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

FFFFFFA BC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 )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 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 处时,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 mm C .小于50 mm D . 介于50 mm 和100 mm 之间 4.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 )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 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6.如图4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 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 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近视跟镜7.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 .手机远离同学 B .手机靠近同学 C .手机适当向左移 D .手机适当向右移 8.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 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附解答)(考题形式:闭卷 试题共四大题34小题卷面分数:100分 考题时限:90分钟)考生注意:请将试题解答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用铅笔将这个选项的字母矩形方框涂满.每小题2分,计30分.)1.下列器材中利用凸透镜制成的是A .楼道里仪表镜B .投影仪的反光镜C .照相机的镜头D .汽车的后视镜2.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错误的是A .实像可以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可以B .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C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而虚像一定是正立的D .实像一定是缩小的,而虚像一定是放大的3.如图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没有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与物距有何关系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5.一滴水落在书页上,透过水珠发现书页上的字被放大了,这个现象的原理与下列哪一个的原理相同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都有可能6.下列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B .幻灯机、照像机的镜头都是凸透镜C .物体放在焦点和透镜之间时成虚像D .放大镜只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7.某班同学拍毕业照时,照相机镜头上正停着一只苍蝇,拍出来的照片A .会有一只正立放大的苍蝇B .不会出现苍蝇,但有一个大黑点C .不会出现苍蝇,但比正常情况下暗D .会有一只倒立放大的苍蝇8.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离凸透镜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离透镜30cm 处,则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一个A .倒立放大的实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虚像D .正立缩小的虚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关于凸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的作用B.凸透镜只有一个焦点C.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缩小的D.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正立的3.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此时在光屏上能看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5.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0cmC.若蜡烛、光屏不动,将透镜向左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可以再一次成像D.若透镜不动,将蜡烛移到5.0cm刻度处,光屏需要适当左移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如图是市民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查看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摄像头是一个凹透镜B.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靠近物品7.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预防近视从我做起。

如图是眼睛视物成像光路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B.甲图为近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C.乙图为近视眼,应用凸透镜矫正D.乙图为远视眼,应用凹透镜矫正8.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二、多选题9.小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4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4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7cm10.如图所示是“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图甲中可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0.0cmB.如图乙所示,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C.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30cm处,光屏上可得到等大的实像D.如图乙所示,将蜡烛移至45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放大的实像三、填空题11.富川县很多学校都安装了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单选题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爷爷是个远视眼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远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远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 .将蜡烛靠近凸透镜B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C.将光屏远离凸透镜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靠近凸透镜3•—支蜡烛位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这支蜡烛可能距离透镜()A. 10cmB. 15cmC. 20cmD. 25cmA.甲、丁C.乙、丁D.甲、丙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是()A. 放大镜B. 照相机C. 幻灯机D. 平面镜6•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 幻灯机B. 老花镜C. 照相机D. 放大镜7•下列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8•某些手表上有一个圆滑的透明凸起,通过它看日期会觉得很清楚,这是因为这个圆滑的凸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_ ,我们看到的实际上是一个 _____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____ (选填实像”或虚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为_________ (包括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利用此原理可以制成_______ •10. 如图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对光有___________ 作用.11. 一般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有限,要想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____________ •这种仪器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 透镜.12. 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 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 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 _____ 的实像.13. 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 _______ 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叫做__________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______________ (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目镜的作用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由于像被拉近,靠近人眼,______ 较大,所以使我们看到远处物体的像大而清晰.14. 有一种交通标志牌,由基板和背面涂有反射胶的玻璃微珠组成,结构如图•黑夜中,当汽车灯光射来时,光线经过玻璃微珠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反射”折射”后,在玻璃微珠背面发生____________ (填反射”或折射”)然后沿原路返回,这样司机就可以看清黑夜中的标志牌•这里的玻璃微珠对光线起_____________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时,应使烛焰和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物距u 应满足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蜡烛远离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4) 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 . A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换焦距更大的凸透镜 D. 换焦距更小的凸透镜.(5) 在第(3)小题的情况下,若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 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只眼镜是 _________ 透镜.16. 小组同学在做 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 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 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 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中.朝「炖丼i(<■*)博的11435r ax2 IS tsft*LSj4020w*不■莊柯]轴欣底律二、实验题15•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人眼成像情况,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L 确定(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 (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 (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 ______ 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只要适当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请你对他所得出的结论做出点评.17. 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65cm刻度线处,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 )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__ 的成像特点.A .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2)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 •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B •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 •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3)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80cm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______ 的像.A •倒立放大B •倒立缩小C.正立放大.四、计算题18. 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 B'已知AB的高为h i,物距u,像距v,试用19.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20.如图,根据近视眼成因及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21. 我国古代的千里眼”是富有想象力的神话,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天文望远镜已将神话变成现实•图中天文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请完成两条入射光线经过两个透镜的光路(其中22. 你了解实像和虚像吗?自从学习光现象以来,我们分别学习了实像和虚像,对于这两种像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起来却有点麻烦•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的,而且是倒立的,并且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因此不能用光屏承接,并且都是正立的;无论是实像还是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一下问题:(1)下列现象中,只能成虚像的是( )A •照相机照相B •平面镜成像C.凸透镜成像D •小孔成像(2)透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关于放大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透过放大镜总能看到物体被放大的虚像B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物体的虚像与物体在放大镜的两侧C.物体距离放大镜越近成的虚像就越小D .放大镜其实就是凹透镜(3)对实像和虚像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只有通过光的反射才可以成虚像B •只有通过光的折射才可以成虚像C・通过光的反射可以成实像和虚像D •通过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和虚像.23. 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人类的眼睛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楚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如看书、看电视、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的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如果眼睛长期使用不当就会造成眼睛缺陷,常见的有近视和远视,它们都需要配戴眼镜(透镜)来矫正视力•人们通常所说的眼镜度数0和焦距f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1)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使像变得清晰•(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是近视眼,则应配戴透镜。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 整的像 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 像 二、作图题(每图3分,共18分) 16.如图所示,F、O分别为凸透镜的焦点和光心,请在图中分别画出3 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7.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凸透镜成像口诀: 实像倒、位异侧,虚像正、位同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 小。物体靠近凸透镜,实像变远且变大,虚像变近且变小,焦点附近 像最大。(像物应是同向去,像距越大像越大)
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①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
②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 (2)投影仪:①投影仪上方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四、透镜光学作图(特殊光线) 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折射后发 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异侧虚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③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对着异侧虚焦点入 射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F F F F
答D D C A C C C D B A B D B C C 案 三、实验题 (1)9.5cm (2)下、同一高度(3)缩小(4)增大、变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从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
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
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练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日食,这一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光的色散B.凸透镜成像C.光的直线传播D.平面镜成像2.下列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①②B.③①C.②④D.③④3.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4.我国某新型战斗机配有光电搜索跟踪系统,系统中的光学元件相当于晶状体,内置光电传感器相当于视网膜,成像原理与人眼相似。

从空中拍摄地面物体时,物体在光电传感器上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将蜡烛远离透镜,并向左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的像变小C.由于燃烧蜡烛越来越短时,光屏上的像越来越低D.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不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6.如图所示,透过表盘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读出日期信息,此凸起部分相当于()A.玻璃砖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7.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8.如图所示,前后两块相邻透镜的焦点恰好重合,从光源S点向右发出一条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先后经2个凸透镜折射和一个凹透镜折射,在A、B、C、D四段光线中,其中描绘错误的是()A.A段光线B.B段光线C.C段光线D.D段光线二、填空题9.珍爱双眼,健康同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有发散作用。

二、3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三、凸透镜成像规律1.图示:2.成像规律: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凹透镜是()A.B.C.D.2.如图,《淮南万毕术》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此现象中取火原理应用了()A.凸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B.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C.凹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D.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3.如图所示,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透镜。

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像B.电影影片经投影仪成正立等大的像C.通过照相机看远处的树是倒立放大的像D.透过鱼缸看见的鱼是正立缩小的像4.如图是初二年级某同学在光学特色实践作业中用手机、凸透镜、鞋盒自制的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二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实像C.要使墙上的像变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应减小D.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用于制作近视眼镜5.实验操作考试临近,同学们上实验室动手实验,通过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如图,小明正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蜡烛移到34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可以看到一个放大的像B.该透镜的焦距是30cmC.此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D.如果将蜡烛向左移,光屏需要适当右移才能再次形成清晰的像6.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

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A.甲乙B.甲丁C.丙乙D.丙丁7.如图所示的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来观察很远的物体,看到的是()A.正立的虚像B.正立的实像C.倒立的虚像D.倒立的实像二、多选题8.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B.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远视镜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光斑的是近视镜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光斑的是近视镜9.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1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u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8cmB.当 u=12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C.当 u=20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2cm 处移动到 24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三、填空题1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对光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05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05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解析版)含答案

单元05 透镜及其应用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关于远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D【分析】(1)近视眼: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

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远视眼: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

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答】图①中光线在视网膜前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表示的是近视眼;图②中光线在视网膜后方汇聚,表示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因此表示的是远视眼;图③中凸透镜表示远视眼的矫正;图④凹透镜表示近视眼的矫正。

因此,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①④;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的分别是②③。

故选:D。

【知识点】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2.在光具座上放置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蜡烛点燃后的火焰。

调整光屏,可以得到的清晰的像是( )A.B.C.D.【答案】C【分析】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为27.0cm,大于20cm,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图正确。

故选:C。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如图中成实像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邮票 b用照相机拍摄景物c用投影仪在荧幕上投影 d用平面镜矫正姿势A.ab B.bc C.ac D.cd【答案】B【分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其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2011浙江杭州,第5题)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2011浙江义乌,第6题).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3.(2011安徽芜湖,第10题)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
4.(2011山东省荷泽市,第7题)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大于100 mm B.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5.(2011山东济宁,第I卷第6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6.(2011山东聊城,第Ⅰ卷第5题)在“探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
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若将像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
像一定时()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7.(2011江苏宿迁,第8题)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8.(2011江苏无锡,第9题)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9.(2011年湖北省武汉市第12题)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10.(2011年山西省第14题)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11.(2011年湖南岳阳市第7题)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得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
12.(2011年河北省,第20题)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
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
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
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二、填空题
1.(2011浙江宁波,第26题)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3)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上,移动光屏到B 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则该凸透
镜的焦距为 cm。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7题)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
律时,使用的透镜焦距为10cm,它们把蜡烛和凸透镜分别放在如图
所示位置,然后调节光屏至合适的位置,则显示一个倒立、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的位置在60cm刻度处的侧(填“左”或“右”),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3.(2011年湖北省黄冈市第25题)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

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______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______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______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

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江苏苏州,第21题)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
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乙透镜)
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5.(2011山东威海,第16题)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
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
变。

6.(2011湖北宜昌,第21题)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

7.(2011江苏泰州,第20题)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9所示),原因是
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
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
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
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写一个即可)。

三、作图题
1.(2011年安徽省第7题)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光心,若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2.(2011江苏连云港,第24题第(2)小题)如图(乙)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 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2.完成光路图。

下图A给出物体AB及像A′B′的位置,请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及其焦点F的大致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
1.(2011四川广安,卷II第17题)在探究凸透
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
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
置如图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
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填“虚像”或“实像”)。

2.(2011上海市,第241题)在图11中,凸透镜的焦矩为10厘米,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为止。

3
.(
201
1年



福州第31题(3分)小雪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
像大小与焦距的关系”实验中,对课本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25所示。

(1)他们不用蜡烛,而用由几个发光二极管做成“F”字样的发光体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次数物距u/cm 焦距f/cm 像距v/cm
1
15 5 7.5
2 8 17.5
3 10 29.0
(2)他们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实像的像距____;根据你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

(均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