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测评

合集下载

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

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

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SEIS“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包含测量三个不同层次自我效能感的分量表,分别是:(1) 一般自我效能感分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GSES),由德国临床和健康心理学家Ralf Schwarzer教授和他的同事于1981年编制,中文版GSES该分量表共10个项目,涉及努力感、天资、环境感、目标达成感和自我预期5个方面。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分半信度为0.82,测量非特定领域的最广泛的自我效能感;(2)学业自我效能感分量表,由北京大学Insight Group在适应性学习模式量表(PALS)中学生效能感分量表(Academic Efficacy)基础上编制而成,共12个项目,测量学业领域中关于一般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3)自我调节效能感分量表,来自Bandura编制的“儿童自我效能感量表”中的“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分量表”(Self-Efficacy for Self-Regulated learning )共9个项目,测量个体对学习中的各种自我调节行为的自我效能感。

三个分量表均采用里克特五点计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

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下面各个句子描述的是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一些感受以及学习时的想法和行为,请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1 —非常不符合,2 —有些不符合,3 —不确定,4 —有些符合,5 —非常符合。

请你在选项上打“√”。

答案没有对错之分,无需过多考虑。

第一部分:一般自我效能感1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够解决难题的①②③④⑤2即使别人反对我,我仍有办法取得我想要的①②③④⑤3无论在我身上发生什么事,我都能应付自如①②③④⑤4面对一个难题时,我通常能找到几个解决办法①②③④⑤5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①②③④⑤6我自信能有效应付任何突如其来的事情①②③④⑤7如果我付出必要的努力,我一定能够解决大多数的难题①②③④⑤8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①②③④⑤9以我的才智,我定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①②③④⑤10有麻烦的时候,我通常能想到一些应付的办法①②③④⑤第二部分:学业自我效能感11即使功课很难,我也能学会①②③④⑤12我肯定我能掌握今年在课堂上教的内容①②③④⑤13只要我努力,我就能完成即使是最难的功课①②③④⑤14我能解决通常学习上遇到的大多数难题①②③④⑤15只要我不放弃,我就能完成几乎所有的功课要求①②③④⑤16我一定能学好今年的功课①②③④⑤17只要我全力以赴,没有什么课程能难倒我①②③④⑤18我觉得我能够学好几乎所有的课程①②③④⑤19我完全有把握完成今年的学习要求①②③④⑤20有几门课程,我觉得我再怎么努力也学不会①②③④⑤21我肯定我能想出办法来完成最困难的功课①②③④⑤22我几乎没有遇到过自己难以完成的学习任务①②③④⑤第三部分:自我调节效能感23我能很好地安排一个地方学习而不受人打扰①②③④⑤24我能很好地按时完成作业①②③④⑤25即使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可以做,我也能认真地学习①②③④⑤26我能很好地计划我的学习①②③④⑤27我能很好地激励自己做功课①②③④⑤28我能很好地参加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①②③④⑤29我能很好地记住课堂和书本上的知识①②③④⑤30我能做好课堂笔记①②③④⑤31我能很好地做到专心听讲①②③④⑤。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引言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Expectation Scale,简称SEES)是一种衡量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能力的信念的量表。

本量表由24个项目组成,旨在评估个体在多个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价。

测评项目1. 我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2. 我在面对困难时,通常能够保持冷静和自信。

3. 我相信自己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4. 我在面对挑战时,通常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5. 我相信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

6. 我在面对工作任务时,通常能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7. 我相信自己在研究新知识时能够迅速掌握。

8. 我在面对新的研究任务时,通常能够快速适应并取得进步。

9. 我相信自己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处理好各种关系。

10. 我在与他人交往时,通常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11.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挫折时能够迅速恢复。

12. 我在遭遇挫折时,通常能够迅速调整心态并继续前进。

13.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

14. 我在面对压力时,通常能够保持乐观并积极应对。

15.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到底。

16. 我在面对困难时,通常能够坚持不懈并最终成功。

17.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18. 我在面对挑战时,通常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19.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不确定性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20. 我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通常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应对挑战。

21.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失败时能够吸取教训并取得成功。

22. 我在面对失败时,通常能够从中吸取教训并调整策略。

23. 我相信自己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24. 我在面对困难时,通常能够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协助。

评分说明本量表采用五级评分制,分别为:1. 完全不符合;2. 大部分不符合;3. 既不符合也不不符合;4. 大部分符合;5. 完全符合。

信效度都很好的教育类量表

信效度都很好的教育类量表

信效度都很好的教育类量表
信度和效度是评价量表质量的两个核心指标,以下是一些在教育领域中广泛应用且信效度都较好的量表:
1. 学习动机量表
- 学生学习动机量表(Academic Motivation Scale, AMS):由Deci和Ryan提出,用于测量学生内在与外在的学习动机水平,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和结构效度都较高。

2. 自我效能感量表
-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Bandura提出的量表,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用以评估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一般信念。

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3. 皮格马利翁效应量表
- 教师期望效应量表(Teacher Expectation Scale):用于衡量教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值,此量表也已证实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 学习策略使用量表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习策略量表(The 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 LASSI):用来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运用情况,包括信息处理、时间管理等多个维度,被证明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

5. 教育满意度量表
- 教育服务满意度量表(Customer Satisfaction in Education Scale, CSIES):用于调查学生、家长或教师对教育服务的满意程度,经过多轮验证,其信度和效度均较好。

以上列举的量表在具体应用时需根据研究目标进行适当选择和调整,并参考相关文献确保选用的是最新的修订版本。

同时,在实际操作前,应取得相应的授权并严格按照量表使用说明进行施测。

二十四个自我效能感的测评项目(SEES)

二十四个自我效能感的测评项目(SEES)

二十四个自我效能感的测评项目(SEES)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执行某项任务的信念,是人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和评估。

自我效能感的测评项目(SEES)是一个由24个项目构成的量表,主要用于评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个量表的具体项目。

量表项目1. 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大部分我承担的任务。

2.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我有信心在困难面前坚持下去。

4.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意外的事件。

5. 我有能力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

6.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达成个人目标。

7. 我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任务。

8. 我有信心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方案。

9.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紧急情况。

10. 我有信心面对生命中的困难和挑战。

11. 我有能力在压力下保持冷静。

12.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我不满意的生活状况。

13. 我有信心在遇到阻碍时克服困难。

14.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

15. 我有能力在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

16.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

17. 我有信心在遇到难题时找到解决方案。

18.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我认为重要的事情。

19. 我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压力。

20.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面对困难时保持理智。

21. 我有信心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

22.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困难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

23. 我有能力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

24. 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我不满意的情况。

使用方法每个项目的评分范围是1-5,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通过对每个项目的评分,可以得出个体的总自我效能感得分。

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注意事项在使用此量表时,需要确保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避免主观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

以上就是二十四个自我效能感的测评项目(SEES)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个任务的信念程度,是对个体学习、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价。

而学业成就是指个体在学术方面的表现,涵盖了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等方面。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人若是对自己的能力持有高度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难题并取得好的成绩,那么他在学业上的努力和表现也会相应增加。

因为自我效能感能够增强个体的意志力和决心,使其在面对挑战时更加坚定和勇敢。

同时,自我效能感还能够提高个体的学习动机,激发其积极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推动学业成就的提升。

二、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力的调节作用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就的影响还体现在其对学习动力的调节作用上。

个体的学习动力决定着他们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和坚持的程度。

研究发现,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努力克服困难并保持学习的动力。

而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则可能面临着逃避学习、放弃努力甚至抑郁等问题,这对学业成就的提升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家庭教育环境与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家庭教育环境是个体自我效能感形成和培养的重要因素。

家庭对个体的认同、支持和鼓励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进而促进学业成就的提升。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期望、家庭亲子关系和家庭学习氛围都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

家庭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给予适度的支持和激励来促进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从而帮助其取得更好的学业成就。

四、学校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环境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也至关重要。

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发展。

学校可以提供激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相关性分析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相关性分析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相关性分析引言: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的评估和信念。

而学业成功则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意的学术成就。

本文旨在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分析研究结果,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功。

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影响因素1.1 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测量自我效能感是由社会认知理论提出的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在特定情境下实现期望目标的信心。

测量自我效能感常用的是自我报告方法,例如问卷调查等。

1.2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自我效能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先天特质、经验积累、社会支持、环境因素等。

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个人经验等因素对自我效能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学业成功的定义和评估方法2.1 学业成功的定义学业成功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中获得满意的学术成就,包括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向等方面的表现。

2.2 学业成功的评估方法评估学业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成绩评估、问卷调查、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

其中,学生成绩是评估学业成功最常用的指标之一。

三、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相关性研究3.1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正向关系许多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表现出更高的学业成就。

3.2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功的影响机制保持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态度,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学业成就。

同时,自我效能感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增强他们的学习适应能力。

四、提高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成功的方法4.1 建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学生应该设定合理、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并对自己有信心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同时,学生也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力有正确的期望,不过分贬低自己。

4.2 提供积极的学习体验和反馈学校和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

自我效能感的24个测评项目(SEES)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以下是一个包含24个测评项目的自我效能感评估工具。

请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选择一个适合您的答案,以帮助您评估自己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1. 我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

2. 我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3. 我有能力应对挑战和压力。

4. 我相信自己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5. 我有能力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

6. 我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7. 我有能力克服失败并从中学到东西。

8. 我相信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

9. 我有能力有效地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10. 我能够有效地管理我的时间和资源。

11. 我相信自己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12. 我有能力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和理智。

13. 我能够有效地处理冲突和矛盾。

14. 我有能力研究新的技能和知识。

15. 我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

16. 我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7. 我能够有效地规划和组织工作。

18. 我有能力在困难时坚持不懈。

19. 我相信自己能够在压力下保持高效率。

20. 我有能力在复杂情况下找到解决方案。

21. 我能够有效地应对挑战和变化。

22. 我有能力在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和合作。

23. 我相信自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24. 我有能力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

请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选择一个适合您的答案,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用1到5表示。

完成后可以对您的自我效能感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测评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测评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测评1.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理解和掌握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熟悉自我效能评鉴的方法。

2.实验材料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计算机。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胡中锋、刘勇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p<0.001)经Spearman Brown公式校正后为r=0.90.常模(我国大学生)为男生的平均值为2.69,标准差为0.57;女生的平均值为2.55,标准差为0.5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10个项目构成,采用Likert量表的四级记分制,个项目均为1~4评分,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完全正确”记4分。

GESE为单维量表,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

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得分越高,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

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来自于(美)D. 赫尔雷格尔等,共7个项目。

其中1、3、6、7题为正向计分,2、4、5题为反向计分。

总分为7个项目的得分之和。

总分在28—35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高;总分在19—27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中等;总分在18分以下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低。

3.被试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有效样本26个,其中男女各13个。

4.实施时间2010年12月10号——16号。

5.方法与步骤首先,查找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将其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合成。

其次,发放问卷。

第三,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并分析。

6.结果与分析6.1男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Z检验。

表1 男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Z检验表性别常模平均值样本平均值常模标准差样本标准差样本容量Z值男 2.69 2.55 0.57 0.57 13 -0.89女 2.55 2.75 0.53 0.47 13 1.36 从表1中Z的数值可以看出,在α=0.01的水平上,男女生的Z值都未落入Z<-2.58,或Z>2.58的临界区当中,这表明该样本中男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都处于一般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测评
1.实验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和掌握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熟悉自我效能评鉴的方法。

2.实验材料
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计算机。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中文版由王才康、胡中锋、刘勇等人(2001)翻译修订,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发现GSES具有良好的信度,其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A=0.87,重测信度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n=401,p<0.001)经Spearman Brown公式校正后为r=0.90.常模(我国大学生)为男生的平均值为2.69,标准差为0.57;女生的平均值为2.55,标准差为0.53。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10个项目构成,采用Likert量表的四级记分制,个项目均为1~4评分,评分时“完全不正确”记1分,“完全正确”记4分。

GESE为单维量表,没有分量表,因此只统计总量表分。

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

得分越高,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

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来自于(美)D. 赫尔雷格尔等,共7个项目。

其中1、3、6、7题为正向计分,2、4、5题为反向计分。

总分为7个项目的得分之和。

总分在28—35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高;总分在19—27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中等;总分在18分以下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低。

3.被试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有效样本26个,其中男女各13个。

4.实施时间
2010年12月10号——16号。

5.方法与步骤
首先,查找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并将其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合成。

其次,发放问卷。

第三,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并分析。

6.结果与分析
6.1男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Z检验。

表1 男女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Z检验表
性别常模平均值样本平均值常模标准差样本标准差样本容量Z值
男 2.69 2.55 0.57 0.57 13 -0.89
女 2.55 2.75 0.53 0.47 13 1.36 从表1中Z的数值可以看出,在α=0.01的水平上,男女生的Z值都未落入Z<-2.58,或Z>2.58的临界区当中,这表明该样本中男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都处于一般水平。

6.2男女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t检验。

表2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描述统计表
性别样本容量平均值标准差标准误
男13 2.55 0.57 0.16
女13 2.75 0.47 0.13
表3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t检验表
F值t值自由度显著性水平
0.142 -1.016 24 0.32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在一般自我效能感上,男生的均值为2.55,标准成为0.57;女生的均值为2.75,标准差为0.47。

t=-1.016,df=24,P=0.32>0.05。

这表明在0.05水平上,男女生存在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

6.3男女大学生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的t检验。

表4 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描述统计表
性别样本容量平均值标准差标准误
男13 21.38 3.93 1.09
女13 24.15 2.48 0.69
表5 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的t检验表
F值t值自由度显著性水平
1.022 -
2.150 24 0.42
从表4和表5中可以看到,在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上,男生的均值为21.38,标准成为3.93;女生的均值为24.15,标准差为 2.48。

t=-2.150,df=24,P=0.42>0.05。

这表明在0.05水平上,男女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

6.4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
对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之间的相关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

在表7和表8中可以知道,皮尔逊相关系数为r=0.076,显著性水平P=0.711;斯皮尔曼相关系数r=0.129,P=0.531。

这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在α=0.01的水平上,这两者的相关不显著。

7.讨论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1977年在《自我效能感:通向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最早提出。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自我效能感和人们的成就有直接的正相关。

其作为人们对自己活动效能的判断,总要表现于一定的活动领域。

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人们所面临的基本任务及其相应的活动领域是不相同的,因此,自我效能感的表现领域也不相同。

对处于受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因此,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领域。

学生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活动能力的推测和判断,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种主观评估,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在此次施测的样本当中,由上文的分析已经知道,该样本中男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常模进行比较后,发现该样本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一般水平当中。

这表明人们对于生活中遇到一般事件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还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该问卷仍然存在着其普遍的现实意义。

学生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学习活动能力的推测和判断,是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一种主观评估,当总分在28—35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高;总分在19—27之间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中等;总分在18分以下表明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低。

由表9可以看到,在此次施测的样本当中,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中等水平的。

尽管在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仍然可以从表9中看到男生的平均值较女生的低,且出现的几个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低的人都为男生,即表明广西师大的可能存在男生的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比女生低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与所处环境(如师范类学校的女多男少现象)或男少对学业的要求及重视度或性格等方面有关。

在上文已经分析了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一个人一般自我效能感高并不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对学业成就的自我效能,即对学习的自我肯定、更具学习动力等起到的作用并不大。

同时,学业上的成就自我效能感高也对促进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起到很小的作用。

这表明一个人在某一些方面有较高的自我信念,在另一方面可能并不是这样。

尽管一般自我效能感测的是人总体的自信程度等,但在学习成就上或许会出现特殊情况。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由于样本数量过少等情况影响。

8.结论
8.1 该样本男女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都处在一般水平。

8.2 男女生之间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不显著。

8.3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自我效能感存在着不显著的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刘芳,刘世瑞.大学生自主学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自然科学报,2009(3). 【2】王学臣,周琰.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科学,2008,31(3).
【3】李恒. 学生自我效能感及相关概念的研究综述.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张敏,雷开春. 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研究. 心理科学,2005,2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