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综合说明1.1设计依据:1)设计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施工方便”;2)地下室设计有关图纸和基坑周边环境;3)《龙津路西关锦里勘察报告》;4)有关设计计算规范及规程:①《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②《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③《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④《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GJB02-98)1.2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

本次勘察场地为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场地内拟建16~34层塔楼(A、B单元)及2层连体裙楼,地下室设计为2层,基坑开挖深度为9m,基坑周长约为236m。

规划总用地面积4720.29平方米,本次勘探范围设计拟建建筑物见表1:表1 拟建建筑物一览表该工程由广州市联成房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由广州中煤江南基础工程公司承担广州市荔湾区西关锦里商住楼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1.3地质条件:1.3.1区域地质特征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位于广州断陷盆地中部,本项目所处范围内第四系土层为冲积土(Q al)、沼泽沉积土层(Q h)及残积土(Q el)。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上统山塱组(K2d),基岩为褐红色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

根据《广州市基岩地质图》地质资料显示,场区主要受广从断裂及广三断裂控制,广从断裂属正断层,走向北东25~30°,倾向北西西,倾角50°~55°,位于场地东南侧,为区域控制性断层;广三断裂带位于场区南侧,走向近东西向或略转呈NWW向,倾向南,倾角约50°,为斜冲正断层。

拟建场区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地基稳定性较好。

1.3.2场地地形地貌特征拟建场地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中路北侧,中山七路南侧,土兴巷西侧,毗邻广州卷烟二厂,为闹市居民小区,房屋较密集,周围房屋一般在8~9层,勘察场地较平坦,地面标高在7.27~8.09m。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_概述及解释说明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是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土木结构设计方案,用于解决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侧推力和垂直下沉等问题。

该设计方案通过设置斜撑来提供水平和垂直支撑,以确保基坑周边的土岩层能够稳定地承受卸荷压力,并保证基坑内部工作区域的安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基坑斜撑支护设计进行详细概述和解释说明。

首先,我们将介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定义和原理,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斜撑形式以及其原理机制。

接着,我们将详细描述施工时对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要求和步骤,包括材料选择、安装要点等内容。

然后,我们将讨论影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考虑因素,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分析。

此外,本文还将探讨常见的斜撑支护材料以及相应的工艺选择与对比分析,并结合施工案例进行经验总结。

最后,我们将介绍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流程与方法论,并以典型案例为例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有关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全面概述和解释,帮助读者了解该设计方案的原理、要求和步骤,以及材料选择和工艺对比等内容。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的基本知识,并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此外,本文还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有关基坑斜撑支护设计经验与教训,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2. 基坑斜撑支护设计:2.1 定义和原理:基坑斜撑支护设计是指在土木工程中,通过采用斜撑结构来支撑土体,从而增加基坑的稳定性。

斜撑的主要作用是分担土壤和水压力,并提供临时支撑以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

斜撑结构主要由横向水平杆件、竖向立柱和倾斜的拉杆组成。

其原理在于通过设置合理的角度和长度,使得斜杆承受土体侧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面或其他承重点上。

2.2 施工要求和步骤:基坑斜撑支护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预测并评估可能遇到的土体侧压力大小,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承载土压力。

- 确定合适的斜撑类型、数量和布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参数。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一、背景说明深基坑施工是指地下工程中特别要挖掘深且边坡陡峭的基坑,为了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支护设计。

本文以某深基坑为例,制定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二、工程概况某深基坑位于城市中心,地下水位较高,设计挖掘深度达到20米,基坑边坡倾斜角度为45度。

三、支护设计方案1.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采取暂时性降水措施。

通过使用井点降水、水泵降水等方式,将基坑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工作面以下。

2.针对基坑边坡的倾斜角度,采取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支护。

钢支撑方案:在基坑边缘设置钢支撑,通过截斜杆和上中下横梁相结合的方式,构成一个合理的支撑系统,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锚杆加固方案:基坑边坡上设置锚杆,锚杆与边坡土体形成一个整体,通过锚杆的强固作用,提高边坡的抗滑性能。

3.为了确保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设计中需要进行相应的计算和分析。

对钢支撑和锚杆进行荷载承载力计算,确定材料和规格。

对支护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检查是否满足工程要求。

4.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况和施工要求。

特别是在挖掘基坑和安装支撑结构时,要逐级逐段进行,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和安全。

5.对于基坑挖掘完毕后的支护结构,需要进行监测和定期维护。

监测土体位移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及时采取相应的补充加固措施。

定期维护支护结构,修补损坏部分,确保支护结构的完好性。

综上所述,本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针对具体工程情况,通过暂时性降水、钢支撑和锚杆加固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同时要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基坑支护方案及计算书

基坑支护方案及计算书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 . (4)1 工程概况 (4)1。

1 一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项目概况 (4)1.3 环境概况 (4)1。

4 基坑安全等级 (4)2 地质资料 (5)2.1 地形地貌 (5)2.2 工程地质 (5)2.3 水文概况 (5)2。

4 不良地质条件 (5)2.5 地质参数 (5)3 支护方案设计 (6)3。

1设计使用规范 (6)3.2设计资料依据 (6)3.3 支护方案 (6)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 (6)4。

1 计算方法 (7)4.2 计算条件 (7)4。

3 计算结果 (7)5 支护结构施工技术要求 (7)5。

1 施工流程 (7)5。

2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技术要求 (8)5.3 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 (7)5.4 土方开挖技术要求 (9)5。

5 基坑降排水 (10)6 其它注意事项 (10)7 监测要求及内容 (11)7.1 监测技术要求 (11)7.2 监测内容 (11)7.3监测要求 (12)8 质量检测 (12)9 应急措施 (12)9.1支护结构体系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2)9.2地下水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3)9。

3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处理措施 (13)9。

4应急资源 (13)10 备注 (14)第二部分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15)1.AB段剖面计算 (15)2。

BC段剖面计算 (17)3。

CD段剖面计算 (19)4.DE段剖面计算 (21)5.EA段剖面计算 (23)第一部分基坑支护设计方案说明1 工程概况1.2 项目概况⑴主体建筑总用地面积约11654。

00m2左右,总建筑面积约54193.66m2左右,拟建建筑物共有5栋,地上6~34层,地下一层,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⑵基坑规模基坑大致呈矩形。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新川科技园污水泵站提升泵房项目基坑支护施工图设计。

(一)基坑位置及建设规模场地位于污水泵站提升泵房位于新川科技园二组团内,东临洗瓦堰及B线道路,北面为规划220KV变电站,西面为地铁一号线红星站场站用地,之间有规划10m宽防护绿地,南面为规划市政绿地及华阳大道,该建筑物为1F,设一层地下室,设计+0.00=480.30m。

(二)使用年限本工程场地地面标高在481.0m左右,因此基坑设计时高度按481.0m考虑,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西边按16.5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0m),东边按13.8m考虑(即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7.2m)。

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

本项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一年,从基坑开挖之日起算。

超过使用年限后未回填,支护体系需进行安全鉴定。

(三)基坑对周边影响本工程地下室开挖深度为场地面标高(481.0m)以下13.8-16.5m,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为464.5-467.2m。

根据业主提供的周边道路及地下管线资料及现状周边建(构)筑物情况,场地周边环境情况如下:1、周边建构筑物及市政道路基坑现在场地周围无建筑物分布。

2、地下管线基坑的东侧和南侧有军用电缆分布电缆埋深约3m,距离本工程地下室边线约10~16.7m,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3、地面沉降本工程拟采用管井降水与明排水相结合。

明挖顺作法施工时,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应预防周边建(构筑)物下沉、倾斜、开裂,甚至造成破坏性影响。

施工前应对周边进行摄像取证,并在建筑物周边布设观测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跟踪测量,信息化施工。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补救措施,确保建(构)筑物安全。

二、设计依据1、《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业主提供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污水泵站建筑设计图》3、设计采用的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50010-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1)《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J51/T014-2013)4、设计采用的计算软件:北京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F-SPW》7.0版三、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现高新区境内新川创新科技园。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

基坑支护设计说明概要

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单位:云南博文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二七日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潞西市城区,勇罕街中段东侧,德宏州医疗集团院内西南侧,场地周边:东面相距9.00m左右为芒市农机公司五层住宅楼;南面相距9.00m为围墙及州农业局三层住宅楼和办公楼;西面相距7.00m为围墙及勇罕街;北面相距20.0m左右为新建的中医大楼。

交通方便,整个场地设一层地下室,周长约205米,最大支护垂直深度约4.2米二、编制依据(1)《德宏州人民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及肿瘤放射治疗综合楼工程场地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BJ79-2012);(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8)《注浆技术规程》(YSJ211-9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基坑周边场地环境条件;(11)本公司多年来类似工程支护设计、施工经验。

三、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场地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场地地处潞西盆地中部偏东,属冲洪积扇(裙)后缘。

属拆旧建新场地,地势相对平坦、开阔,东面略高、西面微低,相对高差1.3m,地貌较单一。

(二)工程地质条件现将场地各地基土层的工程地质特征、力学性质和空间分布情况,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填土:灰、灰黄、褐黄色。

稍湿~湿,松散,高压缩性。

成分以建筑垃圾、粘性土为主,局部间夹砾碎石。

层厚1.00~3.20m。

①1粉质粘土:黄、浅黄色,很湿,软塑状。

不均匀,局部相变为粉土,具高压缩性。

摇震反应无,干强度、韧性中等,光泽反应稍滑。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设计总说明1、工程概况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东区)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2 项目地点:济南市济阳县新元大街南侧、龙海路东侧、闻韶街北侧、经六路西侧3 建设单位:济南创盈置业有限公司项目与基坑概况拟建工程17层住宅楼30栋、地下车库组成。

本次支护范围为楼座及周边整体地下车库。

基坑形状大体呈倒U形,南北长约,东西宽约,基坑支护总长度约。

场地现状地面标高~,基底标高为~。

基坑开挖深度为~。

2、设计依据《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及地下车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山东惠裕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济阳县王奎楼居等城中村改造项目结构图、建筑图,济南创盈置业有限公司;《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XX;《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XX;《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 50739-20XX;《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XX;《建筑与市政工程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JGJ111-20XX;《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XX;《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XX;《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XX;《复合土钉墙施工及验收规范》DB/J14-047-20XX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DB/J13468-20XX;《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济南市房屋建筑及轨道交通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实施办法》济建发[20XX]18号。

3、基坑周边条件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拟建项目周边环境条件较简单,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地形图,场地周围环境情况如下:场区外围基坑北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距离新元大街~东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经六路~,东北侧坡顶距离管道~南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闻韶街~,西侧坡顶距离建筑红线、龙海路~,西侧坡顶距离污水管道~。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

基坑支护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基坑工程技术规程》(湖北省地方标准)DB42/159-201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武汉市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规定》WBJ-1-2001;10、武建{2005}273号文件;11、融建家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融建家园总平面图》(电子版)13、《融建家园地下室承台基础结构布置图》(电子版)二、工程概况1、本项目设计000=25.90m,场地绝对标高整平至24.90(-1.00m),基坑周边标高为-5.70~-5.90m,开挖深度4.50-4.70m,基坑周长约202.8m,地下室开挖面积约2369.4㎡。

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基坑工程技术工程》(DB42/T159-2012)的规定,确定本项目基坑重要性等级为东北角AB段、南侧和西侧为一级,其余为二级。

本项目基坑工程有效使用期为12个月。

三、支护形式及地下水控制措施1、支护形式本项目地下室基坑坑段采用桩撑、悬臂桩和二级放坡+搅拌桩增强加固支护。

2、地下水控制措施上层滞水控制措施为埋管引流,明沟抽排和喷射混凝土止水,搅拌桩帷幕止水。

四、主要材料1、混凝土强度等级a、喷射混凝土:C20。

b、垫层及地下室周边回填混凝土:C15。

c、支护桩、立柱桩位C30,冠梁、围檩和支撑梁:C30。

2、钢材a、钢筋:φ-HPB235(原I级钢);-HRB335(原II级钢);-HRB400(原III级钢)。

b、钢筋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各项性能的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护说明
1、工程概况
拟建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设计采用柱上条形基础,基础外放0.8m,坑口长51.4m,宽23.6m,坑口边线南侧16.4m为七层居民楼,北侧8m为已建1层居民楼,西侧10m为4层居民楼,东侧为拟建4#、3#楼。

自±0.0起算,基坑开挖深度4.3m。

2、设计依据
2.1 国家现行规范、规程
1)《建筑基坑技术规范》(JGJI20-99);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6)《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2.2 有关文件、资料
1)《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2)基坑开挖平面图;
3)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结构设计图。

3、支护桩方案及计算参数
3.1综合计算参数
据《略阳县“利玛·花苑”小区5#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参数
见表2.1。

综合设计计算参数表2.1
3.2支护方案
根据场地第②层粉质粘土中含漂石、卵石及基坑周边情况,结合建设单位要求,本工程采用排桩的形式进行支护。

桩径0.8m ,桩距2.0m。

基坑桩长12.0m,向下至基坑底每桩增长0.5m。

3.3护坡桩设计安全指标
安全等级:一级;
重要性系数:1.1
4、材料
1)护坡桩、冠梁混凝土:C30;
2)钢筋:采用I、II及钢筋,材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3)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护坡桩50mm,冠梁35mm。

5、支护桩施工技术措施
1)桩孔施工须间隔进行,待两侧基桩达到强度的50%后方可进行中间基桩的转孔施工。

2)应先施工排桩,在最后完成的基桩达到强度的75%时方可开始进行开挖。

3)基坑开挖及支护结构运行过程中,应对邻近建筑和基坑侧壁土体进行定期
巡回检查和变形监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6、施工注意事项
1)应在基坑中部设有集水坑,以便将流入基坑的雨水等及时排出;
2)基坑坑口向外2.0m范围内严禁堆载、2.0-5.0m范围内堆载不应大于15kpa,坑口四周应设置防护栏;
3)施工、验收及未尽事宜应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有关规定进行;
4)施工中若地层有突变及地下管线等其他情况,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变更;
5)本基坑支护体系属临时支护(有效期为1年)。

7、变形观测
7.1基坑壁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在基坑四周桩顶工设置个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具体位置可根据现场情况均匀布置,由具相关资质单位进行观测。

7.2变形观测周期
1)各观测点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连续两次结果稳定;
2)自基坑开始开挖起,至基坑回填前,每2天观测一次,回填期间每周一次;
3) 变形观测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按一级检测网布设,工程结束时应提交检测报告;
4)基坑变形报警值为:沉降或水平位移不应超过30mm,位移速率不应大于3mm/d。

附:
1.基坑支护平面图;
2.基坑支护施工图;
3.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

深基坑支护设计计算书「支护方案」
排桩支护
「基本信息」
「超载信息」
「土层信息」
「土层参数」
「土压力模型及系数调整」
—弹性法土压力模型—经典法土压力模型
「结构计算」
工况:
内力位移图:
地表沉降图:
「冠梁选筋结果」
「截面计算」「截面参数」
「内力取值」
「整体稳定验算」
计算方法:瑞典条分法
应力状态:总应力法
条分法中的土条宽度:0.50m
滑裂面数据
整体稳定安全系数Ks=1.183圆弧半径(m)R=12.6
圆心坐标X(m)X=0.800
圆心坐标Y(m)Y=8.15
「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抗倾覆安全系数:
_Ks=Mp/Ma
_Mp—被动土压力及支点力对桩底的弯矩,对于内支撑点力由内撑抗压力决定;对于锚杆过锚索,支点力为锚杆或锚索的锚固力和抗拉力的较小值。

_Ma—主动土压力对桩底的弯矩;
_Ks=1165.147+0.000/965.728
_Ks=1.206>=1.200,满足规范要求
「抗隆起验算」
Prandtl(普朗德尔)公式(Ks>=1.1~1.2),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冶金部):
公式: Ks=YDNq+cNc
Y(H+D)+q
Ks=2.067>1.1 满足规范要求。

Terzaghi(太沙基)公式(Ks>=1.15~1.25),注:安全系数取自《建筑基坑工程
技术规范》YB9258-97(冶金部):
公式:Ks= YDNq+cNc
Y(H+D)+q
Ks=2.352>1.1 满足规范要求。

「隆起量的计算」
注意:按以下公式计算的隆起量,如果为负值,按0处理!
n
δ=-875-1{∑yihi+q}+125{D}-0.5+6.73yc{tan¢}-0.54
3 6 i=1 H
δ=72mm
式中_£——基坑底面向上位移(mm);
_n——从基坑顶面到基坑底面处的图层层数;
_ri——第i层土的重度(KN/m³);
地下水位以上取土的天然重度(KN/m³);地下水位以下取土的饱和重度(KN/m³);
_hi——第i层的厚度(m);
_q——基坑顶面的地面超载(Kpa);
-D——桩(墙)的嵌入长度(m);
_H——基坑的开挖深度(m);
精品
_C——桩(墙)底面处图层的粘聚力(Kpa);
_Φ——桩(墙)底面处图层的摩擦角(度);
_r——桩(墙)顶面到底处个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KN/m³);
可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