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1 折形状课件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形状的认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大多数物体都是由4种基本形状组成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 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A4纸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1、折出的纸筒一样高,上下都一样粗。 2、书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对纸筒的撞击力。 3 、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生活中的运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2张(共PP1T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2张(共PP1T2)张PPT)

再见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2张(共PP1T2)张PPT)
你知道吗? 圆形纸筒承受力最大!因为它没有
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匀地分 散开来。所以圆筒的每一点承受力并不 大,而整体却能承受很大的力。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2张(共PP1T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2张(共PP1T2)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2张PPT)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 形状与结构 1.折 形 状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形状苏教版(共11张PPT)
测试时的注意事项:
一本一本,轻拿轻放; 对准中心,防止倾倒; 压坏纸筒,本数减一; 一次使用,不可重复; 完成记录,整理器材。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三角形纸筒 四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筒形纸筒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怎么折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测试方法: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 周围的事物,去探索发现身 边物体的形状和承受力,也 可以和同学一起试着设计有 关实验来验证,好吗?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折2.形1状折|形苏状教|版苏教(共版11张(共PP1T1)张PPT)

②③④⑤来自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 (共11张PPT)
折形状时要求: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0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0

大家猜一猜,在这几个纸筒中,谁的承受力最大? 请你们按承受力由大到小排序,并填在活动记录上。
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纸筒形状
预测承受力 (序号)
实际承b、重物“科学书”,小心轻放,书在纸筒上 保持平衡后再松手。 c、每个形状只做一次,压坏了不再重复做。 d、如果放到第6本塌了,只能算承受5本。 e、做好实验记录。
种原理设计了许多如 餐厅、商场等公共建 筑的屋顶,这种屋顶 可以做得很大、很薄, 不但减轻屋面结构的 重量,又能节省大量 建筑材料。
国家大剧院
北京网球馆
北京火车站大厅
美丽如帆的悉尼歌剧院
为什么圆柱的承受力最大?
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 均匀地分布,所以每一点承受力不大,整 体承受力就比较大;正方形有四个角,不 能把加在上面的承受力均匀地分散开,每 一点承受力都比较大,整体承受力就比较 小。
鸡蛋的这种形状能 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 散开来,所以能够承 受比较大的重力。
建筑师们根据这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0
步骤: 1、把没有贴双面胶的部分平均分,如:三边形纸筒 平均分3份、四边形纸筒平均4份、圆形不用分,直接 把纸边与纸边粘合 ; 2、 粘贴纸筒时,可以两个同学合作进行粘贴。(纸 筒的边与边用双面胶粘合、抹平;纸边与纸边粘合正 好是双面胶宽度。) 3、把折好的纸筒并列排放好,放在桌面上。 (折纸 完成,坐端正)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5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5
源自你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吗?
我的宝宝们很厉害的, 相信吗?
科学家们还根据我们鸡蛋宝宝的特 性建造了很多好看的建筑呢!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学以致用
• 判断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 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等。( √ )
2、一张纸无论怎样是不可能托起科学课本的。 (× )
材料:纸若干张,书本
步骤:1.预测实验结果 2.把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 3.轻轻将书本放到纸筒上,一点点加 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
纸筒的形状 预测承受 实际承受 重量(书 重量(书 的数量) 的数量)
三角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柱形纸筒
实验注意事项
1.放书本时,要对准纸筒中心,一本一本地 加,轻拿轻放,防止人为的倾倒。 2.每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如重复使用, 实验结果将不准确。 3.如放6本书纸筒被压坏,它的承受力应该为 5本书。
纸筒的形状 预测承受 实际承受 重量(书 重量(书 的数量) 的数量)
三角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柱形纸筒
纸筒的形状 预测承受 实际承受 重量(书 重量(书 的数量) 的数量)
三角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柱形纸筒
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 的确可以托起较重物体, 但用不同的方式折叠和弯 曲,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 力,其承受力大小也不相 同。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 大,次之是六边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最后是三角 形纸筒。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15
球体 锥体
柱体 台体
温馨小贴士
1.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小组内 所折的纸筒高度应该一样哦。 2.纸筒上下两边要平,胶带要把缝 隙粘牢固。 3.纸筒要一样高,不能有的横折有 的竖折。 4.小组要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11张)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11张)

国家大剧院
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去探索
发现身边的物体为什么要形成现在的 形状,并和同学讨论,好吗?
敬请指导!
试试看,相信你能的!
1、物体大多数是由( )、( )、( )、
( )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把(
)用不同的方式( )或
( ),可以提高材料的(
)。
3、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 )不同,其
加重物注意点: 1、掌握好书的重心对准中心来放。 2、放书时要轻拿轻放,减少对纸筒的撞击力。 3 、一个纸筒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4、做好记录,看看每个纸筒能承受多少本书 的重量。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把薄的材
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 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折叠或弯 曲的形状不同,其承受力也是不 同的。
老师想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纸若干张,透明胶,书本
实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折纸注意点: 1、折出的纸筒一样高,大小和厚度要一样。 2、不可折叠出多余的折痕,纸筒的边缘不 可以重合。 3、小组分工明确:比一比谁制作的形状最符合 要求。
实验: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也是不相同的。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16张)

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精品课件 -2.1 折形状(苏教版)(16张)
料管理、观察与监督) 4、填好活动记录。
——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 都会均匀地分布,所以圆柱上的每一个点承 受到的力并不大,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 而四棱柱有四条棱,不能把加在上面的重量 均匀地分散开,每一条棱承受到的力都比较 大,整体却不能承受太大的力。六棱柱,五 棱柱,三棱柱同理。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折形 状
温江区公平学校 干鸿良
同学们,你们能说出下面物体是什么 形状的吗?
球体
锥体
正方体
圆柱体
台体
把前面的形状改变一下就会出现新形状。
学以致用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
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想一想:如何用这张纸托起这块砖呢?
我们就用“折一折”的方法来探究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以下物体根据什么原理做成,为什么这样设计?
人民大会堂 希腊神庙
国家大剧Hale Waihona Puke 杭州国际会议中心埃及金字塔
台 湾 大 楼
101
试一试 把A4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
评比标准: 折痕清晰、 没有凹陷、 粘接平整。
承受力预测
如何测试纸筒承受力
温馨提示:
1、活动时间为8分钟,各小组控制好时间。 2、纸筒只能测试一次,不能重复使用,否
则影响测试结果。 3、小组做好分工合作。(记录、操作、材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1 折形状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1 折形状课件
五年级科学
折形状
小提示: 蛋壳虽薄, 却能承受 很大的力量
鸡蛋的这种形状能 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 散开来,所以能够承 受比较大的重力。
建筑师们根据这
种原理设计了许多如 餐厅、商场等公共建 筑的屋顶,这种屋顶 可以做得很大、很薄, 不但减轻屋面结构的 重量,又能节省大量 建筑材料。
大多数物体都是有由4种基本形状组成的。

(圆柱体 和立方体)统称为 柱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 成其他形状。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这些物体主要是由圆形和卵形构成的,对圆形和 卵形壳体来说,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 散和分布的。它能够把所受的外力变成压力。均匀地 扩散到壳体各处,所以整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你还能说说人 们在生活、生产中是 如何利用形状的吗?
你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吗?
学以致用
判断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
钢管、瓦楞纸等。
(√ )
2.一张纸无论怎样是不可能托起科学课本的。 ( × )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高ຫໍສະໝຸດ 材料的承受力。(√ )
试试看,相信你能的!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 (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 了( 柱状钢管 )、(瓦楞纸 )、(薄壳 结构的建筑 )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 折叠 )或 (弯曲 ),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 )不同,其 (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42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42

把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做好的纸筒要小心地立在桌面上等待验收~
目的:研究纸筒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不同形状的纸筒、练习本若干。
方法: 用练习本检测
Ø 轻轻将练习本放到纸筒上,一本本的 加,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Ø 记录时,最后一本要排除; Ø 一个纸筒只能做一次实验。
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实验记录表 承受力
纸筒的形状 预 测(排序)实 际(本) 三角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柱形纸筒
通过研究,我们组发现……(小组交流,准备汇报。)
重要发现
• 形状改变,可以提高承受力。 • 形状不同,承受力也不同。 • 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
说说下列物体形状的好处!
一株成年毛竹 重量可达100多 斤!
神奇的实验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折形状|苏教版42
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4种基本 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锥体
台体
柱体
球体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 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你能看出下列物体有哪些基本形状吗?
思考: 怎样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
比它重的物体!
托起的高度 要不少于15厘米!
A4纸的尺寸是 29.7厘米×21厘米!
鸡蛋的这 种形状能把外 来的力均匀的 分散开来,所 以能够承受比 较大的重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家大剧院
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 跨212.2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
悉尼歌剧院
举世闻名的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 的壳片。其基座长186米,宽97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
折形状
小提示: 蛋壳虽薄, 却能承受 很大的力量
鸡蛋的这种形状能 把外来的力均匀的分 散开来,所以能够承 受比较大的重力。
建筑师们根据这
种原理设计了许多如 餐厅、商场等公共建 筑的屋顶,这种屋顶 可以做得很大、很薄, 不但减轻屋面结构的 重量,又能节省大量 建筑材料。
大多数物体都是有由4种基本形状组成的。

(圆柱体 和立方体)统称为 柱


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 成其他形状。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下面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形状构成的?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
这些物体主要是由圆形和卵形构成的,对圆形和 卵形壳体来说,在外力作用下内力是沿着整个表面扩 散和分布的。它能够把所受的外力变成压力。均匀地 扩散到壳体各处,所以整体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你还能说说人 们在生活、生产中是 如何利用形状的吗?
你能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好处吗?
学以致用
判断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
钢管、瓦楞纸等。
(√ )
2.一张纸无论怎样是不可能托起科学课本的。 ( × )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折叠或弯曲,可以提折出的纸筒一样高。上下都一样粗。 2.书要轻拿轻放,以减少对纸筒的撞击力。 3.一个纸筒能做一次实验,不可重复使用。
薄薄的纸,如果改变形状,的确 可以托起较重物体,但用不同的 方式折叠和弯曲,可以提高材料 的承受力,其承受力大小也不相 同。圆柱形纸筒承受力最大,次 之是六棱柱纸筒,再次是四棱柱, 最后是三棱柱纸筒。
因为圆柱没有角,任何加在上面的重量都会均 匀地分布,所以,圆柱上的每一个点承受力并 不大,而整体却能承受比较大的力。而其它图 形有三个角四个角,或六个角,不能把加在上 面的重量均匀地分散开,每一个点承受的力都 比较大,整体不能承受太大的力。
下面的物体是根据什么道理来做成的,为什 么要这样设计?
有柱状钢管、 瓦楞纸、 酒架、 鸡蛋座、 铁轨、
下面的物体是根据什么道理来做成的,为什
么要这样设计?
有柱状钢管、瓦楞
纸、铁轨、酒架
想一想:你还知 道哪些物体是根 据改变形状增大 承受力的原理设 计的?
[空心杆子抗弯能力最强]
在材料和横断面积相同的情况 下,同样的空心杆能够做得比实心 杆粗些;由于空心杆分布在外面的 材料比实心杆多,它的抗弯能力自 然要比实心杆强多了。人们受到启 发在建造房屋时,把一些高大的柱 子和一些杆子都做成空心的;在机 器制造业中,人们用钢管和铁管来 做承压抗弯的架子。杆件细而长时 才能做成空心的,粗且短时就没有 什么优越性了。
步骤:1.预测实验结果 2.把纸分别折成不同形状的纸筒: 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圆筒形 或其他形状。 3.轻轻将书本放到纸筒上,一点点加 书的重量,直到纸筒支持不住。 4.将实验结果填于表中。
纸筒的形状 预测承受重量 (书的数量)
三角形纸筒 正方形纸筒 六边形纸筒 圆柱形纸筒
实际承受重量 (书的数量)
希望大家能够细心观察大自然, 去探索发现身边的物体为什么 要形成现在的形状,并和同学 讨论,好吗?
改变物体的形状 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转变思维 可以改变世界
下课……
Pk大战
你能用一张A4复印纸托起一块红砖吗?
红红 砖砖
要保证红砖离桌面 15厘米以上。
老师想用一张A4复 印纸托起科学课本。
卷成 筒的 A4纸
A4纸
我们来研究形状和承受力的关系, 我们该如何研究呢?
猜一猜,那种形状承受力最强?
目的:研究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 材料:纸若干张,双面胶,书本
试试看,相信你能的!
1.物体大多数是由(锥)、(台)、(柱)、 (球)四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的。
2.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 了( 柱状钢管 )、(瓦楞纸 )、(薄壳 结构的建筑 )等。
3.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 折叠 )或 (弯曲 ),可以提高材料的(承受力)。 4.薄的材料折叠或弯曲的(形状 )不同,其 (承受力)也是不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