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小学·典故大全:角巾折_课件模板
合集下载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绝缣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绝缣
用典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入阱先摇尾,迷津正曝腮。覆盆徒望日, 蛰户未经雷。 霜歇兰犹败,风多木屡摧。地幽蚕室闭, 门静雀罗开。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汉阳穷鸟客, 梁甫卧龙才。 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坏。莫言韩长孺, 长作不然灰。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 绝缣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绝缣
出处 《太平御览》卷六百三十九〈刑法 部五·听讼〉~2994~: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临淮有一人, 持一匹缣到市卖之,道遇雨而披戴,后人 求共庇荫,因与一头之地;雨霁,当别, 因共争斗,各云:『我缣。』诣府自言, 太守丞相薛宣劾实,两人莫肯首服,宣曰: 『缣直数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 呼骑吏中断缣,各与半;使追听之。后人 曰:『受恩。』前撮之。缣主称怨不已。
国文·小学·典故:绝缣
出处 《太平御览》卷六百三十九〈刑法 部五·听讼之, 具服,俾悉还本主」。
国文·小学·典故:绝缣
用典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绝缣非易辨,疑璧果难裁。
全文: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穴疑丹凤起, 场似白驹来。 一命沦骄饵,三缄慎祸胎。不言劳倚伏, 忽此遘邅回。 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绝缣非易辨, 疑璧果难裁。 揆画惭周道,端忧滞夏台。生涯一灭裂, 岐路几裴徊。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大角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角
用典 杜甫 伤春五首: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嵇绍血, 沾洒属车尘。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难分太仓粟, 竞弃鲁阳戈。 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得无中夜舞, 谁忆大风歌。 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君臣重修德, 犹足见时和。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大角
用典 杜甫 伤春五首:
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 北望转逶迤。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不成诛执法, 焉得变危机。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烟尘昏御道, 耆旧把天衣。 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 王肯载同归。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近传王在洛, 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萧关迷北上,
国文·小学·典故: 大角
课件模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文·小学·典故:大角
出处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
「大角者,天王帝廷」。唐·张守节《史 记正义》:「大角一星,在两摄提閒,人 君之象也。占:其明盛黄润,则天下大同 也」。
国文·小学·典故:大角
用典 杜甫 伤春五首:
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全文: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西京疲百战, 北阙任群凶。 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蒙尘清路急, 御宿且谁供。 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蓬莱足云气, 应合总从龙。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 草碧水通池。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赤帻_课件模板

用典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应宜各长幼, 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明明领处分, 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其流则凡鸟, 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未似尸乡翁, 拘留盖阡陌。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用典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全文: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愈风传乌鸡, 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驱趁制不禁, 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蹋藉盘案翻, 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避热时来归, 问儿所为迹。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国文·小学·典故: 赤帻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 人。书生明术数,乃过宿之,亭民曰: 『此不可宿。前后宿此,未有活者。』书 生曰:『无苦也。吾自能谐。』遂住廨舍。 乃端坐,诵书。良久乃休。夜半后,有一 人,著皂单衣,来,往户外,呼亭主。亭 主应诺。『见亭中有人耶?』答曰:『向 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适休,似未寝。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乃喑嗟而去,须臾,复有一人,冠赤帻 者,呼亭主。问答如前。复喑嗟而去。既 去,寂然。书生知无来者,即起,诣向者 呼处,效呼亭主。亭主亦应诺。复云: 『亭中有人耶?』亭主答如前。乃问曰: 『向黑衣来者谁?』曰:『北舍母猪也。』 又曰:『冠赤帻来者谁?』曰:『西舍老 雄鸡父也。』曰:『汝复谁耶?』曰: 『我是老蝎也。』」。
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应宜各长幼, 自此均勍敌。 笼栅念有修,近身见损益。明明领处分, 一一当剖析。 不昧风雨晨,乱离减忧戚。其流则凡鸟, 其气心匪石。 倚赖穷岁晏,拨烦去冰释。未似尸乡翁, 拘留盖阡陌。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用典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
全文: 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愈风传乌鸡, 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随母向百翮。驱趁制不禁, 喧呼山腰宅。 课奴杀青竹,终日憎赤帻。蹋藉盘案翻, 塞蹊使之隔。 墙东有隙地,可以树高栅。避热时来归, 问儿所为迹。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国文·小学·典故: 赤帻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 人。书生明术数,乃过宿之,亭民曰: 『此不可宿。前后宿此,未有活者。』书 生曰:『无苦也。吾自能谐。』遂住廨舍。 乃端坐,诵书。良久乃休。夜半后,有一 人,著皂单衣,来,往户外,呼亭主。亭 主应诺。『见亭中有人耶?』答曰:『向 者有一书生在此读书。适休,似未寝。
国文·小学·典故:赤帻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乃喑嗟而去,须臾,复有一人,冠赤帻 者,呼亭主。问答如前。复喑嗟而去。既 去,寂然。书生知无来者,即起,诣向者 呼处,效呼亭主。亭主亦应诺。复云: 『亭中有人耶?』亭主答如前。乃问曰: 『向黑衣来者谁?』曰:『北舍母猪也。』 又曰:『冠赤帻来者谁?』曰:『西舍老 雄鸡父也。』曰:『汝复谁耶?』曰: 『我是老蝎也。』」。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折步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 折步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折步
相关典故: 孙寿折腰 。国文·Fra bibliotek学·典故:折步
相关人物: 孙寿 梁冀。
国文·小学·典故:折步
出处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 《梁冀传》:
「诏遂封冀妻孙寿为襄城君,……寿色美 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嘀妆,墯马髻,折 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唐·李贤注 引《风俗通》:「折腰步者,足不体任」。
国文·小学·典故:折步
用典 李端 妾薄命: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
全文: 忆妾初嫁君,花鬟如绿云,回灯入绮帐, 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偷香与客熏。容颜南国重, 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转觉身憔悴。对镜不梳头, 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秋至会无春。从来闭在长门 者,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头角折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三年未为苦,两郡非不达。 秋浦倚吴江,去楫飞青鹘。 溪山好画图,洞壑深闺闼。 竹冈森羽林,花坞团宫缬。 景物非不佳,独坐如鞲绁。 丹鹊东飞来,喃喃送君札。 呼儿旋供衫,走门空踏袜。 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带雪。 喜极至无言,笑余翻不悦。 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 月于何处去?日于何处来? 跳丸相趁走不住,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皆为 灰。 酌此一杯酒,与君狂且歌。 离别岂足更关意,衰老相随可奈何!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全文: 昔子来陵阳,时当苦炎热。 我虽在金台,头角长垂折。 奉披尘意惊,立语平生豁。 寺楼最骞轩,坐送飞鸟没。 一樽中夜酒,半破前峰月。 烟院松飘萧,风廊竹交戛。 时步郭西南,缭径苔圆折。 好鸟响丁丁,小溪光汃汃。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用典 杜牧 池州送孟迟先辈:
国文·小学·典故: 头角折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出处 《汉书》卷六十七《朱云传》:
有荐云者,召入,摄齐登堂,抗首而请, 音动左右。既论难,连拄五鹿君,故诸儒 为之语曰:「五鹿岳岳,朱云折其角」。 繇是为博士。
国文·小学·典故:头角折
仲秋往历阳,同上牛矶歇。 大江吞天去,一练横坤抹。 千帆美满风,晓日殷鲜血。 历阳裴太守,襟韵苦超越。 鞔鼓画麒麟,看君击狂节。 离袖飐应劳,恨粉啼还咽。 明年忝谏官,绿树秦川阔。 子提健笔来,势若夸父渴。 九衢林马挝,千门织车辙。 秦台破心胆,黥阵惊毛发。 子既屈一鸣,余固宜三刖。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解巾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解巾
出处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 《韦著传》:
唐·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 故解幅巾」。
国文·小学·典故:解巾
用典 权德舆 春送十四叔赴任渝州录事 绝句:
随牒忽离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风。
全文: 随牒忽离南北巷,解巾都吏有清风。 巴城锁印七联静,尽日闲谣廨署中。
国文·小学·典故:解巾
用典 权德舆 送岳州温录事赴任: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辞遥。
全文: 解巾州主簿,捧檄不辞遥。独鹤九霄翼, 寒松百尺条。 晨装沾雨雪,旅宿候风潮。为政闲无事, 清谈肃郡僚。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 解巾
课件模板
国文·小பைடு நூலகம்·典故:解巾
出处 《后汉书》卷二十六《韦彪传》附 《韦著传》:
「豹子著,字休明。少以经行知名,不应 州郡之命。大将军梁冀辟,不就。延熹二 年,桓帝公车备礼徵,至霸陵,称病归, 乃入云阳山,采药不反。有司举奏加罪, 帝特原之。复诏京兆尹重以礼敦劝,著遂 不就徵。灵帝即位,中常侍曹节以陈蕃、 窦氏既诛,海内多怨,欲借宠时贤以为名, 白帝就家拜著东海相。诏书逼切,不得已, 解巾之郡」。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总角_课件模板

万象疮复痏,百灵瘠且□。谓乎数十公, 笔若明堂椽。 其中有拟者,不绝当如綖。齐驱不让策, 并驾或争骈。 所以吾唐风,直将三代甄。被此文物盛, 由乎声诗宣。 采彼风人谣,輶轩轻似鹯。丽者固不舍, 鄙者亦为铨。 其中有鉴戒,一一堪雕镌。乙夜以观之, 吾君无释焉。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播物于之乐盛府次中叙,相俾得为之万欢代亦蠲迭。和之微旨也:
国文·小学·典故: 总角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出处 《毛诗正义》卷五之二〈国风·齐 风·甫田〉~97~: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 兮。汉·毛亨传:「总角,聚两髻也」。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騃物騃之自盛总次角叙,相不得甘之耕欢一亦廛迭。和之微旨也:
相逢得何事,两笼酬戏笺。无颜解媮合, 底事居冗员。 方知万钟禄,不博五湖船。夷险但明月, 死生应白莲。 吟余凭几饮,钓罢偎蓑眠。终抛岘山业, 相共此留连。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玉垒李太白,铜堤孟浩然。李宽包堪舆, 孟澹拟漪涟。 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俾其羁旅死, 实觉天地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猗与子美思,不尽如转辁。纵为三十车, 一字不可捐。 既作风雅主,遂司歌咏权。谁知耒阳土, 埋却真神仙。 当于李杜际,名辈或溯沿。良御非异马, 由弓非他弦。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自物开之元盛至次今叙,相宗得社之纷欢如亦烟迭。和之微旨也:
唯思逢阵敌,与彼争后先。避兵入句吴, 穷悴只自跧。 平原陆夫子,投刺来翩跹。开卷读数行, 为之加敬虔。 忽穷一两首,反顾唯曲拳。始来遗巾帼, 乃敢排戈鋋。 或为拔帜走,或遭劘垒还。不能收乱辙, 岂暇重为篿。 虽然未三北,亦可输千鐉。向来说文字, 尔汝名可联。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播物于之乐盛府次中叙,相俾得为之万欢代亦蠲迭。和之微旨也:
国文·小学·典故: 总角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出处 《毛诗正义》卷五之二〈国风·齐 风·甫田〉~97~: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 兮。汉·毛亨传:「总角,聚两髻也」。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騃物騃之自盛总次角叙,相不得甘之耕欢一亦廛迭。和之微旨也:
相逢得何事,两笼酬戏笺。无颜解媮合, 底事居冗员。 方知万钟禄,不博五湖船。夷险但明月, 死生应白莲。 吟余凭几饮,钓罢偎蓑眠。终抛岘山业, 相共此留连。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玉垒李太白,铜堤孟浩然。李宽包堪舆, 孟澹拟漪涟。 埋骨采石圹,留神鹿门埏。俾其羁旅死, 实觉天地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猗与子美思,不尽如转辁。纵为三十车, 一字不可捐。 既作风雅主,遂司歌咏权。谁知耒阳土, 埋却真神仙。 当于李杜际,名辈或溯沿。良御非异马, 由弓非他弦。
国文·小学·典故:总角
用典 皮日休 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 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 唐文自物开之元盛至次今叙,相宗得社之纷欢如亦烟迭。和之微旨也:
唯思逢阵敌,与彼争后先。避兵入句吴, 穷悴只自跧。 平原陆夫子,投刺来翩跹。开卷读数行, 为之加敬虔。 忽穷一两首,反顾唯曲拳。始来遗巾帼, 乃敢排戈鋋。 或为拔帜走,或遭劘垒还。不能收乱辙, 岂暇重为篿。 虽然未三北,亦可输千鐉。向来说文字, 尔汝名可联。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冰蚕丝_课件模板

国文·Fra bibliotek学·典故: 冰蚕丝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出处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十《员 峤山》:
「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 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 织为文锦,入水而不濡,以之投火,则经 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 黻」。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用典 徐凝 员峤先生:
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蚕五色丝。
全文: 员峤先生无白发,海烟深处采青芝。 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蚕五色丝。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用典 王贞白 寄郑谷: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全文: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只凭夫子鉴, 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 裁作领巾披。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出处 旧题晋·王嘉《拾遗记》卷十《员 峤山》:
「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 雪覆之,然后作茧,长一尺,其色五彩, 织为文锦,入水而不濡,以之投火,则经 宿不燎。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 黻」。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用典 徐凝 员峤先生:
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蚕五色丝。
全文: 员峤先生无白发,海烟深处采青芝。 逢人借问陶唐主,欲进冰蚕五色丝。
国文·小学·典故:冰蚕丝
用典 王贞白 寄郑谷: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
全文: 五百首新诗,缄封寄去时。只凭夫子鉴, 不要俗人知。 火鼠重收布,冰蚕乍吐丝。直须天上手, 裁作领巾披。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司徒黄琼辟,太常赵典举有道。或劝林宗 仕进者,对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 天之所废,不可支也」。遂并不应。性明
褒衣博带,周游郡国。尝于陈梁閒行遇雨, 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 宗巾」。其见慕皆如此。或问汝南范滂曰: 「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 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 不知其它」。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死人如乱麻,天子如转蓬。干戈及黄屋, 荆棘生紫宫。 郑生运其谋,将以清国戎。时来命不遂, 脱身归山东。 凛凛千载下,穆然怀清风。 昔有平陵男,姓朱名阿游。直发上冲冠, 壮气横三秋。 愿得斩马剑,先断佞臣头。天子玉槛折, 将军丹血流。 捐生不肯拜,视死其若休。归来教乡里, 童蒙远相求。
相关人物: 郭太宗。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郭太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家世贫贱。 早孤,母欲使给事县廷。林宗曰:「大丈 夫焉能处斗筲之役乎?」遂辞。就成皋屈 伯彦学,三年业毕,博通坟籍。善谈论, 美音制。乃游于洛阳。始见河南尹李膺, 膺大奇之,遂相友善,于是名震京师。后 归乡里,衣冠诸儒送至河上,车数千两。 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 神仙焉。
全文: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
全文: 季生昔未达,身辱功不成。髡钳为台隶, 灌园变姓名。 幸逢滕将军,兼遇曹丘生。汉祖广招纳, 一朝拜公卿。 百金孰云重,一诺良匪轻。廷议斩樊哙, 群公寂无声。 处身孤且直,遭时坦而平。丈夫当如此, 唯唯何足荣。
国文·小学·典故: 角巾折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相关典故:
垫一角巾 垫吾巾 垫角巾 垫金 学 林宗 巾一角 巾垫林宗 巾残垫角 巾 角垫 巾角折 巾角争垫 折巾郭 折角 巾 折鸟巾 林宗巾 林宗野外巾 林巾 乌纱折角 细雨垫巾 纶巾折 葛巾乖角 角巾沾雨 护得纶巾角 雨中折角。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邈哉郭先生,卷舒得其直。雍容谢朝廷, 谈笑奖人伦。 在晦不绝俗,处乱不为亲。诸侯不得友, 天子不得臣。 冲情甄负甑,重价折角巾。悠悠天下士, 相送洛桥津。 谁知仙舟上,寂寂无四邻。公业负奇志, 交结尽才雄。 良田四百顷,所食常不充。一为侍御史, 慷慨说何公。 何公何为败,吾谋适不同。仲颖恣残忍,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出处 《后汉书》卷六十八〈郭符许列 传·郭太〉~2225~:
后遭母忧,有至孝称。林宗虽善人伦,而
及党事起,知名之士多被其害,唯林宗及 汝南袁闳得免焉。遂闭门教授,弟子以千 数。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李益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 镇未至以诗招之: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国文·小学·典故:角巾折
用典 卢照邻 咏史四首之二:
三公不敢吏,五鹿何能酬。 名与日月悬,义与天壤俦。何必疲执戟, 区区在封侯。 伟哉旷达士,知用典 钱起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全文: 苦雨滴兰砌,秋风生葛衣。潢污三径绝, 砧杵四邻稀。 分与玄豹隐,不为湘燕飞。惭君角巾折, 犹肯问衡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