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音乐中的_霓裳羽衣曲_
小学音乐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1、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表达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开展价值_文化传承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四个方面。
3、从民歌的体裁形式来讲,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歌舞、风俗仪式歌等。
4、音乐的根本要素包括节奏、旋律、节拍、曲式、和声;速度和力度;音色等。
5、黄自是我国近代具有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音乐家之一,他在从事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作品,如清唱剧?长恨歌?。
6、?只盼着深山出太阳?;是现代京剧?_?智取威虎山?第三场子荣在“深山问苦〞中,猎户女儿常宝的一个唱段。
7、组歌_是属于大合唱性质的一种多乐章的大型声乐套曲,其特点根本上与大合唱一样。
8、?喜洋洋?是我国著名板胡演奏家明源写作的一首民乐小品,全曲为三段式构造,取材于?卖膏药?、?碾糕面?两个主题。
9、贺绿汀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游击队歌?、?嘉陵江上?等,其中作品?牧童短笛?在1934年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的“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10、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选自普契尼写的歌剧?图兰朵?,这部歌剧描写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元朝都城的故事。
11、咏叙调是融咏叹调与宣叙调为一体,篇幅不大,与小咏叹调相似的独唱曲。
12、海顿一生写有一百多首交响曲,号称“交响曲之王〞。
13、?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创作的,为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构造,由序曲、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
14、?图画展览会?是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1874年为其突然早逝的朋友,建筑家、美术家维克托?哈特曼的遗作展览会中的十幅画而创作的钢琴组曲。
15、1817年至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乐?。
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
?欢乐颂?是该作品的第四乐章。
16、?码头工人歌?作于1934年,是田汉与聂耳两人合作的舞台剧?扬子江暴风雨?中首歌曲。
17、?翻身的日子?是朱践耳1952年为大型纪录片?伟大的土地改革?而写作的一首插曲,后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风格钢琴音乐中的传统文化沈阳音乐学院/闻丹摘要: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领域中,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思路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本质极为相似。
钢琴音乐作品以五声调式为基础,横向音乐旋律展开为蓝本,突出钢琴音乐作品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独特魅力。
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
包含文学诗词作品、国画、民俗风貌、民歌小调、舞蹈、民族器乐、戏曲等。
以钢琴作品为载体,使传统文化的精神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表达出中国人民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经历着社会环境的变动以及民族文化的变迁,致使文化精神生活的多样性出现。
也是中国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原因之一。
因此,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元素,其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属性,中国钢琴作品改编曲“取于斯而高于斯”。
钢琴演奏技法的运用和情感、内涵的表达已经到了钢琴音乐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较高境界。
这也是钢琴艺术全面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中国风格钢琴作品传统文化艺术研究|艺术趋势一、文学艺术为创作源泉音乐创作的源泉是作曲家进行文学思想渗透和文化体验之后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受西方音乐思潮的影响,掌握钢琴演奏和作曲技术的音乐家选择钢琴这一艺术形式(西方作曲技巧、钢琴文化、钢琴演奏方式等音乐技术)为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学思想视域下进行音乐创作。
由于钢琴在西方传播几百年,在其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殊历史和文化属性以及音乐表达方式。
在调性应用、和声编排、以及演奏方式都形成了独立的音乐思维。
在中国钢琴艺术作品的发展中,必须学习西方钢琴艺术的演奏方法。
结合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为指引,对西方钢琴艺术进行中国本土化、民族化、顺应时代的改造。
用中国人的视角和审美来完成对钢琴艺术的同化和建构①。
中国的文学艺术博大精深,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诗经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
音乐文学始终伴随着华夏民族王朝的更替。
到了20世纪初,五四运动之后,以萧友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他们呼吁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制度,宣扬民主与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
但昭义钢琴改编曲《蜀宫夜宴》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探索

8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4并极具内涵的音乐效果。
最后一个部分是全曲的再现部(310-337小节),是一个倒装的再现形式,分别为首部的B 和A ,调式调性回归到主调F 宫。
虽然该部分是首部的再现与回归,但是速度较之前更为缓慢,很好地衬托出了夜宴结束后乐工、舞女们悲凉、惆怅、忧伤与落寞的情感。
(二)音乐主题在作品《蜀宫夜宴》的音乐主题中,三位作曲家在乐曲的中部运用了著名古曲《霓裳羽衣曲》③的音乐片段作为素材,在回旋曲式中的多次重复、变化出现。
在原作民族管弦乐作品中,该主题首次在新笛和低管声部以单旋律形式出现;之后则运用变奏的形式将该音乐主题在弦乐声部奏出,节奏也由散板变化为具有强弱规律的形式,以此突出和增强音乐的层次感。
在钢琴改编曲《蜀宫夜宴》中,但昭义为使作品更加地紧凑,节奏和演奏方式更加符合钢琴音乐的审美,对该音乐的主题进行了独特的处理。
全曲由四个主题发展而来,在首部的第一部分A 的7-15小节处,作曲家以四度和五度的音程构建出第一主题,描绘出典雅高贵的夜宴布置,并与引子部分二度叠置的不协和音程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第二部分B 的27-29小节中,出现乐曲的第二主题,纵向叠置的和弦织体形式、附点的节奏以及ff 的强力度,与第一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参宴人员在乐曲声中入场的热闹景象。
在乐曲的中部出现第三主题,通过删减的手法将唐代宫廷乐舞的舞蹈律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钢琴高音旋律声部的61小节处,则直接引用了原作第二次变奏后具有明显强弱规律的主题,调式调性为d 小调,速度变化为Allegretto a danza stile;在133小节处,主题在低音伴奏声部以和弦的形式出现,与高音声部的三连音相呼应,形成更为活跃的流动线条;在217小节处,该主题第三次出现,调式调性为bB 大调,高低音旋律声部由双手的七和弦共同奏出,音乐氛围和色彩更加地厚重。
在中部的E 段中出现第四主题,通过对位的手法,频繁变化的调性,以及旋律中融入古印度以及龟兹乐风格的音乐元素,使该部分在兼具舞蹈律动感的同时,在立体空间的音响上给人一种异域风情的韵味。
中国钢琴作品合辑汇总

中国钢琴作品合辑汇总中国钢琴作品合辑汇总:陈培勋钢琴作品集1、陈培勋-《广东小调“卖杂货”》2、陈培勋-《广东小调“思春”》3、陈培勋-《粤曲“旱天雷”》4、陈培勋-《粤曲“双飞蝴蝶”》5、陈培勋《流水》6、陈培勋-《粤曲“平湖秋月”》储望华钢琴作品集1、储望华-《民歌情歌》2、储望华-《民歌猜调》3、储望华-《前奏曲筝箫吟》4、储望华-《前奏曲幽谷潺音》5、储望华-《茉莉花》6、储望华-《二泉映月》7、储望华-《音乐会练习曲》8、储望华 - 《翻身的日子》9、储望华 - 《浏阳河》10、储望华 -《南海小哨兵》(Little Guards Of the China South Sea)11、储望华 -《红星闪闪放光彩》(The Red Star Shining Brightly)崔世光钢琴作品集1、崔世光 - 《山东风俗组曲》2、崔世光 - 《松花江上》丁善德钢琴作品集1、丁善德-《春之旅组曲》2、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3、丁善德-《第二新疆舞曲》4、丁善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5、丁善德-《儿童组曲五首》杜鸣心钢琴作品集1、杜鸣心-《娘子军操练》2、杜鸣心-《奋勇前进》3、杜鸣心-《军民一家亲》4、杜鸣心-《快乐女战士》5、杜鸣心-《练习曲》郭志鸿钢琴作品集1、郭志鸿-《新疆舞曲》2、郭志鸿-《喜相逢》黄安伦钢琴作品集1、黄安伦-《第一钢琴协奏曲总谱》2、黄安伦-《敦煌梦选曲伎乐天选自芭蕾舞剧【梦敦煌】》3、黄安伦-《两首前奏曲Op.5 No.1-2》4、黄安伦-《舞诗第3号》5、黄安伦-《序曲与舞曲》黄虎威钢琴作品集黄虎威-《巴蜀之画》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黄虎威 - 《乡村的节日》黄虎威 - 《欢乐的牧童》黎英海钢琴作品集1、黎英海-《庆翻身》2、黎英海-《夕阳箫鼓》3、黎英海-《动物园组曲》熊猫长颈鹿大象孔雀小猴儿4、黎英海-《钢琴独奏——民歌小曲六首》花灯小情人想情哥山歌十里铺采茶扑蝶尚德义钢琴作品集1、尚德义-《喜丰年》2、尚德义-《新疆果园》李瑞星钢琴作品集1、李瑞星 - 《东方红》2、李瑞星《红星照我去战斗》描版3、李瑞星《扬鞭催马运粮忙》谭盾钢琴作品集八度水彩画的回忆汪立三钢琴作品集1、汪立三 - 《蓝花花》(Lan Huahua--A Flok Song)2、汪立三 - 《他山集》3、汪立三 - 《小奏鸣曲》4、汪立三 - 《兄妹开荒》5、汪立三 - 《叙事曲》王建中钢琴作品集1、王建中-《百鸟朝凤》2、王建中-《彩云追月》3、王建中-《浏阳河》(Liuyang River)4、王建中-《梅花三弄》5、王建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6、王建中-《绣金匾》7、王建中-《翻身道情》8、王建中-《云南民歌五首》9、王建中-《五木摇篮曲》10、王建中-《樱花》冼星海钢琴作品集1、冼星海-《钢琴独奏》2、冼星海-《小提琴与钢琴协奏》谢耿钢琴作品集1、谢耿-《霓裳羽衣曲》徐振民琴作品集1、徐振民-《唐人诗意两首》张帅琴作品集张帅-《三首前奏曲》赵晓生钢琴作品集1、赵晓生-《音乐会练习曲之二-铁锤铮铮》2、赵晓生-《太极》3、赵晓生-《冀北笛音》4、赵晓生-《家住安源》5、赵晓生-《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向前方》周广仁钢琴作品集周广仁–《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周广仁-《小红军》周广仁 -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庄曜钢琴作品集1、庄曜-《新疆舞曲》舞剧《红色娘子军》作品集第一场常青指路,奔向红区1、老四与团丁们的舞蹈2、清华独舞3、团丁搜捕清华4、清华与老四搏斗的舞蹈5、清华反抗5、清华独舞6、常青指路第二场清华控诉,参加红军1、军民欢庆“娘子军连”诞生2、娘子军操练3、赤卫队员五寸刀舞4、军民联欢5、清华参军组曲蒋祖馨-《庙会组曲》1、艺人的小调2、二人舞3、老人的故事4、笙舞5、社戏李滨阳-《阿凡提组曲》1、骑毛驴2、追小偷3、走沙漠4、宴席上沈传薪-《云南民歌五首》1、耍灯调2、山歌3、打夯号子4、白族夜歌5、放马曲盛宗亮-《花儿拾零组曲》1、山丹花2、水红花3、黑牡丹4、点点花5、金晶花朱晓宇-《戏曲组曲》1、京剧小段2、秦腔风格3、豫剧小段倪洪进- 幻想曲2首1、听评书2、银锭桥但昭义-儿童钢琴独奏二首【美丽的鲜花在开放】【从小扎根在草原】各类汇总唉马林几-(西藏藏族民歌)邓尔博-《新疆幻想曲》钢琴组曲【红灯记】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韩民秀-《洪湖水》贺希格图-《雁主题变奏曲》瞿维-《洪湖赤卫队》幻想曲李遇秋-《前奏曲与赋格》梁红旗-昆仑_钢琴组曲_青藏高原_之一梁红旗-水晶_钢琴组曲_青藏高原_之二梁铭越-《吐鲁番之歌》廖胜京-《火把节之夜》组曲【云南风俗纪事】刘三姐主题幻想曲石夫-《喀什噶尔舞曲》韦浩洋-《寨语》魏延格-《金蛇狂舞》肖岗-《赶场》尹德本-蒋泓改编《梁祝》钢琴曲谱郑大昕高为杰《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周丹妮-《花山春早》朱世瑞-《夜深沉——创意曲》同名京剧改编。
钢琴考试曲目

[钢琴考试曲目]一、音乐教育类面试2首曲目,其中:练习曲1首,乐曲1首(包括奏鸣曲快板乐章)。
二、音乐表演类面试4首曲目,其中:练习曲、复调作品、奏鸣曲快板乐章、乐曲(中外作品均可),各1 首。
考试曲目范围如下:1、复调:巴赫十二平均律(上、下集中任选一套)2、奏鸣曲的一个乐章(快板乐章)3、练习曲(车尔尼740、莫什科夫斯基、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斯克里亚宾、戈多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利盖蒂练习曲、圣桑)4、外国乐曲(古典主义时期、浪漫派时期、印象派时期、现代派时期)或中国乐曲一首序号练习曲曲目(钢琴)作曲001 车尔尼740(选)车尔尼002 莫什科夫斯基钢琴练习曲(选) 莫什科夫斯基003 op10 、op25 (选)肖邦004 音乐会练习曲、超技练习曲、高级练习曲(选)李斯特005 音画练习曲op 33 、op 39(选)拉赫玛尼诺夫006 练习曲(选)德彪西007 练习曲(选)斯克里亚宾008 改编肖邦练习曲(选)戈多夫斯基009 练习曲(选) 普罗科菲耶夫010 练习曲(选)利盖蒂011 练习曲(选)圣桑012 练习曲(选) 勃拉姆斯序号奏鸣曲曲目(钢琴)作曲001 奏鸣曲(选)海顿002 奏鸣曲(选)莫扎特003 奏鸣曲(选) 贝多芬004 奏鸣曲(选) 舒伯特005 奏鸣曲(选) 肖邦006 奏鸣曲李斯特007 奏鸣曲(选)舒曼008 奏鸣曲(选)韦伯009 奏鸣曲(选)勃拉姆斯010 奏鸣曲(选) 拉赫玛尼诺夫011 奏鸣曲(选)斯克里亚宾012 奏鸣曲(选) 普罗科菲耶夫013 奏鸣曲(选) 卡巴列夫斯基014 奏鸣曲(选) 吉纳斯特拉015 奏鸣曲(选) 巴托克016 奏鸣曲(选) 巴伯序号外国乐曲曲目(钢琴)作曲001 变奏曲、幻想曲莫扎特002 变奏曲、幻想曲贝多芬003 波兰舞曲、幻想波兰舞曲、即兴曲、叙事曲、船歌、变奏曲、谐谑曲、幻想曲、夜曲、摇篮曲、玛祖卡、圆舞曲、回旋曲、前奏曲肖邦004 邀舞韦伯005 前奏曲(选)、悲歌、小丑、科莱里变奏曲、改编曲、音乐瞬间、紫丁香花、雏菊拉赫玛尼诺夫006 阿贝格变奏曲、蝴蝶、狂欢节(选)、托卡塔、花纹、进行曲、幻想曲、幻想小品集(选)、新事曲、舒曼007 庄严变奏曲、随想回旋曲、幻想曲、无词歌(选)门德尔松008 即兴曲、音乐瞬间舒伯特009 热情的快板、圣桑010 杜姆卡、四季(组曲任选一首)、变奏曲、冥想曲、钢琴小品柴可夫斯基011 匈牙利狂想曲、西班牙狂想曲、弄臣、歌剧幻想曲(选)、改编曲、旅行岁月(选)、梅菲斯托圆舞曲、爱之梦、裴特拉克十四行诗、恋歌、夜莺、塔兰泰拉舞曲、葬礼、里昂、安慰、为歌剧<厄尔纳尼>创作的音乐会幻想曲、骷髅之舞、死之舞(独奏版)。
(0831)《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

(0831)《中国音乐史》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
2、《蜡辞》是中的一支古老的祭歌。
3、我国经考古发现的原始乐器按照演奏方式分类可分为和两大类。
4、商代多种不同类型的钟在演奏方法上有、、三种不同方式。
5、几枚音高不同的磬编成一组称之为。
6、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虎纹特磬是代的遗物。
7、商代驱鬼逐疫的乐舞是,商民族盛行的求雨的乐舞是。
8、商朝歌颂商汤伐桀的乐舞是。
9、周朝礼乐制中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在和制度两个方面。
10、被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包括、、、、、。
11、周代的“八音”分别是指、、、、、、、。
12、“高山流水遇知音”指的是琴家和樵夫的故事。
13、春秋时期产生了计算乐律的理论。
14、说唱形式《成相篇》的作者是著名哲学家。
15、《诗经》分为、、三部分,保留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共首。
16、代表儒家学派的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思想的著作是;嵇康著有音乐美学著作。
17、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包总共是枚。
18、“响遏行云”的典故与战国时期的民间歌手有关。
19、乐府创建于朝,汉武帝时期乐府机构的最高领导人是。
20、相和大曲的结构包括、、、四个部分。
21、我国律学史上第一个将弦律与管律加以区分的人是汉代的。
22、鼓吹曲是以、、为主奏乐器,中间有歌唱的一种音乐形式;横吹曲是以和为主奏乐器,于军中马上奏之。
23、我国古代的宫廷音乐分为和两大体系。
24、被誉为“华夏正声”的“清商乐”包括、和三种成分。
25、《碣石调·幽兰》是我国唯一一首用记写的琴曲。
26、晋代的荀勖不仅发明了,而且发现了“”的规律。
27、南朝宋钱乐之提出了的理论,南朝宋的何承天提出了的理论。
28、琴曲《酒狂》相传由三国时期的文学家、音乐家创作,他还著有一部音乐理论著述——《》。
29、唐代的箜篌有、、三种形制。
30、唐代的小型娱乐性舞蹈有和之分。
31、唐代由政府管理的音乐机构包括隶属于太常寺的和;由宫廷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孔雯文(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00)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延续了民族化的发展方向。
走上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本文将这些钢琴作品分为三类进行了论述.展现了我国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的创新性、民族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多元化民族性纵观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道路.从发展初期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的诞生到走向成熟的《牧童短笛》;从多种题材的尝试到民族化的更深探索;从解放后的繁荣到“文革”的特殊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化”发展等等。
这一发展历史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钢琴音乐从最初的创作到繁荣,是艰难而曲折的。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笔者认为,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在朝向“民族化”发展的同时.开拓了一条“多元化”的发展新路。
作曲家、钢琴家们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孕育其中.力求探索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的结合,使得20世纪80年代后。
出现了大量的运用新技法创作的。
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新作品。
笔者将以多元化、多层次的视角对这一时期出现的作品进行论述。
一、打破“特殊时期”改编曲的模式。
进行大胆创新.在中国钢琴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时期,改编曲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曲家对于此类作品的创作可谓是绞尽脑汁,为了寻求更完美的民族化音响效果,进行了实地的采风_T作,然后进行二度创作。
如汪立三的《兄妹开荒》,结合不同的音响表现东北地区的地方色彩;储望华的《新疆随想曲》。
王建中的《绣金匾》、《彩云追月》、《大路歌》、《樱花》、《云南民歌五首》,用较新的手法表现了作品的中国韵味;崔世光的《夫妻识字》、黄虎威的《欢乐的牧童》、杜鸣心的《快乐的女战七》、谢耿的《霓裳羽衣曲》,以及黎英海根据古曲改变的钢琴曲《阳关三叠》、《筝箫吟》,更让人体会到了传统曲目与钢琴音效的完美结合。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音乐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是:A.《乐记》B.《诗经》C.《周礼》D.《礼记》2. 以下哪位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A. 嵇康B. 王维C. 蔡文姬D. 李清照3. “高山流水”是以下哪位音乐家的代表作?A. 俞伯牙B. 钟子期C. 王之涣D. 李龟年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民族乐器?A. 琵琶B. 古筝C. 钢琴D. 二胡5. “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指的是:A. 宫、商、角、徵、羽B. 宫、商、角、徵、变C. 宫、商、角、徵、清D. 宫、商、角、徵、浊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中国古代音乐的“五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唐代著名的宫廷音乐《霓裳羽衣曲》是________创作的。
8. 中国古代音乐的“八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宋代音乐理论家朱熹著有《________》一书。
10. 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乐府”是指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
12. 描述一下“琴棋书画”中的“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四、论述题(30分)13. 论述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及其特点。
答案一、选择题1. A.《乐记》2. B. 王维(王维是诗人,不是音乐家)3. A. 俞伯牙4. C. 钢琴(西方乐器)5. A. 宫、商、角、徵、羽二、填空题6. 宫、商、角、徵、羽7. 李隆基(唐玄宗)8.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9. 《乐记》10. 古代音乐机构三、简答题11. 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主要包括:- 以五声音阶为主,即宫、商、角、徵、羽。
- 重视音乐与道德、政治的结合,如“乐教”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陈雪慧(1972~)女,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
钢琴音乐中的《霓裳羽衣曲》作者简介:陈雪慧钢琴独奏《霓裳羽衣曲》由谢耿教授编曲,首先发表在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1984年第四期中。
90年代初被收录在《钢琴曲四首》(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1991年3月第一次印刷)一书中。
从创作角度看,这首保持着古典韵味和传统中国风格的乐曲在第五届羊城音乐花会中获音乐创作奖;在1996年的“喜玛拉雅杯”首届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国际比赛中获“国家电台广播奖”。
从演奏角度看,这首作品曾在专门的中国钢琴作品演奏比赛中,为参赛选手带来了获奖荣誉,并且能够在钢琴音乐会中营造出远远超出点缀小品的效果。
一、乐曲的素材来源据谢耿教授自述,《霓裳羽衣曲》是根据《华氏琵琶谱》中的《月儿高》并参考彭修文改编的同名民族器乐合奏曲谱改编而成,彭修文在民族器乐合奏乐谱的扉页有一段说明:“这是根据《华氏琵琶谱》中的《月儿高》改编而成的乐曲。
有一时期又名《霓裳羽衣曲》。
《月儿高》是一首描绘月色的乐曲……。
”根据该说明,谢教授在改编钢琴曲时面临过用什么曲名和表现什么内容的选择,如果是用《月儿高》曲名,则要求乐曲诗情画意般地描绘月亮从海上升起直到西山沉没,月光下的种种美丽景色,这对钢琴的乐器性能来说难度很大;然而如用《霓裳羽衣曲》的曲名提示并根据史料有关唐代大曲《霓裳羽衣曲》的种种传说来构思改编,对钢琴而言则会有很大发挥余地。
中国音乐词典中记载:霓裳羽衣曲——唐代大曲中的法曲名作。
有注:是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所作也。
后又演化成为唐玄宗梦游月宫,见仙女数百,素练霓衣,舞于广庭,帝默记其音调而作之传说。
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更详细描述了乐曲的曲式结构、速度变化、音乐表现、歌舞场景、乐器配制等,最后注:凡曲将毕皆声拍促速,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
所有这些记载与以海岛冰轮等12个小标题组成的《月儿高》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上却是不谋而合。
时史变迁,年代久远,唐代的《霓裳羽衣曲》乐谱早已失散,遗留下来的零碎片断,与《华氏琵琶谱》中的《月儿高》(霓裳羽衣曲)在音乐上是否还有联系和相似,已缺少资料可查。
因此钢琴改编曲采取了《月儿高》原曲调(略有删节)力图在钢琴上模仿民族乐器以表现其古典韵味和风格,同时取“月宫仙乐、霓裳歌舞”之意加强了乐曲的幻想和歌舞描写,并定标题为《霓裳羽衣曲》。
二、乐曲的结构这首钢琴曲长约9分钟,改编时将小段落归纳大致分为四部分:[内容提要]钢琴独奏《霓裳羽衣曲》由谢耿教授根据《月儿高》改编而成,在这首长达九分钟的乐曲中,作者以不同的钢琴技法从画境渲染、歌舞场面、乐器演奏等方面来描述大唐盛世歌舞升平的场景。
作者笔触细腻,乐曲委婉典雅,东方音乐之神韵跃然纸上。
这首乐曲创作的最大特点是把中国民族音乐之声韵与西方乐器巧妙融合起来。
[关键词]霓裳羽衣曲/月宫/唯美/民族乐器/舞者/创作[内容类别词]表演艺术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152第一部分:散序。
白居易诗中提到“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打击乐阵阵涟漪,舞者未动,音乐由远而近,好似月宫映入眼帘……。
从乐曲开始到第13小节,是一个节奏自由的散板段落。
第二部分:歌声起。
第14小节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个和弦为承,第三四拍为启,第一部分自然过渡到第二部分,音乐从第15小节开始上板,歌声悠扬而起。
到第102小节止。
第三部分:群舞动。
诗云:“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这热闹的歌舞场面,从第103开始到第165小节。
这部分各种乐器、人物、舞蹈互动,逐一粉墨登场,曼妙轻姿,使看者动容,听者动情。
第四部分:尾声。
曲终人散,月儿西下,晨曦在朦胧中苏醒,大地一片虚无缥缈。
这部分从第166小节开始至曲终。
三、乐曲的细节这首钢琴曲的音乐风格像中国诗歌般唯美,轻逸、雅致是整首曲子的风格基调。
乐曲的开始,是画面气氛的渲染:一声深沉浑厚的中国锣敲响之后,徐徐拉开了这场歌舞盛宴的帷幕,钟、磬齐鸣,金石之声由远而近,从天外飘来,像天籁之音渐渐逼近,逐渐增加力度,至掀起一股强烈的音浪,把整个月宫画面推到眼前,笼罩在这一圈又一圈、一层又一层的泛音之中……,这一乐段以低音乐器的一句叹息而稍作停顿。
突然,三连音的装饰音模仿琵琶扫弦之声,骤然而起,正如诗句中的“跳珠撼玉何铿铮!”。
这一段落中,节奏快慢紧松结合,声音明暗强弱相间,极为讲究演奏者的心领神会。
第二部分,音乐进板,速度不慌不忙,展现出一幅风清月白、碧空如洗、繁星点点、庭院楼阁,诗情画意的宁静夜景。
歌声起,歌声是幽幽的,淡淡的,旋律在丝竹乐器衬托下流动起来,舞者悄然起舞,似乎是为这孤单的歌声作伴,步法细腻而轻盈,动作柔软舒展,第22小节左手伴奏声部中的同音反复,正是作者对曼舞碎步的描述。
当旋律变化重复时,声部增多,音域加宽。
这里的音符演奏模式,成为了不同民族乐器的声响符号:长琶音快速的上行或下行滚动,是古筝的滑奏;连续的八度旋律中夹杂着四、五度的音程叠置,那是笙箫相辉映;带着“pp”标记的非连音,是琴者轻抚丝弦,微弱之处,更以泛音和之,似有恐惊天上人之意。
随着乐思的推进,出现了全曲的第一次高潮(始于第52小节术语Ardente),歌者高亢,舞者飘洒。
随之音乐回落进入“Agitato tempo rubato”乐段。
此段仿如历史故事中的风云突变,八度旋律被分裂开,往上抛起,如琵琶的轮指和抓奏。
欲断还连的旋律,节奏伸缩变换,琶音翻腾鸣响,折射出一幕幕当年宫廷的变幻莫测和沧桑。
此段情绪变化大,音乐推至此段的第二次高潮。
第三部分,群舞动,慢步而起,热闹而收。
第103小节开始有着浓郁的复调风格,只见低音声部引出了一排舞者,徐步而前,稍后中声区带出了另一排舞者,与前者间插而舞。
随着高音区另一排舞者的加入,三排舞者互相穿梭,你中有我。
在这个声部交错的过程中,声响、速度大幅度增加,由轻而重,由松至紧,逐渐地推到了标记“Appassionato con forza”的乐段。
音乐由女性的阴柔之美,突然转换为男性阳刚之气,带重音记号的大和弦三连音,展现的是强壮的体形,干净利索的动作,伴随着与之逗趣的女性,轻巧妩媚。
其中的装饰音、跳跃的短句,恰好对应了白居易诗中的“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
舞蹈刚柔并进,情绪愈发高涨,正当激昂澎湃时,音乐极富戏剧性地收住(145小节),仿佛是一种舞蹈动作的定格,小节线上的延长记号就像是一个恰到好处的休止符,使全场在那一瞬间万籁俱寂,营造出无声胜有声的气场。
等欣赏者回过神来时,刚才定格的舞者又开始把身体的关节逐一扭动起来,动作由慢而快、由小至大,逐渐起身旋转,碎步绕圆场,衣袖飘飞,忽远忽近,若隐若现,音乐随之渐强渐弱,犹如霓裳羽衣在云中穿越……。
最后,歌罢舞毕,一切渐渐隐去。
第四部分,轻柔、均匀、连绵不断的十六分音符衬托着一个悠长、简朴的旋律,营造出了月儿西沉,东方鱼白,晨雾朦胧的景象。
在宁静中,传来深处的寺庙晨钟,一声声虔诚执着,始终如一,缓缓地,与世无争地流淌着,迎着又一天的开始。
在钟声的敦促下,红日终于喷薄而出,光芒四射……。
乐曲的最后一乐句,重奏开头的主题,节奏、速度拉宽,再现宽广宏伟的盛世形象,犹如冉冉升起的太阳发出万丈光芒,润泽世间万物,钟声淹没在云海间。
正是白居易所道“唯霓裳之末长引一声也”,似乎,这盛世乐舞将会在人世间永远流传下去。
全曲最后一个和弦是在羽音上建立的小三和弦,但随之延续的分解琶音却省去了羽小三和弦中的三度宫音,色彩越发暗淡,声音随风远去……。
这首乐曲当年的首演者周博士回忆说:“我偏爱这首乐曲,这首乐曲就好比是北京颐和园的长廊,从每个窗户看出去都有一道不同的风景。
这首乐曲放弃了西方音乐的张力、解放,它不是挖掘内在的矛盾,而是营造了玲珑剔透的意境,心境很纯粹,音乐非常自然”。
综观此曲,其创作手法多样,归纳起来,乐曲采用了以下的手法来实现它的意图:1.以中国风格的和声手法为全曲定基调。
全曲的和声运用,遍布了典型的非三度叠置和弦,其中有大量的平行四、五度和声语汇,这些和声既模仿了民族乐器声响效果又为乐曲营造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
2.织体的创作以表现音乐内容为本。
音乐中的许多音乐织体都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在这里运用的钢琴织体远远超出衬托声部的狭小意义,它们更多的是使其发出的音响为听众展现各种场面。
其中有人声歌唱的描写;有民族乐器的演奏陈雪慧:钢琴音乐中的《霓裳羽衣曲》153场面:打击乐、拨弦乐、管乐;有舞蹈的场面:独舞、双人舞、群舞等等。
复调织体的运用犹如人影交错、画面切换,五彩缤纷的音乐形象交织成了一场富丽堂皇的宫廷夜宴。
3.音乐句子极具意境美。
乐曲的音乐分句清晰,乐句的进入、走向、结束以及呼吸,都自然流畅,音调柔美、脱俗,宛若天外飘来之仙音,勾画了舞姿轻盈飘逸的仙女形象。
4.装饰音型的运用。
大量的装饰音不仅修饰了旋律,增加美感,而且正好折射出了五彩服饰珠玉散发的熠熠光芒。
四、演奏中需留意之处1.第147小节开始的右手八度要求具备相当快的速度。
这个段落开始标记的速度并不快,但在很短时间内,八度弹奏速度就要求从慢至很快,技术上有一定难度,演奏者需要较好的基本功,不但声音要清楚,旋律要连贯,而且要用渐强渐弱的变化来描绘出变换流动的舞蹈场面。
2.第103小节开始的复调段落要注意声部的主次安排。
一开始突出左手声部,到了第112小节主要声部出现在中声部,由左手移交到右手弹奏,右手要兼顾高声部的同时突出中声部,直到第117小节第二拍,旋律声部完全由右手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大幅度加速的标记,随后而来的左手大跳需要做足够的练习,以保证准确性。
3.这首乐曲中贯穿有大量装饰性织体,弹奏时要用恰当的触键方法,使之发出的声音圆润且光泽亮丽。
4.运用踏板要灵活。
虽然乐谱上标记踏板的地方不多,但这也正好是作曲者留给演奏者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二度创作的想象力。
演奏者需恰当结合使用钢琴的三个踏板。
延音踏板可结合使用在弹奏前、弹奏后及弹奏声音没有消失而逐渐放踏板的方法。
例如乐曲第2小节的乐思呈示,其表演声响应该是连中带点的感觉,需要先踩下踏板,再触键,每一个音都换踏板,采用逐层放踏板的方式,但又不完全放完,使之产生每一个音往外飘送、渐渐远去的意境。
结语钢琴独奏《霓裳羽衣曲》为我们展示的不仅是听觉的享受,而且还有视觉和空间的想象。
从作品的创作技法来看,这首作品不以标新立异的作曲技术取悦于人,没有空洞的炫技,没有故弄玄虚的戏剧性,有的只是“水到渠成”的技法与意境融合,一切自然而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