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260例临床探讨

氨的能力减退或 由于门体侧支循环 导致来 自肠道 的氨不经肝 的 阿片受体结合 , 从而使 结肠 动力 增加 促进 排便 , 减少肠源
脏代谢而直接进入人体循环 , 使血 氨水平增高 , 血氨透过血脑 屏障在脑细胞蓄积 , 中枢神 经中毒 , 而导致发生肝性脑病 使 从
的神经症状【 。已有研究表明通过减低血氨含量可 以显著促进 患者神经症状 的改善 。 为深入研究肝性脑病有效的治疗 手段 , 本研究 采用精氨酸 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已有研究表 明精氨酸可以通过促进氨 的
方法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代谢清除 , 对于合并碱中毒的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而纳洛酮 作为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 ,与阿片受体具有强的亲和力 , 容 易通过血脑屏 障, 具有促醒作用 纳洛酮在肝性脑病治疗 中的 。
作用 机制有 如下几方 面: ①催醒作用 : 纳洛酮作 为阿片受体特 异性拮抗剂 , 其进入机体后一方 面反馈抑制了下丘脑垂体分泌 内源性阿片肽 , 另一方面纳 洛酮对阿片受体的期 多脏器损 害
Cl ia v s g t n o 6 a e f e n t l s h x a a d mu tp e o g n d m a e i c l n e t a o n 2 0 c s so o a a p y i n l l r a a g n i i i n a i
占4 . 胃肠损害 占2 . 肾脏损害 占 1. 窒息后多脏 器损害与 出生地点、 内窘迫 、 6 %, 9 7 %, 7 2 %. 3 宫 脐带异常、 窒息程度
及 窒息的抢救及 时与否有关。结论 重视 围生期保健 , 分娩 前严 密监测 , 强产儿合作 , 时合理复 苏和重视 加 及
复 苏后 监 测 , 以 降低 新 生 儿 窒 息后 多脏 器损 害发 生 率 , 高新 生儿 生 存质 量 。 可 提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252例分析的开题报告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252例分析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和意义:新生儿窒息(neonatal asphyxia)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缺氧,导致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种严重疾病。
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新生儿窒息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虽然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有所提高,但多脏器功能损害(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存活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30%以上。
因此,对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及早制定有效的诊疗方案,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和预后,并探讨相关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某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预后进行分析。
主要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孕龄、胎位、分娩方式、分娩时产妇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血气分析结果、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胸部X线征象、脑电图和B超结果、采取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
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252例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进行分析,预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2.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3.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孕龄、胎位、Apgar评分、治疗方法等;4. 针对预后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本研究可以为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不能及时建立和维持呼吸功能,导致全身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排泄障碍的一种急性危重症。
在临床上,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急性临床事件之一,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危及生命。
新生儿窒息后可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受损,其中酸中毒是新生儿窒息后常见的代谢性并发症。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之间的相关性。
一、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的发生机制新生儿窒息后,由于呼吸停止或呼吸不足导致氧供不足和二氧化碳排泄障碍,引起细胞内和组织间的酸中毒。
酸中毒的主要机制包括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二氧化碳排泄不畅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形成碳酸-氢盐,使血液变得酸性。
代谢性酸中毒则是由于细胞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酮体)在血液中积聚引起的。
细胞内酸中毒不仅会直接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还会影响全身多脏器功能,并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1. 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发生机制新生儿窒息后,由于酸中毒、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等原因,导致细胞内Ca2+增加、线粒体功能异常、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损伤机制同时存在,进而导致脑、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受损。
具体表现为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心功能不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
2. 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关系酸中毒是新生儿窒息后的常见并发症,临床上可表现为低血pH、低碳酸氢盐浓度和高乳酸浓度等。
酸中毒可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导致脑血管自发性破裂和脑出血;还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导致心功能障碍;同时可损害肺泡上皮细胞和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酸中毒还可诱发肾小管酸中毒,导致肾功能不全。
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三、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1. 临床诊断酸中毒的诊断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来确定血pH和碳酸氢盐浓度是否异常,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和乳酸浓度等综合判断。
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08年第 23卷第 3期
·基层园地 ·
·177·
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庞学问 廖锋 张运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 ,是围产儿死 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窒息缺氧可导致机体内环境发 生一系列改变 ,使心 、脑 、肾 、肝等多脏器产生不同程 度的损伤 。我科于 2005 年 1 月至 2007 年 12 月共 收治住院新生儿窒息 76 例患儿 ,入院后 ,经临床诊 断 、心电图检查 、心肌酶谱 、肝功能 、肾功能 、头颅 CT 等检查证实存在窒息后的多脏器产生不同程度损 伤 ,并经临床治疗处理 。
8136 ± 0178 174194 ±19146 84196 ±15138 89179 ±17133
1135 ± 0131 125162 ±51138 29167 ±11122
5193 ± 0163 112127 ±17182 34173 ±11186 27168 ±10135
治疗前与对照组 比较 P
21H IE: H 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脏器损害是最 常见并 发 症 , 本 组 新 生 儿 窒 息 致 H IE 发 生 率 为 25%。新生儿 H IE目前是研究最广泛 、诊断和治疗 最系统的一种并发症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诊断 和治疗方案 ,本组新生儿窒息致 H IE经各种对症治 疗和营养脑神经细胞等处理 ,生命抢救成功率已经 大大提高 ,后遗症发生率有待于降低 。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吕岩【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organ function damage in neonatal asphyxia. Methods 120 patients of neonatal asphyxia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0 to April2014,analysed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A total of 96 cases of neonatal asphyxia had organ damage,accounting for 80% of the total number of neonatal asphyxia. The incidence of multiple organ damage was 53.3%,the incidence of gastrointestinal injury incidence was 16.6%,the incidence of liver damage was 31.6%,the incidence of renal damage was 35%,lung injury incidence was 41.6%,heart injury incidence was 46.6%,the incidence of brain damage was 69.1%. The multiple organ function damage in children with severe asphyxia rate was 69.4%,the fatality rate was19.4%,and mild asphyxia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rate was 33.3%, the fatality rate was 18.75%.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We should be strengthen perinatal health care, improve the new resuscitation and resuscitation of neonatal asphyxia,reduce the rate of decrease.%目的:对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新生儿窒息脑肾损伤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在新生儿窒息引起的多器 官损害中,HIE最受关注,实 际上窒息导致的体内器官 损害频率以肾脏最高。
第4页/共33页
窒息缺氧时,全身血液重新分布,为保证 心、脑的血液供应,肾脏等内脏器官血 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缺氧使体内抗 利尿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高,促使肾 素释放继而血管紧张素Ⅱ形成,导致肾 动脉收缩,使肾血流灌注减少,肾脏发生 缺血缺氧,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 量下降,肾小球及肾小管受损,从而血肌 酐(Scr),尿素氮(BUN)升高。
女GFR=0.57*L/Pcr (GFR为ml/min/1.73m ; 2 L为身长cm;Pcr为血
浆肌酐mg/dl)
第9页/共33页
有人认为:上述公式对推 算肌酐清除率很有帮助, 特别是对新生儿、婴幼儿, 因为要准确地收集他们的 尿标本往往困难大
第10页/共33页
HIE患儿脑损伤时,由缺氧引起的脑 组织病理生理改变,脑水肿是其中重要 环节之一
第31页/共33页
第32页/共33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3页/共33页
第24页/共33页
4.将HIE分为轻度、中重度两组, 在中重度组建立三项肾功能观 察指标的90%单侧参考值范围, 用于预测脑损害; 5.将此三项观测指标的单侧参 考值范围用于回顾性分析近年 来新生儿HIE的程度(约100例), 检验其敏感度。
第25页/共33页
研究意义:
首次将Schwartz公式推算GFR 用于新生儿窒息肾损伤的观测 指标,并探索用肾损伤指标来 预测脑损伤程度,如敏感度能 达到70%,则可认为有较好的 临床应用价值,对早期诊断和 及时干预HIE有一定意义。
第14页/共33页
•大剂量甘露醇可直接引起肾小球上皮细胞损 伤,使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通过肾组织活 检研究证实甘露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肿 胀、空泡变性和管腔狭窄。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对于新生儿窒息后的酸中毒及多脏器功能损伤,一直是临床医学中比较常见的病症。
本文将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是由于窒息引起的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毒。
窒息导致氧气供应不足,细胞无氧酵解代谢增强,使得乳酸生成增加,这种情况称为代谢性酸中毒。
在此基础上,由于呼吸道受阻,身体无法排出二氧化碳,使得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血液变酸性,这种情况称为呼吸性酸中毒。
酸中毒会引起血液pH值下降,导致心肌抑制,血管扩张等问题。
多脏器功能损伤常常与新生儿窒息有关,其中较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智力发育受限、癫痫、行为异常等,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则表现为心肌功能受限导致心衰、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研究表明,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酸中毒导致身体内的重要组织细胞受损,包括心肌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细胞等,从而使得这些细胞无法正常的工作。
此外,酸中毒还会导致凝血酶活性升高,使得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使得心脏的负担增加,引起心肌损伤。
这也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新生儿窒息时不仅需要及时的纠正酸中毒,同时还需要积极的预防多脏器功能损伤。
早期预防和治疗酸中毒对于预防多脏器功能损伤很重要。
由于酸中毒是一种可逆性改变,因此针对酸中毒的治疗通常是有效的。
一旦酸中毒得到治疗,就可以减少多脏器损伤的风险。
此外,尽早恢复新生儿呼吸道的通畅是预防心肌损伤的重要一步。
总的来说,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和多脏器功能损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酸中毒成为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在治疗新生儿窒息时应该注重积极治疗酸中毒,以及早期预防和治疗多脏器功能损伤。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

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相关性分析新生儿是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新生儿会出现窒息现象,严重的窒息可能会导致酸中毒和多脏器功能损伤。
本文将对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现象,有效保护新生儿的健康。
一、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的发病机制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是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导致的血液PH值下降,造成酸中毒。
窒息导致肺部氧合功能受损,血氧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潴留增加,使得血浆PH值下降,造成呼吸性酸中毒。
窒息还会导致循环系统功能紊乱,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重了酸中毒的程度。
二、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相关性酸中毒对新生儿各器官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的影响更为明显。
酸中毒会直接影响神经元的代谢和功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
酸中毒还会导致心脏肌肉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泵血功能受损,导致心功能不全。
酸中毒还会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尿素氮和肌酐等代谢产物在血液中积聚,直接影响肾脏的排泄和调节功能。
三、预防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的策略1. 产前筛查:产前定期产检,确保母婴健康,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异常情况。
2. 分娩过程监测:在分娩过程中对胎心监测、羊水情况等进行及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异常情况。
3. 分娩操作规范:分娩时遵循规范操作,避免产程过长、胎头过大等情况,减少窒息和窒息后酸中毒的发生。
4. 分娩后护理:对新生儿进行细致的护理,包括保暖、清理呼吸道、早期喂养等,减少窒息和窒息后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5. 及时处理窒息:一旦发生新生儿窒息,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尽快恢复呼吸和心跳,减少酸中毒的发生。
四、新生儿窒息后酸中毒及多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干预1. 氧疗:对于窒息后的新生儿,应及时给予氧疗,通过吸入氧气来改善肺部氧合功能,减轻组织缺氧,降低酸中毒的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脑(54.55%),肺(32.58%),心(26.52%),肾(12.12%),胃肠道(8.33%)。
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4.44%,轻度窒息发生率为52.87%。
本组病例共死亡9例,重度窒息7例,轻度窒息2例,病死率为6.82%。
结论: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率高,提高复苏技能是减少损害的根本,发生后加强监护、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
【中图分类号】r7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16-02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因缺氧缺血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改变,容易引起多器官损害。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共收治132例新生儿窒息,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132例,男78例、女54例,其中轻度窒息87例,重度窒息45例;孕周42周3例;出生体重4000g 5例;自然分娩69例,异常分娩63例(其中剖宫产50例,臀位产5例,产钳助产8例)
1.2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轻度窒息1分钟评分4~7分,重度窒息1分钟评分0~3分,5分钟评分<5分。
多器官损害诊断依据虞人杰分类法[1]:脑损害:行头颅ct、b 超检查;肺损害:行胸片及血气分析检查;心脏损害:行心电图、心动超声、血ck-mb检查;肾损害:行24小时尿量监测、bun、cr 检查,尿β2微球蛋白检查;胃肠损害:临床观察呕吐物、腹胀、肠鸣音等情况,腹部x线检查、便常规潜血等证实。
2 结果
2.1 新生儿窒息各器官损害发生率见表1,132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84例,发生率为6
3.64%,各器官损害中脑损害发生率最高。
2.2 轻、重度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病死率见表2,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病死率较轻度窒息高。
表1 各器官损害的发生率
表2 轻、重度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发生率及病死率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当今仍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窒息时缺氧可引起全身性多器官受损[2]。
本组病例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脑(54.55%),肺(32.58%),心(26.52%),肾(12.12%),胃肠道(8.33%)。
(1)脑损害发生率最高是因脑组
织代谢最旺盛,氧耗量占全身一半左右,一旦缺氧能量很快耗尽,离子泵功能衰竭,引起脑水肿和脑组织坏死,主要表现为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
脑损害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及后遗症的主要原因,故应加强助产人员复苏技能培训,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加强产儿科合作,推广新法复苏,及时建立自主呼吸,恢复有效循环,以保证脑部供氧,减少脑损害及后遗症。
(2)肺损害排列第二,系因窒息时呼吸功能紊乱,新生儿吸入羊水或胎粪,引起呼吸道机械性梗阻和化学性炎症,并容易继发感染性肺炎,使肺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因此防治肺损害,应及时改善通气,防治低氧血症和酸中毒。
(3)窒息后心血管损害,轻者表现为一过性心功能障碍,重者发展为心衰、心源性休克。
心肌受损时心肌酶活性增高,其中以ck-mb特异性高,经营养心肌,纠正心衰,心肌酶谱数值下降,大多恢复良好。
(4)肾损害:缺氧缺血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流重新分布,造成肾损伤[3],经保肾综合治疗后,肾功能恢复良好。
(5)窒息时胃肠道血管收缩,供血显著减少,复苏后随着胃肠道血液循环的改善而产生大量自由基,从而导致胃肠组织细胞的进一步损害[4]。
轻者表现为呕吐、腹胀,重者呕吐咖啡样物、解血便。
经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胃肠功能改善,腹胀减轻。
窒息越重合并症越多,器官损害越重,本组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4.44%,轻度窒息发生率为52.87%。
因重度窒息体内
较长时间严重缺氧,内环境严重紊乱,各主要器官相互制约,形成恶性循环,死亡率及致残率较高。
轻度窒息由于体内缺氧时间比较短,酸中毒程度轻,经积极治疗后各器官都能恢复生理功能。
早产儿窒息更易发生多器官损害,因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自身调节能力差,对缺氧更敏感。
因此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重视宫内监护,及时处理高危因素,适时结束分娩是预防和减轻窒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虞人杰,李黎,汤泽中,等.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临床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7,35(3):138
[2]吴瑞萍,胡亚美,江戴芳.实用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36
[3]吴捷,魏克伦.新生儿窒息对肾功的影响.小儿急救医学杂志,1997,4(3)7132
[4]王红卫,姜铭.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实用医药杂志,2004,2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