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统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PPT课件

而必须用铁和血来解决。”
③武力:他精心策划三次王朝战争,来实现 统一德意志的战略目标。
12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三、统一战争(“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13
三、 统一战争
❖ 普丹战争(1864年2-8月)
5
一、统一的背景 二、两大派别和两条道路 三、统一的经过
1、普隆比埃协定 2、法、撒、奥战争(1859、4—9月) 3、对中意大利的归并 4、对南意大利的归并 5、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6、意大利的最终统一
6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一、统一的背景 二、两大派别和两条道路 三、统一的经过 四、统一的影响和特点
17
第四章 德意志的统一和俾斯麦体系
第一节 意大利的统一 第二节 德意志的统一
一、统一的历史条件 二、俾斯麦统一德国的“铁血政策” 三、统一战争(“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四、德国统一的影响
18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
❖ 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 结束分裂 统一的市场
❖ 打败法国,得到50亿法郎的 战争赔款 资本
❖ 阿尔萨斯、洛林的矿藏
资本
❖ 打败法国,奥地利,改变欧 洲国际格局, 成为新兴的 强国
不利 ❖ 普鲁士的旧制度依然
存在,保留了一定的 封建残余 ❖ 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 统使德国成为欧洲最 富侵略性的国家
19
类别
德意志统一
意大利统一
背同 景异
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外族压迫
同
经 过
异
①一个邦国为核心,通过外交、战争相结合的手段, 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实现统一 ②一位核心人物来领导 ③共同的敌人奥地利,最后排除法国干扰
法国和德国政治制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20
【史料论证】 主题一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史料1 第十一条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 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 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 于皇帝……
产生
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要得 到_联__邦__议__会__和皇帝的批准
PPT学习交流
6
(2)联邦政体。
①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大权,各邦保留了一些_______。 ②自_治__权____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利普弊鲁影士响:
(1)积极:推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跻身_________。 (2)弊端:造成了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强保国守之和列_______。
2
2.宪法内容:
产生方式
权力职责
议会 总统
众议院议员由_成__年__ _男__子__直接选出;参 议院议员由_间__接__选__ __举_产生
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_联__席__会__议__选出,任 期七年
掌握_立__法__权__,参议院有
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1)掌握_行__政__大__权__,是 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 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 (2)经众__议__院___同意有权 任命内阁,经_参__议__院__同 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法
PPT学习交流
27
二、全面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 1.含义: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 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 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特征 (1)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行使国 家权力。 (2)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 (3)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4)现代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
第二节意大利德国的先后统一ppt课件

由普鲁士在其中起领导作用。
a) 经济实力最雄厚:初步实现工业化 b) 政治上开明专制,赢得人心 c) 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着德意志经济的发 展。 1833年 3月,以普鲁士为首的18个邦国 在德意志3/4的土地上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到1852年,除了奥地利外,其他各邦都相继 加入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为全德政 治统一创造了经济条件。关税同盟各邦国把 统一德意志的希望越来越多地寄托在普鲁士 身上。
(1)丹麦战争
石勒苏益格一何尔斯泰因问题——石勒苏益格 一何尔斯泰因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 但两公国一直在丹麦的控制之下,该地以日尔 曼人居多。1815年,维也纳会议不顾民族愿望 ,确认两公国划归丹麦管辖,同时规定何尔斯 泰因为德意志邦联成员。德意志人拒不接受这 个事实。
1852年《伦敦议定书》
1866年4月,意普两 国签订同盟条约。规定 :意大利承诺在普奥开 战后参加对奥作战,双 方保证不单独与奥媾和 ,战后意大利应得到威 尼斯,普鲁士给意大利 1.2亿法郎的援助。
普奥战争
1866年6月,奥地利宣布将两公国问题提交邦 联议会处理。俾斯麦立即宣布奥地利破坏了《加 斯泰因公约》,命令普军开进何尔斯泰因。
1859年出任驻俄公使,1861年出任驻法公使, 1862年9月任普鲁士首相,后兼外相。
铁血政策——“普鲁士必须积蓄自己的力量并 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 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 能解决的…于德意志邦联之外 (2)吞并北德意志各邦以扩大普鲁士版图 (3)统一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形成联邦,
(2)普奥战争
比亚里茨会晤——1865年10月,俾斯麦亲赴法国 海滨胜地比亚利茨,拜会在此休养的拿破仑三世 。卑斯麦暗示法国可得到比利时,而拿破仑三世 暗示普鲁士要发动对奥战争,法国必须得到补偿
a) 经济实力最雄厚:初步实现工业化 b) 政治上开明专制,赢得人心 c) 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
政治上的分裂严重阻碍着德意志经济的发 展。 1833年 3月,以普鲁士为首的18个邦国 在德意志3/4的土地上成立了德意志关税同盟。 到1852年,除了奥地利外,其他各邦都相继 加入了关税同盟。关税同盟的建立为全德政 治统一创造了经济条件。关税同盟各邦国把 统一德意志的希望越来越多地寄托在普鲁士 身上。
(1)丹麦战争
石勒苏益格一何尔斯泰因问题——石勒苏益格 一何尔斯泰因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组成部分, 但两公国一直在丹麦的控制之下,该地以日尔 曼人居多。1815年,维也纳会议不顾民族愿望 ,确认两公国划归丹麦管辖,同时规定何尔斯 泰因为德意志邦联成员。德意志人拒不接受这 个事实。
1852年《伦敦议定书》
1866年4月,意普两 国签订同盟条约。规定 :意大利承诺在普奥开 战后参加对奥作战,双 方保证不单独与奥媾和 ,战后意大利应得到威 尼斯,普鲁士给意大利 1.2亿法郎的援助。
普奥战争
1866年6月,奥地利宣布将两公国问题提交邦 联议会处理。俾斯麦立即宣布奥地利破坏了《加 斯泰因公约》,命令普军开进何尔斯泰因。
1859年出任驻俄公使,1861年出任驻法公使, 1862年9月任普鲁士首相,后兼外相。
铁血政策——“普鲁士必须积蓄自己的力量并 将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 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 能解决的…于德意志邦联之外 (2)吞并北德意志各邦以扩大普鲁士版图 (3)统一奥地利之外的所有德意志邦国,形成联邦,
(2)普奥战争
比亚里茨会晤——1865年10月,俾斯麦亲赴法国 海滨胜地比亚利茨,拜会在此休养的拿破仑三世 。卑斯麦暗示法国可得到比利时,而拿破仑三世 暗示普鲁士要发动对奥战争,法国必须得到补偿
德意志的统一(2019年)

统治阶级:容克阶级实力 强,希望统一,并得到资 产阶级支持
核心人物:俾斯麦
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容克贵族世家,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
他希望德意志能尽快统一起来,但主张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 他还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法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 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 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即席发表了 著名的铁血演说。在这次演说中,他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 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普鲁士必须集聚她的力量并将它掌握 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议决所能 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及19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 不理睬议会的态度,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他认为只 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此后,他相继发动了对 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在这过程中,每一 步都是按他精心设计的计划进行。例如,在联奥对丹麦战争中,故意为 以后对奥战争留下伏笔;在对奥战争取胜之际,他又考虑到日后在对法 战争中需要有奥地利的友好态度,因此与奥签定了比较宽松的和约,表 现了精明的外交手段和高超的战略眼光。。”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俾斯麦成为帝国宰相。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 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 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 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德意志的统一
• 统一的条件(原因) • 统一的经过 • 统一的影响
统一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必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 分裂的封建城邦国家
要 济迅速发展
核心人物:俾斯麦
俾斯麦(1815—1898年)出生容克贵族世家,是资产阶级化的容克。
他希望德意志能尽快统一起来,但主张统一必须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进行; 他还了解到德意志的强邻俄、法都不希望德国统一,而在德意志内部, 奥地利一定会同普鲁士争夺统一的领导权,因此,普鲁士要完成德意志 的统一大业,非以武力和战争为后盾不可。1862年他在议会即席发表了 著名的铁血演说。在这次演说中,他宣称:“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鲁 士的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普鲁士必须集聚她的力量并将它掌握 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当前的种种重大问题不是演说词与多数议决所能 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及1949年所犯的错误要解决它只有铁和血。”他 不理睬议会的态度,擅自支付经费,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改革。他认为只 要实现了统一,资产阶级就会拜倒在他的脚下。此后,他相继发动了对 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战争,逐步实现了德国统一。在这过程中,每一 步都是按他精心设计的计划进行。例如,在联奥对丹麦战争中,故意为 以后对奥战争留下伏笔;在对奥战争取胜之际,他又考虑到日后在对法 战争中需要有奥地利的友好态度,因此与奥签定了比较宽松的和约,表 现了精明的外交手段和高超的战略眼光。。”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 俾斯麦成为帝国宰相。对内,加强普鲁士和帝国政府的权力,促进容克 和资产阶级的联盟和经济收益,镇压工人运动;对外,采取现实主义态 度,争霸欧洲,并向海外积极扩张,他本人成为19世纪下半期欧洲政治 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德意志的统一
• 统一的条件(原因) • 统一的经过 • 统一的影响
统一的历史条件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必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经 分裂的封建城邦国家
要 济迅速发展
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统一

第6讲 普法战争和德意志统一 1864-1871
一、普鲁士的崛起 二、普法战争
总体特点
以实力为后盾,普鲁士通过普丹、普奥和普法等三次 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统一 德意志的总设计师。 普法战争以法国割地赔款,蒙受屈辱而结束,使法德 两国成为宿仇。
一、普鲁士的崛起
二、普法战争:1870-1871
1.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2.埃姆斯急电 3.战争的结果
1.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孤立法国
对奥战争胜利后,主要由于法国阻挠,普没有将德意 志南部四邦统一。对法战争的准备阶段,是孤立法国。
利用大国矛盾,与英、俄、意发展关系,孤立法国。 英国:与法国争夺海上殖民地矛盾; 俄国:与法国在东方问题上矛盾; 意大利:法国阻挠意大利统一; 奥地利:战败后实力不足,没有斗志。 最后,将法国的秘密的领土要求公之于众,引起国际 社会对法国的不满。
3.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1870年7月战争爆发,9月法国在色当惨败,拿破仑三 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 色当战役之前,普鲁士是反侵略战争,战役之后,是 侵略战争。11月,普军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18日, 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 5月《法兰克福和约》:(1)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 林;(2)赔款50法郎;(3)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 占领法国领土1/3,由法国负担占领费用;(4)以法 国偿付赔款为条件,德军分期分批撤军。 这个掠夺性屈辱条约使法德从此称为世仇。
当堂作业
(1)俾斯麦的政治远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意大利统一和德意志统一的区别。
2. 埃姆斯急电
1868年西班牙女王被推翻,逃往法国,军政府寻找新 的君主。经过俾斯麦的活动,1870年军政府提出将王 位献给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激怒法国。法国驻 柏林大使奉命到埃姆斯温泉疗养院,要求普王承诺永 远不支持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电告俾 斯麦,俾斯麦将电报修改,把和解的意思变成了粗暴 回绝,并公布。法国民族主义情绪激起,对普宣战。
一、普鲁士的崛起 二、普法战争
总体特点
以实力为后盾,普鲁士通过普丹、普奥和普法等三次 王朝战争统一了德意志。 “铁血宰相”俾斯麦是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统一 德意志的总设计师。 普法战争以法国割地赔款,蒙受屈辱而结束,使法德 两国成为宿仇。
一、普鲁士的崛起
二、普法战争:1870-1871
1.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2.埃姆斯急电 3.战争的结果
1.俾斯麦的外交准备: 孤立法国
对奥战争胜利后,主要由于法国阻挠,普没有将德意 志南部四邦统一。对法战争的准备阶段,是孤立法国。
利用大国矛盾,与英、俄、意发展关系,孤立法国。 英国:与法国争夺海上殖民地矛盾; 俄国:与法国在东方问题上矛盾; 意大利:法国阻挠意大利统一; 奥地利:战败后实力不足,没有斗志。 最后,将法国的秘密的领土要求公之于众,引起国际 社会对法国的不满。
3.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1870年7月战争爆发,9月法国在色当惨败,拿破仑三 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 色当战役之前,普鲁士是反侵略战争,战役之后,是 侵略战争。11月,普军包围了巴黎,1871年1月18日, 威廉一世在巴黎郊区的凡尔赛宫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 5月《法兰克福和约》:(1)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 林;(2)赔款50法郎;(3)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 占领法国领土1/3,由法国负担占领费用;(4)以法 国偿付赔款为条件,德军分期分批撤军。 这个掠夺性屈辱条约使法德从此称为世仇。
当堂作业
(1)俾斯麦的政治远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意大利统一和德意志统一的区别。
2. 埃姆斯急电
1868年西班牙女王被推翻,逃往法国,军政府寻找新 的君主。经过俾斯麦的活动,1870年军政府提出将王 位献给霍亨索伦家族的一位亲王,激怒法国。法国驻 柏林大使奉命到埃姆斯温泉疗养院,要求普王承诺永 远不支持霍亨索伦家族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电告俾 斯麦,俾斯麦将电报修改,把和解的意思变成了粗暴 回绝,并公布。法国民族主义情绪激起,对普宣战。
【学习课件】第七章德意志与意大利统一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 又为统一创造了客观条件。
撒丁王国担负起了统一的任务,加富尔任撒丁王国宰相后, 通过改革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ppt课件
23
2.统一的经过
(1)对奥战争:1859 联合法国对奥作战, 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 意大利的统一。
(2)加里波第远征: l860年加里波第组成 “红衫军”(“千人远征 军”),远征南部两西西 里王国,成功后交出政 权,两西西里王国合并 于撒丁王国。
1.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的政治经济状况;
2.50年代末统一运动的重新高涨;达杰里奥
3.统一的两条道路; 以加富尔为首的资产阶级—贵族自由派及其主张; 以马志尼为首的中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其主张
ppt课件
22
二、意大利统一的完成
1.统一的背景:
19世纪中期,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状态, 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
ppt课件
13
1871年1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兼外交大臣,受 封侯爵,任内,和民族自由党合作,制定了《德意 志帝国宪法》以及一系列经济、行政管理法规。文 化斗争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分离主义。
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 同时宣布实行某些社会改革。
对外实行“大陆政策“,1873年使俄、奥同德结成” 三皇同盟“;1879年签定《德奥同盟条约》;1882 年又使奥、意同德结成三国同盟。八十年代开始在 非洲与太平洋地区进行殖民扩张。
1859年、1861年先后出任普鲁士驻俄大使和驻法大 使。
1862年9月24日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使。上台 后,解散议会,强行实施军事预算,引起长达四年 的“宪法纠纷”。任内以“铁血政策”实行强权统 治。主张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 志。
撒丁王国担负起了统一的任务,加富尔任撒丁王国宰相后, 通过改革为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ppt课件
23
2.统一的经过
(1)对奥战争:1859 联合法国对奥作战, 1860年基本完成了北部 意大利的统一。
(2)加里波第远征: l860年加里波第组成 “红衫军”(“千人远征 军”),远征南部两西西 里王国,成功后交出政 权,两西西里王国合并 于撒丁王国。
1.1848年革命失败后意大利的政治经济状况;
2.50年代末统一运动的重新高涨;达杰里奥
3.统一的两条道路; 以加富尔为首的资产阶级—贵族自由派及其主张; 以马志尼为首的中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及其主张
ppt课件
22
二、意大利统一的完成
1.统一的背景:
19世纪中期,意大利不仅处在分裂状态, 而且大部分地区和邦国受外国控制
ppt课件
13
1871年1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宰相兼外交大臣,受 封侯爵,任内,和民族自由党合作,制定了《德意 志帝国宪法》以及一系列经济、行政管理法规。文 化斗争期间,反对教权主义和分离主义。
1878年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 同时宣布实行某些社会改革。
对外实行“大陆政策“,1873年使俄、奥同德结成” 三皇同盟“;1879年签定《德奥同盟条约》;1882 年又使奥、意同德结成三国同盟。八十年代开始在 非洲与太平洋地区进行殖民扩张。
1859年、1861年先后出任普鲁士驻俄大使和驻法大 使。
1862年9月24日出任普鲁士首相兼外交大使。上台 后,解散议会,强行实施军事预算,引起长达四年 的“宪法纠纷”。任内以“铁血政策”实行强权统 治。主张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 志。
《德意志的统一》课件

普鲁士位于德意志东北部,是欧洲大陆上的一个 重要国家,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
普鲁士的崛起过程
普鲁士在16世纪逐渐崭露头角,通过不断扩张领 土和增强军事实力,逐渐成为欧洲强国之一。
3
普鲁士崛起的影响
普鲁士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对德国和 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的生平简介
04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状
况
政治体制的演变
01
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 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普 鲁士成为最大邦国。
02
19世纪末,德国政治体 制逐渐向议会民主制转 变,议会由两院组成。
03
20世纪初,德国政治体 制逐渐向法西斯主义转 变,纳粹党成为执政党 。
0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 国实行联邦制,各邦保 留一定自治权。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过程
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德国通过三次王 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 国。
德意志帝国的影响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改变了欧洲的政治 格局,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3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与意义
对欧洲的影响
政治格局变化
德意志统一标志着欧洲政 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增强 了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和 地位。
《德意志的统一》 ppt课件
•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 • 普鲁士的崛起与统一进程 •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与意义 •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状况 •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评价与反思
目录
01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
德意志的分裂
德意志地区在19世纪初处于分 裂状态,各邦国各自为政,缺乏 统一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
01
02
03
第一次王朝战争
普鲁士的崛起过程
普鲁士在16世纪逐渐崭露头角,通过不断扩张领 土和增强军事实力,逐渐成为欧洲强国之一。
3
普鲁士崛起的影响
普鲁士的崛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对德国和 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铁血宰相俾斯麦
俾斯麦的生平简介
04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状
况
政治体制的演变
01
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 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普 鲁士成为最大邦国。
02
19世纪末,德国政治体 制逐渐向议会民主制转 变,议会由两院组成。
03
20世纪初,德国政治体 制逐渐向法西斯主义转 变,纳粹党成为执政党 。
0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 国实行联邦制,各邦保 留一定自治权。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过程
在普鲁士的领导下,德国通过三次王 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建立了德意志帝 国。
德意志帝国的影响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改变了欧洲的政治 格局,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3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与意义
对欧洲的影响
政治格局变化
德意志统一标志着欧洲政 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增强 了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和 地位。
《德意志的统一》 ppt课件
•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 • 普鲁士的崛起与统一进程 • 德意志统一的影响与意义 • 德意志统一后的政治经济状况 •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评价与反思
目录
01
德意志统一的历史背景
德意志的分裂
德意志地区在19世纪初处于分 裂状态,各邦国各自为政,缺乏 统一的经济、政治和军事体系。
01
02
03
第一次王朝战争
德意志的统一(PPT)4-1

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差别悬殊,北方最早熟品种生育期仅7天左右,而最晚熟的为天,两者相差天。在西南地区多数品种生育期为天左右,最晚熟的可达天以 上。 产量性状:各产量性状的差异较大,如单株粒重的幅度为-克;主穗粒重多为克左右,极低者仅.克,高者达克;穗子轮层数最少的仅层,而最多的达层; 主穗小穗数少者不到个,最多者达8个,相差7个。 北方丘陵山区旱地早熟生态型:这一生态类型与华北早熟生态型有较多性状相似,主要区别是生育期
核心人物:俾斯麦
了儿子李元霸。...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燕麦 学 名Avena sativa L.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早熟禾亚科 族燕麦族 属燕麦属 种 燕麦 命名者及年代 L.,7 目录 形态特征 主要品种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繁殖方法 7 栽培技术 8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 营养成分 ? 功效 ? 加工利用 ? 其他; 翡翠回收 翡翠回收 ;用途 形态特征 燕麦 燕麦(张) 一年生草本 [] 。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厘米, 具-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毫米;叶片扁平,长-厘米,宽-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 塔形,长-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8-毫米,含-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 [] 小穗含-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 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 []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8毫米。花果 期-月。 [] 主要品种 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 [] 生长环境 燕麦的生长环境与一般谷物不同,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被誉为世界黄金燕麦的主要产区,这里海拔约米,年日照时间超过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米/秒的季风常年吹过。 [] 分布范围 燕麦 燕麦(张)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主产国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芬兰及中国等。中国燕麦 主产区有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约占中国总面积的%以上。 [] 生长习性 中国普通栽培燕麦在成熟期、生育期、产量性状等方面的遗传变异明显。 成熟期:中国各地的品种均有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类。
核心人物:俾斯麦
了儿子李元霸。...详情 内容来自 中文名 燕麦 学 名Avena sativa L. 界 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禾本目 科禾本科 亚 科早熟禾亚科 族燕麦族 属燕麦属 种 燕麦 命名者及年代 L.,7 目录 形态特征 主要品种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生长习性 繁殖方法 7 栽培技术 8 病虫防治 主要价值 ? 营养成分 ? 功效 ? 加工利用 ? 其他; 翡翠回收 翡翠回收 ;用途 形态特征 燕麦 燕麦(张) 一年生草本 [] 。须根较坚韧。秆直立,光滑无毛,高-厘米, 具-节。叶鞘松弛,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长-毫米;叶片扁平,长-厘米,宽-毫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 圆锥花序开展,金字 塔形,长-厘米,分枝具棱角,粗糙;小穗长8-毫米,含-小花,其柄弯曲下垂,顶端膨胀; [] 小穗含-小花;小穗轴近于无毛或疏生短毛,不易断落;第一外 稃背部无毛,基盘仅具少数短毛或近于无毛,无芒,或仅背部有较直的芒,第二外稃无毛,通常无芒。 [] 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腹面具纵沟,长-8毫米。花果 期-月。 [] 主要品种 一般分为带稃型(皮燕麦)和裸粒型(裸燕麦)两大类。 [] 生长环境 燕麦的生长环境与一般谷物不同,喜爱高寒、干燥的气候,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麓被誉为世界黄金燕麦的主要产区,这里海拔约米,年日照时间超过小时,昼夜温差大,平均米/秒的季风常年吹过。 [] 分布范围 燕麦 燕麦(张) 燕麦是世界性栽培作物。但主要集中产区是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主产国有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芬兰及中国等。中国燕麦 主产区有内蒙古、河北、吉林、山西、陕西、青海和甘肃等地,云、贵、川、藏有小面积的种植,其中内蒙古种植面积最大。约占中国总面积的%以上。 [] 生长习性 中国普通栽培燕麦在成熟期、生育期、产量性状等方面的遗传变异明显。 成熟期:中国各地的品种均有特早熟、早熟、中熟、晚熟和特晚熟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过程 ①对丹麦作战,普鲁士取得石勒苏益格, 对奥地利作战,取得荷尔斯泰因。 ②对奥地利的战争,成立了以普鲁士为 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于德 意志之外。 ③对法战争:南德四个邦加入北德意 志同盟。
6
1.德意志的统一由普鲁士来完成的原因
资产阶级虽渴望统一,但不敢发动群众来完成这一任务, 因此他们与封建贵族地主妥协,乞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 统治者来完成统一。而无产阶级本身在政治上、组织上 还不成熟,还不可能通过革命方式达到统一。在当时历 史情况下,只能依靠奥地利和普鲁土这两个强邦之一通 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统一。又由于普鲁士是一个纯粹 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国内没有民族问题,统一运动 的领导权必然落到普鲁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 普鲁士是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战场。
1
统一前的德意志
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军事实力强
普 民族单一,决心大 实力雄厚,野心勃 俾斯统一 国内市场 国家为国际
争
竞争作后盾 战
分裂割据局面
王朝
奥
政治上占首 席地位,但
无心统一
无产阶级还不成熟 资产阶级软弱无力
2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1.18.)3
10
历史背景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各封建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维也纳会议决定 组织德意志邦联以承接被法国在战争中彻底摧毁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 帝国)。邦联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邦共34个国家和4个自 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 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所谓邦联,只不过是封建帝国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已。由 于分裂不利于自由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德国统一成
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 德意志的统一。
德 意 志 的 统 一
4
1.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严重分裂状态。 ②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进 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条 件。 ③日耳曼民族统一的旗帜,最终转到普鲁士手 中,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 军事实力,实现统一。
7
2.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推行政策:
第一步进攻丹麦 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
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 这正好为他的铁血 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知,议会里 的资产阶级议员有着很强的软弱性,没有勇气 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 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 “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 公开表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 量的方面,一定获胜!”同时,他还知道,一 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 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 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俾斯麦“铁血 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1863年末, 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邦联的施列斯维希和霍尔 施泰因。次年初,俾斯麦以此为由对丹麦作战。 奥地利亦随之参战。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联军, 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 也得到了霍尔施泰因。
8
第二步普奥战争
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 打败奥地利并不像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 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 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 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一再挑 起摩擦,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霍尔施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 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 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邦反对普鲁士。普奥战争爆发。1866年6月, 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主力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 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结 果,普军获胜。10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包括国王在内的多数 人提议一举攻入奥都维也纳时,实际而有政治远见的俾斯麦拼命抵制,他估计 到法俄会出面干预,另外,他一旦和奥地利签订宽松条约,那么未来奥可能成 为德潜在盟友。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被 迫宣布退出德意志。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北 德意志联邦。
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
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
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 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
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 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1871年 德意志帝国(1871~1919) German Empire 以普鲁士王国为中心,通过王朝战争建 立的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联邦国家。1871年1 月18日成立,包括22个德意志邦、3个自由市
(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及帝国行省阿尔萨 斯-洛林.帝国的成立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 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 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1848年,
9
第三步普法战争
北德意志联邦建立后,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 个邦国(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 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邦国,但他知 道,法国一定会干预,导致德国的统一难以实现。所 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 争,打败法国。在1870年,以“埃姆斯电报”事件为 导火索,污辱法国,向法国挑衅,拿破仑三世向普鲁 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色当一役中,普军大获全胜。 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 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 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德意 志的统一最终实现。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 “铁血政策”。
(2)过程 ①对丹麦作战,普鲁士取得石勒苏益格, 对奥地利作战,取得荷尔斯泰因。 ②对奥地利的战争,成立了以普鲁士为 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将奥地利排除于德 意志之外。 ③对法战争:南德四个邦加入北德意 志同盟。
6
1.德意志的统一由普鲁士来完成的原因
资产阶级虽渴望统一,但不敢发动群众来完成这一任务, 因此他们与封建贵族地主妥协,乞求普鲁士和奥地利的 统治者来完成统一。而无产阶级本身在政治上、组织上 还不成熟,还不可能通过革命方式达到统一。在当时历 史情况下,只能依靠奥地利和普鲁土这两个强邦之一通 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完成统一。又由于普鲁士是一个纯粹 由日耳曼人组成的国家,国内没有民族问题,统一运动 的领导权必然落到普鲁士手中。正如恩格斯早已料及的, 普鲁士是决定德国未来命运的战场。
1
统一前的德意志
工业革命的开展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军事实力强
普 民族单一,决心大 实力雄厚,野心勃 俾斯统一 国内市场 国家为国际
争
竞争作后盾 战
分裂割据局面
王朝
奥
政治上占首 席地位,但
无心统一
无产阶级还不成熟 资产阶级软弱无力
2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1871.1.18.)3
10
历史背景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各封建战胜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维也纳会议决定 组织德意志邦联以承接被法国在战争中彻底摧毁的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第一 帝国)。邦联包括力量较强的奥地利、普鲁士和其他小邦共34个国家和4个自 由城市。但这个邦联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各小国仍然具有完全独立的主权, 有各自独立的政府和军队,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关税政策以及不同 的发展水平。实际上,所谓邦联,只不过是封建帝国的最终表现形式而已。由 于分裂不利于自由经济发展,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因此德国统一成
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 德意志的统一。
德 意 志 的 统 一
4
1.德意志的统一
(1)背景
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处于严重分裂状态。 ②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进 展,要求把统一提上日程,又为统一创造了条 件。 ③日耳曼民族统一的旗帜,最终转到普鲁士手 中,普鲁士宰相俾斯麦主张依靠普鲁士的经济、 军事实力,实现统一。
7
2.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推行政策:
第一步进攻丹麦 1862年9月,俾斯麦担任首相之职时,正是普鲁
士军事力量处于上升时期, 这正好为他的铁血 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俾斯麦深知,议会里 的资产阶级议员有着很强的软弱性,没有勇气 对抗政府,所以,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铁血政 策”,他干脆一脚踢开议会,在议会指控政府 “违背宪法”的情况下,他不但不害怕,反而 公开表示:“冲突在所难免,在冲突中最有力 量的方面,一定获胜!”同时,他还知道,一 旦自己的“铁血政策”得到最后胜利,取得了 全德的统一,那么,这些叽叽喳喳的资产阶级 议员就会立刻拜倒在他的面前。俾斯麦“铁血 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麦进攻。1863年末, 丹麦合并了属德意志邦联的施列斯维希和霍尔 施泰因。次年初,俾斯麦以此为由对丹麦作战。 奥地利亦随之参战。丹麦以4万士兵对6万联军, 结果战败。普鲁士得到了施勒斯维希。奥地利 也得到了霍尔施泰因。
8
第二步普奥战争
就是挑起对奥地利的战争。打败丹麦后,俾斯麦调转枪口,对准了奥地利。但 打败奥地利并不像打败丹麦那样容易。于是俾斯麦先联合意大利,意大利因在 威尼斯地区与奥地利有严重冲突,所以马上答应了普鲁士的请求,双方结成反 奥联盟。然后,俾斯麦三次亲往法国,假意许诺拿破仑三世,打败奥地利后, 让法国得到一份领土报酬。这样,稳住了法国。做好了这些后,俾斯麦一再挑 起摩擦,要求奥地利将不久前从丹麦手中得到的霍尔施泰因让给普鲁士,同时 提出改革德意志联邦法案,以期排除奥地利在整个德意志的影响。奥地利当然 不答应,于是就联合不少德意志小邦反对普鲁士。普奥战争爆发。1866年6月, 奥军28万人对付普军25万人,7月3日,双方主力集结于萨多瓦村附近展开决 战,俾斯麦下决心一举击溃奥军,并自带毒药,准备一旦失败就服毒自杀!结 果,普军获胜。10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都城维也纳。在包括国王在内的多数 人提议一举攻入奥都维也纳时,实际而有政治远见的俾斯麦拼命抵制,他估计 到法俄会出面干预,另外,他一旦和奥地利签订宽松条约,那么未来奥可能成 为德潜在盟友。果然,拿破仑三世出面进行了调停,双方达成协议。奥地利被 迫宣布退出德意志。这样,普鲁士就统一了德国整个北部和中部地区,建立北 德意志联邦。
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
麦出任普鲁士首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
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 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
地利(见普奥战争),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 德诸邦。1871年1月18日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
1871年 德意志帝国(1871~1919) German Empire 以普鲁士王国为中心,通过王朝战争建 立的君主立宪制的德意志联邦国家。1871年1 月18日成立,包括22个德意志邦、3个自由市
(汉堡、不来梅、吕贝克)及帝国行省阿尔萨 斯-洛林.帝国的成立 进入19世纪后,德意志各 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 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1848年,
9
第三步普法战争
北德意志联邦建立后,只有德意志南部紧邻法国的四 个邦国(巴登、符腾堡、巴伐利亚、黑森-达姆施塔特) 仍旧保持着独立。俾斯麦想兼并这四个邦国,但他知 道,法国一定会干预,导致德国的统一难以实现。所 以,俾斯麦“铁血政策”的第三步,就是进行普法战 争,打败法国。在1870年,以“埃姆斯电报”事件为 导火索,污辱法国,向法国挑衅,拿破仑三世向普鲁 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色当一役中,普军大获全胜。 普鲁士军队开进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并在凡尔赛宫, 宣布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 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为帝国宰相。德意 志的统一最终实现。这就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 “铁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