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试题

合集下载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的奠基人?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牛顿答案:D3.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尼采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4.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经济理论D. 艺术批评答案:C6. “艺术是表现”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克罗齐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7. 以下哪种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古典主义答案:D8. “美是主观感受”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休谟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9.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表演艺术?B. 戏剧C. 建筑D. 音乐答案:C10. “美是和谐”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康德C. 黑格尔D. 柏拉图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中的“黄金分割”比例是_________。

答案:1:1.6182. 康德在其著作《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审美判断3. 黑格尔认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是_________。

答案:音乐4.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理念5. 尼采在其著作《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酒神精神6. 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诗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模仿7. 克罗齐在其著作《美学》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答案:直觉8. 马克思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

美学方便的试题

美学方便的试题

《美学》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 C )。

A. 人的美B. 劳动产品的美C. 境界美D. 环境美2.被各国美学界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B )。

A. 苏格拉底B. 鲍姆嘉登C. 鲍桑葵D. 亚里士多德3. 《关雎》之所以被人称颂是因为( C )。

A. 它是《诗经》中的第一篇B. 韵律感强C. 意象佳妙D. 被孔子称赞4.在我国较早区分美与善的人是( D )A. 伍举B. 老子C. 庄子D. 孔子5. 决定美学学习方法的因素是( C )。

A. 经济制度B. 政治制度C. 美学的学科性质D. 人们的喜好6. 俗话说“对牛弹琴”,它说明美感的形成依赖于( B )。

A. 感官B. 审美能力C. 想象D. 灵性7. 谁最早对崇高与美进行比较研究?( D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朗吉弩斯D. 柏克8.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B )。

A. 呼吸器官B. 感觉器官C. 运动器官D. 思维器官9. 从哪个朝代以后屏风画开始大量的画在纸上( B )A. 唐B. 宋C. 明D. 清10.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是( D )的诗句。

A. 苏轼B. 柳永C. 李清照D. 曹雪芹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属于美的特点的有 ( ABCD )A. 美是感性存在B. 美有感染力C. 美是流动的D. 美是新颖的2. 关于美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说法( ABCD )A. 美B. 艺术C. 审美活动D.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3. 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 ACD )A. 对称B. 象征C. 均衡D. 比例4. 以下哪些选项可以证明早期人类是有审美意识的( AC )A. 考古发现的原始壁画B. 美字的出现C. 人类具有诗性智慧D. 历代的美学典籍5. 以下属于心理学美学的为( ABCD )A. 里普斯移情说B. 布洛心理距离说C.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美学D.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6. 以下属于形式美来源的说法有( ABCD )A. 格式塔说B. 积淀说C. 有意味的形式说D. 纯粹形式说7. 崇高感的特点是( BCD )A. 始终愉快B. 由痛感转向快感C. 由恐惧转向愉悦D. 由惊赞转化为振奋8. 以下属于形式美规律的有( ACD )A. 对称B. 象征C. 均衡D. 比例9. 对美字的理解有以下哪几种( ABC )A. 羊大为美B. 羊火为美C. 羊人为美D. 羊多为美10. 自然美的特点有( ABC )A. 具有自然性B. 侧重于形式美C. 具有多面性D. 侧重于功利性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事物)直接相联系的。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主观的快感”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布尔沃 C. 费希特答案:C. 布尔沃2.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追求自然之美?A. 浪漫主义B. 写实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写实主义3.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A. 美的本质B. 美的现象C. 美的规律D. 美的价值答案:A. 美的本质4.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自由的显现”的观点?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尼采答案:A. 康德5. 以下哪个概念是美学中的核心概念?A. 美感B. 美学C. 美育D. 美学范畴答案:D. 美学范畴6. 以下哪个流派主张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表现主义答案:A. 古典主义7. 以下哪位美学家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B. 亚里士多德8. 以下哪个美学家认为美是客观存在的?A. 康德B. 黑格尔C. 费希特D. 布尔沃答案:B. 黑格尔9. 以下哪个流派强调艺术应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A. 现实主义B. 浪漫主义C. 抽象主义D. 印象主义答案:B. 浪漫主义10. 以下哪个美学家提出了“美是生命力的显现”的观点?A. 尼采B. 康德C. 费希特D. 黑格尔答案:A. 尼采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美的本质。

答案:美的本质是指美的内在规定性,它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本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美的客观性,即美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②美的普遍性,即美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艺术作品中的;③美的和谐性,即美是和谐与统一的体现;④美的创造性,即美是生命力的显现。

2. 简述古典主义美学的特点。

答案:古典主义美学的主要特点如下:①强调艺术应该追求形式的完美,注重艺术作品的和谐与统一;②主张艺术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原则,如“三一律”原则;③强调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审美趣味;④注重艺术作品的教育作用,强调艺术应该具有道德教化功能。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经验C. 社会文化D. 自然景观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D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审美范畴?A. 优美B. 崇高C. 悲剧D. 幽默答案:D二、填空题1. 审美经验是一种特殊的________经验,它涉及到对美的事物的感知、情感和理解。

答案:心理2.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指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结构、色彩、线条3. 康德在其美学理论中提出了“________”的概念,强调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

答案:纯粹审美判断三、简答题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感受都是独特的;其次,它是无利害的,即审美经验与个人的实际利益无关;再次,它是情感的,审美经验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波动;最后,它是反思的,审美经验往往涉及对美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2. 描述“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基本特征。

答案:“崇高”是一种审美范畴,它通常与伟大、力量、无限等概念相关联。

崇高的特征包括:超越性,即崇高对象超越了日常经验的范畴;力量感,崇高对象给人以强烈的力量感;以及激发敬畏,崇高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对其伟大和力量的敬畏之情。

四、论述题1. 论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答案:艺术与日常生活的主要区别在于艺术具有创造性和表现性,而日常生活则更多关注实用性和功能性。

艺术作品通过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绘画、雕塑、音乐和文学作品。

例如,一幅绘画作品通过色彩、构图和主题的选择,传达画家对某一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而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则可能仅仅是为了记录或传递信息。

2. 讨论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审美经验在个人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够丰富个人的情感生活,提高情感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

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通《美学》D.黑格尔《美学》3、美感产生于 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5、美感开始于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A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A.符号说B.表现说C。

游戏说D。

教化说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D。

席勒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A。

自然B。

社会C。

人生D。

艺术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指的是( )A。

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

审美的具象性 D.审美的个性16、“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A )A。

历史性B。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

美学相关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社会现象B. 自然现象C. 艺术现象D. 心理现象答案:C2. 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学研究的范畴?A. 审美经验B. 艺术创作C. 社会制度D. 艺术批评答案:C3. 美学中的“形式美”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内容的深刻性B. 形式的和谐性C. 思想的先进性D. 情感的真挚性答案:B4. 以下哪位哲学家不是美学史上的重要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尼采答案:D5. 美学中“审美”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鲍姆嘉通D. 康德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美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哪些方面?A. 艺术作品的分析B. 审美心理的研究C. 社会经济的分析D. 艺术创作的方法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美学研究的重要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结构主义D. 行为主义答案:ABC3.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审美体验?A. 个人经历B. 文化背景C. 社会环境D. 个人兴趣4. 以下哪些作品是美学研究的经典案例?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B.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C.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D.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答案:ABC5. 美学研究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艺术作品?A. 符号学分析B. 心理分析C. 社会历史分析D. 形式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美学研究的意义。

答案:美学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帮助我们理解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提升审美能力,丰富精神生活,并且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交流。

2. 描述一下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

答案:康德在美学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判断力批判》中,他提出了审美判断的主观性和普遍性,以及审美经验的无目的性和自由性。

3. 什么是形式美?请举例说明。

答案:形式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形式因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结构等)所具有的美感。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

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40.简述美育的特点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

(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

(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

(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

(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

(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

(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

(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

(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

(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

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

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

(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什么?A. 艺术作品B. 审美活动C. 自然景观D. 社会现象答案:B2. 以下哪位哲学家是现代美学的奠基人?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黑格尔答案:C3. 形式美学认为,美主要存在于以下哪个方面?A. 情感表达B. 思想内容C. 形式结构D. 社会功能答案:C4. 以下哪个不是审美体验的特点?A. 主观性B. 客观性C. 情感性D. 直觉性答案:B5. “美是生活”这一观点是由哪位哲学家提出的?A. 马克思B. 恩格斯C. 车尔尼雪夫斯基D. 黑格尔答案:C6. 以下哪种艺术形式不属于视觉艺术?A. 绘画B. 雕塑C. 音乐D. 摄影答案:C7. 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最早由哪位哲学家系统阐述?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鲍姆加登答案:C8.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现代美学理论?A. 形式主义B. 表现主义C. 模仿论D. 结构主义答案:C9. 现代美学中,审美经验的“距离说”是由哪位美学家提出的?A. 康德B. 布洛C. 黑格尔D. 马克思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艺术创作中的审美原则?A. 真实性B. 创新性C. 功利性D. 典型性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审美经验的特点。

答案:审美经验具有主观性、情感性、直觉性和创造性等特点。

它是一种个体对美的感受和理解,通常伴随着情感的投入和直观的体验,不依赖于逻辑推理,且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表现出创造性。

2. 阐述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观点。

答案:康德在美学中的主要观点包括审美经验的无利害性、审美判断的主观普遍性以及美的自律性。

他认为,审美判断不是基于个人欲望或实用目的,而是一种无私的愉悦感;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即使每个人的审美体验不同,但人们普遍认同某些事物是美的;美是自律的,即美的价值不依赖于外在目的或功能。

3. 解释“艺术模仿论”的基本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关于美的问题包括美的普遍本质,美的根源、特征、形态及美的主客观统一性等;美感问题包括美感的性质、特征及影响美感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与心理因素等;审美活动规律包括审美经验与审美意识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实施等,美的创造活动规律包括提高审美主体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包括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在生活中创造美等。

2.美学思想美学思想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

人类早期的美学思想散见于古代大量的文论、画论、书论、乐论及哲学、历史等著作中。

这些不具备系统的理论体系的美学思想往往凝聚、结晶为某些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是美学产生的基础,但还不是作为独立学科的美学。

3、游戏说“游戏说”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因此又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这种观点肯定了人们只有在满足了基本物质生活需要的条件下,才可能有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并将艺术和“游戏”联系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艺术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

但是,这种观点把游戏看作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是错误的,它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解释审美发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开审美发生的真正奥秘。

4.摹仿说“摹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

这种观点认为所有的艺术都起源于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摹仿。

“摹仿说”在欧洲雄霸了两千年,因为它作为人类早期对审美发生问题的一种朴素解释,坚持了美与艺术来源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这种说法只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未能说明艺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5.社会美是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社会生活的美,它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

社会美是美的各种形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种,也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社会美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各种活动中的感性显现。

他是人的本质力量最直接的体现,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

社会美源于社会实践,是社会实践的直接体现。

主要包括人的美和生活环境的美两大方面。

其中人的美是社会美的核心。

6.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

它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7.优美优美,又称秀美,它是美的最一般的形态。

狭义的美,指的就是优美。

这是一种优雅之美、柔媚之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优美主要具有绮丽、典雅、含蓄、秀丽、纤柔、婉约等特色。

从根本上讲,优美的本质就在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和谐统一。

优美的核心之所以是和谐,其实质就在于它体现出主体和客体的和谐统一,体现出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也体现出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优美引起的审美感受是一种单纯的、平静的愉悦感。

8.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

从审美属性上看,崇高主要具有宏伟、雄浑、壮阔、豪放、劲见、奇特的特点。

崇高的本质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与客体之间处于尖锐对立与严峻冲突。

崇高体现在主客体矛盾冲突中,经过尖锐激烈的对立,主体战胜客体并且终于从痛感转化为快感。

9.直觉说“直觉说”也称“表现说”,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克罗齐,20世纪初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派,这种表现主义美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核心观点是:美就是直觉、就是形式,就是直觉的表现。

在美感中,没有任何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美的全部意义就是对事物形式的形象直觉。

这一学说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哲学,但他强调形象思维在审美中的重要性具有一定合理性。

10.生活艺术化“生活艺术化”是19世纪美国著名思想家梭罗倡导的一种审美文化观点。

梭罗认为,单纯的知识算不上智慧,知识与美结合才能形成智慧。

美好的生活不是通过积累知识和占有财产而达到的,只有通过对自然和人性美的敏锐感受才能达到。

他提倡审美与生活的融合、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二、简答题1.学习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要点:①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

(5分)②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分)③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

(4分)④要边学习边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3分)2. 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答案要点:艺术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现为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1)形象性,是指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生动、具体、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艺术形象。

形象性是艺术美的基本特征。

(2)主体性,集中体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

(3)审美性,是指艺术美作为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求。

3.如何在喜剧中“寓庄于谐”?答案要点:(1)“庄”是指喜剧的主题思想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谐”是指主题思想的表现形式诙谐可笑。

在喜剧中,“庄”与“谐”处于辨证的统一。

失去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喜剧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没有诙谐可笑的形式,喜剧就不成其为喜剧。

(2)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倒错中显真实”。

一切艺术都要真实地反映生活,而喜剧艺术是要在倒错(自相矛盾)的形式中显示真实,以取得喜剧效果。

(3)喜剧性艺术之取得“寓庄于谐”的美学效果的途径之二是“以夸张揭示荒诞”。

通过夸张乃至变形,揭示真实,常常能够产生明显的喜剧效果。

4.简述喜剧艺术的审美作用(1)喜剧艺术使人们在笑声中满足了审美需求,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笑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

”喜剧引发的笑声,能够成分展现人们的优越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2)喜剧中的讽刺作为一种战斗武器,能够揭露敌人的反动、腐朽、伪善,揭露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的习惯势力及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缺点和错误,起到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增强人们与丑恶现象和错误现象做斗争的力量和志气。

5.美育的主要任务有哪些?第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审美观是人们对美的基本观点与看法,它是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想家和教育家们都把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美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提高审美能力。

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审美过程中主体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审美鉴赏力。

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第三,培养审美创造力。

审美创造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级能力,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挥。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能动地改造世界,同样,人们感受美和鉴赏美的目的也是为了表现美和创造美。

第四,塑造完美人格。

塑造完美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应当说是美育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

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教育家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美育,其主要原因就是美育在塑造完美人格上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6.怎样理解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答:(1)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自然的本质力量和精神的本质力量;(2)"对象化"是人"化"到对象中去然后再从对象中表现出来,使对象成为自己的"作品";(3)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全面地在对象世界中展现出来;(4)美离不开活的形象,美只能是充满了生命力的活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不可能是本质概念的对象化;(5)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按照美的规律,按照对象的性质和特征,在对象中进行自我创造,从而把对象塑造成为美的形象。

7.美育如何改变人的心理气质与精神面貌?答:(1)从生理的兴奋和快感,转移到心理的恬适和愉悦;(2)从个别性的感受和形象,转移到普遍性的观照和沉思;(3)从功利性的占有和享受,转移到超功利性的旷达和赏玩。

8.审美人生观有何基本内容?为什么说在美的问题上要以人生为本?答:(1)审美人生观的基本内容:a.人生的意识。

人的自下而上和生活应当是一种有意识的自由的类的生活。

b.人生的反思和反悔。

以艺术家的精神气度对人生有所反思和反悔,创造出更为理想的、带有普遍性的生活。

c.人生的价值。

美是人生的最高价值之一,最理想的人生,应当是最美的人生。

(2)在美的问题上以人生为本:a.美学研究的根本愈来愈在于提高整个人生的境界;b.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关系中全面展开的程度,在很大的意义上受制于人的自下而上状况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c.以人生为本、并融入创造论的做法,有其巨大的理论合理性。

三、论述题1.结合实例论述什么是人的美,人的美有什么特点答: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两个方面。

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饰美、风度美,内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

(一)人的外在美。

外在美是通过直观的外在形象体现的,能够给人直观的美感。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形貌美形貌美是指人的身材相貌的美,属于静态美。

形貌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它是自然界长期进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意识和观念不断发展的结果。

大体上讲,人体的形貌是否美,可以从面貌、肌肤、人体各部分的比例与配合、内在活力四个方面来衡量和判断。

2.服饰美服饰美是指人通过着装、发式、面部化妆修饰等产生的美感效果。

形貌是人的自然资质,服饰则是人的文化生成。

服饰美主要体现为服饰造型与人的形体及性格的和谐统一,服饰造型与所处的环境的和谐统一、服饰本身的色彩谐调、服饰配色与环境色调谐调四个方面。

3.风度美风度美是指人的风采和气度的美,主要通过人的言谈、举止来体现。

风度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的外在反映。

言谈举止作为人的精神的表现,是体现人物美的重要方面。

(二)人的内在美。

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在品质、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1.精神美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丰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渊博的学识和良好的修养等。

2.性格美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