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4)
摸拟电子技术4答案

摸拟电子技术(第2版) 4 A卷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1.D2.A3.B4.D5.D6.D7.B8.C9.A10.C11.B12.C13.B14.D15.B16.A17.A18.B19.C20.A21.D22.B23.B24.A25.B26.D27.A28.B29.C二、判断题(每题1分)1.错误2.错误3.错误4.正确15.错误6.错误7.错误8.错误9.错误10.正确11.错误12.错误13.错误14.错误15.错误16.错误三、填空题(每题1分)1.∞、∞、0、∞、02.电压、电流、串联、并联3.正、负4.电压串联、∞、11、11、1、14、14、15.提高、扩展、减小、改变6.电压、电流7.正、负8.虚短、虚断9. 10、0.00910.电压、电流、串联、并联11.零、约等于输入信号12.基本放大、反馈2313. 负反馈、正反馈14. 稳定静态工作点、提高放大器的动态性能15. 串联 负、电流 负16. 输入、增大、减小17. 输出、引回到输入18. 输出、减小、增大19. 60dB20. 小、大21. 开环(或答:基本)、闭环(或答:反馈)四、计算分析题(每题1分)1. V V V R R R R R R RU F O 5.222323252////132323-=⨯+⨯-=⋅+⋅-=Ω=+=k R R R R R F P 43.1)////(2132. (1)由图可知432R R R i i i +=,即3OA 4A 2A R u u R u R u -+=-代入数据可得A O 52u u =。
又因为42A1R u R u I -=可得I A u u 5-=,故I u u u 26052A O -==A u f = -260 (2)R i =10k Ω计算的最后结果数字: (1)A u f = -260(2)R i =10k Ω3. (a )12R R A uf -= (b )212R R R A uf +=4. (1) 应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如下图所示图号:4309(2) 。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τ=
L 1 = R0 7
(s)
利用三要素公式,可得
i (t ) = 4 + (0 − 4)e −7t = 4(1 − e −7 t ) ( A)
4-4 电路如题图 4-3(a)所示,i(t)=10mA、R=10kΩ、L=1mH。开关接在 a 端为时已久, 在 t=0 时开关由 a 端投向 b 端,求 t≥0 时,u(t)、iR(t)和 iL(t),并绘出波形图。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章参考答案
第6页
u c (t ) = U oc (1 − e τ )(V)
根据已知条件,得:Uoc=20V,τ=2s。因为τ=R0C,所以 R0=2/0.2=10Ω 当电容 C=0.05F 时,时间常数τ=10×0.05=0.5s。电容电压初始值为 uc(0+)=5V,稳态值 为 uc(∞)=20V,由三要素公式,可以得到全响应
u c (0 _ ) = 1 × 2 = 2(V)
开关闭合后
u c (0 + ) = u c (0 _ ) = 2(V)
τ = R0 C = (2 // 1) × 3 = 2(s)
u c (∞) = 1 × (1 // 2) =
所以
2 (V) 3
− t
u c (t ) = u c (∞) + (u c (0) − u c (∞))e 2 2 + (2 − )e −0.5t 3 3 2 − 0.5t − 0.5t = 2 e2 ) 1 3 + 3 (1 − e 14243 零输入响应 =
uc (0) = 3 × 2 = 6(V)
当开关投向 b 时电容电压的初始值
uc (0 + ) = uc (0 − ) = 6(V)
模拟电子技术(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第4章

第四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4.1 反馈放大电路如图P4.1.1所示,已知开环电压增益1000=u A ,电压反馈系数02.0=u F ,输出电压为)( sin 5V t u O ω=试求输入电压i u 、反馈电压f u 和净输入电压id u 。
解:)(sin 51000sin 5mV t t A u u u O id ωω===)(sin 1.005.0sin 5V t t F u u u O f ωω=⨯== )(sin 105mV t u u u f id i ω=+=4.2 放大电路输入的正弦波电压有效值为20mV ,开环时正弦波输出电压有效值为10V ,试求引入反馈系数为0.01的电压串联负反馈后输出电压的有效值。
解:50002.010===i O u U U A3.83650001.050015001==⨯+=+=F A A A u u f V A U U f i O 67.13.8302.0=⨯==4.3 反馈放大电路如图P4.3所示,试指出各电路的反馈元件,并说明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解:a )反馈元件:2R 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b )反馈元件:2R 、C 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c )反馈元件:2R 、3R 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d)反馈元件:2R、2A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交直流电压并联正反馈e)反馈元件:E R电流串联负反馈f)反馈元件:B R电压并联负反馈4.4 试分析图P4.4所示各电路中级间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是负反馈,指出反馈类型(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解:a)3R级间交直流电流联并负反馈5R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本级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2b)2R本级电压串联负反馈4R本级电压并联负反馈R级间电压并联正反馈5c)4R级间电压串联负反馈5R本级电流串联负反馈d)2R、4R本级电压并联负反馈6R级间电流串联正反馈4.5 某负反馈放大电路,其闭环放大倍数为100,且当开环放大倍数变化10﹪时闭环放大倍数的变化不超过1﹪,试求开环放大倍数和反馈系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第四章习题答案(大题)

习题4.1选择填空1、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 A 。
A 、克服温漂B 、 提高输入电阻C 、稳定放入倍数2、用恒流源取代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中的发射极电阻Re ,将使电路的 B 。
A 、差模放大倍数数值增大 B 、抑制共模信号能力增强 C 、差模输入电阻增大3、差动放大器中的差模输入是指两输入端各加大小___相等_____、相位___相反____的信号。
4、设差放电路的两个输入端对地的电压分别为v i1和v i2,差模输入电压为v id ,共模输入电压为v ic ,则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0mV __,v ic =_50mV __;当v i1=50mV ,v i2=-50mV 时,v id =_100mA __,v ic =_0mA__;当v i1=50mV ,v i2=0V 时,v id =_50mV __,v ic =_25mA __。
5、电流源常用于放大电路,作为_A ___(A.有源负载,B.电源,C.信号源),使得放大倍数__A __(A.提高,B.稳定)。
6、电压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a 、 b 、 c ;功率放大电路主要研究的指标是 d 、 e 、 f 、 g 、(a 电压放大倍数 b 输入电阻 c 输出电阻 d 输出功率 e 电源提供的功率 f 效率 g 管耗)7、功率放大电路中,___甲类____功率放大电路导通角最大;_____乙类___功率放大电路效率较高。
(甲类、乙类、甲乙类) 8、甲类功放效率低是因为 B 。
A 、只有一个功放管B 、 静态电流过大C 、管压降过大4.1对称差动放大电路如题图 4.1所示。
已知晶体管1T 和2T 的50=β,并设U BE (on )=0.7V,r bb ’=0,r ce =∞。
(1)求V 1和V 2的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 、U CQ 和晶体管的输入电阻r b’e 。
(2)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增益A ud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差模输出电阻R od 。
模拟电路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与思考题♦♦习题4-1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为6V, R L为8 ◎,假设三极管的上&和管压降U CES = 1V,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和效率刀。
解:①(V CC -Ucem)2 (6 -1)2P om =^C——cem-=-———W : 1.563W2R L 2 8如忽略U CES,则,退=互亚=2.25W2R L 2M82V CC 2 62FV QC-2-6-W : 2.865W二R L二8= P m =1563 :54.55%F V 2.865.., R E 2 25 一…如忽略U CES则。
=P m = 仝5定78.53%F V 2.865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CL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 om和P V的估算方法♦♦习题4-2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①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②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③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④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om,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解:① P CM >0.2P o m =0.2 X2.25W =0.45WV CC 6 . .I CM .q=6A=0.75AR L 8③ u (BR)CEO 2V CC =2 6V = 12V④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 ,Au 上1,而略小于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习题4-3在图P4-3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 ◎,假设三极管的上&和管压降 U CES= 1V,①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 P om ; 62—=-6—W : 0.716W 2 R L 2 二 8U cem V CC 6:,2 : 2,2V之 4.24V 。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 P V 和效率刀。
模拟电子技术第4章习题答案

4 基本放大电路自我检测题一.选择和填空1. 在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组态中,希望电压放大倍数绝对值大,可选用 A 或C ;希望带负载能力强,应选用 B ;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小,应选用 B ;希望既能放大电压,又能放大电流,应选用 A ;希望高频响应性能好,应选用 C 。
(A .共射组态,B .共集组态,C .共基组态)2.射极跟随器在连接组态方面属共 集电 极接法,它的电压放大倍数接近 1 ,输入电阻很 大 ,输出电阻很 小 。
3.H 参数等效电路法适用 低 频 小 信号情况。
4.图解分析法适用于 大 信号情况。
5.在线性放大条件下,调整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有关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指标的变化。
(A .增大, B .减小,C .基本不变)(1)当R c 增大时,则静态电流I CQ 将 C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C ,输出电阻R o 将 A ;(2)当V CC 增大,则静态电流I CQ 将 A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A ,输入电阻R i 将 B ,输出电阻R o 将 C 。
6.在图选择题5所示电路中 ,当输入电压为1kHz 、5mV 的正弦波时,输出电压波形出现底部削平失真。
回答以下问题。
(1)这种失真是 B 失真。
(A .截止,B .饱和,C .交越,D .频率) (2)为了消除失真,应 B 。
(A .增大C R ,B .增大b R ,C .减小b R ,D .减小 CC V ,E .换用β大的管子)。
R b R c+V CCC 2C 1R Lv iv oT图选择题57. 随着温度升高,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_A_,穿透电流CEO I _A_,在I B 不变的情况下b-e 结电压V BE_B _。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8.随着温度升高,三极管的共射正向输入特性曲线将 C ,输出特性曲线将 A ,输出特性曲线的间隔将 E 。
(A .上移, B .下移,C .左移,D .右移,E .增大,F .减小,G .不变) 9.共源极放大电路的v o 与v i 反相位,多作为 中间级 使用。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上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1.1 在图1.1所示电路中,(1)选d 为参考点,求a V 、b V 和c V ;(2)选c 为参考点,求a V 、b V 和d V 。
图1.1 习题1.1电路图解 (1) 当选d 为参考点时, V 3ad a ==u VV 112cd bc bd b =-=+==u u u V ;V 1cd c -==u V(2) 当选c 为参考点时, 4V 13dc ad a =+=+=u u VV 2bc b ==u V ;V 1dc d ==u V1.2 求图1.2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每个元件起电源作用还是负载作用。
图1.2 习题1.2电路图解 W 5.45.131=⨯=P (吸收); W 5.15.032=⨯=P (吸收) W 15353-=⨯-=P (产生);W 5154=⨯=P (吸收); W 4225=⨯=P (吸收)元件1、2、4和5起负载作用,元件3起电源作用。
1.3 求图1.3中的电流I 、电压U 及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
图1.3 习题1.3电路图解 A 2=I ;V 13335=+-=I I U电流源功率:W 2621-=⋅-=U P (产生),即电流源产生功率6W 2。
电压源功率:W 632-=⋅-=I P (产生),即电压源产生功率W 6。
1.4 求图1.4电路中的电流1I 、2I 及3I 。
图1.4 习题1.4电路图解 A 1231=-=IA 1322-=-=I由1R 、2R 和3R 构成的闭合面求得:A 1223=+=I I 1.5 试求图1.5所示电路的ab U 。
图1.5 习题1.5电路图解 V 8.13966518ab -=⨯+++⨯-=U1.6求图1.6所示电路的a 点电位和b 点电位。
图1.6 习题1.6电路图解 V 4126b =⨯-=VV 13b a =+-=V V1.7 求图1.7中的I 及S U 。
图1.7 习题1.7电路图解 A 7152)32(232=⨯+-⨯+-=IV 221021425)32(22S =+-=⨯+-⨯+=I U1.8 试求图1.8中的I 、X I 、U 及X U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U=IR+US=2×1+4=6V
PI=I2R=22×1=4W,
US与I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U=IUS=2×4=8W,
U与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I=-ISU=-2×6=-12W,
验算:PU+PI+PR=8-12+4=0
1.5求题1.5图中的R和Uab、Uac。
解:对d点应用KCL得:I=4A,故有
RI=4R=4,R=1Ω
Uab=Uad+Udb=3×10+(-4)=26V
Uac=Uad-Ucd=3×10-(-7)×2=44V
1.6求题1.6图中的U1、U2和U3。
解:此题由KVL求解。
对回路Ⅰ,有:
U1-10-6=0,U1=16V
对回路Ⅱ,有:
U1+U2+3=0,U2=-U1-3=-16-3=-19V
UT=4IT+2I1-2I1=4IT
因此,当RL=R0=4Ω时,它吸收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3.1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 ,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
,
其有效值为
,
3.2已知相量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3已知两电流 ,若 ,求i并画出相图。
解: ,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解:以结点a,b,c为独立结点,将电压源变换为电流源,结点方程为
解方程得
Ua=21V,Ub=-5V,Uc=-5V
2.12用弥尔曼定理求题2.12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的各支路电流。
解:以0点为参考点,S断开时,
, ,
,IN=0,
S合上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练习题
第一部分:作业、课堂举例 第二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是二级管在温度T I 、T 2下的伏安特性曲线,且T I >T 2 ,则该二级管为( A )
A 锗管,实线对应温度T I
B 硅管,实线对应温度T 2
C 锗管,实线对应温度T 2
D 硅管,实线对应温度T I
2.电路如图,二极管是理想的,则 ( D )。
二、填空题
1.电路如图所示,稳压管D z1的稳压值为4.5V ,D z2的稳压值为9.5V ,正 向压降均为0.5V ,则电阻R 上的电压U R = 14 V 。
2. 电路如下左图所示,二极管是理想的,则1KΩ电阻上的电压为 6 V 。
A .D 2导通,D 1截止,U ac = 4V ; B. D 1导通,D 2截止,U ab =-4V ; C .D 1导通,D 2截止,U ab = 4V ; D. D 2导通,D 1截止,U ac =-4V 。
3.在电子电路中,稳压管通常工作于__反向击穿__状态。
三、辨析题
答题要求:认为正确的请在“()”内填“√”;认为错误的请在“()”内填“×”,并写出正确的结论。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二极管的死区电压?为什么会出现?
答:使得二极管开始导通的临界电压称作“死区电压”。
死区电压的出现是因为电源所加的外电场如果较小而无法抵消PN 结周围的内电场作用,载流子就无法穿过“耗尽层”形成较大的电流。
五、计算题
1.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直流电源的端电压5V U =,测得1m A I =。
若将直流电源的电压U 提高到10V ,试计算这时的I 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2m A 。
R
VD
+
_
5V
答:mA
R
U I VD
151=-=
,
mA
R
U VD
2252=-⨯;R
U I VD
-⨯=
522;
因为VD VD U U 25252-⨯〉-⨯,所以mA I 22〉。
2.电路如图所示,二极管为理想的,试画出输出电压o u 的波形。
设
i 6s
i n (V )u t ω=。
答:
3.电路如图(a )所示,设二极管为理想型:(1)请写出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v o ~v i 特性),并画出v o ~v i 波形图;(2)假定输入电压的波形如图(b )所示,请画出相应输出电压v o 的波形图。
答:(1)当V v V i 1012<<-时,D 1、D 2均截止,i o v v =;
当V v i 10≥时,D 1导通、D 2截止
5
215
55)10(10)10(102
12+=+⨯
-+=+⨯
-+=i i i o v v R R R v v ;
当V v i 12-≤时,D 1截止、D 2导通
4
32125
1010)12(12)12(3
13-=
-+⨯
+=-+⨯
+=i i i o v v R R R v v ;
v o ~v i 波形如图(c )所示。
(2)v o波形如图(d)所示。
(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