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合集下载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

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一)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介绍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通过将水中溶解的氧气与其他气体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氧气。

在这种方法中,氧气是通过化学反应从水中释放出来的。

反应方程式排水集气法的关键步骤是利用适当的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氧气产生出来。

以下是常见的反应方程式:1.电解水:•反应方程式:2H2O(l) → 2H2(g) + O2(g)•解释说明: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氧气产生在正极。

2.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方程式:2H2O2(l) → 2H2O(l) + O2(g)•解释说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氧气可以通过收集和分离来得到。

3.氧化锰反应:•反应方程式:2MnO2(s) + 4HCl(aq) → 2MnCl2(aq) + 2H2O(l) + Cl2(g) + O2(g)•解释说明:氧化锰和盐酸反应产生氧气。

氧气可以从反应产物中分离出来。

举例说明以下是一个使用排水集气法制取氧气的具体例子:1.电解水法制取氧气–材料:蒸馏水、电解槽、电源、电极(一个正极和一个负极)–步骤:1.将蒸馏水注入电解槽中,并确保液面高度适中。

2.将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至电源的正负极端。

3.开启电源,通电。

4.在正极上形成氧气泡,并逐渐上升到液面。

5.使用气管或集气瓶将氧气收集起来,并将水蒸馏液排出。

–结果:通过电解水法,我们成功地将水中溶解的氧气集气而得到了纯净的氧气。

总结排水集气法是一种制取氧气的常见方法。

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我们可以从水中释放出氧气,然后将其集气并分离出来。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反应方程式和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2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

排水集气法的化学实验报告实验背景在化学实验中,排水、集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操作。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或液体需要通过排水、集气等方式收集,以便对反应进行深入研究。

排水、集气,顾名思义,即为将生成的气体或液体分别排出或收集起来,使它们不会在反应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排水时,使用的是排水瓶,一般为带有两个通气塞的瓶子。

而集气则需要用到集气瓶,它可以收集通过气体管进入的气体。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为通过排水集气法,观察和收集气体,研究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室台面清洗干净,准备好所需实验器材和试剂。

(2)搭建实验装置搭建实验装置,将反应管与集气瓶和排水瓶连接好,通气塞留空。

(3)开始实验将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混合,加入反应管中,产生气体,通过管子排到集气瓶中。

(4)收集气体将气体通过排水瓶后,最终进行收集。

(5)观察气体性质观察气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具有无色、无味和轻于空气的特点。

气体中存在一定的湿气,导致试验结果有一定的误差。

实验分析本次实验中,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了氢气,并通过集气瓶进行收集。

氢气在室温和常压下非常稳定,密度比空气低,可以轻易地通过排水集气法进行收集。

但是由于氢气在空气中极其易于燃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安全,避免氢气泄漏和燃烧等意外事故。

实验总结排水集气法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准确地收集气体,并可用于研究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但是在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避免气体泄漏和燃烧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实验中,需要准备好所需要的试剂和器具,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中要格外注意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排放,保证实验室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能够掌握排水集气的实验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并深入了解了气体的性质和化学反应,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知识基础。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蜡烛燃烧生成水;(2)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思路: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火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行探究。

(2)实验流程: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火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5.反思与评价:(1)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上有哪些特点?实验4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目的:1.初步学习水槽、集气瓶等仪器的使用方法;初步学会收集、检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3.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

实验用品:集气瓶、玻璃片、水槽、火柴、木条、弯导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水、澄清的石灰水。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有什么不同?猜想与假设(1)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2)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少;(3)人体吸入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的多。

3.制定方案(设计实验方案)(1)设计思路:依据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旺;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

对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相关实验,比较它们成分含量的不同。

(2)实验流程:收集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检验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检验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认识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不同。

5.反思与评价(1)检验二氧化碳存在的方法是什么?(2)现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它们是空气、氧气、二氧化碳,请你将他们一一鉴别出来。

实验5 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类型:基本操作实验目的:1.知道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初步学会取用颗粒状、粉末状药品的操作。

气体样本收集实验报告

气体样本收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气体样本收集的方法和原理。

2. 掌握使用不同仪器收集气体样本的技巧。

3. 分析气体样本的成分,为后续实验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验原理气体样本收集实验是通过采集空气或其他气体样本,分析其中的成分,了解其性质。

实验中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有排水法、排空气法、倾倒法等。

本实验主要采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样本。

排水法是利用气体不溶于水的特性,通过将气体导入装有水的容器中,使气体将水排出,达到收集气体的目的。

该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台2. 试管3. 水槽4. 气源5. 橡皮塞6. 铁夹7. 滤纸8. 移液管9. 记号笔10.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试管放入水槽中,确保试管底部紧贴水槽底部。

2. 将气源连接到橡皮塞上,用铁夹固定在试管口。

3. 打开气源,调节气体流量,使气体缓慢进入试管。

4. 当试管内水位下降至一定高度时,关闭气源。

5. 用移液管吸取少量气体样本,倒入装有滤纸的容器中,进行初步分离。

6. 将分离后的气体样本分别倒入试管中,进行定量分析。

7. 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气体成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气体样本收集成功,未出现泄漏现象。

2. 通过对气体样本的初步分离和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a. 氮气:占气体样本的78%b. 氧气:占气体样本的21%c. 二氧化碳:占气体样本的0.03%d. 其他气体:占气体样本的0.98%3. 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本实验所收集的气体样本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符合空气成分。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气体样本收集的方法和原理,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2. 熟悉了排水法收集气体样本的技巧,为后续实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3.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防止气体泄漏。

4. 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验证了气体样本收集方法的可靠性。

5. 在今后的实验中,将继续努力,提高实验技能,为科学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分析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诸多能力。

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做一个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化学实验报告资料,欢迎阅读。

分析化学实验报告篇1分为6个步骤: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

(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

(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例如:实验目的:学会自己动手制氧气,并观察纯氧中的燃烧现象!实验材料:铁架台,两个集气瓶,试管,导管,酒精灯,镊子。

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

实验步骤:1,连接好装置,取适量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点燃酒精灯加热2,用排水法搜集氧气3,火烧木炭,用镊子夹着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

烧红细铁丝放入集气瓶4,观察现象实验结论:在纯氧中比在空气中的燃烧剧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

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虽然到了近代乃至现代,化学的飞速进步已经产生了各种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实验方法仍然是化学不可缺少的研究手段。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学习化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学习化学的认识特点,是化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手段。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独立进行或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

通过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使用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的。

氢气定性实验报告

氢气定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氢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掌握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氢气的性质,并学会氢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氢气(H₂)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在常温下,氢气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但在点燃、加热或使用催化剂的条件下,氢气具有较高的活性。

本实验通过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并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通过点燃氢气验证其可燃性。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实验仪器:启普发生器、试管、酒精灯、火柴、玻璃棒、集气瓶、水槽、澄清石灰水、氢气检测仪。

2. 实验试剂:锌粒、稀硫酸、氧化铜、氢气。

四、实验步骤1. 制备氢气(1)将锌粒浸泡在CuSO₄溶液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膜。

(2)将浸泡好的锌粒放入启普发生器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3)观察反应,收集氢气。

2. 验证氢气的物理性质(1)观察氢气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

(2)将氢气通入水中,观察其溶解性。

3. 验证氢气的化学性质(1)点燃氢气,观察火焰颜色和反应现象。

(2)将氢气通入氧化铜中,观察反应现象。

4. 验证氢气的收集和检验(1)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

(2)将收集到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氢气为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 点燃氢气时,产生淡蓝色火焰,并伴有“噗”的一声,表明氢气具有可燃性。

3. 将氢气通入氧化铜中,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表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4. 利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时,氢气能顺利排出水,证明其密度比空气小。

5. 将收集到的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证明氢气无腐蚀性。

六、实验结论1. 氢气为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难溶于水。

2. 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3. 利用排水集气法可收集氢气。

4. 氢气无腐蚀性。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酸碱溅伤。

2. 实验过程中,点燃氢气时,应确保周围无易燃物,以防爆炸。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517-23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互惠互利共同繁荣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完整版)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

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这里填写您企业或者单位的信息Fill In The Information Of Your Enterprise Or Unit Her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排水集气法》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实验原理:氧气的不易容于水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