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1-11-2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一 简单的逻辑用语1.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2.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3.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4.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二 复数1.概念: (1) z =a +bi 是虚数⇔b ≠0;(2) z =a+b i 是纯虚数⇔a =0且b ≠0; (3) a +b i=c +di ⇔a =c 且c =d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其运算:设z 1= a + bi , z 2 = c + di ,则: (1) z 1±z 2 = (a + b )± (c + d )i ;(2) z 1.z 2 = (a +bi )·(c +di )=(ac -bd )+ (ad +bc )i ;(3) z 1÷z 2 ==-+-+))(())((di c di c di c bi a i dc adbc d c bd ac 2222+-+++ (z 2≠0) ; 三 圆锥曲线及其几何性质1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222210x y a b a b +=>> ()222210y x a b a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离心率()22101c b e e a a==-<<2.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焦点的位置焦点在x 轴上焦点在y 轴上图形标准方程 ()222210,0x y a b a b -=>> ()222210,0y x a b a b -=>> 轴长 虚轴的长2b = 实轴的长2a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离心率 ()2211c b e e a a==+>渐近线方程 b y x a =±a y x b=± 标准方程 22y px = 22y px =-22x py =22x py =-图形焦点,02p F ⎛⎫⎪⎝⎭,02p F ⎛⎫- ⎪⎝⎭0,2p F ⎛⎫ ⎪⎝⎭0,2p F ⎛⎫- ⎪⎝⎭准线方程 2p x =-2p x =2p y =-2p y =离心率 1e =范围0x ≥ 0x ≤0y ≥ 0y ≤四 导数及其应用1.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y f x =在点()()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2.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0=; ②1')(-=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 ④x x sin )(cos '-=;⑤a a a xx ln )('=;⑥x x e e=')(; ⑦ax x a ln 1)(log '=; ⑧x x 1)(ln '=3.导数运算法则:()1 ()()()()f x g x f x g x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3()()()()()()()()()2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4.在某个区间(),a b 内,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5.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6.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1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五 统计案例1.线性回归方程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 ),(y x 。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导数及其应用一.导数概念的引入 1. 导数的物理意义:瞬时速率。
一般的,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000()()lim x f x x f x x∆→+∆-∆, 我们称它为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记作0()f x '或0|x x y =',即0()f x '=000()()lim x f x x f x x∆→+∆-∆ 例1. 在高台跳水运动中,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h (单位:m )与起跳后的时间t(单位:s)存在函数关系2() 4.9 6.510h t t t =-++运动员在t=2s 时的瞬时速度是多少?解:根据定义0(2)(2)(2)lim 13.1x h x h v h x∆→+∆-'===-∆ 即该运动员在t=2s 是13.1m/s,符号说明方向向下2. 导数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切线.通过图像,我们可以看出当点n P 趋近于P 时,直线PT 与曲线相切。
容易知道,割线n PP 的斜率是00()()n n n f x f x k x x -=-,当点n P 趋近于P 时,函数()y f x =在0x x =处的导数就是切线PT 的斜率k ,即0000()()lim ()n x n f x f x k f x x x ∆→-'==- 3. 导函数:当x 变化时,()f x '便是x 的一个函数,我们称它为()f x 的导函数. ()y f x =的导函数有时也记作y ',即0()()()limx f x x f x f x x∆→+∆-'=∆ 二.导数的计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1若()f x c =(c 为常数),则()0f x '=;2 若()f x x α=,则1()f x x αα-'=;3 若()sin f x x =,则()cos f x x '=4 若()cos f x x =,则()sin f x x '=-;5 若()x f x a =,则()ln xf x a a '=6 若()x f x e =,则()x f x e '=7 若()log x a f x =,则1()ln f x x a'=8 若()ln f x x =,则1()f x x '= 导数的运算法则1. [()()]()()f x g x f x g x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3. 2()()()()()[]()[()]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 考点:导数的求导及运算★1、已知()22sin f x x x π=+-,则()'0f =★2、若()sin x f x e x =,则()'f x = ★3.)(x f =ax 3+3x 2+2 ,4)1(=-'f ,则a=( ) 319.316.313.310.D C B A ★★4.过抛物线y=x 2上的点M )41,21(的切线的倾斜角是()A.30°B.45°C.60°D.90° ★★5.如果曲线2932y x =+与32y x =-在0x x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0x =三.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函数单调性: ⑴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x f >0,则)(x f y =为增函数;如果)('x f <0,则)(x f y =为减函数.求单调性的步骤:① 确定函数)(x f y =的定义域(不可或缺,否则易致错);② 解不等式'()0'()0f x f x ><或;③ 确定并指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区间形式,不要写范围形式),区间之间用“,”★隔开,不能用“”连结。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知识点归纳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必备知识手册2024一轮复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O 是直线l 上一点,在直线l 上取非零向量a r ,则对于直线l 上任意一点P ,由数乘向量的定义及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可知,存在实数l ,使得OP a l =uuu r r 。
我们把与向量a r 平行的非零向量称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
这样直线l 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由直线l 上的一点和它的方向向量表示,也就是说,直线可以由其上一点和它的方向向量确定。
2、如果表示向量a r 的有向线段OA uuu r 所在的直线OA 与直线l 平行或重合,那么称向量a r 平行于直线l 。
高中数学选修1_1知识点归纳

. . . . .高中数学选修 1-1 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 ,能够判断真假的陈说句.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 p ,则 q ”形式的命题中的 p 称为命题的 条件, q 称为命题的 结论 .3、原命题:“若 p ,则 q ” 抗命题: “若 q ,则 p ” 否命题:“若 p ,则 q ” 逆否命题 :“若 q ,则 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它们有同样的真假性 ;( 2)两个命题为互抗命题或互否命题 ,它们的真假性没相关系 .、若 p q ,则 p 是 q 的充足条件 , q 是 p 的必需条件 .5若 pq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 (充足必需条件 ).利用会合间的包括关系 : 比如:若 A B ,则 A 是 B 的充足条件或 B 是 A 的必需条件 ;若 A=B ,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络词 :⑴且 (and ) :命题形式 p q ;⑵ 或(or ):命题形式 p q ; ⑶非( not ):命题形式 p .p q p q p q p真 真 真 真 假真 假 假 真 假假真假真真假假假假真7、⑴ 全称量词——“全部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全称命题 p :x M , p(x) ;全称命题p的否认p:x M , p(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罕有一个”等,用“ ”表示;特称命题 p :x M , p(x) ;特称命题p的否认p :x M , p(x) ;第二章圆锥曲线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即: | MF1 | | MF 2 | 2a,( 2a| F1 F2 |)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2、椭圆的几何性质:焦点的地点焦点在 x 轴上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x2 y 21 a b 0y2 x21 a b 0 a2 b2 a2 b2范围 a x a 且 b y b b x b 且 a y a1a,0 、 2 a,0 1 0, a 、 2 0,a 极点10, b 、 2 0,b 1 b,0 、 2 b,0 轴长短轴的长 2b 长轴的长2a焦点F1 c,0 、 F2 c,0 F1 0, c 、 F2 0,c 焦距F1 F2 2c c2 a2 b2对称性对于 x 轴、 y 轴、原点对称离心率 e c1b20 e 1 a2a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 , F 2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 F1 F 2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 ||MF1 | |MF2|| 2 , (2a|F1F2|) 。
全国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全国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数学选修一是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基础。
下面是全国版高中数学选修一的知识点总结归纳:1.函数-函数的概念: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函数图像。
-初等函数:常数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
2.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顶点、对称轴、增减性、最值、零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方程:平移、对称变换。
-二次函数的应用:最优化问题、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
3.三角函数-弧度制与角度制:弧度与角度的相互转换。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与正切函数:定义、性质、图像、周期、幅值。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变换:平移、倍数、反函数。
-三角函数的应用:角的计算、几何问题、物理问题等。
4.数列与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概念:递推公式、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差与项数之间的关系。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初项与公比之间的关系。
-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有界性、数列的单调性、数列极限的概念与判定。
5.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系:坐标系的概念、极坐标的表示、平面上点的极坐标、点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转换。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的图形:心形线、阿基米德螺线、渐开线等。
6.矩阵与行列式-矩阵的概念与运算:矩阵的表示、矩阵的运算(加法、数乘、乘法)。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逆矩阵:初等行变换、初等列变换、矩阵的秩、矩阵的逆。
-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二阶与三阶行列式的计算。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方程:线性方程组的解法、齐次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7.向量与坐标-向量的概念与运算:向量的表示、向量的运算(加法、数乘、数量积、向量积)。
-向量的坐标表示与相互关系:向量与坐标的转换、数量积、向量积与坐标的关系。
-平面向量的线性变换与应用:向量的平移、旋转、反射等。
8.空间几何-空间直线的表示与性质:点向式、对称式、规范式、平行与垂直关系。
-空间平面的表示与性质:点法式、方向向量、平行与垂直关系、点与平面的距离。
高中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知识点总结1.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A(x₁, y₁)和B(x₂, y₂)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B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2. 圆的方程2.1 标准方程设圆心为C(h, k),半径为r,则圆的标准方程为:(x - h)² + (y - k)² = r²2.2 一般方程设圆的方程为:x² + y² + Dx + Ey + F = 0其中D、E、F为实数常数,则圆的一般方程为上述形式。
3. 对数函数3.1 定义对数函数以常数b(b > 0且b ≠ 1)为底的对数函数定义为:y = logₓ(b)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3.2 基本性质•logₓ(1) = 0•logₓ(x) = 1•logₓ(x * y) = logₓ(x) + logₓ(y)•logₓ(x / y) = logₓ(x) - logₓ(y)•logₓ(x^a) = a * logₓ(x)4. 幂函数4.1 定义幂函数定义为:y = a^x其中a为常数且a > 0。
4.2 基本性质•幂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当a > 1时,幂函数呈现增长趋势;当0 < a < 1时,幂函数呈现下降趋势。
•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0, 1)。
•幂函数在底数为1时,始终为1。
5. 三角函数5.1 正弦函数正弦函数以周期2π为基础,定义为:y = sin(x)5.2 余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周期2π为基础,定义为:y = cos(x)5.3 正切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为:y = tan(x)5.4 基本性质•三角函数的周期都为2π。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为[-1, 1]。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值域为(-∞, +∞)。
6. 反三角函数与三角函数相对应,反三角函数常用的包括反正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和反正切函数。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_基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_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1987e4e8b14e852458fb5797.png)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学习目标】1.理解全称量词、存在量词和全称命题、特称命题的概念;2.能准确地使用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符号“∀” “∃ ”来表述相关的教学内容;3.掌握判断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 能正确地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进行否定.【要点梳理】要点一、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全称量词全称量词:在指定范围内,表示整体或者全部的含义的量词称为全称量词.常见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每一个”、“一切”、“任给”等.通常用符号“∀”表示,读作“对任意”.全称命题全称命题: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命题.一般形式:“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其中M 为给定的集合,()p x 是关于x 的语句).要点诠释:有些全称命题在文字叙述上可能会省略了全称量词,例如:(1)“末位是0的整数,可以被5整除”;(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3)“负数的平方是正数”;都是全称命题.要点二、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存在量词定义:表示个别或一部分的含义的量词称为存在量词.常见存在量词:“有一个”,“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有的”,“有些”等.通常用符号“∃ ”表示,读作“存在 ”.特称命题特称命题: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特称命题.一般形式:“存在M 中一个元素0x ,有0()p x 成立”,记作:0x M ∃∈,0()p x (其中M 为给定的集合,()p x 是关于x 的语句).要点诠释:(1)一个特称命题中也可以包含多个变量,例如:存在,R R αβ∈∈使sin()sin sin αβαβ+=+.(2)有些特称命题也可能省略了存在量词.(3)同一个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可以有不同的表述要点三、 含有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对含有一个量词的全称命题的否定全称命题p :x M ∀∈,()p xp 的否定p ⌝:0x M ∃∈,0()p x ⌝;从一般形式来看,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它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对结论部分p(x)进行否定,还需对全称量词进行否定,使之成为存在量词,也即“任意,()x M p x ∈”的否定为“0x M ∃∈,0()p x ⌝”.对含有一个量词的特称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p :0x M ∃∈,0()p xp 的否定p ⌝:x M ∀∈,()p x ⌝;从一般形式来看,特称命题“0x M ∃∈,0()p x ”,它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对结论部分0()p x 进行否定,还需对存在量词进行否定,使之成为全称量词,也即“0x M ∃∈,0()p x ”的否定为“x M ∀∈,()p x ⌝”.要点诠释:(1)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2)命题的否定与命题的否命题是不同的.(3)正面词:等于 、 大于 、小于、 是、 都是、 至少一个 、至多一个、 小于等于否定词:不等于、不大于、不小于、不是、不都是、 一个也没有、 至少两个 、 大于等于.要点四、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①要判定全称命题“x M ∀∈,()p x ”是真命题,必须对集合M 中的每一个元素x ,证明()p x 成立;要判定全称命题“x M ∀∈,()p x ”是假命题,只需在集合M 中找到一个元素x 0,使得0()p x 不成立,即举一反例即可.②要判定特称命题“0x M ∃∈,0()p x ”是真命题,只需在集合M 中找到一个元素x 0,使得0()p x 成立即可;要判定特称命题“0x M ∃∈,0()p x ”是假命题,必须证明在集合M中,使 ()p x 成立得元素不存在.【典型例题】类型一:量词与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395491例1】例1. 判断下列命题是全称命题还是特称命题.(1)∀x ∈R ,x 2+1≥1;(2)所有素数都是奇数;(3)存在两个相交平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4)有些整数只有两个正因数.【解析】(1)有全称量词“任意”,是全称命题;(2)有全称量词“所有”,是全称命题;(3)有存在量词“存在”,是特称命题;(4)有存在量词“有些”;是特称命题。
高中数学选修一第1章-直线方程-知识点

1高中数学选修一第1章-直线方程-知识点1、倾斜角:直线在x 轴上方的部分,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范围是[0,π)。
倾斜角θ= 0 时,表示与x 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θ= 90°时,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
2、直线的斜率K= tan θ ,当θ=0时,斜率k= 0 ;当θ∈(0,π/2)时,斜率k >0,且k 随θ的增大而增大 (从 0+逐渐增大到 +∞);当θ=π/2时,斜率不存在;当θ∈(π/2,π),斜率k <0,且k 随θ的增大而 增大 (从 -∞ 逐渐增大到 0- )。
特殊地,k=1时,θ=45°,k=-1时,θ=135°,k=3时,θ=60°,k=3-时,θ=120°,k=33时,θ=30°,k=33-时,θ=150°。
若已知直线上不同的两点A(x 1,y 1)、A(x 2,y 2),则斜率k= 2121x x y y -- 。
3、熟记常见的直线方程注意:①截距是坐标值,可正,可负,也可以是0,与距离有区别。
②待定系数 求直线方程时,若选用 点斜式/斜截式 时,需要补充 斜率 不存在的情况;若选用 两点式 ,需要补充θ= 0 和= π/2 的情况;若选用 截距式 ,需要补充θ= 0 和=π/2 以及直线 过原点 的情况。
③已知一般式ax+by+c=0,则斜率为 ba - ,法向量为 ),b a n (=,方向向量为 )-a b d ,(= 或 )-a b ,( 。
4、直线系方程:①已知直线ax+by+c=0,平行直线可设ax+by+m=0 ;垂直直线可设5、找含参数直线方程的必过点。
例:直线2x-my-4+3m=0,必过定点(2,3)。
方法是:将方程中含参数m的项合并,不含参数的项合并,令它们分别等于0 即可求得。
6、关于直线与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直线,但直线不一定表示一次函数。
当斜率k=0时,直线方程表示为y=c ,是常值函数;当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表示为x=m ,此时不是函数,当k存在且≠0时,此时表示一次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则q”逆命题:“若q,则p”
否命题:“若p⌝,则q⌝”逆否命题:“若q⌝,则p⌝”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5、若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若p q
A⊆,则A是B的充分条件或B是A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的必要条件;若A=B,则A是B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命题形式p q
∨;
∧;⑵或(or):命题形式p q ⑶非(not):命题形式p⌝.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M
x⌝
p
∈
∃。
M
,x
p
x∈
∀;全称命题p的否定⌝p:)(
,x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3、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小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双曲线的焦距.
4、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5、实轴和虚轴等长的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
6、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称为抛物线.定点F称为抛物线的焦点,定直线l称为抛物线的准线.
7、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8、过抛物线的焦点作垂直于对称轴且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的线段AB ,称为抛物线的“通径”,即2p AB =. 9、焦半径公式: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y px p =>上,焦点为F ,则02p F x P =+; 若点()00,x y P 在抛物线()220x py p =>上,焦点为F ,则02
p F y P =+
;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f x 从1x 到2x 的平均变化率:
()()
2121
f x f x x x --
2、导数定义:()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记作
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
()(lim
)(000
00
;.
3、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
y f x =在点
()()
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 4、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 0=;②1')(-=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⑤a a a x x ln )('=;⑥x x e e =')(; ⑦a
x x a ln 1)(log '=;⑧x x 1
)(ln '=
5、导数运算法则:
()1 ()()()()f x g x f x g x '
''±=±⎡⎤⎣⎦;
()2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3()()()()()()
()()()2
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6、在某个区间(),a b 内,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增;
若()0f x '<,则函数()y f x =在这个区间内单调递减.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8、求函数()y 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是:
()1求函数()y f x =在(),a b 内的极值;
()2将函数()y f x =的各极值与端点处的函数值()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
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 9、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最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