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答题

合集下载

应急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

应急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

应急普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分为哪几个级别?A. 一级、二级、三级B.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C.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D.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答案:B2.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以下哪项行为是正确的?A. 随意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B. 积极参与救援,但需注意自身安全C. 无视政府发布的应急措施D. 恐慌逃离,不听从指挥答案:B3.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哪些责任?A. 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B. 组织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C. 组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些属于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A. 预防为主B. 以人为本C. 科学救援D. 以上都是答案:D5. 当遇到火灾时,以下哪种逃生方式是错误的?A.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有毒烟雾B. 沿安全通道迅速撤离C. 乘坐电梯快速下楼D. 寻找安全出口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以下哪些措施属于公共安全教育的内容?A. 应急疏散演练B. 急救知识培训C. 法律法规宣传D. 心理健康教育答案:ABC7. 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以下哪些行为是正确的?A. 保持冷静,听从指挥B.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C. 随意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D. 积极参与救援行动答案:ABD8. 以下哪些属于应急物资储备的范畴?A. 食品和饮用水B. 医疗救护用品C. 应急照明设备D. 个人防护装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9. 应急普法教育是提高公民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

()答案:√10. 在任何情况下,个人都应优先考虑自身安全,而不是他人的安全。

()答案:×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在遇到地震时的应急措施。

答案:在地震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保持冷静,迅速找到稳固的桌子或床下躲避;2) 远离玻璃窗、外墙和大型家具;3)如果在室外,远离建筑物和电线杆;4) 地震停止后,迅速有序撤离到开阔地带。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考试题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突发事件?()A.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B. 自然灾害C. 社会安全事件D. 企业内部管理事件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B.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C. 公开透明,社会参与D.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3. 以下哪个机构负责全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修订?()A.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B. 省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C. 县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D. 城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哪些基本步骤?()A. 收集资料、分析评估、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估B.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估、收集资料、分析评估C. 收集资料、分析评估、组织实施、制定方案、总结评估D. 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组织实施、分析评估、总结评估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注重哪些内容?()A.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培训演练B.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费保障C.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通信保障D.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心理援助6. 以下哪项不属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A. 法律法规B. 国家标准C. 地方政府规章D. 企业内部规定7.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公开性、连续性B. 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连续性、权威性C. 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权威性、公开性D. 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公开性、连续性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由哪些部门或单位负责?()A. 应急管理部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事业单位B. 应急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卫生部门C. 应急管理部门、民政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D. 应急管理部门、教育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部门9.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注重哪些要素?()A.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通信保障B.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经费保障C.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培训演练D. 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心理援助10.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哪些流程?()A. 收集资料、分析评估、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估B. 制定方案、组织实施、总结评估、收集资料、分析评估C. 收集资料、分析评估、制定方案、总结评估、组织实施D. 制定方案、收集资料、组织实施、分析评估、总结评估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 应急组织机构B. 应急响应程序C. 应急物资保障D. 应急经费保障E. 应急培训演练2.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 科学性B. 实用性C. 可操作性D. 公开性E. 连续性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包括哪些?()A. 法律法规B. 国家标准C. 地方政府规章D. 企业内部规定E. 国际惯例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注重哪些要素?()A. 应急组织机构B. 应急响应程序C. 应急物资保障D. 应急通信保障E. 应急培训演练5.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包括哪些?()A. 收集资料B. 分析评估C. 制定方案D. 组织实施E. 总结评估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由应急管理部门单独负责。

突发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培训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B )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B )。

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3、《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目的是:(A )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C、避免经济损失4、在应急管理中,( C )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5、《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必须落实(A )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A、企业主要负责人B、安全监察部门C、安全矿长6、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A)A、基础培训与训练B、专业训练C、战术训练D、其他训练7、关于《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2014 年12 月30 日B、2015 年 1 月30 日C、2015 年 3 月 1 日8、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 )。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9、《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 A )次应急演练。

A、一B>X C>a10、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D )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11、(C)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12、开采深度超过(C)m的工作面应纳入预警管理。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应急管理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实施。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是()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

A、预防B、遏制C、消除D、控制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的原则。

A、处臵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臵为辅D、处臵与预防并重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社会动员D、以人为本5.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制度。

A、经济管理员B、信息报告员C、信息咨询员D、社会监督员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

A、征用单位财产B、征用个人财产C、征用个人某些财产D、征用单位和个人财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9.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的《甘肃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起实施。

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10.()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构。

A、省委B、省人大C、省政府D、省政协11.()是全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领导、议事和协调机构。

火车站突发事件应对考核试卷

火车站突发事件应对考核试卷
C.主动与袭击者对乘客晕倒,以下哪个处理方法是错误的?()
A.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B.为晕倒乘客提供现场急救
C.隔离现场,避免人群围观
D.忽视晕倒乘客,继续维持现场秩序
5.火车站发生旅客行李丢失,以下哪个做法是正确的?()
A.立即向火车站警务室报警
B.自行寻找,无需报警
A.认真倾听旅客诉求,积极解决问题
B.忽视旅客投诉,指责旅客无理取闹
C.对旅客进行人身攻击
D.拒绝提供任何帮助
20.火车站发生旅客群体性事件,以下哪个应对措施是正确的?()
A.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导旅客
B.不采取任何措施,任由事态发展
C.激化矛盾,导致事态升级
D.拒绝向旅客提供相关信息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了解天气情况
10.火车站发生大面积停电,以下哪个应对措施是正确的?()
A.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B.让乘客在黑暗中等待来电
C.拒绝向乘客提供相关信息
D.不采取任何措施
11.火车站发生旅客人身伤害,以下哪个处理方法是错误的?()
A.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B.保护现场,避免其他旅客受伤
C.对伤者进行指责
D.避免事态扩大
8.火车站发生大规模旅客滞留,以下哪些措施是必要的?()
A.提供必要的食物和饮水
B.加强信息发布,告知旅客情况
C.无视旅客需求
D.增加服务人员,提供有效引导
9.火车站发生火灾时,以下哪些逃生方法是正确的?()
A.使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
B.沿着安全出口指示逃生
C.使用电梯逃生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2、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3、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卫生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C)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6、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卫生行政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8、突发事件的反应程度通常分为(D)级别。

A.1个B.2个C.3个D.4个9、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个等级,下列哪项不是其中之一?(D)A.一般B.较大C.重大D.比较重大E、特别重大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A)。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11、患甲类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如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一切传播途径不明的传染者,应实行严密隔离,用下列哪一种颜色来隔离标志?(A)A.黄色B.蓝色C.棕色D.橙色E.红色12、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A)。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一、填空题1.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最高级别为Ⅰ级,用(红色)表示。

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4、《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

5、《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6、《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二、判断题(如果认为该说法正确,请在题后划“√”,否则划“×”)1.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2.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3.基层应急管理应以“五个早”的工作机制为重点,“五个早”是: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矛盾早化解、事件早处置。

√4.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6.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7.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精品

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精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1国家对社会的管理包括常态与非常态管理应急管理危机管理以上都是2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下面正确的是第一次确立了一个系统的预警制度“预警机制”是这部法律里唯一的亮点明确规定国家要建立“物资的传输制度”第一次把我国的救援队伍体系建立起来,一部分救援队伍具有法律地位3有一种观念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以后就不要讲规矩、不要讲道道了,什么东西好使就来什么”,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在紧急情况下比如灾难来临时,用常态要求处理行不通时,就不能讲规矩了如果认为应对突发事件就可以只凭经验,突发事件还是是应对不好的这种观点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这种观点根本没有道理4关于风险评估体系下面正确的是风险评估是一个技术概念,但它的手段不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风险评估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较大的突发事件要进行一种综合性的评估。

只有农产品质量的风险评估才是靠技术指标突发事件应对的风险评估只包括对突发事件发生的人文和社会环境、管理水平进行评估5关于“权利保障”和“权利保护”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保护财产权是说个人没财产的时候国家负责分给个人财产政治权利、人权是要保障的财产权利是要保护。

保护财产权是“保护好个人的财产权利”,是保护个人的财产不受侵犯6对最小代价原则的要求说明正确的是前提是保障人的财产优先权要把对生命健康权的损害控制到最低的限度坚持常态措施用尽原则可以忽略对正常的生产、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的影响控制7下面不正确的是“信息报告员制度”对提高突发事件预防的能力非常重要“乙脑预防”案例说明了日常的检测对于突发事件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通过登记本地区的危险品、水域分布等来建立监测网络监测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体系,总是常态过程8对有效控制危机原则,下面正确的是某些应急管理制度的设计应当将有效控制危机作为基本的出发点有效控制危机原则是这部法里从原则到具体制度设计的一个基本思路为了体现有效控制危机的原则,这部法律在立法思路上坚持“最小代价的原则”有效控制危机就得要有手段、有措施,系统的手段和详细的措施要依据实际情况判断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2019年()起开始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应急指挥中心属于区人民政府的()。

A.办事机构;B.办事机关;C.派出机构;D.派出机关;3.某区某单位未按照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某区人民政府可以对其处于最高额度几万元的罚款()。

A.5万元;B.10万元;C.15万元D.20万元;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是()。

A.处臵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臵为辅;D.处臵与预防并重;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是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新闻媒体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真实信息,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有权对其做出何种处理决定()。

A.警告;B.罚款;C.停止其业务活动;D.以上三项都错,无权对新闻媒体做出处理决定;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何时向区人大常委会作专项工作报告()A.应急准备阶段;B.应急处臵工作结束;C.恢复重建工作结束;D.应急处臵期间;8.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

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9.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管辖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下列哪一项规定是正确的()。

A.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B.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C.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街道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D.由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单位负责管辖,法律或行政法规有规定的除外;10.《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施行。

A.2007年10月1日;B. 2007年11月1日;C.2007年12月1日;D. 2008年1月1日;11.国务院()出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A.2005年;B.2006年;C.2007年;D.2008年;12.国务院和()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13.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Ⅰ级,用()表示。

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14.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其中包括()。

A.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B.应急队伍的建设;C.事故损失评估;D.应急预案的演练;15.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臵。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16.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行,首先使事故()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

A.发生区域;B.影响生产;C.引发地区;D.影响区域;17.应急演练的基本任务是检验、评价和()应急能力。

A.保持;C.协调;D.保护;18.()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19.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20.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臵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

A.业务主管部门;B.上级领导机关;C.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指导部门;21.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

A.保留;B.撤销;C.升级;22.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先期处臵的相关情况,要在事件发生后的()内报省政府应急办,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及时反馈后续处臵情况。

A.24小时;B.12小时;C.2小时;D.1小时;23.根据应急处臵需要,对事故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A.绿色通道;B.快速通道;C.特殊通道;D.直线通道;24.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

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任;25.()的应急能力,是全部应急管理的基础。

A.政府;B.专业指挥机构;C.专业救援队伍;D.基层;26.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A.30;B.50;C.80;D.100;27.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28.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的影响,平均风力()级以上。

A.8;B.9;C.10;D.11;29.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冷空气影响,最低温度降至()以下。

A.0℃;B.5℃;C.10℃;D.15℃;30.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暖气空气影响,最高气温升至()以上。

A. 35℃;B. 37℃;C. 39℃;D. 41℃;31.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32.家庭装配的应急箱中,食品和饮用水至少够每个人用()天。

A.1;B.2;C.3;D.4;33.高楼失火,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出逃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手巾、湿布堵塞门缝,或用水淋透房门,迅速跑到临街的窗户或()发出求救信号。

A.阳台;B.房间;C.卫生间;D.客厅;34.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应保护好现场,并在故障车来车方向()米以外设臵警告标志。

A.50;B.100;C.150;D.200;35.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C.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36.加热到()以上,可杀死广州管圆线虫病。

A.50℃;B.60℃;C.70℃;D.80℃;37.发现家禽或候鸟不明原因死亡,应立即向()部门报告。

A.卫生;B.动物防疫;C.农业;D.检验检疫;38.被狗、猫等动物咬(抓)伤后,应立即到医疗门诊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

第一次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小时内。

A.6;B.12;C.24;D.48;39.禽流感病毒可通过()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B.空气;C.食用煮熟的禽肉;D.食用禽类的蛋;40.给儿童做人工呼吸时,每分钟()次。

A.30;B.20;C.15;D.10;41.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应该是()。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C、进行心脏按摩;42.功能演练一般在()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

A、会议室;B、应急指挥中心;C、室内;D、室外;43.对于脊柱受伤的伤员,采取下列运送方法中,()搬运是正确的。

A、一人背负运送;B、二人抬运,一个抱头,一个抬腿;C、多人搬运,保持伤员身体平直,动作均衡;4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具有()效力。

A、宪法;B、法律;C、法规;D、行政规章;45.汛期泵站排涝时,如发生拦污栅部分过流面积被水草堵塞,将会引起泵站()增加,从而增加泵站能耗,减小排涝效益。

A、净扬程;B、实际扬程;C、流量;46.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采取下列()方法?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47.单位或者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48.以下()出血最具危险性,如不及时处理将造成生命危险。

A、毛细血管出血;B、静脉出血;C、动脉出血;49.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

A、实施监督;B、制订安全责任制;C、定期组织演练;D、进行培训;50.发现人员触电时,应采取(),使之脱离电源。

A、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B、用绝缘物体拨开电源或触电者;C、用铁棍拨开电源线;51.重一点的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不少于()分钟。

A、20;B、30;C、40;52.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应为()次。

A、10~12次;B、16~18次;C、18~24次;53.大型活动现场发生突发事件,需要紧急疏散时在场人员要()。

A、按顺序迅速撤离现场;B、争先恐后逃跑;C、围观看热闹;54.公园景区游船、客运索道、滑道遇有()时需停运。

A、4级风;B、5级风;C、6级风;55.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有关部门(单位)、事发地市州人民政府必须在接报后()小时内向省应急管理办公室(省人民政府总值班室)口头报告。

A、1;B、2;C、3;D、4;56.搬运交通事故伤员,()是正确的?A、随意搬抬伤员;B、两人或多人抬伤员;C、首先固定伤者颈部,由4~5人同时平抬起伤者,使伤者脊椎姿势固定不动;57.从长远观点来看,()的预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A、低成本高效益;B、低风险高收益;C、高成本高效益;D、高风险高收益;58.基于可能面临多种类型的突发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各种类型预案之间的并实现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对应急预案合理地划分层次是将各种类型应急预案有机组合在一起的有效方法。

()A、整体协调性和层次性;B、整体性和群众性;C、层次性和相关性;D、群众性和协调性;59.手机、网络信息诈骗是指用()等方法骗取他人财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