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角度测量成果记录表

合集下载

全站仪角度测量的方法步骤

全站仪角度测量的方法步骤

全站仪角度测量的方法步骤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测量等领域的高精度测量仪器。

它能够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等参数,以获取目标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以下是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的方法步骤:步骤一:设置全站仪在进行角度测量之前,首先需要设置全站仪。

将全站仪放置在测量现场的固定位置,并进行水平调准。

水平调准是为了使全站仪的水平轴与地面水平平面保持平行。

这可以通过使用调平仪或使用全站仪自带的水平调准功能来实现。

步骤二:设置目标点在测量现场中确定要测量的目标点。

目标点可以是建筑物的角点、测量桩或任何具有明确位置的物体。

确保目标点为你想要获得角度信息的位置。

步骤三:设置仪器将全站仪激活并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在全站仪的显示屏上可以选择测量模式,以测量水平角度、垂直角度或斜距。

步骤四:目标点对准将测杆或测量标签放置于目标点上,并使用三脚架将其稳定。

确保测杆或测量标签正对全站仪。

步骤五:测量角度在全站仪上查找“角度测量”选项,并选择水平角、垂直角或斜距中的一个进行测量。

全站仪会自动测量角度,并在显示屏上显示测量结果。

步骤六:记录测量结果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或任何其他适合的介质上。

包括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值、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等信息。

步骤七:移动测点如果需要测量多个目标点,重复步骤四至步骤六,将测杆或测量标签放置在下一个目标点上,测量并记录相应的角度信息。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上设置多个目标点。

步骤八:精确性检查和校正在测量过程中,确保全站仪的仪器参数设置正确。

检查和校正这些参数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参数包括仪器高度、仰角和方位角等。

步骤九:结束测量完成所有目标点的测量后,确认所有数据都已记录完整。

关闭全站仪并收集测量设备。

总结全站仪是实现高精度角度测量的重要工具。

使用全站仪进行角度测量的过程包括设置仪器、设置目标点、目标点对准、测量角度、记录测量结果、移动测点、精确性检查和校正等步骤。

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遵循使用全站仪的相关使用说明和操作规范。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角度测量实验报告全站仪角度测量试验报告1土木工程丈量作为专业的一项根本功,是我们学习土木专业学生必需很好把握的一项技能。

为了进步我们的测绘力量,能更好的把实践和理论联系起来,城市建立系为我们绽开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工程丈量实习。

我们的目的是小区域掌握丈量,用到的仪器有经纬仪,水准仪,标尺,脚架等等,更感谢学校为了使我们能更便利的丈量,还为我们配备了先进的全站仪。

通过这次丈量,稳固和深入了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学问,把握了各种仪器的操纵,并到达了肯定的娴熟程度。

作为一个户外的专业实习,我们有了阅历,为我们将来步进社会做好了展垫,更重要的是它培育了我们一种精神,吃苦刻苦,独立自主,自己发觉题目通过自己的努力往解决它,进步对繁琐数据的运算力量。

这些东西都是在平常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但他又是那末根底,重要,由此我又不能不想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

工程丈量,它是个简单的工作,光靠一个人的气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通过这次实习我彻完全底的明白了丈量她是一个团队的工作。

我们组共有7个组员,必需发挥每一个人的优点,才能使工作的效力最大化,我作为组长,要负责安排好每一个组员的任务,定好每天的工作的规划,还要保持和教师之间的联系。

我想每一个通过实习的同学都会在这点上有深入的印象。

我们这组人每天聚在一起,不同的意见,不同的做法,就会发生磕磕碰碰,闹的大家不开心,但我们能够准时沟通了解,遗忘不开心,重新投进新的工作中。

学校安排我们实习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学问来实际操纵仪器,所以我们之间要相互学习,不懂的就问,决不是为了赶时间,赶进度。

不然就算了完毕了实习,作业是完成了,但学校教师对我们的目的和期看却落在了过往的两个星期里了。

在丈量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程度的做到了准确,每一个数据都经过检验,没有上一步的验证尽不做下一步。

举个简洁的例子吧,每次仪器在丈量时都要经过对中整平,这个外表上看是一个简洁的工作,但它必需做到准确准确再准确,只要不慎重稍稍动一下仪器我们就要重新这一步工作,不然就会造成数据的误差,影响真个丈量结果。

全站仪测角度步骤详细

全站仪测角度步骤详细

全站仪测角度步骤详细全站仪具有角测量、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交会定点测量和放样测量等多种用途。

内置专用软件后,功能还可进一步拓展。

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1)水平角测量(1)按角度测量键,使全站仪处于角度测量模式,照准第一个目标A。

(2)设置A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照准第二个目标B,此时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即为两方向间的水平夹角。

2)距离测量(1)设置棱镜常数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C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

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4)距离测量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

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

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全站仪的数据通讯全站仪的的数据通讯是指全站仪与电子计算机之间进行的双向数据交换。

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1.2.3表平均值

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1.2.3表平均值

镜高高程
W3 SGI 32
273.542 269.718
273.542 269.718
0-00-06
180-00-15
-9 321-28-27
8-28
321-28-33 141-28-44 -11 321-28-29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测量
计算
复核
技术主管
项目主管
测量日期
测量
计算
复核
技术主管
施检表(2)
项目名称
网名或路线
全站仪测角、测距记录表 测量部位 K17+500~K19+100 施工单位 等级 四等
仪器型号
编号:

7页共 1 页
湛江海大路口至蔚律
港疏港公路
河南省高速发展路桥有限公司 拓普康GTS-332N
略图
测站 仪高
测站高
SGI 31
气压 气温
加常数
天气 成像
乘常数
测距 镜站
SGI 32 W3
正(一) 269.718 273.542 正(二) 倒(一) 倒(二) 269.718 273.541 倒
垂直角
指标差 倾角 正 0-00-09 38-31-31
水平角 倒
180-00-11 218-31-39 2C -5 -5 方向角 38-31-28 38-31-28 平均距离 平均角度 269.7182 38-31-28 (+4")
项目主管
测量日期

角度测量—竖直角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角度测量—竖直角测量(建筑工程测量)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4 竖 盘 指 标 差
4.4竖盘指标差
存在指标差,竖直角计算公式
= 90 -(L - X) = 左 + X
= 左 右 = R - L -180
2
2
竖直角测量时,用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取其 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 (R - X) - 270 = 右 - X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1竖直角(α)的应用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1竖直角(α)的应用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1竖直角(α)的应用
竖直度盘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1竖直角(α)的应用
C
Dtanα
HC
i
HB
HA
大地水准面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1竖直角(α)的应用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2 竖直度盘的构造
指标差计算: 令左 =右 ,则
X = 左 -右 = R L - 360
2
2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5竖直角的观测步骤
(1)盘左精确照准目标,使十字丝的单横丝与 目标相切,读数记录;
(2)盘右精确照准原目标,使十字丝的单横丝 与目标相切,读数记录;
(3)计算竖直角和竖盘指标差。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6竖直角观测记录 竖直角观测记录手簿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2 竖直度盘的构造
望远镜仰俯运动,读数变动,指针不动; 视线水平时,盘左90,盘右270,读数不变; 仰角为正值,俯角为负值。
不同注记类型,计算公式也不同;
全站仪竖直角测量
4.3 竖直角计算方法
判断度盘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全圆注记
逆时针全圆注记,其计算公式为

全站仪测量记录表

全站仪测量记录表

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全站仪外业观测记录表承包单位:安徽省交通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合同号:N O.09监理单位:浙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日 期:2008.6.16水平角度观测记录斜距、竖直角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复核:专业监理工程师:。

全站仪实验实验报告

全站仪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题目全站仪综合测量实验二、实验目的1. 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全站仪进行角度、距离和高程测量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全站仪是一种集电子测距、角度测量、数据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其基本原理如下:1. 光电测距原理:利用红外光束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特性,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

2. 角度测量原理:利用全站仪内置的电子测角系统,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3. 高程测量原理:通过三角高程测量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结合已知控制点的高程,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四、实验仪器及工具1. 全站仪一台2. 棱镜一对3. 三脚架三只4. 量角器一把5. 纸和笔五、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熟悉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检查仪器是否完好,调整三脚架高度,安装棱镜。

2. 选择测站: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安装全站仪和棱镜。

3. 对中整平:调整全站仪和棱镜的位置,使全站仪水平,棱镜垂直。

4. 输入数据:根据实际需要,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棱镜高和已知控制点信息。

5. 角度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记录数据。

6. 距离测量: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测量,记录数据。

7. 高程测量:根据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计算待测点的高程。

8. 数据处理: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计算,得出实验结果。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角度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2. 距离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距离,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3. 高程测量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测点的高程,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全站仪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测量原理。

2.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认识到全站仪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全站仪教程(六)数据记录

全站仪教程(六)数据记录

21.内存模式下的数据操作内存模式在状态屏幕下按【内存】进入内存模式。

在内存模式下,可以进行与工作文件和内存有关数据的操作。

这些操作包括查阅工作文件内容、更改工作文件名、删除文件及记录,向计算机输出文件数据;手工键入或从计算机输入已知点坐标数据,查阅或删除已知点坐标数据,预先将地物特征码输入至内存以备调用等。

21.1工作文件管理【内存】1.工作文件 2.已知点 3.特征码 4.内存统计 5. 初始化内存 操 作 过 程 操作键显 示1.在内存模式菜单中选取“1.工作文件”后按【】,屏幕上显示出内存工作文件列表,列表内容包括文件名、文件中已存储的记录个数。

【】*JOB001 254JOB002 136 MTS001 16切换 第一 最后 查找2.按【 】【 】将光标移至欲进行操作的工作文件上,按【】选取并进入工作文件管理菜单屏幕。

【 】 【 】 【】【工作文件】1.查 阅2.输 出3.改 名4.删 除● 文件名前显示“*”表示该文件已被选定为当前工作文件。

● 按【切换】,再按【 】【 】光标按页移动。

● 按【第一】光标移动至工作文件列表开始处。

● 按【最后】光标移动至工作文件列表结束处。

● 按【查找】可输入待查找的文件名查找文件。

●按【ESC 】返回内存管理模式。

21.1.1 工作文件记录查阅及删除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在文件列表中选取文件后,按【】进入工作文件管理菜单屏幕。

【 】【 】【】【工作文件】1.查阅2.输出3.改名4.删除2.屏幕显示工作文件内数据记录列表,列表内容包括记录类型、记录名。

●Ang: 角度数据●Crd: 坐标数据●Stn:测站数据●Dist:距离数据【】Crd. PT001Ang. A136Stn. ST09Dist. R007切换第一最后查找3.按【 】【 】移动光标至待查阅的记录按【】,屏幕显示记录内容。

●按【向前】查阅上一记录。

●按【向后】查阅下一记录【 】【 】【】点号 PT001/1N 235.874mE 542.765m P1Z 0.975m向前向后删除4.按【PAGE】查看下一页内容【PAGE】点号 PT001/1特征码 JD棱镜高 1.243m P2向前向后删除5.按【删除】,仪器提示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NAME?

地点名称: 资料来源:



地点名称: 导线类别: 0 方位角 平距 (米)




计算日期: 计算者:
水平角 测量日期 后视 站点 前视 °.′″
倾斜上高 钉下高
点号
X (米)
Y (米)
Z (米)
底板高 (米)
点 号 备注
(米) (米) (米) 起点 终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