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经典试题及答案解析[1]
高考政治哲学与生活三单元答案

1—5 BACCB 6—10 CABBD 11-15 ABBCD 16-20CABDB21-25CDCCB 26-30CDCBB 31-35BCAAD 36-40ADACB41.(1)西部各省、市、自治区都有各自的特点,只有根据各自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发开放,才能改变面貌,发展自己。
这体现了矛盾着的事物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的哲学道理。
4分(2)西部各省都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只有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才能发展自己。
体现了同一事物不同侧面各有其特点,应具体分析“长”与“短”,进而促进开发的道理。
4分(3)西部各级党政部门要在新形势下,在实践中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拿出新办法,而不能照抄照搬东部地区的经验,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特点去决定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分(4)主要矛盾是矛盾特殊性的情形之一。
西部开发不能一哄而上,而要注意轻重缓急,说明在具体分析西部开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作时,要善于抓好主次矛盾,具体分析和解决好“重”与“轻”、“缓”与“急”的关系。
4分42、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
(1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既取得了解决温饱这一了不起的成就,又面临库存增加、农民增收缓慢的新问题。
同时,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短缺转化为过剩,这一分析是一分为二观点的运用。
2分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分)我国农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解决的方法也不同。
解决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矛盾,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分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分)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时,既充分肯定了成就,又指出了所面临的新问题,这样就抓住了发展这一本质及主流;同时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样就抓住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做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高中政治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2020年九月整理).doc

高中政治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2020年九月整理).doc哲学第三单元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①联系是普遍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
②联系是客观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要求我们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多样性)要求我们重视事物之间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2.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要求我们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②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是先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整体由部分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实践方面):整体性—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优化趋向—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认识方面):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4.世界是永恒发展的①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世界、人的认识)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意识。
政治高考哲学第三单元试题

政治高考哲学第三单元试题高考政治哲学知识已经学习一段时间了,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掌握的如何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哲学第三单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政治高考哲学第三单元试题: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8道选择题+1道材料题)一、选择题:1.(2015年课标卷Ⅰ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
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这表明: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客观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特性也是不变化的,①错误。
事物的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错误。
卤水点豆腐是人们根据事物固有的属性建立新的联系,③符合题意。
卤水有毒但点出的豆腐却无毒说明事物存在的联系不同则其特性也不同,④符合题意。
因此选D。
【考点定位】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名师点睛】本题以生活化的情景考查哲学知识,解答时要认真分析选项是否正确,正确的是否符合题意,通过排除错项和无关项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时要明确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同时正确理解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固有的联系,调整和改变状态,从而建立新联系。
2.(2015年课标卷Ⅱ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琴声是人在弹琴后发出的声音,具有人化的特点,琴声也离不开人的弹奏,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只要手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这不一定,还需要主观上的努力,按照曲谱来弹奏,才能产生美妙的音乐,因此本题选B。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与哲学理论的交相辉映和互相关联。
生活是哲学的生命根源,哲学则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对生活进行反思和理论化。
第三单元主要涵盖了生活与人性、生活与意义以及生活与自由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生活与人性:人性是指人类普遍具有的本质和特点。
生活与人性关联密切,因为人类的生活是在人性的指导下进行的。
人性在生活中体现为人们对快乐和痛苦的追求,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对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构建等。
人性的探讨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人类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2.生活与意义:人们常常会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人类思考与生俱来的问题。
生活与意义的关系在哲学中有着深入的探索。
有人认为意义是外在赋予的,有人认为意义是个体主观塑造的,还有人认为意义是社会构建的。
在探讨生活的意义时,我们需要思考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以及与之相伴的快乐和痛苦,来寻求生活的意义所在。
3.生活与自由:自由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
生活与自由的关系在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由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决定权和选择权上,还包括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自由。
生活中的自由问题涉及到政治与道德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由、如何平衡个体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等。
探讨生活与自由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制约。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知识点,生活与哲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的讨论,如生活与幸福、生活与痛苦、生活与时间等。
这些知识点的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在面对困惑和挑战时能够拥有一种哲学的思维和态度。
总而言之,生活与哲学并不是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恰恰相反,它们是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的产物。
了解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指导我们在人性、意义、自由等方面的思考,并且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提供了一种哲学的思维和方法。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期末复习

哲学与科学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探索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哲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了解哲学如何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探索。
哲学与艺术
艺术的哲学基础 表达自我 审美体验
艺术提供了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途径。 探讨艺术如何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 知识期末复习
欢迎来到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的期末复习!我们将一起探索儒家、道家、佛 家哲学,以及伦理道德、人生意义、科学和艺术等重要话题。
常见的哲学流派
儒家哲学
关注人际关系、仁爱和社会和谐。
佛家哲学
专注于追求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哲学
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孟子思想
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
哲学与伦理道德
1
伦理学的定义
研究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
2
道德判断与伦理观念
探讨道德判断的标准和伦理观念的多样性。
3
具体伦理问题的探讨
探索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问题,如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等。
哲学与人生意义
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探寻人生的目的和价值观。
了解哲学如何引导我们面对人生挑战和追求幸福。
高一下政治哲学生活三个单元知识点

1.三个对子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要求上层建筑必须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
2.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价值观①个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价值观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要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要求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4.如何实现个人价值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联系观①联系的普遍性,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同时要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求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同时要搞好部分。
⑤要求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同时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2.发展观(小切口)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上升和存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要勇于面对挫折和考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要重视量的积累,同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18
(3)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方法论要求。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 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和要素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素是组成一个整 体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 的关系。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20
②要素的特征
个别性、局部性
要素是整体中的个别部分,是个别因素和个体
多样性、差别性 不可分割性 不稳定性
一个系统中诸多要素有着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 的作用,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别 要素作为系统构成的单元,相对于该系统来说,它 是不可分割的
与系统的结构和整体性相比,要素相对不稳定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9
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 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 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因此,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警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不等于“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虽然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 系,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但这种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
2011安徽卷第37题 2011浙江卷第40题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单元整合3
考情分析 权威预测
本单元知识点是最重要的考点之一,高考考查的频率非常高;从题型上看,高 考既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考查的内 容看,主要以时政热点和社会现象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对唯物辩证法相 关知识点的掌握。由于本单元知识点相当多,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因此应引 起重视,加强对本单元考点的训练和掌握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生活与哲学》是高中政治必修四的第三个单元,该单元主要介绍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是指基于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它是一种关于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唯物辩证法所强调的是事物的矛盾与运动的统一,通过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从而认识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对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进行总结,从核心原理、方法论和实践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原理是辩证法。
辩证法是一种认识和处理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通过辩证思维的方式,将事物和现象看作是由矛盾因素构成的,强调事物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关系以及事物的运动变化。
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事物的矛盾与统一,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并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辩证法的核心原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
其次,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基础,它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及其斗争和统一的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是应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方法,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于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还包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实践是指人们在生产、科学、艺术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对自然和社会进行实际操作和改造的过程。
唯物辩证法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取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
对立统一规律是指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对立方面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和冲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事物都处在普遍的客观联系之中,要坚持联 系的观点。面对金融危机,各国应加强国际协调、 密切合作,共同应对 . ②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 件。趋利避害,利用有利。克服不利。要加强金 融合作与监管,正确处理储蓄与消费、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关系。 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危机。③整体的性能状态会 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着 整体,其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 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正确处理好整体 与局部的关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面 对世界金融危机,各国不能各自为战,要维护好 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才能使整个世界摆脱金融危 机的困境。
•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 看问题.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 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 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坚 持普遍联系观点的体现.
•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 中把握事物的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将环境保护 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体现了尊重人与自然的客 观联系.
群众观点 群众路线
如何实现 人生价值
联系的含义
唯
联系具有普遍性
物
辩
世界是
证
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
联系具有客观性
法
基本属性
联系具有条件性
的
联
联系具有多样性
系
观
用联系的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观点看问题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 .材料: 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 各国迅速蔓延,并进一步波及全球实体经济,是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的最严峻挑战。重消费轻储蓄, 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和风险防范缺失等等都是引发 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要解决此次金融危机, 就要分析和把握这些条件。而各自为战、不注重 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利益,又加 大了危机的危害和防范化解的难度。 结合材料,
•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 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一个 系统工程。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 在新的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 的战略任务,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统筹 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 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该县发展“荷塘经济”的决 策依据。
• (1)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机统一整体,联系 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2分)该县发展 “荷塘经济”正利用了鱼塘、莲藕种植、鱼虾养 殖之间的联系,创造了新的生态农业自然风光, 并以优美风光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了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2分)
• “荷塘经济”是江西省某县政府根据本县农村 “一亩九分塘”的实际,引导农民建立的一种新 的经济运行模式。它把杂草丛生的烂鱼塘变成了 “人在岸上走,莲荷水中摇,鱼虾中戏”的多层 次、环保式、立体的生态养殖落。该县政府从长 远和大局出发,又利用这种优美的自然风光,积 极发展“农家乐”、“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项 目,吸引了大量城里的游客,在使当地农民脱贫 致富的同时,促进了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 (3)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 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 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
分的作用。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 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 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 、材料一:中国GDP连续25年平均保持了8%高位增长, 但每年因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的GDP损失高达6%。目 前,我国的贫富悬殊位居世界前列,城乡差距、区域差 距在扩大……,这些问题干扰着中国的社会稳定。痛定 思痛,和谐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 正在采取切实措施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
• (1)联系具有普遍性,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实现城乡和 谐,区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联系 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要从我国实际出发,着 眼于解决各种矛盾,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扫清各种 障碍。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主观题
武汉市十七中学 秦莉
一 切
世界的物质性
从 实 际 出
唯
意识的能动
物
性
论
认 识 论
发 规律的客观性
人具有主观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性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树
联系观
立
创 新
发展观
辩
唯
意
证
物
识
矛盾观
法
史 观
实践决定认识
在 实
践
真理三性
中 追
求
认识三性
真 理
社会存在与 社会意识
群众史观
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 的导向
• (3)联系具有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 握联系的多样性,不仅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 联系,更要注重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 (4)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当各部分以合理、有序的 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能达到最大发挥。这就要 求我们要从注重经济增长到采取切实措施,发挥整个国 家的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系统优化的方 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 问题。(3分)该县政府着眼于全县经济发展和 社会稳定,树立全局观念,把生态农业、旅游观 光等要素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 构,创建了“荷塘经济”,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
• 2008年6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 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 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 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 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 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 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 强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