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解剖知识ppt

合集下载

神经解剖课件

神经解剖课件
Adie瞳孔:一侧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辐辏 反射差,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定位于睫神经节 和脊神经节。
核性眼肌麻痹(中脑被盖综合症):双侧动眼 神经受损症+眼震或核间麻痹。
核上性眼肌麻痹:双眼同轴性主动运动障碍, 无复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滑车神经
属躯体运动纤维 滑车神经核:下丘水平导水管前灰质
行程:核 向背部并交叉下丘下方 出髓 绕中脑向前 海绵窦眶上裂 上斜肌 检查:眼球内收向下视即向外下方视 临床意义:复视。单独病变少,仅见 于各种综合症。
周围神经解剖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
神经系统
单 纯 神 经
植 物 神 经
四 种 混 合 神 经
5 对 , 尾 1 条
对 , 腰 5 对 , 骶
颈 8 对 , 胸 12
脊 神 经
混 合 性 神 经
12 对 , 单 纯
颅 神 经

周 围 神 经 系 统
脑 干 、 脊 髓
大 脑 、 小 脑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交感纤维: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节后纤维路 过此节不换神经元,直接去支配瞳孔开大肌、
睫状体(变薄)、脉络膜血管平滑肌。
躯体感觉纤维:三叉神经节后纤维路过 此节不换神经元,直接去支配角膜、虹 膜、脉络膜痛觉。
动眼神经
行程
核 内侧纵束、红核、黑质大脑 脚内侧出髓大脑后动脉与小脑上 动脉间海绵窦外上角眶上裂 眼眶内眼外肌(提上、上直、内 直、下直、下斜肌)和眼内肌(瞳 孔括约肌缩孔;睫状肌晶体变 厚)
三叉神经
临床意义:
表现:感觉障碍(麻木疼痛)、肌肉 (肌萎缩无力),反射(角膜下颌)。
相关综合症:眶尖、眶上裂、海绵窦、 半月节、岩尖、桥小脑角。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总结 表12-至2大脊脑髓皮层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纤 2.脊髓小脑束 维 束 3.脊髓丘脑束
将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深感觉信息经小脑传至大脑皮层,与 运动和姿势的调节有关
感觉传导通路的重要部分,传入后根的痛温觉、触压觉分
别经脊髓丘脑侧束和前束上传至丘脑,进而上传至大脑皮

下 1.皮质脊髓束

的 2.红核脊髓束 纤
结构
功能
前角 主要参与躯干和四肢的运动支配
后角 参与感觉信息的中转
侧角
灰质 连合
C8-L2侧角:脊髓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血管、内脏及腺 体的活动 S2-4:脊髓副交感神经中枢,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灰质前连合:主要为左右相互交叉的痛、温觉纤维及 一部分触觉纤维 灰质后连合:连接两侧后角
结构
功能 脊髓
上 1.薄束与楔束 传导深感觉、皮肤的精细触觉至薄束核和楔束核,进而传
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1)非脑神经核
薄束核 楔束核 中缝核 下橄榄核 黑质 红核

2.白质—纤维束构成
上行纤维束 内侧丘系 脊髓丘脑束 三叉丘系

下行纤维束 皮质延髓束
锥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3.网状结构

3.网状结构
功能: 1)对睡眠觉醒和意识状态的影响 2)对肌张力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高位中枢 去大脑强直

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 产生加压素、催产素、促垂体激素,释放入血, 进而调节内分泌活动和内脏活动。

下丘脑主要功能
1)神经内分泌中心 2)皮质下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 3)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系,参与对情绪 活动的调节 4)与人类昼夜节律的调节有关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脑神经解剖学ppt课件

Ⅳ车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VII. VIII. IX.
Ⅹ迷Ⅺ副舌下全。
XII.
XI. X.
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腔粘膜 和前庭蜗器和视器。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头、颈、胸、腹内脏器官, 味蕾和嗅器。
躯体运动纤维:支配眼球外肌,舌肌、咀嚼肌、 面肌和咽喉肌。
本节小结
脑神经连脑、出颅及分布
嗅神经 连大脑 经筛孔
嗅觉
视神经 连间脑
视觉
动眼神经 连中脑 经眶上裂
眼外肌、眼内肌
滑车神经 连中脑
上斜肌
三叉神经 连脑桥
面部感觉
咀嚼肌
下颌神经经卵园孔
展神经 连脑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外直肌
面神经 连脑桥 经内耳门
面肌、口腔腺、味觉
前庭蜗神经连脑桥
听觉、平衡觉
舌咽神经 连延髓
咽肌、腮腺、味觉
肌支支配咀嚼 肌、鼓膜张肌 和腭帆张肌,
分支
1.耳颞神经 2.颊神经 3.舌神经: 4.下牙槽神经 5.咀嚼肌神经
三叉神经 在头面部的 分布范围
二、面神经facial nerve
含有3种纤维成分
躯体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 支配面肌
内脏运动纤维:起于上泌涎核, 支配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内脏感觉纤维: 止于孤束核, 传导舌前2/3区域味觉
4、 舌的神经分布:
舌下神经-------舌肌运动 面神经—鼓索----舌前2/3味觉 舌咽神经-------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 三叉神经—舌神经-----舌前2/3一般感觉
5、支配唾液腺分泌的神经:
面神经—鼓索-----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PPT

1、脑干
❖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 背侧丘脑 ❖ 上丘脑 ❖ 下丘脑 ❖ 后丘脑 ❖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 后丘脑 metathalamus: ❖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维,
颞叶
❖ 颞上沟、颞下沟 ❖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 ❖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2、大脑半球内侧面
内侧面
❖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 延续部分
❖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 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
叶后端 ❖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 正中沟、界沟、第四脑室外侧隐窝;前庭区 (前庭神经核);听结节(蜗神经核);内侧 隆起;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舌下神经 核);迷走神经三角(迷走神经背核);分隔 索;蓝斑;第四脑室顶前部,后部,三个孔: 第四脑室正中孔(1),第四脑室外侧孔
❖ 连通: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4、端 脑 The Telencephalon 五 叶
❖ 额叶 frontal lobe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 顶叶 parietal lobe 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
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
❖ 颞叶 temporal lobe 外侧沟以下 ❖ 枕叶 occipital lobe 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
(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 岛叶 insular lobe 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学 ppt课件
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 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
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 上
1、大脑半球外侧面
额叶: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顶叶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
脑干腹面观
脑干背面观
2、间脑The Diencephalon
背侧丘脑 上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后丘脑 metathalamus: 内侧膝状体:接收来自下丘臂的听觉纤
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
神经系统解剖学
神经系统
一、脊髓和脊神经 二、脑和脑神经 三、自主神经系统 四、感觉传导通路 五、运动传导通路
神经系统模式图
中枢 脑
神经

脊髓

系 统
周 围
按部 位分
脑神经 脊神经

内 内脏感觉神经
经 按脏
分 神 内 脏 交感神
布 经 运动 经

神经 副交感
神经
躯体神经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 2.白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3.神经核: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4.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团块。 5.纤维束: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6.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条索状结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ppt学习课件

神经病学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ppt学习课件
28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前方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29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 区):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② 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27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 计算不能(失算症) 手指失认
主要表现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 有时伴失读
(3)失用症:
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 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 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 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33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5.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 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6. 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 可出现视野改变,表现为两眼对侧视野的同 向上象限盲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皮质感觉区: (图2-4人体各部位在感觉区的定位关系) 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 中央后回 接受对侧肢体的深浅感觉信息
顶上小叶 为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中枢
24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② 运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的缘上回 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神经系统解剖ppt课件
感觉 大脑半球 感觉 间脑 运动 中脑上丘
Ⅳ滑车神 运动 中脑下丘 经
Ⅴ三叉N: 混合 脑桥中部
Ⅵ外展神 经
Ⅶ面神经
Ⅷ听神经
Ⅸ舌咽神 经
运动 脑桥
混合 脑桥中下 部
感觉 脑桥及延 髓
混合 延髓
分布
功能
鼻腔上部黏膜;
视网膜
眼的上、下、内直肌、下 斜肌提上睑肌、瞳孔括约 肌、睫状肌
眼上斜肌
嗅觉 视觉 眼球运动;提上睑 缩瞳孔、调节晶状体凸度
(1)脊髓灰质
前角:含有前角运动神经元胞体,发出运动纤维组成前根。
支配骨骼肌随意运动。
后角: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由后根的感觉冲动。
侧角: T1~L3节段有侧角。为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其轴突加入前根,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在S2~4节段相当于侧角的部位为副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胞体 。
7
脊髓各节段横切面
分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外锥体细胞层 内颗粒层:接受丘脑的投射 内锥体细胞层:皮质输出主要发自大锥体细胞 多形细胞层。
54
基底核 basal nuclei
纹状体的主要功能 • 协调肌肉运动 • 维持身体姿势
纹状体
尾状核 豆状核
背侧丘脑
杏仁体
55
尾状核 头、体、尾
尾状核头
背侧丘脑
56
内囊
尾状核头 豆状核 屏状核 背侧丘脑
34
(舌下神经核) (迷走神经背核)
(薄束核) (楔束核)
35
2、间脑
位置:大脑和中脑之间,大部分被大脑半球覆盖。 组成:主要由丘脑和下丘脑:
Hale Waihona Puke ①丘脑:位 置:是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两侧丘脑之间的缝隙 为第三脑室。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ppt课件
临床表现:1. 全身性抽搐 以全身骨骼肌痉挛为主要表现,典型为癫痫大发作, 表现为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肌肉强直,继而四肢阵挛性抽搐,呼吸不 规则,二便失禁,发绀。可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2. 局限性抽搐 以身体某一局部肌肉收缩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手足,口角或 眼睑。
.
11
(四)意识障碍ຫໍສະໝຸດ 意识障碍指人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
6
(三)脑脊液的循环
.
7
脑循环的生理
(一)脑部代谢的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部位,血液供应非常丰富。承 认脑重1400g左右,约占体重的2% ~ 3%,每分钟需动脉供 血800~1200ml,占全身血液的15 % ~20 %,脑耗氧量占 全身供给量的20 % ~25%.
※ 脑血供停止6 ~8秒,脑灰质组织内即无任何氧分子,约10 ~ 20秒之间出现异常脑电波,脑缺氧2分钟脑活动停止,缺氧5 分钟即可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神经内科基础知识
.
1
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
.
2
.
3
.
4
脑循环系统
脑循环系统
脑动脉系统
脑静脉系统
.
5
脑部的保护
(一)脑膜 1.软脑膜 2. 蛛网膜 3.硬脑膜 (二)脑脊液及其循环 1.脑脊液的保护作用 2.脑脊液的生理 脑脊液平均1小时产生20ml,一天
500ml,但循环再脑内的脑脊液只有150ml,多出来 的350ml会自静脉吸收流回心脏或排出去。
(4)中昏迷:对各种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对强度刺激的防御 反射,角膜及瞳孔对光反射均减弱,生命体征已有改变。大小便潴留 或失禁。
(5)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处于完全不动的姿势。对外界任何刺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 本生命活动的中枢
下丘脑
大脑皮层
(调节机体活动的最 高级中枢)
小脑
(有维持身体 平衡的中枢)
脊髓
(调节机体运动 的低级中枢)
下丘脑
(调节体温、 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的中枢, 参与生物节律
的控制)
脑干
(有调节呼吸 、心血管运动 等维持生命必
能在右侧
非优势半球
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 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 占优势
大脑半球 • 额叶—— (Cerebral Hemisphere)
情感、思维、智能、社会 能力和道德规范的基本中 枢,运动中枢, • 颞叶—— 记忆、智能、听觉理解 • 顶叶—— 感觉、空间构象、语言形 成(左侧) • 枕叶—— 视觉、视觉语言 • 边缘叶—— 隔区、扣带回、海马回、 海马旁回和钩回 内脏运动、嗅觉、记忆
要的中枢)
1、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 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 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 构分别为(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②③
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
• 皮质 • 白质 • 核团(基底节) • 胼胝体 • 六个脑叶
– 额叶 – 顶叶 – 颞叶球分六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边 缘叶
(Cereb大ra大脑l H脑半em半球is球phere)
中央沟 额叶
顶枕沟 顶叶
大脑外侧 裂
颞叶
枕叶
枕前切 迹
岛 叶
大脑半球 边缘叶
(Cerebral Hemisphere)
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 、海马、隔区。
齿状回
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大脑半球
概述 优势半球
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 多位于左侧,只有一小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左利手者可
(按与中枢神 脑神经(12对) 经系统的连接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 交感神经 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关系分)
脊神经(31对)
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 表面是灰质(大脑皮层) 约由140多亿神经元组成。
1、有许多沟和回,增加面积。 2、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聚集在一起,构成各 种调节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如运动中枢、 感觉中枢、听中枢、嗅中枢、视中枢、语 言中枢等。
神经内科解剖知识(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中枢 神经 系统
周围 神经 系统
神经系 统功能
1,控制和 调节各器 官、系统 的活动。
2、脑为思 维活动的 器官
神经系统的组成
大脑
脑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间脑、中脑、脑桥、延髓)
脊髓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躯体运动神经
(按分布范围分) 内脏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