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宏观经济学课件(多恩布什第十版)-第二章+部分总供给分析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课件PPT课件

11
例题分析——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 1、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 2、用上一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和用本年度的面粉生产的面包对GDP的 核算没有影响。()
• 3、外国专家为支持本国的E经v济al建ua设t而ion在本on国ly获. 得的报酬应当计入GDP。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40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3000
2000
1000
0
青海 宁夏 甘肃 贵州 新疆 内蒙古 重庆 天津 山西 陕西 吉林 云南 江西 广西 北京 安徽 黑龙江 湖南 福建 四川 湖北 上海 辽宁 河北 河南 浙江 山东 江苏 广东
单位:亿元人民币
第11当然
相同。
要素市场
收入:生产要素报酬
第15页/共38页
15
图2-2.三部门的收入支出循环
收入
要素市场
要素支付
储 蓄 Ev货al币ua市ti场on only. 借 贷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借r .贷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 如果某项产品或服务不在市场上出售,不具备市场价格,怎么办呢?两种
方案:
Evaluation only.
Crea• t对ed能w进i行th估A算sp的o产se品.或Sl服id务es,f按or估.N算E价T值3计.5入CGlDiePn,t 如Pr居o住file自己5.的2.房0.0. 子GDP中C应o计p入yr相ig当ht于2租00给4别-2人0而11获A得s支po付s的e 租Pt金y。Ltd.
(NEW)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10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 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4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 ),纵轴代表价格水平( ), 代 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 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 代表长期总供给曲 线。最初,经济在 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均衡的价 格水平为 。这时 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 上,所以, 代表充分就 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 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 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
(1)经济增长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经济起飞的 原因;分析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经济波动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物价水平与产出的决定与波动。
总供给水平: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4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 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 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 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 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 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 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 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 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 指标的波动。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十版ppt课件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 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使 用去向的一种方法。最 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 的最终消费、资本形成 总额和净出口三部分。
价格指数与通货膨胀率计算
价格指数
是反映不同时期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化方向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常见的价格指 数有消费物价指数(C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GDP折算指数。
宏观经济学多课恩件布什第十版ppt
2024/1/28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8
• 宏观经济学导论 • 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 • 失业、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长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及其应用 • 国际经济关系与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
2
01
宏观经济学导论
2024/1/28
技术进步是提高生产率和经济 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科 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式,可以 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保 障。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完善市场体系、加强法治建设 等方式,可以推动制度创新和 经济增长。
26
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
2024/1/28
长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024/1/28
25
长期经济增长源泉和影响因素剖析
劳动力
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
制度创新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长 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提 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劳动力流 动和优化配置将成为未来经济 增长的关键。
2024/1/28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 泉。通过增加投资、提高投资 效率、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方 式,可以推动资本积累和经济 增长。
17
通货膨胀定义、类型及成因探讨
宏观经济学ppt(完整版)第2章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促进经济增长
0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实现充分就业
1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及实施效果
01
02
03
04
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研究对象
主要包括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 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等宏观经 济现象和问题。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联系
两者都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共同构成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 延伸和拓展。
区别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的经济行为, 而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和总体经济问题。微观 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和市场机制,宏观经济学关注总体经济指 标和政策效应。
中央银行过度发行货币, 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及治理政策
关系
长期中,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 系。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在短期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 存在负相关关系,即通货膨胀率上升时失业率下降,反 之亦然。
治理政策
针对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以增加就业岗位;加 强职业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劳动者技能;完善劳动力市场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和就业歧视。
政策实践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加大投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 动技术创新、改善制度环境等。同时,也需要注意防范潜在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 增长的可持续性。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PPT课件

货币政策的目标
02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0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经济增长
1
国际收支平衡
2
货币政策的工具
3
货币政策的定义、目标与工具
01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02
再贴现率
03
公开市场操作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应用于社会总需求 严重不足,社会有效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下跌阶段。
策略
经济发展的策略包括促进创新、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 展、加强国际合作等。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联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同时,经济发展是经 济增长的延伸和拓展,强调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的发展。
区别
经济增长主要关注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更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和社会全面进 步。此外,经济增长是一个相对短期的过程,而经济发展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与外汇市场
汇率制度 开放经济下,汇率制度的选择对一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常见的汇率制度包括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等。
外汇市场 外汇市场是开放经济下国际间进行货币兑换和资金流动的 重要场所。外汇市场的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中央银行、 跨国公司等。
汇率波动与风险管理 开放经济下,汇率波动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企业 和个人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来应对汇率风险。
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
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重要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总收入(GNI)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ppt课件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工具选择和运用上 应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避免政策冲突和 抵消效应。
时机选择协调性
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建立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应对经济波动时应 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机和力度,确保政策 效果最大化并减少副作用。
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制定部门之间的 信息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会晤机制和联 合行动框架,提高政策协调性和有效性。
GDP核算方法
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 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
GDP定义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 终成果。
生产法
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 的中间消耗。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 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05 货币政策与财政 政策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公开市场操作
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方式调节市场流动性。
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影响信贷规模 。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 利率政策: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引导市场利率 变动。
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及效果评估
利率渠道
通过影响市场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宏观经济学概述 • 国民收入核算与衡量 •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 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 •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 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01 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定义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 的总体经济行为、经济表现及其 变化规律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第十版ppt课件

The Desired Capital Stock
To derive the rental cost of capital:
› firms finance the purchase of capital by borrowing over time, at an intetal Stock
Firms use capital, along with labor and other resources, to produce output The goal of a given firm is to maximize profits
Figure 14-1 illustrates the volatility of investment by comparing investment and GDP
[Insert Figure 14-1 here]
Introduction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is the theory of the demand for capital
When deciding the optimal level of capital, The mafrirgminasl pmroduucsttofbcaapiltaalniscthee intchreeasecinoonuttpruibt purotdioucnedtbhy austing
more ca1pmiotrae ul nmit oaf ckaepistaltion ptrhodeucirtiorne. venues against the cost of acquiring additional The rental c(usaerp) ciotsat olf capital is the cost of using 1 more unit of capital in production.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课件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课件教案:《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宏观经济学第二章的内容,包括国民收入的测量、储蓄与投资、货币与利率、通货膨胀和失业等概念。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包括GDP和GN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理解储蓄与投资的关系,以及货币与利率的作用。
3. 学生能够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货币与利率的作用,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影响。
难点:GDP和GNP的计算方法,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国家的经济新闻报道,引出国民收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讲解GDP和GNP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3. 讲解储蓄与投资的关系:通过图表和数据,展示储蓄与投资的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4. 讲解货币与利率的作用:解释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5. 讲解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概念:通过实例和数据,展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影响。
6. 随堂练习:给出相关的计算题和选择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 国民收入的测量方法:GDP、GNP的计算公式。
2. 储蓄与投资的关系:图表和数据展示。
3. 货币与利率的作用:图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
4.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概念:定义和影响。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计算一个国家的GDP和GNP。
答案:GDP = C + I + G + (X M);GNP = GDP + (X M)。
2. 选择题:选择正确的描述储蓄与投资关系的选项。
答案:储蓄与投资是相等的,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会出现经济过剩,当储蓄小于投资时,会出现经济不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明了,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97314.8
98592.9 -1278.1
-1.31
2020/10/28
2002
104790.6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107514.2
-2723.6
-2.6
19
注:误差等于生产法GDP减支出法GDP,误差率是误差占生产法国内生产总
1.6 GDP核算中的其他常见指标
▪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 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投资 包括房屋建设、机器制造、办公楼宇与增 加厂商商品库存等。
▪ 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2020/10/28
13
支出与需求的构成
▪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 务的支出。GDP的这个构成部分包括国防支
出、州和地方政府修建道路的费用以及政府雇员 的薪水等项目。
2020/10/28
16
1.4 GDP核算-收入法
▪ 这样,按照收入法计算的国民总 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 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在理论上应该是相等 的,但是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因而还要加上一 个统计误差
2020/10/28
17
1.4 GDP核算-收入举例
▪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一 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 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020/10/28
20
GDP与GNP
▪ 国内生产总值+本国居民在外国的收入 -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国民生产总 值
▪ GDP的核算:三种方法 ▪ 一些重要恒等式 ▪ 通货膨胀与价格水平的核算 ▪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020/10/28
3
两个问题
▪ 国民经济核算的流程? ▪ 国民经济循环图
2020/10/28
4
GDP核算的创立/发展
2020/10/28
Simon Kuznets 1901-1985
Richard Stone
中级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
2020/10/28
1
课程简介
▪ 序论:
➢ 宏观经济现象、国民经济核算和总供给总需 求模型
▪ 总供给
➢ 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 总需求
➢ IS-LM模型、微观基础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 宏观经济管理
➢ 目标、政策和绩效
2020/10/28
2
主要内容
-32.3
-0.5.8
-0.66
1997
74462.6
74894.2
-431.6
-0.58
1998
78345.2
79003.3
-658.1
-0.84
1999
82067.5
82673.1
-605.6
-0.74
2000
89442.2
89356.7
85.5
0.1
差
2020/10/28
8
1.1 GDP核算-生产法
▪ 农民生产1公斤面粉,以1元的价格卖给康师傅。康 师傅用这些面粉生产出10包方便面,卖了12元。 问这个简单经济体的GDP是多少?
▪ 重复核算与增加值
▪ (名义)GDP=各产业增加值之和。
▪ 我国的一产、二产GDP采用生产法核算
2020/10/28
1990
18547.9
18319.5
228.4
1.23
1991
21617.8
21280.4
337.4
1.56
1992
26638.1
25863.7
774.4
2.91
1993
34634.4
34500.7
133.7
0.39
1994
46759.4
46690.7
68.7
0.15
1995
58478.1
58510.4
1913-1991
5
1 GDP核算
▪ 什么是GDP?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 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 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
2020/10/28
6
GDP的含义
▪ 理解GDP要注意以下几点: ▪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
9
1.2 GDP核算-生产法举例
2020/10/28
10
1.3 GDP核算-支出法
▪ 四部门的宏观经济:家庭、厂商、政 府和其他经济体(国外)
▪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 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 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量 GDP
2020/10/28
11
1.3 GDP核算-支出法举例
▪ 转移支付不计入GDP核算
▪ 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
2020/10/28
14
1.3 GDP核算-支出法举例
2020/10/28
15
1.4 GDP核算-收入法
▪ 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 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了 多少最终产品价值
▪ 收入分配的主体:家庭、厂商和政府
▪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交通邮电通信业、 批发零售餐饮、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业采用收 入法。
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 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而不
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 不是存量
▪ GDP是一个地域概念 ▪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020/10/28
7
GDP的核算
▪ 核算GDP的三种方法 ▪ 生产法 ▪ 支出法 ▪ 收入法 ▪ 三种方法核算的结果应该相等,但存在误
2020/10/28
18
1.5 GDP核算-生产法与支出法比较
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法和支出法比较
单位:亿元
年份
生产法国内生支 产出 总法 值国内生误产总值差 误差率(%)
1952
679
692.1
-13.1
-1.93
1958
1307
1291.1
15.9
1.22
1963
1233.3
1293.1
-59.8
▪ 名义GDP=各部门的支出之和
▪ Y=C+I+G+(EX-IM)
▪ C:
消费
▪ I:
(总)投资
▪ G:
政府支出
▪ NX=EX-IM:净出口(出口-进口)— —有可能为正,也有可能为负
2020/10/28
12
支出与需求的构成
▪ 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 电视机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 服等)和劳务(如医疗、旅游等)的支出。
-4.85
1966
1868
1827.2
40.8
2.18
1971
2426.4
2392.5
33.9
1.4
1976
2943.7
2968.4
-24.7
-0.84
1981
4862.4
4901.4
-39
-0.8
1986
10202.2
10132.8
69.4
0.68
1989
16909.2
16466
443.2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