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题型归纳带答案
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

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及解法一、依据遗传规律,分析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
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看是否属于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
是则肯定;不是则继续进行判断。
2、看属于细胞核遗传的哪一种类型:(1)是否属于伴Y遗传——家族中男性都患病,同时患病的都是男性。
是则肯定;不是继续进行判断;(2)判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如果家族中,每一代都有患者,一般属于显性基因致病的结果;如果家族中,患者有隔代现象,一般属于隐性基因致病的结果。
(3)看伴X染色体遗传病是否成立——隐性: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显性: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若成立,则肯定;不成立,则直接定为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疾病。
二、遗传定律在育种上的应用:例2:现有高杆(A)抗病(B)和矮杆(a)易染病(b)的两种纯合体小麦,你如何培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小麦新品种。
解析:(一)做这类题的思路可以遵循以下程序——1、育种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又是什么2、题意要求的小麦类型是什么3、确定获得理想小麦类型的育种方法;4、写出育种方案。
(二)附下表:常见育种方法的比较表。
(三)答案:方法一,杂交育种;方法二,单倍体育种。
(过程略)三、依据亲本的表现型,判定其是否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例3:现有一株高茎豌豆,如何分析它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解析:(一)判定思路:1、判定某动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测交”形式。
即让该个体与其具有相对性状的隐性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2、判定某植物个体是否是纯合体,最好的方法是——自交形式。
因为植物多数为雌雄同体,采用自交的方法会比较方便,只要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就说明该个体是杂合体;反之,则为纯合体。
(二)答案:测交可以,但最好是采用自交方法。
(过程略)四、依据一亲本或一细胞的基因型,分析配子种类或数目。
例4:一头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公牛,体内有100个精原细胞。
遗传试题及答案

遗传试题及答案1. 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孟德尔遗传定律?A. 分离定律B. 独立分配定律C. 连锁定律D. 多因子遗传定律答案:C2. 填空题: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中AaBb的比例为______。
答案:1/43. 判断题: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简答题:请简述基因突变的特点。
答案:基因突变的特点包括随机性、低频性、可逆性、多害少利性、普遍性。
5. 计算题:已知某植物的花色由两个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红色,B基因控制蓝色。
若一个红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与一个白色花的植物(基因型为aaBb)杂交,求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
答案:后代中红色花的比例为3/8。
6. 多选题: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频率的变化?A. 自然选择B. 基因突变C. 基因重组D. 基因漂变答案:A、B、D7. 论述题:试述连锁遗传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答案:连锁遗传是指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倾向于一起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而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本的基因在配子形成时重新组合,形成不同于亲本的新基因型。
两者的区别在于,连锁遗传是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位置决定的,而基因重组是遗传过程中随机发生的。
8. 案例分析题:某家族中,父亲患有一种遗传性疾病,而母亲正常。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也患有该病。
请分析该病可能的遗传模式。
答案:根据题干信息,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因为父亲患病,孩子也患病,而母亲正常,说明该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并且是显性的。
遗传规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

遗传规律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方法一.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例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解析:(1)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可以产生四个精细胞,四个精细胞经过变形后,可以形成四个精子。
由于此精原细胞中有两对基因,且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所示。
这样的两对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以通过两种自由组合的方式移向两极:AB自由组合到一极去的同时,ab自由组合到另一极去或Ab自由组合到一极去的同时,aB自由组合到另一极去。
一个这样的精原细胞,只能进行一次减数分裂,这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就只能发生上述两种组合方式中的一种,所以这样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可以产生四个精子,两种精子:AB、ab或Ab、aB。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就意味着这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两对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自由组合情况已经确定:AB自由组合到一极去,ab自由组合到另一极去。
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为:ab、AB、AB。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两种精子,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必须要发生AB、ab和Ab、aB两种自由组合,就必须进行两次完整的减数分裂。
所以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两种精子,至少需要两个精原细胞。
答案:(1)4 2 (2)ab、AB、AB (3)2二.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例2.假如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杂交。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①开花前人工去雄②开花后人工去雄③去雄后自然授粉④去雄后人工授粉⑤授粉后套袋隔离⑥授粉后自然发育A.①④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答案】A【解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因此在进行杂交时,需要对雌蕊在开花前去雄,然后人工授粉,授粉后套袋隔离,故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基因型为的生物,如果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出现的概率为A. B.C. D.【答案】A【解析】依题意可知,A与b连锁、a与B连锁。
若A-b交换值为m,则该生物产生的重组型配子AB与ab各占1/2m,所以该生物自交后代中显性纯合体(AABB)出现的概率为1/2m×1/2m =1/4m2,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3.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答案】B【解析】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错误;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比例为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正确;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错误;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是性状分离比,说明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意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归纳(带
答案)
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归纳(带答案)
1. 题目:双色花
A. 若红花为显性纯合子,白花为显性杂合子,F1代杂合子与一个红花杂合子杂交,该代花色的比例是多少?
答案:3红:1白
解析:显性纯合子(红花)与显性杂合子(白花)的杂交,表现型比例为3:1。
2. 题目:鹰嘴豆叶颜色
A. 黄叶为显性纯合子,绿叶为显性杂合子,F1代两个绿叶杂合子自交至F2代,绿叶与黄叶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绿:2黄
解析:两个绿叶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1绿:2黄。
3. 题目:豌豆种子颜色
A. 黄种子为显性杂合子,绿种子为隐性纯合子,F1代两个黄
种子杂合子自交至F2代,黄种子与绿种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3黄:1绿
解析:两个黄种子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3黄:1绿。
4. 题目:小麦颖果颜色
A. 黄颖果为显性纯合子,红颖果为显性杂合子,F1代两个红
颖果杂合子自交至F2代,红颖果与黄颖果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红:2黄
解析:两个红颖果杂合子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是1红:2黄。
5. 题目:果蝇翅膀形态
A. 特短翅为显性杂合子,长翅为隐性纯合子,F1代一个特短
翅杂合子与一个长翅自交至F2代,特短翅与长翅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答案:1特短:1长
解析:一个特短翅杂合子与一个长翅自交,F2代表现型比例
是1特短:1长。
以上是高中生物遗传显性隐性规律题型的归纳及答案。
这些题目很好地展示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并帮助学生理解基因的遗传方式。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A.假设→实验→结论→验证B.分析→假设→实验→验证C.实验→分析→假设→结论D.实验→假设→验证→结论【答案】 D【解析】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2.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以现代遗传学的观点看,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有丝分裂B.表现型分离C.基因型分离D.等位基因分离【答案】D【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1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故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裂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
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答案】C【解析】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萨顿的研究方法是类比推理法;摩尔根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故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科学史,意在考查考生能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的能力。
4.下列各项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紫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紫花B.白花豌豆与紫花豌豆杂交后代有白花和紫花C.白花豌豆自交后代全是白花D.紫花高茎豌豆自交后代有紫花和白花【答案】D【解析】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在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性状分离的概念。
高一生物遗传规律练习题(含答案)

生物遗传规律练习题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雄配子数目相等B.雌配子∶雄配子=3∶1C.雄配子∶雌配子=1∶1 D.雄配子数量比雌配子多2.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3.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是否是纯合子B.产生配子的比例C.遗传因子组成D.产生配子的数量4.已知果蝇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产生F2,将F2中的灰身果蝇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 )A.1∶1 B.2∶1 C.3∶1 D.8∶15.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将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作出如下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6.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3号和4号为正常的异卵孪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为AA的概率是( )A.0 B.1/9C.1/3 D.1/167.向日葵种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右图所示。
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A.4种B.6种C.8种D.9种8.人类多指基因(T)对正常指(t)为显性,白化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都是在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一切正常,他们有一个白化病而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有一种病和同时有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A.3/4、1/4B.1/2、1/8C.1/4、1/4D.1/4、1/89.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
整理今日最新小鸡答案_遗传规律相关题型

今日最新小鸡答案整理表姓名:职业工种:申请级别:受理机构:填报日期:遗传规律相关题型题型1遗传学中的概率计算典例剖析1某种哺乳动物的短毛(A)、直毛(B)、黑色(C)为显性,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个体杂交,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和黑色长直毛个体的概率分别为多少?解析由于Aa×Aa→产生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2;表现型为长毛的概率为1/4。
Bb×BB→产生基因型为BB的概率为1/2;表现型为直毛的概率为1。
Cc×Cc→产生基因型为cc的概率为1/4;表现型为黑色的概率为3/4。
所以,产生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个体的概率为(1/2)×(1/2)×(1/4)=1/16;产生黑色长直毛个体的概率为(1/4)×1×(3/4)=3/16。
答案1/16和3/16技法点拨首先要将各对基因分开,单独计算每对基因杂交后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的概率,最后将各数值相乘。
即子代某基因型出现的概率=亲本中每对基因杂交产生对应的子代基因型概率的乘积;子代某表现型的概率=亲本中每对基因杂交产生对应的子代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跟踪训练1.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回答下列问题:(1)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性状显性、E性状显性、F性状隐性的概率为________。
(2)该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ddeeff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该杂交后代中,子代基因型不同于两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
答案(1)316(2)116(3)3458解析先将双亲性状拆分为三组,即dd×Dd、Ee×Ee及Ff×ff,按照分离定律分别求出各组的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然后再分别予以乘积,即:(1)该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D显、E显、F隐的概率为:1 2×34×12=3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遗传规律常见题型归纳复习要求1.掌握对基因分离现象的解释、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2.运用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结合遗传系谱图或相关图表,进行遗传方式的判断,遗传的规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
综述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不难发现,关于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的考查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在分值上,还是在考查的频度上都非常高。
主要包括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有关概念、杂交实验的程序步骤、伴性遗传等。
命题角度分析主要是利用文字信息、表格数据信息和遗传系谱图等方式考查学生对遗传学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从实验的角度考查遗传规律也是近两年命题的热点;有关育种、控制遗传病方面的应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角度。
命题形式分析基本概念、原理、识图、图谱分析、遗传病的有关问题都可以以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遗传规律的应用、相关性状分离的计算和遗传图解的绘制,以探究实验的题型考查孟德尔实验的方法、有关实验的设计及问题探究。
命题趋势分析伴性遗传与分离、自由组合定律的综合以及遗传图谱的分析考查,依旧会成为今后考查的重点,材料信息题和实验设计探究题也是未来的考查热点。
课堂探究:一.遗传规律的验证方法1.自交法(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3∶1,则(2)若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 ∶3∶3∶1,则2.测交法(1)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则(2)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对应训练:现提供纯种的高茎叶腋花和矮茎茎顶花的豌豆,叶腋花(E)对茎顶花(e)为显性,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现欲利用以上两种豌豆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案,探究控制叶腋花、茎顶花的等位基因是否与控制高茎、矮茎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
3.花粉鉴定法根据花粉表现的性状(如花粉的形状、染色后的颜色等)判断。
(1)若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4.花药离体培养法(1)培养,则符合分离定律,由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2)培养,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对应训练:已知纯种的粳稻与糯稻杂交,F1全为粳稻。
粳稻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呈蓝黑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糯稻含支链淀粉,遇碘呈红褐色(其花粉粒的颜色反应也相同)。
现有一批纯种粳稻和糯稻以及一些碘液。
请设计方案来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验过程中用显微镜作为必要的实验器具,基因分别用H和h表示)。
(1)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略)。
(3)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设计实验,确定某基因的位置常规探究方法演绎如下:1.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2)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对应训练: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你能否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2.探究某基因是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方法:对应训练:科学家研究黑腹果蝇时发现,刚毛基因(B)对截刚毛基因(b)为完全显性。
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则刚毛雄果蝇可表示为X B Y B或X B Y b或X b Y B,若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只能表示为X B Y。
现有各种纯种果蝇若干,请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 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请写出遗传图解,并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3.探究控制某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应训练:实验室中现有一批未交配过的纯种长翅灰体和残翅黑檀体的果蝇。
已知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现欲利用以上两种果蝇研究有关果蝇灰体与黑檀体性状的遗传特点(说明:控制果蝇灰体和黑檀体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繁殖存活)。
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探究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第Ⅱ号同源染色体上,并作出判断。
4.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1)实验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与母方相同。
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终与母方相同。
(2)实验设计:设置 实验 ① ② 对应训练:(2010·模拟)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F 1中只有暗红眼;而暗红眼♂×朱红眼♀,F 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其中相关的基因为A 和a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正、反交实验常被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 .反交的实验结果说明这对控制眼色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C .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果蝇的基因型都是X A X aD .若正、反交的F 1代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都是1∶1∶1∶1 三、遗传系谱图的分析1.遗传的类型(方式)及其特点(1)首先确定①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 ,则为细胞质遗传。
如下图:②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 ,则不是母系遗传。
(2)其次确定是否为伴Y 遗传①若系谱图中患者的母亲没病,所以非细胞质遗传;再根据患者父亲儿子均为患者, 则为伴Y 遗传。
如下图:②若系谱图中, ,则不是伴Y 遗传。
(3)再次确定是3 4 5 6 78 9 10①首先确定是 Ⅰ. 如下图:Ⅱ.“有中生无”是 ,如下图:②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Ⅰ.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 Ⅱ.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 。
如下图:对应训练1.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细胞质遗传病2.(多选)一个家庭中,父亲是色觉正常的多指(由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控制)患者,母亲的表现型正常,他们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红绿色盲的孩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母B .父亲的基因型是杂合子C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男孩,只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4D .父亲的精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 四、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有关问题下图为X 、Y 染色体的结构模式图(Ⅰ为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如果基因在X 、Y 染色体的同源段,则相关基因型:男性(雄性)有 女性(雌性)有对应训练:1.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
X 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甲)(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2..如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五、遗传推理型问题判断基因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亲本:XY型性别决定生物——雌性个体选;雄性个体选,即X b X b×X B Y,子代。
ZW型性别决定生物——雄性个体选;雌性个体选,即Z b Z b×Z B W------子代规律:两条同型性染色体的亲本选隐性性状,两条异型性染色体的亲本选显性性状。
原因及应用由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在生产实践中可巧妙利用这种基因与染色体的连锁关系进行实际应用,可用伴随性别而出现的性状进行品种的选育,如家蚕的正常蚕(A)对“油蚕”(a)是显性,正常蚕幼虫的皮肤不透明,“油蚕”幼虫的皮肤透明,基因A、a都位于Z染色体上,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 型(即雄性为ZZ,雌性为ZW),我们可设计方案只根据皮肤特征即可将雌雄蚕区分开来,从而选出高产量的雄蚕;根据芦花鸡羽毛表现出的伴性遗传特征,将公鸡和母鸡区分开,以便多养母鸡,提高产蛋量;伴性遗传在人类遗传病的风险评估方面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如伴X显性遗传的男性患者,其女儿一定为患者,伴X隐性遗传病,女患者的儿子一定为患者,伴Y遗传病则“传男不传女”,依据上述特点可服务于遗传咨询、指导生育、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对应训练:1.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狭叶(b)呈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是()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1∶1∶1∶12.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
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给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
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
(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六、疑难辨析及其相关题型 (一)自交与自由交配 1.自交自交强调的是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