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轴对称再认识(二)公开课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让学生尝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二轴对称和平移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北师大版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二轴对称和平移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北师大版
2. 课程平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教学课件。
3. 信息化资源:在线数学教育平台(如班级学习群、教育云平台等),用于分享教学资源和布置作业。
4. 教学手段: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法、案例分析法等。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轴对称知识点和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有一定影响。部分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其课堂注意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黑板、粉笔、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轴对称和平移相关的教具(如卡片、纸张、剪刀等)。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掌握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PPT课件北师大版 (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PPT课件北师大版 (共12张PPT)

1.完成练习二第3题。 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看懂统计表后独立解答。最后引导学生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列竖式计算并说说算理。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可以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特点,不计算,通过简单的推理得到比较的结果,体现对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让学生先计算出结果,再连线。 5.完成练习二第10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汇报交流。强调让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熟悉方法,培养笔算能力。 6.完成练习二第11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1、在0 ,1,2,3,4,5 ,6 ,7 ,8 , 9 这几个数字中,哪几个是轴对称图 形?
03 8
2、你能说出汉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 形吗?
口、田、日、目、申、 甲、干、……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 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怎样画得又 快又好?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2014秋 ) (共12张PPT)
试一试,画出下面这个轴对称图 形的另一半。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2章《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教案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2章《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和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本节课是以观察为主的活动课,在探索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其中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并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加上上一节课研究了轴对称图形,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学生理解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对称现象,经理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2.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观察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对画轴对称图形进行探索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绘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想不想看?生:想。

师:那么先请同学们闭上眼(出示课件图1),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正面还是侧面?生1:侧面。

生2:正面。

师:据说:第一眼看到正脸,证明你是一个理性的人;第一眼看到侧脸,你是一个感性的人。

你是哪一种人?有没有两种都看到的?生:有。

师:理性的人,说明你的数学学得好;感性的人说明你语文学得好;两种都看到的说明你数学语文都学得好。

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幅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想一想?生: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学习怎样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办。

板书:轴对称再认识(二)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上淘气在方格纸上面画的图形。

教师介绍: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并说说原因。

(学生先思考)生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淘气画好的房子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他画的不对。

生2:轴对称图形两边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房子下边最左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但淘气画的图形最右边到对称轴有3格,所以他画的不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的理解轴对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轴对称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等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的发现和总结轴对称的性质。

3.讲解: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讲解,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4.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的展示轴对称的性质。

可以通过绘制图形和列出关键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轴对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裤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沿着某条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1、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了这两个 英雄的 悲剧。 良机已 失,徒 怀雄心 ,但他 们也不 存忧虑 ,毫无 悔意。 通过精 卫和刑 天的失 败,表 达自己 失落消 沉之情 。 2、这首诗写法曲折,意义较为隐晦, 风格和 情调与 以上所 选各篇 大不相 同,但 在豪放 之中仍 然保持 了诗人 托物寄 兴、。 精练含 蓄,说 理议论 自然妥 帖的特 点
轴对称再认识(二)
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对称轴
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 的对称点,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对称轴的另一边找到与 已知点到对称轴相同点的距离的点。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你能按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 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五年师大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你能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吗?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1、在0 ,1,2,3,4,5 ,6 ,7 ,8 , 9 这几个数字中,哪几个是轴对称图 形?
03 8
2、你能说出汉字中哪些是轴对称图 形吗?
口、田、日、目、申、 甲、干、……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课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共12张PPT)

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轴对称再认识(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了解轴对称的概念;2.掌握轴对称的性质;3.利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能够观察能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解题;2.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的方法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2.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3.培养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轴对称的概念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轴对称的概念。

在本节课中,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轴对称的概念,并且能够在图形中找到轴线。

2.2 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 与轴线对称的两个点,它们的连线必定垂直于轴线。

学生在掌握轴对称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这一部分需要老师多讲解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3 利用轴对称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轴对称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图形上的问题。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轴对称来判断一些图形的性质,例如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正方形、判断一个正方形面积的大小、判断两个图形是否相等等。

三、教学重点1.刻画轴对称的概念;2.掌握轴对称的性质;3.利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1.教师讲解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利用轴对称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5.1 预习活动针对学生的学情,老师可以提前安排一些预习活动,如查异义词、查阅资料等。

预习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5.2 导入通过引领学生回忆轴对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5.3 正文1.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轴对称的性质;2.让学生自己验证一下轴对称性质;3.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4 巩固老师可以出一些简单的例题,让学生互相交流,巩固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5 作业布置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针对学生重点掌握内容,老师可以在板书上呈现一些重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对称点
(3)描点,连线
1.以虚线为对称轴,分别画出下面各点的对称点,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2.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列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1.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画“√”
(
)
(
)
(
)
(
)
(
)
(
)
(
)
(
)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
六 安 市 城 北 南 校 罗 成
下面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
)
看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有无数条 对称轴。


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1)找关键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