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必备考点汇总
2016年考研政治考点解析:矛盾的基本属性

唯物辩证法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规律和五⼤范畴,其中⽭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
以下是⼩编为⼤家梳理⽭盾的基本属性。
⽭盾规律⼜称⽭盾规律,是指事物或事物之间的对⽴和统⼀及其关系。
正如列宁所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中的⽭盾。
”在这⾥我们需要注意,马哲中的“⽭盾”与我们⽇常⽣活中所说的“⽭盾”不同,⽣活中我们所说的“⽭盾”常指冲突;当然,马哲中的“⽭盾”也不同于逻辑⽭盾,逻辑⽭盾是指结论与前提不相符的⾃相⽭盾。
⽭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性和⽃争性,⼆者是⽭盾双⽅相互联系的两个⽅⾯。
同⼀性是指⽭盾双⽅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争性是指⽭盾着的对⽴⾯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盾的同⼀性和⽃争性的关系是辩证统⼀的,所谓辩证统⼀,即它们的关系是既对⽴⼜统⼀。
⼆者的对⽴表现在:⾸先,同⼀性和⽃争性分别描述的是⽭盾双⽅之间不同的性质和趋势;其次,同⼀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争性是⽆条件的绝对的。
⼆者的统⼀关系表现在:同⼀性不能脱离⽃争⽽存在,⽭盾的同⼀性是以差别和对⽴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的同⼀;⽃争性也不能脱离同⼀性⽽存在,⽃争性寓于同⼀性之中。
⽆条件的绝对的⽃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盾同⼀性和⽃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盾时,必须从对⽴中把握同⼀,从同⼀中把握对⽴。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例题: 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物,同则不继。
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物归之”这⾥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 A.⽭盾的同⼀是包含差别的同⼀ B.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C.对⽴⾯的统⼀是事物发展的动⼒ D.⽭盾的⼀⽅只有克服另⼀⽅才能达到统⼀ 【答案】ABC 【解析】这段话的意思是:以不同的事物相互作⽤在⼀起就称之和(以它平它谓之和),和有了就产⽣新事物(和实⽣物)。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辩证的否定观

2016考研政治马原考点:辩证的否定观一、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既割断了事物的联系,又使发展中断。
它的信条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
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
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
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方向是前进上升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行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表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这一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就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例题】【1998年理科,第3题,单项选择题】事物内部的肯定方而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答案】C上述马原高频考点,希望考生能够加深理解和应用,练习与记忆相结合。
2016考研政治马原概念必背汇总

2016考研政治马原概念必背汇总针对很多考生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时,反映不知道到底要背诵哪些概念的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更多针对性的复习,文都网校考研整理了2016考研政治必背的马原概念。
希望大家抓住黄金期备考,迈入理想学府!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考研政治马原33个核心考点总结

考研/备考辅导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33个核心考点总结考研政治冲刺复习,考生着重四大方面,整体框架整合,重点知识强化,查漏补缺和模拟题真题,下面为大家总结的马原部分33个核心考点,大家注意关注。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马克思的理论品质(14年修订单选、多选题)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87、90、99、12单选,88、02、07、09、10多选)2、社会的物质性(很重要的考点但多年未考,值得关注)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单选、多选、分析)4、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5年薪修订、可出单选、多选)5、实践与人的存在(15年修订可出单选、多选)6、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多年考点,单选、多选、分析都考察过、今年也不容忽视,可与毛中特和史纲知识点联系考察)7、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15年修订单选多选)8、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多年常考点,单选、多选、分析都考察过。
14年分析题)9、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多选和分析)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单选、多选、分析)11.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单选、多选、分析)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2、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单、多、分)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5、真理的检验标准(单、多、分)6、价值及其特性(单、多)、价值评价及其特点和功能(单、多、分)7、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15年新修订考点,单选、多选、分析都有可能,要重视)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这一章中15年年修订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是考察以选择题为主,仔细看几遍即可,最要注意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第五章第六章1、商品二因素(单选、多选)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3、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换为资本(单、多)4、剩余价值的实质(单选、多选)5、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单、多)6、资本的有机构成(单、多)7、资本周转及其速度(单、多)8、社会在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其实现条件(14年单选、多选)9、平均利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分割(单、多)10、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经济危机1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15年新修订选择题)第七八章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前进性和曲折性(15新修订选择题)2、社会主义在改革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单、多)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33个核心考点总结.doc [全文共1740字] 编号:6021238。
【考研政治】 冲刺阶段知识串联——马原哲学内容 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 (第三版 - 2016年)

增强辩证思维能力——矛盾学说原理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求同存异、和谐相处)(1)概念: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2)关系: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
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3)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把同一的事物区别开来和把对立的事物联系起来,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物的和谐共处。
2、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利用吸收、转化共赢)在矛盾推动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各有其作用。
(1)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第二,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由于矛盾双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2)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第二,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概念: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考点:社会基本矛盾

考研/备考辅导2016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考点:社会基本矛盾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创举之一,也是考察的哲学热点,考研冲刺阶段复习,考生需要把重要知识点串联起来,纵深复习,下面是对唯物史观部分的几个重要考点做的总结,大家梳理梳理。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事实上,两对社会基本矛盾只涉及三个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在这一根本动力系统中,生产力无疑是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阶级的存亡,在生产力有所发展却又发展不足的阶段,生产资料关系占有不同,就必定会出现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阶级。
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占有无产者的劳动最终造成社会不公、两极分化,就会出现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的作用既体现在社会形态的质变,也体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改革与改良中。
革命就是社会形态的质变,它是阶级斗争的形式,是要实现新旧制度的转换;而改革,则是社会形态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因为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所有制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所有制的实现方式,因此改革改的不是制度,而是要实现体制的根本性转换,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认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但是,改革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此外,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生活、思维,科学技术的影响无处不在。
然而,科学技术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而只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
对待科技带来的两重作用,我们需要认识到一点,科技作用的发挥都有赖于人类的运用,也正是在这一运用过程中,才出现了科技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
相关推荐:>>>2016考研时间安排专题>>>2016年考研真题及答案专题>>>2016年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专题>>>2016年考研国家线、分数线专题新东方网校推荐:2016年考研课程!!点击进入免费试听>>2016考研政治马原唯物史观考点:社会基本矛盾.doc [全文共1162字] 编号:6253633。
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狂背-物质的存在形式

2016考研政治马原考点狂背: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存在形式1、运动和静止运动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运动的形式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
运动的具体形式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一方面,物质离不开运动,因为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离不开物质,因为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即不显著的运动。
其具体形式有:其一,空间位置未变;其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即量变。
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其矛盾性表现在,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将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而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将导致突变论(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1)时空的定义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时空的属性其一,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时空的绝对性是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
其二,时空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空的无限性是指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时空的有限性是指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3)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因为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属性。
所以,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因为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不存在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考点—马原篇(第7-8章)

Born To Win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
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2016年考研政治必背考点—马原篇(第7-8章)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
(一)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经济发达的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列宁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的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第一个时期,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第二个时期,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
第三个时期 ,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考研政治马原必备考点汇总
来源:文都图书
在选择题中考查的马原部分,一般具有一定的难度,虽然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大纲上的知识点,但是主要考查的还是较强的分析能力,并且题干的要求也很多样,所以想要答好马原选择题就一定要多下功夫进行练习。
而马原分析题,虽然考查的仍然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但是往往题目问法比较固定,难度也相对降低。
这时候一些原理知识点就十分重要。
下面就给大家总结一些备考的马原知识点。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原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
(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5)辩证的否定观;
(6)否定之否定规律;
(7)矛盾的同一性(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8)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9)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11)事物矛盾变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6)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社会的阶
级斗争是直接动力。
)
(17)社会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19)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原理(包括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0)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原理。
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辩证关系原理。
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大家进行对应的练习。
可以使用《蒋中挺2016考研政治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进行配套练习。
该套预测卷能够帮助大家掌握命题的趋势以及重点,适合最后冲刺阶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