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与吉他的发源发展浅谈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一、引言
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本文将从琵琶的起源、历史发展、演奏技巧和音乐作品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琵琶的起源
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琵琶被称为"埙",是一种古代的拨弦乐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琵琶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形态。
三、琵琶的历史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逐渐成为宫廷乐器,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2. 唐宋时期:琵琶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乐器之一,同时也在民间艺人中得到广
泛应用。
3. 元明清时期:琵琶的演奏技巧逐渐丰富,音乐作品也日渐繁荣。
4. 近现代:琵琶在中国音乐界的地位逐渐提升,成为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的重
要组成部分。
四、琵琶的演奏技巧
1. 弹奏技巧:琵琶的弹奏技巧包括拨弦、滚指、扫弦等,通过不同的手法可以
产生丰富的音色。
2. 转调技巧:琵琶可以通过转调技巧演奏出不同的音阶和音调,增加音乐的变
化和表现力。
3. 装饰技巧:琵琶演奏中常使用装饰音来增加音乐的华彩和表现力。
五、琵琶的音乐作品
1. 古代音乐作品:《阳关三叠》、《十面埋伏》等经典曲目,展现了琵琶的独特魅力。
2. 现代音乐作品:《醉里挑灯看剑》、《千里之外》等流行曲目,使琵琶在现代音乐中焕发新的活力。
六、结论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的代表之一,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不断丰富了演奏技巧和音乐作品。
它既承载着古代文化的传承,又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无论是在宫廷还是民间,琵琶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介绍:琵琶是中国古代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乐器,它在中国音乐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详细介绍琵琶的历史起源、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奏技巧。
一、琵琶的起源琵琶起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琵琶是由来自西域的乐师所带入中国的。
当时的琵琶形状较为简单,只有四根弦,并且是用丝线制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琵琶逐渐演变成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形状和构造。
二、琵琶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琵琶逐渐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乐器之一。
琵琶的形状和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增加了弦数和音域的扩展。
此时的琵琶已经开始在民间音乐中广泛使用。
2.唐宋时期在唐宋时期,琵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琵琶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琵琶的音质和音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琵琶的演奏技巧也越发丰富多样,琵琶演奏家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3.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琵琶的发展受到了一些限制,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对音乐有一定的限制和压制。
然而,琵琶在民间音乐中仍然得到了广泛应用,琵琶的演奏技巧也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琵琶的演奏技巧1.指法技巧琵琶的演奏主要依靠指法技巧,包括按弦、拨弦、滑弦、扫弦等。
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和音色。
2.演奏风格琵琶的演奏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古典、民间、流行等。
不同的风格要求演奏者具备不同的技巧和表现力。
3.配合其他乐器演奏琵琶在合奏中通常与其他乐器一起演奏,如二胡、笛子、古筝等。
演奏者需要与其他乐器协调配合,形成和谐的音乐效果。
四、琵琶的现代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琵琶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现代琵琶已经融入了流行音乐、爵士乐等不同的音乐风格中,琵琶演奏家也在不断创新和尝试。
总结:琵琶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从起初的简单形状到现代的多样化发展,琵琶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琵琶的音质和演奏技巧得到了提升,琵琶的地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琵琶是中国古代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琵琶的起源、发展、演奏技巧以及在音乐领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琵琶的起源与发展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汉朝时期。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琵琶是一种由西域传入中国的乐器,其外形与现代的琵琶相似,但音色和结构略有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琵琶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
在唐朝时期,琵琶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改革和发展。
当时的琵琶由五根弦增加到了七根弦,琴身也更加精致。
这一时期的琵琶成为了宫廷音乐和文人雅士的最爱,被广泛应用于音乐演奏、歌唱和伴奏等领域。
到了宋朝,琵琶在演奏技巧和曲目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当时的琵琶演奏家开始运用各种技巧,如指法、滑音、颤音等,使琵琶的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琵琶在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戏曲伴奏的主要乐器之一。
二、琵琶的演奏技巧琵琶的演奏技巧包括指法、音色控制、演奏技巧等多个方面。
其中,指法是琵琶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
常用的指法有按、捻、揉、拨等,通过不同的指法组合可以演奏出丰富的音乐效果。
此外,琵琶演奏家还需要掌握音色控制的技巧。
琵琶的音色可以通过演奏位置、力度、速度等因素进行调节,使音乐表达更加准确和生动。
另外,演奏技巧也是琵琶演奏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如琵琶的扬音、滑音、颤音等技巧都需要演奏家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三、琵琶在音乐领域的影响琵琶作为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在古代的宫廷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戏曲、曲艺等艺术形式中。
在民间音乐中,琵琶常常与其他乐器如古筝、二胡等合奏,形成丰富多样的音乐风格。
在戏曲演唱中,琵琶常作为伴奏乐器,为演唱者提供音乐的支持和衬托。
而在曲艺表演中,琵琶则常常作为独奏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给观众带来艺术上的享受。
此外,琵琶也对世界音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被誉为“乐器之王”,在中国古代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琵琶的起源、发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琵琶的起源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波斯(当今伊朗)地区。
公元4世纪时,波斯的琵琶传入中国。
最初,琵琶是以弦乐器的形式存在的,称为“筝”。
后来,随着与中亚地区的文化交流,琵琶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形态。
二、琵琶的发展1. 唐朝时期在唐朝时期,琵琶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当时,琵琶被广泛用于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中。
在宫廷音乐中,琵琶往往与其他乐器如箫、笛等合奏,表达出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富丽堂皇。
而在民间音乐中,琵琶则往往作为伴奏乐器,伴有着吟诗作赋和民间故事的演唱。
2. 宋朝时期到了宋朝时期,琵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
在这个时期,琵琶的音域得到了扩展,琵琶的琴颈上增加了两根弦,使得琵琶的音色更加丰满。
此外,琵琶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创新,琵琶家开始尝试使用指甲弹奏,使得琵琶的音乐更具个性和表现力。
3.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琵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琵琶成为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中的重要伴奏乐器。
琵琶家们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使琵琶的演奏技巧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琵琶也开始浮现在宫廷音乐中,成为贵族们娱乐的一种方式。
三、琵琶的演奏技巧琵琶的演奏技巧主要包括指法、音色控制和演奏风格等方面。
1. 指法琵琶的指法非常独特,琵琶家使用手指和指甲进行演奏。
常见的指法包括按弦、滑音、颤音等。
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使琵琶的音乐更加丰富多样。
2. 音色控制琵琶的音色控制是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技巧之一。
琵琶家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和手法,控制琵琶的音色变化,使琵琶的音乐更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演奏风格琵琶的演奏风格多种多样,包括古典、民间、现代等不同风格。
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方式。
琵琶家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形成为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琵琶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起源于中国,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成为了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乐器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琵琶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
一、琵琶的起源与历史背景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乐器,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
当时的琵琶形状较为简单,有四根弦,外形类似于现代的琵琶。
在唐朝时期,琵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宫廷乐器,并在民间音乐中得到广泛应用。
宋朝时期,琵琶的音域得到了扩展,加入了更多的弦,使其音色更加丰富。
二、琵琶的演变与改进在明清时期,琵琶经历了一系列的改进与演变。
明朝时期,琵琶的音域进一步扩大,加入了更多的弦,使其音色更加丰富多样。
清朝时期,琵琶的外形得到了改进,加入了更多的装饰,使其更加精美。
同时,琵琶的演奏技巧也得到了提高,出现了更多的演奏方法和技巧。
三、琵琶的发展与传承在现代,琵琶的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音乐教育领域,琵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学乐器,被广泛应用于学校音乐课程中。
同时,琵琶也在音乐表演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独奏、合奏和伴奏的重要乐器之一。
在国际交流中,琵琶也逐渐走向世界舞台。
越来越多的外国音乐家对琵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学习和演奏琵琶。
同时,中国的琵琶演奏家也积极参与国际音乐交流活动,将琵琶的音乐艺术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四、琵琶的音乐特点与表现力琵琶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琵琶的音色柔和、清亮,能够表达出悲、喜、怒、哀等不同的情感。
同时,琵琶的演奏技巧丰富多样,包括指法、拨法、扫弦等,使其具有很高的表现力和演奏技巧。
五、琵琶的流派与代表作品在琵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著名的流派有江南琵琶、北方琵琶、四川琵琶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如《阳关三叠泪》、《十面埋伏》、《二泉映月》等。
六、琵琶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和传承琵琶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一、引言琵琶是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本文将从琵琶的起源、演变、技术特点和地域传承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琵琶的起源琵琶起源于古代波斯(今伊朗)的一种弦乐器,最早的琵琶被称为“筚篥”,是由一个半圆形的共鸣箱和四根弦组成。
后来,琵琶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演变。
三、琵琶的演变1. 早期琵琶早期的琵琶在中国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分别是“大琵琶”、“小琵琶”和“中琵琶”。
大琵琶是最早传入中国的琵琶形式,它的琴颈较长,音域宽广。
小琵琶则是由大琵琶演变而来,琴颈较短,音域较小。
中琵琶则是大琵琶和小琵琶的中间形态。
2. 唐代琵琶在唐代,琵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普及。
唐代的琵琶分为“大琵琶”和“小琵琶”两种形式,其中大琵琶是主要的表演乐器,小琵琶则多用于伴奏。
在唐代,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曲目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3. 宋代琵琶宋代是琵琶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琵琶的琴颈更加细长,琴身更加精致。
同时,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曲目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进。
4. 明清时期琵琶明清时期的琵琶在外形上基本保持了宋代的风格,但在演奏技巧和曲目上有了更大的创新。
尤其是在清代,琵琶的演奏技巧更加熟练,琵琶曲目也更加丰富多样。
四、琵琶的技术特点琵琶是一种以指弹为主的乐器,其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弹拨技法:琵琶主要使用指弹和拨弦的技法,通过手指的灵活运动来产生音响效果。
2. 滑音技法:琵琶的滑音技法是其独特的特点之一,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滑动,产生连续的音程变化。
3. 颤音技法:琵琶的颤音技法是指手指迅速地在同一音符上按弹,产生颤动的音效。
4. 和弦技法:琵琶也可以使用和弦技法,通过同时按弹多个音符,产生和谐的音响效果。
五、琵琶的地域传承琵琶在中国各地都有不同的传承和演奏风格。
其中,陕西省的西安和河南省的洛阳是琵琶的两大传统发源地。
西安琵琶以其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曲目而闻名,洛阳琵琶则以其精湛的技巧和表演艺术而著称。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一、引言琵琶作为中国古代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琵琶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并介绍琵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
二、琵琶的起源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西汉时期。
当时,琵琶被称为“琵琶筝”,并且是一种丝弦乐器。
最早的琵琶是由桐木制成的,共有四根弦。
随着时间的推移,琵琶的形状和结构逐渐改变,弦的数量也增加到了十二根。
三、琵琶的演变与发展1. 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琵琶逐渐成为宫廷乐器和文人雅士的最爱。
它的音色优美悠扬,演奏技巧也更加成熟。
在这个时期,琵琶的形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的扁平形状变为了现在的圆形。
此外,琵琶的弦数量也增加到了十六根。
2. 宋元明清时期在宋元明清时期,琵琶的演奏技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琵琶曲也逐渐成为主流音乐形式。
琵琶的声音更加细腻,表达力也更加丰富。
同时,琵琶的外观也变得更加精致,装饰性更强。
3. 现代琵琶进入现代,琵琶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数量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琵琶不仅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开始与西方音乐进行交流和融合。
现代琵琶的外观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如加入电子设备,使其音色更加多样化。
四、琵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作用1. 宫廷乐器在古代,琵琶是宫廷音乐的重要乐器之一。
宫廷乐师们以琵琶演奏各种宫廷音乐,为皇帝和贵族提供娱乐。
2. 文人雅士的最爱在隋唐时期,琵琶成为文人雅士的最爱。
许多文人墨客都会弹奏琵琶,并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民间音乐除了在宫廷和文人圈子中的应用外,琵琶也广泛应用于民间音乐中。
在农村和城市的街头巷尾,琵琶往往伴有着歌唱,为人们带来欢乐和娱乐。
五、结论琵琶作为一种古老而优雅的乐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它的音色独特,演奏技巧精湛,曲目丰富多样。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琵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琵琶是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
本文将从琵琶的起源、演变、传播、流派和现代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琵琶的起源1.1 琵琶起源于古代中国,最早浮现在西汉时期。
1.2 琵琶最初是一种弦乐器,由丝弦和木制琴身组成。
1.3 琵琶的名称来源于梁武帝萧衍的《琵琶行》,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之一。
二、琵琶的演变2.1 在唐代,琵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的乐器。
2.2 宋代时,琵琶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得到进一步提升,成为宫廷和民间广泛使用的乐器。
2.3 明清时期,琵琶的演奏技巧更加丰富,成为戏曲、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中不可或者缺的乐器。
三、琵琶的传播3.1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琵琶开始传入中亚、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区。
3.2 在日本,琵琶发展出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流派,成为日本传统音乐中的重要乐器。
3.3 在东南亚国家,琵琶也被广泛应用于传统音乐和文化活动中。
四、琵琶的流派4.1 在中国,琵琶有北派、南派、西派等不同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曲目。
4.2 在日本,琵琶有雅乐琵琶、民间琵琶等不同的流派,每一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和传统。
4.3 在东南亚国家,琵琶也有不同的流派和演奏风格,反映了当地文化和音乐传统的特点。
五、琵琶的现代发展5.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琵琶的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提升,音质和演奏性能得到提高。
5.2 琵琶在现代音乐中得到广泛应用,不仅在传统音乐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流行音乐和电影配乐中有着独特的表现。
5.3 琵琶作为一种传统乐器,仍然受到许多音乐家和乐迷的爱慕,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综上所述,琵琶作为一种古老而优美的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不仅在中国,还在日本和东南亚等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使其成为世界音乐文化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继续为人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与吉他的发源发展浅谈
近几十年的开放与交流,民乐有所西传,而西乐在我国则发展更为迅速。
这期间的争论也纷杂繁多,厚此薄彼或妄自菲薄者比比皆是。
在此便谈谈中西乐两种有代表性却又颇有相似之处的乐器——琵琶与吉他的特点,略作比较探讨,意在探讨互相借鉴发展的能动性,为有兴趣把玩这两类乐器之人抛砖,而非要两者一决高下,争个孰高孰低。
一
乐器的发展受人类文化放射性,交互性影响而不断变化,溯源甚难。
单琵琶和吉他这两类乐器的演变,已是枝丫繁杂,每下愈况,罄纸难穷。
琵琶和吉他的起源,目前有一个模糊的公论,即源自中东、东亚的弹拨乐器,往东与中土相类似的弹拨乐器(直颈批把)相结合演变为琵琶,往西而成欧洲鲁特琴、吉他。
南北朝时,曲颈琵琶才开始通过丝绸之路由波斯经龟兹和今新疆传入北周。
早期曲颈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
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交流的加强,特别是随着佛教、摩尼教和火祆教等宗教的传入,越来越多的曲颈琵琶传入中国。
《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
”又因其经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
其时传入的曲颈琵琶已有所变化,曲颈,梨形音箱,有的四柱四弦,有的五弦,皆似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或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
演奏时横抱,用拨子演奏。
在这个时期,西域宗教的传入与汉化对音乐及乐器,绘画和文学等文化艺术的演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及至唐代,琵琶风靡,在中国历代中空前绝后。
当时的宫廷雅乐,民间民乐,琵琶都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在乐队里处于领奏地位。
这和佛教在唐代的盛行也有密切关系。
这时的琵琶大多数为五弦琵琶。
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来年间,五弦琵琶盛
传不衰,至宋式微,为四弦琵琶取代。
此类弹拨乐器,多一弦,不仅多许多音,且和声织体方更为丰富,而中国琵琶演变却反而舍却一弦,为何?我觉得受政治文化背景影响甚大。
南北朝至随唐,文化方面相当开放多元,海纳且融合,唐代更是以佛为国教,因此在音乐上也是相当多元的,除了先秦至汉流传下来的音乐外,又加入了许多的西域音乐,因此在这个时期五弦琵琶多一弦的优势明显,得以盛行。
宋朝以降,程朱理学的霸道,以及华夷的民族矛盾激化、夷夏之防趋于严密,使得文化方面逐渐回归保守,音乐方面亦逐渐回复以传统调式为主,此时五弦累赘,四弦足矣。
这时曲颈琵琶虽已与秦汉琵琶相融音,但出身不好,不再受朝廷的欢迎,琵琶的技艺遂隐入民间。
是故宋、元、明三代,关于琵琶发展的官方记载十分有限。
唐代对琵琶的演变推动非常大。
特别是在演奏技法上不断地创新,丰富和完善。
其中最具变革意味的当属裴神符。
裴神符是来自西域的宫廷乐师,贞观年间,他在一次宫廷中演奏自己原创的乐曲《火风》,竖抱琵琶以指弹,左手配以推、带、打、拢、捻等技巧,彷佛一小乐队在演奏,震撼了当场其余诸乐师。
《隋唐嘉话》载:“贞观中,裴洛儿始弃拨用手,以抚琵琶。
”《新唐书·礼乐志》载:“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国所出,旧以木拨弹,乐工裴神符初以手弹,太宗悦甚,后人习为掏琵琶。
”诗人元稹有诗云:“《火风》声沉多咽绝”。
显然以手指弹奏极大地丰富了演奏手法,和声的编织也更为丰富和灵活。
不过这种技法在当时并未迅速流行开来,我们从后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划”可看出用拨子弹奏仍是主流。
一方面是由于用指弹奏难度更大,习练困难,另一方面亦因当时以指弹的曲目问世尚不多。
不过最终在晚唐,竖抱指弹奏法仍是确立了下来,传至后代。
到宋代,不仅琵琶本身演变为四弦,演奏姿势亦已沿袭竖抱。
横抱演奏则逐渐式微,只有福建的南音琵琶流传至今。
福建南音的琵琶演奏姿势至今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
潮州琵琶本也一直沿袭横抱姿势至现代,许多老一辈潮州音乐民间艺人演奏时仍是左腿盘于右腿上,横抱琵琶弹奏。
但近几十年受现代奏法影响,现在潮州音乐演奏中,已鲜见潮州琵琶的横抱姿势。
二
乌德琴往西到了欧洲则演变为鲁特琴(lute)。
史料最早可追溯到1270年,大致上来说,中世纪的鲁特琴无论在外型、演奏技法、乃至于音乐都与他的中东祖先十分
接近,仅有五组琴弦,用羽毛制成的拨子弹奏,多以合奏的方式演奏舞曲或作歌曲的伴奏。
这一点与早期传至中国的五弦琵琶是一致的。
到15世纪末,欧洲的鲁特琴有了较大的发展,同中国琵琶弹奏技法演变一样,人们开始使用手指弹奏鲁特琴,因此多声部作品得以在鲁特琴上演奏,并新增了第六弦组。
弦的数目演变这一点与中国琵琶恰恰相反,这也是两种文化中音乐侧重点的差异的一个缩影。
而由于鲁特与琵琶的相似性,外国翻译中国琵琶时除了直译拼音外,往往也译为Chinese lute。
而吉他虽然与鲁特琴渊源颇深,但也只能模糊地知道其源自中东,目前关于吉他的起源仍众说纷纭。
吉他可以说是一个中东弹拨乐器的变种,但是到底是在中东已经演变有雏形再传至欧洲,还是说在传至欧洲的过程中受各类其他乐器影响演变而来,目前尚无定论。
据载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源自欧洲古希腊的西塞拉琴
kithara(Cithara),这种观点比较牵强,是从词汇学上来推断的。
第二种,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长颈鲁特琴演变说。
第三种则认为,吉他是演变自古埃及的柯普特琉特琴(Coptic Lute),由当时的阿拉伯一摩尔人传入欧洲,并逐渐演变成的今天的吉他。
早期有关音乐的文献,大部份都已散佚,目前尚无相关的新考古发现,吉他的起源仍是没有结论,但它久远的历史,则是显而易见的。
在埃及的许多考古资料中,曾经发现四种很像鲁特琴的乐器,因此有学者认为,这种乐器就是吉他的前身。
也有学者在今印度、巴基斯坦附近纪元前一世纪左右的石雕上,发现貌似吉他的鲁特琴,而这种鲁特琴又比埃及鲁特琴还要像现代吉他,因此认为吉他是经由印、巴一带流传到欧洲。
吉他在16世纪与同宗的外形类似的比维拉琴(vihuela)流行于西班牙,是其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音乐思潮和文艺复兴时又有了很大变化,精巧华丽的复调音乐成为主流,即巴洛克艺术时代。
比维拉琴退出了历史舞台,五组复弦的“西班牙吉他”完全取代了四组复弦的吉他,成为了巴洛克吉他的主角。
十八世纪中后期,原来的五弦吉他遂被改装成六弦吉他,后又改为单弦,不再使用弦组。
这一改变使得吉他的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期,且风靡欧洲。
19世纪初,吉他的外观开始定型,并慢慢演变成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样子,更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在这段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像索尔,阿瓜多,朱利亚尼,卡尔卡西和塔雷加等。
古典吉它音乐,区别于他当时更流行的音乐和佛拉门戈演奏,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东西。
吉它开始独立出来,作专门演奏使用,吉它音乐渐渐向古典和浪漫的方向发展。
到了20世纪,随着各种现代原声吉
他及电吉他的诞生和发展,吉他更是风靡全世界,成为流行乐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其流行程度是鲁特琴所不能比拟的。
经历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到了现代,琵琶和吉他各自发展成中西方音乐中琉特属类乐器的代表,其知名度是阮和鲁特琴等同类属乐器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