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计算题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计算题.doc

1、现有一种直径、高均为1cm 的圆柱体颗粒在静水中自由沉淀,已知该种颗粒密度S =1.8g/cm3,水的密度水=1g/cm3,则这种颗粒在水中自由沉淀时最小沉速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980cm/S2,绕流阻力系数C D 2 );2提示:由题义可得,这种颗粒在水中自由沉淀时沉速大小取决于圆柱体在颗粒垂直方向投影面积的大小。
最小的沉速是颗粒在垂直方向投影面积最大时取得。
2、在实验室内做氯气消毒试验。
已知细菌被灭活速率为一级反应,且 k=0.85min-1求细菌被灭活 99.5℅时,所需消毒时间为多少分钟?提示:由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lgC A = lgC A0–o.4343kt而 C A =(1-99.5%) C AO, k=0.85min-1得 t = (lgC A0 - lgC A)/0.4343k=6.23(min)3、设物料 i 分别通过 CSTR 型和 PF 型反应器进行反应,进水和出水中 I 浓度之比为 C0 / C e 10 ,且属于一级反应,k=2h-1水流在CSTR型和PF型反应器内各需多少停留时间?(注:C0—进水中i初始浓度; C e—出水中i浓度)提示: 1)由 CSTR 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t=(C0/C e-1)/k=(10-1)/2=4.5h2)由 PF 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t=(㏑ C0-㏑ C e)/k=1.15h4、题 3 中若采用 4 只 CSTR 型反应器串联,其余条件同上。
求串联后水流总停留时间为多少?提示:由 CSTR 二级反应方程式可得:2C2/C0 =(1/(1+kt))得t=1.08(h)5、液体中物料 i 浓度为 200mg/L,经过 2 个串联的 CSTR 型反应器后, i 的浓度降至20mg/L。
液体流量为5000m3/h;反应级数为1;速率常数为0.8h-1。
求每个反应器的体积和总反应时间。
提示:由 CSTR 二级反应方程式可得:2所以 T=2t=5.4(h)36、河水总碱度 0.1mmol/L (按 CaO 计)。
水质工程学练习题

水质工程学(Ⅰ)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管网末端出水浊度值应为()NTU左右。
A、3B、2C、1D、0.52、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混凝机理的是()。
A、混凝剂水解B、电性中和C、吸附架桥D、卷扫网捕3、下列物质中,()为水处理常用混凝剂。
A、硫酸铝B、磺化煤C、活性炭D、沸石4、絮凝工艺中,在机械搅拌、水力搅拌等外力作用下产生的絮凝称为()。
A、异向絮凝B、同向絮凝C、结团絮凝D、接触絮凝5、下列因素中,对于絮凝速率影响最小的是()。
A、颗粒粒径B、颗粒浓度C、水的pH值D、搅拌强度6、下列絮凝池中,设计停留时间最短的是()。
A、隔板絮凝池B、折板絮凝池C、机械搅拌絮凝池D、小网格絮凝池7、下列公式中,不能用于计算颗粒在静水中沉降速度的是()。
A、斯托克斯公式B、牛顿公式C、肯奇公式D、阿兰公式8、平流沉淀池设计计算中,雷诺数(Re)校核是为了控制()。
A、水平流速B、截留沉速C、水流流态D、重力影响9、斜板、斜管沉淀池倾角一般取(),倾斜方向与进水方向()。
A、30°,相同B、30°,相反C、60°,相同D、60°,相反10、下列情况下,对澄清池接触絮凝区工作稳定性影响最小的是()。
A、池内气泡的积聚B、原水浓度的增大C、处理负荷的突然增大D、加药量的突然增大11、与随机絮凝相比,结团絮凝工艺的优势在于()。
A、提高了絮凝速率B、提高了絮体有效密度C、降低了加药量D、降低了出水浊度12、下列机理中,不属于颗粒迁移机理的是()。
A、截留B、沉淀C、网捕D、扩散13、滤池过滤周期与()无关。
A、滤速B、原水水质C、单池面积D、滤层水头损失14、滤池反冲洗中,当滤料开始流态化之后,反冲洗流速的继续增大不会增大()。
A、水头损失B、滤层膨胀度C、空隙率D、最小流态化冲洗流速15、下列滤池配水系统中,应用于大阻力配水系统的是()。
水质工程学计算实例

水质工程学计算实例3 物理处理单元工艺设计计算3.1格栅格栅用以去除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纤维物质和固体颗粒物质,以保证后续处理单元和水泵的正常运行,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负荷,防止阻塞排泥管道。
3.1.1 设计参数及其规定○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污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a)人工清除25~40mm;(b)人工清除16~25mm;(c)最大间隙40mm。
污水处理厂亦可设置两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50mm。
○3如水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污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4栅渣量与地区的特点、格栅的间隙大小、污水流量以及下水道系统的类型等因素有关。
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采用:(a)格栅间隙16~25mm,0.10~0.06m3/103m3(栅渣/污水);(b)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栅渣/污水)。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5在大型污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6机械格栅不宜少于2台,如为1台时,应设人工清除格栅备用。
○7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8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9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º~75º。
国内一般采用60º~70º。
○10通过格栅水头损失一般采用0.08~0.15m。
○11格栅间必须设置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
工作台上应有安全设施和冲洗设施。
○12格栅间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应小于0.7m。
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a)人工清除不应小于1.2m (b) 机械清除不应小于1.5m。
○13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14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15格栅间内应安设吊运设备,以进行格栅及其他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水质工程学考研题库

水质工程学考研题库水质工程学考研题库水质工程学是环境工程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水的质量与水环境的管理。
对于考研生来说,熟悉水质工程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一些水质工程学考研题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1. 水的硬度是指:A. 水中溶解的总硬度B. 水中溶解的钙和镁的总量C. 水中溶解的钙和镁的平均浓度D. 水中溶解的钙和镁的质量比2. 下列哪种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A. 活性炭吸附B. 混凝沉淀C. 氯化消毒D. 膜分离3. 下列哪种水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A. 活性炭吸附B. 混凝沉淀C. 氯化消毒D. 膜分离4. 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是:A. 氯气B. 臭氧C. 二氧化氯D. 氯化铁5. 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是指:A. 水中溶解的总有机物质的浓度B. 水中溶解的总有机物质的质量C. 水中溶解的总有机物质的质量比D. 水中溶解的总有机物质的质量浓度二、填空题1. 水的pH值是指水中的________离子的浓度。
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________。
3. 水中的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溶解的________的总量。
4. 水中的溶解氧是指水中溶解的________的浓度。
5. 水中的总大肠菌群是指水中________的总量。
三、计算题1. 某水样中的钙和镁的浓度分别为10 mg/L和5 mg/L,试计算该水样的硬度。
2. 某水样的pH值为7.5,试计算该水样中氢离子的浓度。
3. 某水样中的溶解氧浓度为8 mg/L,试计算该水样的溶解氧饱和度。
四、解答题1. 请简要介绍水质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请解释水的硬度是如何产生的,并说明硬水对人体和工业生产的影响。
3. 请简要介绍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剂及其作用机理。
4. 请解释COD(化学需氧量)的含义,并说明其在水质评价中的重要性。
以上是一些水质工程学考研题库的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水质工程学的知识。
水质工程学试卷试题(附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卷1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天然水体中的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三类。
2.在水的混凝过程中,浊度属于憎水胶体,而色度属于亲水胶体。
3.混凝剂的投加方式常采用干投或湿投。
4.斜板(斜管)沉淀池是建立在浅池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5.过滤技术中,常用的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等。
6.活性污泥微生物通常由有机物、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组成。
7.四阶段厌氧生物代谢过程包括水解阶段、产酸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8.污泥干化与脱水的方法主要有自然干化、机械脱水。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脱稳:使胶体粒子失去稳定性的过程。
2.干扰沉降:当非均相物系的颗粒较多,颗粒之间很近时,颗粒沉降时会受到周围其他颗粒的影响,互相干扰,这种沉降称为干扰沉降3.有效直径d:能使10%的滤料通过的筛孔直径。
104.污泥容积指数(SVI):从曝气池出口处取出的混合液,经过30min静沉后,每克干污泥形成的沉淀污泥所占有的容积。
5.合成产率(Y):微生物增殖总量的系数,不包括由于微生物内源呼吸作用而使其本身质量消亡的那部分。
6.厌氧氨氧化(ANAMMOX):在缺氧的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氮气,以亚硝酸盐作为电子接受体的生物反应过程。
三、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题2分,共10分)1.铝盐混凝剂水解在pH=5时是以去除浊度的吸附架桥为主,而在pH=7—8时是以去除色度的电中和为主。
(×)2.在沉淀池中表面负荷指的就是水中颗粒的截流速度。
(×)3.虹吸滤池能自动反冲洗是由于滤层中水头损失增大到一定数值造成的。
( \(^o^)/YES!)4.活性污泥由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污泥代谢产物、活性污泥吸附的难降解惰性有机物组成。
(×)还包括污泥吸附的无机物5.污泥浓缩主要降低污泥中的空隙水;自然干化和机械脱水,主要脱除毛细水;干燥与焚化法,主要脱除吸附水与内部水。
水质工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水质工程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1. 问题描述
对于一个在城市工地施工的建筑项目,地下水流量为60L/分,含污染物浓度为0.5mg/L。
处理污水的设施净化后,出水达到排放标准,浓度不超过0.05mg/L。
处
理池最大处理水量为20m³/日。
请问该设施能处理此建筑工地的废水吗?
2. 解题思路
这道问题需要我们利用一些基本的水质工程常识来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建筑工地每日产生的废水总量。
使用以下公式:
Q = F × D
其中,Q为每日产水量,F为地下水流量,D为废水浓度。
带入计算得到:
Q = 60L/min × 60min/h × 24h/d × 0.5mg/L = 43.2m³/d
接着,我们需要比较建筑工地废水总量与处理池最大处理水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由于建筑工地每日产生的废水总量比处理池最大处理水量要大,因此,该设施无法完全处理建筑工地的废水,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或增加设施处理能力。
3. 答案汇总
根据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以下答案:
1.建筑工地每日产生的废水总量为43.2m³/d。
2.该处理设施最大处理水量为20m³/d。
3.该设施无法完全处理建筑工地的废水。
4. 总结
水质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生产生活中的用水和废水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题的解答,我们可以理解到,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的大小决定了其能否完全解决某些建筑工地的废水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注重设施处理能力的提升和管理。
水质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A. 悬浮固体B. 重金属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2. 水质工程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水质参数?A. pH值B. 浊度C. 温度D. 风速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常规消毒方法?A. 氯化消毒B. 臭氧消毒C. 紫外线消毒D. 热处理答案:D4. 在水质工程学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源保护的重点?A. 农药B. 化肥C. 工业废水D. 二氧化碳答案:D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A. 聚合氯化铝B. 聚合硫酸铁C. 硫酸铜D. 聚丙烯酰胺答案:C6.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方法?A. 格栅B. 沉淀C. 吸附D. 反渗透答案:D因?A. 氮B. 磷C. 钾D. 重金属答案:D8.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深度处理方法?A. 活性炭吸附B. 膜过滤C. 紫外线消毒D. 混凝沉淀答案:D物?A. 农药B. 石油C. 塑料D. 重金属答案:D10.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消毒副产物?A. 三氯甲烷B. 溴酸盐C. 氯酸盐D. 硫酸盐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水质工程学主要研究的是水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污染、处理、保护2. 水质参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pH值、浊度、溶解氧、电导率3. 水处理中的常规消毒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氯化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4. 水源保护的重点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农药、化肥、工业废水5. 水处理中常用的絮凝剂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聚丙烯酰胺6. 水处理中的预处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答案

水质工程学(Ⅰ)例题、思考题、习题第1章水质与水质标准1.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2.各种典型水质特点。
(数值可不记)江河水: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浊度高于地下水。
江河水年内浊度变化大。
含盐量较低,一般在70~900mg/L之间。
硬度较低,通常在50~400mg/L(以CaCO3计)之间。
江河水易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色、臭、味变化较大,水温不稳定。
湖泊及水库水:主要由河水补给,水质类似河水,但其流动性较小,浊度较低;湖水含藻类较多,易产生色、臭、味。
湖水容易受污染。
含盐量和硬度比河水高。
湖泊、水库水的富营养化已成为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海水:海水含盐量高,在7.5~43.0g/L之间,以氯化物含量最高,约占83.7%,硫化物次之,再次为碳酸盐,其它盐类含量极少。
海水须淡化后才可饮用。
地下水:悬浮物、胶体杂质在土壤渗流中已大部分被去除,水质清澈,不易受外界污染和气温变化的影响,温度与水质都比较稳定,一般宜作生活饮用水和冷却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有一种直径、高均为1cm 的圆柱体颗粒在静水中自由沉淀,已知该种颗粒密度S ρ=1.8g/cm 3,水的密度水ρ=1g/cm 3,则这种颗粒在水中自由沉淀时最小沉速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980cm/S 2,绕流阻力系数22=DC );提示:由题义可得,这种颗粒在水中自由沉淀时沉速大小取决于圆柱体在颗粒垂直方向投影面积的大小。
最小的沉速是颗粒在垂直方向投影面积最大时取得。
2、在实验室内做氯气消毒试验。
已知细菌被灭活速率为一级反应,且k=0.85min -1求细菌被灭活99.5℅时,所需消毒时间为多少分钟? 提示:由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lgC A = lgC A0 – o.4343kt而C A =(1-99.5%) C AO ,k=0.85min -1得t = (lgC A0 - lgC A )/0.4343k=6.23(min)3、设物料i 分别通过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进行反应,进水和出水中I 浓度之比为10/0=e C C ,且属于一级反应,k=2h -1水流在CSTR 型和PF 型反应器内各需多少停留时间?(注:0C —进水中i 初始浓度;e C —出水中i 浓度) 提示:1)由CSTR 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t=(C 0/C e -1)/k=(10-1)/2=4.5h2) 由PF 一级反应方程式可得: t=(㏑C 0-㏑C e )/k=1.15h4、题3中若采用4只CSTR 型反应器串联,其余条件同上。
求串联后水流总停留时间为多少?提示:由CSTR 二级反应方程式可得:C 2/C 0=(1/(1+kt))2 得t=1.08(h) 所以T=4t=4.32(h)5、液体中物料i 浓度为200mg/L ,经过2个串联的CSTR 型反应器后,i 的浓度降至20mg/L 。
液体流量为5000m 3/h ;反应级数为1;速率常数为0.8h -1。
求每个反应器的体积和总反应时间。
提示:由CSTR 二级反应方程式可得:C 2/C 0=(1/(1+kt))2 得t=2.2(h) 所以T=2t=5.4(h) V=Qt=5000×2.7=13500(m 3)6、河水总碱度0.1mmol/L (按CaO 计)。
硫酸铝(含Al 2O 3为16℅)投加量为25mg/L ,问是否需要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日生产水量50000m 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
提示:投入药剂量折合Al 2O 3 为25mg/l×16%=4mg ,Al 2O 3 的分子量为102 。
故投入药剂量相当于4/102=0.039mmol/l ,剩余碱度取0.37mmol/l ,则得[CaO]=3×0.039-0.1×0.37=0.487(mmol/l),CaO 的分子量为56,则石灰投量为0.487×56×50000/0.5=2.3×106(g)=2.3×103(kg)7、设聚合铝[Al 2(OH )n Cl 6—n ]在制备过程中,控制m=5,n=4,试求该聚合铝的碱化度为多少?8、某水厂采用精制硫酸铝作为混凝剂,其最大投量为35mg/L 。
水厂设计水量100000m 3/d 。
混凝剂每日调制3次,溶液浓度按10℅计,试求溶解池和溶液池体积各为多少?9、隔板絮凝池设计流量75000m 3/d 。
絮凝池有效容积为1100mm 3。
絮凝池总水头损失为0.26m 。
求絮凝池总的平均速度梯度G 值和T G 值个为多少?(水厂自用水按5℅)。
10、某机械絮凝池分成3格。
每格有效尺寸为2.06m (宽)⨯2.6m (长)⨯4.2(深)。
每格设一台垂直轴桨板搅拌器,构造按下图,设计各部分尺寸为:r 2=1050m ;桨板长1400mm ,宽120mm ;r 0=525m 。
叶轮中心点旋转线速度为:第一格 1v =0.5m/s 第二格 2v =0.32m/s 第三格 3v =0.2m/s求:3台搅拌器所需搅拌功率及相应的平均速度剃度G 值(水温按200C 计)。
11、设原水悬浮物体积浓度φ=5⨯10-5。
假定悬浮颗粒粒径均匀,有效碰撞系数a =1,水温按150C 计。
设计流量Q=360m 3/h 。
搅拌功率(或功率消耗)P=195W 。
试求:(1)絮凝池按PF 型反应器考虑,经15min 絮凝后,水中颗粒数量浓度将降低百分之几?(2)采用3座同体积机械絮凝池串联(机械絮凝池按CSTR 型反应器考虑),桨板功率计算图絮凝池总体积与(1)同。
搅拌总功率仍为195W,设3座絮凝池搅拌功率分别为:P1=60W,P2=60W,P3=35W,试问颗粒数量浓度最后降低百分之几?12、已知颗粒密度ρ=2.65g/cm3,粒径d=0.45mm(按球形颗粒考虑),求该颗粒在200C水中沉降速度为多少13、设处沉池为平流式,澄清部分高为H,长为L,进水量为Q,试按理想沉淀理论对比:①出水渠设在池末端②如图所示,设三条出水渠时,两种情况下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解:1)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满足uHVL=得HLVu=2)当水流至距池末端L52处时,最小颗粒沉速u'满足153uHVLt'==得HLVu35='当水流至距池末端L51处时,最小颗粒沉速u''满足1251uutHVLt''''-='=VAQV3232=='得HLVu910=''当水流至距池末端时,最小颗粒沉速u'''满足00201351u u t u t H V L t ''''''-'''-=''= V A Q V 3131==''得 H LVu 320=''' 所以设三条出水渠时,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为H LV32,其值小于出水渠设在池末端时可完全分离掉的最小颗粒沉速u o 。
14、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720m 3/h 。
要求沉速等于和大于0.4mm/s 的颗粒全部去除。
试按理想沉淀条件,求:(1)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多少m 2?(2)沉速为0.1mm/s 的颗粒,可去除百分之几?解:已知 Q=720m 3/h=0.2m 3/s u 0=0.4mm/s u i =0.1mm/s1) 所需沉淀池平面积为23050104.02.0m u Q A =⨯==- 2) 沉速为0.1mm/s 的颗粒的去除率为25.04.01.00===u u E i 33、原水泥砂沉降试验数据见下表。
取样口在水面180cm 处。
平流沉淀池设计流量为900m 3/h ,表面积为500m 2,试按理想沉淀池条件,求该池可去除泥砂颗粒约百分之几?(0C 表示泥砂初始浓度,C 表示取样浓度)。
解:已知 h=180cm Q=900m 3/h A=500m 2沉降速度(cm/min )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分数截留沉速u 0=A Q =60500100900⨯⨯=3cm/min 从图上查得u 0=3cm/min 时,小于该沉速的颗粒组成部分等于p 0=0.30。
从图上,相当于积分式⎰0p u dp 的面积为 0.506。
因此得到总去除百分数为:P=(1-0.30)+31(0.506)=86.9%15、公式∑∑=⨯-⋅==ni i i d p v l m m g v h H 1202302000)/()1()1(180φ与公式20300002030201175.1)1()1(150v L m m d g v L d m m g v h -+-⋅=φφ有何同异?后者是否可用于过滤,前者是否可用于反冲洗?为什么?1)两公式相比后者右边多了紊流项(第二项),而层流项(第一项)的常数值稍小。
2)后者既有紊流项又有层流项,故该式适用于层流、过渡区和紊流区,过滤水流处于层流状态,所以后者可用于过滤。
前者仅适用于处于层流状态的水流,对水流状态复杂的反冲洗不适用。
16、大阻力配水系统和小阻力配水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优缺点?掌握大阻力配水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公式220⎪⎪⎭⎫ ⎝⎛+⎪⎪⎭⎫ ⎝⎛a nw f w f ≤0.29的推导过程。
1)在配水系统中,如果孔口内压头最大的a 孔和c 孔出流量相等,则可认为整个滤池布水是均匀的。
由于排水槽上缘水平,可认为冲洗时水流自各孔口流出后的终点水头在同一水平面上,这一水平面相当于排水槽的水位。
孔口内压头与孔口流出后的重点水头之差,即为水流经孔口、承托层和滤料层的总水头损失,分别以H ‘a 和H ‘c 表示。
H ‘c = H ‘a +(v 02+v a 2) ① 设上述各项水头损失均与流量平方成正比,则有: H ‘a =(S 1 + S ‘2)Q a 2H ‘c =(S 1 +S ‘‘2)Q c 2式中 Q a —孔口a 出流量; Q c —孔口c 出流量;S 1—孔口阻力系数。
当孔口尺寸和加工精度相同时,各孔口S 1均相同;S ‘2 ,S ‘‘2—分别为孔口a 和c 处承托层及滤料层阻力系数之和。
将上式代入①式可得:2''12'122022''121S S S S Q g v v S S Q a a C ++++•+=由上式可知,两孔口出流量不可能相等。
但使Q a 尽量接近Q c 是可能的。
其措施之一就是减小孔口总面积以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 1。
增大S 1就削弱了承托层、滤料层阻力系数及配水系统压力不均匀的影响,这就是“大阻力”的涵义。
小阻力配水系统基本原理可从大阻力配水系统原理上引申出来。
在①式中如果不以增大孔口阻力系数S 1的方法而是减小干管和支管进口流速v 0和v a ,同样可使布水趋于均匀。
从①式可以看出,v 0和v a 减小到一定程度,等式右边根号中第2项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将大大削弱。
或者说,配水系统总的压力变化对布水均匀性的影响将甚微,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小孔口阻力系数以减小孔口水头损失。
“小阻力”的涵义,即指配水系统中孔口阻力较小,这是相对于“大阻力”而言的。
2)大阻力配水系统的优点是配水均匀性较好。
但结构较复杂;孔口水头损失大,冲洗时动力消耗大;管道易结垢,增加检修困难。
此外,对冲洗水头有限的虹吸滤池和无阀滤池,大阻力配水系统不能采用。
小阻力配水系统可克服上述缺点。
17、某天然海砂筛分结果见下表 根据设计要求:10d =0.54mm ,K 80=2.0。
试问筛选滤料时,共需筛除百分之几天然砂粒(分析砂样200g )已知:砂粒球度系数 =0.94;砂层孔隙率0m =0.4;砂层总厚度0l =70cm ;水温按150C由已知设计要求 d 10=0.54mm K 80=2.0,则d 80=2х0.5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