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冰川分布

合集下载

中国最大的冰川在哪个山脉

中国最大的冰川在哪个山脉

中国最大的冰川在哪个山脉中国最大的冰川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年轻、最高、最壮丽的一座山脉。

它跨越尼泊尔、印度、不丹和中国,其中中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冰川的所在地。

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最大的冰川的存在地,这一事实早在19世纪末就被人们所知。

当时,一位英国探险家经过大量考察和测量,确定了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分布情况。

根据他的测量结果,喜马拉雅山脉拥有中国最大的冰川。

喜马拉雅山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冰川聚集地之一。

冰川是由积雪堆积、岁月压实形成的巨大冰体,既表明地球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也是淡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冰川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源之一,它们储存了大量的淡水,为周边地区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生活用水。

在中国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中,最大的冰川被称为“卓奥友峰冰川”,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吉隆县。

这个冰川长约30多公里,面积为10多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最大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旱地区冰川之一。

卓奥友峰冰川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冰川。

它的形态各异,有冰峰、冰表、冰梁、冰瀑、冰洞等多种冰川地貌。

它的冰川流动缓慢,冰川舌舍弗满肯定峰附近有活动的植被和河流,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冰川景观。

除了卓奥友峰冰川,中国喜马拉雅山脉还有许多其他冰川,如东峰峰峰冰川、乌尊峰冰川等。

这些冰川虽然规模较小,但同样具有重要的自然和科学价值。

总之,中国最大的冰川位于喜马拉雅山脉。

这个地区的冰川不仅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观,而且是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供应的宝贵资源。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和保护这片独特而美丽的地区,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二模(百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二模(百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 届湖南省衡阳市高考二模(百校联考)地理试题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单选题全球化背景下,人流、商品流、信息与服务的跨界流动日益频繁。

全球范围内跨国移民的规模已从 1975 年的 8400 万人发展至 2020 年的 2.72 亿。

随着世界日益全球化,其表现形式和.影响仍不断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跨国移民类型、动机和迁移过程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也越加紧密地与国家经济、地缘政治、贸易、文化交流等交织在一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全球范围来看,当前跨国移民的主体是()A.劳工移民B.学生移民C.战争难民D.技术移民2.中国正在由单纯的移民输出国向移民输出与输入并行转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跨国移民选择到中国投资、就业B.国内企业在海外投资,带动了资本、技术和人力的输出与流动C.中国全面开放移民政策,吸引国际人口迁入D.来华外国移民类型及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小明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虽然是美国品牌,但却是在中国组装;中央处理器(CPU)在美国制造,却是在中国分装测试:主要零部件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其他零部件由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制造。

一年后,他电脑的键盘出现问题,拿去维修时,厂商根据型号向原厂调货,过两天就维修好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明所买的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组装,中央处理出也在中国分装测试,主要是因为中国()A.生产成本低B.市场需求大C.基础设施好D.科技水平高4.电脑零部件在世界各地制造,主要体现了现代工业的()A.生产自动化B.生产专业化C.生产机械化D.产品标准化5.小明电脑的维修,主要体现了现代工业的()A.生产自动化B.生产专业化C.生产机械化D.产品标准化澎湖列岛位于台湾海峡中央偏东位置,东距台湾本岛最近处嘉义县45 千米,渔业资源丰富。

石沪是澎湖列岛在高低潮位间的平坦地区,利用附近的石块堆筑的半圆形或马蹄形捕鱼陷阱,其渔获原理之一是涨潮时鱼群游至被淹没的石沪内觅食,退潮时鱼群被石沪伸脚阻挡,并留置于露出海面的石沪沪房内。

中国地理判断题

中国地理判断题

第一章改错1、我国地域辽阔,地处低纬度大陆东岸,境内多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显著,自然历史复杂,人类活动影响深刻,其自然地理环境在世界上与各大国类似。

2、深入研究中国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文化研究的基础,也是发展具有高水平的地理科学研究,为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及国际合作的比较地理学研究提供适宜的背景答案:1.纬度(错)中纬度(正)气候(错)季风(正)与各大国类似(错)独具一格(正)2.经济文化(错)区域开发(正)高水平(错)中国特色(正)第二章1.峰林地貌发育的条件。

(1)凡有碳酸盐类岩石分布的地区都有峰林地貌发育。

()(2)喀斯特峰林地貌只有在湿热环境下发育。

()(3)喀斯特风林地貌发育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具有厚层的石灰岩地层和湿热的自然环境。

()2.中国最古老的地台。

(1)中国境内的地台主要有三处,其中以扬子准地台最为古老。

()(2)中国境内的地台以中朝准地台最古老。

()(3)塔里木地台是我国境内最古老的地台。

()3.中国东部准地台名称的原由。

(1)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因为他们都不是真正地台。

()(2)中国东部的地台均称准地台,是因为他们都有向大陆边缘活动带转化的历史。

()4.丹霞地形与红层的关系。

(1)红层是红色砂页岩、红色角砾岩和砾岩的总称。

凡有红层分布的地区都是丹霞地形。

()(2)丹霞地形只发育在厚层的红色砾岩、砂励岩地段。

()5.中国现代冰川的分布。

(1)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青藏高原。

()(2)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在102°E以西的高山、极高山上。

()6.黄土高原的大体范围。

(1)黄土高原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黄土高原在吕梁山以西,乌鞘岭、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7.喜马拉雅山脉属何板块?(1)喜马拉雅山脉是中国板块的一部分。

()(2)喜马拉雅山脉是特提斯板块的一部分。

()(3)喜马拉雅山脉是印度板块的一部分。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季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经棚 赤峰市经棚 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主峰大青山 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大青山海 镇南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主峰大青山海 花繁 拔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在山 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 多米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石林冰臼群 大大小小有200多个 冰臼群, 多个, 石林冰臼群,大大小小有200多个,冰臼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特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纪冰川活动
“纪”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而是指地质年代中的一 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 世纪,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 级。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地质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 第二级叫“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宙”,第二级叫“代”,“代”以下即第三级叫 “纪”。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 冰川活动的时期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这种冰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 二叠纪和第四纪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 15℃ 全球有1/3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 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 冰厚有1000米 万平方千米,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 第四纪冰期又分 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 冰期又分4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 冰川遗迹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为我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漫话地球冰期(3)

漫话地球冰期(3)

漫话地球冰期(3)胡经国七、第四纪地质概述㈠、基本情况资料显示,最近一次大冰期第四纪冰期(Quaternary Glaciation)在大约1万年前结束了。

它离我们人类生活的年代十分相近,因此世界上残存了大量的第四纪冰川遗迹。

在这次大冰期中,仍然有寒冷和温暖的更替。

在寒冷时期,雪线高度下降,冰川前进,出现冰期。

其中,以民德冰期(在中国为大姑冰期)和里斯冰期(在中国为庐山冰期)的冰川规模最大;古萨冰期规模最小。

在温暖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上升,冰川退缩,出现间冰期。

民德-里斯间冰期(在中国为大姑-庐山间冰期)长达17~18万年。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高纬度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两极地区形成永久冰盖;在冰期,冰川一直伸展到中纬度,在间冰期才退缩到高纬度。

第四纪大冰期的成因也是别有特点。

在大约300万年前,地球的“黄道交角”发生改变,导致高纬度地区更难受到太阳的照射,使得极地的冰川延伸到中、低纬度地区。

在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

在中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和大理4个冰期。

全球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中国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其总面积约为57069平方公里。

最近的冰期出现在第四纪更新世。

根据在欧洲和北美的研究结果,共有5次冰期,4次间冰期。

最显著的冰期发生在石炭纪-二迭纪,其冰川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

在欧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冰川遗迹,但是都不太显著。

在第四纪大冰期来临时,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降低10~15℃,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

地球自诞生以来,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之中。

在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呈现温暖和寒冷交替出现。

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期气候周期和冰川期气候周期。

对于在震旦纪(大约6亿年前)以前地球的气候,我们并不清楚。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中国纬度最低的冰川—明永冰川素材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中国纬度最低的冰川—明永冰川素材

纬度最低的冰川——明永冰川
云南梅里雪山的卡瓦格博的明永冰川,属世界稀有的低纬、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海洋性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带,绵延11.7千米,平均宽度500米,面积为13平方千米,年融水量2.32亿立方米,是我国纬度最南的现代冰川。

每当骄阳当空雪山温度上升,冰川受热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体轰然崩塌下移,响声如雷,地震山摇,令人心惊魄动。

由于全球变暖等原因,明永冰川融化速度加剧,正在以每年50米左右的速度后退。

大学选修课程旅游地理-试述我国各旅游资源区的区域特色

大学选修课程旅游地理-试述我国各旅游资源区的区域特色

编号:120 旅游地理姓名:***班级:音乐系08级音乐学(1)班学号:***********试述我国各旅游资源区的区域特色一、下游历史文化旅游区包括北京市、天黄河中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1、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齐全本区依山临海,地貌地形多样,兼具山地、海滨、平原、高原、湖泊、河流、丘陵,不乏秀丽壮观的名山大川,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

本区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100多处。

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有秦皇岛北戴河海滨、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八达岭风景名胜区、承德避暑山庄以及外八庙风景名胜区、洛阳龙门风景名胜区、嵩山风景名胜区、鸡公山风景名胜区等。

2、历史古迹量大质高,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突出本区是儒家文化、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民族和我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

本区拥有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五大古都,历史遗存不仅数量丰富、类型繁多,而且品位高、价值大。

本区有长城、故宫、颐和园、周口北京人遗址、曲阜“三孔”、洛阳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为各旅游区之首。

3、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本区拥有规模较大的城市群落,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向外扩散的城市群。

本区有北京、天津、石家庄、郑州、青岛等众多大中型城市,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文化各具特色,旅游资源品种多样。

4、文化艺术多彩多姿,旅游商品丰富本区是我国的文化中心,流传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如京剧、豫剧、山东快书、陕西秦腔、河北吴桥杂技等。

特色饮食小吃有密云小枣、京白梨、杏花村汾酒、毛尖茶、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等。

传统特色工艺品有潍坊风筝、洛阳唐三彩、杨柳青年画、景泰蓝等。

二、东北林海雪原旅游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1、临海雪原资源得天独厚本区地处我国东北部,拥有大面积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及草甸草原,常年积雪。

利用这个优势,本区有哈尔滨冰雪节、松花江的“冰雪大世界”和亚布力滑雪场,丰富的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中国的气候与冰川地貌

中国的气候与冰川地貌

中国的气候与冰川地貌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一地区长期变化的天气状况。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拥有多样化的气候类型。

而冰川地貌则是由冰川运动所形成的地貌景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冰川地貌现象。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气候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带状特征。

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干燥。

中部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降水量适中。

北方地区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严寒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西部地区是高原和山地气候,地势高耸,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带变化。

这些不同类型的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冰川地貌形成与发展。

冰川是由积雪和冰川流动形成的,其遗迹被称为冰川地貌。

中国的冰川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高山山脉区,如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

这些山脉高大陡峭,地势复杂,为冰川的形成提供了理想的地形条件。

在这些山脉的高海拔地区,一年四季气温低,积雪常年不化,从而形成了大规模的冰川系统。

中国的冰川地貌包括冰川表面地形和冰川遗迹地貌。

冰川表面地形主要包括冰川的前缘、侧缘和后缘形态。

前缘是指冰川融化后停滞的地方,形成了一系列冰碛丘、冰碛原、冰碛湖等地形。

侧缘则是冰川侧面的垂直磨削作用所形成的冰缘湖、冰缘悬崖等地貌。

后缘是指冰川融化后退的地方,形成了冰碛土堆、湖泊等地貌景观。

冰川遗迹地貌则是指冰川消融后留下的地形特征,如冰川疟原、冰碛湖、冰川河谷等。

这些地貌景观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也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中国的冰川面积不断减少,冰川退缩的速度加快。

这也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因此,保护冰川、保护气候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总结而言,中国的气候类型多样,从南方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北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每一种气候类型都对中国的冰川地貌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冰川的形成需要适宜的地势和气候条件,而冰川地貌则成为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
中国现代冰川分布的地域辽阔,北起阿尔泰山,南至云南丽江玉龙雪山,西自帕米尔,东到四川贡嘎山,跨越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和云南等6个省区,纵横2 500km,总面积约 56 500km2,占亚洲冰川总面积的40%,储水量达 50 000亿m3。

现代冰川既有海洋性冰川,也有大陆性冰川。

一般认为中国的海洋性冰川主要分布在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东地段、川西滇北的横断山脉以及喜马拉雅山的东段和中段。

而大陆性冰川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西段、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和西段、念青唐古拉山嘉黎以西地段、唐古拉山东段、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和祁连山东段。

自北向南12个冰川区:阿尔泰山区、天山山区、祁连山区、昆仑山区、帕米尔山区、喀喇昆仑山区、羌塘高原区、唐古拉山区、冈底斯山区、念青唐古拉山区、横断山区、喜马拉雅山区。

阿尔泰山区,主峰名称友谊峰,高达4374m。

它和其北侧的奎屯峰构成一个山结,成为阿尔泰山主要冰川分布中心,也是中国最北的冰川分布区。

中国境内阿尔泰山有冰川420余条,面积290多km2。

其中89%集中于额尔齐斯河水系的布尔津河源头,其余零散分布于哈巴河、克兰河、哈拉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正源等。

阿尔泰山冰川中绝大多数是面积小于0.5km2的悬冰川和冰斗冰川,超过4km2的山谷冰川和冰斗-山谷冰川只有10条。

典型性代表:喀纳斯冰川。

发育在布尔津河上游友谊峰下的喀纳斯冰川,是中国阿尔泰山最大的冰川,长10.8km,面积30.13km2,该冰川由左右两支冰川汇合而成,拥有多级粒雪盆,雪线平均高度3200米,末端降至2416m,为我国海拔位置最低的山谷冰川之一。

二、天山山区
天山是横亘亚洲中部中苏两国境内的巨大山系。

最高峰为托木尔峰,高达7435.3m,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

天山冰川区共有冰川8908条,冰川面积9000多km2,冰储量1000多km3。

分别占中国冰川总面积和总储量的16.3%和20.2%。

天山冰川区以山谷冰川最占优势,其次是冰斗冰川,平顶冰川最少。

分布极不平衡,几乎冰川面积的一半集中在南天山西段的哈尔克他乌山河汗滕格里—托木尔峰区。

典型性代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是天山研究最深入的冰川——山谷冰川。

天山最大的冰川是托木尔峰西侧的南伊内里切克冰川。

上游在中国境内,下游在苏联境内。

完全发育在中国境内的最大冰川是托木尔峰下朝向西南的托木尔冰川。

完全发育在中国境内的第二大条大山谷冰川是托木尔峰东侧的吐盖别里齐冰川,也是天山冰川区中末端下伸最低的冰川。

三、祁连山区
祁连山由一系列北西走向的高山与谷地相间组成,最高峰位于山脉中央偏西南处的疏勒南山,称团结峰,海拔5808m。

共有冰川2859条,冰川面积2000km2左右。

占中国冰川总面积的3.5%,冰储量95.44km3。

以面积不到1km2的小冰川为主,大于10km2的冰川只有17条。

典型性代表:最大的山谷冰川——大雪山的老虎沟12号冰川,又名“透明梦柯冰川”,为复式山谷冰川。

最大的平顶冰川——土耳根大坂山的敦德冰川。

昆仑山分为西、中、东三段。

西昆仑山最高峰7167m,全山系大约三分之二的冰川集中于此。

中昆仑山是漫长而散漫的山段,最高峰为木孜塔格峰。

东昆仑山山势比西昆仑和中昆仑低得多,只有个别高峰超过6000m,最高峰为玛卿岗日峰。

昆仑山脉的冰川面积达12482km2,占全国冰川面积的21.3%,是中国冰川最多的山脉,但冰川研究的程度较差。

冰川大都集中在西昆仑山,且多山谷冰川。

典型性代表:
西昆仑山:玉龙喀什南山是大冰川最集中的地段,最长的是北坡的玉龙冰川,长达30.5km,面积131.3 km2,最高峰达6778m。

最大的山谷冰川为西侧的多峰冰川,长27.8km,面积230 km2,最高峰6957m,且是西昆仑山冰川下伸最低的冰川。

古里雅平顶冰川面积达376 km2,是中国已知的最大的平顶冰川,最高点海拔6667m。

中昆仑山:分布较分散,多平顶冰川。

木孜塔格是中昆仑山冰川发育最大的中心,其中库里宁里冰川是中昆仑山最长大的山谷冰川。

乌鲁克冰川是这里面积最大的山谷冰川。

东昆仑山:规模远逊色于西、中昆仑山。

最大的冰川为哈龙冰川,长8.8km,面积20 km2。

五、帕米尔山区
中国境内的帕米尔惯称东帕米尔。

冰川面积达2992 km2,主要分布在墓士塔格—公格尔山和阿克赛巴什山。

这可能是中国最干燥低温的冰川区之一。

冰川规模西坡大于东坡。

典型性代表:墓士塔格山主峰高达7546m,号称“冰山之父”。

西坡最发育,冰川长度超过10km的就有4条,自南向北是喀喇昆仑冰川、西可可西里冰川、切尔干布拉克冰川、洋布拉克冰川。

东坡的东可可西里冰川是山区最大的山谷冰川。

公格尔山冰川区,山势宏伟,这里最大的冰川为北坡的喀拉亚依克冰川。

另一条冰川为东坡的切末干冰川。

西北还有一列冰川发育和分布集中的山地,叫昆盖山。

六、喀喇昆仑山区
中国境内的喀喇昆仑山冰川区位于主山脊大喀喇昆仑山以北,冰川规模较小,数量较少。

约有冰川1848条,面积4647.17 km2。

典型性代表:重要的冰川有乔戈里冰川和音苏盖提冰川。

音苏盖提冰川长42.0km,面积379.97 km2,由于有来自北、西、南三个方向的积累区的补给,使该冰川发育成巨大的纵谷冰川,这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长的冰川。

七、羌塘高原区
该区亦称藏北高原,包括冈底斯山以北与昆仑山之间的广大地区。

冰川多以山峰为中心呈斑状分布,北部数量较多。

羌塘高原有冰川3108.81 km2。

典型性代表:阿里山地(阿里喀喇昆仑山)、普若冈日、土则冈日、藏色冈日、隆格尔山等。

其中阿里山地就有冰川1396.35 km2,普若冈日41号冰川长
13.3km,面积53 km2,是羌塘高原上最大的冰川。

八、唐古拉山区
该山脉主要位于青海与西藏交界线上。

共有冰川936条,面积2082 km2。

最高峰各拉丹东是山脉最大的冰川分布中心,冰川面积占山脉冰川总面积的54%。

中断山岭较低,冰川数量多,但规模较小,其面积只占山脉冰川面积的28%,且分布零散。

东段冰川规模最小,其面积占山脉冰川面积的18%,但分布集中。

典型性代表:唐古拉山最大的冰川是位于各拉丹东雪山西侧的姜根迪如冰川,面积61.97 km2。

北支称北姜根迪如冰川,长10.3km,面积26.97 km2,是峰区第二条长冰川。

南支称南姜根如冰川,长12.8km,面积35 km2,是唐古拉山最长的冰川。

九、冈底斯山
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是藏北高原与藏南谷地的分水岭。

最高峰为罗博峰。

冈底斯山山脉大约有大小20个冰川群,多以山峰为中点呈斑点状分布,主要的冰川群在西段。

典型性代表:昂龙冈日、冈仁波齐峰——著名佛教三大圣山之一、空波冈日、郭堇冈日。

十、念青唐古拉山
西起西藏纳木湖南侧,东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以东,全场740km,西段山势比东段高大。

念青唐古拉山脉有冰川2905条,面积达5898 km2,如果加上岗日嘎布衫的冰川面积,整个山区冰川面积则达7536 km2,在中国12个冰川分布区
中名列第四。

东段冰川无论在数量或规模上都远远超过山势高大的西段,是中国重要的海洋型冰川分布区。

典型性代表:最大的冰川为恰青冰川,长35.0km,面积151.5 km2,这条山谷冰川也是西藏境内已知的最大冰川。

冈日嘎布的阿扎冰川从山峰到冰舌发育了一系列的冰瀑布。

拉古冰川位于阿扎冰川之北,冰舌末端下伸到主谷处,形成一阻塞湖——拉古错。

十一、横断山区
现代冰川分布在从北面的雀儿山道最南端的玉龙山之间,冰川集中分布的主要山地有西藏东部的伯舒拉岭、云南与西藏交界的梅里雪山和川西的贡嘎山。

横断山及川西高原有冰川1680条,面积1617.62 km2。

南部多为海洋型冰川,北部多为大陆型冰川。

典型性代表:几个主要冰川作用中心: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梅里雪山、玉龙山、贡嘎山、沙鲁里山、雀儿山。

十二、喜马拉雅山区
全山脉冰川面积约达30000 km2,占山地面积的17%,冰川面积在中、低纬度世界各大山系中是最多的,但分布较分散,主要以若干高峰为中心,呈辐射状分布。

中国境内的冰川面积为11055km2,约占整个山脉冰川总面积的1/3。

典型性代表:自东而西中国境内及其邻近的几个冰川分布区为:
南迦巴瓦峰
库拉冈日山
绰莫拉利峰壑泡罕里峰
珠穆朗玛峰:最大的冰川为北坡的绒布冰川,最长的为卓奥友峰南侧的格重巴冰川,此外,加布拉冰川、孔布冰川都是重要的大冰川。

希夏邦马峰:北坡最大的冰川野博康加勒冰川。

纳木纳尼峰
卡美特山:印度境内,德里纳斯峰,发育有喜马拉山最大的冰川--干戈特里冰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