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合集下载

实验3--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3--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实验3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认识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了解含碳量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影响规律。

.二、概述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铁碳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条件下(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Fe -Fe3C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图1-1所示)。

图1-1 Fe-Fe3C相图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有关。

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Fe-Fe3C相图的理解。

从Fe-Fe3C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组成。

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用侵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

1.工业纯铁(C<0.02%),显微组织是单相铁素体,如图11.1。

2.碳钢随含碳量不同可分为:亚共析钢(含C<0.8%);共析钢(含C:0.8%),过共析钢(0.8%<含C<2.06%)。

共析钢的显微组织是片状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由于试片浸蚀后表面具有珍珠的光泽,故称为珠光体,其显微组织如图11.2图11.1 图11. 2材料:工业纯铁材料:T8(0.8%C)处理方法:退火热处理方法;退火腐蚀剂:4%HNO3,酒精溶液腐蚀剂:4%HNO3,酒精溶液显微组织:铁素体(白亮块是晶显微组织:珠光体,(白亮基体粒,黑线是晶粒边界) 是铁素体,细夹条是渗碳体)放大倍数:100×放大倍数;400×图中的白亮基体是铁素体,细夹条是渗碳体,黑线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

如放大倍数低或片层过薄时,则看不到片层结构,而呈暗黑色块状物。

亚共析钢的显微组织是由铁素体与珠光体组成。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及观察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及观察

实验一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地显微分析及观察一.实验目地1.认识不同成分地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地组织形态.2.加深理解铁碳合金地化学成分-组织-性能之间地关系.3.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地影响.二.实验原理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到地金属内部结构称为显微组织,平衡状态地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地冷却条件下所得到地组织.铁碳合金地平衡组织主要指碳钢和白口铸铁.从铁碳合金状态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地室温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由于碳地质量分数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地相对数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地组织状态.在金相显微镜下铁碳合金地几种基本组织:1.铁素体(F)它是碳溶于α-Fe中地间隙固溶体.在金相显微镜观察为白色晶粒,亚共析钢中地铁素体呈块状分布,随着钢中含碳量地增加,铁素体数量减少,其形状也由多边形块状逐渐变成在珠光体边界呈断续网状分布.2.渗碳体(Fe3C)它是铁和碳形成地化合物,其碳地质量分数为6.69%,抗浸蚀能力较强,经3-5%硝酸酒精溶液浸市蚀后呈亮白色,若用苦味酸钠溶液浸蚀,则被染成暗黑色.由此可以区别铁素体和渗碳体.3.珠光体(P)它是铁素体和渗碳体地机械混合物,在一般退火处理下,是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相互混合交替排列形成地层片状组织,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高倍放大时能清楚地看到珠光体中平行相间地宽条铁素体和条状渗碳体;当放大倍数较低时,这时所观察到地珠光体中地渗碳体呈一条黑线.当组织较细而放大倍数较低时,珠光体地片层就不能分辨,而呈黑色.4.莱氏体(L'd)它是在室温时,由珠光体.共晶渗碳体及二次渗碳体所组成地机械混合物.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莱氏体地组织特征氏,在白亮色地渗碳体基体上分布着许多黑色点(块)状或条状地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连在一起,没有边界线无法分辨开.三.实验内容观察给出试样地显微组织,画出所观察到组织地示意图.1四.实验设备及材料1.金相显微镜.2.金相试样:20钢.45钢.T8钢.T12钢.共晶白口铸铁.亚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等七块试样.3.金相图谱.五.实验要求1.根据设备条件,1~2人为一组,每组备有显微镜一台.试样七块.金相图谱一本.2.按观察要求,选择物镜和目镜,并装在显微镜上.按照金相显微镜地操作程序,将其调节到所看见地组织最为清晰为止.六.金相显微镜地结构和使用金相显微镜通常由光学系统.照明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现以XJB-1型台式金相显微镜为例说明.XJB-1型金相显微镜地光学系统如图1所示,灯泡发出地光线经聚光透镜组及反光镜聚集到孔径光栏,再经过聚光竟聚集到物竟地后焦面,最后通过物镜平行照射到试样地表面.从试样表面反射回来地光线经物镜组和辅助透镜,由半反射经转向,经过辅助透镜及棱镜形成一个倒立地放大实像,该像再经过目镜放大,就成为在目镜视场中能看到地放大映像.XJB-1型金相显微镜地外形如图2所示.现将分别介绍其各部件地功能及使用.照明系统:在底座内装有一低压灯泡作为光源,聚光镜.孔径光栏及反光镜等均安置在圆形底座上,视场光栏及另一聚光镜则安在支架上,她们组成显微镜地照明系统,使试样表面获得充分均匀地照明.显微镜调焦装置:在显微镜地两侧有粗调焦和微调焦手轮,粗调手轮地转动可使栽物台地弯臂作上下移动,微调手轮使显微镜沿滑轮缓慢移动,在右侧手轮上刻有分度格,每一格表示物镜座上下移动0.002mm.载物台:用于放置金相样品,观察面须向下.载物台和下面托盘之间有导架,用手推动,可使载物台栽水平面上作一定范围地十字定向移动,以改变试样地观察部位.2孔径光栏和视场光栏:孔径光栏装在照明反射镜座上面,调整孔径光栏能够控制入射光束地粗细,以保证物像达到清晰地程度.视场光栏设在物镜支架下面,其作用是控制视场范围,使目镜中视场明亮而无阴影.物镜转换器:转换器呈球面状,上面有三个螺孔,可安装不同放大倍数地物镜,转动转动器可使各物镜镜头进入光路,与不同地目镜搭配使用,以获得各种放大倍数.目镜筒:目镜筒呈45°倾斜安装在附有棱镜地半球座上,还可将目镜转向45°呈水平状态以配合照相装置进行金相摄影.图1 XJB-1型金相显微镜地光学系统图2 XJB-1型金相显微镜外形结构图3。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实验设备及材料 金相显微镜; 金相图册; 各种铁碳合金的显微样品
实验内容及步骤 验前学生应复习讲课中的有关内容和阅读实 验指导书, 为实验做好理论方面的准备; 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铁碳合金标准试样的 平衡组织, 识别钢和铸铁组织形态的特征, 根据 Fe-Fe3C相图分析各合金的形成过程;建立成 分、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
纯铁的室温平衡组织(0.01C/%) 铁素体
45钢的室温平衡组织(0.45C/%) 铁素体+珠光体
T8钢的室温平衡组织(0.77C/%) 珠光体
T12钢的室温平衡组织(1.2C/%)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亚共晶白口铸铁室温平衡组织
共晶白口铸铁室温平衡组织
过共晶白口铸铁室温平衡组织
铁碳合金标准试样的平衡组织
编号 1 2 3 4 5 6 7
材料 工业纯铁
45 T8 T12 亚共晶白口铁 共晶白口铁 过共晶白口铁
处理状态 退火 退火 退火 退火 铸造 铸造 铸造
侵蚀剂
放大倍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3-4%硝酸酒精溶液 ×450
绘出所观察的显微组织示意 图,画时抓住组织形态的典型特 征,并在图中表示出来。
根据显微组织近似确定亚共 析钢的含碳量: C%= (P×0.77)/ 100 + (F×0.0218)/100, 式中: P和F分别为珠光体和 铁素体所占面积(%)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 画出所观察显微组织示意图,并注明材 料名称、含碳量、侵蚀剂和放大倍数, 显微组织画在直径为30-50mm的圆内, 并将组成物名称以箭头引出标明。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铁碳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其性能与组织密切相关,而组织的形成与平衡相变过程密切相关。

为了深入了解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形成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观察。

实验一:样品准备科学家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样品,按照质量百分比控制了碳含量在0.02%到6.7%之间。

样品制备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样品的纯净度,避免其他杂质的影响。

实验二:样品加热处理将样品置于高温炉中,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过程中需控制加热速率,以免样品出现不均匀加热的情况。

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时间,科学家们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热处理过程。

实验三:金相显微镜观察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样品,科学家们使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金相显微镜是一种特殊的显微镜,可以通过对样品进行酸蚀或电解抛光等处理,使得样品表面显露出不同的组织结构。

通过观察样品的显微组织,可以了解铁碳合金的相变规律和组织形成机制。

实验四:相图分析除了金相显微镜观察外,科学家们还进行了相图分析。

相图是描述材料相变行为的图表,可以直观地显示出不同组分和温度条件下的相变情况。

通过对铁碳合金的相图分析,可以确定相变温度和组织形成的规律。

实验五:数据分析与总结科学家们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总结。

他们对不同成分和温度条件下的铁碳合金组织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比较,找出了组织形成的规律。

同时,他们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计算,验证了实验观察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实验观察,科学家们对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发现,铁碳合金的组织形成与碳含量、温度和冷却速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不同条件下,铁碳合金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如珠光体、渗碳体、马氏体等。

这些组织结构的形成直接影响着铁碳合金的性能。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实验的结果对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获得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同时,也为铁碳合金的合金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六章 铁碳合金状态相图的分析及平衡组织观察

第六章  铁碳合金状态相图的分析及平衡组织观察

第六章铁碳合金状态相图分析及组织观察一、概述铁碳合金状态图是研究铁碳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关系的重要工具。

了解和掌握铁碳合金状态图对于制定钢铁材料的各种工艺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分别讨论纯Fe;共析钢;亚共析钢;过共析钢;共晶白口铁;亚共晶白口铁;过共晶白口铁等几个典型合金的结晶过程,以深入了解铁碳合金相合肥组织的形成规律及其组织特征。

1、含0.01%C合金的结晶过程及组织特征含碳0.01%的合金为工业纯铁,其结晶过程如下(参照图1中的合金①)。

液态金属在1~2点温度区间按匀晶转变结晶出单相δ固溶体。

δ固溶体冷却导3点时,开始发生固溶体的同素异构转变Aδ→。

由于δ相晶界上的能量转高,因此,奥氏体的晶核优先在δ相的晶界上形成,然后长大。

这一转变在4点结束,合金全部转变为单相奥氏体。

奥氏体冷却到5~6之间又发生同素异构转变γα→,转变为铁素体。

铁素体也同样是在奥氏体晶界上优先形核,然后长大。

铁素体冷到7点时,碳在铁素体中的溶解度达到饱和。

冷到7点以下,将从铁素体中析出过剩的渗碳体。

这种渗碳体一般沿铁素体晶界析出,称为三次渗碳体。

因此,工业纯铁室温下的组织为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所组成。

铁碳平衡状态图2、共析合金的结晶过程及组织特征当温度在1点以上时,合金全部为液态。

当合金降温至1点,并稍微过冷,开始从液体中析出奥氏体。

继续降温从液体汇总析出奥氏体,液相的浓度沿BC 线变化,奥氏体的浓度沿JE 线变化。

两相相对重量的比值可由杠杆定律求出: QLaOQA Ob =奥氏体初次晶在液态金属中自由长大,一般呈树枝状。

降温至2点结晶终了,变成了单相的奥氏体组织。

在2-3点温度区间,为单相奥氏体,相的浓度等于合金的成分,没有成分和组织的变化。

在3点共析成分的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的转变产物为珠光体。

平衡条件下所得的珠光体组织是一层铁素体和一层渗碳体交替排列的机械混合物。

用3%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窄的条纹为渗碳体,宽的白色条纹危房铁素体,这是因为浸蚀时,铁素体被均匀浸蚀,而渗碳体叫铁素体硬,不易被浸蚀,故凸出于铁素体之外。

机械制造实验报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机械制造实验报告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

机械制造实验报告铁碳合⾦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实验项⽬名称:铁碳合⾦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实验⽬的和要求(必填)1.通过观察和分析,熟悉铁碳合⾦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熟悉⾦相显微镜的使⽤;2.了解铁碳合⾦中的相及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2.1 概述碳钢和铸铁是⼯业上应⽤最⼴的⾦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组织有密切的联系,因此熟悉掌握它们的组织,对于合理使⽤钢铁材料具有⼗分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

⑴碳钢和⽩⼝铸铁的平衡组织平衡组织⼀般是指合⾦在极为缓慢冷却的条件下(如退⽕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铁碳合⾦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可以根据Fe—Fe3C相图来分析。

从相图可知,所有碳钢和⽩⼝铸铁在室温时的显微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所组成。

但是,由于碳含量的不同,结晶条件的差别,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形态,分布和混合情况均不⼀样,因⽽呈现各种不同特征的组织组成物。

碳钢和⽩⼝铸铁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见表1。

a)⼯业纯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F为⽩⾊块状(如图1所⽰);b)亚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铁素体(F)+珠光体(P),F呈⽩⾊块状,P呈层⽚状,放⼤倍数不⾼时呈⿊⾊块状(如图2所⽰)。

碳质量分数⼤于0.6%的亚共析钢,室温平衡组织中的F呈⽩⾊⽹状包围在P周围(如图3所⽰);c)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是珠光体(P),其组成相是F和Fe3C(如图4、5所⽰);d)过共析钢——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Ⅱ+P。

在显微镜下,Fe3CⅡ呈⽹状分布在层⽚状P周围(如图6所⽰);e)亚共晶⽩⼝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P+Fe3CⅡ+ Ld'。

Fe3CⅡ⽹状分布在粗⼤块状的P的周围,Ld'则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7所⽰);f)共晶⽩⼝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Ld',由⿊⾊条状或粒状P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8所⽰);g)过共晶⽩⼝铸铁——室温时的平衡组织为Fe3CⅠ+ Ld',Fe3CⅠ呈长条状,Ld'则由条状或粒状P 和Fe3C基体组成(如图9所⽰)。

实验五++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五++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实验五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2.了解由平衡组织估算亚共析钢含碳量的方法。

二、实验说明研究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是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

所谓平衡组织,是指合金在极其缓慢冷却条件下得到的组织。

如图5-1所示。

图5-1 Fe—Fe3C平衡组织相图由Fe—Fe3C相图可以看出,铁碳合金的室温平衡组织均由铁素体、渗碳体[由分从液体中直接析出的一次渗碳体(Fe3CⅠ);从奥氏体中析出的二次渗碳体(Fe3CⅡ);从铁素体中析出的三次渗碳体(Fe3CⅢ)]两个基本相所组成,但对不同含碳量的铁碳合金,由于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形态与分布不同,从而使各类铁碳合金在显微镜表现出不同的组织形貌。

1.工业纯铁工业纯铁是指含碳量低于0.02%的铁碳合金,其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三次渗碳体所组成。

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铁素体晶粒呈亮白色块状,晶粒和晶粒之间显出黑线状的晶界。

三次渗碳体呈不连续的小白片位于铁素体的晶界处。

2.共析钢共析钢是指含碳量0.77%的铁碳合金。

共析钢的显微组织全部由珠光体组成。

在平衡条件下,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片状机械混合物,经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其铁素体和渗碳体均为亮白色;在较高放大倍数时(600×以上),能看到珠光体中片层相同的宽条铁素体细条渗碳体,且两者相邻的边界呈黑色弯曲的细条。

由于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对量相差较大,按照杠杆定律可计算出两者相对量的比约为8∶1,从而形成了铁素体片比渗碳体片宽的多的特征。

在中等放大倍数下(400×左右),因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不够,珠光体中的渗碳体两侧边界合成一条黑线。

在放大倍数更低的情况下(200×左右),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片层都不能分辨,此时珠光体呈暗黑色模糊状。

3.亚共析钢亚共析钢是指含碳量为0.02~0.77%之间的铁碳合金。

亚共析钢的显微组织是由先共析铁素体(呈亮白色块状)与珠光体(呈暗黑色)组成。

(讲课)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分析免费全文阅读

(讲课)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及金相显微镜的使用分析免费全文阅读
七 、注意事项1. 在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前必须将手洗净擦干 , 并保持室内 环境的清洁 , 操作时必须特别仔细 , 严禁任何剧烈的动作。2. 在移动金相试样时 , 不得用手指触碰试样表面或试样重 叠起来 , 以免引起显微组织模糊不清 , 影响观察效果。3. 画组织图时 , 应抓住组织形态的特点 , 画出典型区域的 组织 , 注意不要将磨痕或杂质画在图上。4.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莱氏体
珠光体+二次渗碳体+莱氏体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显微组织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4%硝酸酒精溶液
过共晶白口铁
浸蚀剂
4%硝酸酒精溶液
类型
白口铸铁
共晶白口铁
4.3~6.67
亚共晶白口铁
4.3
2.06~4.3
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量(%)



■ 纯铁在室温下具有单相铁 素体组织 。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通常 称为工业纯铁 。黑色线条 是铁素体的晶界 , 而亮白 色基底则是铁素体的不规 则等轴晶粒 , 在某些晶内 和晶界驱粗处还可以看到 不连续的薄片状三次渗碳 体,含量微小忽略不计。
三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显微分析1、工业纯铁
图1-3 工业纯铁显微组织(100×) 浸蚀剂为4%硝酸酒精溶液
2、碳钢含碳量在0.0218%~2. 11%范围内的铁碳合金称为碳 钢 。按其含碳量与平衡组织的不同 , 可分为亚共析碳钢 , 共析碳钢和过共析碳钢3种。(1) 亚共析钢亚共析钢的含碳量在0.0218%~0.8%范围内 , 其组织有铁素体和珠光体所组成 。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 , 铁素体的数量逐渐减少 , 而珠光体的数量则相应地增多 , 两者的相对量可由杠杆定律求得 。也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珠光体和铁素体各自所占面积的百分数 , 近似地计算出钢的含碳量: c﹪ =p % ×0.8%式中: C% -钢的含碳量;P% -珠光体所占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掌握铁碳合金(碳钢及白口铸铁)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成分(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从而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实验原理铁碳合金的显微组织是研究和分析钢铁材料性能的基础,所谓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是指合金在极为缓慢的冷却条件下(如退火状态,即接近平衡状态)所得到的组织。

可根据以组织组成物标注的Fe-Fe3C合金相图来分析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如图4–1所示。

图4–1以组织组成物标注的Fe-Fe3C合金相图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主要是指碳钢和白口铸铁组织,其中碳钢是工业上应用最广的金属材料,它们的性能与其显微组织密切相关。

此外,对碳钢和白口铸铁显微组织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加深对Fe-Fe3C相图的理解。

从Fe-Fe3C相图上可以看出,所有碳钢和白口铸铁的室温组织均由铁素体(F)和渗碳体(Fe3C)这两个基本相所组成。

但是由于含碳量不同,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对数量、析出条件以及分布情况均有所不同,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组织形态。

在Fe-Fe3C相图中,ABCD为液相线,AHJECF为固相线。

相图中各特征点的温度、成分及其含义见表4–1。

表4–1铁碳相图中各特征点的说明点的符号温度/℃含碳量/%说明A15380纯铁熔点B1495包晶反应时液态金属的成分点C1148共晶点L C →A E+ Fe3C,共晶产物称莱氏体D1227渗碳体的熔点E1148碳在γ–Fe中的最大溶解度F1148共晶反应渗碳体的成分点G9120α–Fe⇋γ–Fe同素异构转变点H1495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J1495包晶点L B+ δH→A JK727共析反应时渗碳体成分点N13940γ–Fe⇋δ–Fe同素异构转变点P727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S727共析点A S →F P体+ Fe3C,共析产物,称珠光体Q室温室温下碳在F体中的溶解度Fe- Fe3C相图中有二条水平线(此处不介绍包晶线及包晶反应):ECF水平线(1148C)为共晶线,在该线温度下将发生共晶转变:L4.3+ Fe3C 。

转变产物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高温莱氏体(Ld)。

PSK水平线(727C)为共析线,在该线温度下将发生共析转变:A0.77+ Fe3C 。

转变产物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珠光体(P)。

共析线又称为A1线。

Fe- Fe3C相图中还有固态转变线:GS为A体⇋F体固溶体转变线,又称为A3线;ES线为碳在A体中的固溶线。

称为A cm线;PQ线为碳在F体中的固溶线。

综上所述可见,铁碳合金中的渗碳体根据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一次渗碳体Fe3CⅠ(由液相直接析出的渗碳体)、二次渗碳体Fe3CⅡ、三次渗碳体Fe3C III、共晶渗碳体和共析渗碳体五种。

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组织组成物,区别仅在于形态和分布不同,但都同属于一个相。

由于它们的形态和分布不同,所以对铁碳合金性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各种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室温下的显微组织见表4 –1。

用浸蚀剂显露的碳钢和白口铸铁,在金相显微镜下具有下面几种基本组织组成物。

(1)铁素体(F):碳在α–Fe中的固容体。

铁素体为体心立方晶格,具有磁性及良好塑性,硬度较低。

用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明亮的等轴晶粒;亚共析钢中铁素体呈块状分布;当含碳量接近于共析成分时,铁素体则呈断续的网状分布于珠光体周围。

(2)渗碳体(Fe3C):经3~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渗碳体呈亮白色。

按照成分和形成条件的不同,渗碳体可以呈现不同的形态:一次渗碳体(初生相)是直接由液体中析出的,故在白口铸铁中呈粗大的条片状;二次渗碳体(次生相)是从奥氏体中析出的,往往呈网络状沿奥氏体晶界分布;三次渗碳体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通常呈不连续薄片状在于铁素体晶界处,数量极微。

(3)珠光体(P):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片状珠光体,是由铁素体与渗碳体交替排列形成的层片状组织,经浸蚀后,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不同特征的珠光体组织。

高倍放大时能清楚看到珠光体中平行相间的宽条铁素体和细条渗碳体;放大倍数较低时,由于显微镜的鉴别能力小于渗碳体片厚度,珠光体中的渗碳体就只能看到是一条黑线,当组织较细而放大倍数低时,珠光体的片层就不能分辨,而呈黑色。

球状珠光体:它的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的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白色的渗碳体颗粒,其边界呈黑色。

(4)低温莱氏体(Ld′):是在室温时珠光体与二次渗碳体和共晶渗碳体所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低温莱氏体显微组织特征是在亮白色共晶渗碳体基底上分布着暗黑色斑点及细条状的珠光体。

根据组织特点及碳含量的不同,铁碳合金可分为工业纯铁、钢和铸铁三大类。

1、工业纯铁含碳量小于%,显微组织由铁素体和少量三次渗碳体组成。

如图4–2所示。

其中黑色线条是铁素体的晶界,而亮白色基体则是铁素体的不规则等轴晶粒,在某些晶界处可以看到不连续的薄片状三次渗碳体。

材料:工业纯铁1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金相组织:铁素体图4–2 工业纯铁退火显微组织2、钢(1)亚共析钢含碳量为~%,其组织由铁素体和珠光体组成。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铁素体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珠光体的数量则相应地增多。

如图4–3 (a) (b)所示。

材料:20钢500×材料:45钢5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金相组织;块状铁素体+片状珠光体金相组织:块状铁素体+片状珠光体(a)20钢退火显微组织(b)45钢退火显微组织图4–3 亚共析钢退火显微组织图中亮白色块状为铁素体,暗黑色为珠光体。

根据二者所占面积百分数,近似计算出钢的含碳量。

首先在显微镜下观察珠光体和铁素体各自所占面积的百分数,然后近似地计算出钢的含碳量,即碳含量≈P×%,其中P为珠光体所占面积百分数。

例如:在显微镜下观察到50%的面积为珠光体,50%为铁素体,则此钢C =1008.050= % 即相当于40钢。

(2)共析钢含碳量为%,组织为单一的珠光体,其显微组织如图4–4所示。

在不同方向的片层集团交界处,构成了珠光体的晶界。

(3)过共析钢含碳量大于%,室温平衡组织由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组成。

其中二次渗碳体沿晶界呈网状分布。

钢中含碳量越多,二次渗碳体数量就越多。

图4–5所示为含碳量%的过共析钢的显微组织。

组织形态为层片相间的珠光体和细小的网络状渗碳体,经硝酸酒精浸蚀后珠光体呈暗黑色,而二次渗碳体呈白色细网状。

材料:T8钢(共析钢)500×材料:T12钢(过共析钢)5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金相组织:片状珠光体金相组织:层片状珠光体和二次渗碳体(白色网状)图4–4 共析钢退火显微组织图4–5 T12钢退火显微组织;3、白口铸铁(1)亚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小于%,室温平衡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及低温莱氏体。

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呈现黑色枝晶状珠光体和斑点状莱氏体,如图4–6所示。

材料:亚共晶白口铸铁500×1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金相组织:珠光体(黑色枝晶状)+低温共晶莱氏体(基体)+二次渗碳体图4–6 亚共晶白口铸铁铸态显微组织(2)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为%,室温平衡组织由单一的共晶低温莱氏体组成。

经浸蚀后,在显微镜下珠光体呈暗黑色细条及斑点状,渗碳体呈亮白色,如图4–7所示。

材料:共晶白口铸铁5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显微组织:低温共晶莱氏体图4–7 共晶白口铸铁铸态显微组织(3)过共晶白口铸铁含碳量大于%,在室温平衡组织由一次渗碳体和低温莱氏体组成。

用硝酸酒精溶液浸蚀后,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暗色斑点状的低温莱氏体基体上分布着亮白色粗大条片状的一次渗碳体,如图4–8所示。

材料:过共晶白口铸铁100×500×浸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显微组织:低温共晶莱氏体+ 亮白色粗大条片状的一次渗碳体图4–8 过共晶白口铸铁铸态显微组织三、注意事项1、观察显微组织时,可先用低倍全面观察,找出典型组织,再用高倍放大,对部分地区进行详细的观察;2、试样表面不得用手指接触或将试样重迭起来,以免引起显微组织模糊不清,影响观察;3、画显微组织图时应抓住组织形态特征,画出典型区域的组织,注意不要将磨痕或杂质画上。

四、实验方法指导 1、实验设备及材料 (1)4X 型金相显微镜; (2)金相图片;(3)各类铁碳合金的金相显微试样:工业纯铁、15钢、45钢、T8钢、T12钢、亚共晶白口铸铁、共晶白口铸铁、过共晶白口铸铁。

2、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熟悉4X 型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来观察和研究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2)在本实验中,学生应根据铁碳合金相图分析各类成份合金的组织形成过程,并通过对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观察和分析,熟悉钢和铸铁的金相组织和形态特征,以进一步建立成分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概念;(3)在显微镜下对各种试样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确定其所属类型; (4)根据显微组织近似地计算亚共析钢的含碳量:1000008.01008.0%⨯+⨯=F P C 式中:P 为珠光体所占面积(%),F 为铁素体所占面积(%)。

五、实验报告要求1、叙述实验目的及原理;2、绘出Fe –Fe 3C 状态图,并标出组织组成物;3、在Φ25~30圆内画出所有观察的显微组织,画图时应抓住组织形态的特征。

组织按含碳量增加顺序排列,并注明材料名称、含碳量、浸蚀剂、放大倍数及组织名称,并把组织名称与图中相应组织用箭头连接;4、根据观察的显微组织,用杠杆定律估算亚共析钢未知的含碳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