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习题课)
《赤壁赋》文言现象、翻译、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苏轼精品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高考阅读训练】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②山川相缪.:③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④杯盘狼籍.:⑤徘徊于斗牛..之间:⑥白露..横江:⑦凌万顷之茫然..:⑧望美人..兮天一方:⑨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⑪歌.窈窕之章:⑫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⑬下.江陵:⑭顺流而东.:⑮侣.鱼虾而友.糜鹿:⑯舞.幽壑之潜蛟:⑰泣.孤舟之嫠妇:⑱正.襟危坐:⑲不知东方之既白.:⑳渺.沧海之一粟:2、一词多义①望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如.诉如泣:③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盈虚.者如彼:④白白.露横江:不知东方之既白.:⑤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是饮酒乐甚:⑥长抱明月而长.终:而卒莫消长.也:⑦然其声呜呜然.:何为其然.也:⑧歌歌.窈窕之章:歌.曰:倚歌.而和之:3、判断文言句式①何为其然也:②而今安在哉: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④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⑤ (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⑥ (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⑦ (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⑧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⑨凌万顷之茫然:⑩渺渺兮予怀:⑪而今安在哉?/何为其然也: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通假字1)举酒属客(通,义:)2)冯虚御风(通,义:)3)山川相缪(通,义:)2.词类活用(归类,释义)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东望武昌3)顺流而东4)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3.解释加线词1纵一韦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5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
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
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
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
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
”“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
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
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
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第9课 赤壁赋》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9课赤壁赋》同步练习一、语言基础(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无误的一项是( )A.间.或(jiàn)说.客(shuō)博闻强识.(zhì) 扣舷.而歌(xuán)B.猗.郁(yī) 拨弄.(lòng)不可估量.(liáng) 一鳞半爪.(zhǎo)C.低徊.(huí) 挣.脱(zhēng)载.歌载舞(zài) 叨.陪鲤对(dāo)D.专横.(hèng) 挑剔.(ti)叱咤.风云(zhà) 啜.菽饮水(chuò)答案 D解析A项,扣舷.而歌(xián);B项,拨弄.(nòng);C项,挣.脱(zhèng)叨.陪鲤对(tāo)。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风移暴动,姗姗可爱B.酾酒临江C.寄蜉蝣于天地D.冯虚御风答案 D解析D项,冯(凭)。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①举酒属.客(劝人饮酒)②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B.①倚歌而和.之(同声相应,唱和)②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C.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往下游走)②击空明..兮溯流光(澄明的水波)D.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缭,盘绕)②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答案 C解析 下:攻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 .渺沧海..之一粟 C .白露..横江 D .凌万顷之茫然..答案 B解析 A 项,所以:古义,以此用来;今义,因果关系连词。
C 项,白露:古义,白茫茫的水气;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D 项,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顺流而.东也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B.⎩⎨⎧①此非曹孟德之.诗乎②耳得之.而为声 C.⎩⎨⎧①挟飞仙以.遨游②引以.为流觞曲水 D.⎩⎨⎧①寄蜉蝣于.天地②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答案 D解析 D 项,“于”同为介词“在”。
《赤壁赋》注释、翻译、高考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高考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上 16 1《赤壁赋》(同步习题)(解析版)

《赤壁赋》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壬成之秋”中的“壬戌”,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即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纪年,全部循环一次为60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纪日,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为星宿的名称,即为“斗宿”和“牛宿”,均为二十八星宿之一。
D.“戊申晦”中的“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即农历每月的三十。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即农历每月的三十”错误,“每月的最后一天”不全都是“三十”,有的是“二十九”。
故选D。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顺流而东.也B.舞.幽壑之潜蛟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D.歌.窈窕之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的能力。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
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A项,“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东进;“顺流而东也”意思是:沿长江顺流东下。
B项,“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舞幽壑之潜蛟”意思是: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
C项,“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攻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意思是: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
D项,“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唱;“歌窈窕之章”意思是:歌唱窈窕这一章。
故选B。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B.扣舷而.歌之侣鱼虾而.友糜鹿C.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D.渺沧海之.一粟越长城之.限【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赤壁赋》注释、翻译、默写、阅读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高考阅读训练】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②【壬戌】。
③【既望】。
④【举酒属客】。
属,。
⑤【明月之诗】。
⑥【少焉】。
⑦【斗牛】。
⑧【白露】。
⑨【纵一苇之所如】。
纵,。
一苇,如,。
⑩【凌万顷之茫然】。
凌,。
万顷,。
茫然,。
⑪【冯虚御风】。
冯,。
虚,。
御,。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羽化,。
⑬【扣舷】。
⑭【桂掉兮兰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
空明,。
流光,。
⑯【渺渺兮予怀】。
渺渺,。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
美人,。
⑱【客】。
⑲【洞箫】。
⑳【倚歌】。
倚,。
㉑【和之】。
㉒【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袅袅,。
缕,。
㉓【舞幽壑之潜较,泣孤舟之嫠妇】。
幽壑,。
嫠妇,。
㉔【愀然】。
㉕【危坐】。
㉖【何为其然也】 ? ㉗【夏口】。
㉘【武昌】。
㉙【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
㉚【此】。
㉛【困)。
㉜【周郎】。
㉝【方】。
㉞【破荆州】。
荆州,。
㉟【下江陵】。
下,。
江陵,。
㊱【舳舻】。
㊲【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酾酒,。
槊,。
㊳【渔樵于江渚之上】。
渔樵,。
㊴【匏樽】。
匏,。
㊵【蜉蝣】。
㊶【一粟】。
㊷【骤】。
㊸【遗响】。
㊹【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未尝往,。
盈,。
虚,。
卒,。
消长,。
㊺【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将,。
㊻【物与我皆无尽】。
㊼【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造物者,。
适,。
㊽【更】。
㊾【肴核】。
㊿【狼籍】。
①【相与枕藉】。
②【既白】。
白,。
二、重点句子翻译: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5.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7.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赤壁赋》注释、翻译、简答题【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

《赤壁赋》/苏轼习题及答案【部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选自《苏轼文集》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
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
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
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
苏轼所游是黄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②【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③【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④【举酒属客】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
属,劝请。
⑤【明月之诗】和下文的“窈窕之章”分指《诗经·陈风·月出》及其诗句。
这首诗的第一章有“舒窈纠兮”的句子,所以称为“窈窕之章”。
⑥【少焉】一会儿。
⑦【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⑧【白露】指白茫茫的水汽。
⑨【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漂去。
纵,放任。
一苇,指小船(比喻船很小,像一片苇叶)。
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如,往。
⑩【凌万顷之茫然】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凌,越过。
万顷,指广阔的江面。
茫然,旷远的样子。
⑪【冯虚御风】凌空驾风而行。
冯,同“凭”,乘。
虚,太空。
御,驾。
⑫【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羽化,指飞升成仙。
⑬【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⑭【桂掉兮兰桨】桂木做的掉,木兰做的桨。
⑮【击空明兮溯流光】(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
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
⑯【渺渺兮予怀】我心里想得很远。
渺渺,悠远的样子。
⑰【望美人兮天一方】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美人,指所思慕的人。
⑱【客】指与苏轼同游的人。
⑲【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⑳【倚歌】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倚,循、依。
㉑【和之】(用箫)随着歌声伴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七单元 16 赤壁赋

16 赤壁赋必备知识基础练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两句,描写自己任凭小船漂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用动植物设喻来表达对人生短暂、个人渺小的感慨。
(3)苏轼《赤壁赋》中“, ”两句,通过侧面描写表现箫声的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由欢乐转入悲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
古代游记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写景状物。
我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这为历代文人绝好地提供了写作机会。
( ),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瑰宝。
苏轼在《赤壁赋》中寥寥数笔便勾勒了一幅空灵秀美的月夜江水图,时隔千年, ,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仍如一般,看到波光粼粼的江面,吹着习习而来的夹着草木之香的江风,举目望去,皓月在云间穿梭。
托物言志是古代游记散文的又一特点。
在中国的山水游记散文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在描写美丽景物的同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古代许多文人雅士,置身于田园山林之间,徜徉在风花雪月之中,虽,潇洒飘逸,但难消人生多舛的伤感与无奈。
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给山水游记散文增加了许多魅力。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假托游山之行,得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让世人领悟到治学态度的谨严。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成为历代文人绝好的写作机会。
B.我国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为历代文人绝好地提供了写作对象。
C.我国的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数不胜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绝好的写作对象。
D.数不胜数的我国名胜古迹、山川景物,成为历代文人绝好的写作对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才华卓越的文人加上秀丽的景象B.秀丽的景象加上才华卓越的文人C.秀丽的景象受到文人们的钟爱D.文人们十分珍惜秀丽的景象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时不我待身临其境放荡不羁金科玉律B.时过境迁设身处地放荡不羁金科玉律C.时过境迁身临其境放浪形骸至理名言D.时不我待设身处地放浪形骸至理名言能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窈.窕yǎo愀.然chǒu
蜉.蝣fú山川相缪.liáo
B.徘徊.huái枕藉.jiâ
幽壑.hâ冯.虚御风pínɡ
C.嫠.妇lí桂棹.nào
匏.樽páo酾.酒临江shī
D.肴.核yáo扁.舟biǎn
糜.鹿mí横槊.赋诗shuò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3.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离开人世,飞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而并没有流去。
C.望美人兮天一方——在天的那一边眺望(那个)美人啊
D.物于我皆无尽——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的。
5.补写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歌窈窕之章。
(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_____,_____。
(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_____,_____。
(4)_______,目遇之而成色。
(5)相与枕藉乎舟中,_______。
二、语段阅读
(阅读课内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6.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B.举.匏樽以相属举:全,都
C.正襟危坐
..而问客曰危坐:端坐
D.托遗响
..于悲风遗响:余音,指萧声
7.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
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固一世之.雄也
D.寄蜉蝣与.天地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9.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11.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在文中读音有误的一项
是()
A.窈窕(yǎo)桂棹(zhào)冯(píng)虚御风
B.嫠(lí)妇愀(qiū)然酾(shī)酒
C.横槊(shuò)江渚(zhǔ)蜉蝣(fúyóu)
D.枕藉(jiâ)壬(rãn)戌
无尽藏(z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A.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人饮酒)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hâ,同声相应,唱和)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下,往下游走)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缭,盘绕)
3.下列名组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壬戌之秋,七月即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B.扣弦而歌,击空明兮朔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
C.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D.‚月明星稀,鸟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4.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斗宿星和牛宿星)白露横江(二十四节气之一)B.倚歌而和之(倚歌:按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
和:同声相应,唱和)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D.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盘绕)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酾酒,斟酒。
)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空明兮溯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B.望美人兮天一方:美貌女子
C.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D.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在活用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舞幽壑之潜蛟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7.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而今安在哉
A. 羡长江之无穷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击空明兮溯流光
D.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
8.下列对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击空明兮溯流光
译: 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
B.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译: 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
C.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译: 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译: 这些知识本领不可能一下子得到,不如在悲凉的秋风中演奏箫声。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写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后人习惯把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我们的课文选的就是前一篇赋。
C.这篇赋中作者谈到的三国赤壁之战时,周瑜破曹军赤壁,其地方就是黄州的赤壁。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也有这样的明证,‚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10.将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
的一项是( )
①固一世之雄也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而今安在哉
④客有吹洞箫者
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⑦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①⑥/②⑤/③/④/⑦
B.①/②③/⑤⑥/④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⑦
D.①⑥/②⑤/③④/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