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新生儿重度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兴奋气道 1 3 受体 , 通过 激活腺 苷 酸环化 酶 , 高细 胞 内腺苷 提
酸水平和开放钾 离子通 道从 而舒 张 支气 管。此 外 , 万托林 有 肥大 细胞膜保护作 用 , 抑制 肥大 细胞 释放组 胺 和 白细胞 三烯
炎患儿年龄小 , 不可能进行 主动吸人 治疗 , 以我们 采用 了 医 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卡如濂 . 7 吸入 型糖皮 质激素的药 理学特性 [ ] 中 国实用 儿科杂 J、
志 ,0 0 1 ( )4 0— 1 2 0 ,5 7 :4 4 .
宁发挥增加纤毛清 除黏液 的 功能 , 且增 加 肾上腺 皮 质激 素进 入气管树的药量 , 两者在缓解气 道痉 挛 , 减少 炎症 渗 出方面有 协同和互补的作用 , 而发挥 更 好 的疗效 。 由于毛 细支气 管 从
[ ] 胡亚美 , 1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 儿科学 ( 上册) M] 第 7版. [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2: 19—120 20 1 9 0. [ ] 胡亚美 , 2 江载芳. 福棠实用 儿科 学 ( 册) M] 第 7版. 诸 上 [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0 2:19—120 2 0 l9 0. [ ] 周 丽 , 3 陈永 东. 两组药物配伍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 观察 [ ] 广西 医学 ,06,8 1 ): 6 3—1 4 . J. 2 0 2 (0 1 4 4 6 [ cer Le ,a o , ol D,t . ot as le i . 4] reyD,yrP SmsnL C y e a C s ai dwt i e 1 ss hn
新生儿窒息多功能损伤临床论文

新生儿窒息多功能损伤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55-01【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程度新生儿窒息所致的多器官功能损伤及其相关因素,降低窒息后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
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按照窒息严重后果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58例)和重度窒息组(42例)。
检查所有患者重要器官(心、脑、肝、肾、肺、肠、胃)的功能,并对围产期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轻度窒息组患者的多器官损害率为44.8%,重度窒息组为76.2%,发生率在两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即以上因素与多器官功能损害不相关。
而宫内压迫、羊水污染及脐带因素的χ2值分别为6.35、7.84、7.26.所对应的p值均<0.05,.即宫内压迫、羊水污染及脐带因素与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新生儿窒息的本质是窒息。
窒息可引发酸中毒,二者共同引发集体产生“潜水”反射[3],为保证机体重要脏器的血供,体内血液可进行重新分布,但是一旦机体严重缺氧代偿反应会丧失,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
这与本组研究结果:新生儿窒息越严重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越高的结果相符合。
另外本组研究显示新生儿窒息发生后个重要脏器按功能损害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脑损伤,心脏损伤,肝损伤,肺损伤,胃肠损伤,肾脏损伤,这与相关研究中[4]脑损伤,心脏损伤,胃肠损伤的顺序想接近。
本组研究中肾损伤发生率较低,考虑可能与本组研究中使用的肾功能检验试剂敏感性较低有关。
这一结论也提示我们,提高实验室检验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从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并降低。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进一步恶化,最终危及患儿生命的可能的发生率。
各脏器中脑损害方胜率最高,考虑与脑组织对杨缺乏敏感程度最高有关。
另外,脑组织损伤的发生还可能与细胞凋亡、钙超载或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等机制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新生儿窒息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关键 词】 新生儿 窒息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多器官功 能障碍综合征 【 中圈分类号】 R721 2.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00 ( O)4 43 2 04 512 9O- 5. - O O 0
n o a l ri l e r , e o ln ie c S S M D ,n h ic t a dge f I D nsvr a h x o p w r n r sd P e nt i c ge t t a i dn eo / / O S adte ic l er o IO Si e e s y i g u s e ce e ( a ct d e h t c a f R rr i e  ̄ e p ar ei a
Cii lta nmua l og nds l O n r en u e y sh x el t. H N , e-n , O GW nb £ I l c uyO lpe ra yf l Is dm id edb p ri i nom e Z A CB n i D N e-i ,E n as o  ̄ ly a an jI n
a d C . aI. tls , e as se h n T  ̄ I A at w se s d te 8
i c e c n e p o n sso i s a d NO h s s h xae fns Re u t C mp r d w t l n i n e a d t r g o i fSl n DS i to e ap y i d i a t . s l d h l n t n s o a e i mi h d ̄p y i r u ,h c r o h xa go  ̄ te s o e fr
89例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 N v2 1 o 1 o1 d m opt o 00 V l 0N 1  ̄
~ 临一 床 窒息 经一 8一 9 新 生 儿器 官 功 能 损 害 临床 分析 例
卢 国绣
、, , /
例 ; 宫 内窘 迫 的 6 有 3例 , 2 无 6例 ; 宫产 2 剖 8例 , 自然分 娩 4 9
官损 害发生 的部位 以脑损害居首位 , 其次为 肾脏 、 胃肠 道、 心
脏、 肺脏 ( 见表 1 。 )
表 1 窒 息分 度 与 器 官 损 害 的 部位 及 发 生 率 n %) (
原 因为肺损 害。结论 器官损害的发 生与窒息程度、 苏效 果及接 受 治疗的早晚有 关, 院时 p 复 入 H值 测定 能
在 一定程度上预测预后 , 窒息后最 常损 害的器官为脑 , 引起死亡的主要 原 因为肺损 害。 【 关键 词】 新生儿 窒息 器官损 害 危险 因素
d i1.9 9ji n 17 32 .0 0 1. 1 o :0 3 6 / . s . 6 1— 3 X 2 1 . 0 4 s 1
轻度 窒息 为 A gr 分 1r n4— pa 评 i a 7分 J 。
22 窒 息致 器官 功 能 损 害的 相 关 因素 分 析 .
见 表 2 。
2 3 疗效 观 察 .
本组患儿入院后 根据病情 酌情 给予相应 的通气方式 , 同 时予维持循环及 酸碱 、 血糖 、 电解质平衡等治疗 。结果 , 本组
将8 9例 窒 息新 生 儿按 窒息 程 度 、 周 、 孕 出生 体 重 、 无 宫 内 窘迫 及 羊 水 污 染 、 i p a 评 有 5m nA gr
新生儿窒息并多脏器损害218例临床分析

[] 刘斌 , 1 金德 万. 固性癫痫 手 术治疗 的麻醉 处理 [ ] 临床麻 醉 顽 J.
学杂志 ,19 ,3 4)2 5 2 6 9 7 1 ( :4 — 4 . [] A a g , See 2 rn 0M F tvnD A, Her k IA Nersreyfrte r c i uougr o h [] 8
实用 医学杂 志 2 0 0 8年第 2 4卷第 2 期 l
若 病情 允 许 可则 带 管送 回 IU。 C 总之 。 涉及 中央 区难 治性 癫 痫手 术 的麻 醉 , 要外 需 科 医师 、 麻醉 医师 和手术室 护士 的密切配 合 。本 组采 用 异丙 酚 +瑞 芬太 尼 +阿 曲库 铵全 凭静 脉麻 醉 , 效快 , 起 苏 醒快 。 于麻 醉深 浅 的调 控 , 功地 进 行术 中 E o 易 成 cG、 S P和 c E s的监测 及 唤醒 , 障获得 准 确 的致痫 灶 和 功 保
[] 7
t a et f pl s J . ur pnA as ei ,2 0 ,7 5 : r t n o ei py[ ] C r O i n et s l 0 4 1 ( ) em e h o
3 3 8 . 8 —3 7
[ ] 刘苏 , 3 孙雪 峰 , 李平 . 癫痫 手术 的麻 醉 f ] 巾华 神经 医学 杂志 , J.
作者单 位 :6 5 2 河北 省 比丘 市 , 025 华北石 油总医院儿 科
结合我 院实际情况制订方案如下 : 1脑损害 , () 轻度指 轻 ~中度新生儿缺 氧缺血性脑病 ( I ) 重度 指重度 HE ; H E或 伴严 重 颅 内出血 者 。( ) 损 害 , 度指 存 在一 I 2肺 轻 过性低氧血症 。 经吸氧或气囊面罩加压 给氧 < 4 缓 2 h 解 者 ; 度 指 I、 重 Ⅱ型 呼 衰 、 出血 者 。 ( ) 肺 3 肾损 害 , 轻 度指 尿量少或正常 , 尿蛋 白( + , + )血尿素氮 ( U ) BN > 53 mo/ 血 肌 酐 ( C ) 84 I lL; 度 指 尿 .6m lL, B r >8 . x / 重 mo 量 <1 / k ・ ) B N>71 o/ , B r 1 (g h , U mL . mm lL 4 C >l0 t o L 持续 2 3 。( ) x l , m / 4~ 6 h 4 心肌损害 , 轻度指窦性心 动 过缓 , 心率 <10 mn 心音低钝 , 0 次/ i, 心律紊乱 , 心 电图可呈缺血性 s — TT改变 , 心肌酶谱一过性增高 ; 重 度指心力 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心脏骤停 。 5 胃肠损害 , () 轻度指反 复呕吐 、 腹胀 、 胃潴 留 、 应激性溃疡 ; 重度指 胃出血 、 坏死 性小 肠结肠炎 。( ) 6 肝脏 损 害 , 轻度指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160例分析

1临床资料
1 1一 般资料 . 病 例来 源 : 本院 出生 9 6例 , 外院 出生 6 例 。入 院时 间 : h l 1 1 8 例 , 4 5例 , d 1 。孕周(7 2 例 , 4 周 l5 4 周 ~2h 6 ~2 l 例 3周 8 ~2 2 例)2 4 。男 l 9例, 3 例。 出生 体重 ~2 0 g 5 , 9 9 l 6 , 例 1 女 8 5 0 3 例 ~3 9 g 1 例 >40g 0 0 6例 。主要 并发症 : 粪吸入综 合征 4 胎 3例 , 低钙血 症 3 例 , 8 湿肺 l 例 , 6 吸入性 肺炎 1 , 4例 低血糖 1 2例, 小于 胎龄儿 8 , 例 硬肿 症 7 , 例 呼吸窘迫综合 征 5 , 例 红细 胞增多症 4 , 例 贫血 2 , 例 先天性 心脏 病 1例 。 1 2 结果 .
至 造 成 严 重后 果 。 水痘 的预 防主要是隔离传染源 , 一旦发现水痘 患儿 , 要注意立 即隔 离, 防止传染其 他儿童 , 特别是托 儿所 、幼儿园及小学 校 , 儿童患水痘 后3 个星期 内不得接触其他小 朋友 , 平时 要加强小儿身体素 质锻 炼 , 注 意给 孩子增 加营 养 , 多晒太 阳 , 以提 高机体 的抗 病能 力 , 减少患 病机 会 。
我院新生儿科于 2 0 ~2 0 年 6 01 05 月共收治 了 2 0 4 例新生 儿窒息患 儿, 中伴 多器官损害 资料 完整者 1 0例 , 其 6 现提高对 新生 儿窒 息多 器官损 害的认 识 。
2讨 论
() 1 加强 围产期保健 : 本组病例 , 早产儿和低 出生体 重儿窒 息容易导 致多 器官损害 , 因此加 强孕期保健 工作 , 特别是加 强 围产期保 健 , 预防 早产 , 降低 多器 官损害 发生率 和病 死率 的重要 措施 。 是 () 2提高新生儿窒息复 苏水平 , 重视围产 因素对 器官损 害的影 响 : 本 组病例 多器官损害 发生率达 5 %, 且窒息程 度越重越 易致 多器官损 0 而 害, 其发生率 比虞人杰[ 等报道高 , 1 ] 除与病例 来源及窒息复苏后监 护有 无有关外 , 与基层 医院新生 儿窒息复 苏水平低 有关 。因此 围产 医务 也 人 员应 充分评估 围产期窒 息的高 危因素 , 在产 房中预测发 生窒息 的可 能性 , 产科 与儿科 合作 , 运用正确 的有效的抢救是 降低器官损害的关键 措施 。 () 3 认识新 生儿窒息复苏后监护的重要性 : 缺氧是窒息的必然结果 , 又是器 官损害的病 理生理 基础 。2 故窒息 复苏后应 给予积 极监护 , 【] 纠 正 酸碱 失衡 , 纠正低 氧血症 , 防治 器官 损害 , 降低病死 率 。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窒息与多器官损害132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提高对窒息后多器官损害的认识,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对132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发生率依次为脑(54.55%),肺(32.58%),心(26.52%),肾(12.12%),胃肠道(8.33%)。
重度窒息多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4.44%,轻度窒息发生率为52.87%。
本组病例共死亡9例,重度窒息7例,轻度窒息2例,病死率为6.82%。
结论: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率高,提高复苏技能是减少损害的根本,发生后加强监护、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中图分类号】r7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416-02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常见急症,因缺氧缺血导致机体内环境发生一系列改变,容易引起多器官损害。
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共收治132例新生儿窒息,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132例,男78例、女54例,其中轻度窒息87例,重度窒息45例;孕周42周3例;出生体重4000g 5例;自然分娩69例,异常分娩63例(其中剖宫产50例,臀位产5例,产钳助产8例)1.2 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apgar评分法:轻度窒息1分钟评分4~7分,重度窒息1分钟评分0~3分,5分钟评分<5分。
多器官损害诊断依据虞人杰分类法[1]:脑损害:行头颅ct、b 超检查;肺损害:行胸片及血气分析检查;心脏损害:行心电图、心动超声、血ck-mb检查;肾损害:行24小时尿量监测、bun、cr 检查,尿β2微球蛋白检查;胃肠损害:临床观察呕吐物、腹胀、肠鸣音等情况,腹部x线检查、便常规潜血等证实。
2 结果2.1 新生儿窒息各器官损害发生率见表1,132例新生儿窒息并发多器官损害84例,发生率为63.64%,各器官损害中脑损害发生率最高。
100例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文章编 号 :0 5—8 8 (0 7 0 10 4 6 2 o )2—0 7 1 4—0 2
・
经验 交 流 ・
1 0例 新 生儿 窒 息 多器 官 功 能损 害 临床 分 析 0
金 春梅 , 王 亦露 , 顾
( 川市妇幼保健院 , 川 银 银
洁
7 00 ) 50 1
摘要 : 为探讨不 同程度新生儿窒息引起 的脏器损害及其相 关因素 , 防止窒息后的多器官功能损 害 , 10例窒 将 0
期 行 C B , 患 者 近 、 期 均 有 明 显 益 处 因 为 心 肌 内 [ A G对 远 4。 4
外科 治疗 [] 北京医学 ,05 2 ( )54—56 J. 20 ,79 :3 3. 会 [] 现代实用医学 ,05 1 ()4 1 8 . J. 20 . 8 :8 —4 3 7
do ypt jJC r S g 20 ,7 10 8 . inoa )J . a u ,02 1 :8 —17 r h[ d r
存在丰富的血管旁路和 侧支循环 , 搭桥 后可 以改善坏死 区
干净并反复冲洗 , 防止残 留的小血栓及异 物 , 以减少脑部并
发症 。
周围心肌的血供 - 。另外 , 在清理 附壁血 栓时应 注意清 理 I j Lnba A dl o Se ei J .al adle¥ - 5 u dl R,be or d n M,vn v Er t u gL yn a r
mc r ll s srcl i n n —tm uv a . da ae/ m: ug a rkadl g e sri lJ ll y ' i s o r v J l
JAn h mcS g 2 0 ,6:1 n T o u ,0 3 7 7 9—7 5 r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9-05-29T08:52:43.8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0期作者:廖勇杰张华(通讯作者)全裕凤谭媛杨欢岳嗣凤[导读] 目的:探讨诱发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而为疾病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桂林 541001)【摘要】目的:探讨诱发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进而为疾病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窒息患儿病历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结合《实用新生儿学》分为窒息重度组26例与轻度组34例,重度组器官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1);胎龄≤36周、重度窒息、5min Apgar 评分≤5及入院时pH≤7.2与多器官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P<
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36周、重度窒息、血清pH≤7.2、5min Apgar 评分≤5是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窒息新生儿整体器官的监护,确保并发症及时分析与处理,以将窒息新生儿的病死率降至最低水平。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73-02 新生儿窒息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病因,同时也和儿童死亡及致残密切相关。
新生儿窒息可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加大了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的风险。
有研究指出[1],多器官功能损害影响窒息新生儿的病死率与病情转归。
本次研究选择60例窒息新生儿资料,做出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窒息患儿,其中男32例,女28例;胎龄28~38周,平均(34.6±2.1)周。
排除病史不详、先天性疾病、遗传病史及血液系统疾病者。
新生儿窒息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并分为轻度窒息(组)34例,重度窒息(组)26例。
1.2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器官损害的发生情况
伴随窒息严重程度的增加,新生儿并发器官损害的数目也相应提高。
损害的脏器器官以脑、心、肾、胃肠、肺为主,重度组器官损害发生率高于轻度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1。
表1 轻、重度组窒息新生儿器官损害的发生情况比较[n,(%)]
2.2 影响窒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胎龄≤36周、重度窒息、5min Apgar 评分≤5分及入院时pH≤7.2和多器官功能损害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36周、重度窒息、血清pH≤7.2、5min Apgar 评分≤5分是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体见表2、表3。
表2 影响窒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单因素分析
3.讨论
当下,国内外临床针对新生儿窒息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给予高度重视,与其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化。
新生儿出现窒息后血流动力学快速改变,各器官间血流再次配置,新生儿脑、肾、肝、脾等器官系统血液关注量降低,肺内压上升。
器官损害发生的部位以脑、肾脏、胃肠道、肺等为主,其中脑损害是本组患儿器官损害的高发部位(92.31%)。
新生儿日窒息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以缺氧缺血性脑病与颅内出现为主,是新生儿期最严重疾病之一。
也有研究指出[2],50.0%的患儿在出生后第1d就会产生颅内出血症状,25.0%会在出生后第2d开始产生。
在本次研究中,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器官损害的发生率最高,为92.31%,且重度窒息是窒息新生儿器官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P=5.74),窒息程度越严重,器官损害越严重,病死率越高,轻重度(组)患儿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窒息新生儿器官功能损害还与5min Apgar 评分≤5分相关,这提示窒息时间越长,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越高,故此窒息时及时予以有效复苏是减少器官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之一,并且窒息新生儿入院后检测血清pH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患儿窒息的严重性、复苏效果及预估器官是否发生损害,判断预后。
综合全文,发现影响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加强对窒息新生儿整体器官的监护,特别要重视早产儿的监护,确保并发症及时分析与处理,以将窒息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发生率与的病死率降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立伟.新生儿窒息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1):2398-2401.
[2]赵燕凤,张志群,芦蕙,等.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的诊断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2):26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