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三网融合关键技术
2011年3月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2-

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3-

内容提纲
一、三网融合的总体技术发展方向 二、承载网络关键技术 三、融合类业务关键技术 四、终端技术 五、其他技术
-4-

IP城域网多业务承载面临的挑战
城域网需要具备承载丰富的自营精品业务的能力,如IPTV、IP虚拟专网、 以太网专线(替代ATM/帧中继)、3G基站回传等等,因此要求城域网不 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简单的带宽服务,而是要成为给用户提供保证业务 体验的平台。 精品业务承载的关键技术要点
– 网络故障的快速恢复(单播、组播)、安全、QoS、稳定性 – 网络不仅需要具备QoS能力,还需要具备QoE能力,能够感知应用服务的传送 质量。
可将城域网分为两个平面,公众平面负责承载开放式互联网业务、精品 平面负责承载运营商“封闭式”的自营精品业务
-5-
虚拟IP专网
内容服务
以太网专线
移动3G业务
高速互联网
语音 &视频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公众宽带互联网平面
业务定位 开放互联网业务
精品平面
电信运营商自营的“封闭”业务: IP-RAN、NGN VoIP、IPTV、 L1/L2/L3 VPN、DCN*、企业互联网 专线* 2G/3G移动用户、3-play家庭客户、 商企客户、运营商自身 保证业务内容SLA、提供视频承载 能力、严格的Qos保障机制、时钟 同步能力、高可靠性、快速收敛、 VPN业务隔离能力、支持组播…. IP/MPLS、Unicast、Multicast 桶型+树型+网状流量模型 高 光纤直连/PON/基站路由器 /DSLAM+SR
服务客户群 网络承载要求
家庭客户+Wifi用户 每用户的Qos限速、保证连通 性SLA、不保证业务内容 SLA,允许较高的超卖比、较 低的网络故障收敛要求 IP + Unicast 桶型流量模型 一般 DSLAM/PON/Wifi+汇聚交换机 +BRAS
承载技术 流量模型 网络安全需求 网络设备
-6-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第一平面:树形网络结构承载开放业务 骨干网 自下而上的树形网络; 开放型internet业务; 第一平面设备/用户与骨干网 /internet路由完全贯通 第一平面的业务出口是CR 网络安全是第一平面的主要挑战之一 接入层 用户层
Internet 用户 -7- Internet 用户 Internet 用户 Internet 用户
核心层 业务接入控制层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第二平面:精品型、自营型多业务承载
Internet Routing Free 的 IP/MPLS骨干网 改良和优化接入网络 IP RAN、NGN、企业L2/L3VPN、 IPTV、企业互联网、以太网专线 均作为一种业务进行差异化承载 第二平面通过各种业务网关与 NGN 第一平面和骨干网互通 第二平面与IP承载网是互为 CE-PE关系
企业 VPN VPN
IPRAN
Internet VPN
IPTV VPN
骨干网
SW/TG
IP承载网
RNC/MGW Video server
VPN
核心层
基站
业务接入控制层 接入层 用户层
企业VPN用户 IPTV 用户 基站 AG
企业VPN用户
以太网专 线
企业internet用户
-8-

IP城域网双平面实现多业务综合承载
城域网演进--独立的城域宽带网和第二平面城域网
P PE
BSC/RNC
IP承载网 PE
骨干网
软交换/TG
Guard FW DPI ISG /IPSec 增值业务中心
商企VPN业务 网关
城域宽带网
BRAS
核心 Internet 网关 IPTV SR
核心 自营业务 网关
Content server VoD TV
第二城域网
政企客户 SR
自营业务 SR
-9-
家庭宽带 internet
家庭宽 Voice/ITV
Mobile
AG

IP城域网精品平面建设思路
-10-

QoE保障视频传输质量
传统的QoS技术无法确保视频业务的传输质量 视频质量损伤主要依赖于MPEG中的I-frame的丢 失,特定情况下即便丢失一个数据包也可能对一 组后续图像(GOP)带来巨大的损害,根据编码不同 影响程度不同 在50ms的收敛情况下,都会有34% 的几率丢失Iframe loss with 50ms outage 从而造成1-2 sec 视觉质量的损伤
I-Frame Loss Probability (%)
视频流的数据包构成(GOP)
出现马赛克
Video SLA 用每缺陷平均间隔时间 mean time between the artefacts (MTBA)来表示 根据行业惯例商业 IPTV服务的MTBA 应该长于2小 时,即每2小时不应出现超过一次的可以察觉的缺 陷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Outage Duration (ms)
-11-

QoE保障视频传输质量——I帧缓存
I帧缓存:将I帧进行缓存,在遇到丢包情况时重新申请部分I帧的重传,进行 补偿
CDN
中心节点
中心节点视频 补偿模块
流分析 模块
边缘 …… 节点1
边缘 节点
边缘 节点
……
边缘 节点N
边缘节点视频 补偿模块 终端预处理 模块
机顶盒
视频质量 保障系统
CDN边缘节点视频补偿模块缓存I帧冗余流,和客户端预处理模块通信。视频补 偿服务器在需要丢包重传时工作,通过与客户端预处理模块进行通信,获取需 -12- 要重传的I帧信息,从缓存内调出相应I帧冗余流,并发送至客户端预处理模块。

QoE保障视频传输质量——FEC
前向纠错( FEC ):通过附加冗余信息的方 式,增加流媒体文件的信息量,在遇到视频质 量不好的情况时,可以通过本身附加的冗余信 息补偿视频; 直播源将编码后的媒体封装成IP包提供给流媒 体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接收直播源的码流进行FEC编码, 生成少量冗余包(图中为浅蓝色); 直播码流和冗余包经过网络传输,到达接收端 时,部分媒体包丢失; 接收端通过FEC解码器进行FEC解码,使用大部 分媒体包和冗余包将丢失的媒体包加以恢复。
0.5% 丢包效果
前向纠错机制后效果
-13-

QoE保障视频传输质量——FCC
目前用户已经习惯了传统广播方式下的电视使用习惯,能快速打开、换台、操作。 IPTV优先的是要保障用户的感受是连续的。 FCC (Fast Channel Change )技术采用旁挂服务器的方式,基于网络特性的支持, 可以把频道切换时间压缩到0.5秒左右。
IPTV 平台
骨干层
汇聚层 切换服务器 1 ~ N
通过直播缓存服务器,将频道 切换所需要的媒体信息进行实 时缓存。当用户切换频道时, 机顶盒一方面要求加入目标频 道的组播组,一方面向直播缓 存服务器请求缓存信息。 当频道切换动作发生后,机顶 盒将首先显示缓存信息,这 样,用户在体验上将很快看到 新的频道图像。之后,机顶盒 再将画面无缝切换到组播源中 实际的媒体信息(用户侧感知 不到画面的切换)
-14-

认证方式
IPoE认证方式对视频、语音设备的网络接入及设备网管等对上网时长不敏 感的长时间在线类业务的支持能力较好,电信级业务保护机制完善;以队 列的方式部署业务的QoS策略;安全性有保证。
-15-

其他——NGN
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 是一种业务驱动型网络。通过业务和呼叫完全分离,呼叫控制和承载完全 分离,从而实现相对独立的业务体系,使业务独立于网络。 是一种开放式综合业务架构。NGN是集话音、数据、传真和视频业务于一 体的全新的网络。 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承载、控制和业务实现功能分 离;利用多种宽带能力和QoS保证的传送技术;其业务相关功能与其传送技术 相独立,支持广泛的移动性和用户业务的一致性。 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共同推动,电信网络将逐步向业务驱动型下一代网络 (NGN)演进已基本成为业界的共识。三网融合符合技术发展的方向,是现有 网络向NGN演进的一个很好切入点。 NGN是一种目标网络,其核心理念为“开放、创新与融合”。无论宽带 通信网、移动宽带网或IPTV及手机电视,都将沿此未来信息通信网络演进的大 环境和大趋势而创新、融合发展。
-16-

其他——NGN
NGN的五大领域
ITU-T认为NGN实际是一把几乎可以覆盖所有通信网络领域的大伞。 NGN的范畴至少覆盖以下5个领域:
广义NGN:指下一代融合网,泛指不同于目前一代,大量采用新技术,以IP为中 心,同时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 狭义NGN:指以软交换/IMS为控制层的新交换体系。
-17-
目的:简化网络结构、推进网络/业务融合。

其他——NGN
NGN体系结构:下一代网络的本质特性为开放和融合,是可以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和多 媒体等各种业务的综合开放的网络
-18-

其他——NGN
软交换和IMS是NGN网络演进的不同阶段
NGN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演进的网络,软交换是NGN发展过程中最初的一个阶段:
“软交换”是当前基于IP分组网络向传统PSTN用户提供业务时一种较佳的选择;软交换尽管 实现了控制和承载分离, 但业务和控制仍没有实现分离,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仍在软交换内部 实现。
-19- “NGN”更关注于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IMS已经成为业界认可的下一代网络融合和核心控制
层发展的重要技术趋势。

其他——NGN
IMS是固定移动融合网络的控制核心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固定移动融 合网络的控制核心,实现 承载与控制、控制与业务 功能的分离,同时实现控 制与接入方式、终端的分 离。实现跨越不同终端、 不同接入方式、不同网络 的应用环境。 MS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 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 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 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 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20-

三网融合心得体会.doc

三网融合心得体会 篇一:对三网融合的看法 一、对三网融合的理解 答: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三网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 一、使用无线网络的心得

答: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11、https://www.360docs.net/doc/4c4022236.html,N2、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时至今日,无线传输标准可谓百家争鸣,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将能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两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红外线无线传输利用红外线波段的电磁波来传送数据,通讯距离较短,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机或Vcd机等家电遥控器几乎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只不过此时是窄带红外技术。蓝牙有着全球开放的自由频段

三网融合的内涵,现状,发展趋势,关键技术.

“三网融合”的内涵,现状和发展趋势 1.1“三网融合”的内涵 1.1.1 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限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融合,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这就是所谓的三网融合。从长远来看,三网融合未来的方向是三屏合一,即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视机及电脑等任何一个终端实现所有应用层业务,享受无差别的感受与体验。 就三网融合的具体形式来看,就是三大网络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而三网融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最终实现语音与数据传输相结合的多媒体网络,即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图1 三网融合示意图 1.1.2 三网融合的内涵 尽管人人都在谈论三网融合,然而究竟三网融合的内在函义是什么?国际上并无明确的定义,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注释。 三网融合从概念上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观察和分析,至少可以涉及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乃至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的融合等。所谓三网融合实际是一种广义的、社会的说法,从分层分割的观点来看,目前主要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TCP/IP协议,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至于各种业务的基础网本身,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的发展;而业务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传递结构。从长远看,三网融合的最终结果是产生下一

三网合一系统设计方案

三网合一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目录 前言 (1) 一、本系统设计说明 (4) 1、概述 (4) 2、工程简介 (4) 3、设计项目 (4) 4、设计依据 (5) 5、设计思想 (5) 6、设计原则 (7) 7、设计目标 (8) 二、三网合一系统 (8) 1、概述 (8) 2、系统构成 (9) 2.1 计算机网络系统 (9) 2.1.1 概述 (9) 2.1.2 结构化综合布系统构成 (9) 2.1.3 网络建设需求分析 (10) 2.1.4 网络系统建设设计思路 (13) 2.1.5 网络系统设计 (14) 2.1.6 三网合一网络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17) 2.2.7 网络系统拓朴图 (27) 2.2 IP广播系统 (28) 2.2.1 概述 (28)

2.2.2 IP广播系统构成 (29) 2.2.3 IP广播系统需求分析 (29) 2.2.4 IP广播系统功能与和特点 (30) 2.2.5 IP广播系统线路敷设及材料使用规范 (32) 2.2.6 IP广播系统主要设备选型与功能介绍 (33) 2.2.7 IP广播系统拓扑图 (44) 2.3 IP监控系统 (45) 2.3.1 概述 (45) 2.3.2 IP监控系统构成 (45) 2.3.3 系统说明 (46) 2.3.4 IP监控系统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 (47) 2.3.5 IP监控系统拓朴图 (74) 2、供配电系统设计 (75) 3、机房设计 (75) 3.1 概述 (75) 3.2 机房建设设计思想 (75) 3.3 机房建设设计思路 (76) 3.4 机房建设方案设计依据 (76)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说明 (77) 3.5 机房工程建设设计要求 (78) 3.7音、监控机房建设 (81) 3.7.1天花、墙、柱面、地板 (81) 3.7.2 线路的布线方式 (82) 3.7.3 UPS供电设计 (82) 3.7.4机房建设防雷设计 (89) 3.7.5机房空调设计 (97) 3.7.6 机房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产品选型及介绍 (98) 4、传输线缆铺设配套部分: (99) 5、系统承载部分 (99) 6、控制部分 (100) 7、显示与记录部分 (100) 三、施工方案 (100) 四、系统施工作业指导书 (101) 五、培训计划 (103) 六、本公司工程保障体系简章 (104) 1、本公司工程管理流程 (104) 2、本公司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05) 3、本公司工程服务承诺 (106) 4、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106) 七、系统图 (108)

三网融合传输网络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传输网络处理方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分别在向下一代电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和演进过程中,网络功效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全部能够为用户提供打电话、上网和看电视等多个服务。三网融合本质是未来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全部能够承载多个信息化业务,发明出更多个融合业务,而不是三张网合成一张网,所以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可能发展方向以下图所表示,由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到最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 图1 三网融合可能发展方向 IPTV/CATV是三网融合起步和关键 三网融合关键在于电信和广电业务融合。电信运行商和广电运行商业务相互渗透,全部将成为全业务运行商,经过全业务绑定及价格策略相互争夺用户;而电信运行商经过铺设超带宽城域网来提供IPTV业务,抢夺有线电视运行商TV业务,有线电视运行商可能自建或MVNO方法进入传统电信运行商移动领域,行程全业务竞争,双方全部面临前所未有竞争压力,基于全业务进行全方位竞争,而IPTV/CATV是三网融合起步和关键。 现在网络承载IPTV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现在网络不满足端到端提速:高清入户需要10~20M,目前入户带宽普遍低于4M,要实现端到端提速,部分接入设备、BRAS和关键路由器需要改造;其次,业务体验难以保障:宽带IP城域网绝大部分流量为互联网业务,现网计划、设计和建设基础上未考虑IPTV业务承载,而IPTV频道切换比传统电视体验差,而且对丢包很敏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第三,缺乏端到端管理手段:承载网络运维包含到IPTV业务系统、承载网络和机顶盒,运维部门包含到多领域多个部门,难以快速定界,快速定位;最终,网络层次较多会成为质量瓶颈,现在城域网通常为5跳,IPTV相关承载技术难以统一布署,若直接用此架构网络承载IPTV,网络建设成本、网络业务控制、网络服务质量等方面全部会带来更大问题,所以三网融合对接入网提出了新要求。 接入网扁平化发展 首先是接入网络融合和统一,分离网络向多业务综合接入转变,PON网络为中小型企业、楼宇微基站、住宅用户统一接入提供可能,而业务融合、设备统一深入促进了FTTX网络融合,降低网络节点,简化网络层次,降低网络TCO成本;其次,面向运行商全业务管理,现行网络维护由不一样垂直业务部门管理各自设备,而在三网融合环境下,统一OLT必需面对不一样部门管理,实现管理虚拟化。最终要面向最终用户差异化,OLT 设备必需面对二维网络,即不一样业务+不一样用户群,提供不一样QoS保障,真正实现用户差异化。 面对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商,接入网需要向扁平化趋势发展,以下图所表示,光进铜退现网逐点改造架构是一个5级架构,网络节点众多;而光进铜退全新技术组合架构是一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 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部 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 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效 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 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来 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 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点 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 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住 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 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 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 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 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 面。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 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 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 务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 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 损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 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 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 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

对三网融合的看法

一、对三网融合的理解 答: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三网融合丰富了人们的现代生活! 一、使用无线网络的心得 答: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 11、https://www.360docs.net/doc/4c4022236.html,N2、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时至今日,无线传输标准可谓百家争鸣,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将能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两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红外线无线传输利用红外线波段的电磁波来传送数据,通讯距离较短,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机或VCD机等家电遥控器几乎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只不过此时是窄带红外技术。蓝牙有着全球开放的自由频段2.4GHz,有效传输速度为721kb/s,数据传输速度1Mbps,2.0版本的蓝牙技术甚至达到3Mbps。WiFi即“无线相容性认证”,目前已出现多个标准。802.11b 标准在理想情况下的传输速率为11Mbps,802.11g标准的理论传输速率也达到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 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
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 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 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 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 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 INTENRET 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 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 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 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 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 Fiber To The Home,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 面。FTTH 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 务占用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 损耗,保证了传输的质量。
2、FTTH 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 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 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 劳永逸的网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 接入方案。事实上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 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 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 90 年代初,FTTH 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0

三网合一与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三网合一与核心技术资源整合 目前,“三网合一”终于随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而板上钉钉,从准备研讨阶段进入实施操作阶段。“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写道:“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规划”中对5年内推进三网从技术方面整合基础

设施资源,做了明确的硬性行政规定。由此在未来实现“三网”从行政上统一管理,经营上协作互动,在大趋势下看来为期不远。乍看起来,这仅仅是一个政府对于国企的行政规划监管行为,难以成为关注焦点。其实这项举措的深远意义,可能影响到每个国民今后的切实生活,甚至未来国家的科技发展观。 早在1ArrayArray8年,国内已提出“三网

合一”问题。但是受限于当时的IT科技发展状态和国企的经营体制缺陷,以及对未来民用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预见性不足,致使举措搁置。 时至今日,随着IT科技对旧有“三网”经营范围的技术革命,“三网”的经营资源技术核心日趋一体化。“三网”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显露出更多弊端。 如果,继续按照“三网”鼎立的模式经营、

建设下去,不仅造成基础设施的资源重复建设,更重要的是阻碍了有市场竞争力的新科技产品的开发。长此以往,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实力进步。 为什么“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等新型IT科技产品已经并非概念产品,却迟迟没有走向市场?我们的IT产业在技术层面、市场需求都已经有了走向世界尖端的趋势和条件,却

为何不能进一步走向世界信息产业的前沿?其中一个原因正是“三网”企业的经营领域局限,导致新产品无法面对市场,阻碍了新型科技产品实现市场化而产生效益。 “三网合一”的潜在效应,影响国内民用信息产业发展,也影响中国企业的高科技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实力。新型科技产品不能通过国内进行市场化运作产生效益,抑制了更新型科技产

三网融合介绍

三网融合 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实现网络监控,防止和打击网络犯罪。可以更好的引导网络舆论,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 三网融合实现方式 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是一种三网合一光线路终端(OLT),它是一款集成了CATV光信号分配功能的高性能管理型二层三网合一光纤以太网交换机。它提供一个理想的低成本FTTH或FTTB三网合一(数据、语音和CATV)接入解决方案。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提供下联光端口和CATV光信号输出端口,与放置在用户家里的家庭光网络单元(ONU)相联,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为新兴的基于以太网的三网合一FTTx而设计。他功能丰富、全面,应用灵活,特别适合应用于中小电信运营商FTTx网络。系统采用双电源冗余设计,提高应用可靠性。 三网合一光纤交换机提供多种网络管理方式,采用标准RS-232接口、Web 浏览器、命令行界面(CLI)和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网络管理平台。系统管理员能轻松配置功能、监控性能和排除交换机故障。 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三网融合,在概念上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分析,可以涉及到技术融合、业务融合、行业融合、终端融合及网络融合。目前更主要的是应用层次上互相使用统一的通信协议。IP优化光网络就是新一代电信网的基础,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三网融合的结合点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浅谈三网融合下小区的智能化系统设计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基于数字和网络的智能社会。席卷全球的智能化浪潮已成为历史上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中,智能小区建设的兴起反映并满足了国际社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要求。这是21世纪住宅小区的一个新概念。本文提出了“三网融合”、电信信息采集等业务解决方案。光配网络系统的设计原理在智能化小区光纤到户工程中,在移动域网的使用趋于多样化的今天,路由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最后,对工程设计的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标签:三网融合;智能化;设计 1智能化小区特征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简单地堆叠精品建筑和智能设备。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优良的施工质量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智能系统建设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相关系统设备和良好的集成是实现智能化系统的手段和途径,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基础,配套及完善的物业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是智能化系统良好运行的根本保证,两者构成了智能化系统的软件。只有将实施过程与软硬件紧密结合,才能保证智能住宅建设的顺利实施,为业主提供最好的服务。作为一个优美、完善的居住区,它具有以下特点:安全、宁静、干净、舒适、方便的居住环境;回归自然生活环境;优良文明的居住人文环境。 智能化系统是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智能化”。采用多信息处理、传输、监控、管理、系统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实现服务、信息、系统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和可持續发展的最终经济目标。 2三网合一 为了实现智能化小区的智能性和前瞻性,采用EPON技术实现了小区三网合一,即为每户建立住宅信息网络系统,系统类型为FTTH(光纤到户)和FTTB (光纤到楼),采用EPON(无源光网络)技术,来实现数据、语音和视频三网合一,为智能管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传输平台。小区用地呈梯形,整块用地分为三个区域,依次为A、B、C,建设住宅楼和公共建筑共50栋,其中塔式高层住宅19栋,楼板小高层住宅28栋,三栋多层公共建筑。中央机房位于小区中心楼一层,主要配备三网合一的主要设备和智能化所需的服务器;中央控制室位于小区中心楼二层,主要配备小区监控MPDP大屏幕,配套液晶电视、智能化业务工作站。 3三网合一及智能化工程设计要点 3.1室内布线

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探究

三网融合技术应用探究 一、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用户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二、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持广电的有限度进入政策; 2、网络建设改造:从电信网络看,FTTX(光纤接入)建设将成为未来3-5年工作重点;从有线网络看,双向改造、全网建设是工作重点; 3、网络信息安全:是我国发展三网融合前提条件,无论电信网络还是有线网络发展,都是在确保信息安全框架内进行; 4、产业监管:我国电信和有线运营商分属工信部和广电总局监管之下,未

三网融合技术(三种网络结合的时代)

三网融合——一场跨行业资源的博弈与合作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第二章发展趋势--广电、电信部门在三网融合中的“位”与“为” 第一节广电、电信职责定位第二节 第二节广电、电信现阶段发展状况分析 第三节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第四节电信运营商可为之处: 第三章传播效应--三网融合与新媒体的深层互推 第四章行业蓝图--打造运营商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全球,三网融合是业界数十年来的共同追求,它代表了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在中国,三网融合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内在需求和有效手段。然而,三网融合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作为三网融合推进主体之一的电信运营商相应也面临来自各个层面的机遇与挑战,也与广电进行着跨行业的资源博弈与合作,那么,电信运营商如何拿出切合自身的解决方案推进三网融合,是能否在新一轮全业务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第一章内容初探--理论意义的三网融合 第一节三网融合的基本概念 三网融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三网融合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三网融合”后,可以更好的控制网络接入商和内容提供商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和净化网络环境。将会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重大的贡献。这样也可以实现中国电视数字化进程的迅速发展。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 第二节三网融合的要素及内涵 根据试点方案,我国三网融合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必须满足以下要素: 1、双向进入:电信强广电弱的现实情况,决定我国政府在短期内会采取扶

三网合一建设实施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作者:————————————————————————————————日期: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一、概述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内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 网络,简称PON。 2) 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 和GPON 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 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的光纤链路。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 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7) 光分路器: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简称OBD。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详细

三网合设方案 一、概述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三网融合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等多个领域。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三网融合打破了此前广电在容输送、电信在宽带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明确了互相进入的准则——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广电企业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网络提供的互联网接入业务等;而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IPTV 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等。 二、术语和定义 1) 无源光网络:由光纤、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光器件组成的点对多点的 网络,简称PON。 2) 无源光网络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PON(或光分配网ODN)、光网路单元ONU 组成的信号传输系统,简称PON 系统。根据采用的信号传输格式可简称xPON,如APON、BPON、EPON 和GPON 等。 3) 光分配网:是无源光网络的另一种称呼,由馈线光缆、光分路器、支线光缆组成的点对多点的光分配网络,简称ODN。 4) 馈线:光分配网中从光线路终端OLT 侧紧靠S/R 接口外侧到第一个分光器主光口入口连接器前的光纤链路。 5) 支线:光分配网中从第一级光分路器的支路口到光网络单元ONU 线路侧R/S接口间的光纤链路。采用多级分光时,也包含除一级光分路器以外的其它光分路器。 6) 冷接子:一种通过机械方式快速实现裸光纤对接的光纤接续器件。 7) 光分路器:一种可以将一路光信号分成多路光信号以及完成相反过程的无源器件,简称OBD。

小区三网合一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 前言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是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一个十分重要组成 部分,能否做好住宅小区室外弱电线缆的布线设计既关系到当前住宅小区弱电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关系到住宅小区今后在弱电技术方面是否便于维护管理、能否可持续发展。从多年来从事住宅小区弱电工程设计的实践中体会到,住宅小区的弱电布线设计是有其很鲜明的特点的,它既不同于工矿企业内的弱电布线设计,又不同于市政道路电信管道工程设计,研究住宅小区弱电工程的特点,针对其特点进行设计将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INTENRE■数据通信、视频点播、可视电话、电视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迅速扩大,对网络的宽带化、高速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光纤到户(FTTH的传输网络逐步取代现有 的光电混合网络而成为最理想的传输网络,从而实现高速、大容量的数据、语音、图像的传输,为用户提供宽带高速的信息服务。因此,光纤到户是否适用于住宅小区的弱电设计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 1、什么是FTTH FTTH(光纤到户)的英文全称是Fiber To The Home ,指光纤直通用户家或办公桌面。FTTH全光纤网络采用一纤三波长的特殊通道处理方式,将一根光纤分成三个不同的波长 信道,分别传输语音、数据和有线电视信号,做到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的业务占用 不同的通道,不同的业务享有不同的优先级,用各业务自有的帧格式传送,没有质量损耗,保证了 传输的质量。 2、FTTH技术的先进性及成熟性 FTTH是国际公认的终极接入网解决方案,具有对称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抗干扰、环保无污染的优势,代表了当今和未来接入网建设的发展方向,被专家们誉为是一种一劳永逸的网 络接入方式。光纤接入技术也是能够同时传送语音、数据和视频三种信号的最佳接入方案。事实上 全光纤网络传输技术早已在电信和广电的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采用,因此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在技术 上的成熟性是勿庸置疑的。FTTH只是将全光纤网络接入技术应用于 住宅小区。上世纪90年代初,FTTH在技术上就已经可以实现。但是由于当时光纤和光器件 的价格昂贵,因此全光纤网络技术只应用在长途网和城域网上,限制了FTTH在社区的推广。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本文根据国外多个国家的三网融合经验以及国内三网融合现状,从技术与市场营销的多个层面来分析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关键词】三网融合;现状;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现?就是运营网络存在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广电拥有内容资源优势、内容管理优势,这事电信所不具备的;电信拥有交互网络优势,这又是广电目前做不到的。因此,电信、广电双方应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实现国家信息化大发展。 从三网融合的提出到现在,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相关的管制部门都在做着不同的尝试,通过政策、制度以及管制框架上的变革来解决实现三网融合面临的诸多问题。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一些国家把电信和广播在传输上的管制职责集中到一个管制实体中。目前有6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统一的监管机构。 国外的三网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网融合的难点在于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这两个行业从最初严格的禁入,到现在19个国家已经实现了两个行业的双向进入。 (1)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广播法和电信法。提出了承载和内容管制分离。2003年出台新的管制政策,进一步开放准入。由总务省负责广播和电信相关管理和管制工作,但在现行法律下,通信的管制办法与广电的管制办法十分不同,两者划分不明确,总务省下面是两个局分别在管。目前NTT已经可以提供视频业务,日本的有线电视公司也提供宽带接入和电话业务,但用户数量有限。 (2)韩国的广播和电信管制机构是分离的,韩国广播委员会管理广播产业的相关事务,而信息通信部对电信产业实施管制。韩国广播委员会认为IPTV应该按照广播业务管制,担心IPTV冲击有线电视和被划分为网络增值业务后外资将进入;信息通信部认为IPTV应该作为网络增值业务来管理,如果IPTV业务延迟部署,将会影响到韩国运营商在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力。韩国的宽带设施非常发达,宽带普及率和宽带都能够满足IPTV业务的需求。 (3)欧洲2003年统一监管框架的实施,推动了欧盟各国三网融合的发展。欧盟大多数国家均开放了有线电视和电信市场,允许彼此进入。这方面英国走得比较快,英国1992年修订了有线广播电视法,允许有线电视公司经营电话业务,同时允许电信运营商提供有限电视,但是先从区域运营开始,而且当时还不允许最大的运营商BT做电视业务。到2001年英国已经全面开放,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可以经营全国范围的广播业务。2003年英国推出了新的《通信法》,将原来的电信管理局――OFTEL、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

作为21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

作为21世纪三大关键技术之一,新材料是各领域孕育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这个最具发展潜力并对未来发展有着显著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被认为是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石。近日,从工信部传出消息,《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可能于今年8月份发布实施。 基础性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从我们穿的衣服、用的餐具、乘坐的交通工具、栖居的住宅到工作的场所,可能都正使用着新型材料;从大飞机、高速铁路、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到三网融合、物联网、节能环保等重要产业,都需要一系列新材料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需要材料,新材料是一种基础性和支柱性的产业,材料的突破将有可能引发新的产业革命。”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咨询部主任唐见茂表示,新材料是众多产业振兴与发展的前提,任何产业的生产过程都需要材料作为支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材料的种类和数量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新材料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以碳素材料为例,进入新世纪以来,碳素材料已成为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应用的首选高性能材料。传统的碳素材料是人造金刚石和耐高温石墨材料,而新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碳素新材料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石墨烯材料。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比重、耐高温、抗疲劳、导电质轻、易加工等多种优异性能,正逐步取代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并开始深入到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碳纤维复合材料属于高端应用,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工业化水平,最重要的应用是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至少有20至30年的发展空间。”唐见茂表示,如果将碳纤维复合材料用于飞机制造,将会比现在的铝合金减重20%至40%,在节能方面体现出很大效益。目前,波音787飞机有50%应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空客一款飞机62%的材料也将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新材料产业的下游涉及广泛,汽车、航空设备、通信设备、家电、IT以及房地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诸多领域都在其中,而这些领域目前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新材料的需求同样巨大。“目前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处于强劲发展阶段,新材料产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预计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以上,发展空间广阔。”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院长保育钧此前曾表示,我国新材料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体系初成但核心技术待突破 由于新材料关系其他众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全球都高度重视新材料的发展,各国选择了不同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领域。近十年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当前,微电子、光电子、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成为研究最活跃、发展最快、应用前景最为投资者所看好的新材料领域。 我国近年来也加大对新材料发展的关注。从政策扶持方面,政府在科研经费投入、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目前,我国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 "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的提出 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1996年就已在国内提出。当时三个信 息网络都是沿着自己的某种方式在发展,力求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为邮电通信网, 它是信息基本通道,也是国家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计算机网,从中国网 (CHINANET到互联网(Internet ,已成为重要科研机关及部门交换信息的主渠道;最 后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又非常需要的有线电视网(CACT 0 90年代后期多媒体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就想到如果能将三网合一,将节约大量的投资,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网怎么融合为一一直来有两种定义,一是物理层的融合,即将三张网合而为一; 二是业务层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其实就是"数字融合",国际上称之为"DigitalConvergenee"。第一种定义 实际上是部门的变革。网络统一的背后是管理权的整合,实施和运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定义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个三方竞争的状态有利于消费者和业务成长。 所以" 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三个网--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将取代 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比之三网合一更符合事实。所以现在看到的文章多以三网融合来描述这三张网的未来。 2、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 卜一五"计戈叽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