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1、S2同时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3A,电压表示数是6V。
若两表互换位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是0.2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R1和R2的阻值之比是2:1B. R2的阻值是20ΩC. 电压表示数仍是6VD. R2消耗的功率为0.4W【答案】 B【解析】【解答】当S1、S2同时闭合时,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源电压为6V,即R1两端的电压为6V,则R1的阻值:R1===20Ω当S2闭合S1断开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仍测电源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示数为6V,故C正确;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30Ω,R2的阻值R2=R总-R1=30Ω-20Ω=10Ω,故B错误所以R1:R2=20Ω:10Ω=2:1,故A正确;R2消耗的电功率P=I′2R2=(0.2A)2×10Ω=0.4W,故D正确;故选B.【分析】先画出等效电路图;当S1、S2同时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R1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得出R1的阻值;两表位置互换,当S2闭合S1断开时,两表串联,电压表测量的仍为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总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的总电阻,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得出R2的阻值;由P=I2R可求R2消耗的功率.2.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来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功率,电源电压恒为4.5V,小明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时开始记录数据,测得小灯泡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针对该实验过程,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25WB.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5ΩC.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0ΩD. 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05W【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知,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L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由图象可知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2.5V×0.4A=1W,故A错误;B、由I= 可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L= = =6.25Ω,故B错误;C、电源电压一定,由I= 可知,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0.1A,此时灯泡两端电压为0.5V;电路的最大总电阻:R总最大= = =45Ω,此时灯泡的电阻:R L= = =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滑最大=R总最大﹣R L=45Ω﹣5Ω=40Ω,故C正确;D、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P总最小=U总I最小=4.5V×0.1A=0.45W,故D错误.故选C.【分析】(1)由图象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P=UI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2)由I= 计算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变阻器连入阻值最大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由图象读出此时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变阻器的最大值;(4)由P=UI计算电路的最小功率.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标有“10Ω0.5A”字样:滑动变阻器R2标有“20Ω1A”字样,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下列做法能够保证电路安全的是()A. 电路中电流不超过B. 两端电压不超过3VC.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在范围内变化D. 电路的总功率在范围内变化【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物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待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A. 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B. 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C.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D. 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答案】 B【解析】【解答】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电源两端电压保待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自b向a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U/R可得,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因电压表V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A的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故CD错误;由P=UI可得,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B正确,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路的动态分析能力。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2.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电子温控装置,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R1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开关,当温度降低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示数均变大B. 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示数之比不变C. 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乘积不变D. 电压表V2变化量和电流表A变化量之【答案】D【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后再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的电压,电压表V2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1)因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1的阻值变大,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可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故A错误;由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流表A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V2和电流表A的乘积变小,故C 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由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示数变小可知,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大,故B错误;(2)设温度变化前后,干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1、I2,则电压表V2示数的变化量:△U2=I2R0﹣I1R0=(I2﹣I1)R0=△IR0,即 =R0,且R0的阻值不变,所以,电压表V2变化量和电流表A变化量之比不变,故D正确.故选D.【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后再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并联部分的电压,电压表V2测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根据热敏电阻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得出当温度降低时其阻值的变化,进一步可知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化和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0两端的电压变化,然后得出电压表V2和电流表A 的乘积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变化,然后得出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示数之比变化;(2)设出温度变化前后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与R0的阻值关系,然后得出电压表V2变化量和电流表A变化量之比的变化.3.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0.8W;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1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电源电压为8VB. R1的阻值为20ΩC. 电路前后电流之比为1:3D. 电路总功率变【答案】 D【解析】【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当滑片在B处时,电路中的电流:I1=,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I1×R2= ×R2=4V﹣﹣﹣﹣﹣﹣﹣①由图知,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中点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减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即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U2=4V﹣1V=3V,同理可得,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 × =3V﹣﹣﹣﹣﹣﹣﹣﹣﹣②用①式比②式可得:=,解得:R2=2R1﹣﹣﹣﹣﹣﹣﹣﹣﹣﹣﹣﹣﹣﹣③将③代入①式可得:=4V,解得:U=6V,A不符合题意;(2)当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R2的最右端B处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6V﹣4V=2V,此时定值电阻R1的功率为0.8W,即;P1===0.8W,解得:R1=5Ω,则R2=2R1=2×5Ω=10Ω,B不符合题意;(3)电路前后电流之比为I1:I2=:=:=,C不符合题意;(4)电路总功率变化了:△P=P2总﹣P1总=﹣=﹣=1.2W,D符合题意。
【物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题20套(带答案)一、欧姆定律选择题1.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通过的电流是0.6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A. 10ΩB. 3.6ΩC. 6.6ΩD. 5.4Ω【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I= 可得,导体的电阻: R= = =10Ω.故选A.【分析】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在10s内定值电阻R1产生的热量为36J;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R1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4B. 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ΩC. 电源电压为10VD. R1的阻值为20Ω【答案】 B【解析】【解答】由电路分析可知,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根据Q= 得R2= =10Ω,B符合题意;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I1= =0.6A,U总=U1+U2=0.6AR1+6V……①,当R1=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6V-2V=4V,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 =0.8A,U总=U1+U2=0.8AR1+4V……②,根据P=I2R得P1:P1’=(0.3A)2R1:(0.4A)2R1=9:16,A不符合题意;解由①②组成的方程组得:电源电压为12V、R1的阻值为10Ω,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Q= 求出R2的值,根据欧姆定律I= 求出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和位于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P=I2R得出R1的功率之比,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列出方程①②,求出电源电压、R1的阻值。
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风速的装置,图中探头、金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可上下移动.现要求:当风吹过探头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且风速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增大.以下四个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答案】 B【解析】【解答】解:AD.探头上平下凸,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下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上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小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下的压力差使弹簧压缩,滑片下移,故AD不符合题意;BC.探头上凸下平,当风吹过探头时,探头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下方空气的流速,探头下方空气压强大于上方空气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力差使弹簧伸长,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B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符合题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2两端的电压变小,即C选项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判断产生压力的方向,然后判断滑片移动的方向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化.本题是力学和电学的综合题,涉及到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会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A.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亮度的电压,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由I=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AC不符合题意;由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图可知,电路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分压,滑片右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泡分压减小.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 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R1的规格为“10Ω0.5A”.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电阻R1消耗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4W~0.9W②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 2A~0. 5A③滑动变阻器R2允许接入电路阻值的变化范围为10Ω~20Ω④电路消耗总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8 W~3W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答案】 A【解析】【解答】滑动变阻器最大时电流最小,此时 =0.2A,定值电阻的功率判断最大电功率为0.9W,最小为0.4W,答案①对。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经典知识题库(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经典知识题库单选题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为U,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两电流表均有“-”“0.6”“3”三个接线柱。
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A1、A2的指针均如图乙所示,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 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R2两端的电压U2与U之间满足U>U1=U2B.通过R2的电流为0.24AC.电阻R1∶R P=4∶1D.在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答案:CA.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A2表测支路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都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R2两端的电压U2与U之间满足U=U1=U2,故A错误;B.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由于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所以A1接的是大量程,分度值为0.1A,所以干路电流为1.2A;由于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时,A2表测通过R1的电流,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故通过R1的电流为0.24A,由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1.2A-0.24A=0.96A故B错误;C.通过R1的电流I1=0.24A,通过R2的电流I2=0.96A,此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 P,由于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有I1R1=I2R P带入数据可得R1 R P =I2I1=0.96A0.24A=41故C正确;D.在并联电路中,支路互不影响,所以在滑片向右滑动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由于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变大,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2、图示为电阻R1和R2的I-U图像,由图可知()A.R1的阻值为5ΩB.R1的阻值小于R2的阻值C.将R1、R2串联接入电路,通电后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D.将R1、R2并联接入电路,通电后通过R1的电流大于通过R2的电流答案:CAB.由图知电阻R1和R2的I-U图像,都是过原点的斜线,说明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们的电流成正比,两电阻的阻值是固定不变的。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导体由同种材料制成且长度相同。
闭合开关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甲>U乙B.I甲>I乙C.U甲=U乙D.I甲=I乙答案:CAC.如图所示,两电阻是并联的,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U 甲=U乙,故A错误,C正确;BD.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如图甲比乙要细,在材料、长度和温度相同时,导体越细电阻越大,所以R甲>R乙,由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电压相同时,I甲<I乙,故B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甲:I乙=2:3,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A.U甲:U乙=2:3B.U甲:U乙=2:1C.U甲:U乙=1:3D.U甲:U乙=3:1答案:D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R1和R2并联,由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R2∶R1=I1∶I2=(I乙−I甲):I甲=(3−2)∶2=1∶2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R1和R2串联,则电源电压U=U甲,U2=U乙,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道,两电压表的读数比是U 甲U 乙=UU2=R总R2=R1+R2R2=1+21=31故选D。
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A.1∶4B.1∶5C.4∶1D.5∶1答案:A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2支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在同一个位置,所以干路电流表A1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示数为1.2A,R2支路电流表A2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24A,即R2的电流为0.24A,则通过R1的电流I1=I-I2=1.2A-0.24A=0.96A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1 R2=UI1UI2=I2I1=0.24A0.96A=14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一、单选题1.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多次记录电压表示数U和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则绘出的U﹣I关系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2.如右图,电源电压U不变,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是5:8,则电阻R1与R2的阻值之比是( )A. 3:5B. 5:3C. 5:8D. 8:53.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其中一个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1的阻值是20ΩB. R2的最大阻值是30ΩC. 电源电压是6VD. 当滑片P在中点时对应的是C 点4.如图甲是某科技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设计的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乙是气敏电阻随有害尾气浓度β变化的曲线,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气敏电阻,L为指示灯。
当有害尾气浓度β增大时()A.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增大B.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指示灯亮度减小D.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指示灯亮度减小5.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若将一个电流表串接在电路A、B两点中的某处。
则闭合开关后,在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A. 一定变小B. 可能变小C. 一定不变D. 可能变大6.教室里装有多盏电灯,上晚自习时,我们每多开一盏电灯时,则教室电路的()A. 总电阻增大B. 总电阻减小C. 总电压增大D. 总电流不变7.如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各元件均完好)。
则闭合开关S2前后,各元件变化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 灯L1变暗B. 灯L2变亮C. 电压表示数变小D. 电流表示数变大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大B.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C. 灯泡变亮,电压表示数不变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1=12Ω,R2=6Ω,R3是定值电阻。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欧姆定律专题练习(附答案)一、串联电路1.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电路总电阻。
当电键SA断开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3A,因此U=0.3*12=3.6V。
当电键SA闭合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为0.5A,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即12+R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0.5=U/(12+R2),解得U=6V,R2=12欧。
2.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U/R,其中U为电源电压,R为电路总电阻。
当滑片P在中点时,电路总电阻为20/2=10欧,电流为0.24A,因此U=10*0.24=2.4V。
根据电路中的电压分配定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20I+2.4=4.5,解得I=0.105A,U=4.2V。
当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20I+U=4.5,解得I=0.225A,U=1.5V。
3.当电键S闭合时,电路总电阻为10+(20-10)*P=10+10P,根据欧姆定律可得0.2=6/(10+10P),解得P=0.4.此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6*0.4=2.4V。
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假设电压表已达满刻度,则电路中的电阻为10+(20-10)*P=10+10P,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流I=6/(10+10P),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二、并联电路1.根据并联电路的公式,1/Rt=1/R1+1/R2,其中Rt为总电阻。
由此可得R2=22.5欧姆。
由于两个灯泡并联,所以它们的电压相同,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和L2中通过的电流均为1.2A。
干路电流为I=U/Rt=12/7.5=1.6A。
2.当K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1的电阻为6欧姆。
当K闭合时,电路中有R1、R2和电流表,根据欧姆定律可得L2的电阻为2欧姆。
三、取值范围1.当R2为24欧姆时,电路总电阻为R1+R2=36/0.5=72欧姆,因此R1=72-24=48欧姆。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专项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由图示位置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灯泡L的亮度不变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
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滑片P 移至中点附近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保持滑片P不动,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2A,则电阻R3的阻值是A.20ΩB.30ΩC.45ΩD.50Ω3.如图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灯从亮变暗且电压表示数从小变大的是:A.B.C.D.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5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1V。
则()第1页共22页第 2 页 共 22 页A .灯泡L 1两端的电压是1VB .电压表测灯泡L 2两端的电压C .灯泡L 1和L 2的电阻之比是4:1D .通过灯泡L 1的电流比L 2的电流大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示数和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B .电压表V 2示数和电流表A 示数的比值变小C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和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1U I ∆∆不变 D .电压表V 2示数变化量和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的比值2U I∆∆变大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灯泡阻值不变,R 为光敏电阻,其阻值随照射在它上面的光强(表示光照射强弱的物理量)减小而增大,闭合开关S ,当光照增大时( )A .电压表V 1示数减小B .电压表V 2示数增大C .电压表V 1与电流表A 示数比值不变D .电压表V 2与电流表A 示数比值不变二、多选题7.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一定,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B.电源至少选用两节干电池C.换用2Ω电阻做实验时,需要更换电压表的量程D.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普遍规律8.如图为“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电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姆定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表格中的一组数据。
根据这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导体两端电压(V)导体电阻(Ω)通过导体的电流(A)422441480.5A.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答案:D2.一段导体两端加3V电压时,电流为0.6A,如果两端电压再增加1.5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0.9A5Ω3.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_________很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能造成_________。
答案:电流火灾4.将图7-1-1中的实物连成实物图。
要求: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电路中总电流,电压表只测灯L2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并且滑片左移时灯L2变亮。
图7-1-1解析:滑动变阻器只用于改变灯L2的亮度,所以应与灯L2串联。
本题中要求滑片向左移动,灯L2变亮,即向左移动要使电阻减小,则接AC或AD都符合要求。
答案:如图所示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小华学完电流、电压、电阻的有关知识后,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班上同学们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有电流通过的电阻两端,一定有电压存在B.没有电流通过的导体,没有电阻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电路两端有电压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答案:A2.小明同学连接了图7-1-2所示的实验电路。
实验时,他注意比较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后的现象。
下列符合观察事实的是()图7-1-2A.开关闭合前、后,灯泡均能发光B.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读数变小C.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变小D.开关闭合前、后,电压表读数均为电源电压答案:B3.关于公式R=U/I,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就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之比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答案:C4.如图7-1-3所示为某同学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物连接图。
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图7-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请在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
答案:(1)滑动变阻器接入方法错误(2)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3)如图所示5.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的方案:方案1:拿一个已知阻值的电阻R,利用图7-1-4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电流表测出电阻R上的电流,电压表测出R两端的电压,进行一次探究,找出三者的关系。
方案2:设计的电路图如图7-1-4甲,也用一个定值电阻R,通过改变串联电池节数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探究三者的关系。
方案3:利用图7-1-4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首先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出每次通过R的电流,然后更换不同阻值,移动P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测出每次通过不同阻值R的电流,探究三者的关系。
图7-1-4根据你平时的实验经验,结合已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案最佳?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分别测出这三个量:电阻我们采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电流、电压分别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得。
但是,只测出一组电流、电压、电阻的数值,是无法确定它们的关系的,要多测几组数据,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答案:方案3操作方便,过程严谨、科学6.你一定见过或听说过稳压器,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它?解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许多地区电压不稳,在用电高峰时只能达到150V左右,而深夜会升到230V以上,都不符合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所以人们制作了一种稳压装置,使输出的电压基本上达到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使之正常工作。
答案:输出稳定的电压,保护用电器,防止损坏。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如果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按照图7-1-5的电路图连接了电路,各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均正确,结果会()图7-1-5A.电流表被烧坏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示数为0D.电压表示数为0答案:C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的电流为0.1A,若将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_________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
答案:0.1560Ω60Ω3.(2010甘肃兰州模拟,22)如图7-1-6所示,电阻R1=R2=4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此时电路是_________联电路,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的总电阻是_________Ω,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_A。
图7-1-6解析:S1、S2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通过R1的电流。
U1=U2=U=I1R1=0.75A×4Ω=3V,总电阻为2Ω,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接入电路,总电阻为4Ω,此时通过R1的电流I1=U/R1=3V/4Ω=0.75A。
答案:并240.754.将两个电阻R1、R2并联后,再与电池组和开关串联成回路,如图7-1-7所示。
已知干路电流为I=2A,通过R1的电流为I1=1.2A,电池电压为U=24V,求R1和R2的阻值是多少?图7-1-7解析: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压相等,U=U1=U2=24V,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I=I1+I2。
解:I2=I-I1=2A-1.2A=0.8A,由I=U/R得R=U/IR1=U1/I1=24V/1.2A=20Ω,R2=U2/I2=24V/0.8A=30Ω。
答案:R1=20ΩR2=30Ω5.如图7-1-8所示,R1=12Ω,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压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求R2的阻值。
图7-1-8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U=U1+U2可求出U1,然后根据U1/U2=R1/R2可求出R2。
也可以根据I1=(U总-U2)/R1=I2来求R2,即U1=U总-U2=8V-2V=6V,I 1=U 1/R 1=6V/12Ω=0.5A,又I 1=I 2得R 2=U 2/I 2=2V/0.5A=4Ω。
答案:4Ω6.某人做实验时把两盏电灯串联起来,灯丝电阻分别为R 1=30Ω,R 2=24Ω,电流表的读数为0.2A ,那么加在R 1和R 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少?答案:因为RU I =,所以U=IR U 1=IR 1=0.2A×30Ω=6VU 2=IR 2=0.2A×24Ω=4.8V故R 1和R 2两端电压分别为6V 、4.8V 。
7.如图7-1-9所示电路,电压表V 1的读数为8V ,闭合开关后V 2的读数为5V 。
若电阻R 1的阻值为12Ω,求R 2的阻值。
图7-1-9答案:U 1=U-U 2=8V-5V=3V通过R 1的电流I 1=Ω=12311V R U =0.25A Ω===2025.05222A V I U R 故R 2的阻值为20Ω。
8.孙楠同学用如图7-1-10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S ,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
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 与电阻R 并不成反比。
图7-1-10(1)你能分析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吗?(2)如果仍用5Ω、15Ω和25Ω的三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你能否设计两种方法,验证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画出电路图,并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
答案:(1)实验中没有保持a 、b 两点间的电压不变。
(2)方法一:如图甲所示,利用电源电压不变。
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②分别把5Ω、15Ω和25Ω电阻依次连入电路,闭合开关,读出每次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电阻R/Ω5 15 25 电流I/A0.6 0.3 0.2方法二:利用图乙所示的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a 、b 两点间的电压不变。
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②分别把5Ω、15Ω和25Ω电阻依次连入电路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使三次电压表示数相同,读出每次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设计的表格中。
9.加在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6V 增加到7.5V 时,通过它的电流增大了0.05A ,求该电阻的大小。
解析: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增加时,电流增大,但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一个定值,因此:R=U 1/I 1=U 2/(I 1+0.05A ),即6V/I 1=7.5V/(I 1+0.05A )得I 1=0.2A ,所以R=U 1/I 1=6V/0.2A=30Ω。
答案:30Ω10.电路电压保持不变,当电路中的电阻增大3Ω时,电流减小到原来的4/5,求电路中原来的电阻是多大。
解析:根据改变电阻前后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则电阻改变前U=IR ,电阻改变后U=I 54(R+3Ω)即IR=I 54(R+3Ω)得R=12Ω。
答案:12Ω11.(2010福建福州模拟,28)请你利用如图7-1-11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灯丝的电阻。
(1)把图7-1-11中的实物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整;图7-1-11(2)请根据实物电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3)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应最______,即滑片应位于_____端。
(4)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是()A.滑动变阻器开路B.电压表短路C.灯短路D.灯开路(5)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8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7-1-12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_____A,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Ω。
图7-1-12解析:要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必须知道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故电压表应与小灯泡并联,电流表应与小灯泡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