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银行集团合作概况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第十四章 中国与主要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

五、中国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一〕中国申诉与被诉 〔二〕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中的中国专家 〔三〕中国-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中心成立
六、中国参与的其他世贸组织事务
第四节 中国与亚洲开发银行
一、亚洲开发银行概况 二、中国参加亚洲开发银行 三、中国与亚洲开发银行的合作
一、亚洲开发银行概况
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是面向亚 太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的金融开发机构。
第十四章 中国与主要国 中国与世界银行
一、世界银行概况 二、中国参加世界银行 三、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
一、世界银行概况
世界银行由两个独立开展的机构——国际复兴 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BRD〕和 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IDA〕组成。
1966年11月24日正式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 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至2021年6月30日,亚洲开发银行成员增至67个
二、中国参加亚洲开发银行
三、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的合作
思考题
二、中国的“复关〞谈判和“入世〞谈判
“复关〞谈判 “入世〞谈判 2001年11月11日,中国与世贸组织正式签署
中国“入世〞协议,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 为世贸组织成员。
三、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
〔一〕货物贸易 1.去除普通商品进口的限制 2.屡次降低关税
三、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
三、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
二、中国参加世界银行
三、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
〔一〕磋商与交流 〔二〕世界银行对华援助战略 〔三〕世界银行对华贷款
世行中国调查报告1981

世行中国调查报告1981世界银行在1980年、1984年对中国经济的两次考察,对国际经验主动输入中国和国际因素影响中国改革决策而言,具有典型意义。
一是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经济组织之一,世界银行通过提供贷款和援助,对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专业的经济咨询、调研分析和政策建议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是这两次考察是开创性的,在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980年的考察是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进行的第一次整体评估,决定世界银行与中国合作的可能性和基本模式。
这次考察的报告也是中国第一份整体经济报告,有利于中国整体把握自己的经济状况,为中国与世界银行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础。
1984年的考察是对中国经济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政策咨询考察,使中国更加借重世界银行的智力资源,促进中国与世界银行合作进一步深化。
1985年以后,世界银行更加注重就体制改革等重大问题、关键领域对中国进行调研,提出政策建议。
三是这两次考察及形成的报告影响深远,在当时就得到邓小平等中共高层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并在外交场合多次表示赞同考察团的意见,明确赞誉其对中国经济战略和经济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因考察报告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以及后来相关史料公开不足,目前史学界尚未对两次考察进行专门研究,即使少数亲历者在历史回顾中偶尔提及,也只是一笔带过、言之不详。
本文拟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厘清两次考察的来龙去脉,并以这两次考察为中心,探析国际经验特别是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以期在世界视野下探求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史研究。
一、1980年世界银行对中国的考察争取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支持和帮助,是改革开放特别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选择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融入世界发展大潮。
国际组织以其丰富的人才优势和国际合作经验及相对独立的优势,在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扮演重要的沟通角色。
世界贸易组织和欧盟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间、名称及缩写: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决定成立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简称“世贸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WTO),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GA TT)。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莱蒙湖畔世贸组织成员分四类: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转轨经济体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
2006年1 1月7日,世界贸易组织总理事会在日内瓦召开特别会议,正式宣布接纳越南成为该组织第150个成员。
这样,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增加到150个。
成立:建立世贸组织的设想是在1944年7月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当时设想在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同时,成立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从而使它们成为二次大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货币-金融-贸易”三位一体的机构。
1947年联合国贸易及就业会议签署的《哈瓦那宪章》同意成立世贸组织,后来由于美国的反对,世贸组织未能成立。
同年,美国发起拟订了关贸总协定,作为推行贸易自由化的临时契约。
1986年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启动后,欧共体和加拿大于1990年分别正式提出成立世贸组织的议案,1994年4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才正式决定成立世贸组织。
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方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和维护环境,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份额和利益。
世贸组织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
在2010年9月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述评及背景资料

平等合作互利共赢——中国与世行合作30周年述评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不仅急需大量经济建设资金和人才,更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1980年5月15日,中国正式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开启了双方合作的序幕,也迈出了中国亮相世界舞台的重要一步。
30年来,从单纯向世行借款到主动为其捐款,从向世行引进“外脑”到共享中国经验,从普通成员国到第三大股东国,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也推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受援国到捐款国--30年合作见证中国经济发展奇迹中国与世行的合作首先从资金合作开始。
1981年,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的第一笔贷款投向了亟待发展的教育领域。
“中国与世行合作之初,正面临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的挑战,为此世行第一笔贷款向中国提供了2亿美元,支持中国高校更换落后的教学科研设备。
”上世纪80年代曾组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并担任第一任首席代表的林重庚回忆说。
30年来,世行的贷款资金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来自世行的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共获得世行贷款和投资承诺超过500亿美元,贷款规模在世行成员国中位居前列,支持建设了500多个项目,覆盖我国几乎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
其中,上世纪90年代,我国年度利用世行贷款规模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30亿美元,连续三年成为世行最大的借款国。
30年来,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建设了一批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
进入21世纪,为配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世行贷款投向和结构发生变化,70%以上的贷款资金投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70%以上的贷款项目转向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民生等领域。
此外,世行资金援助也为我国推进减贫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何晓军介绍,从1995年起,我国利用世行贷款先后实施了西南、秦巴山区、西部等多个扶贫项目,累计利用世行贷款资金约8亿美元,覆盖中西部最贫困的10个省区145个国家级贫困县,870多万人口受益。
中国与世界银行集团合作概况

中国与世界银行集团合作概况中国自1980年5月恢复在世界银行集团(以下简称“世行集团”)的合法席位以来,一直与世行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贷款合作、知识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三个方面成果显著。
一、贷款合作贷款合作是我国与世行集团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展其他合作的基础。
(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贷款截至2010年6月30日,IBRD和IDA(以下合称世行)对华贷款承诺总额约478亿美元(其中IBRD约378亿美元,IDA约100亿美元),共支持建设了326个项目。
按照IBRD贷款承诺额计算,中国是世行第4大借款国,排在巴西、墨西哥和印度之后。
世行对华项目贷款遍及我国内地除西藏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集中在交通(30.38%)、农业(23.61%)、城建和环境(15.57%)、能源(15.35%)、工业(6.35%)、教育(3.88%)、卫生(2.05%)等领域。
A三十年来,世行贷款不仅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资金,而且在推动我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发挥了明显作用。
例如,通过世行贷款引进的竞争性招标机制、工程师监理制度、业主负责制已成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标准作法;通过世行项目引进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已在全国推行,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世行项目率先试点的区域卫生资源规划、医疗扶贫基金等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世界银行向我国提供了一系列紧急援助,包括150万美元技术援助赠款、7.1亿美元灾后恢复重建紧急贷款并及时提供了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建议。
(二)国际金融公司(IFC)贷款从1985年批准第一个项目起,截止2010年6月30日,IFC共支持了中国193个私营部门项目,主要涉及农业、金融、能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贷款和投资额约47.3亿美元,其中贷款20.5亿美元,股本投资16.8亿美元,银团贷款7.5亿美元,担保2.5亿美元。
国家复兴开发银行

国家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通称为“世界银行”。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英文:International Bank of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缩写:IBRD)被通称为“世界银行” (World Bank, WB) ,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家复兴开发银行 6设立,1945年12月27日,28个国家政府的代表签署了这一协定,并宣布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正式成立。
1946年6月25日开始营业,1947年11月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
总部设在美国华盛顿,并在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日内瓦等地设有办事处,此外还在20多个发展中成员国设立了办事处。
该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提供长期贷款和投资,解决成员国经济复兴和开发所需的资金。
主要方式有: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对由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用于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向成员国提供广泛的技术援助;派代表团到借款国进行考察,并派驻顾问。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各成员国认缴的股金,向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债券和银行收入。
世界银行的贷款期限,可长达25年,利率较一般贷款为低。
贷款趋向以农业、能源和交通运输为重点。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最高权力机关是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委派正、副理事各一人组成,每年开一次会议。
主持日常工作的是执行董事会,由21名董事组成。
其中5名由股份最多的五国指派,其余16名选举产生。
行长由执行董事会推荐。
基本资料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成立】于1944年7月1日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成立,1946年开始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
是世界银行集团下属五个机构之一。
【宗旨】通过向中等收入国家和信用好的贫困国家提供贷款和分析咨询服务,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创造就业,减少贫困,应对全球和区域性问题。
【成员】目前包括188个成员国。
【负责人】现任行长是金墉(Jim Yongkim),韩裔美国人,2012年7月上任,任期5年。
精选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

中国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世界银行开展委员会春季会议25日通过了兴旺国家向开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本次改革中,兴旺国家向开展中国家共转移了3.13个百分点的投票权,使开展中国家整体投票权从44.06%提高到47.19%;通过了国际金融公司提高根本投票权以及2亿美元规模的特别增资方案,使开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公司整体的投票权从33.41%上升到39.48%。
会议还决定世行进展总规模为584亿美元的普遍增资,提高世行支持开展中国家减贫开展的财务能力。
背景资料:世界银行世界银行又称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府间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
它是根据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决定,于1945年10月27日成立,1946年开场运作,1947年11月15日起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目前,该行与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等四个相关组织共同组成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1948年后转向全球性的开展援助,即通过向生产性工程提供贷款和对改革方案提供指导,帮助欠兴旺成员国实现经济开展。
1994年7月,该行在一份题为?学习过去,拥抱未来?的报告中为世行未来的开展确定了下述6项原那么:提高向开展工程提供贷款的选择性;加强与各类开展机构的伙伴关系;认真适应借款国的需求,促进它们参与世行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执行;扩大贷款工程对经济开展的总体影响;消除官僚主义,讲究实效;完善世行自身的财务管理。
理事会是世界银行最高权力机构,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执行董事会是世界银行负责处理日常业务的机构,由24名执行董事组成。
世界银行行长一般由美国总统提名,均为美国人。
现任行长为罗伯特·佐利克。
2021年2月,佐利克正式任命中国经济学家林毅夫为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行首次任命开展中国家人士出任这一要职。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2. 我国与货币基金组织的往来 中国是IMF的创始国之一,但在1980年以前, 中国再IMF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1971 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联合国 各专门机构的合法席位也相继得到恢复。经积 极交涉,1980年4月17日,IMF执行董事会通 过决议,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三、金融中介机构业务的特点 1.金融资产比率极高
在金融中介的资产负债表中,金融资产与实物 资产相比,具有极高的比例。这是其他产业无 法达到的比例。 2.高负债率 金融业务的自由资本与资金来源相比,所占比 例过低。其杠杆比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 3.高风险产业 高负债率决定了金融中介机构经营的高风险性。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3rew
演讲完毕,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2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三、世界银行集团 1.世界银行是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时组建的国际金融
机构,它有两个附属机构,即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 融公司,三者合称为世界银行集团。世界银行的主要 作用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的优惠利率贷款。它是按股 份公司原则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世界银行的最高权 力机构是理事会。 2.我国与世界银行集团的往来 中国是世界银行的创始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 在世界银行的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所占据。1980年5 月15日,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其所附属的国际开发协会 及国际金融公司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第三节 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我国目前的金融中介体系以中央银行 为核心,以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主体, 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各银行实行分业经营、 相互协调。我国金融中介体系框架可用下 页图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世界银行集团合作概况
中国自1980年5月恢复在世界银行集团(以下简称“世行集团”)
的合法席位以来,一直与世行集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贷款
合作、知识合作和国际发展合作三个方面成果显著。
一、贷款合作
贷款合作是我国与世行集团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开展其
他合作的基础。
(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IDA)
贷款
截至2010年6月30日,IBRD和IDA(以下合称世行)对华
贷款承诺总额约478亿美元(其中IBRD约378亿美元,IDA约100
亿美元),共支持建设了326个项目。
按照IBRD贷款承诺额计算,
中国是世行第4大借款国,排在巴西、墨西哥和印度之后。
世行对华项目贷款遍及我国内地除西藏之外的省、自治区、直
辖市,主要集中在交通(30.38%)、农业(23.61%)、城建和环境(15.57%)、能源(15.35%)、工业(6.35%)、教育(3.88%)、
卫生(2.05%)等领域。
A
三十年来,世行贷款不仅弥补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
的资金,而且在推动我国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等方面也发挥了明显
作用。
例如,通过世行贷款引进的竞争性招标机制、工程师监理制
度、业主负责制已成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的标准作法;通过世行项
目引进的供水、污水收费制度已在全国推行,为我国水资源的可持
续发展提供了基础;通过世行项目率先试点的区域卫生资源规划、
医疗扶贫基金等为我国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
验。
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世界银行向我国提供了一
系列紧急援助,包括150万美元技术援助赠款、7.1亿美元灾后恢复
重建紧急贷款并及时提供了灾后恢复重建政策建议。
(二)国际金融公司(IFC)贷款
从1985年批准第一个项目起,截止2010年6月30日,IFC
共支持了中国193个私营部门项目,主要涉及农业、金融、能源、
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贷款和投资额约47.3亿美元,其中贷款20.5
亿美元,股本投资16.8亿美元,银团贷款7.5亿美元,担保2.5亿
美元。
按贷款和投资总额计算,中国是IFC第四大投资国,排在印
度、巴西和俄罗斯之后。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IFC倡议建立全球贸易融资计划,以增强
全球贸易往来。
胡主席2008年11月在G20华盛顿峰会上宣布,中
国愿积极参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全球贸易融资计划。
2009年4
月,我国购买了IFC在华发行的15亿美元私募债券,支持发展中国
B
家的贸易融资。
(三)中国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合作
截至2010年6月30日,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共支持
了中国38个担保项目,主要涉及制造业和基础设施两个领域,累计
担保金额5.3486亿美元。
二、知识合作
在开展贷款合作的同时,我国还积极与世行开展知识合作。
世
行对华知识援助主要包括技术援助、经济分析、政策咨询等方式。
截至2010年6月30日,世行累计向中国提供了约5亿美元的
技术援助贷款和赠款,主要涉及财税、会计、养老金、经济法、金
融等领域的改革,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
积极贡献。
近年来,世行针对我国财政金融、社会保障、企业改革、投资
环境、知识经济、农村发展、扶贫开发、教育卫生、交通运输、能
源水利、环境保护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领域进行专门调研,为我
国宏观经济管理和行业部门改革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
建议,对推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重大体制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国际发展合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的扩大,国际发展合作日
益成为中国与世行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
C
首先,世行是我国获得先进发展理念的重要渠道。
其次,通过
世行宣传中国的发展成就和发展经验以及发展理念,客观上促进了
国际社会对我发展的理解、同情和支持。
第三,我国通过发挥股东
国作用,不断扩大对世行重大决策的影响,引导世行的政策和业务
向着更加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营造有利于全球共同发展的外部环
境。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积极支持并参与南南合作,充分利用世行
这一最大多边开发机构在发展援助方面所具备的独特优势,扩大了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2004年5月,世行主办、中国协办的上海全球扶贫大会是双方
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典范。
大会推动了国际社会对全球扶贫理念和
实践的再认识,并推动了国际社会为减贫而行动的共识。
2007年12
月,中国首次宣布向世行软贷款窗口国际开发协会捐款3000万美
元,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新的里程碑。
2008年和2009年,中国与世行成功合作举办了两届“中非共享发展
经验高级研讨会”。
研讨会阐释了中国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
挑战、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对比非洲国家不同的经济、历
史和文化背景,促进发展经验与模式的相互借鉴,不仅受到与会非
洲国家代表的高度好评,而且被世行视为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
2008
年10月,中国政府以创始捐资国身份向世行南南知识合作基金捐款
30万美元,再次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积极推动南南合作的态度。
2008年5月,林毅夫被正式任命为世行首席经济学家,这是世
行自1945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任命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人士担任首席
经济学家,也充分说明了世行对中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的认可。
D
四、我国与世行合作的政策走向
2006年5月23日世行执董会讨论通过了《2006 -2010财年中
国国别伙伴战略》,为世行与中国的5年合作提供了政策指导。
根
据中国“十一五”规划,世行制定了“五大支柱”的对华援助重点:(1)
促进中国融入世界经济;(2)减少贫困、不平等和社会排斥现象;
(3)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挑战;(4)为持续高效增长融资;(5)
改善公共部门和市场制度。
“十一五”期间,世行年度对华贷款规模为
10-15亿美元贷款,重点用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
并适当考虑教育、卫生、扶贫、农村发展等领域。
在地区安排上,
重点投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2010年,世行将着
手编制2011-2016年中国国别伙伴战略。
新一期中国国别伙伴战略
的实施将与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保持一致。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