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5)散文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五试题及答案题目1 王安忆以南昌、陈卓然等几个干部家庭出身的年轻人为主要人物的成长小说是()。

选择一项:A.《叔叔的故事》 B.《乌托邦诗篇》 C.《长恨歌》 D.《启蒙时代》题目2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

选择一项:A.《嘴唇里的阳光》 B.《私人生活》 C.《无处告别》 D.《与往事干杯》题目3 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选择一项:A.《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B.《一九八六年》 C.《四月三日事件》 D.《十八岁出门远行》题目4 王蒙以“意识流”手法描写主人公钟亦成15岁投身革命的中篇小说是()。

选择一项:A.《古船》 B.《蝴蝶》 C.《布礼》 D.《杂色》题目5 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

选择一项:A.《麦地》 B.《简历》 C.《土地》 D.《太阳》题目6 女性文学中也有诗歌作品,比较优秀的有()。

选择一项:A.舒婷的《致橡树》 B.张洁的《祖母绿》 C.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D.铁凝的《哦,香雪》题目7 1984年,马原发表了一篇标志着先锋小说形式实验开端的小说()。

选择一项:A.《西海无帆船》 B.《冈底斯的诱惑》 C.《虚构》 D.《拉萨河的》题目8 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苏童小说是()。

选择一项:A.《红粉》 B.《罂粟之家》 C.《米》 D.《妻妾成群》题目9 被誉为鼻祖的武侠小说是由唐人杜光庭创作的传奇()。

选择一项:A.《红线传》 B.《昆仑奴》 C.《聂隐娘》 D.《虬髯客传》题目10 《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周克芹 B.赵树理 C.高晓声 D.张一弓题目11 刘震云是近年频频“触电”的著名作家,他的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主要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A.《红粉》 B.《手机》 C.《我叫刘跃进》 D.《红高粱》题目12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缅怀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等。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参考答案
题目4
正确
获得0.40分中的0.4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李顺大造屋》和“陈奂生系列小说”的作者是( )。
选择一项:
A. 张一弓
B. 高晓声
C. 周克芹
D. 赵树理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高晓声
题目5
正确
获得0.40分中的0.4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陈染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以女性视角,大胆表现了对自恋、同性恋的赞美态度的( )。
正确答案是:梁生宝
题目7
正确
获得0.40分中的0.4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残雪先锋创作的起点是( )。
选择一项:
A. 《思想汇报》
B. 《黄泥街》
C. 《山上的小屋》
D. 《突围表演》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山上的小屋》
题目8
正确
获得0.40分中的0.40分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被誉为鼻祖的武侠小说是由唐人杜光庭创作的传奇( )。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有《酒国》、《四十一炮》和( )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死疲劳》
B. 《檀香刑》
C. 《丰乳肥臀》
D. 《透明的红萝卜》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丰乳肥臀》, 《檀香刑》, 《生死疲劳》
题目19
不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00分
选择一项:
A. 《私人生活》
B. 《无处告别》
C. 《嘴唇里的阳光》
D. 《与往事干杯》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国开作业《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学前自测》 (53)

国开作业《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学前自测》 (53)

题目:3.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

选项A:《北极星》选项B:《窑洞风景》选项C:《歌声》选项D:《菜园小记》答案:《北极星》题目:4.《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小米的回忆》等广受读者喜爱的往事漫忆类散文的作者是()。

选项A:吴伯箫选项B:曹靖华选项C:杨朔选项D:秦牧答案:曹靖华题目:5.《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通讯化”散文的作者是()。

选项A:曹靖华选项B:刘白羽选项C:魏巍选项D:秦牧答案:魏巍题目:6.《怀念萧珊》《干校六记》《云梦断忆》《雾失楼台》等作家个人的回忆、反思、自剖,以及人生经验的总结是对“转折”时代的历史激变的最先“回应”。

其中,《雾失楼台》的作者是()。

选项A:陈白尘选项B:杨绛选项C:黄秋云选项D:巴金答案:黄秋云题目:7.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和卡夫卡的作家是()。

选项A:韩少功选项B:王小波选项C:余秋雨选项D:贾平凹答案:王小波题目:1.标志着杨朔散文艺术成熟的作品是1956年发表的()。

选项A:《香山红叶》选项B:《荔枝蜜》选项C:《雪浪花》选项D:《泰山极顶》答案:《香山红叶》题目:2.散文《长江三日》的作者是()。

选项A:杨朔选项B:吴伯箫选项C:刘白羽选项D:秦牧答案:刘白羽题目:8.早年以诗名世,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又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既精通梵语、巴利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又涉及学术研究诸多领域,学贯东西,兼知古今,以博通专精著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均有建树的老生代散文家是()。

选项A:张中行选项B:金克木选项C:余秋雨选项D:贾平凹答案:金克木题目:9.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选项A:《丑石》选项B:《秦腔》选项C:《商州》选项D:《月迹》答案:《秦腔》题目:10.散文集《游牧长城》的作者是以诗歌创作步入文坛的()。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 (部分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整理好的笔记精读散文(一)社稷坛抒情(秦牧)一、(抒情内涵)主题思想1、围绕社稷坛的特殊场所生发联想2、通过对五色土象征意义的阐发3、表达作者对民族历史的沉思与赞叹和最祖国和平统一、繁荣昌盛未来的祝愿二、形散神不散的结构特征(秦牧散文特征:文思活泼,联想丰富)1、结构似松散、行文流水,仿佛各种意象漫不经心的随意组合,但中心突出,主题明确①起始:描述社稷坛景象②中间:对照其他名胜,突出特点,展开想象③最后: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积累起来,才有今天的人类文明,这一中心2、内在结构①显示了较为清晰的观念框架②论证的逻辑线索三、重知识、重趣味,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问题风格1、知识性(学术气息)①从社稷坛、五色土→古代五行观念②比较了古印度、古希腊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2、趣味性与知识性紧密联系(五行观念)3、运用杂文和随笔的写法调合到抒情散文中,夹叙夹议加强谈天说地的趣味性;涉古论今投入感情,以丰富的知识,给人思想的启迪和美的享受精读散文(二)黄鹂——病期琐事(孙犁)一、主题思想1、通过养病期间对黄鹂鸟的观感回忆和描叙2、对照童年时代和战争时代的回忆3、表达对“美的事物”的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4、揭示“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表达自己在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二、艺术特点1、构思看似自然随意、而实际富于匠心①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表现主题②四次不同场合写黄鹂,看似娓娓道来,其实层层递进,不同侧面描写美的本质和意境2、引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表现主题①渲染:开头童年的回忆→神气和美丽②烘托:第一次抗战时见的黄鹂→声音和色彩→烘托美丽③白描:第二次猎鸟场景→对“老史”描写→突出灵性④最后两次黄鹂不同处境的对比3、质朴、自然间蕴含深长的意味(文笔朴实、语言简洁又带感情色彩精读散文(三)听听那冷雨(余光中)一、主题1、通过对台湾春寒斜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2、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子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青少年时代的大陆记忆给他带来慰藉和痛苦,相隔25年催生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滋养了对故乡的想象3、通过塑造这一形象传达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4、表现了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由衷的赞美二、结构特征(多种感觉方式展开想象,多种意向会聚于统一意境)1、以写诗的方法写散文,以情感和意境来组织和结构文章,将多种与雨有关的意向会聚于一体抒发情感①对人民忠诚→救担架员民工牺牲生命②关心群众利益、注意群众影响→借被子知是嫁妆要送回③关心同志→给“我”馒头开饭2、写台北的春雨,交叉运用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和幻想等联想和想象方式编织成一曲情感浓郁、意境深远、节奏旋律优美的文字乐章三、表现手法(比喻、对比、联想、烘托)1、以抒情为主贯穿全文,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2、采用比喻(如把雨境雨声比作中国山水画)、对比(雨境雨声与台北大陆的对比)结合联想、烘托等手法,烘托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3、句子结构灵活多变,短句短到点点滴滴,长句象连绵不断的雨脚4、独具匠心,将方块字的形象性和平仄声神而化之,雨境渗透到读者的每根神经5、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语言美精读小说(四)我的第一个上级(马烽)一、老田的形象1、、是一个基层领导干部,是农建局副局,防汛指挥部总指挥2、、平时看似古怪、动作疲沓,关键时刻却坚决果断、在急难中能身先士卒、显示英雄本色的人物3、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工作的各方面情况,是县的土水利专家二、先抑后扬的对比手法及作用1、先抑:竭力写性格古怪、动作疲沓①走路②讲话、处理问题③生活小事④工作→安乐庄决口2、后扬①听到三岔盆发洪②指挥部调兵谴将③堵决口失利④身先士卒、表率3、对比①以“我”的视角对比:平时→关键②揭示:表面缺点→是光荣经历的特殊反映4、作用①加强人物光彩②具有戏剧效果三、山西作家群的艺术风格特点1、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创作流派2、内容贴近生活、具较浓厚的“土气”3、文笔平易、朴实、在形似笨拙的言语中略带幽默精读小说(五)游园惊梦(白先勇)→选自《台北人》60年代末作品一、主题1、通过蓝天玉的一次赴宴经历的叙述2、描写守寡将军夫人悲剧性的命运遭遇3、反映了国民党上层阶级撤离大陆后的境遇变迁和五、六十年代台湾现实的一个侧面4、表达了人物的怀旧情结和对世事无常的沧桑感受二、象征、暗示、意识流手法的艺术特点1、象征手法指小说中的戏曲《游园惊梦》的主人公(杜丽娘)爱情追求和悲剧性命运→象征小说蓝田玉2、暗示手法多指情爱方面,描写含蓄、采用暗示手法,结尾暗示世事无常的沧桑感3、意识流手法指蓝田玉在喝酒后微醉状态下的自由联想和内心独白,表现感情生活方面和悲剧性命运4、这些手法表现现代派特征,熔中国传统与西方小说多种手段于一炉三、戏剧穿插的作用1、展现女主人公命运的作用身世浮沉、情感波折与《游园惊梦》息息相关2、刻画人物心理作用一曲《游园惊梦》引起主人公的意识流3、突出悲剧主题作用①戏剧中的主人公悲剧→烘托小说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小说主题②戏剧中主人公死而复生的团圆结局→反衬小说悲剧主题精读小说(六)陈涣生上城(高晓声)一、陈涣生的形象意义1、形象①是“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中年农民形象②70年代末一个经历长期贫困、刚开始摆脱这种生活的老实农民的独有形象③勤劳淳厚品性、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2、形象意义①从其经历和思绪中→可见解放后的农民生活史和新时期党的农村政策给农民生活和思想带来重大变化②具有继承鲁迅传统暴露和改造国民性弱点的意义(阿Q精神的自譬自解、自我陶醉“③引发思考→封建遗留的社会现实面→攀权是一种社会病态心理,启发深思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1、上城→卖油绳→买帽子→住招待所心理描写表现他勤劳淳厚的性格和善于自譬自解、自我陶醉的精神状态2、心理描写简洁清晰、结合外部动作、神态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心态3、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最深刻处,表现人物的独特心态又具普遍性,概括了社会历史内容,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三、寓庄于谐、寓绚丽于朴素风格1、风格淳朴,富有幽默感,藏庄严于诙谐,寓绚丽于素朴中2、针对砭某些国民性弱点和不良社会风气(庄严的主题)以朴素的文字描述,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表现精读小说(七)鲁鲁(宗璞)一、主题1、对抗战期间童年生活的回忆2、围绕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3、描绘小狗与主人间的情感交流和悲欢离合4、从侧面反映了战乱年代生命的脆弱5、体现作者对人性、人与人间美好感情的呼唤和以往被扭曲的人际关系的针砭二、如何表现主题的悲剧气氛1、主要通过小狗鲁鲁的两次丧家之难的描写2、以第一次丧家后的悲吠开篇,以富有感情的笔触,以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和拟人手法,精心描写深切感人3、以第二次丧家后的悲吠结束,首尾呼应,使作品笼罩着悲剧的气氛4、悲剧气氛反映主题……三、如何以拟人手法反映主题1、以小狗作为作品的主人公,并以拟人化描写,写狗和人的关系2、对狗人格化描述①赋予鲁鲁人的某些特征(会思索、想象、做梦、解人语)②人称用“他”,姐弟和狗一起称“他们三个”,称狗为这个家庭的“成员”③具有人性,具有人的美好感情3、以儿童的视角、感觉和情感来写鲁鲁的故事和小说拟人化描绘极为和谐融洽四、“诚”与“雅”相结合的艺术特色1、“诚”就是“真” ①感情的真,字里行间充满感情②描叙的真,写人状物纯用白描③虽用拟人,但自然真切2、“雅”指文字的雅洁,明朗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细腻中注意调节精读小说(八)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冯骥才)一、主题1、描写了一对知识分子夫妻在“文革”期间的生活命运2、以他们悲剧性的遭遇,以小见大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3、谴责了文革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对人性的严重摧残二、裁缝老婆的形象意义、作品机构功能1、形象意义①对其心理的描绘,嘲讽、鞭挞了这种庸俗无聊的小市民心理②是夫妇悲剧的推波助澜者,是文革民族灾难的社会基础2、结构功能采用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三、艺术特点1、叙述结构特点①用团结大楼居民的外在视角,特别是裁缝老婆的眼光为视角展开叙述,显示了一种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②以一吧雨伞贯穿始终使作品结构更严谨2、表现手法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精读小说(九)哦,香雪(铁凝)一、主题1、以北方只有十几户的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2、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描摹3、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4、反映了人们渴望摆脱贫困和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二、香雪的性格心理1、台儿沟十七岁女孩,唯一的初中生,纯真无邪、淳朴善良、坚毅执著2、渴求科学文化①书包②铅笔盒③打听北京的大学3、渴望摆脱贫困,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艺术特色1、诗化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香雪从西山口步行到台儿沟,以香雪心理起伏为线索,诗化了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2、创造了一个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运用象征暗示的手法→铅笔盒象征现代科学文化)蕴含了丰厚的思想内容四、精巧构思1、“一分钟”→给宁静的山村带来的波澜2、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3、铅笔盒→象征意义……精读小说(十)棋王(阿城)一、主题及王一生的形象意义1、通过对棋呆子王一生的描述2、表现①王一生刻苦钻研棋艺的精神和正直的人品,高尚的棋品②王一生特别的处事之道和淡泊无争的性情③人还是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的人生思想二、叙述以一种通达的态度1、主要表现在叙述的客观性,对故事中人物悲欢离合的遭遇,不掺入主观感情,仿佛一切都不在意,只是关心如何讲明白故事2、符合主人公王一生的棋道和为人之道3、和小说的主题思想吻合4、后半部分主观感情的流露与王一生的为人之道及主题思想吻合三、语言文字生动传神的作用1、文字新颖,力破俗套,简洁有力而又生动传神2、形容词和动词用得颇为奇特而生动传神3、刻画了王一生的形象和内在精神。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题干
80年代初期,王安忆以雯雯为主人公的系列小说主要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雨,沙沙沙》
B.《本次列车终点站》
C.《69届初中生》
D.《小鲍庄》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9
不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00分
题干
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京剧包括《红灯记》、《沙家浜》和()。
A.《英雄无语》
B.《激情燃烧的岁月》
C.《亮剑》
D.《历史的天空》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5
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题干
受惠特曼的《草叶集》深刻影响的中国诗人主要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北岛
B.艾青
C.蔡其矫
D.郭沫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6
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题干
陈染的主要作品有《嘴唇里的阳光》、《无处告别》、《独语人》、《在禁中守望》、《潜性逸事》、《站在无人的风口》和()等。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3
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题干
金克木的散文随笔集主要有()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徐祖正教授》
B.《华梵灵妙》
C.《文化的解说》
D.《天竺旧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题目14
正确
获得0.80分中的0.80分
题干
石光荣、李云龙、梁大牙等形象出自长篇小说()等。
选择一项或多项:
题目1
正确
获得0.40分中的0.40分
题干
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题目1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77题干3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A. 《三家巷》B. 《红旗谱》C. 《皖南事变》D. 《林海雪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78题干3《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选择一项:A. 梁生宝B. 刘雨生C. 王金生D. 李月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79题干3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选择一项:A. 《十八岁出门远行》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 《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4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80题干3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

选择一项:A. 《子弹穿过苹果》B. 《守望空心岁月》C.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D. 《一个人的战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81题干3《鹿鼎记》和金庸以前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差别,作者费尽心机塑造了一个非侠客型的奇人()。

选择一项:A. 令狐冲B. 韦小宝C. 杨过D. 小龙女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82题干3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某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家杂志是()。

选择一项:A. 《收获》B. 《钟山》C. 《当代》D. 《十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83题干3《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神情》等“通讯化”作品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刘白羽B. 曹靖华C. 秦牧D. 魏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8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0qaid=238206884题干31980年,《福建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形考5答案

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兰池、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

选择一项:A. 《三家巷》B. 《红旗谱》C. 《皖南事变》D. 《林海雪原》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2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选择一项:A. 梁生宝B. 雨生C. 王金生D. 月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3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余华开始先锋小说创作的标志是1987年发表的()。

选择一项:A. 《十八岁出门远行》B.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C. 《四月三日事件》D. 《一九八六年》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4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林白以多米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是()。

选择一项:A. 《子弹穿过苹果》B. 《守望空心岁月》C.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D. 《一个人的战争》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5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鹿鼎记》和金庸以前的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差别,作者费尽心机塑造了一个非侠客型的奇人()。

选择一项:A. 令狐冲B. 韦小宝C. 过D. 小龙女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6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新写实小说作为一面旗帜树立起来,始于某杂志1989年第3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这家杂志是()。

选择一项:A. 《收获》B. 《钟山》C. 《当代》D. 《十月》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7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神情》等“通讯化”作品的作者是()。

选择一项:A. 白羽B. 靖华C. 牧D. 巍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8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1980年,《文学》开辟了“新诗创作问题”专栏,主要讨论对象是()。

选择一项:A. 海子B. 舒婷C. 北岛D. 顾城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9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海子一生中最重要的长诗是()。

选择一项:A. 《太阳》B. 《简历》C. 《麦地》D. 《土地》反馈你的回答正确题目10正确获得0.40分中的0.40分题干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6)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6)

泛读部分《散文》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王小波的思想随笔的语言风格,表述错误的是()A、犀利幽默,妙趣横生B、既令人捧腹,又令人掩卷沉思C、诙谐中谈论沉重的主题D、语言严肃,思想沉重【解析】(P365):D 语言是幽默诙谐的。

2.对《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主题表述错误的是()A、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B、对理想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C、对“文革”时代的荒诞现实的凸显和批判D、对猪的特立独行的怜悯和痛恨【解析】(P365):D 考查文章主题,全篇蕴含着的令人警醒的主题,即对听任权势和命运摆布的否定与批判,对理性主义理想和独立自由精神的赞赏。

作者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这只猪其实是作者自己理想的化身。

在这只猪身上,体现了作者自嘲中的自许,又寓讽刺和批判于幽默诙谐之中。

3.《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猪学会了()给它招致了麻烦。

A、汽车响B、汽笛叫C、拖拉机响D、人说话【解析】(P364):B考查内容情节,猪学会了汽笛叫给它招致了麻烦。

4.下列作家是“七月”派成员的是()。

A、牛汉B、周涛C、台静农D、丰子恺【解析】(P353):A 考查作家作品,牛汉(1923—),原名史成汉,生于山西定襄,“七月诗派”诗人。

代表作有诗集《温泉》、《沉默的悬崖》等,代表诗作有诗歌《华南虎》、《悼念一棵枫树》等。

5.《下列不属于张炜长篇小说的是()A、《古船》B、《九月寓言》C、《秋天的愤怒》D、《丑行或浪漫》【解析】(P355):C 《秋天的愤怒》是中篇小说。

6.《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在()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解析】(P353):C 考查【提示】内容。

《早熟的枣子》是对作者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同题诗歌的一个生动诠释。

7.下列对《父亲,树林和鸟》一文的主题及艺术特色表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首含蓄的散文诗,具有浓郁的诗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刘白羽的散文
刘白羽是一位部队作 家 , 在当代文学史上 以散文著称。 以散文著称。 他是北京人, 他是北京人,生于一 九一六年, 九一六年,从三十年 代起就开始文学创作, 代起就开始文学创作, 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和 通讯报告, 通讯报告,引起过文 艺界的注目。 艺界的注目。
刘白羽散文分为两个阶段: 刘白羽散文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5)
主讲人: 主讲人:杨迎平
第五章 十七年的散文
第一节 十七年散文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散文大致可以分为前后 两个时期, 年至1956年为散文创作的第一 两个时期,1949年至 年至 年为散文创作的第一 个时期。这个时期通讯报告空前发展, 个时期。这个时期通讯报告空前发展,其主题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二 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 第二个时期是1957年至 年至1966年,是当代文 第二个时期是 年至 年 学史上散文创作趋于活跃的一个时期。以杨朔、 学史上散文创作趋于活跃的一个时期。以杨朔、 秦牧和刘白羽为代表的一批散文作家, 秦牧和刘白羽为代表的一批散文作家,以他们 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沉闷的空气。 的创作实践打破了沉闷的空气。
比较刘白羽、杨朔和秦牧的散文特点: 比较刘白羽、杨朔和秦牧的散文特点:
(1)新奇的故事、精粹的引文、有趣 的知识。 的知识。 (2)优美如诗、热烈似火、广阔像海。 )优美如诗、热烈似火、广阔像海。 (3)清丽如水粉、浓艳如油彩和多彩多姿 )清丽如水粉、 的风俗画。 的风俗画。
杨朔:诗人,含蓄、隽永、阴柔、婉约 情意绵 杨朔:诗人,含蓄、隽永、阴柔、婉约,情意绵 绵。 秦牧:学者,广阔、深邃、丰富、渊博, 秦牧:学者,广阔、深邃、丰富、渊博,妙趣横 生。 刘白羽:战士,雄浑、鲜明、飘逸、刚健、 刘白羽:战士,雄浑、鲜明、飘逸、刚健、气势 磅礴。 磅礴。
杨朔的散文
杨朔散文的题材 杨朔散文的题材
杨朔解放后的散文创作,从题材来看, 杨朔解放后的散文创作,从题材来看,大抵可以 分成四类: 分成四类: 反映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 平常的人》 1、反映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平常的人》 反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2、反映祖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蓬莱仙 境》 3 、 描写祖国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美好的心灵的。 描写祖国秀丽的风光和人民美好的心灵的 。 雪浪花》 荔枝蜜》 《雪浪花》 、《荔枝蜜》 歌颂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深情厚谊。 4、歌颂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深情厚谊。 印度情思》 樱花雨》 埃及灯》 《印度情思》、《樱花雨》、《埃及灯》
与周作人相比: 与周作人相比:
周作人的散文也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 周作人的散文也以知识性、趣味性见长。 但他的散文是以趣味性本身为目的的闲 适小品。 适小品。 秦牧散文没有闲适性,很注意主题表达, 秦牧散文没有闲适性,很注意主题表达, 重构思, 形散神不散”的模式。 重构思,“形散神不散”的模式。 问题:有时有“掉书袋”之嫌, 问题:有时有“掉书袋”之嫌,材料堆砌 太多。 太多。
①感情浓郁,诗意盎 感情浓郁, 然。杨朔散文在写人 状物时诗意浓厚。 状物时诗意浓厚。他 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 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 物的神貌、内心。 物的神貌、内心。
②构思精巧,曲折有 构思精巧, 致。 杨朔散文的结 构精巧, 构精巧,初看常有云 遮雾罩的迷惑, 遮雾罩的迷惑,但峰 回路转之后, 回路转之后,曲径通 幽,豁然展现一片崭 新天地, 新天地,而且结尾多 寓意,耐人寻味。 寓意,耐人寻味
三、直抒胸臆,披露自己的爱和憎,引 直抒胸臆,披露自己的爱和憎, 导读者思索生活中的问题, 导读者思索生活中的问题,探求生活中 闪光的哲理。 闪光的哲理。 四、刘白羽散文的语言激情充沛,词句 刘白羽散文的语言激情充沛, 鲜亮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富有充实感。 鲜亮峭拔,富有充实感。 问题:流于空泛。 问题:流于空泛。
①散文贵在作家真性灵的反映,拒绝虚构。十 散文贵在作家真性灵的反映,拒绝虚构。 七年散文有些失真。作品多表现“大我” 七年散文有些失真。作品多表现“大我”,失 小我” 使之气魄有余,真情不足。 去“小我”,使之气魄有余,真情不足。 以鲁迅为首的作家开创的杂文本应针砭时弊, ②以鲁迅为首的作家开创的杂文本应针砭时弊, 十七年批判性散文几乎绝迹, 重“刺”。十七年批判性散文几乎绝迹,歌功 颂德散文成为大一统。 颂德散文成为大一统。 体裁、题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禁区太多)。 ③体裁、题材上都受到很大限制(禁区太多)。
第二节
杨朔(1913--1968)散文 杨朔(1913--1968)散文 (1913--1968)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 时代、 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 劳动者, 劳动者,代表作品有 荔枝蜜》 《荔枝蜜》 、《蓬莱仙 雪浪花》 境》、《雪浪花》、 香山红叶》 《香山红叶》、《画山 绣水》 茶花赋》 绣水》、《茶花赋》、 海市》 《海市》等。
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 传统散文的长处 , 于托物寄情 、 物我交融之中 达到诗的境界。 达到诗的境界。 语言优美、雅俗共赏。注意锤字炼句, ④语言优美、雅俗共赏。注意锤字炼句,文章应 文眼” 关键字制造诗意的寄托。 有“文眼”。关键字制造诗意的寄托。他的语 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 言具有苦心锤炼后的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 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 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 转蕴藉的风格。 转蕴藉的风格。
第四节
(1919---1992 )原名林 秦牧(1919--1992 )原名林 觉夫,广东省澄海县人, 觉夫,广东省澄海县人, 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 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家。 散文集有《星下集》 散文集有《星下集》、 贝壳集》 潮汐和船》 《贝壳集》、《潮汐和船》 花城》 及《花城》,文艺散论 艺海拾贝》 粉碎“ 《艺海拾贝》。粉碎“四 人帮” 人帮”后,他出版了散文 自选集《长河浪花集》 自选集《长河浪花集》, 此书代表了他散文创作的 主要成就
以一九五九年发表 日出》为标志, 的《日出》为标志, 直到一九六六年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开 始之前, 始之前,为第二个 阶段。 阶段。这个期间的 作品由“通讯特写” 作品由“通讯特写” 走向了“ 走向了“抒情散 文”。
刘白羽散文的特点: 刘白羽散文的特点:
一、是诗情与哲理的 结合。 结合。他的散文具有 强烈的感动,是叙事、 强烈的感动,是叙事、 抒情、 抒情、政论三者结晶 二、从时代的高度观 察生活, 察生活,反映鲜明的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
从建国到一九五八年为一个阶段, 从建国到一九五八年为一个阶段,这时 期他的作品基本上保持了他在解放战争 时期形成的“战地报道”风格: 时期形成的“战地报道”风格:事件是 新鲜的,反映是迅捷的, 新鲜的,反映是迅捷的,带有很强的新 闻性。这一阶段可称为“通讯特写期” 闻性。这一阶段可称为“通讯特写期”。
十七年散文的成绩: 十七年散文的成绩:
①对时代真实的反映,“与时俱进”。 对时代真实的反映, 与时俱进” 数量比较多,借鉴了外国文学的随笔、 ②数量比较多,借鉴了外国文学的随笔、 小品文体。 小品文体。 出现了一些专攻散文的作家。 ③出现了一些专攻散文的作家。
十七年散文的问题: 十七年散文的问题:
秦牧的散文
秦牧散文的突出特色
一、知识性、趣味性。 知识性、趣味性。 题材广阔, 二、题材广阔,写法多 样。 言近旨远, 三、言近旨远,哲理性 强。
一、知识性、趣味性。他的知识储备是十分广 知识性、趣味性。 泛并有一定深度的。举凡天文、地理、人情、 泛并有一定深度的。举凡天文、地理、人情、 世态、山川、名物、文学、艺术, 世态、山川、名物、文学、艺术,他都广为涉 历史、传说、典故、见闻、奇谈、趣事、 猎;历史、传说、典故、见闻、奇谈、趣事、 异域异论,他都锐意搜求。他堪称是一位“ 异域异论,他都锐意搜求。他堪称是一位“博 闻强记”的杂家。 闻强记”的杂家。 他的文章,既讲“知识” 又带“趣味” 他的文章,既讲“知识”,又带“趣味”, 形成了一种“寓教于乐”的独特风格。 形成了一种“寓教于乐”的独特风格。他写文 章时,活似和读者在星下漫语,在海滨谈心, 章时,活似和读者在星下漫语,在海滨谈心, 天上地下,妙趣横生, 天上地下,妙趣横生,而绝不会叫人产生读那 文章时所感到的那种苦楚。 些“干、硬、空”文章时所感到的那种苦楚。
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杨朔散文的艺术风格:
杨朔散文的最大特色, 杨朔散文的最大特色, 是极富诗意, 是极富诗意,明丽深 含蓄委婉。 沉,含蓄委婉。读他 的作品, 的作品,犹如观赏一 幅玲珑剔透、 幅玲珑剔透、精美别 致的淡水墨画,使人 致的淡水墨画, 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流连忘返,心驰神往。
杨朔散文的特点 杨朔散文的特点
杨朔散文的不足
杨朔的思想内容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局限, 杨朔的思想内容不可避免地为时代所局限, 的印痕。部分作品, 1、有“左”的印痕。部分作品,特别是写于三 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散文,忽视对现实矛盾的揭 年自然灾害时期的散文, 显得不够真实。 示,显得不够真实。 在艺术表现上则有雷同化的倾向, 2、在艺术表现上则有雷同化的倾向,如《海 荔枝蜜》 茶花赋》 雪浪花》 市》、《荔枝蜜》、《茶花赋》、《雪浪花》、 樱花雨》等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 《樱花雨》等有公式化、概念化的现象。 构思和语言有时有雕凿痕迹。 3、构思和语言有时有雕凿痕迹。因刻意求 失之“太做” 文章要做, “诗”,失之“太做”。“文章要做,又不宜 太做” 妙在做而不露。 太做”,妙在做而不露。
二、题材广阔,写法多样。他早就痛感于当 题材广阔,写法多样。 代散文题材的狭窄,主张它应该是一个“ 代散文题材的狭窄,主张它应该是一个“海阔 天空”的领域。 天空”的领域。 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 三、言近旨远,哲理性强。赞颂新中国、新 生活, 生活,鞭笞丑恶现象是贯穿他散文作品的一条 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主线,在阐述观点,讲明道理时,绝不枯燥。 秦牧散文的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 秦牧散文的表达方式没有固定格式,潇洒 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 自然,语言流畅讲究,文笔游走灵活,联想奇 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 妙,思路开阔,感情自然流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