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资料.
13.只有一个地球(相关资料)

“地球”
第一个公开发表“地球”概念的人是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
他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他说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许多天体环绕它作圆周运动。
自从西班牙冒险家麦哲伦通过环球航海用事实证明了“地球”这一概念的正确性后,大地是球形的已作为结论被人们接受。
但是早的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就推断出“地球”这一概念。
他认为,宇宙中最完善的形式是球形。
因而人所居住的大地也应该具备最完善的形式,所以大地应该是球形的,而且大地也只有呈球形才适应“宇宙和谐性”和“数”的要求。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不仅接受了老师的理论,而且用观察事实证明了这个理论。
他的观察月蚀时,注意到掩住月面的地球影子总是圆弧形的,他还认识到,向北方旅行时,人们会发现各种星辰高出地平的高度的增加。
这就表明大地是球形的。
亚里士多德由此成为地球概念的真正奠基者。
但是,“地球”观的最早提出者,应该说是柏拉图。
生态文明经典导读只有一个地球资料

芭芭拉·沃德的主要作品
《印度和西方》India and the West (1961) 《富国与贫国》The Rich Nations and the Poor Nations (1961) 《民族主义意识形态》Nationalism and Ideology (1966) 《地球飞船》Spaceship Earth (1966) 《地球飞船的幸存者》Survival of Spaceship Earth(1972) 《高低不平的世界》The Lopsided World (1968) 《人类的家园》The Home of Man (1976) 《一个小行星的进展》Progress for a Small Planet (1979)
RenéDubos勒内·杜博斯
(1901-1982)
微生物学家、环保主义者和 人文主义者microbiologist, humanist, environmentalist
洛克菲勒大学教授 Rockefeller University
1976年“泰勒环境奖” Tyler Prize for Environmental Achievement
Clark University Press, 《野兽还是天使:使我们成为人类的选择》
Beast or Angel: Choices That Make Us Human, 1974
报告起草过程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筹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1年5月,委托芭芭拉·沃德和勒内·杜博斯 Barbara
生态文明经典导读
只有一个地球 Only One Earth
郑燕伟 浙江省委党校
2014年
1972年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Stockholm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地球资料 只要一个地球

据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
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让我们精心地保护地
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于地球的黑板报资料内容

我们只有⼀个地球,关于地球的⿊板报资料内容 下⾯是由店铺整理的我们只有⼀个地球⿊板报,欢迎阅读。
我们只有⼀个地球⿊板报【⼀】 我们只有⼀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唯⼀的家园,现在我们的家园已经陷⼊了严重缺⽔的境地,每年有数万⼈因缺⽔⽽死亡,⼜有数千万⼈在缺⽔的环境中艰苦地⽣活。
是的,⼈不能没有⽔,⽔是维持⼈类⽣命的根源,⼈们节⽔的意识像街上破烂不堪的标语⼀般淡薄。
但我们的地球不能再等了,⽣我们养我们却被我们摧残的地球母亲,在向我们全体⼈类呼救!⼈类的⼤意正在把我们⾃⼰推向绝路。
在我⼼中,节约就像春天⽥地的种⼦。
很少有⼈发现它,但已经发现便给⼈⽆限憧憬,种⼦在⼟地⾥静静的等待着轻柔⾬露的滋润,和煦阳光的普照。
我做了个测试:⽤⼀容量为300毫升的⽔杯,把⽔龙头开到最细,看⼀看多上时间能接满⼀杯⽔。
测试结果是:接满⼀⼤杯⽔⼤约需要3分钟的时间。
现在请你推算⼀下,照此做法,1⼩时会流掉多少毫升⽔?如果全国近3亿少年⼉童每⼈每天浪费300毫升⽔,那么每天将会浪费多少毫升⽔?假如每⼈每天需要摄⼊的⽔分是1800毫升,那么这些⽔可以满⾜多少⼈维持⽣命的需要呢? 据我所知地球储⽔总量13.7亿⽴⽅公⾥,⽽淡⽔却只占其中的2.5%,淡⽔的68.7%⼜封存于两极和⾼⼭永久性积雪之中,⽽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可利⽤淡⽔。
可想⽽知,地球上仅有不到1%可利淡⽔,那么我们中国的⽔资源占有其中的多少呢?经调查,现在,我国⽔资源总约2.81万⽴⽅⽶,居世界第六位,但⼈均⽔资源不⾜2400⽴⽅⽶,仅为世界⼈均占⽔量的1/4,相当于美国的1/5,前苏联的/7,加拿⼤的1/48,世界排名110位,被列为全球13个⼈均⽔资源贫乏的国家之⼀。
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严重缺⽔,三分之⼀的⼈⼝得不到安全⽤⽔。
90年代初,我国476个城市缺⽔城市近300个。
看到这些惊⼈的数字,⼈们的内⼼难道就没有⼀些触动吗?想⼀想吧,愚蠢的⼈们,我们是为⾃⼰着想! 虽然我们国家从总体上说经济⽐以前有了很⼤的发展,⼈们的⽣活也富裕多了,但⽣活中还是应该提倡节俭。
19《只有一个地球》课件(共44张PPT)

19 只有一个地球
第一课时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或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19 只有一个地球
学新词
晶莹 裹着 摇篮 目睹 和蔼 资源 恩赐 矿产 无私 慷慨 节制 枯竭 贡献 毁坏 滥用 基地
19 只有一个地球
我会读,还会写
yínɡ
ɡuǒ
莹裹
lán
ǎi
篮蔼
zī
19 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 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9 只有一个地球
渺小
列数字在群星璀璨的宇宙 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 为6400千米的星球。同 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 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 不会再长大。 作比较
19 只有一个地球
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 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 系对宇宙来说又是沧海一粟。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 恒星,类似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 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可以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 在的唯一天体。但是,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存在 生命的星球。
有限
矿产资源
形成漫长
资源宝贵
(不可再生)
地球无私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 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19 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的行为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 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矿产资源
(形成漫长)
不加节制地开采 枯竭
资源有限
19 只有一个地球
分类别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 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 类作贡献的。
只有一个地球资料(人教社)

《只有一个地球》教法建议中国语文网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可先让学生通读课文,至少读上两遍,使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然后,可提出“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并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课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找出这句话读一读,说一说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课,说说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象和自然资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从“不加节制”“随意毁坏”“不顾后果地滥用”等方面去思考。
强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两重性:它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
强调“同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如果“不加节制”“随意毁坏”资源,可爱的地球就可能走向“破碎”;如果精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可爱的地球就会更加可爱。
本课在表达方面十分注意用词的准确,行文的严谨。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以增强学生的语感。
“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对这类句子在用词方面的思考。
指导学生做这个题时,可以先让学生把加点的词语去掉读一读句子,再读一读原句,比较一下,用不用加点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然后,可让学生从课文中再找一找类似的句子,并用同样的方法去分析比较;最后,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这些句子的表达效果。
《只有一个地球》相关链接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三颗,形状像球而略扁,自转一周时间是一昼夜,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和动植物等生存。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知识点

六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知识点
一个地球的知识点可以是:
1. 地球的基本结构:地球由固态的地壳、地幔和核心组成。
2. 地球的形状:地球近似为一个略扁的椭球体,地球的极径略小于赤道直径。
3. 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轴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4小时。
4. 地球的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36
5.25天。
5. 地球的倾斜轴:地球的轴倾斜约23.5度,造成季节交替变化。
6. 地球的自然景观:地球上包括大陆、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和草原等不同的自然景观。
7. 地球上的生活:地球上有各种生物和植被,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
8. 地球的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
这些知识点只是语文课程中涉及地球知识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有关地球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学习。
只有一个地球-【名师经典教学资料】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交流读后感悟。
2.结合资料,体会地球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和人类的无情破坏丑恶行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习运用说明的方法表情达意,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交流读后感悟。
2.结合资料,体会地球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和人类的无情破坏丑恶行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习运用说明的方法表情达意,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课件搜集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交流读后感悟。
2.结合资料,初步体会地球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和人类的无情破坏丑恶行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交流读后感悟。
2.结合资料,初步体会地球母亲的无私奉献的博大情怀和人类的无情破坏丑恶行为,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离别之际说说我的班级、学校。
(用上说明方法,点出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为下文打基础。
)2.在你的生命中你想感激的还有谁,为什么?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出示地球图片,引导学生感悟感激。
(初步感悟地球的重要性)2.齐读,板书: 地球二、朗读感悟,初识“地球”1.大声读文,读通读顺,说说此刻你的心情。
(巡视过程中利用话筒让学生重点展示)2.引导交流,重点朗读。
3.再去触摸一下我们课文的语言,课文中哪些地方,哪些词句表达出了你的这种心情,用波浪线画出来,写旁批(生自学)4.朗读汇报,引导抓住关键词标画、理解、朗读。
5.重点段落学习,抓住说明文的列数字等方法交流感受。
(1)(2)6.课外资料补充提升。
(1)给予人类的:(2)人类破坏的:7.感慨朗读,引导学生感恩地球。
(为下一课时研读“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奠定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是:
1,地球是太阳系的行星,地球围绕太阳转,转一周是阳 历1年。
2,月亮是地球的卫星,月亮围绕地球转转一周是阴历一 个月。
4,构成的行星系围绕太阳进行公转,从而地球上产生了四 季的差别。
5,在地月行星系中,月亮围绕地球转动,同时地球不停自转 而产生昼与夜的差别。
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乱砍滥伐,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纸张, 工业废水乱排放,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 造成滑坡、泥石流、洪水灾害,汽车尾气 的排放增多,造成城市的雾霾,二氧化碳 排放过量,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台风,海 啸随之而至。乱丢垃圾,工业废水随意排 放,造成鱼类的非正常死亡,人类得癌症 的几率变高等等。
地球质量: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 5.96×10^24千克。
温度:地核的温度大约是6880℃,比太阳光 球表面温度(5778K,5505°C)要高。地 球北半球的“冷极”在东西伯利亚山地的 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 南半球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7年初, 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 度。
执教者:张艺鸿
地球简介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 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 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1.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 时围绕太阳公转。[1] 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 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 太阳星云。
6,当三者排成一条直线时会出现日食或月食现象。 7,当月亮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射向地球,就出现了日食。 8,当地球在中间挡住了阳光射向月亮就出现月食。 9,月亮是卫星 绕地球转 为地球提供大部分潮汐力量。 10,地球是行星 绕太阳转 吸收光热孕育了生命。 11,太阳是恒星 绕银河系转 发光发热提供能量。
运动 地球自转 地球存在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自转,平均角速度
为每小时转动15度。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半长径为
149597870公里,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的 平均轨道速度为每秒29.79公里;公转的轨道面 (黄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23°27',称为 黄 从国际空间站俯瞰地球 赤交角。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 球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地球年龄 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
极端海拔
陆地上最低点:死海-418米 全球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全球最高点: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人口 世界人口总数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在地球
上生活的数目。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 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约有70.58亿人。世界人 口在15世纪的黑死病后不断增长,最快的世界人 口增长率(高于1.8%)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根 据世界人口预测,世界人口将继续增长直到2050 年。 政区 世界上共有226个国家和地区,国家199个,地区 27个。亚洲(48个国家), 欧洲(44个国家/2个 地区) 非洲(53个国家/3个地区) 大洋洲(14个 国家/10个地区) 北美洲(23个国家/13个地区) 南美洲(12个国家/1个地区)。
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 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呈两极略扁赤 道略鼓的不规则的椭圆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 其中71%为海洋,29%为陆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 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 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电性:因为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 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 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 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地球形状: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 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 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 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 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 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 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 体。
地球的气候:地球上的天 气和气候有关的 自然灾害包括龙卷风、台风、洪水、干旱 等。
地貌
海陆分布
地球总面积约为5.10072亿千米,其中约29.2% (1.4894亿千米)是陆地,其余70.8%(3.61132亿 千米)是水。陆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个大陆: 欧亚大陆、非洲大陆、美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和南极大陆,另个还有很多岛屿。大洋则包括太 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五个大 洋及其附属海域。海岸线共35.6万千米。
“几百万年,几亿年”形成的不容易。 “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不
珍惜资源很快就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 贡献的。
课文写了地球的几个方面的内容?
{
从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的美丽、渺小?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 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 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 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纱”突出了地球的大气层美丽。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说明方法:打比方
扁{
“扁舟”突出地球的渺小。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 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说明方法:打比方 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说明地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 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的赞美 ,突出了地球的
美丽与可爱。
从哪些地方看出地球的自然资源有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 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 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 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 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 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