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合集下载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病案信息学)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病案信息学)

1935年:北京协和医院病参照美国医学会编著的 《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简称SNDO)作为医师参照书 写疾病及手术名称与病案科作编目索引的依据。
1950年:卫生部印发《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 (SNDO)。
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编写《疾病分类和手术分 类名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89年:卫生部决定采用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 床修订本第三卷(ICD-9-CM-3)》作为我国统一使用的 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法(SNDO)
美国医学会编(1928年),周倬 然译(第五版 1965年出版) ¥3.40元 83.2万字
三、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 1、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本第三卷 ICD-9-CM共分为三卷: 第一、二卷:疾病编码与ICD-9完全兼容 第三卷:手术M的比较 ①ICD-9-CM-3每年都要进行修订和补充,保持 其与临床和当代科学同步发展。 ②ICD-9-CM-3中保留了ICPM第五章中所有从0186的三位数编码。 ③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中建立了操作与介 入分类一章,编码为00。 ④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从手术操作中分离 出来,归入87-99类目,包括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 作。
(1)ICPM的目的:
用于统计、医院管理、病案资料的存储与检索。
(2)ICPM的特点:
①允许希望详细分类手术操作的人扩展该分类系 统。
②适用于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手术操作分类。
③包括为了统计、管理和临床研究目的的各类操 作。如:探查、放射学、手术和其它诊断性、预防性、 治疗性的操作。
3、其它主要的手术操作分类方案 ①最新操作术语CPT 在手术分类的发展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的 《当前操作术语(简称为CPT)》。CPT是一个综合性的 医学术语列表,有统一的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性操 作编码。它的目的是为第三方付款(医疗保险)提供一 个标准术语,一个一致的、可比较的编码方案。 ②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第四卷 (ICD-9-AM-3&4卷) 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第四卷,手 术操作分类,它也是根据ICPM进行改编的。

手术操作分级目录

手术操作分级目录

手术操作分级目录一、手术操作分级手术操作分级分为四级,具体如下:1. 一级手术定义:一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手术风险较低,患者术后恢复较快的手术。

此类手术通常由具备一定手术经验的医师主持,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较小。

特点:- 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 手术风险较低,术后并发症较少;- 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小,恢复快;- 手术团队要求具备一定的手术经验。

2. 二级手术定义:二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手术风险中等,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适中的手术。

此类手术通常由具备丰富手术经验的医师主持,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

特点:- 手术过程较为复杂,手术时间较长;- 手术风险中等,术后并发症可能较多;- 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恢复时间适中;- 手术团队要求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

3. 三级手术定义:三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复杂,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术后恢复较慢的手术。

此类手术通常由具备高级临床技能和丰富手术经验的医师主持,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严格控制。

特点:- 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时间长;- 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并发症可能较多;- 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手术团队要求具备高级临床技能和丰富手术经验。

4. 四级手术定义:四级手术是指手术过程极其复杂,手术风险极高,患者术后恢复缓慢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手术。

此类手术通常由具备顶尖临床技能、丰富经验和高级职称的医师主持,麻醉和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需要严密防范。

特点:- 手术过程极其复杂,手术时间长;- 手术风险极高,术后并发症可能较多;- 对患者身体影响极大,恢复时间极长;- 手术团队要求具备顶尖临床技能、丰富经验和高级职称。

二、手术操作分级管理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成功率,医院应根据手术操作分级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包括:1. 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病情、年龄、身体状况等确定手术级别;2. 手术预约:根据手术级别安排合适的手术时间和医师资源;3. 术中监控:对手术过程进行严密监控,确保手术安全;4. 术后跟进: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第七章手术操作分类ppt课件

第七章手术操作分类ppt课件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第七章
手术操作分类
1 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2 ICD-9-CM-3的基础知识 3 ICD-9-CM-3各章的指导内容 4 疾病分类与手术分类应用
1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1935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参照美国医学会编著的《疾病和 手术标准名称》(SNDO)作为医师参照书写疾病及手术名称 与病案科作编目索引的依据。
1950年:卫生部印发《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 (SNDO)。 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编写了《疾病分类和手术分类名称》由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89年:卫生部决定采用美国《国家疾病分类临床修订本第三
在手术分类的发展史上,影响比较大、而且目前美国仍在 继续使用的是《当前操作术语》,简称为CPT。现在美国 使用的是第四版。由于每年都对它进行修订,这本书中的 手术、操作名称得到不断的更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术 语列表,有统一的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性操作编码。它 的目的是为第三方付款(医疗保险)提供一个标准的术语, 一个一致的、可比较的编码方案。
除少数条目没有细目编码可至亚目外,其余均应编码至 细目。例如:
07 类目 其它内分泌腺的手术 07.0 亚目 肾上腺区的探查术 07.00 细目 肾上腺区的探查术 NOS 当一个手术诊断是肾上腺区的探查术、又没有其它特指 时,要编码到 07.00,不能只编码于07.0亚目。
16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手术操作基础知识

手术操作基础知识

4.NOS和NEC
NOS 其他方面未特指 指手术术式、手术部位、手术方法、 手术入路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未特指、 未修饰、未限定。 NEC不可归类在他处 出现在索引和类目表中,在确定选用 NEC编码之前,应在索引中查找是否 存在更特异更精确的词条。
三、编码的查找方法
• 手术操作分类编码的查找方法与疾病分类 编码的查找方法相同。第一步是确定主导 词,第二步是查找索引,第三步是在类目 表中核对编码。
3.省略编码(Omit Code)
• 在索引中有时会遇到省略编码的指示。其 意义是指当某一手术只是手术中的一个先 行步骤时,不必编码。例如:行阑尾切除 术,因为剖腹的目的只是为了切除阑尾, 所以剖腹术就不必编码。
4.NOS和NEC • NOS和NEC在类目表(正文部分相当 于ICD-9卷一)中均有出现。索引中也 使用了NEC,但不使用NOS。例如: 类目表中84.10下肢截断术NOS,未说 明切除范围(部位)、残端是否修正; 78.8骨的诊断性操作有NEC。而在 ICD-9的第一卷中,仅有NOS的存在, NEC则只出现在第二卷索引中。
2、现在广义的手术操作分类定义为:
•对病人直接施行的诊断性及治疗性操作,包 括传统意义的外科手术、内科非手术性诊断 和治疗性操作、实验室检查及少量对标本诊 断性操作的分类。
二、 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史
• 我国早期的手术操作分类,见于1921年北 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开展的手术操作编目, 以解剖系统的部位和手术术式进行分类。 • 1935年以后参照美国医学会编著的 《 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Standard Nomenclature of Diseases and Operations)》作为医师参照书写疾病及 手术名称与病案科作编目索引的依据。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类概述手术操作是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根据其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不同的分类。

手术操作的分类有助于医疗机构管理手术资源和规范手术操作的过程,同时也对病案信息的记录和管理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对手术操作的分类进行概述。

手术操作的分类方式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根据手术部位和手术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以下几类:一、根据手术部位的分类;二、根据手术目的的分类;三、根据手术切口的分类;四、根据手术资源的分类。

一、根据手术部位的分类:根据手术部位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头部手术、颈部手术、胸部手术、腹部手术、骨盆及下肢手术、上肢手术等。

这种分类方式主要根据手术切口位置进行分类,对于医疗机构管理手术资源和统计手术操作的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根据手术目的的分类:根据手术的治疗目的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诊断性手术、治疗性手术和康复性手术等。

诊断性手术是为了明确疾病的性质和程度,帮助医生作出准确的诊断。

治疗性手术是为了治疗疾病,如切除肿瘤、修复受伤的组织等。

康复性手术是为了恢复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如关节置换手术、矫正畸形手术等。

三、根据手术切口的分类: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手术。

开放手术是通过直接切开皮肤和组织,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

腔内手术是通过穿刺或者小切口进入体腔进行手术操作,主要用于关节镜手术、腹腔镜手术等。

腔内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根据手术资源的分类:根据手术资源的不同,可以将手术操作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开放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需要开放较大的切口进行手术,对患者的组织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通过小切口进入体内进行手术操作,对患者的组织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快。

除了以上分类,手术操作还可以根据手术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

手术操作分类第一天

手术操作分类第一天
手术操作分类
(ICD-9-CM-3)
十堰市太和医院 付萍
主要内容
一、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二、ICD-9-CM-3基础知识 三、ICD-9-CM-3各章(1-15)指导内容
手术操作分类概述
● 手术分类定义 ● 手术分类早期发展 ● 主要手术分类方案的比较
手术操作分类意义
手术分类是病案/卫生信息技术的重要加工工具,是管理 人员所需知识和技能重要组成部分。 ◆手术分类可以用于:
●对干预及健康系统的效率结果评估;
●避免在国家水平上重复工作。
(2)ICHI的范畴
● 健康干预定义:对某人或某些人口实施的活动, 目的是促进、评估或改良健康情况或功能。各国 的干预分类一般都 集中在诊断和内、外科操作, 也有一些涉及辅助健康操作、初级医疗干预( ICPC)和护理干预(ICNP)。
● ICHI设计宽广,包含各个健康系统的成份。在这 个基础上,可以说健康干预数量与费用的多少是 重要的考虑因素)。
(1)允许那些希望详细分类手术操作的人扩展该 分类系统,也就是说其编码的尾部是开放性的, 可根据需要自行增补。 (2)适用于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的分类。 (3)包括为了统计、管理和临床研究目的的各类 操作。如:探查、放射学、手术和其他诊断性、 预防性、治疗性操作。
◆不使用国际医疗操作分类ICPM的理由: 1、更新不及时:自1978年至今没有对ICPM
(3)ICHI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构
ICHI的架构参考了许多国家的干预分类 系统,如“加拿大健康干预分类(CCI)” 。干预分类就是要回答做了什么?怎么做 的?这样的两个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了三 个轴心的内容。
ICHI的三个轴心
● 第一个轴心:目标轴心,分为:

发展战略-手术操作分类概念及发展史 精品

发展战略-手术操作分类概念及发展史 精品
因 为 ICD-9-CM3 是 在 ICMP 的 第 五 章 的 基 础 上进行细分,并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承认。
8
为什么在我国推广使用ICD-9-CM-3
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经 过实践和比较,分析美国临床修订本ICD-9CM-3后,认为ICD-9-CM-3更适宜临床应用, 建议在我国推广使用ICD-9-CM-3分类系统。 经卫生部同意,北京国际疾病分类中心将其 翻译成中文版于1991年在全国范围开始使用 至今。
国际疾病分类
ICD-9-CM-3
手术与操作
1
第一部分
手术操作分类概念 及发展史
2
手术操作分类概念
手术操作分类包含手术分 类和操作分类两个部分。
3
手术分类:
是指对医师在手术室动刀操作所给 予的手术名称所进行的分类
操作分类:
比手术分类范围广,包括对所有动 手操作(如手术、检查、化验、实验 室操作、手法助产等)所进行的分类。
第2章 神经系统手术 第3章 内分泌系统手术 第7章 呼吸系统手术 第8章 心血管系统手术 第9章 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 第10章 消化系统手术 第11章 泌尿系统手术 第15章 肌肉骨骼系统手术 第16章 体被系统手术(乳房、皮肤)
15
按部位分类的有(5个部位)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第12章 第13章
10
ICD-9-CM-3结构及主要内容
ICD-9-CM-3包括两部分: 类目表 汉语拼音索引
11
类目表共分为十七章,除第一章和第十七 章外,其他章均为外科手术,它是按解剖 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 汉语拼音索引是由黑体印刷的“主导词” 按英文字母顺序进行排列。是类目表不可 缺少的重要补充资料
18

手术操作分类讲解学习

手术操作分类讲解学习
14
二、ICD-9-CM-3的符号、术语及缩略语
ICD—9—CM—3中的方括号、圆括号、大括号、见、另见、 NOS、NEC的功能基本上与ICD—10一致。
新的、有区别的符号、术语和缩略语: 1、类目、亚目和细目: 类目:指两位数编码 亚目:指三位数编码 细目:指四位数编码
15
二、ICD-9-CM-3的符号、术语及缩略语
3
二、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史
1869年:美国病案学会制定了一 个疾病命名表,其中附有手术 名称列表。
1874年:英国皇家医师学院制定的疾病命名表和附加的手术名 称列表正式出版。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开展的手术操作编目,以解剖部 位和手术术式进行分类。
1927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编印了《疾病、病理情况和手术 操作名称》。
卷(ICD-9-CM-3 )》作为我国统一使用的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4
二、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史
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出版了国际医疗操作分类,简 称ICPM。它是国际疾病分类的一个补充分类,也是国际 疾病分类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际的经验,大 家都不使用国际医疗操作分类。其理由主要有:①更新不 及时。②同一种操作应当归类于一处,而国际医疗操作分 类的某些操作不能遵循这个分类原则。
在手术分类的发展史上,影响比较大、而且目前美国仍在 继续使用的是《当前操作术语》,简称为CPT。现在美国 使用的是第四版。由于每年都对它进行修订,这本书中的 手术、操作名称得到不断的更新。是一个综合性的医学术 语列表,有统一的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性操作编码。它 的目的是为第三方付款(医疗保险)提供一个标准的术语, 一个一致的、可比较的编码方案。
除少数条目没有细目编码可至亚目外,其余均应编码至 细目。例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史 1869年:美国病案学会制定了一个疾病命名表, 其中附手术名称列表。 1874年:英国皇家医师学院编制的疾病命名表 和附加的手术名称列表正式出版。 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开展的手术操作 编目,以解剖部位和手术术式进行分类。
1927年: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编印《疾病、病 理情况和手术操作名称》。
1935年:北京协和医院病参照美国医学会编著的 《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简称SNDO)作为医师参照书 写疾病及手术名称与病案科作编目索引的依据。
1950年:卫生部印发《疾病和手术标准名称》 (SNDO)。
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编写《疾病分类和手术分 类名称》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1989年:卫生部决定采用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 床修订本第三卷(ICD-9-CM-3)》作为我国统一使用的 手术操作分类编码。
第四节手术操作分 类概述
一、手术操作分类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1、手术:在手术室进行的、采用麻醉方式和 利用手术刀进行的外科操作。 2、医疗操作:指内科诊断性、治疗性操作, 例如:各种内窥镜诊断性检查和治疗,冠状动脉造 影术等。 3、手术操作:对病人直接施行的诊断性及治 疗性操作。包括:传统意义的外科手术、内科非手 术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实验室检查以及少量对标 本诊断性操作。
4、ICD-9-CM-3与ICPM的比较 ①ICD-9-CM-3每年都要进行修订和补充,保持 其与临床和当代科学同步发展。 ②ICD-9-CM-3中保留了ICPM第五章中所有从0186的三位数编码。 ③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中建立了操作与介 入分类一章,编码为00。 ④ICD-9-CM-3非手术性操作从手术操作中分离 出来,归入87-99类目,包括各种诊断性和治疗性操 作。
2、《国际医疗操作分类(ICPM)》 早期的ICD没有手术分类,世界卫生组织在 1971年组织了国际工作组,由美国医学会负责召集 会议,研究比较各国的手术分类方案,编写了《国 际医疗操作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Medicine,简称ICPM)》(1978 年首次出版)。它是国际疾病分类的一个补充分类, 也是国际疾病分类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 ICD-9-CM-3分类结构以解剖部位为主,各 类操作都归入解剖系统。例如:胃活组织检查归 入胃的手术中,而ICPM将所有的活组织检查单独 列出,归入该书的第一章。
⑥ICD-9-CM-3分类的类目是两位数,而ICPM 加上章号是三位数。ICPM将一个部位的各种操-CM-3 是把分散到各章的操作归到解剖部位之下。例如: 鼻部手术ICD-9-CM-3类目编码是21,ICPM类目编 码是5-21,必须加注章号才能与其他操作编码区 分开来。
疾病和手术标准命名法(SNDO)
美国医学会编(1928年),周倬 然译(第五版 1965年出版) ¥3.40元 83.2万字
三、手术操作分类(ICD-9-CM-3) 1、美国国际疾病分类临床修订本第三卷 ICD-9-CM共分为三卷: 第一、二卷:疾病编码与ICD-9完全兼容 第三卷:手术分类编码
5、国际医疗操作分类应用受限原因 ①更新不及时 ICPM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手术分类方面的第一次 尝试,由于诸多因素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自1978年 至今没有对其做任何修订,已影响其先进性。 ②同一操作不能归类于一处 同一种操作应当归类于一处,而ICPM的某些操 作不能遵循这个分类原则。
目前我国各医院采用的手术操作分类法多种多 样。北京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经过实践 和比较、分析ICPM及美国临床修订本ICD—9—CM3后, 认为:ICD—9—CM3克服了ICPM的许多不足、编码简 单、分类明确,而且每年都进行修订,纠正错误分 类,增加新的操作条目,所以它的索引所列内容更 新更全,更适宜临床应用。因此,向卫生部建议在 我国使用ICD-9-CM-3(2008版),卫生部将根据最新 版本在全国收集2009年手术操作的统计资料。
(1)ICPM的目的:
用于统计、医院管理、病案资料的存储与检索。
(2)ICPM的特点:
①允许希望详细分类手术操作的人扩展该分类系 统。
②适用于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手术操作分类。
③包括为了统计、管理和临床研究目的的各类操 作。如:探查、放射学、手术和其它诊断性、预防性、 治疗性的操作。
3、其它主要的手术操作分类方案 ①最新操作术语CPT 在手术分类的发展史上,影响比较大的是美国的 《当前操作术语(简称为CPT)》。CPT是一个综合性的 医学术语列表,有统一的内、外科的诊断和治疗性操 作编码。它的目的是为第三方付款(医疗保险)提供一 个标准术语,一个一致的、可比较的编码方案。 ②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第四卷 (ICD-9-AM-3&4卷) 澳大利亚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修订本第四卷,手 术操作分类,它也是根据ICPM进行改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