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科社)

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科社)
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科社)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0302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研究生通过在校学习,应当在科学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全面管理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诸方面,具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比较系统的知识,具有较高的外国语水平,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良好的政治素质、充分的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拥有较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能够独立地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或党政机关的工作。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

第一年,着重学习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

第二年,着重学习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做好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

第三年,着重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工作,并完成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的任务。

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期限为四年。

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经学校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提前一年撰写学位论文、通过论文答辩并毕业。

凡课程学习成绩合格但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先取得毕业证书;在两年之内重作论文、重新申请答辩,通过答辩后方能获得学位。

三、研究方向

本专业现设四个研究方向:

1.社会主义基础理论

从历史必然性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现象的存在与发展,是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在当代中国所必须面对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一研究方向把理论经济学、历史唯物论、政治学和历史学的相关知识融为一体,力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架设一座逻辑的桥梁。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余金成教授。学术骨干为王永志副教授。其中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体现本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专著《21世纪:社会主义走向振兴的世纪》(余金成为第一主编,获天津市1996年优秀专著三等奖),《马克思“两大发现”与现实社会主义》(余金成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哥德巴赫猜想》(余金成等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论文《从宏观上认识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建立》(余金成,《天津师大学报》1996年第6期),《全球化视角下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余金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第4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从政治、经济、文化相协调的角度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作了奠基性的论述。研究这一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全面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宏观性、策略性、现实性、科学性和党性的统一,是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特色。这一方向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相统一的角度立论,力图全面、有效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荣长海教授,学术骨干有孙慧敏教授、侯文莉讲师;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

体现本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专著《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性》(荣长海主编,

获天津市1996年优秀专著二等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荣长海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孙慧敏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论文《论邓小平的政治观》(荣长海,《理论与现代化》1996年第12期),《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荣长海,《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8期),《试论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荣长海,《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等。

3.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传统文化是人类精神园地中的一株奇葩。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是本研究方向的主旨。本方向坚持从政治学、历史学与哲学相统一的角度立论,把理论研究与解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实践问题结合起来。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董四代教授,学术骨干有王燕京副教授。其中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

体现本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主要有:专著《现代化与社会基础变革》(董四代著,香港新闻出版社2003年版)、《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王燕京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论文《小康社会与传统思想》(董四代,《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的关系泛议》(王燕京,《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4期)等。

4.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自今年本学科名称调整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后,本学科开始设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方向。这一方向致力于世界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主要探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国际条件和世界意义;并通过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比较,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为王存刚副教授,学术骨干有施九青副教授。其中1人为硕士学历,1人为博士学历。

体现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科研成果有:专著《全球化与两大社会制度演进——若干问题研究》(王存刚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国际关系学引论》(王存刚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全球走向社会主义研究》(施九青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论文《文化全球化论略》(王存刚《国际观察》2002年第6期),《全球化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王存刚,《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等。

本学科点所在的政治与行政学院资料室,拥有3万余册中外文藏书,订有近百种中外文期刊。其中,与上述四个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期刊有《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资料》、《国外社会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经济研究》、《历史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外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多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此外,5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和著名学术著作均有库藏。从而为研究生的培养准备了较好的条件。

四、课程设置

(见附表)

附表:

注:跨学科考入或原大专学历的硕士生应补修本科课程或相邻专业研究生课程3-4门,方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记学分。补修相关课程后可免修跨学科的课程)。

每个学生必须修满36-38学分,其中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4—5学分(不少于2门)。任意选修课可以跨院系跨专业选修。

五、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第四或第五学期。由研究生承担本科生基础课的讲授或专题讲座,共8课时,合格者计1学分。

六、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

各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从事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社会咨询活动、访问专家学者、到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或农村作调查等。凡在读期间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或没有完成调研课题的研究生,均不得进行论文答辩。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

本学科属于政治学科。学位论文选题首先需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生应于第四学期内,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拟定撰写计划,并向研究室组织的专门会议作开题报告。进入撰写阶段以后,导师和研究室应对研究生论文工作的情况进行阶段性检查。

硕士学位论文应体现良好的理论功底,切实做到资料翔实、数据可靠、文理通顺、逻辑严谨,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论文一般不得少于2万字。

学位论文必须在第六学期期中之前定稿,以保证按时打印、送审和组织答辩。

学位论文在答辩之前,应由导师和外请专家学者按学校规定的档次首先评出等级。

八、培养方法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研究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品德、专业学习、学术研究和身体健康。

要通过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着重在提高研究生的能力和素质上下功夫。

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应采取读书为主、启发式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要积极鼓励研究生结合个人的志趣、特长,从多方面增强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要严格学籍管理和学纪管理。凡学位课经补考仍达不到良好、选修课经补考仍未及格的研究生,一律不得进行论文答辩。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很差的研究生,应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淘汰。

通过适当的方式予以淘汰。

九、课程简介

课程编码:M05A001

课程名称: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

英文名称:History of Theory of Socialism

主要内容简介:系统地介绍社会主义学说发展的基本走向、内在线索,正确地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思想的初级形态。主要介绍资本主义产生到资本主义统治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第二部分是社会主义的高级形态。主要介绍科学社

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学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最初的实践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化和深刻化、科学社会主义的细化和分化。三是社会主义思想的现代形态。主要介绍社会主义创立初期的理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及其改革、社会主义思想在西方的嬗变。第四部分是社会主义思想的中国形态,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中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中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选择、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等。

教材:

荣长海、董四代:《社会主义思想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2.《列宁选集》

3.《斯大林选集》

4.《毛泽东选集》

5.《邓小平文选》

6.王兰垣、谢炎久、金愈庆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课程编码:M05A002

课程名称科学社会主义原著原理

英文名称:Topic in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Socialism and Works

主要内容简介:通过把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著作结合起来方式,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进一步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基本内容包括导论与上下两篇。导论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原则、逻辑论证和策略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时代内涵及其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客观趋势。上篇介绍唯物史观与落后国家首先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主要包括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落后国家爆发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条件、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条件。下篇介绍剩余价值理论与中国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主要包括剩余价值理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的时代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主观条件。

教材:

余金成:《马克思“两大发现”与现实社会主义》,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

2.《列宁选集》第1—4卷。

3.《毛泽东选集》第1—5卷。

4.《毛泽东文稿》第5—11卷。

5.《邓小平文选》第3卷。

6.余金成:《劳动论纲》,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课程编码:M05A003

课程名称:国际关系理论专题

英文名称:Topic i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主要内容简介:系统介绍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状况、研究方法、影响国际关系的诸因素。

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国际关系产生与发展。包括古代的国家间关系、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的产生、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及特征。二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包括欧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研究国际关系的科学方法、国际

关系行为体、国家利益、国家权力、国家的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状态、国际体系等。三是影响国际关系诸因素,包括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的关系、科学技术与国际关系、国际法与国际关系、政党与国际关系、宗教与国际关系、意识形态与国际关系、全球问题与国际关系。

教材:

王存刚编著:《国际关系学引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倪世雄主编:《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 王逸舟:《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第5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Marc A.Genest,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Evolv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3.

课程编码:M05A004

课程名称: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

英文名称: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cialism

主要内容简介:系统研究中华传统与社会主义神髓相同的内在联系,认识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教学内容包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中的社会主义思想、传统文化与毛泽东、传统文化与邓小平、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

教材:

王燕京:《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杨正光主编:《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

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复旦大学历史系编:《儒家思想与未来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课程编码:M05A005

课程名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

英文名称:Topic in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主要内容简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特点、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它的基本内容,加以比较完整和比较系统的说明。除系统讲授邓小平理论体系外,还要进行几个重要专题的研究:一是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二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必然性,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问题,四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五是邓小平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教材:

荣长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1—3卷。

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大政治报告。

4.萧枫:《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上下卷,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编码:M05D001

课程名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专题

英文名称:Topic in World Socialism

主要内容简介:在把握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进程的基础上,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与理论进行专题研究,深入探讨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以坚定信念、深化认识、拓展领域、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功过得失和历史地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前言问题,共产主义政党历史发展与时代特征,无产阶级国际组织与党际关系,社会主义改革战略与历史经验教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地位等。

教材:

施九青:《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曹长盛等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2.黄宗良等主编:《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和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3.周必文主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年版。

4.肖枫主编:《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5.施九青:《两个“必然”极其实现道路》,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1年版。

附件一: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课程体系

(一)公共必修课(不得少于12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4学分

2、基础外语4学分

3、专业外语 2学分

4、党性教育 2学分

(二)学科基础课(不得少于9学分)

1、社会主义发展史 3学分

2、社会主义基本理论 3学分

3、社会科学方法论 3学分

(三)专业课(不得少于12学分)

1、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研究 2学分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研究 2学分

3、国外社会主义研究 2学分

4、当代资本主义研究 2学分

5、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2学分

6、当代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学分

(四)限制性选修课(不得少于7学分)

1、法学理论 2学分

2、政治学与行政管理 2学分

3、经济管理 2学分

4、民族和宗教问题研究 1学分

(五)计算机课(不计学分)

(六)任意选修课(不得少于4学分)

1、现代市场经济理论 1学分

2、世界经济与国际政治 1学分

3、外国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1学分

4、现代科技 1学分

5、第二外语 2学分

6、跨学科选修课 2学分

(六)社会调查课 2学分

附件二: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硕士生课程体系

(一)必修课程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1)邓小平理论研究2学分

(2)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4学分

2、第一外国语:

(1)语言基础4学分

(2)专业外语1学分

3、方法课

(1)自然科学方法1学分

4、学科基础课

(1)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研3学分

(2)社会主义思想史3学分

(3)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题研3学分

5、专业课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3学分

(2)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3学分

(3)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比较研究3学分

(4)当代资本主义专题研究3学分

(5)世界主要共产党研究3学分

(二)选修课根据研究方向,选修至少3门6学分

(三)实践环节

(1)社会调查2学分

(2)教学实践2学分

(四)学年论文2学分

(五)补修课程

1、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2、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注:本专业硕士生应修满学分为52学分。其中,必修课14门40学分;选修课3门6学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