告小组讨论的结果。

2.分享后,教师请每位同学将其签名之a4纸(空白面朝上)传给右手边的同学。而拿到签名纸张的同学则根据其对此位同学的观察与了解,于纸上写下「我欣赏你…,因为…」。写完之后则依序向右转,直到签名纸张传回到本人手上为止。

3.每个人对其他组员分享他看到别人回馈后的感想与收获。

全班学生回到原来的位子

1.教师请自愿者或邀请一些同学分享此次活动的感想与收获。

2.教师说明了解真实的我与接纳真实的我之重要性。

三、结束语(5分钟)

老师总结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建议,要从实际上帮助学生,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做个幸福快乐的人。不要艳羡别人的风景,其实我们都很优雅。

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1、在热身与导入活动之前要强调对待这次活动的态度:真诚,客观,

负责;在留言过程中,同学们不能讲话,要用非语言形式进行交流,留言内容是你对别人的认识,包括优点、缺点以及建议,还可以写上自己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在活动中要及时的调整。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2、学生两两组队一般不会出现重大问题,可能会有男女在一起,就

会显得很尴尬,对于这种情况,尽量避免,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学生也可以3个人一起组队。

3、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先是分小组,同学们可能积极性不高,建议

坐在一起的同学自己组队,最好不要满教室跑动,这样会严重影响课堂纪律。

4、老师点评学生的分享时应该给出最恰当的肯定与建议,忌绝对化

与极端化。

第四篇:团体心理辅导第四单元

单元目标。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并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然后谈自己的感受,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活动对象:在校大学生

活动时间:xx年11月22日9:00—11:00活动地点:东区团体心理咨询室

活动内容。开始,让大家做一个热身活动,让成员进入活动状态。

一、热身游戏——:哑口无言

3、目的:学会通过非语言的形式理解他人的感受时间:约30分钟操作:全体围城一个圆形,然后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这一周内生活的感受,是疲乏、兴奋,还是焦虑、烦闷。然后每人用手势和表情,

体态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其他成员猜猜动作和表情反映

的感受是什么。被猜测者说明他人的猜测是否正确,为什么。通过

练习,学会从他人的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非语言的沟通方式

理解他人,训练自己敏锐地观察他人的感受的能力。

二、心理情景剧

1、活动目的:这场情景剧主要是针对大家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提

出的,如何与别人自信顺利交往并且融洽相处,这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有些人在社交的过程中会出现自卑、恐惧的心理,轻微的症状表现为面红、流汗、颤抖、重度的则会发展成自闭,通过设定一些使成员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感的情景,让成员在这些情景中扮演角色,达到进一步增进成员自信心的目的。

3、时间:约70-100分操作:在活动开始前,领导者先让观看演出的成员营造真诚和信任的气氛。社交恐惧:最普遍的特定社交恐惧是公开演讲恐惧症,是对公开演讲或表演的恐惧,

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怯场。其他的像是害怕公开写作、害怕脸红、害怕公开吃东西害怕使用公共厕所等。

扮演:心理情景剧:1)选班委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竞选他们想当的班委,下面的人扮演一个班。

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2)面试:苏宁电器招募促销员

首先让每个人上台,先做自我介绍,勇敢的说出自己的优点,下面的人扮演招募者。每个人限时3分钟,然后再谈谈感受和体会。

讨论:同学们都对此问题深有同感,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紧张和不自然的感觉,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问题,应该好好对待……

指导。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与从小生活的环境有关,也有可能是自己希望自己能表现的很好,反而造成了压力过大而不自然。大家觉得对于轻微的症状,自己平时要主动一点,多多和别人交往,说话,克服障碍……比较严重的就应改去找心理医生就诊

三、备用游戏:猜猜我是谁

4、活动目的:从他人的反馈中认识自己,并体会被人理解的感受。时间:约20分钟准备:白纸,笔操作:每人一张白纸,请写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

不写名字。写完后将纸叠好,放在团体中央。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张,打开纸上的内容,让大家猜一猜这一张是谁写的。猜中的人要说明理由。指导者引导团体成员发表自己猜中别人或他人猜中自己时的感受

活动结束。本次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相互讨论感受,并鼓励成员谈其收获。。

第五篇:团体心理辅导二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一、辅导缘由。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他们换位思考。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二、初步分析:当回“坏孩子”

“坏孩子”这个称谓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排斥和反感的。许多孩子在被老师和同学贴上这个标签之后,并不能马楚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反而会将问题的根源放在这些给他指出问题、贴上“坏孩子”标签的老师和同学身上。这样一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体会当坏孩子的害处与自身上存在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学会担当、学会负责是现代家庭教育辅导孩子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换位思考的体悟行为,恰恰能在培养小学生管理自己、解读自己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换位思考,能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并做一个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好孩子。本活动试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三、目的要求:

1.帮助小学生学会如何换位思考

2.引导小学生培养自己勇于担当、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

四、课前准备:

学生自己准备一件最喜欢的物品

五、辅导方法:体验法、推理法

六、操作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被人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吗。生答:“不愿意。”但是今天老师要同学们做一回坏孩子,希

望同学们通过体验活动去寻找他们隐藏起来的心灵轨迹。”2.课堂操作。

(1)词意接力

①教师在黑板上分别在两行处写上好事、坏事。

师问:“好事你会做吗。坏事你会做吗。”,生答:“好事我会做,坏事我不会做。(出示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师问:“好事你喜欢做吗。坏事你喜欢做吗。”,生答:“好事我喜欢做,坏事我不喜欢做”(师出示板书:好事/坏事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

师问:“你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读书、学习、游戏……(都是相对来说比较符合好孩子的行为)”师问:“你不喜欢做的事情有哪些。”,生答:“迟到、挑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都是相对来说比较坏的事情)”看来同学的回答都很符合老师的口味。那么你们是这样做的吗。

师问。“有哪些同学迟到过三次以上的。”,生超过半数举手(大多数都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

师。既然同学们在看待“迟到”这件小事上,都觉的错误可以一犯再犯,是不是老师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这件事情呢。生摇头。

师:既然同学们摇头,那就是说明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师问:“破坏同学的物品是不是做坏事的行为。”,生答:“是的。”

师:既然同学们都觉的这样的行为是坏事,并且从多次“迟到”

的现象上来看,那同学们肯定就是喜欢迟到喽。回过头来看,前面同学们自己也说过了:“迟到是一件坏事”。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同学们喜欢做坏事喽。生摇头。师用相同的方式举出其他同学们经常会犯的小错误。老师讲其夸张地表现出来。

②小组评议:现在同学们应该明确了一个道理:“凡是小错误重复地犯了许多次,就会使小错误变成一件坏事。而同学们平时都害怕自己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所以同学们就这个道理讨论一下是否自己站在坏孩子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身上是否也有着这样活着那样的坏习惯。

③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已经开始关注自己身上的问题了,并且开始学会以第二人称“他”的角度来进行换位思考。(2)“做一会坏孩子”评选活动。

①教师接着前面的内容,在黑板上已经写好的板书(好事/坏事

会做/不会做

喜欢做/不喜欢做),让学生自己

举出一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举出了一系列坏习惯。小组讨论: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一件坏事做,你会做哪一件。

生。摇头。

师。同学们都带来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了吧。

生。带来了。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每个同学,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自己带来的物品,然后想办法进行破坏。

生:不要(有的甚至情绪很激动)

师。既然同学们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物品都能够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那么在面对平时遇到的不良行为时应该熟视无睹还是加以劝告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当你做了一件坏事后是否想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或者说假如你曾遭过坏孩子的破坏,你的心情是否很开心呢。

②全班交流。选出一名不想体验当坏孩子感觉的同学,让他讲讲自己的内心想法。

总结和建议。通过这节心理辅导课,使同学们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到问题产生时发生困惑的原因。同时也让学生通过一次做“坏孩子”的特殊体验,了解到这些问题孩子的内心需要一个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与引导。

课外作业。从现在起,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能够冷静下来,分析一下事情的主要原因,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替对方做一些考虑,同时能够在设想中体会到坏习惯给自己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将这种“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继续坚持下去。

四年级团体心理辅导记录

尽管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游戏仍然是小学儿童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儿童,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带有表演性质的游艺活动对小学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能发展能力,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化装舞会正是适宜的活动形式。小学儿童通过参与准备,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通过主动邀请教师和同学参加舞会,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

力;通过成功地举办化装舞会,有助于增强信心和勇气。目的要求

1.通过舞会培养小学生与别人交往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2.通过舞会,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课前准备

化装舞会所需要的头饰、面具和伴奏音乐带等。

操作过程

1.导人课题。

“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希望有好多好多知心朋友,可是我们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交往,遇到不熟悉的人就会害羞,不好意思与人交谈,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人际交往,使自己身边缺少友好的伙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舞会,目的就在于培养和锻炼我们的交往能力,交上更多的好朋友。”

2.活动与训练。

(1)宣布舞会开始,请同学们把自己制作的头饰、面具戴在头上。“现在大家都不知道对方是谁,用不着害羞,要大胆地去邀请对方跳舞,注意跳舞时不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也不要问别人的名字。(”音乐起,舞会开始,要督促帮助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同学寻找舞伴。)(2)两曲过后,音乐暂停片刻,教师提问。“你觉得乐曲好吗。现在你的心情怎样,好吗。”

(4)几曲过后,教师再问。“想一想,你与几个舞伴跳过舞。在跳舞中交谈些什么。你与对方交谈时轻松吗。高兴吗。你最满意的舞伴有几位。使你感到满意的是什么。”

(5)音乐再起,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寻找舞伴时应当注意哪些社交礼仪。自己做得如何。可邀请教师共舞。

(6)当一首乐曲进行过半时,突然停止音乐,请大家拿掉面具,前后左右互相看一看,对方是谁。(惊讶,大笑)教师:“①你的舞伴原来熟悉吗。如果不熟悉,请谈谈你们现在交往得怎么样。②与老师共舞,你有什么感觉。老师跳得好吗。你感到拘谨吗。”

总结和建议

事实表明,只要我们克服胆怯心理,大胆尝试,就会发现与人交往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充分注意到社交场所应有的礼仪,就会顺利交往。我们今天的舞会开得很成功,希望我们的友谊长存。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