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 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1
1
内 容 提 要
一、本法的产生背景 二、本法的体系框架 三、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全面提 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 2
一、本法的产生背景
提要
(一)突发事件客观存在 (二)突发事件危害严重 (三)突发事件应对艰难
1
3
(一)突发事件客观存在
定义: 根据我国2007年11月1日起施 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 法》第三条的规定,突发事件是指: 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 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 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 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1 13
办法部分
办法一: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办法二:第三章 监测与预警
办法三: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
办法四: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
1
14
办法1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20 第17条应急预案体系 第18条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 第19条城乡规划预防 第20条重点防控预防 第21条妥善处理矛盾纠纷第22条单位预防突发事件 第23条高危行业的义务 第24条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的义务 第25条县以上应急培训 第26条县以上应急队伍建设 第27条救援人员的保障 第28条警民的应急训练 第29条大众的普及演练 第30条学校应急准备 第31条应急经费保障 第32条应急物资储备 第33条应急通信保障 第34条鼓励公众支持和捐赠 第35条应急准备保险 第36条人才技术的应急准备
1 21
• (二)事中:迅速反应,果断决策
第一,应急反应。 • 第二,应急决策。 • 第三,信息发布。
1
22
• (三)事后:及时善后,问责警示。 • 记得有人说过:“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中学 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
1
23
二、政府应急管理工作 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24
(一)、直接面对记者 正确引导舆论
(三)突发事件应对艰难
1、突发事件情形复杂 2、民众危机意识淡薄缺乏 自救经验 3、防灾救护能力还不强
1 7
1、突发事件情形复杂
自然角度分析,我国是世 界上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 率高、损失严重。每年受灾害 影响的人口大体在2亿左右, 约占全国人口的1/7。

社会角度分析,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 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一 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 如果处置失当,有可 能出现社会危机。
1 18
办法4
第五章 事后恢复与重建05 第58条 应急处置措施的停止
第59条
第60
恢复与重建中政府的职责
恢复与重建中上一级政府的职责
第61条
第62条
恢复与重建中的善后工作
事后查明原因总结经验
1 19
(三)具体内容—责任部分 第六章 法律责任06
第63条 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责任
第64条 有关单位的法律责任
1 28
引导舆论的原则 第一,用代表社会主流意见的新闻引导舆论; 第二,用代表发展方向的新闻引导舆论; 第三,用团结稳定鼓劲的新闻引导不同舆论; 第四,用新闻事实纠正错误舆论。
1
29
引导舆论应把握的要点 1、提供真实的新闻; 2、虽真实却于大局不利的新闻不能提供; 3、用新信息消除记者的遗憾; 4、用客观情况纠正记者先入为主的印象; 5、以坦诚的形象赢得记者信任。
1 4
突发事件的类型
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 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事件: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 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事件等。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 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包括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
1 40
第二,语言表达的技巧 (1)先声夺人。在相互信任的状态下开始沟通。 (2)言之有物。避免千篇一律的套话。 (3)果断自信。不要反复解释,不要吞吞吐吐。 (4)真实诚信。要让记者感觉到你的真实。 (5)正面阐述观点。不重复负面内容,不评论传言。 (6)正确使用数字。少而精;与事实相联系;解释 含义;说明来源。 (7)通俗易懂。不用生僻词语和难以理解的行话。
1 15
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 体系职责 2、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处置程序、
应急保障措施
3、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
1 16
办法2
第37条 第38条 第39条 第40条 第41条 第42条 第43条 第44条 第45条 第46条 第47条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11 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信息收集和报告途径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与通报 隐患和预警信息会商、评估与报告 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发布预警 三级、四级预警期内的应对措施 一级、二级预警期内的应对措施 社会安全事件上报制度 预警级别调整和预警解除
我国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人口、75%以上的工 农业生产值, 分布在气象、海洋、洪水、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 海及东部地区,很多地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潜在的危机随时可 能爆发。 1 8
二、本法的体系框架
(一)章条布局 (二)大体框架 (三)具体内容
1
9
(一)章条布局
七 章 第一章总 则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 则 七十条 1 16 (01 2 20 (17 3 11 (37 4 10 (48 5 05 (58 6 06 (63 7 02 (69
1
41
第三,应对提问的技巧 (1)针对不同类型提问确定不同回答方式。 对主题分散的提问,只简洁回答其中的某些问 题。 回答一连串问题时,记住每一个要点择重点回 答。 对不着边际的问题,用搭桥法引回主题。 对经验不足提出幼稚问题的记者不可用刻薄语 言伤害。
1
42
应对提问的技巧
(2)应对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要注意倾听,弄清问 题实质是什么,然后抓住要害回答。 (3)应对敏感的问题。要表明一贯立场,特别注意 识别可能隐藏的陷阱。 (4)应对带有主观色彩的问题。正确判断其意图, 用转折语转到我们要说的内容上。 (5)应对随机采访。要友好亲切、简明扼要,防止 被引入不熟悉或不愿谈的话题。
16) 36) 47) 57) 62) 68) 70)
1
10
(二)大体框架
一般性规定1总 则
大 体 框 架 办
法 责 任
7附 则 2预防与应急准备 3监测与预警 4应急处置与求援 5事后恢复与重建 6法律责任
1
11
(三)具体内容
• 一、一般性规定 • 二、办法部分 • 三、责任部分
1 12
一般性规定部分
1 来自百度文库7
办法3
第四章 应急处置与救援10 第48条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的要求 第49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 第50条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51条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突发事件的处置 第52条应急处置中的征用、征集和组织生产、运输 第53条突发事件事态和应急处置信息的发布 第54条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 第55条居、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在应急处置中的义务 第56条有关单位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义务 第57条公民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义务
1
38
(二)掌握三套技巧
掌握主动的技巧
语言表达的技巧
应对提问的技巧
1
39
第一,掌握主动的技巧 1、巧妙过渡。第一步:回应“是”或“不是”;第 二步:使用转折词;第三步:阐述真正内容。 2、强调重点。提高声音、改变语速、特殊手势等。 3、避免逻辑错误。常见错误有:以偏概全、偷换概 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因果概念不当并列、 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4、克服紧张情绪。可深呼吸攥紧拳头后放松,收紧 腿部肌肉再放松;可准备照片、图表、录像;多 用眼神交流;不要在意小的失误。
1
34
河北省《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实施办法》简介
要重点关注第三、四、五条。
第三条:涉及民族宗教、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 以及敏感领域或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一般 不作公开批评报道; 已依法处理解决的孤立事件一般不再公开批评 报道。
1
35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实施办法》简介
第四条:案件审结前一般不对审理情况公开 批评报道。尚未进入审判程序的大案要案不得抢 先报道,不得在判决前作定罪定性分析报道;不 得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舆论监督采访报道。
结论:“挡住”绝不可能,舆论只能引导。 应对方法——积极掌握话语权。
1 26

舆论的定义:
中国新闻学院教材对舆论的定义是: “利益关系相近的人们对其所关注的现实问题 的共同意见、共同的议论”。
1
27
舆论的特点

(一)舆论是重要的。
(二)舆论是多样的。
(三)舆论影响力是复杂的。 (四)引导舆论任务是艰巨的。
1 32
(二)了解记者来访的真实意图。 • 对上级外宣部门介绍来的记者要积极配合,借势 宣传。 • 对搞批评报道的记者不要躲避。
• 对以曝光相要挟欲达个人目的的记者要设法取证 并报告。
1
33
(三)了解新闻管理的相关规定 1、预先制定突发事件新闻管理预案。 2、优先安排主流媒体采访。 3、对重大事故、疫情等事件,市级主流媒体可根据 主管部门通报及时报道,特别敏感事件一律转发 新华社通稿。 4、特殊群体性事件一般不公开报道。
1
5
(二)、突发事件损失严重
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事件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
过20万。其中:

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受灾1.5-3.5亿人,死亡1万人,经济 损失2000亿元。

重大事故平均每年死亡13万人,伤残70多万人,经济损
失2500亿元。
严重的突发事件,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1 6
——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与管理
1
25
舆论只能引导而不可封堵
• 面对信息爆炸的形势,“挡住”媒体是不可 能的。在我国大陆,注册报纸1900多种,杂志 9400多种,每年发行图书23万册,有336座电视 台2165 套节目、461座广播电台1933套节目、84 万个互联网站;我国上空近60颗通信卫星昼夜传 输信息。还有数以亿计的手机发送着短信……
第五条:未经正式聘用的采编人员不能单独 从事舆论监督采访;采写内参要及时与当地沟通 协调,送当地党委、政府或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审 阅,如有不同意见,可反映到内参之中。
1 36
四、面对记者的原则和技巧
(一)遵循六条原则
(二)掌握三套技巧 (三)避免六种问题
1
37
(一)遵循六条原则
1、时效性原则。 2、新闻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坦诚性原则。 5、策略性原则。 6、开放性原则。
第一章 总则 16 第01条本法立法宗旨 第02条本法调整范围 第03条突发事件的概念 第04条突发事件应急体制 第05条突发事件风险评估 第06条建立社会动员机制 第07条突发事件的管辖 第08条各级政府任务 第09条领导与办事机构 第10条决定命令公开原则 第11条公民义务与行为 第12条征用补偿保护权益 第13条司法时效程序中止 第14条武装力量的参加 第15条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16条人大的监督 第七章 附则 02 第69条进入紧急状态 第70条本法的施行时间
1
30
稳妥做好来访记者的接待工作
(一)记者的甄别与接待。
(二)了解记者来访的真实意图。 (三)了解新闻管理的相关规定
1
31
(一)记者的甄别与接待 • 查验记者证
网上核对; 记者证鉴别:内页:对着光源可以看到层次感强的 “GAPP”水印。目测可以看到印刷纹路清晰的“GAPP”浮 雕底纹。内页图案均由平滑曲线构成,不同部分不同颜色 且过渡自然。内页二:印刷墨色饱满,线条精细清晰,有 明显的凹凸感,以45度角可见图案中央有“GAPP”字样。 用放大镜对准“身份证号”中的“号”字,可看到 “GAPP”字母隐藏于“号”字口字的最后一横。内页中缝: 装订线在紫外灯检测器照射下可以发出蓝色荧光。扉页和 内页三:国徽和专用章在紫外灯检测器照射下可发出红色 荧光。
第65条 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法律责任
第66条 违反本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
第67条 违反本法规定的民事责任
第68条 违反本法规定的刑事责任
1 20
三、加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一)事前:未雨绸缪,预防在先. 第一,思想上树立忧患意识. 史书《左传》 :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则无患. 第二,建立有效预警机制. 第三,制定紧急状态下的应急预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