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一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素材(新版)苏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八年级语文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精彩演讲学案1、学习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感受他们不同的演讲风格,从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2、学习运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自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3、学写演讲稿,力求具有针对性,做到观点正确、鲜明,有激情,能吸引听众。

4、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单元学习重点:1、学习演讲者睿智的思想、惊人的口才,感受他们不同的演讲风格,从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

2、学习运用加批注、写心得、谈感受、做摘录等读书方法,自由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3、学写演讲稿,力求具有针对性,做到观点正确、鲜明,有激情,能吸引听众。

单元学法指导:先自主学习,然后分组合作,共同探究,开展演讲比赛,最后学写演讲稿学习过程:一、演讲稿的特点:(一)演讲的概念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

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演讲稿特点演讲和表演、作文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

其次,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

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所以,为演讲准备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针对性。

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 教学目的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19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恳切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阐述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

五、探究活动1、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先生各以什么身份作陈述发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相称吗?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会深深打动打动奥委会成员?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发言,何振梁先生以职业体育人士身份发言。

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都很相称。

综观两篇陈述发言,中国政府对申办奥运会的坚决支持和尽力实现承诺的态度,对奥运盈余或发生赤字的处理,中国人民的热切期望等,都会深深打动奥委会成员。

2、两篇陈述发言都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这表现在哪些地方?你觉得这对加强陈述效果有什么好处?学生讨论、交流。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案苏教版

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一、【教学目标】1。

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洁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二、【重点难点】1。

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二>探究新知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李岚清,1932年5月生,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

1997年起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1.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

一(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

二(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三(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第一段:立场态度郑重:“再次确认”立场不可动摇:“坚定支持”第二段:态度“尊重”—“赞赏”—“制定”第三段:承诺承诺的周延性:“所有”承诺的可靠保证:“一切努力"承诺的可靠保证:“一切努力”概括中心意思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1929年生,浙江上虞人,1955年到国家体委搞国际联络工作。

1981年当选际奥委会委员。

1989年当选中国奥委会主席,并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思考: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6.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教案2(苏教版八年级下)

6.30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教案2(苏教版八年级下)

第三十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目标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学习《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1、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和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四、学习《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1、思考: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明确: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设计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下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设计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下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教学设计及练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重点难点点拨】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山岚(lán)承诺(nuò)盈余(yíng)赫然(hè)魅力(mèi)二、形似字正音组词三、掌握下列多音多义字四、词语积累信守:忠诚地遵守。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的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五、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何振梁,国际奥委会委员。

2.作品简介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寄托着炎黄子孙对奥林匹克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两篇陈述报告,因陈述人的身份不同,所以陈述的内容、角度、语言风格也不相同。

两位陈述人及其陈述报告的共同特点是:热情、诚恳、从容、镇定、大方、得体。

六、写作背景介绍2001年7月13日晚上,在投票表决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前,北京奥申委按规定程序向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做最后的陈述,课文是八篇陈述发言中的两篇。

七、文章结构李岚清副总理的这篇陈述词,除称呼和谢意外共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重申支持北京申奥的坚定立场。

“再次”、“确认”表明讲演者的郑重其事,没有丝毫的含糊,再加上“坚定”一词,讲演者代表中国政府重申支持申奥立场的始终不变。

第二部分(第2~5段):表明北京为申奥所作出的努力、承诺和强烈的愿望。

第2段表明中国政府在申奥方面已作出的努力。

“尊重”、“赞赏”这两个词的次序不能调换,因为它们存在着先后关系,另外“赞赏”的意思还比“尊重”更进一层。

“出色奥运会”既是美好愿望,更是庄严承诺,一下子就扣住了席下听众的心。

第3、4两段分别作出两项承诺。

第3段站在中国政府的立场上,表明对北京申奥的全力支持。

“尽一切努力”是说中国政府将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北京申奥。

第4段“保证”“盈余” 的去向和“赤字”的处理,字字有声,毫不含糊,这番承诺,势必会得到评委们的充分信任。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自制课件 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自制课件 苏教版

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以资深职业人士的身份, 恳切表达了希望在中国举办奥 运会的热切愿望,并诚挚阐述 了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 义。
探究活动
1、 李岗清副总理、何振梁 先生各以什么身份作陈述发 言的,他们陈述的重点内容 与他们的身份相称吗?
李岚清副总理以中国政府代表身份发言, 何振梁先生以职业体育人士身份发言。他 们陈述的重点内容与他们的身份都很相称。
要求:1、注意格式
2、语言简洁,得体
3、字数200字左右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
•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 大家好! • 我曾感叹过,荆棘鸟的勇敢,为了唱出最动听
的歌,它将自己的脚掌钉在了又尖又长的荆棘上; 我曾欣赏过飞蛾的执着,为了抵达自己梦中的世 界,它将自己娇小的身躯投入了火焰的怀抱;我 曾赞美过蜜蜂的勤劳,为了采集到最诱人的花粉, 它一次次的去亲昵花朵直至耗尽生命。在生命的 轮回中,它们选择了自己的方式让生命绽放光彩; 在洋浦的校园内,我选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来 诠释自己的青春!
• 我的演讲完了。
• 谢谢大家!
• 点评:这则演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 性,现在在不少同学的心中,以是否对 自己有利作为行事的准则,本文针对这 种消极心理,侧重运用心理分析,娓娓 道来,有很强的道德说服力。
演讲稿特点:1、态度庄重诚恳 2、语言简洁得体
• 表达中国政梳府理立场总。结
• 表达中国人民期望。 李岚清 • 表达对世界客人的欢迎。 • 北京主办的意义 • 北京主办的承诺 何振梁
演讲稿特点:1、态度庄重诚恳 2、语言简洁得体
学校刚刚开展了以“文明礼 仪伴我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我们一定从中受到了很多启示。 假设我们现在要组织一次以文明 礼仪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一定 会踊跃参与的。下面就请我们做 做好准备吧!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网友来稿)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网友来稿)

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苏教版八年级下教案)(网友来稿)lqsh教学目的1、学习陈述发言,语言简法而得体,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2、理解陈述发言,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教学重点、难点1、语言简法而得体。

2、有浓郁的文化氛围。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盈余:收入中除去开支后剩余。

赤字:指经济活动中支出多于收入的差额数字。

簿记上登记这种数目时,用红笔书写。

生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二、导入借助多媒体,播送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的录像,激发学生热爱奥林匹克,热爱北京的感情。

介绍奥林匹克运动会。

(奥运会)奥运会是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

因古代希腊人常在奥林匹克举行体育竞技,1894年的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一届于是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四年一次,在会员国的某个城市举行。

三、学习《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陈述发言》1、学生朗读课文,概括各段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对申奥和立场、态度和承诺。

第二部分(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2、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四、学习《何振梁先生陈述发言》1、思考: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明确:作者是一位老资格的职业体育人士,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重要意义:“你们今天这个决定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

从而使全人类受益”,“让我的同胞们在我的祖国体验奥林匹克梦想永恒的魅力”,“今天您所传递的信息也许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7年后的北京,一定会让你们为今天的决定而自豪”。

几乎每一段结尾都陈述了奥运会选择北京的意义,由于出于一位德高望重的职业体育人士之口,有着很高的可信度,听者无不为之折服。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件(29张ppt)

新苏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课件(29张ppt)
我觉得文章第一小节最 能打动在座的委员。这一小 节表明了中国申办的态度, “确认”前加“再次”,可 见中国政府态度之郑重; “支持”前加“坚定”表示 中国政府申办2008奥运立场 的不可动摇性。这两个词把 中国对奥运的尊重和期盼都 表现得淋漓尽致。
2、假如你就是当年的陈述 者之一,选择你认为适合 的角色来演讲。(注意: 语音、语速和语调)
一(第1~3段),运用字数和句式大致相 同的句子,组成排比句,表达了中国政府 对申奥的立场、态度和承诺。
二(第4~5段),作关于奥运经费的保证, 并表达中国人民对奥运的热切期望。 三(第6段)表达对世界客人的热烈欢迎
1、请同学们默读这 两篇演讲稿,然后 简要说说哪些内容 最能打动在座的委 员。
范例:
迁移训练 设想一下,如果请你作为一普通
百姓或者一个中学生代表作陈述 发言,你该说些什么?写出来, 讲给同学听听,大家试试。 学生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概括中心意思
本文陈述了中国政府坚定支持北 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立场和实 现诺言的态度,对经费问题作出 了保证,并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奥 运的热切期望。
1. 文中第一段“一种决定”指的是什 么? 2.“我一直梦想着将奥运会带回北京” 一句话中“奥运会”能否换成“奥运 精神”,为什么? 3、作者反复陈述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 重要意义是什么? 4、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是什么?谁提 出的?
2008年的奥运圣火已经点 燃,奥运的脚步正在临近,这是 我们全体中国人的骄傲,假如学 校要选举一名同学去参加城市奥 运志愿服务,请你结合自身特长 写一段竞选演讲稿,写一写你能 为奥运做些什么。
各位老师: 我迫切地希望当一名城市奥 运志愿者。“绿色奥运”是北京奥 运的口号之一,作为一名环保志愿 者,我可以结合环保志愿活动,通 过我的行动来呼吁广大市民保护环 境,爱护树木,珍惜水资源,从而 为北京奥运出一份力,希望各位老 师能给我这次机会,我将尽我所能 为我们的城市绿色添砖加瓦。 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课北京申奥陈述发言两篇》
何振梁1993年申奥陈述发言
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
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一一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一一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一一中国举行。

我的命运与我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

我少年时,有过苦难的岁月。

进入青壮年后,经历过艰苦的磨炼,也享受过取得成就的欢乐。

中年后,改革开放迎来了祖国和我个人新的前景。

我们深信,奥运会属于所有国家,既属于发达国家,也属于发展中国家。

把举办奥运会的荣誉授予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既将为奥运会开辟新的地平线,也将推动我们的发展进程。

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

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

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

谢谢。

1993年9月24日
2001年北京申奥陈述发言
邓亚萍
亲爱的主席先生,国际奥委会的委员:
杨凌是我的朋友,他是奥运会奖牌的获得者。

我们知道奥运会已经在世界20多个城市举办,中国运动员受到许多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欢迎和友好接待。

我本人曾在巴塞罗那和亚特兰大亲身经历过友好的欢迎。

我们梦想希望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给中国运动员机会:热烈欢迎、友好接待来自世界的朋友们。

让我与您分享我在参加悉尼奥运火炬接力时的经历,我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向我走来,他触摸到火炬时眼睛一下就亮了,我能感觉到在那个时候他的一生会发生变
化。

奥运圣火在中国、在4亿年轻人心中点燃该有多好啊!
北京将成为运动员理想的比赛场地,运动员将有条件在优越的比赛场馆比赛,
运动员展示的文化将受到无法想像的关注。

为了表现我们对运动员的崇敬,我们已经选择一个特殊的、历史悠久的郡王府作为奥运会的场所,在那里运动员将受到欢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