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无创通气CPAP合理应用
新生儿CPAP的临床应用及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的正常值

Bubble CPAP 连接装置
连接装置
使用方法
NCPAP连接方式
鼻塞式:
导管有直式和弯式 放置于鼻腔内的导管长度约0.5~1.0cm 鼻塞的固定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婴儿头部戴帽用带子把两者连接起来
鼻罩式:
预调参数
将最初压力调到4~6cmH20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即6~8ml/kg
腹胀:CPAP 可抑制胃肠蠕动,使胃肠胀气,而且气道正
压可将气体压向胃内,引起腹胀,严重者可引起穿孔,故
腹胀患儿应属禁忌
呼吸浅表而无有效呼吸者
禁忌症
未经治疗的先天性膈疝,应用可出现腹胀,进一步压 迫胸腔脏器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颅内压力>20mmHg 面部、口腔、食道、和颅骨近期做过外科手术或受过 伤 急性鼻窦炎、鼻出血 已知或怀疑有鼓膜破裂或其他中耳疾病 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 呼吸衰竭晚期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新生儿CPAP的应用及生 命体征的正常值
一
一
概述
定义
作用机制
主要内容
适应症
禁忌症 并发症及防治
一
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
概述
Βιβλιοθήκη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20世纪30年代
首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其作用是增加跨肺压力,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 气量(FRC),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 (V/Q),使气道直径增加,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 消耗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呼
吸次数 /min × 3,一般供气流量为 5~7L/min,
FiO2
与给CPAP以前相同,或0.4-0.6
30分钟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病情变化
CPAP在儿科应用

全国小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高级研修班2006年7月15日无创呼吸支持-持续气道正压(CPAP)在儿科临床应用北京儿童医院陈贤楠一、概述1、概念:CPAP是一种正压呼吸支持方法,也可视为正压给氧的一种方法。
它可作为无创(鼻塞面罩鼻罩等)或有创(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的一种通气模式。
2、历史:持续气道正压作为机械通气模式应用始于上世纪30年代,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在小婴儿应用开始于70年代。
目前在呼吸、新生儿和ICU专业获得较广泛应用。
3、特点和现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支持和给氧具有设备较简单、价廉;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
鼻塞CPAP尤其适合新生儿、婴幼儿,作为给氧或呼吸支持方法已在儿科或得较多应用,适应症也在扩大。
近20年来在CPAP设备(系统顺应性、正压伐和鼻塞等)、作用机制(心肺功能的支持作用等)和临床应用策略指征均有所进展4、CPAP装置简介:供氧、供气的气源、氧气混合气和气流量计、加温湿化器、连接管道、硅胶鼻塞和面罩、正压调节伐或水封瓶。
二、方法:1 .途径:鼻塞CPAP,鼻罩、面罩、经气管插管通气CPAP。
2 ..参数调节:小婴儿气流量常需要8~12 L/分,根据水封瓶气泡酌情进行调节。
压力通常是4~6cmH2O,最高10cmH2O。
持续吸入氧浓度以<50%为宜。
节:CPAP流量与压力的选择。
注意事项(主要针对小婴儿)。
1、清洁鼻腔,保持气道通畅。
2、固定鼻塞位置,头两侧用沙袋固定。
3、保持正确体位,头高约30°。
4、需用胃管喂养者,胃管号需偏小。
5、如CPAP使用不成功,需检查是否为应用不当而造成,再决定是否停止使用。
6、保持镇静。
三、PAP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一)治疗作用1、改善肺氧合:机制是恢复和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泡萎陷,减少肺内动静脉分流,纠正低氧血症,减少呼吸功。
2、对通气功能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CPAP使呼气阻力增加,导致CO2储留。
目前认为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儿科: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

山东省第四批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之十三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是在自主呼吸条件下,提供一定的压力水平,使整个呼吸周期内气道均保持正压的通气方式。
CPAP可以抵抗上气道塌陷,保持气道通畅,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不张,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改善肺部氧合,增加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功。
作为无创通气的常用手段,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应用证实,效果良好。
可控鼓泡式正压呼吸支持装置,所需部件均可在市场上可以购得:空氧混合器、流量计、气体管道、加温湿化器、鼻塞和玻璃瓶。
空气和氧气气源,连接空氧混合器,然后通过流量计调节流量后经过加温湿化器,充分加温湿化的气体通过气体管道连接鼻塞向患儿输送气体,鼻塞的另一端与带刻度的气体管道相连接插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整套装置为单回路。
本装置可以精确调节氧气浓度为21%~100%、流量为1~18L/min、持续气道正压PEEP为0~15cmH2O,无级自动温度控制(30℃~75℃),同时氧气充分湿化,可以满足无创通气、序惯机械通气要求,实验证实效果良好、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同时价格低廉,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一、CPAP的目的1.减轻呼吸功减少膈肌和辅助呼吸肌做功,从而减少氧消耗。
降低呼吸频率。
稳定胸廓减轻塌陷回缩。
2.改善通气增加潮气量和每分钟通气量,从而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3.增加功能残气量防止肺不张,降低内源性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4.保持上气道通畅减少阻塞性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和持续时间。
5.减轻肺水肿气道持续正压可减轻肺泡毛细血管淤血并减少渗出,使肺动脉血流量减少。
二、适应证1.有肺部疾病,如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湿肺、喘憋型肺炎、哮喘,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需要进行初步呼吸支持的新生儿及婴幼儿。
2.有创通气撤机过程中,一些有创通气患儿符合拔管标准,但拔管后再次发生呼吸衰竭,对这些患儿应用CPAP可明显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和气体交换,避免再次插管。
小儿无创通气CPAP的

护理和健康教育
NIV过程中,尤其是最初数小时,要有专人护理。 NIV过程中,尤其是最初数小时,要有专人护理。 过程中 初始NIV NIV, 初始NIV,患儿突然从自然呼吸过渡到密闭的正压 通气,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恐惧心理。 通气,多数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和恐惧心理。 对较大儿童应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儿的配合 对较大儿童应做好解释工作, 对小婴儿应适当限制头部运动。 。对小婴儿应适当限制头部运动。 注意患儿体位及头颈位置, 保持气道通畅 注意患儿体位及头颈位置,使颈部 适度伸展,保持气道开放。 适度伸展,保持气道开放。因呼吸道分泌物容易 堵塞鼻塞出口或气道,导致通气障碍, 堵塞鼻塞出口或气道,导致通气障碍,甚至引起 窒息。因此,应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窒息。因此,应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NIV时不需要常规使用镇静剂 时不需要常规使用镇静剂, NIV时不需要常规使用镇静剂,但对躁动不能配合 治疗的患儿可考虑用镇静剂,如水合氯醛、 治疗的患儿可考虑用镇静剂,如水合氯醛、苯巴 比妥、咪唑安定等。 比妥、咪唑安定等。
1 2 3 4
目的 适应症 方法 监护 禁忌症
适应症
1.急性呼吸衰竭 通常用于意识清楚、 1.急性呼吸衰竭 通常用于意识清楚、自主呼吸相 对较好、病情相对较轻、 对较好、病情相对较轻、循环状态相对稳定的轻到 中度呼吸衰竭。 中度呼吸衰竭。如: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 心源性肺水肿、 心源性肺水肿、肺炎及哮喘所致呼吸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呼吸衰竭 中枢性呼吸功能不全估计短期可恢复者
1 2 3 4
目的 适应症 方法 监护 禁忌症
1.选择和准备呼吸机 1.选择和准备呼吸机 呼吸机选择主要应考虑能 够维持足够大的气流量。 够维持足够大的气流量。使用前正确连接并检查 呼吸机性能,特别是漏气检测。 呼吸机性能,特别是漏气检测。 2.选择连接方式 2.选择连接方式 建立有效的无创性通气连接是 成功应用无创通气的关键。 成功应用无创通气的关键。 儿科无创性通气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鼻塞、 儿科无创性通气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鼻塞、鼻 罩和面罩。 罩和面罩。 选择鼻塞或鼻/面罩时应注意式样和规格, 选择鼻塞或鼻/面罩时应注意式样和规格,保证 适合患儿的鼻腔大小和脸形。 适合患儿的鼻腔大小和脸形。
育儿知识:新生儿cpap呼吸机使用

新生儿cpap呼吸机使用有些宝宝出生后会因为很多原因而引起呼吸衰竭,宝宝呼吸衰竭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所以,宝宝出现呼吸衰竭时就需要及时使用cpap呼吸机,以便能确保宝宝的生命安全。
那么,新生儿cpap呼吸机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新生儿cpap呼吸机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1、准备CPAP呼吸机仪器将CPAP呼吸机装置安装好,检查管道连接、气源连接、加温湿化。
2、与调参数初调压力一般为0.39~0.59kpa,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即6~8mL/kg×呼吸次数/min×3,一般供气流量为5-7min,FiO可与给CPAP呼吸机前后相同。
10-15min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生命体征及观察病体变化。
3、调节方法用CPAP呼吸机后Pa(O2)仍低,可逐渐增加压力,每次以0.098-0.196kPa的梯度增高,最高压力不宜超过0.785kPa,同时可按0.05-0.10的幅度提高FiO2。
也可将压力保持在0.49-0.59kPa 不变,仅提高FiO2,使Pa(O2)达到6.7-10.6kPa。
若Pa(O2)不能维持在6.7kPa以上,需改用机械通气。
若Pa(O2)持续稳定,应逐渐降低FiO2,每次递减0.05.当FiO2 0.3时,Pa(O2)仍维持在6.7-10.6kPa,可按每次0.098kPa的梯度递减压力,直至降低到0.196-0.294kPa.4、撤离CPAP呼吸机当CPAP呼吸机压力为0.196-0.294kPa,病情稳定及血气保持正常,可撤离CPAP呼吸机,改用头罩吸氧,FiO2调高0.05-0.10,以维持正常功能残气量和防止Pa(O2)降低。
根据患儿病情及血气情况,缓慢降低FiO2直至呼吸空气后,撤去头罩。
CPAP呼吸机适用症有哪些凡符合以下条件,可应用CPAP呼吸机:1、患儿有自主呼吸,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呻吟、发绀。
2、在FiO2 0.4~0.5的情况下,Pa(O2) 6.67kPa,Pa(CO2) 7033kPa。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应用分析

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的临床应用分析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可以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一定的压力,避免肺泡发生萎陷问题,起到有效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的作用。
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一旦出现了呼吸困难、两肺充气不良的问题时就可以应用CPAP,适应症主要包括新生儿湿肺、早产儿呼吸暂停或者是早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等。
CPAP 作为一种鼻塞法,能够起到有效减少机械通气的作用,是一种适宜于应用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呼吸支持技术。
标签: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临床应用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来说,无论是其肺容量还是功能残气量都非常小,致使患儿特别容易产生呼吸困难、呻吟、呼吸衰竭等问题。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指的就是为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其整个呼吸中,为其吸气与呼气提供一定的正压,增强功能残气量,确保在呼气的状态下呼吸道与肺泡处于扩张的状态,避免发生肺泡萎陷的问题,以此来增强肺顺应性以及通气/血流比值(V/Q)。
如果在患病早期就使用CPAP还能够有效避免气管插管。
它的简便性也使其成为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最普遍应用的呼吸管理技术[1]。
1.CPAP的适应症及其临床应用分析1.1CPAP的适应症第一,患儿胸部X线所显现出的弥散性透亮度不高,呈现出多发性肺不张、肺水肿、支气管充气征等问题;第二,在FiO2>0.4-0.5的基础上,Pa(O2)<6.67kPa,Pa(CO2)<7.33kPa的情况;第三,患儿有自主呼吸,但是存在呻吟、呼吸频率加快、发绀、三凹征的问题。
1.2CAPA的临床应用1.2.1NRDSNRDS,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早产儿PS缺乏而引发的肺顺应性能降低,继而引发肺泡萎陷问题,Pa(O2)降低以及功能残气量的降低。
将CPAP应用其中,可以促使肺泡的稳定扩张,增加肺功能残气量,起到改善氧合的作用[2]。
对于NRDS不甚严重的患儿来说,可以先使用CPAP,压力控制在0.38-0.59kPa左右,或者根据病情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但是最高不宜超过0.78kPa。
无创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无创C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研究无创持续气道正压呼吸(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25例,早期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B组25例,单用盐酸氨溴索。
所有患儿于治疗后24、48、72h行血气分析,并观察氧合情况;另外记录并发症情况,比较组间差异。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PaO2和a/APO2均逐步升高,PaCO2、OI逐步降低,经F检验,P<0.05。
治疗后24 h开始,A组PaO2和a/APO2显著高于B组,PaCO2、OI显著低于B组。
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显著低于B组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CPAP应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临床治疗中,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功能,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NCPAP;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及呼吸衰竭[1]。
以早产儿多见,是致使早产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其发生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产生进行性肺不张有直接关系。
该类患儿常需要配合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笔者旨在通过将NCPAP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以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为我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2014年1月~2015年10月所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
A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体重(3105±631)g。
B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体重(3117±627)g。
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经皮血样饱和度监测、K1注射防出血等治疗。
新生儿CPAP的临床应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在20世纪30年
代首次应用于临床,至今已得到广泛应用。 其作用是增加跨肺压力,扩张肺泡,增加功能残 气量(FRC),改善肺顺应性和通气/血流比值 (V/Q),使气道直径增加,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的 消耗等,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定义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是指对有自主呼吸 的患儿在整个呼吸周期(吸气及呼气相)均提供一定的正 压,以保持气道处于一定的扩张状态,这种气道扩张压称 为持破裂的危险
气胸:应用 CPAP 可使肺泡破裂处加大或更不易闭合 使用CPAP时心搏出量减少,故休克、循环血量不足时
应慎用
腹胀:CPAP 可抑制胃肠蠕动,使胃肠胀气,而且气道正
压可将气体压向胃内,引起腹胀,严重者可引起穿孔,故
腹胀患儿应属禁忌
呼吸浅表而无有效呼吸者
禁忌症
未经治疗的先天性膈疝,应用可出现腹胀,进一步压 迫胸腔脏器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颅内压力>20mmHg 面部、口腔、食道、和颅骨近期做过外科手术或受过 伤 急性鼻窦炎、鼻出血 已知或怀疑有鼓膜破裂或其他中耳疾病 体重小于1000克的早产儿 呼吸衰竭晚期或中枢性呼吸衰竭
适应症
适用于有自主呼吸、吸入FiO2在0.4-0.6时, PaO2<50-60 mmHg、PaCO2< 50-70mmHg,并具备 以下条件者: 患儿呼吸频率增快、三凹征、呻吟、紫绀或苍白、 有明显的激惹现象 胸部X线表现为弥漫性细颗粒阴影、多发性肺不张、 支气管充气征、肺水肿、毛玻璃样改变和肺膨胀不 全等
8
cmH20,预防肺损伤。
CPAP
过高可使肺泡过度扩张,降低了肺顺应性和肺泡
通气,影响静脉回心血流量和心搏出量, 反而使血氧分 压减少和二氧化碳潴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CPAP的使用
新生儿 5-10L/min 婴儿 6-12 L/min 儿童 8-20 L/min 流量过低:肺不张,PaO2↓ PaCO2↑ 流量过高:肺过度膨胀,顺应性↓,呼吸
阻力↑,PaO2↓ PaCO2↑
三、CPAP的使用
7. CPAP副作用及应用中注意问题 (1)正确掌握CPAP的应用时机:
新生儿一般不主张使用高PEEP(6-10 cmH2O) ,一般8 cmH2O以内。
患有阻塞性肺疾病,例如M
肺容量的监测方法(对PEEP设置的判断) 1、临床表现:
胸廓外形,肋间隙正常否,听诊肺野各部位呼 吸音强弱。 2、胸片(胸部CT) 肋间水平,膈肌水平,两肺透亮度及充气情况 ,要求膈肌7-8后肋水平。 3、呼吸力学监测 VT、PEEPi P-V环
PEEP调节 鼻塞实现 鼻塞实现 调节阀
调节阀
CPAP压力 0-12
(cmH2O)
FiO2
21%-100%
流量 0-10LPM
0-12 21%-100% 0-10LPM
0-15(PEEP) 0-10
15-60(吸气压)
21%-100%
21%-100%
0-15LPM
0-18LPM
整机配套 主机、鼻塞 主机、鼻塞 压力监测 0-50 cmH2O 0-50 cmH2O 压力显示 主柱数码 主柱数码
——早用! 评估病情,根据适应症早期应用,效果不佳
时及时有创通气。RDS患儿,可适当放宽指 征,一般FiO2>0.4-0.5 不能维持PaO2>50-60mmHg时应用CPAP,在 应用CPAP时,FiO2>0.40需考虑使用PS及有 创通气。
三、CPAP的使用
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充分认识新生儿 呼吸障碍趋势。
3.参数调节
(1)预调参数
将最初压力调到4~6cmH20; 供气流量应大于通气量的3倍,
即6~8ml/kg ×呼吸次数 /min × 3,
一般供气流量为 5~7L/min,
FiO2 与给 CPAP 以前相同 10~15 分钟后测定血气,同时监测病情变化
三、CPAP的使用
(2)调节方法
⑶T-组合复苏器(T-Piece) 提供持续正压( PEEP),另外可设置吸气峰压(PIP)值,提供 间歇正压呼吸,FiO2可调。
特点:复苏气囊安全阀设定的阀值为3035cmH2O,病情平稳后所用压力15-20 cmH2O。T组合复苏器通气优于自动充气或气流充气的气囊
自动充气式复苏囊
气流充气式复苏囊
主机、湿化器 和回路
-10-60 cmH2O
一体化 0-25 cmH2O
模拟
德国WIKE压力表
FiO2 监测 有
有
压力调节 不够精确 不够精确
选配 较精确
选配 较精确
空氧混合装置
空氧混合器
双流量计混合器
调整方式 连续可调
间隙可调
FiO2 精确度 压力影响 流量影响 FiO2计算 报警系统
21-100% ±3% 不影响 不影响 直接调整 整体或差压报警
而通过鼻塞、鼻罩、面罩和喉罩等相对 无创方式与呼吸机连接或无需建立人工 呼吸道的通气方式统称为无创通气。
无创/有创通气的主要区别
连接方式 适应范围 压力/容量 控制模式 主要优点
主要缺点
无创通气
鼻罩、面罩、喉罩 轻-中症 辅助较低 压力控制 使用简单 对患儿影响小 易脱机 易漏气 通气效果不肯定 适用于轻症、早期
用CPAP后Pa02 仍低,可逐渐增加压力 每次以 1~2cmH20 的梯度提高 最高压力不宜超过 8cmH20;
同时可按0.05~0.10 的幅度提高Fi02 也可将压力保持在 5~6cmH20不变 仅提高 Fi02,使 Pa02 达到50~80mmHg
三、CPAP的使用
若 Pa02 不能维持5OmmHg以上,改用机械 通气;
若Pa02持续稳定,应逐渐降低Fi02, 每次递 减 0.05;
当 Fi02< 0.40 时 ,Pa02 仍维持在 50~80 mmHg可按每次 l cmH20 的梯度递减压力 ,直至降低到 2 ~3 cmH20
三、CPAP的使用
(3) CPAP的撤离 当 CPAP 为2~3cmH20,病情稳定及血气保
新生儿无创通气
--CPAP合理应用
彩虹医院
康鹏讲
内容
一、新生儿无创通气的基本概念 二、常用的几种CPAP 三、CPAP的使用 四、CPAP在不同疾病的临床应用
一、新生儿无创通气的基本概念
有创与无创通气的根本区别是人机连接 界面选择方式的不同,凡需要通过气管 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呼吸道进 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
总结:
1、CPAP的本质是PEEP治疗 2、早期、合理无创通气可以减少有创
通气机会 3、与NCPAP比较,NIPPV(BiPAP)
可降低插管率和撤机失败率
总结:
4、熟悉呼吸支持阶梯
头罩吸氧FiO2>0.4
无创通气(CPAP)FiO2>0.5- 0.6时, PaO2<50mmHg ,SPO2<85%
正确把握早期干预原则,即在原发疾病可能 出现血气紊乱和临床呼吸衰竭前给予呼吸支 持干预,而不必等待血气分析达到所谓紊乱 标准,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如此。
三、CPAP的使用
(2)CPAP应用效果判断 效果不佳原因分析: a.检查呼吸管路、鼻塞,脖子有无过度屈
曲,呼吸道痰堵;加强护理,避免对无 创通气难度低,安全简单的误解。
三、CPAP的使用
6.参数设置中有关问题 (1)PEEP设置不当: 过低:肺泡萎陷,肺容量小 过高:肺充气过度,气压伤(气胸),
心、肺循环影响,肺顺应性下降, PaCO2↑
三、CPAP的使用
(2)FiO2 可与用CPAP前相同,或初设0.40-0.60 根据血气调节,长时间高氧FiO2>0.50-
三、CPAP的使用
2.CPAP的禁忌证 (1)进行性呼吸衰竭不能维持氧合,
PaCO2>60rnmHg,pH<7.25。 (2)先天畸形:先天性膈疝、气管一食管瘘、后
鼻孔梗阻、腭裂等。 (3)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 (4)呼吸驱动不稳定,如中枢性呼吸暂停。
三、CPAP的使用
不同疾病的CPAP参数调节
PEEP(cmH2O) FiO2 流量(L/min) PaO2mmhg/SPO2目标
RDS
4-8 <0.4-0.5 6-12 50-70/85-93%
呼吸暂停 3-5 <0.3-0.4 6-8 60-80/90-95%
拔管后 3-5 <0.3-0.4 6-8 60-80/90-95%
T-组合复苏器
T-组合复苏器
常见的几种无创通气方法(2)
2、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 3、双水平持续气流通气(BiPAP) 4、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 5、同步化无创通气
双水平持续气流通气(BiPAP)
双水平持续气流通气(BiPAP)
双水平持续气流通气包括吸气相(高压相) 和呼气相(低压相),与CPAP相比可使患 儿呼气阻力降低,更好地防止人一机对 抗和二氧化碳储留,产生更好的呼吸支 持作用。
在持续气流支持下自主呼吸时,如果 BiPAP的高压和低压一致,即为CPAP, 如果高压和低压均为0,则为常压给氧。
双水平持续气流通气(BiPAP)
高压吸气相压力设置:8-10cmH2O 低压吸气相压力设置:4-6cmH2O 触发同步 窒息后备通气 氧浓度可调、并监测显示
二、常用的几种CPAP
三、CPAP的使用
4. CPAP呼吸支持的目标 (1)呼吸窘迫不明显,呼吸频率下降
,三凹征消失,胸廓正常 (2)胸片:肺容积正常,透光度好转 (3)血气:PH7.25-7.45 PO2 50-
70mmHg PaCO245-55mmHg
三、CPAP的使用
5.最佳PEEP的确定
理论上最佳CPAP指氧合和通气最佳而未出现 诸如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当CPAP超过最高 压力时,心输出量会出现下降。
有创通气
气管插管(切口) 中-重症 辅助较高 压力控制/容量控制 通气效果肯定 适应症广 通气模式多 对患儿影响大 并发症多
经鼻气管插管 鼻罩CPAP
常见的几种无创通气方法(1)
1、新生儿窒息复苏几种通气模式
⑴自动充气式气囊(250ml) 连接或不连接贮 氧袋
⑵持续气流充气式复苏气囊 提供持续正压
持正常1 小时以 上可撤离 CPAP,改用头 罩吸氧; Fi02 调高 0.05~0.10, 以维持正常功能残气 量防止 Pa02 降低然后根据患儿病情及血气 情况,缓慢降低 Fi02直至呼吸空气后,撤 去头罩
三、CPAP的使用
CPAP所需FiO2和大气的氧浓度大致 相等
患儿稳定,护理过程中可以脱开 CPAP一段时间观察。
30-95% ±10% 影响 影响 需计算 分开式/没报警
STEPHAN CPAP
设有人工手动通气,空氧混合由双 流量表调节,决定混合氧浓度,入 吸气压(平台压可调)15-60cmH2O ,吸气阀在手动通气时作为限压阀 使用。
三、CPAP的使用
1.CPAP的适应证 2.CPAP的禁忌证 3.参数调节 4. CPAP呼吸支持的目标 5.最佳PEEP的确定 6.参数设置中有关问题 7. CPAP副作用及应用中注意问题
三、CPAP的使用
1.CPAP的适应证
(1)呼吸窘迫,在头罩吸氧时需要氧浓度>30 %。
(2)头罩吸氧时需要氧浓度>40%。
(3)在近期拔除气管插管者,出现明显三凹征 或(和)呼吸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