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2024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详细归纳

2024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详细归纳一、力学1.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种类、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效力的条件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质点的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质点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4.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与作用反作用力的特点和作用范围5.弹力:胡克定律、弹簧的应用6.推导物体沿斜面滑动的加速度7.动能定理: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功的等效关系8.机械能守恒定律: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的应用9.在光滑水平面上,两物体通过轻绳相连,绳忽略质量,当绳维持张力时两物体在水平面上连续滑动10.向上飞出水平面竖直向上抛出的质点发射到空中竖直落下时的位置问题,得到质点与发射点的水平距离关系11.圆周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离心力与合力)12.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计算引力加速度二、热学1.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增量等于系统对外做功与吸热的代数和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机效率、热传导和控制3.热力学第三定律:对于绝对零度,不可能通过有限次数的热力学过程到达三、光学1.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入射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2.光的折射定律:光线入射与折射角之间的关系3.光的干涉:光程差、相干条件、双缝干涉4.光的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波动性、达到衍射条件时产生衍射、级数衍射5.光的偏振:振动的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光的偏振产生原理和传播特性6.镜子成像:凹凸面镜的成像规律、光的反射性质7.透析光谱:白光经过透明物质折射,具有色散现象8.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实物性质和波动性质(光经物质传播时会产生衍射的现象)四、电学1.电场:平行板电容器、均匀带电球面、闭合电流的磁感应强度2.电势能和电势:电场能源转化为电势能、电势与电势能关系3.电流:电荷、电流强度、电阻以及电流的计算4.电阻:电阻与导体的特性关系、电阻的串、并联和计算5.电路: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电功和能的计算五、电磁学1.磁场:物体强磁性的特点、由电流产生的磁场2.磁感应强度:静磁场的特点、磁感线、磁感应强度的计算3.长直导线的磁场:电流元、安培定则4.卢瑟福三定则: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性质5.负载电流,元件中的电动势平衡以上为2024年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的详细归纳。
最全最新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高考必备)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史上最全)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一、力物体的平衡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4.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进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甚至可能和重力无关.或者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5.物体的受力分析(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不要分析该物体施于其他物体上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2)按“性质力”的顺序分析.即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顺序分析,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3)如果有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先假设此力不存在,想像所研究的物体会发生怎样的运动,然后审查这个力应在什么方向,对象才能满足给定的运动状态.6.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力合成与分解的根本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3)力的合成: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的取值范围为:|F 1 -F 2 |≤F≤F 1 +F 2 . (4)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互为逆运算).在实际问题中,通常将已知力按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分解;为方便某些问题的研究,在很多问题中都采用正交分解法.7.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2)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叫平衡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F x =0,∑F y =0.(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隔离法、整体法、图解法、三角形相似法、正交分解法等等.二、直线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需要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照物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物理新高考知识点归纳

物理新高考知识点归纳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物理学科的知识点归纳尤为重要,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对物理新高考知识点的归纳:一、力学基础1. 力的概念: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二、三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3.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系统中,动量是守恒的。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二、电磁学1. 静电学:包括电荷、电场、电势等概念。
2. 电流和电路:包括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欧姆定律。
3. 磁场:包括磁场的产生、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
4. 电磁感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三、光学1. 光的传播: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2.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这些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质。
3. 光谱分析:通过光谱分析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四、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过程中的表现。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描述了能量转换的方向性。
3.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五、原子物理学1. 原子结构:包括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概念。
2. 核反应: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
3. 量子力学基础:波函数、薛定谔方程等基本概念。
六、相对论1. 狭义相对论:包括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
2. 广义相对论:描述了引力与时空曲率的关系。
七、物理实验方法1. 测量技术:包括长度、时间、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2. 实验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物理定律或探究物理现象。
3.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结束语:物理新高考知识点的归纳不仅涵盖了基础的物理概念和原理,还包括了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物理知识,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新高考物理总结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物理总结知识点归纳一. 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a. 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为零;b. 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c. 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不同物体上。
2. 物体运动学a. 位移、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b. 速度与加速度的瞬时值和平均值的区别;c.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计算方法。
3. 物体静力学a. 平衡条件:物体受力合力为零;b. 焦点定理: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矩相等时,物体仍保持平衡。
4. 物体动力学a. 动量: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动量守恒定律;b. 功与功率:功等于力乘以位移,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二. 热学1. 温度与热量a. 温度的测量和计量单位;b. 热量的传递方式和物理量单位。
2. 理想气体定律a.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b. 相应的物理量单位和计算公式。
3. 热力学a. 等温过程、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b. 热机效率计算公式。
三. 光学1. 光的直线传播a. 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b. 平面镜、球面镜和棱镜的特点与使用。
2. 光的波动性a.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b. 杨氏双缝干涉和杨氏双缝衍射公式。
3. 光的粒子性a.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基本原理;b. 波粒二象性和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四. 电学1. 电荷与电场a.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伦定律;b. 电场的概念、电场强度和电场线的表示。
2. 电流与电路a.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b.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3. 电压与电功率a. 电压的定义和计算公式;b. 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守恒定律。
4. 磁场与电磁感应a. 磁场的产生和表示方法;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
五. 现代物理1. 原子物理a. 迈克尔逊-莫雷干涉仪实验证明了光的波粒二象性;b. 卢瑟福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结构中的核与电子的构成。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汇总

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大全汇总一、运动学1. 位移和位移矢量的定义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4. 直线运动图像的绘制和分析5.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和相关计算公式6. 斜抛运动的规律和相关计算公式7. 简谐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8.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求解9. 牛顿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二、力学1. 物体平衡的条件和方法2. 牛顿第二定律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3. 动量和动量守恒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4. 动能和机械能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5. 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应用6.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区别和计算方法7. 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概念及相关计算公式8. 阻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9. 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10. 弹簧的伸长量和弹性势能的计算方法三、热学1. 温度的概念和温标的转换2. 热平衡和热传递的基本原理3. 物体的热膨胀和热收缩的计算方法4. 理想气体定律的表述和应用5.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6.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区别和计算方法7.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等容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及计算方法8. 一般气体的压强、温度和体积的关系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2. 球面镜和薄透镜的成像规律3. 波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基本原理4. 杂色和彩色图像的形成原理5. 光的色散和光的折射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6. 光的能量传递和光的功率的计算方法7. 透镜组的成像和焦距的计算方法8.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五、电学1. 电流和电流强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欧姆定律的表述和应用4. 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5.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6. 电流的分支和电路的分析方法7. 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及计算方法8. 电容器和电路的充放电过程的规律及计算方法9. 高斯定理和安培定理的表述和应用10. 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相关计算六、波动与电磁场1. 机械波和电磁波的基本特征和传播规律2. 声音波和光波的频率、波长和速度的关系3. 声音波的干涉和衍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4. 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透射的特点及计算方法5. 波的超前和滞后现象及相关计算6. 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7. 磁感应强度和电流的关系及相关计算方法8.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述和应用9. 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和应用10.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方式及应用总结:本文对新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了全面的汇总和归纳,涵盖了运动学、力学、热学、光学、电学、波动与电磁场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024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一、物理基本知识1. 物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和基本研究方法2.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区别3. 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二、物理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1. 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热力学第一、二、三定律等2.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牛顿运动定律、电磁学基本规律、光学基本规律、热学基本规律等三、力学1. 基本概念和基本量:质点、物体、参考系、坐标系、矢量、标量、力、质量等2. 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3. 动力学: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惯性系、非惯性系、受力分析、摩擦力、弹力、弹簧力、重力等4. 中心力场下的运动:开普勒运动定律、离心力、向心力、圆周运动等5. 动量和动量守恒:动量的定义、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碰撞、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等6. 动能和功: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的定义、功率、功与机械能的转化等四、热学和热力学1. 热学基本定律:温度、热量、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等2. 物质的热效应:比热容、热膨胀、热导率等3. 理想气体的基本性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变化过程、理想气体内能、理想气体功、理想气体循环等4. 热力学循环: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内燃机循环、实际循环等五、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等2. 光的成像:几何光学成像、球面镜成像、薄透镜成像等3. 光的波动性: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多缝干涉等4. 光的光电效应和光谱学:光的光电效应、光电子学、波粒二象性、光谱学等六、电学1. 静电场:电荷、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势、电势差、电容、电容器、电场的叠加等2. 电流和电路:电流、电流的定义、电路符号、电路图、欧姆定律、分压、分流、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3.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磁场的叠加、磁场与电流、磁感应强度的定义等4. 电磁感应:法拉第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自感等5. 电磁波和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谱、电磁振荡、振荡电路等七、现代物理1. 特殊相对论: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相对性原理、时空的相对性、等时尺、质量增加、时间膨胀等2. 光量子论和光的波粒性:光的波粒二象性、能量量子化、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3. 原子物理:原子的结构、玻尔理论、原子谱、波尔原子模型、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等4. 原子核物理:原子核的组成、核衰变、核反应、核能等这只是对____年高中物理高考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如有需要,你还可以细化具体知识点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新高考物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物理高考知识点归纳新高考物理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对新高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力学基础1. 运动学:包括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等,重点掌握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牛顿运动定律:理解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动量守恒定律:掌握动量、冲量的概念,以及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
4. 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能量守恒的概念,掌握动能、势能的计算,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和应用。
二、热学1.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内能、热量和功的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学习理想气体的性质,掌握状态方程的运用。
3. 热机效率: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掌握热机效率的计算方法。
三、电磁学1. 静电学:包括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电势等概念。
2. 电流和电路:理解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计算方法。
3. 磁场:学习磁场的产生、磁感应强度、安培环路定理等。
4. 电磁感应: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掌握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四、光学1. 光的反射和折射:掌握平面镜、球面镜的成像规律,理解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现象。
2. 光的干涉和衍射:学习干涉条纹的形成、衍射现象,理解干涉和衍射的原理。
3. 光的偏振:了解偏振现象和偏振原理。
五、原子物理学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解电子云的概念。
2. 原子核:了解原子核的组成、核力、放射性衰变等概念。
3. 量子力学基础:掌握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等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
结束语新高考物理知识点的归纳不仅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还要求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是让很多考生感觉困惑的一科,知识点精炼,需要理解的有很多,下面由小编为整理有关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物理电场知识点
1.库仑定律电荷力,万有引力引场力,好像是孪生兄弟,kQq与r平方比。
2.电荷周围有电场,F比q定义场强。
KQ比r2点电荷,U比d是匀强电场。
电场强度是矢量,正电荷受力定方向。
描绘电场用场线,疏密表示弱和强。
场能性质是电势,场线方向电势降。
场力做功是qU ,动能定理不能忘。
4.电场中有等势面,与它垂直画场线。
方向由高指向低,面密线密是特点。
高考恒定电流知识点
1.电荷定向移动时,电流等于q比 t。
自由电荷是内因,两端电压是条件。
正荷流向定方向,串电流表来计量。
电源外部正流负,从负到正经内部。
2.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电流做功U I t , 电热I平方R t 。
电功率,W比t,电压乘电流也是。
3.基本电路联串并,分压分流要分明。
复杂电路动脑筋,等效电路是关键。
4.闭合电路部分路,外电路和内电路,遵循定律属欧姆。
路端电压内压降,和就等电动势,除于总阻电流是。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
1、控制变量法
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
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2、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
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
思想。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3、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
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
高考理综物理实验方法总结4、留迹法
有些物理过程是瞬息即逝的,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研究,如同摄像机一样拍摄
下来分析。
如用沙摆描绘单摆的振动曲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位置;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平抛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等。
高考物理的重要知识点
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
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
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
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
多力问题状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
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
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考物理的答题技巧
无论答什么题都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1、选择技巧
高考物理选择题一般考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选择题答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因为物理选择题答案是多选的,所以当某一选项不能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要错选。
(2)注意要求,看选择的是“不正确的”还是其他。
(3)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①排除法②直接推断法③观察
2、解答题
(1)审题:对于高考物理解答题,首先要仔细读题,弄清题意。
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在物理审题中,要全面细致,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
否则,高考物理审题一旦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计算:高考物理解答题通常都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方程,然后求解。
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
要注意计算的结果的准确,否则及时过程再好也是徒劳。
(3)书写:在高考物理答题是要注意规范作答,保证一定的卷面分,高考物理答题过程尽量使用专业术语简单明了、突出物理知识点。
方程式准确、条理规范,文字符号要统一,单位使用要统一,作图要规范,结果要检验,最后要有明确结论。
3、实验题
实验题是高考物理必不可少的题型之一,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
出现。
高考物理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
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物理实验题时,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
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
一定要强调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
高考物理常见失分项
1、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2、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
3、高考物理解题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论;
4、计算数值错误,无法求解;
5、书写不规范,失分。
2020年高考物理知识点归纳相关文章:
1.2020年高考政治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2.2020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3.2020高中会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4.2020年高考物理复习方法技巧大全
5.2020年高考化学最全重点知识点归纳
6.2020高考物理学习方法:必须掌握的6个重点
7.2020化学高考知识点归纳
8.2020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9.2020高考必备政治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