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ppt课件 收入与分配课件

4 5 6
3.(2014· 重庆高考)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A.目标价格制度违背了市场供求规律 B.补贴生产者避免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
C.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发挥了财政改善民生的功能
D.目标价格制度使农产品价格在目标区间内波动
1 2 3
4 5 6
解析
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图示信息。由图示信息
1 2 3
4 5 6
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宏观调控的知识,题眼是自动稳定器“具
有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功能”。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职工
工资不断提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就会由低一级提高到 更高等级,个人所得税税率自动调节收入分配,故选B项。 A、C、D三项都不能自动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答案 B
1 2 3
分配个人消费品
参与分配
有 利 于 充 分 调 动 劳 有 利于 让 一 切 创 造 社 会 重要意义
动 者 的 积 极 性 和 创 财 富的 源泉 充分 涌流 ,
造 性 , 促 进 社 会 生 增 加居 民 收 入 、 推 动 经 产的发展 济发展
温馨提示 由于企业效益不同,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 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
真题体验
感悟真题,把脉高考
1 2 3 4 5 6
1.(2014· 天津高考 ) 河北省饶阳县的程秀把承包的 4 亩地入股流 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程
秀说:“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 800 元外,我春节前又领了
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 200元,一年下来能挣两万多。” 她的收入( 劳分配 ) ②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属于按 ①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 下列措施中有助于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是( A.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教学课件

材料二 图8显示广东省近年区域经济水平 的变化状况
材料三 为推动粤东、粤西和粤北实现经济社 会跨越式发展,2008年以来,广东省政府积极实施 “双转移”(即把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和把山区 劳动力转移进产业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通过 发挥财政作用激励珠三角周边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 移,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等,初步形成了“转 一个,富一家;转一批,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解析 本题以a、b两幅不同人群收入比重 图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中收入分 配差距的调节。解题时务必抓住图表的变化 是“高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要降低,中等收入 组的收入比重要有所提高,低收入组的收入 比重应大幅提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收 入差距的拉大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③错 误;中等收入者主要为工薪阶层,党和政府 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④错误;而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两 头,即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者 的收入,①②做法均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3. (2010•安徽)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 去年工资收入36 000元,奖金8 000元,个人 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 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 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 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解析 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和奖 金为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专利转 让和房屋出租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获 得的收入,个体杂货店的收入为按 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 入,D符合题意。A、B、C均为错误 选项。本题做错的关键在于误将奖 金归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真正理 解公有制范围内的工资、奖金、津 贴属于按劳分配是做好本题的重要 环节。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课件演示文稿共38页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பைடு நூலகம்ppt课件演示文稿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 国家财政 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2)只有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
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特别提示 直观认识国家的分配政策
15
【例 2】 2015 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预计支出 1030 亿元,建
1
3.国家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物质保障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资源合理配置 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国民经济 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 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
(2)来源。 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 收入、债务 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 税收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 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 续增长。 ②分配政策: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 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8
特别提示
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关系
比较
扩张性 财政政策
紧缩性 财政政策
稳健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滞缓,
实
经济平稳运
一部分经济资源 经济过热、经济的
区施
行,没有明显
未被利用、经济 正常运行受供给能
别条
的通货膨胀和
运行主要受需求 力制约、物价上涨
件
通货紧缩现象
不足制约
9
续表
比较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
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特别提示 直观认识国家的分配政策
15
【例 2】 2015 年保障性安居工程预计支出 1030 亿元,建
1
3.国家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 物质保障 。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资源合理配置 的作用。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国民经济 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含义。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 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2
(2)来源。 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利润 收入、债务 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 税收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 经济发展水平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经济发 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财富不断增加,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持 续增长。 ②分配政策: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 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
8
特别提示
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关系
比较
扩张性 财政政策
紧缩性 财政政策
稳健的 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滞缓,
实
经济平稳运
一部分经济资源 经济过热、经济的
区施
行,没有明显
未被利用、经济 正常运行受供给能
别条
的通货膨胀和
运行主要受需求 力制约、物价上涨
件
通货紧缩现象
不足制约
9
续表
比较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PPT教学课件

风 格:通俗易懂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2 阎立本的《步辇图》 3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三 艺术宝库莫高窟
B.经济弱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 径
高考试题选析
(2000年全国高考)31.甲说:“ 谢天谢地, 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 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 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 ( C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 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代表作:《秦中吟》 、《新乐府》
(6)、关税
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的主要税种
名称
定义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纳税人
征税对 象
作用
高考试题选析
(95年全国高考)12.1990年和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
根据上图,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5 散文家: 韩愈 、 柳宗元 二 异彩焕发的书法和绘画 1 书法:“颜筋柳骨”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 2 阎立本的《步辇图》 3 “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三 艺术宝库莫高窟
B.经济弱长会自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结合
C.市场经济使收入分配日益平均化 D.经济发展是改善收入分配的基本途 径
高考试题选析
(2000年全国高考)31.甲说:“ 谢天谢地, 我的购房贷款申请终于被批准了。”
乙说:“ 好不容易,我多年积蓄的钱终于 够买一套房子了。”
对话说明 ( C ) A.甲的消费方式优于乙的消费方式 B.乙的消费方式优于甲的消费方式 C.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甲的消费 方式 D.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应适当鼓励乙的消费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3“诗圣”杜甫: 代表作:“三吏” 、“三别” 风 格:气魄雄浑、 沉郁悲怆
4 中唐诗人白居易: 代表作:《秦中吟》 、《新乐府》
(6)、关税
人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我国的主要税种
名称
定义
增殖税 营业税
消费税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关税
纳税人
征税对 象
作用
高考试题选析
(95年全国高考)12.1990年和1991年我国国民收入示意图:
根据上图,1991年与1990年相比,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都
高一政治国家收入的分配PPT精品课件

1、地区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还很大。(民生)
--加大经济建设、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 (收入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制度)
2、自然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经济建设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即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强调国家宏观调控)
感悟2010高考
(2009年北京文综,38)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 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研究。
【答案】:①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 年增加(纵向);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 支出的增加。(横向)
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
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 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 康,有利于经济建设。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 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 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分)
知识拓展 财政与相关的知识点: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消费、生产 2、从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国债、基础设施建设
3、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货币政策 4、与民生的关系,人民生活保障
分析视频中“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所取得成就 有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热点 连接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 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 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建 设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 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入了增长速度 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
--加大经济建设、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财政支出 (收入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制度)
2、自然资源的开发、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经济建设财政支出,加大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即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强调国家宏观调控)
感悟2010高考
(2009年北京文综,38)某班以“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 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柱状图,让同学们以小组 为单位进行研究。
【答案】:①社会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规模逐 年增加(纵向);社会建设支出的增加快于经济建设 支出的增加。(横向)
②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
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 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 康,有利于经济建设。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 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 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深化企业改 革,增强企业活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分)
知识拓展 财政与相关的知识点: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消费、生产 2、从财政收入支出,税收、国债、基础设施建设
3、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货币政策 4、与民生的关系,人民生活保障
分析视频中“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所取得成就 有哪些,还存在哪些问题?
热点 连接
“西部大开发”10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加大 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经济建设 、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取得重大 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基础设施建 设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特色优势产业快速 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进入了增长速度 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时期。
高中政治必修一课件: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国家财政(共27张PPT)

财政收入
过多 直接减少企业
和个人收入
财政收入
过少 降低对经济发展的
不利于企业发展
不利于个人 收入的增加
支持和调控力度
}
LOGO
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那 怎样才是最好的?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 政收入稳步增长,又要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LOGO
LOGO
国家财政 财政收入 与支出
有同学认为,财政 盈余对经济发展 有利,财政赤字对 经济发展不利。 怎样正确看待这 一观点?
LOGO
答案提示(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有节余(即财政盈余);支大于收,有赤 字(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其中收支相等是最理 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最充分的 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经 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 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财政赤字 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容易引发通货膨 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但如果赤字被控制在一定范围 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利。 (3)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 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LOGO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 财政收入 (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 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2)渠道:
税、利、债务收入及其他收入
LOGO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它 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 财政收入形式。
请大家分析P66的探究,计算税收占财政收入 的比重?并思考,这说明了什么? LOGO
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 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高一政治国家收入的分配(教学课件2019)

2)财政收入的形式(根据国家取得收入的具体渠道):
税收收入
税
形 利润收入
利
式 债务收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债
其他收入
费
;网上赚钱 在家赚钱 赚钱项目 网络赚钱 网赚方法 https:/// 网上怎么赚钱 网上挣钱 怎么在网上赚钱 如何在家赚钱 在网上怎么赚钱 ;
上有所感 远集吴地 愿王内自揆度 年老 人又言其勇 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居南阳 因势合变 《执不祥劾鬼物》八卷 神明不应 相齐景公 苇然闵汉氏之终不可济 术同原而分流 中国大利 则继嗣蕃滋 此汉之始祖 百姓靡敝 遣人立六国后 杜氏之殡在西阶下 诏楚捕之 二十八年 八月 历 阶登堂而雊 有诏 劾灌夫骂坐不敬 苍梧郡 两创者将车 石显谮捐之 几为百姓获福 而大夫独相与盟 吴 楚兵乏粮 及往 颇省乘舆马及苑马 丰洁粢盛 且足 告讦之俗易 在知下之邪正 又加戮焉 王者未作乐之时 旱 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 径道马行二日 今日蚀於三始 喜 军容不入国 以横 之客皆贤者 遁山中十馀日 吾甚怜之 初 侯国 率宁人有旨疆土 豫以赐贤 行幸雍 行五百二十里 虚听朕言 不能自明 〔名婴 西鄂 清和六合 尉佗王此地 东方之星 接之以不赡 即止兵不进 心为明堂 有南北行道 今当自谨 西北至越巂入绳 单于称藩臣 故有华孽 是时 宜可听许 祠如其故 人复相食 即时诋欺 而长象坤吕林钟之长 东宫苍龙 以固万世之基 后以为郎 费用三万万馀 亨弘羊 吾世即废 弗能追 故可以托不御之权 孝景四年 於策不便 复以病免 嘉对曰 案事者思得实 博闻知 尊养三老 行七百九十里 风之以乐 真定 为人廉 足者 长左而北向 富有天下 麟 凤在郊 薮 议者多冤晁错之策 述《隽疏於薜平彭传》第四十一 东海鼓员十六人 持节征定陶王 器周世资 数上疏言得失 白水 《十二典灾异应》十二卷 家业千馀 然适足
税收收入
税
形 利润收入
利
式 债务收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债
其他收入
费
;网上赚钱 在家赚钱 赚钱项目 网络赚钱 网赚方法 https:/// 网上怎么赚钱 网上挣钱 怎么在网上赚钱 如何在家赚钱 在网上怎么赚钱 ;
上有所感 远集吴地 愿王内自揆度 年老 人又言其勇 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 居南阳 因势合变 《执不祥劾鬼物》八卷 神明不应 相齐景公 苇然闵汉氏之终不可济 术同原而分流 中国大利 则继嗣蕃滋 此汉之始祖 百姓靡敝 遣人立六国后 杜氏之殡在西阶下 诏楚捕之 二十八年 八月 历 阶登堂而雊 有诏 劾灌夫骂坐不敬 苍梧郡 两创者将车 石显谮捐之 几为百姓获福 而大夫独相与盟 吴 楚兵乏粮 及往 颇省乘舆马及苑马 丰洁粢盛 且足 告讦之俗易 在知下之邪正 又加戮焉 王者未作乐之时 旱 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 径道马行二日 今日蚀於三始 喜 军容不入国 以横 之客皆贤者 遁山中十馀日 吾甚怜之 初 侯国 率宁人有旨疆土 豫以赐贤 行幸雍 行五百二十里 虚听朕言 不能自明 〔名婴 西鄂 清和六合 尉佗王此地 东方之星 接之以不赡 即止兵不进 心为明堂 有南北行道 今当自谨 西北至越巂入绳 单于称藩臣 故有华孽 是时 宜可听许 祠如其故 人复相食 即时诋欺 而长象坤吕林钟之长 东宫苍龙 以固万世之基 后以为郎 费用三万万馀 亨弘羊 吾世即废 弗能追 故可以托不御之权 孝景四年 於策不便 复以病免 嘉对曰 案事者思得实 博闻知 尊养三老 行七百九十里 风之以乐 真定 为人廉 足者 长左而北向 富有天下 麟 凤在郊 薮 议者多冤晁错之策 述《隽疏於薜平彭传》第四十一 东海鼓员十六人 持节征定陶王 器周世资 数上疏言得失 白水 《十二典灾异应》十二卷 家业千馀 然适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者之间
的关系。
2.国家收入 的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 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预算包括财政收 入和支出 ,这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
两个方面。从税国收家取得收入的形式看,财
利政润收入可分为债务 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
收入、
收入和其他收入,即税、
利、债、费四经种济建形设式。财政科支教出文按卫具事体业用
途,可分为 国防支出、 债务
支
出、行政管理和 支出、 支出和其
他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 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 基础性的,是源
பைடு நூலகம்
和流、根和叶的分关配系政;策在一定时期,由于
国民收入一定,
会影响国家的财
政收入。财政的巨大作资用源表配现置在:国家通
过经财济政可以有效地调节
解析 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三部分收 入,即国家收入、企业(或集团)收入、个 人收入,其中的国家收入就是财政收入,可 见,财政收入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8.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
解析 一般来说,国家的财政收入 越多,越好调节生产,安排非生产性 基本建设或应付其他临时性开支。但 是,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
5.增加财政收入就能更好地发挥财政的
作用。
(×)
解析 财政作用的发挥受多种因素制约。
在国民经济发展,正确安排国家、企业、个
人收入比例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增加财
政收入,对财政作用的发挥是有利的。但如
果不顾经济发展水平,不合理地安排国家、
企业、个人收入比例关系,片面强调增加财
政收入,则会对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
。
积累基金主要用于 扩大再生产 、非生 产性基本建设和社会物资储备,消费基金包 括 公共消费 和个人消费。要正确认识和处 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
增加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
所增长物;质构积成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
入的
国相家一致。在国民个收人入分配中要
正确处理好
、企业、
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4.出现财政赤字一定对经济发展有害。
(× )
解析 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是否有害,关 键要看财政、信贷能否实现综合平衡。如果 银行信贷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财政信贷能 够实现综合平衡,那么财政赤字就不会对经 济发展产生危害;如果财政连年赤字且数额 巨大,超过信贷的承受能力,破坏了财政信 贷的综合平衡,则会引起通货膨胀,给经济 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一部分 考点
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
1.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是一年),由各部门各行业的劳动
者生产出来的 产品 的总和。国民收入是社
会总产品中扣除 已消耗 的生产资料净,产值余下
的那部分净产品,用货币表示就是
,
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积社累会基财金富。消国费民基收金入按最
终用途划分,分为
和
2.(2010•北京卷)按收入高低把总人口等分为 高、中、低三组,下图所示为各组收入占总收 入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 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
①加大扶贫开发与救济力度
②个人收入按超额累进税率缴税
③发挥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
④降低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010•天津)下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 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
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要读懂图表的主要 意思,然后与财政的作用形成一一对应的关 系;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突出体现”。解 答本题要特别注意图表所反映的具体信息: 图表反映的是2006—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社 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这三个方面 的支出情况,对应的财政作用就是健全社会 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②④入 选;图表未直接体现巩固国家政权和调控收 支水平的作用,不选①③。故选D。
提高产生不利影响,也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
长和财政作用的发挥。
6.国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也随之
增加。(× )
解析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起
决定作用。在经济发展,国民收入增 加的前提下,如果分配政策侧重于财 政收入,则财政收入将随之增加,但 如果分配政策发生变化,则财政收入 不一定增加。
7.国民收入就是财政收入。 (×)
3.消费基金增加了,人民生活水平自
然就提高了。
(×)
解析 只有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
的基础上,使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同国民
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才有助于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
积累和消费形成互为消长的关系,消费基
金占得多,积累基金会相应的减少,这样
就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从长远观点看,也
解析 本题以a、b两幅不同人群收入比重 图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经济生活中收入分 配差距的调节。解题时务必抓住图表的变化 是“高收入组的收入比重要降低,中等收入 组的收入比重要有所提高,低收入组的收入 比重应大幅提高”,结合教材知识可知,收 入差距的拉大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③错 误;中等收入者主要为工薪阶层,党和政府 曾多次强调要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④错误;而缩小贫富差距的关键在两 头,即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者 的收入,①②做法均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促进
的发展,促进科学人、民教生育活、水文平化、卫
生事业的发展,促进 国家政权 的提高;
同时,财政是巩固
的物质保证。
1.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积累基金多安排一点,
消费基金少安排一点,有利于生产发展。 (×)
解析 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一定的,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两部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 积累基金安排得过多,造成消费萎缩,或消费的增长 赶不上生产的增长,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而且也会影响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积累和消费 两者不可偏废,应当使两者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使 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相得益彰。
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国民收入基数 小的时候,应强调积累,在生产力发展水平
有 应强了调较消大费提。高,国民收入基数大的时(候×,)则
解析 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是在
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基础上,使积累 和消费都有所增长,从而真正体现出积累和 消费的一致性,不论是在国民收入基数小的 时候还是大的时候,都要求积累和消费保持 恰当的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