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人类基因组计划总结

合集下载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

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以下是 9 条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内容的表述及例子:1. 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搞清楚咱们人体里那整套基因的秘密呀!就像一本超级复杂的密码本,得慢慢解读。

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却很健康,这里面基因肯定起了大作用呢!2. 这个计划要研究基因跟各种疾病的关系呢,哇,这多重要呀!就好像警察找线索抓坏人一样,找到基因里的致病“元凶”。

像癌症这些可怕的疾病,也许就能通过这个找到更好的治疗办法呢。

3. 人类基因组计划还关注不同人的基因差异呢,就跟每个人长得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哎呀,理解了这些差异,以后就能更精准地治病啦!比如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不就能更好地用药了嘛。

4. 它也要探索基因怎么影响咱们的性格和行为呀,这多神奇!好比说有些人比较外向,有些人比较内向,基因会不会在里面偷偷“搞鬼”呢?5. 这个计划要了解基因是怎么一代一代传递的哟,这就像接力赛跑一样。

那家族里的一些毛病会不会就是基因在一代代“传接力棒”呢?6. 还得研究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呢,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呀。

就像树苗需要合适的土壤和阳光才能茁壮成长,基因也是呀,环境对它影响大着呢!比如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这不就得研究透彻嘛。

7. 人类基因组计划甚至要突破基因治疗的难题呢,酷不酷!就像给身体里的基因来一次“大改造”,让那些不好的基因变好,那得多厉害呀!8. 它还要挖掘基因里隐藏的潜力呢,说不定我们还有很多没发现的超能力藏在基因里哟!这难道不让人兴奋吗?9. 总之呀,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要全面深入地探索我们基因的世界,这真的超级重要呢!能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好处啦,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更好地保护和改善我们的健康呀!结论:人类基因组计划意义重大,对我们了解自身、预防和治疗疾病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研究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研究成果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后续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The Human Genome Project)是在上世纪末开始的一个宏大的科学项目,其目标在于解读人类的基因组(即人类所有的基因)。

这个项目的启动可以追溯到1990年,当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及其合作伙伴宣布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耗费约30亿美元的资金,在15年内构建并解读人类基因组的“蓝图”。

这个计划是由美国政府发起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加入了其中。

到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在约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下完成了,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的成果在科学和医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应用,这些并不局限于纯理论方面。

例如,我们现在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的遗传变异以及个体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变异和差异如何与不同的健康问题相关联。

科学家们现在能够更好地了解人类身体内各种生化过程的细节,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基因组的理解和利用也越来越深入。

一些研究领域和实践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功,例如:基因诊断和医疗(Genetic diagnostic and medical)直接消费者基因测试基因编辑和利用实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人工智能在基因组学中的应用基因演化等。

基因诊断和医疗基因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是最多样化的。

因为人类基因组中潜在的生理、代谢和健康相关信息的含量非常高,基因组研究也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上。

随着我们对基因组和影响健康的因素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基因组学已经促进了多种与人类健康相关的技术和工具的发展,例如:基因组测序技术(如NGS 等)基因组数据分析(如基于RNA-seq 的差异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工具(如工具库和在线数据库)基因组医学的应用(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遗传病的诊断)基因药物的开发(如针对肺癌等疾病的ALC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致力于复杂疾病研究(如精神疾病)直接消费者基因测试随着人们对个人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对个人基因组结果的直接解读和解释带来了巨大的兴趣和需求。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和成果总结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和成果总结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和成果总结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一个由全球科学家合作完成的巨大项目,旨在测序并鉴定人类基因组。

该计划通过发掘人类基因组的奥秘来促进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并为人类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重要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历史和成果两方面来探讨人类基因组计划。

一、历史1.项目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原定于1990年启动,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能源部联合资助开展。

该计划的目标旨在通过利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一个人类基因组的高质量序列图谱,并识别人类天然基因。

2.计划的进展自1990年开始,全球科学界历经13年的时间,于2003年成功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

期间,参与计划的科学家们积极推动科研技术的革新,不断选择合适的方法和实验手段,最终实现人类基因组高质量和快速的测序和标定。

3.基因组的公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大成就是将基因组的数据公开。

这项成果的公告是2001年6月26日,参与计划的科学家们在全球多个城市举行了联合发布会,正式宣布了人类基因组的高质量序列图谱并将其公开发布。

这个举动进一步加快了人类基因组领域的研究进程,更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得以接触相关数据,进而对人类的基因组进行全面的研究。

二、成果1. 开创生命科学新时代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标志着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

通过该计划,全球范围的科学家们不仅可更好地了解人类生命的本质和基因机制,而且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也为未来的基因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类遗传学研究进展相关研究表明,人类基因组是由约30亿个碱基序列组成,并且包含了约20,000-25,000个天然基因。

通过基因测序,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地识别出许多导致常见疾病的基因变异。

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已经成功鉴定出导致乳腺癌、风湿病和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的基因,并且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思路。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主要内容
其原理是:所有生物性状和疾病都是由结构或功能蛋白质决定的,而已知的所有蛋白质都是由mRNA编码的,这样可以把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cDNA或称作EST的部分的cDNA片段,也可根据mRNA的信息人工合成cDNA或cDNA片段,然后,再用这种稳定的cDNA或EST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鉴别出与转录有关的基因。
基因图谱的意义是:在于它能有效地反应在正常或受控条件中表达的全基因的时空图。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某一基因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不同水平的表达;也可以了解一种组织中不同时间、不同基因中不同水平的表达,还可以了解某一特定时间、不同组织中的不同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
序列图
随着遗传图和物理图的完成,测序就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DNA序列分析技术是一个包括制备DNA片段及碱基分析、DNA信息翻译的多阶段的过程。通过测序得到基因组的序列图。
转录图
(基因图)
基因图是在识别基因组所包含的蛋白质编码序列的基础上绘制的结合有关基因序列、位置及表达模式等信息的图谱。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别出占具2%~5%长度的全部基因的位置、结构与功能,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的方法是通过基因的表达产物mRNA反追到染色体的位置。
意义:6000多个遗传标记已经能够把人的基因组分成6000多个区域,使得连锁分析法可以找到某一致病的或表现型的基因与某一标记邻近(紧密连锁)的证据,这样可把这一基因定位于这一已知区域,再对基因进行分离和研究。对于疾病而言,找基因和分析基因是个关键。
物理图
物理图是指有关构成基因组的全部基因的排列和间距的信息,它是通过对构成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测定而绘制的。绘制物理图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DNA物理图是指DNA链的限制性酶切片段的排列顺序,即酶切片段在DNA链上的定位。因限制性内切酶在DNA链上的切口是以特异序列为基础的,核苷酸序列不同的DNA,经酶切后就会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由此而构成独特的酶切图。因此,DNA物理图是DNA分子结构的特征之一。DNA是很大的分子,由限制酶产生的用于测序反应的DNA片段只是其中的极小部分,这些片段在DNA链中所处的位置关系是应该首先解决的问题,故DNA物理图谱是顺序测定的基础,也可理解为指导DNA测序的蓝图。广义地说,DNA测序从物理图制作开始,它是测序工作的第一步。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回答者: 一生学习者 - 试用期 二级 2006-2-26 10:57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3万_5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约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
科学家成功分离出第一个基因。
1990年
10月 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8年
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遗传公司,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
12月 一种小线虫完整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工作宣告完成,这是科学家第一次绘出多细胞动物的基因组图谱。
2000年
4月6日 美国塞莱拉公司宣布破译出一名实验者的完整遗传密码,但遭到不少科学家的质疑。
4月底 中国科学家按照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部署,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
5月8日 德、日等国科学家宣布,已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6月26日 科学家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标志着人类在解读自身“生命之书”的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首先建立了寡核苷酸引物介导的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显微切割和显微基因克;构建了人X染色体YAC图谱,已完成了人X染色体Xp11.2-p21.3跨度的约35cM STS-YAC图谱的构建;建立了YAC-cDNA筛选技术。
1909年
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首次提出“基因”这一名词,用以表达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概念。
1944年
3位美国科学家分离出细菌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并发现DNA是携带生命遗传物质的分子。
1953年

(整理)人类基因组计划

(整理)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Human Genome Projects)1、HGP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由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于1990年正式启动的。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价值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一计划旨在为30多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Renato Dulbecco于1986年发表短文 《肿瘤研究的转折点:人类基因组测序》(Science, 231: 1055-1056)。

•文中指出: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肿瘤,我们从现在起必须关注细胞的基因组。

…… 从哪个物种着手努力?如果我们想理解人类肿瘤,那就应从人类开始。

……人类肿瘤研究将因对DNA 的详细知识而得到巨大推动。

”什么是基因组(Genome)•基因组就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人类基因组有两层意义:——遗传信息——遗传物质•从整体水平研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染色体HGP的诞生•1984年12月Utah州的Alta,White R受美国能源部的委托,主持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讨论DNA重组技术的发展及测定人类整个基因组的DNA序列的意义。

•1985年6月,在美国加州举行了一次会议,美国能源部提出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初步草案。

•1986年6月,在新墨西哥州讨论了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随后美国能源部宣布实施这一草案。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与国家医学研究院(NIH)为“人类基因组计划”下拨了启动经费约550万美元,1987年总额近1.66亿美元。

同时,美国开始筹建人类基因组计划实验室。

•1989年美国成立“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J.Waston出任第一任主任。

•1990年,历经5年辩论之后,美国国会批准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0月1日正式启动。

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总体规划是:拟在15年内至少投入30亿美元,进行对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高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第二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1、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①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②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2、减数分裂的过程①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或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膜溢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膜溢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卵细胞的形成的过程与精子的形成过基本相同。

四、减数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规律五、细胞时期的判断①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无:减Ⅱ或者次级精(卵)母细胞②若为不均等分裂,则一定为次级卵母细胞看有无同源染色体①联会 --- 减Ⅰ前②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减Ⅰ中有:减Ⅰ或有丝③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Ⅱ后④上述现象,请根据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进行判断(注: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若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中的卵细胞的形成)六、正确区分染色体、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经过复制成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揭示人类生命的奥秘引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简称HGP)是一个国际性合作的科学研究项目,旨在解码人类基因组的所有碱基对序列。

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于1990年启动,历经13年的努力,在2003年成功完成,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通过这一伟大的项目,我们首次获得了解释人类基因组的完整图谱,为人类生命的奥秘揭开了新的篇章。

1. 什么是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细胞中的所有基因的集合,它包含了DNA中的所有遗传信息。

基因组由一系列的碱基对组成,其中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

这些碱基的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组的信息,从而决定了人类的遗传特征和生物功能。

2.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和重要性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要目标是解码人类基因组的所有碱基对序列,并在人类基因组上进行功能分析和注释。

通过这一计划,科学家们希望揭示人类基因组的完整结构和功能,研究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探索人类生命的奥秘。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人类基因组的解码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通过比较人类基因组与其他物种的基因组,科学家们可以研究人类的进化历程、起源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其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基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和变异,科学家们可以找出导致疾病的基因缺陷,并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此外,人类基因组计划还为个性化医学、生物技术和转基因研究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3.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程和里程碑3.1. 背景和计划的制定(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可以追溯到1990年。

当时,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联合起草了一份关于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告,明确了计划的目标和计划的流程。

此后,在全球范围内的科学家和研究机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共同推动这一宏伟计划的实施。

3.2. 基因组测序的技术突破(1990年代)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早期阶段,基因组测序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7年初,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为HGP下
拨了启动经费约550万美元(全年1.66亿美元)。 1988年4月,“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成立,旨在协 调全球范围内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1989年,美国成立了“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 由Watson 出任第一任主任。 1990年10月1日,经美国国会批准,美国HGP正式启 动,计划在15年内(1990~2005年)投入至少30亿美 元,进行人类全基因组的分析。
物理图谱
根据DNA序列上的碱基位置来确定基因的位置,是
确定基因的顺序和间隔的最基本的工作。 绘制物理图谱的目的是把有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及其 在每条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线性而系统地排列出来。
遗传图谱
又称连锁图谱,是根据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构建的。
它是以具有遗传多态性(在一个遗传位点上具有一 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皆高于1%) 的遗传标记为“路标”,以遗传学距离(在减数分 裂事件中两个位点之间进行交换、重组的百分率, 1%的重组率称为1cM)为图距的基因组图。 遗传图谱的建立为致病基因识别和基因定位创造了 条件。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基因组信息是全人类
的。2003年4月14日,六国政府首脑共同发表 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认为:人类基因 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遗产,全世界都可 以通过国际互联网从公共数据库中自由分享, 免费使用而不受任何限制。
“人类基因组计划”宣言
我们,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与中国 的政府首脑,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六国的科 学家已完成了人类生命的分子指南——由30亿对碱 基组成的人类基因组DNA的关键序列图。 人类“生命天书”全部章节的解读,适逢 DNA双螺旋结构发表五十周年。五十年前的这个月, 沃森与克里克这一里程碑 的发现,使基因科学与生 物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五十年后的这一天, “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公布了人类基因组 序列信息,全世界都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从公共数 据库中自由分享,免费使用而不受任何限制。
2000年4月6日塞莱拉公司宣布已破译出一名实验者
的完整遗传密码,并可在3~6星期内拼接成人体基 因组草图。但不少欧美科学家对塞莱拉公司的成果 表示质疑,认为该公司的研究“没有提供有关基因 序列的长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参数”,因而是“有漏 洞的”。 将在6月公布第一张人类遗传草图。
2000年5月,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间再度提前,
HGP的目的是解码生命、了解生命的起源、了解生
命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种属之间和个体之间存 在差异的起因、认识疾病产生的机制以及长寿与衰 老等生命现象、为疾病的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列分析,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是最优先考虑的 目标,必须保质保量完成的是DNA序列图。
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基因组的基因图的构建和序
序列图谱
序列图谱是指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 DNA序列分析技术是一个包括制备DNA片段化及碱 基分析、DNA信息翻译的多阶段的过程,通过测序 得到基因组的序列图谱。 HGP能提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分子生物学技 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DNA测序的自动化和生物芯 片技术的问世。
人类基因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遗产。人类 基因组序列图不仅奠定了人类认识自我的基石,推 动了生命与医学科学的革命性进展,而且为全人类 的健康带来了福音,使我们向着更加幸福的未来迈 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 我们向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工作人 员致以热烈的祝贺!他们的创新与奉献,在科学技 术发展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他们的杰出成就, 将永远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我们积极倡议,全世界来共同庆祝“人类基因 组计划”所取得的科学成就。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 后基因组时代
20世纪,人类科学历程中的三大研究计划将 永垂史册:
40年代的曼哈顿原子弹计划 60年代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90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登月计
划)
基因、基因组的概念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物质和功能单位,DNA序列
中的一段脱氧核苷酸序列,是DNA分子中最小 的 功能单位。或者说,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物种的 所有生命现象的最基本的因子。
2001年,包括小鼠、果蝇、线虫、拟南芥、酵母、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等在内的模式生物基因组测序 完成,发现并克隆到许多基因。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负责人柯林斯
塞莱拉公司总裁文特尔(基因 魔鬼),采用测序方法“霰弹 法”,被评为“2000年度全球最 杰出的科学家”,被誉为“人类 基因组序列测序的开拓者”。


增。 DNA片段的制备:将DNA用超声波切成能够测序的 小片断 转化培养:小片断和载体结合,植入细菌中进行扩 增。 提质粒:从细菌中提取出繁殖好的质粒 电泳检测:检测质量的好坏 测序:上测序仪测序
2000年5月8日,由德国和日本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
际科研小组宣布,他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人体第21对 染色体的测序工作。
2000年6月26日,美、日、德、法、英等6国科学家
和美国塞莱拉公司达成协议,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 草图及初步分析结果。
2001年2月,人类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并进行
了初步解读。
1998年10月23日,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在美
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声明说,人类基因组计划 的全部测序工作将比原计划提前两年,即在2003年6 月完成。
1999年3月15日,英国韦尔科姆基金会宣布,由于科
学家加快工作步伐,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将提前至 2001年6月完成。
1999年12月1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
美国
一直是HGP的主角,策划和完成了人类基因
组计划的50%以上。 检测了酵母、线虫的全部基因序列,绘制出 大肠杆菌基因图谱。 美国民营公司 “塞莱拉遗传公司”的参与, 使HGP提前完成。
英国
1989年2月,英国开始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它提出全
国协调、资源集中的任务。全国有关的实验室统一 从“英国人类基因组资源中心”获得免费实验技术 和实验材料服务。自1993年开始,伦敦的桑格尔中 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测序中心,它独立完成了人类 基因组30%以上的测序任务。
类基因组草图的初步绘制完成,历时10余年。 期间共有6个国家的16所实验室的1100多名生物学家 和计算机专家参与了这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 科学研究计划。 6个国家分别为: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 中国,测序所占份额依次为:54%、33%、7%、3%、 2%、1%。 加拿大、丹麦、以色列、瑞典、芬兰、挪威、澳大 利亚、新加坡、前苏联和东德也都开始了不同规模、 各有特色的人类基因组研究。
德国
1995年德国开始HGP,来势迅猛,先后成立
了资源中心和基因扫描定位中心,并开始对 21号染色体的大规模测序工作。
中国
1994年,中国HGP启动。 中国HGP研究机构:以强伯勤为主任的中国人类基因组北方
中心(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以陈竺为主任的中国人类基因 组南方中心(上海瑞金医院); 1999 年 7 月,以杨焕明为主 任的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北京)在国际人类 基因组组织注册。 1999年9月中国获准加入人类基因组计划,负责测定人类基 因组全部序列的1%,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 2004年4月中国科学家完成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的 测序。 使中国成为继美、英、日、德、法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 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唯一发展中国家。
日本
在美国的推动下于1990年开始的 。
日本对DNA序列图的贡献7%。 但与日本的其它领域的领先地位相比,日本
的人类基因组仍略逊一筹,但这几年进展很 快。
法国
“国家人类基因组计划”成立于1990年年底,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道赛特以自己的奖金建立 了“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法国民众至少 捐助了5000万美元。“人类多态性研究中心” 与相关机构为基因组研究,主要特点是注重 整体基因组、cDNA和自动化。尤其是第一代 物理图与遗传图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1985年6月,美国能源部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草
案。 1986年3月,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杜尔贝克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癌症研究的转折 点--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分析”的短文,正式以 书面形式提出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必要性和艰 巨性,文章指出这一计划的意义可以与人类征服宇 宙的计划媲美,这项工作应成为国际级项目。 1986年6月,诺贝尔奖获得者吉尔伯特在美国冷泉港 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需要30亿美元。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还包括对五种生物基因组的
研究:大肠杆菌、酵母、线虫、果蝇和小鼠,称之 为人类的五种“模式生物”。
HGP的研究进展
1990年10月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的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8年5月一批科学家在美国罗克威尔组建“塞莱拉
遗传公司”,目标是投入3亿美元,到2001年绘制出 完整的人体基因图谱,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 竞争。
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染色体基因完整序列 的测定。
2000年3月1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和英国首相布莱尔发
表联合声明,呼吁将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公开,以 便世界各国的科学家都能自由地使用这些成果。他 们是针对一些私营生物技术公司为了商业利益而与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展开竞争,并试图将自己的研 究成果申请专利而发出此声明的。
欧共体
1990年6月欧共体通过了“欧洲人类基因组研
究计划”,主要资助23个实验室重点用于 “资源中心”的建立和运转。还有丹麦、俄 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
HGP的研究内容
HGP的主要任务是人类的
DNA测序,内容是完成4 张图谱:物理图谱、遗传 图谱 、序列图谱 和转录 图谱,这四张图称为“人 类基因解剖图” 。 样本选择人种:白种、黑 种和黄种3大人种,并在样 本选择前,移除所有的标 识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