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法课程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专科《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是人事部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共同建设的行政管理专业开放教育专科的一门选修课程。

本课程54学时,3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教材说明本课程教材使用的是:舒放、王克良编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1月第2版,2012年11月第5次印刷。

三、大纲内容第1章概论【教学知识点】1.1 公务员概念1.2 公务员制度1.3 公务员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1.4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1.5 公务员制度在国外的建立和发展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公务员的定义;公务员制度的定义。

基本掌握: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般了解: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第2章公务员管理【教学知识点】2.1 公务员管理的理论和法律依据2.2 我国公务员管理体系2.3 国外公务员管理体系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公务员管理体系的涵义;公务员管理的原则:公开公平原则的含义;竞争择优原则的含义;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的含义;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分类管理原则的含义;国外公务员管理对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启示。

基本掌握:公务员管理的组织形式;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职能。

一般了解:公务员管理的理论和法律依据;国外(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公务员管理体系。

第3章公务员的职责与权利【教学知识点】3.1 公务员职责与权利的概念3.2 公务员的职责3.3 公务员的权利3.4 国外公务员的职责和权利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案例分析【教学要求】重点掌握:公务员职责的含义及内容;公务员权利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一般了解:国外关于公务员职责、权利的规定。

第4章公务员职务与级别【教学知识点】4.1 建立公务员职务与级别制度4.2 公务员职位分类概述4.3 公务员职务4.4 公务员级别4.5 国外公务员的职位分类情况本章小结关键术语复习思考题阅读材料【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职位分类的含义;职位类别的划分;公务员职务序列含义及分类;公务员级别与职务的关系。

公务员法(讲解)

公务员法(讲解)

公务员法(讲解)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教材《公务员法》的相关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公务员的定义、分类、职责与权利,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公务员的纪律与处分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定义、分类、职责与权利,能够正确区分不同类型的公务员。

2. 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制度,知道如何成为一名公务员。

3. 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机制,明白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4. 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纪律与处分,知道如何遵守规章制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公务员的定义、分类、职责与权利,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公务员的纪律与处分。

难点:公务员的分类,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制度,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机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公务员的新闻报道,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概念和职责。

2. 知识讲解:讲解公务员的定义、分类、职责与权利。

以具体的例子解释不同类型的公务员及其职责。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制度,解释录用条件和考核标准。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公务员录用与考核的问题。

5. 知识拓展:讲解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机制,让学生了解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6.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公务员的纪律与处分,解释纪律要求和处分措施。

7.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公务员纪律与处分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公务员的基本概念、分类、职责与权利,录用与考核制度,培训与晋升机制,纪律与处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公务员的定义、分类和职责。

2. 解释公务员的录用与考核制度,举例说明。

3. 描述公务员的培训与晋升机制,以实际案例说明。

4. 列举公务员的纪律要求及其相应的处分措施。

答案:1. 公务员是指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员,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

国家公务员法 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法 教学大纲

《国家公务员法》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计划学时: 24 其中讲课:24 实验或实践:上机:适用专业:各专业参考教材:(见参考书目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开设即是为了学生从法律制度层面掌握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素质保障制度、激励制度、监控制度和权利保障制度,了解我国国家公务员法律制度理论研究的前延问题。

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理论和知识,对于有志于报考国家公务员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将来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社会人事管理工作,特别是从事国家公务员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法制理论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国家公务员法》课程共分为公务员法的基本理论及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素质保障制度、激励制度、监控制度、权利保障制度等六大理论板块,主要进行公务员的职位与级别设置、录用条件与程序、职务任免与升降、考核奖励与惩戒、培训与交流、辞职退休、工资福利与权利义务保障等基本法律制度的介绍。

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与讨论为主,在教学中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为主要法律依据,结合我国公务法律制度研究已成型之理论,辅之以适当的案例,以使学生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理,做到理论实际的运用。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第一章绪论(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概述二、公务员法概述三、公务员法律关系第二章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管理机构二、公务员的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三、我国公务员的职位设置四、我国公务员的级别设置第三章公务员素质保障制度(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的录用二、公务员的考核三、公务员的交流四、公务员的培训第四章公务员的激励制度(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职务任免二、行政立法行为三、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四、党政领导干部选任五、公务员的奖励六、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第五章公务员的监控制度(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的义务与纪律二、公务员的回避三、公务员的辞退四、公务员的监督第六章公务员的权利保障制度(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的权利二、公务员的辞职三、公务员的退休四、公务员的申诉第七章公务员法律责任(建议课时:3课时)一、公务员法律责任概述二、公务员法律责任主体与承担方式授课方法:1、本课程主要以课堂讲授与讨论为主,在教学中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为主要法律依据,并结合我国公务法律制度研究相关理论;2、实证法的比较、分析法;3、案例分析法(经典案例和一般案例)。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2010年3月1日)公务员科一、公务员法及其特色2005年4月27日胡锦涛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1993年8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并于同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系统总结我国公务员制度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务员法。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依据。

公务员法全文共18章,107条,主要阐述了立法宗旨、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管理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等内容。

结构上包括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最后一章是附则。

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所谓文官的“政治中立”。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

第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西方国家强调文官管理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不受政党干预,党派不得直接管理文官。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组成部分,党管干部是我国干部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三,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干部工作方针,公务员法从公务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许多方面,都贯穿了德才兼备的原则。

第四,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西方的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而我国的公务员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容许公务员搞特权。

我国的公务员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他们是代表人民群众执行国家公务。

提高认识 加深理解切实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工作

提高认识 加深理解切实做好《公务员法》的学习培训工作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四章 录用 第五章 考核 第六章 职务任免 第七章 职务升降 第八章 奖励 第九章 惩戒 第十章 培训 第十一章 交流与回避 第十二章 工资福利保险 第十三章 辞职辞退 第十四章 退休 第十五章 申诉控告 第十六章 职位聘任 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 附则 共十条 共三条 共七条 共十二条 共五条 共五条 共五条 共五条 共七条 共三条 共十条 共七条 共七条 共三条 共五条 共六条 共四条 共三条
)、《公务员法》 (三)、《公务员法》确立的公务员管理原则
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 4、分类管理的原则; 5、法治原则。
颁布和实施《公务员法》 (四)、 颁布和实施《公务员法》的重要意义
1、是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使我 国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2、是为健全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 员队伍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 3、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的有力保障. 4、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重要步骤。
(一)《公务员法》的基本内容: 公务员法》的基本内容:
三是关于公务员管理各个环节的制度性规定。 包括第四章录用到第十六章职位聘任,规定了公 务员队伍“进、管、出”几个环节的基本制度。 四是关于公务员法实施的保障性规定。包括 第十七章法律责任和第十八章附则,明确了承担 法律责任的情形、形式以及公务员法生效实施等 有关内容。
三、我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的初步意见和要求 我区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一)关于今年实施《公务员法》 (一)关于今年实施《公务员法》的主要工作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提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提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学习提纲2011年11月5日第一部分《公务员法》的立法过程、立法思想与时代意义(一)《公务员法》的立法过程第一阶段:1994年—2000年第二阶段:2001年1月—2004年3月第三阶段:2004年3月——2004年12月第四阶段:2004年12月——2005年4月27日(二)《公务员法》的立法思想(1)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基础,着力解决公务员管理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2)将1993年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法律化;(3)将符合时代特点、原先又缺乏的予以补充创新;(4)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为地方和部门的探索和创新预留空间。

《公务员法》的立法宗旨。

《公务员法》第1条规定:“为了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三)《公务员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第一,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第二,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条件。

第三,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是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迫切需要。

第四,公务员法颁布实施是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内在要求。

第二部分《公务员法》基本内容(一)公务员的定义及范围1、世界各国公务员范围概况⑴小范围。

⑵中范围。

⑶大范围。

2、我国公务员范围的界定《公务员法》第2条已予以明确:“本法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

3、关于参照管理范围《公务员法》第106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经批准参照本法进行管理。

”(二)公务员管理的原则①党管干部的原则。

②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③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

④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工作实绩的原则。

⑤分类管理原则。

⑥法治的原则。

(三)《公务员法》的主要机制1、分类管理机制。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

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学习提纲(2010年 3 月 1 日)公务员科一、公务员法及其特色2005 年4月27日胡锦涛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五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自 2006 年1月1日起施行。

1993 年 8 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公务员制度,并于同年 10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在系统总结我国公务员制度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务员法。

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依据。

公务员法全文共 18 章,107 条,主要阐述了立法宗旨、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的管理以及相关的名词解释等内容。

结构上包括总则、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法律责任,最后一章是附则。

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第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西方文官制度强调所谓文官的“政治中立”。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政治路线服务的。

第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西方国家强调文官管理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不受政党干预,党派不得直接管理文官。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组成部分,党管干部是我国干部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三,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干部工作方针,公务员法从公务员的选拔、考核、晋升等许多方面,都贯穿了德才兼备的原则。

第四,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西方的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而我国的公务员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不容许公务员搞特权。

我国的公务员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他们是代表人民群众执行国家公务。

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公务员制度教学大纲

《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课程编码:04000131制定单位:管理学教研室执笔者:周开宁审定时间:2011年3月2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公务员制度》是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史,掌握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公务员制度的有关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程教学目的及任务通过《公务员制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了解公务员法的现状和立法思想,掌握公务员的范围、管理原则、公务员的条件、权利和义务、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职务任免升降、奖励、惩戒、培训、交流与回避、工资福利保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职位聘任及法律责任等内容。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组织行为学》、《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西方政治制度史》等课程。

后续课:《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公共行政》等。

5.教材与参考书目[1]舒放等。

《国家公务员制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参考资料:[2]杨景宇.李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3]应松年.《公务员法释义》[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6.考核方式:考试与平进作业相结合。

7.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配合。

二、课程内容:第1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国家公务员的概念;理解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掌握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含义;我国的科举制度;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相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本章重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含义【本章难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讲授内容】第一节我国人事制度的历史发展和改革第二节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意义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第四节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第2章国外公务员制度【教学要求】了解国外公务员制度基本内容;【本章重点】国外公务员制度【本章难点】国外公务员制度产生的社会背景【讲授内容】第一节国外公务员制度概况第二节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三节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四节法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五节日本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3章公务员管理机构【教学要求】了解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掌握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职责权限、历史沿革;【本章重点】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本章难点】我国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职责权限、历史沿革【讲授内容】第一节公务员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职责权限第二节我国人事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第三节国外公务员管理机构第4章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教学要求】了解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概念;理解公务员义务和权利的基本内容;掌握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特点;【知识点】国家公务员权利与义务【本章重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含义【本章难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讲授内容】第一节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涵义第二节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第三节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第四节公务员义务与权利的基本特点第5章职位分类【教学要求】了解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理解建立分类制度的意义;掌握职位分类制度的原则和主要内容;【知识点】职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的概念;我国公务员级别与职务的对应关系;我国建立和推行职位分类制度应遵循的原则;在确定公务员级别时依据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黄达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现代公务员制度研究》皮纯协、张焕光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
3.《国家公务员制度讲话》苏玉堂主编,劳动人事出版社,1988年版。
4.《中国公务员制度概论》李和中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教学形式:课堂讲授
第二节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录用概述
第四节外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简介
第五节我国国家公务员的录用
教学要求
了解:职位分类的概念;国家公务员录用的概念;国外公务员的录用制度。
理解、掌握: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的主要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职务分类的含义及特点及公务员录用的含义及我国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程序。
8.公务员奖励的种类有哪些?
9.公务员对人事处理决定不服应该怎样寻求法律救济?
第七章国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升降(4课时)
第一节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与意义
第二节公务员的任职
第三节公务员的免职
第四节公务员职务升降的涵义与意义
第五节公务员的职务晋升
第六节公务员的降职
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与升降的概念和重要意义;公务员任职的程序。
第二节外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
第三节我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第六节行政处分
第七节申诉和控告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员考核的概念;公务员奖励的概念;公务员奖励的程序;公务员惩处的概念。
理解:公务员考核的原则。
掌握:公务员定期考核的结果;公务员的纪律内容;公务员的奖励条件;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公务员惩处的种类;公务员的申诉和控告。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行政职务关系?
2.公务员的法律地位怎样?
3.怎样区分公务行为与个人行为?
4.公务员的行政职务关系由哪些要素构成?
5.行政职务关系有哪些特征?
第四章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3课时)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概述
第二节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
第的概念和特征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公务员的回避?
2.公务员回避的种类与条件是什么?
3.公务员工资的种类及确定原则?
4.公务员辞职的限制条件?
5.公务员辞退的条件有哪些?
6.公务员退休的种类及条件?
7.公务员交流的种类有哪些?
第九章 公务员的法律责任(4课时)
第一节公务员法律责任概述
第二节公务员的民事责任
第三节公务员的行政责任
《公务员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中文:公务员法
英文:CivilServantsLaw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学时:45(课内讲授:36实验实训:9课外安排:)
2.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3.适用专业:本科
4.先修课程:宪法
5.选用教材:关保英主编:《公务员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参考书目:
本课程是大学本科的任意选修课,在教学上要使学生对中国的公务员制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与掌握。同时要求学生对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发生发展情况也要有一个初步的掌握以拓宽其理论视野。
1.注重培养学生对公务员法领域的法律概念和原理的司法实践运用。
2.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司法实践的引领者,理论争议启发者。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职位分类?
2.我国职位分类制度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3.什么是公务员录用?
4.国家公务员录用的程序是怎样的?
5.考试录用公务员制度主要适用于哪些公务员?
6.报考公务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7.哪些人不得报考公务员?
第六章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奖惩、纪律、申诉和控告(4课时)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考核概述
第八章公务员的培训、交流、回避、退休、工资保险福利(6课时)
第一节国家公务员的培训
第二节国家公务员的交流
第三节国家公务员的回避
第四节国家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
第五节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
第六节国家公务员的退休
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公务员培训的基本内容;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的确定原则等内容。
理解、掌握:国家公务员的交流及种类;国家公务员回避及种类和适用条件;国家公务员的辞职、辞退的条件;公务员退休的种类和条件。
3.课堂注重模拟法律环境,使学生语言表达与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良好的发挥与锻炼。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课程
内容
、学
时分
配及
教学
要求
第一章公务员法概述(3课时)
第一节公务员法的涵义与特点
第二节我国公务员法的渊源和体系
第三节我国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及实施意义
(2)通过对国家公务员法的概念及特征及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特征等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够掌握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纪律等相关的操作程序。以及公务员的申诉与控告的操作,为将来力争走上公务员岗位同学提供理论基础及岗前培训。
(3)作为一门法学课程,《公务员法》是一门调整国家机关与公务员之间的各种关系法律规范的科学,主要讲述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公务员的录用、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等内容,其对于促进国家机关对公务员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国家公务员奖惩制度的基本内容及公务员纪律的内容。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考核?
2.我国国家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什么?
3.我国公务员奖励的条件有哪些?
4.公务员需要遵守哪些纪律?
5.什么是行政处分?
6.行政处分有哪些种类?
7.公务员处分的程序是什么?
理解、掌握:公务员的任职;公务员的免职;公务员的职务晋升;公务员的降职。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务员的职务晋升的涵义及原则、条件、公务员降职的条件,公务员职务任免的涵义,公务员任职的程序。
问题与思考:
1.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是什么?
2.公务员降职的条件是什么?
3.公务员免职有哪几种情形?
4.公务员选任制的适用范围?
理解: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了解西方国家公务员法的主要原则。
问题与思考:
1.影响公务员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我国公务员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我国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第三章行政职务关系(3课时)
第四节公务员的刑事责任
教学要求:
掌握:国家公务员的法律责任种类。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公务员的法律责任?
2.什么是公务员的刑事责任?
3.公务员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4.公务员的行政责任的形式有哪些?
配套
实践
环节
1、带领学生到上海市某局参加座谈会,了解行政机关的日常事务处理程序。(3课时)
2、邀请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公务员招考的人员,为学生做公务员招考的介绍,与学生互动。(3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公务员法的概念和特征;公务员法的立法体制;公务员法的地位。
理解:公务员法的正式渊源;公务员法的非正式渊源。
掌握:公务员的概念;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公务员的概念、特征、公务员法的概念、适用范围。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国家公务员?
2.什么是国家公务员法?
3.《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第一节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行政职务关系的构成要素
第三节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第四节公务员法的法律地位及其双重身份
教学要求:
了解: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理解、掌握:行政职务关系的构成要素;行政职务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公务员法的法律地位;公务员的双重身份及识别。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特征,行政职务关系的构成要素,及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及双重身份有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理解、掌握: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特点及公务员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1.什么是公务员的权利与义务?
2.公务员权利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五章职位分类及公务员的录用(6课时)
第一节职位分类概述
8.考核方式:考查
教学目的及
要求
教学目的:
开设《公务员法》这门课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从目前高校学生的就业情况看,相当大的一部分本科毕业生都报名参加全国和地方的公务员考试,因此,极有必要使其学习和了解关于公务员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我们学校是政法类院校,本科生毕业后从事公务员职业的更是占毕业生的一个很大比例,开设一门有关于公务员基本知识的课程就更有针对性和重要意义。
3、为学生组织公务员考试方面的考试介绍,使学生了解公务员考试的相关知识。(3课时)
说明
大纲编写
责任人
(教研室)(签名)
年月日
教研室审核
意见
(教研室)(签名)
年月日
系审核意见
(系)(签名)
年月日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国家公务员的概念与特征、公务员法的概念、公务员法的适用范围,行政职务关系的概念与特点,国家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职位分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国家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励、纪律与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任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等内容有较全面的了解。教学中,授课教师将会注重通过基础概念、基本原理的熟悉,引入实践案例,在以案说法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概念、原理的融会贯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