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美术提纲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影视美学》内容大纲

《影视美学》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认识20世纪60年代之前电影美学理论的代表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产生背景、主要思想及其特点,对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电影美学理论的发展流变之间的关系要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二、课程内容第一章经典电影美学理论(20世纪60年代之前)第一节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第二节苏联蒙太奇电影流派与蒙太奇电影美学理论第三节好莱坞戏剧化电影与类型电影理论第四节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纪实美学!第五节法国“新浪潮”与现代主义电影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早期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和理论贡献(重点)1、识记:(1)电影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闵斯特堡、阿恩海姆)及其主要观点(2)电影文化学的代表学者(巴拉兹)及其主要观点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对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影响(2)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主张(二)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的主要概念、核心思想及其发展阶段(重点)1、识记:《(1)蒙太奇的完整内容与概念内涵(2)苏联蒙太奇电影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3)“电影眼睛派”与“库里肖夫效应”的含义(4)普多夫金对电影蒙太奇的分类2、理解:(1)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贡献(2)普多夫金与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上的异同3、应用:蒙太奇美学的总体特征及其对电影艺术发展的贡献和价值(三)好莱坞戏剧化电影的美学观与类型电影的概念、特征(重点)1、识记:(1)“戏剧化电影”的含义((2)“类型片”的含义(3)好莱坞类型片的分类2、理解:(1)戏剧化电影的美学特征(2)新好莱坞电影的美学特点(3)从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看好莱坞类型电影的产生(四)纪实性电影美学的主要代表及其核心思想(次重点)1、理解:(1)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与电影语言进化观(2)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复原论”的核心思想与基本特点2、应用:纪实性电影美学总体特点与理论局限¥(五)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产生背景与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新浪潮”电影的概念2、理解:(1)法国电影的“新浪潮”与“左岸派”产生的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2)“新浪潮”与“左岸派”电影的美学倾向(六)欧洲现代派电影的美学特征(次重点)1、识记:“现代派”电影的概念2、理解:(1)西方现代主义哲学一美学思潮对现代派电影的影响(2)现代派电影美学在电影的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段上所进行的探索(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美学观(一般)(1、识记: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美学革命2、理解:柴伐梯尼在电影美学理论上的贡献与局限第二章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影美学理论的主要流派,系统掌握各个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美学特征及其发展流变,深入理解传统电影美学理论与现代电影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影视美术造型大纲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道具的分类 理解:1.道具按功能和特点分为陈设道具和 戏用道具。 (二)道具的价值 理解:1.道具烘托环境的时代信息。 2.道具的以物写人、以物传情的“生命 力”作用。 3.贯穿道具起到剧作结构作用。
(三)道具的设计、制作、选择和管理 理解:1.掌握材料,设计或选用的道具符合 即定的环境。 2.道具管理的主要工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运动的空间造型
理解:1.影视美术造型与其他造型艺术的区 别在于它是一种在时间流动过程中展现的 空间造型形象。 2.影视美术创作是平面-立体时空互动 -平面的过程。 3.影视中放映时间、事件时间、叙述 时间的区别与关系。 4.影视造型形象的运动反映在被拍摄对 象的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两种形式上。
(四)场景设计图 应用:1.场景气氛的感受的关系。
图片 短片 或者视频。
第六章 道具设计技巧与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影视中道具 设计的内容,其最终的任务是通过影视美 术设计的造型方法与手段实现人、景、物 三者关系形态的影像呈现方式,进一步理 解并遵循在影视时间与空间的运动发展过 程中组织与设计构建人、景、物三者关系 形态的影视美术设计原则。
第七章 人物造型设计的技巧与要求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是针对影视作品中具体的角色 人物进行整体(包括身体以及头面)造型的设计 活动。由于影视作品创作的题材涉及不同的历史 时期,而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的人的服装会 体现出不同的特色,通过本章的学习,通过循序 渐进、由浅入深的了解历史剧人物服装造型的创 作设计过程。具备初步的具有影视创作特色的、 针对对应历史时期的服装服饰进行设计以及制作 实践能力。
影视鉴赏提纲

一、影视艺术概说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辨析:(一)从艺术分类的角度看1、影视艺术是一种时空综合性的艺术。
2、影视艺术也是一种感官综合的艺术。
3、影视艺术还是一种动静结合的艺术。
(二)从总体上看1、影视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影艺视术体现了对各门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各种艺术构成元素的综合。
3、从文化形态的角度看,影视艺术是一种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美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文化;从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看,影视艺术体现了高雅艺术和大众通俗艺术的综合。
佳作鉴赏《飞越疯人院》1975年出品(美国)导演:米洛斯•福尔曼主要人物:麦克默菲(杰克•尼科尔森饰)拉齐德(路易斯•弗莱彻饰)比利杰夫提问与提示:1、影片中的“疯人院”有什么象征含义?2、主人公麦克默菲、护士长拉齐德小姐、小青年比利、印地安人杰夫等人物形象分别有些什么象征蕴涵?3、注意上述人物之间的性格冲突,特别注意演员的眼神和表情。
4、注意影片的假定性和寓言性特点,体会影片的隐喻内容。
二、摄影机的创造与场面调度1.镜头:客观镜头、主观镜头、空镜头、特技镜头(慢镜头、快镜头)、固定镜头、运动镜头2.摄影机的运动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3、摄影机的角度平视、仰视、俯视、鸟瞰、倾斜4、摄影机与对象的距离景别: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佳作鉴赏《罗拉快跑》1998年出品(德国)导演:汤姆•蒂克主要人物:罗拉(弗兰卡•波腾特饰)马尼(莫里兹•布雷多饰)提问与提示:1.影片用了大量的高科技基础上的新的电影手法,如动画、画面切割、MTV等。
这样做与以前的电影有什么不同?2.影片表达的时间观念有何哲学蕴涵?3. 影片在剧作结构上有何特点?试与其它电影作一比较分析。
三、影视艺术语言(一)蒙太奇与长镜头1. 蒙太奇的含义:(1)画面(镜头)的组织关系;(2)音响、音乐的组织关系;(3)画面与音响的组织关系;(4)由这些组织关系而发生的意义和作用。
影视美术设计复习提纲

影视美术设计复习提纲一、选择填空大概1、1895年12月28日被定为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2、1984年成立了“电影美术学会”。
3、电影美术师所从事的银幕造型艺术,其创造成果体现在荧幕影像造型上。
4、电影形象体系是视觉形象体系和声音形象体系构成的影片声画兼容的银幕形象。
5、视觉形象体系:①电影美术(场景、道具、服装、化妆、特技等手段)②摄影(包括光线、运动、光学、色阶等手段)③人物形象。
6、声音形象体系:①音乐。
②录音,即电影中声音的艺术处理。
③剧中人物的语言、声音。
7、电影画面的运动形态是它的本质特征,是电影美术师进行造型设计应树立的基本概念。
8、影片《鸽子》是艺术指导威廉卡梅隆蒙西斯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艺术指导。
被誉为是好莱坞艺术指导的“开山祖师”。
9、布景技师——美工——美术师。
我国的电影美术师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的三种称谓。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术师在影片中地位是美术师在影片中所长早的价值、承担的任务和所引起的作用的集中体现。
10、电影场景的构成方式:电影场景的构成方式是指根据电影或电视剧在主题、内容、样式、风格以及场景造型的不同要求,对剧中或影片中的不同类型的单元场景所采用的不同的构成方式。
主要有①棚内或场地搭景(《罗马十一点钟》《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伤逝》的场景)②全实景(把摄像机扛到街上去)例如:《偷自行车的人》等。
很多时候同一部电影中也会出新两种不同的构景方式。
11、道具。
影视中的道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设道具。
一类是戏用道具。
12、陈设道具指的是①室内和室外的场景中各种物件和用具②装饰性道具③市招道具。
13、戏用道具指的是影视片中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动作有直接关系的道具。
如戏中人物手持的皮包,手杖,雨伞,玩具等、戏用道具也叫随身道具。
14、电影的运动形态是它的本质特征。
运动是电影画面最直独特最重要的特征。
15、电影造型元素的三个主要方面即执行者、美术师和摄影师以及为造型人物形象为己任的表演。
《影视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影视美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美术的人物范围和创作特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能够从剧本出发对影视美术设计进行整体构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场景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整体美术设计的风格和要求出发,指导道具和人物
造型的设计风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动手进行加基本的材质、场景搭建等技术制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电影美术:总体造型设计》《电影美术设计语言》
2.主要参考书
《电影色彩学》
《电视美术与照明》。
影视美术绘画教案模板范文

1. 了解影视美术绘画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工具。
2. 培养学生对影视美术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1. 影视美术绘画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创作一幅具有影视美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影视美术绘画的技巧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2. 创作过程中如何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影视美术绘画。
2. 讲解影视美术绘画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二)理论讲解1. 介绍影视美术绘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工具和材料。
2. 讲解影视美术绘画的技巧,如线条、色彩、光影、构图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具有影视美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1.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影视片段2. 影视美术绘画教材3. 影视美术绘画工具和材料七、教学步骤(一)导入1. 播放影视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影视美术绘画。
2. 讲解影视美术绘画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二)理论讲解1. 介绍影视美术绘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工具和材料。
2. 讲解影视美术绘画的技巧,如线条、色彩、光影、构图等。
(三)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幅具有影视美术风格的绘画作品。
2.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作。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心得。
2. 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八、课后作业1. 阅读影视美术绘画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影视美术绘画。
2. 尝试创作一幅具有影视美术风格的绘画作品,并提交给老师。
1. 学生对影视美术绘画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影视艺术鉴赏之长镜头篇提纲

影视艺术鉴赏提纲目的:1、了解如何欣赏一部电影?2、学会用审美的情绪理解电影语言,影视艺术在生活中的审美联系。
3、了解什么是影视中的镜头。
4、具体结合一些影片中的长镜头示例,初步了解长镜头的影视画面以及主题意义的审美价值。
方法:具体运用美学观点阐述审美的生活意义。
首先介绍一下《情书》的故事梗概,以及导演岩井俊二的简单介绍。
结合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情书》开头具体阐述长镜头。
以及美感。
结合本片的长镜头简述长镜头对剧情的作用。
内容:如何欣赏一部电影:电影欣赏要和我们学习过的其它艺术门类的欣赏结合起来。
1艺术片——追求思想性、艺术个性和创作者主体性2娱乐片(商业片)——强调观赏性和娱乐效果3新闻记录影片――鉴别其优劣主要看创作者有没有敏锐的发现、深邃的思考、独到的见解和别具匠心的再现。
镜头:构成画面的镜头。
从拍摄角度,镜头是马达开动到停止这段时间的内被感光的胶片。
长镜头:长镜头没有具体的、统一的时间标准,是与短镜头相对而言的,是指镜头尺度和延续时间都较长的镜头。
它往往用推、拉、摇、移等多种拍摄方法,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组教学内容进行拍摄,形成一个完整的镜头段落,从而保持被摄物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长镜头的艺术效果:1、长镜头在纪实性电视作品中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为:人们伴随着摄像镜头,对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和运动景观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并通过画面、解说、同期声三位一体的深层次理解,使表现的全部内容能在连续不断的时间里,在几个空间平面上延伸发展,形成多种元素相互映衬、对比的结构方式。
人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分析、联想的余地,做出丰富、多义性的判断,使人们感性的一面得以顺利显现。
由此可见,长镜头在表现空间完整性上能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空间真实感,增强现场气氛、人物动作和行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2、长镜头在表现人物内心反映、情绪变化和事件的来龙去脉、剧情的具体发展上,都有独到之处。
长镜头不仅有纪录功能,还具有具体描述功能,既能对外部形态作真实反映,保持空间的真实性,又能细腻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美术设计
银幕视觉形象中的电影美术:
一、视觉形象体系的构成元素主要有:
1.电影美术,包括场景、道具、服装、化装、特技等手段
2.摄影,包括光线、运动、光学、色阶等手段
3.人物形象
二、声音形象体系的构成元素主要有:
1.音乐
2.录音,即电影中声音的艺术处理
3.剧中人物的语言声音
电影造型的定义:所谓造型应包括布景和化装方式(又译风格),在某种程度上也包括表演方式,自然还包括照明和完成构图的取景。
镜头画面设计:镜头画面设计是体现美术师对未来影片总体造型构思,探讨造型结构、色彩结构、空间结构和换面节奏变化的一种图样。
被誉为“电影戏剧的真正创造者”的电影先驱---乔治·梅里爱,他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电影摄影棚之一“摄影剧院”的设计和建造者。
1913年意大利导演约瓦尼·帕斯特隆的电影《卡贝利亚》的布景师恩里科·加佐尼是想三维布景探索的第一人
电影《党同伐异》中的“巴比伦城”布景是20世纪20年代“三维构筑式电影布景”的典型实例。
爱森斯坦和施皮内里从拍摄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开始把镜头画面设计作为美术师主要的设计任务。
电影美术设计与电视剧美术设计,在创作特点上、造型表现手段上和创作规律以及技术制作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艺术形态和审美特征上是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的。
影视空间环境的构成的表现:P55 (大或者小题)
一、叙事性空间环境
二、动作性空间环境
三、心理空间环境形成心理空间环境的重要元素:多种造型元素和手段的综合性作用,色
彩空间、光影空间、景物空间、结构空间以及画面角度创作的空间等。
四、造型元素与人的心理效应
1.形体空间与人的心理效应
2.色彩与人的感觉效应
一般来说色彩的感觉效应有三种:物理效应;心理效应;生理效应。
1)色彩的物理效应
●色彩的温度感
●色彩的距离感
●色彩的重量感
●色彩的体量感、体积感
2)色彩的心理效应
是指人对不同色彩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感表达。
影视美术的基本情调是通过影视剧中的人物情绪,造型格调、蒙太奇节奏、情节、气氛、色彩等抒发出的一种感情和情绪特征。
镜头画面设计的作用和方法:P90 (大题)
一、镜头画面设计要作为影片造型结构的形象化体现而设计,它是总体造型结构落实的
一种途径。
二、镜头画面设计的内容和作用是以影片“造型阐述“为目的,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性
特征。
三、镜头画面设计是探讨影片银幕画面造型风格的重要手段。
场景:是指展开电影剧情单元场次的特定空间环境,是美术设计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电影场景的组合特点:P99 (大题)
1.单元场景的容量不同
2.景同情异与情同景异的变化
3.场景组合方式的复杂性
4.场景表
电影布景是供电影拍摄的布景,是“平面的画幕布景”,形态、制作方法、材料等于舞台布景基本是相同的,形体、物件要求更逼真,透视感更强。
(与传统的区别)
电影场景分为:室内景,室外景,室内与室外结合景以及其他形式的场景类型。
电影场景的构成方式:P103 (大题)
1.棚内搭景方式
2.场地外景方式
3.内景外搭
4.实景加工方式
5.特技合成方式
模型合成绘画合成透视合成混合透视合成
6.利用实景方式
场景设计要点:P109 (大题)
一、分析剧本,掌握资料
1.对主题思想的把握
2.剧作的结构形式
3.时代环境特征
4.任人物的性格特征
5.情节的发展脉络要搞清楚
6.剧本中的环境、地点、时间、季节应具体掌握
二、从人物入手,从剧情出发P112
1.从人物动作入手,从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行为去考虑场景的设计。
2.场景设计要从人物入手,就要紧紧把握人物性格,创造有个性的人物造型,进而寻找到与人物个性关联的。
贴切的、符合人物特征的场景形象。
3.考虑规定情节下的人物关系和人物的调度,提出符合剧情需要的、符合拍摄要求的、克星的设计方案。
三、体现时代特征P115
在影视剧创作过程中创造具有时代环境离不开环境的三个层面:时代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
四、场景的地方特色P119
1.自然环境和居住条件的特色
●自然环境特色
●居住条件的特色
●公共建筑
2.民俗、风尚体现的地方特色
岁时民俗礼仪民俗服饰民俗居住民俗社会民俗
五、创造环境气氛P125
环境空间气氛形成因素:①剧中人物的气质、情绪、心理状态和节奏及行为动作
②时空环境
六、场景造型与人物刻画的关系:P129
1.场景造型师反映人物性格的一面镜子
2.场景环境是人物内心情绪的渲染和延伸
3.场景结构和场面调度
七、以小见大的景物细节
八、场景设计中的实景运用
场景气氛图:体现出场景规定情境下的环境气氛和造型效果。
场景气氛图的要求:P162
1.准确性
2.实现性
3.统一性
4.具有审美价值
5.材料和画法可以多样化
场景平面图的内容:
1.场景的平面布局和结构、尺寸、面积。
墙的厚度,门、窗的开启方向及零部件的尺寸等。
2.标明主要拍摄角度、最大拍摄范围、摄影机的运动路线及范围,需要时可划出演员动作
的路线。
3.主要的大道具的位置。
4.棚内搭的场景,要注明在摄影棚中的位置及其他的使用安排,如天片、单片、幻灯的位
置等。
道具的分类和定义:P168 (大题)
定义:影视道具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与场景、剧情、人物有关联的一切物体,是电影或电视剧创作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分类:陈设道具:泛指根据剧情需要布置和陈设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中的各种物件和用具。
戏用道具:是指在影视片中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动作有直接关联的道具。
影视服装的作用:P190 (大题)
一、时代和社会的印记
二、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三、人物情绪的“晴雨表”
四、服装色彩是影片色彩构成的元素
影视场景的构造类型P223 (大题)
1.可以拆卸的、反复使用的场景。
是指常规的或一般类型的场景或常用的场景组合。
2.分解式场景,即采用标准的场景构件装配而成的布景。
3.固定的永久性的场景,这种布景主要指在专用影视制作场地用真材实料搭建的永久性场
景,实际上完全是一座座建筑物。
4.其他非常规的、临时性构筑场景,也被称作“板材布景”、“有骨架的布景”等。
影视场景的若干组装方法
1.一般的方法
2.改景
3.套景
4.借景
5.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