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有效期实验报告
关于药品第三方检验报告有效期的情况说明

关于药品第三方检验报告有效期的情况说明第一篇:关于药品第三方检验报告有效期的情况说明关于药品第三方检验报告的情况说明尊敬的药品购货商:我公司质量管理部现对药品的第三方检验报告的有效期和一些情况做如下的说明,若有不妥和错误之处请与相关权威部门核实:1、根据新版GSP要求,质管部审核首营品种资质时,是对药品的合法性进行审核,并对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予以审核。
确切讲药品注册时的注册检验也是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的一部分。
但是,生产厂商一般在药品注册时送检后,如果没有被相关部门抽查检验,就没有更新的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
有的生产商反馈,自己主动送检,大部分检验所现在工作繁忙(主要是加强对基药品种的抽查检验任务繁重)所以不接收。
2、我公司质量部特别咨询过安徽省药品检验所,第三方权威机构只是对送检药品的批次的检验做一个结果的判断,本身检验报告书是没有有效期的说法的。
有些检验报告书里提到的有效期标示的年月或者年月日是当时送检的药品批次的药品有效期。
3、首营品种资料审核时,我们一般口语化的“省检”其实是药品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报告的简称,并不是一定要求是某个省食品药品检验所的检验报告书,例如: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广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报告书……只要是检验报告书上有“CMA”标志以及CNAS检测字样,完全可以确定为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书了。
4、一部分生产商生产的同一品种,有不同的多个规格,可能送检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规格。
不同规格的同一个品种检验的项目一致,结果一致。
我司采购部会督促生产商尽量多规格送检。
5、我公司对合作的首营品种资料进行动态的审核,定期与生产商更新资料,若厂家有更新的药品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检验报告书,我司会第一时间邮寄给各购货商。
第二篇:估价报告有效期说明关于“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的说明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也称为估价报告使用期限,是指自估价报告出具之日起计算,使用估价报告不得超过的时间。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51003长期稳定性试验总结 zsw(2017年) - 副本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稳定性考察报告(151003)***药业质量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0.1g)持续稳定性试验总结报告一、报告内容:本报告是对批准的持续性稳定性考察方案实施情况总结,主要针对稳定性考察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出考察的结论与建议。
二、概述:1.产品概述1.1.标准依据/编号:盐酸左氧氟沙星片/ TS-10(C)0351.2.规格及包装规格:0.1 g/片1.3.贮存条件:遮光、密封保存。
1.4.有效期:24个月2.稳定性考察概述:2.1.本公司2015年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51003批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长期试验温度25°C 士 2°C 、相对湿度60% 士 10%的条件下对市售包装样品进行性状、含量、溶出度、有关物质等项目进行持续稳定性考察。
2.2.考察方法:将市售包装样品置于稳定性考察箱内,按中国药典附录规定的考察条件,考察时间为第0、6、12、24月共计四次,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规定,未发生偏差。
三、考察数据汇总:批号151003四、数据统计分析:4.1 含量变化趋势分析:4.2 溶出度变化趋势分析:从趋势图上可以看出,在稳定性考察期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含量、溶出度3个考察时间段与0月数据比较,基本无变化,稳定性好, 生产工艺可控。
四、结论与建议:从实验数据显示,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在规定条件温度25°C 士 2 1 、相对湿度60% 士 10%的条件下对市售包装样品进行性状、有关物质、含量、溶出度等项目进行24个月考察,质量指标符合内控规定,结论为合格。
在遮光、密封保存条件下有效期定为24个月药品质量能保证符合《中国药典》标准规定。
五、说明:本公司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未做原辅料相容性及制剂与包材相容性试验。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

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药物半衰期实验报告引言药物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
它是评估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药物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消失速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探讨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所用材料包括实验动物(小鼠)、待测药物、药物浓度测定仪器等。
首先,选取一组小鼠作为实验组,按照一定剂量给予待测药物。
然后,通过定期采集小鼠血样,并使用药物浓度测定仪器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
实验结束后,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药物的半衰期。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得到了药物在不同时间点的浓度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讨论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的半衰期与药物的代谢途径、排泄途径、药物本身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测定血样中药物的浓度,计算出药物的半衰期,从而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实验的结果显示,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
这表明药物在小鼠体内经历了代谢和排泄过程。
药物的半衰期是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它反映了药物的消失速度。
通过计算药物的半衰期,我们可以了解药物在小鼠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器官和酶系统的相互作用。
药物的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通过酶的作用将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然后通过肾脏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药物的半衰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酶的活性、肾功能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药物在小鼠体内的消失速度,并计算出了药物的半衰期。
药物的半衰期是评估药物代谢和排泄速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疗效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研究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行为,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药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某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药效评估实验目的:通过对某新型抗病毒药物的药效进行实验评估,验证其有效性、安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实验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实验地点:某大学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实验材料:1. 实验药物:某新型抗病毒药物(以下简称“药物A”)2. 对照药物:已知有效抗病毒药物(以下简称“药物B”)3. 实验动物:健康昆明小鼠50只,体重18-22g4. 实验试剂:病毒培养液、病毒感染液、细胞培养液、抗生素等5. 实验仪器:细胞培养箱、生物显微镜、酶标仪、离心机、冰箱等实验方法:1. 动物分组: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药物A高剂量组、药物A中剂量组、药物A低剂量组、药物B组和空白对照组。
2. 病毒感染:将各组小鼠分别用病毒感染液进行病毒感染,感染剂量为病毒滴度10^6 TCID50。
3. 药物处理:感染后24小时,药物A高剂量组、药物A中剂量组、药物A低剂量组和药物B组分别给予药物A或药物B进行处理,药物剂量分别为50mg/kg、25mg/kg、12.5mg/kg和50mg/kg。
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观察指标: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病毒滴度、体重变化、组织病理学变化等指标。
5. 数据统计: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1. 生存时间:药物A高剂量组、药物A中剂量组、药物A低剂量组和药物B组的生存时间均明显长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生存时间逐渐延长。
具体数据如下:- 空白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7.2±1.5)天- 药物A高剂量组:平均生存时间(14.5±2.1)天- 药物A中剂量组:平均生存时间(12.3±1.8)天- 药物A低剂量组:平均生存时间(10.6±1.6)天- 药物B组:平均生存时间(13.2±1.9)天2. 病毒滴度:药物A高剂量组、药物A中剂量组、药物A低剂量组和药物B组的病毒滴度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病毒滴度逐渐降低。
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共7篇)

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共7篇) (一)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本次检验的药品信息如下: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结论:xxx检验人员:xxx检验主要参数:xxx检验结果:xxx检验结论及建议:xxx(二)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结果:外观质量:xxx理化性质:xxx残留量:xxx微生物限度:xxx重金属含量:xxx感官性状:xxx检验结论:xxx检验建议:xxx(三)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项目:外观质量:xxx薄层色谱:xxx高效液相色谱:xxx峰纯效果:xxx理化性质:xxx检验结论:xxx检验建议:xxx(四)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项目:理化性质:xxx药效物质:xxx抗病毒检测:xxx感官性状:xxx检验结论:xxx检验建议:xxx(五)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项目:理化性质:xxx抗菌活性:xxx毒性测试:xxx稳定性测试:xxx感官性状:xxx检验结论:xxx检验建议:xxx(六)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 生产厂家:xxx 药品批号:xxx 生产日期:xxx 有效期:xxx 检验部门:xxx 检验时间:xxx 检验项目:外观质量:xxx 理化性质:xxx 细菌检测:xxx 感官性状:xxx 检验结论:xxx 检验建议:xxx(七)药品检验报告书模板检验药品信息:药品名称:xxx生产厂家:xxx药品批号:xxx生产日期:xxx有效期:xxx检验部门:xxx检验时间:xxx检验项目:理化性质:xxx流变性质:xxx药效物质:xxx感官性状:xxx检验结论:xxx 检验建议:xxx。
西药片剂长期稳定性实验记录

取样量(g)
制备方法
130601
収木品约40mg,至100ml容虽瓶中.加甲醉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 収续濾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临用新制)。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测定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 甲醇一水(用磷酸调pH为3・5) (56:4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理论板数按 材**峰计算不低于3000,***♦与相邻杂质 峰分离度大于1.5O
室内温度:°C相对溫度: %
结 果 序号
对照品溶液
主成分峰
判定
与0月比较
面 积
①
②
对照品溶液
其余总个杂质峰
判定
与0月比较
①
②
对照品溶液
其余笊个杂质峰
判定
与0月比较
①
②
试验负责人: 检验者:
日 期: 年—月—日 日 期: 年—月—日 年—月—日
第11页
产品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4、 每次实验后,应由实验人员和记录人在记录后签名,试验负责人要定 期进行检查。
5、 试验工作结束时,工作人员应将实验记录本交试验负责人,集中统一 归档。
6、 实验记录应妥善保存,保持整洁、完好,无破损。
7、 本实验记录不得携带出公司质量控制中心。
第2页
产品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样品信息、取样时间表
**卄片
紫外分光光度仪型号:
室内温度:C相对湿度: %
2
3
4
5
6
对照品
试验负责人: 检验者:
日 期: 年—月—日 日期: 年—月—日 年—月—日
第5页
产品名称
家庭用药安全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用药越来越普遍。
然而,家庭用药不当导致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家庭用药场景,探讨家庭用药的安全问题,提高家庭成员的用药安全意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药物不良反应的原理,通过模拟家庭用药场景,分析不同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当等因素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从而探讨家庭用药的安全问题。
三、实验设想1. 模拟家庭用药场景,选择常见药物进行实验。
2. 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当等因素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3. 总结家庭用药安全知识,提高家庭成员的用药安全意识。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收集常见家庭用药,如抗生素、止痛药、感冒药等。
- 准备模拟实验场景,如模拟家庭药箱。
2. 实验实施- 模拟不同家庭成员使用药物的场景,如儿童、老年人等。
- 观察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当等因素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3. 数据收集- 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疹等。
- 记录药物相互作用、剂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当等具体情况。
4. 结果分析-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家庭用药安全问题的原因。
- 总结实验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验结果1. 药物相互作用- 实验发现,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部分药物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 例如,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
2. 剂量过大- 实验发现,药物剂量过大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皮疹等。
- 例如,儿童使用成人剂量感冒药可能导致药物过量。
3. 用药时间不当- 实验发现,用药时间不当可能导致药物效果不佳或不良反应。
- 例如,夜间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失眠。
六、实验总结1. 家庭用药安全知识- 家庭成员应了解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 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进行。
2. 改进措施- 建立家庭药箱,存放常用药物,并定期检查药物有效期。
药物半衰期测定的实验报告

药物半衰期测定的实验报告药物半衰期测定的实验报告引言:药物的半衰期是指在体内消除一半药物所需的时间,是评估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重要指标。
准确测定药物的半衰期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剂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推算出药物的半衰期。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所用药物为X药,实验对象为实验室中的小鼠。
实验采用静脉注射法给小鼠注射X药,每只小鼠注射相同剂量。
实验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从小鼠体内取血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样中X药的浓度。
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小鼠的饮食和环境条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得到的血药浓度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h)血药浓度(mg/L)0 101 82 63 44 35 26 1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从图中可以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血药浓度逐渐下降。
根据血药浓度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推算出药物的半衰期。
半衰期是药物浓度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药物的半衰期约为3小时。
这意味着在3小时内,体内的药物浓度将下降到初始浓度的一半。
半衰期的测定对于合理用药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从而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成功推算出X药的半衰期为3小时。
这一结果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剂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的半衰期是评估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重要指标,它能够帮助医生确定药物的给药间隔时间,从而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实验的结果为药物半衰期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附录:本实验所用的测定方法为高效液相色谱法。
该方法通过将药物样品与特定的溶剂混合,并通过柱分离技术,将药物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
然后,通过检测器测定药物的浓度,从而获得药物在样品中的浓度数据。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准确、快速、灵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浓度测定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有效期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药物水解反应的特征。
2、掌握硫酸链霉素水解反应速度常数测定方法,并求出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二、实验原理
1、速率常数和有效期的测定
(1)比色法测浓度
链霉素是由放线菌属的灰色链丝菌产生的抗菌素,硫酸链霉素分子中的三个碱性中心与硫酸成的盐,分子式为:(C21H39N7O12)2.3H2SO4,它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结核病,本实验是通过比色分析方法测定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有效期。
硫酸链霉素水溶液在PH4.0~4.5时最为稳定,在过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麦芽酚(α-甲基-β-羟基-γ-吡喃酮),反应如下:
(C21H39N7O12)2.3H2SO4
麦芽酚 + 硫酸链霉素其他降解物
而麦芽酚在酸性条件下与三价铁离子作用生成稳定的紫红色鳌合物,故可用比色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2)一级反应速率方程
该药物水解反应为假一级反应,其反应速度服从以及反应的动力学方程
lg(C0-x)=k/-2.303t+ lgC0
C0——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浓度
x——t时刻链霉素水解掉的浓度
t——时间,以min为单位
k ——水解反应速度常数
若以lg(C0-x)对t作图应为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反应速度常数k。
(3)将测浓度转化为测吸光度
由于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初始C0正比于全部水解后产生的麦芽酚的浓度,也正比于全部水解测得的消光值E∞,即C0∝E∞;在任意时刻t,硫酸链霉菌素水
解掉的浓度X 应于该时刻测得的消光值E t 成正比,即X ∝ E t ,将上述关系代入 到速度方程中得:
lg(E ∞—E t )=(-k/2.303)t+ lgE ∞
可见通过测定不同时刻t 的消光值Et ,可以研究硫酸链霉素水溶液的水解反应规律,以lg(E ∞—E t )对t 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出反应的速度常数k 。
(4)药物有效期
药物的有效期一般是指当药物分解掉原含量的10%时所需要的时间t0.9。
t0.9=ln(100/90)/k=1/k·ln(100/90)=0.105/k 2、 活化能测定
测定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度常数k ,则可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Ea 。
)1
1(k k ln
2
1a 12T T R E -=
三、实验所需药品仪器
1、药品
硫酸链霉素药物 1.12~1.18mol/L 硫酸溶液 2.0mol/L 氢氧化钠溶液 0.5 % 铁试剂 2、仪器
722或752型分光光度计 1台 超级恒温槽 1台 磨口锥形瓶 100ml 2个 移液管 20ml 1支 磨口锥形瓶 50ml 11个 吸量管 5ml 3支 量筒 50ml 1个 吸量管 1ml 1支 水浴锅 1个 秒表 1只
四、实验步骤
1、 调整超级恒温槽的温度为 40+0.2℃。
2、 称量0.4g 硫酸链霉素于大烧杯中,用量筒量取100ml 蒸馏水溶解后,取50ml
约0.4%的硫酸链霉素溶液置于100ml 的磨口瓶中.并将锥形瓶放于40℃的恒温槽中,用刻度吸量管吸取2.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迅速加入硫酸链霉素溶液中,当碱量加入至一半时,打开秒表,开始记录时间。
3、取5个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编好号,分别用移液管准确加入20ml0.5
mol/L 0.5 %铁试剂,每隔10分钟,准确取反应液5ml于上述锥形瓶中,摇匀呈紫红色,放置5分钟,而后在波长为520nm下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测定消光值Et,记录实验数据。
4、最后将剩余反应液放入沸水浴中10分钟,然后放至室温再吸收2.5ml反应液
于干燥的50ml磨口锥形瓶中,另外加入2.5ml蒸馏水,再加入20ml0.5 %铁试剂和5滴硫酸溶液,摇匀至紫红色,测其消光值乘2后即为全部水解时的消光值E∞。
5、调节恒温槽,升温至50℃,按上述操作每隔5分钟取样分析一次,共测5
次为止,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温度:39.9℃(由于恒温槽一直稳定在39.9℃,故不取40℃进行计算。
)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
由于实验仪器不够稳定,有些时间点测量了多次,为了保证所取的数据点时间相对稳定,都取Et(2) 和Et(3)进行计算,见上表中黑体部分。
对于E∞,则取后两个相对稳定的数值取平均值进行计算。
整理后数据见下表。
温度:39.9℃称取质量:0.3963g E∞= 0.393
2、温度50℃称取质量:0.2205g(0.2%) E∞= 0.202
由于实验失误,称取质量为0.2g,但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故接着实验。
3、以lg(E∞—Et)对t作图,求出不同温度时反应的速度及活化能。
40℃时:
即-0.00208=-k/2.303
K1=4.79×10-3
同理可求50℃:
即-0.0094=-k/2.303 K2=0.02165
由公式:
)
1
1
(
k
k
ln
2
1
a
1
2
T
T
R
E
-
=
,把K1=4.79×10-3,K2=0.02165,
R=8.314 J/(K*mol)以及T1=313.14K,T2=323.15K 代入公式,可以求得Ea=126kJ/mol
4、求出25 ℃时的反应速度常数和该温度下药物有效期。
由公式
)
1
1
(
k
k
ln
2
1
a
1
2
T
T
R
E
-
=
,且把K2=0.02165,T2=323.15K,T=273.15K,
Ea=126kJ/mol,R=8.314J/(K*mol),代入得k125℃=2.96×10-4
t0.9=0.105/k=0.105÷(2.96××10-4)=354.71min=5.9h
六、思考题
1、使用的50ml的磨口瓶为什么要事先干燥?
因为该实验测定的分光光度值与麦芽酚的浓度成正比,如果磨口瓶事先没有干燥好,测定的麦芽酚浓度减小,测定的分光光度值会偏小,影响实验结果。
2、取样分析时,为什么要先加入铁试剂和硫酸溶液,然后对反应液进行比
色分析?
因为硫酸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酸性环境可以终止这个反应,我们实验所测的时间是硫酸链霉素水溶液水解的时间,要先加入硫酸创造酸性条件,终止反应。
加入铁试剂是因为铁试剂能与水解产生的麦芽酚迅速发生络合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才能进行比色分析。
七、实验讨论
1、本实验所测得得知在25℃时碱性条件下,药物有效期为354.71min。
而
由药品的说明书可知在常态下保质期一般为3年,故非常态下的药品有
效期仅能作为参考,并不能求得常态下保质期。
故本实验没有实验误差
的比较。
2、在水解后取样时时间要掌握好,要求小组成员默契合作。
取出水解的药
品后,迅速加入铁试剂,这时溶液由碱性变成酸性,而硫酸链霉素的酸
性条件下不水解,故水解已经停止,所以加入铁试剂后放置的时间长短
对吸光度基本无影响,但加铁试剂之前所放置的时间则对吸光度有影
响。
本实验50℃时20min的取样点由于取样时吸空了,导致重复操作
两次,时间也消耗了1分钟,故时间点为221min。
3、完全水解应在沸水浴中进行,注意加热过程不可以完全密封,溶液变
成浅黄色透明溶液则说明完全水解为麦芽酚,且有麦芽香味。
硫酸链
霉素完全水解的吸光度结果是一致的,实际上40℃、50℃条件下只需
进行一次完全水解即可,但由于实验间隔一周时间,实验条件已经发
生变化,还是重新测定了完全水解的值。
并且本小组由于称量事物,期
中一个溶液浓度仅为2%,故要重新测定完全水解的值。
八、参考文献
[1].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侯文华编.物理化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1
[2].潘莉,岳晓燕,卢登华.硫酸链霉素滴鼻液的含量测定及有效期确定.中国药业,
2008,17(17):22-23.
[3].何广平,南俊民,孙艳辉等编著.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工业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