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减少炎症反应的对照研究文献解读

合集下载

碳酸氢钠和氨溴索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碳酸氢钠和氨溴索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化 液 温 度 为 3 3 ℃ 。湿 化 方 法 : 验 组 : 化 液 采 用 04 % 2— 5 试 湿 .5
表2 2组并发症 比较
[ % ) 例( ]
氯化钠 2 0 i 沐舒坦 3 m , 5 m 注射器抽取湿化液 , 5m + 0 g用 0 l 以静 脉 推 注 方 式 固定 于 微 量 泵 上 , 过延 长 管头 皮 针 插 入 呼 吸 机 专 通 用三通 管内, 速 6—8 lh 滴 m/ 。注 意湿化液 滴入 口固定 需高 于 患者 口鼻 。每天用 1 2 %碳酸 氢钠行 气道 冲洗 1次 , .5 每次抽 取 3— r , 吸气末快速注入 气管套管内 , 5r 在 d 及时 吸出痰 液及湿
【 关键词 】 机械通气 ; 持续气道湿化 ; 氨溴索; 碳酸氢钠
【 中图分类号 】 R496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4 39(00 2 — 06 0 6 — 262 1)3 04 — 2 7
机械通气是 解除 呼吸道 梗阻 , 抢救危 重症 的重要 治疗 手 段 。人工气道建立以后 , 上呼吸道失去 了呼吸道黏膜的屏 障作 用, 因此人工气道 的湿化直接影响到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 。我
注: 与对 照 组 比较 , P< .5 0 0 ,P<0O .1
3 讨

机械通 气患者 , 呼吸道湿化 、 加温 、 滤的功能 消失 , 过 支气
管内黏液黏稠度增加 , 毛清除作用降低 ; 纤 而机械通气量增加 , 引起 气管黏膜水分 丧失过度 , 黏膜过 于干燥 , 气管 内容易形成
入 5 。 ml
化液 , 观察痰液较清亮 时结 束 冲洗 。对照组 : 对照组采 用传统
的 间断 或 定 时 湿化 法 , 化 液 用 0 4 % 氯 化 钠 , 规 连 接 其 气 湿 .5 常

MR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及效果

MR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及效果

对 照
及呼吸做功明显 5 例均更换使用 M 5 R 80湿化系统
进行 气道 湿化 , 用 后 痰痂 形 成 、 吸做 功均 明显 好 使 呼
31
组 中痰痂 形成 4例 、 生气 管导 管 阻塞重 新插 管 2例 发
齐鲁 护理杂 志 2 1 02年第 1 8卷第 4期 转 , 新插 管患者 未再 发生堵 管 。 重
有创机械 通气患者随机 分为 实验组 3 6例和对 照组 3 。对照组气道湿化使用热湿 交换 器( 工鼻 ) 呼吸机管道 , 7例 人 接 实验组使 用
MR 80湿化 系统 , 5 比较 两组 湿化 效 果。结 果 : 实验 组痰 液黏 稠度 、 痰痂 形成 、 气道 出血和 气 管导 管堵 管率均低 于对 照组 ( P<
正 常情 况 下 呼 吸 道 对 吸入 气 体 有 加 热 、 湿 功 加 能 , 保证 吸人 气 体在 到达肺 泡 时接 近体 温 。有创 机 可
化 , 5 MR8 0湿化 系统包 括 MR8 0湿化器 、 9 5 MR2 0水
罐、 呼吸机 管路 和 配件 , 吸 机 管 路 使 用 R 0 , 呼 T38 吸
中 图 分 类 号 :4 35 1 7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D :0 3 6/.sn 10 7 5 .0 2 0 . 1 OI 1 .9 9 ji .0 6— 2 6 2 1 .4 0 8 s 文 章 编 号 :0 6—7 5 2 1 )4—0 3 0 10 26(0 2 0 0 1— 3
气和呼气管路内均有螺旋加热导丝。使用方法 : 先将 M 0湿化器安装 在呼吸机上 , R8 5 再将 M 9 R20水罐
安 装在 湿化 器上 , 将水 罐 自带 的供水管 接头 连接灭 菌

机械通气中持续气道湿化护理体会

机械通气中持续气道湿化护理体会

的 自觉症状 和一些 可监测 的指标 变化来进行判定 , 湿化效果可 分为三类 , 即湿化满意、 湿化过度 、 湿化不足日 湿化不 足时痰黏 。
稠量少 , 不易吸出 , 肺部呼吸音粗 或者 干I 。 罗音 湿化满 意时 吸痰
感 到舒适 , 也避 免了褥疮 的发 生 , 事情虽然不大 , 但它表现出护
士观察细微 , 体贴患者 的痛苦并 为其解 除痛苦 , 使细微化 护理 得 到具体体现。 32 家庭 成员渴望更多信息 . 患 者本 人年事 已高 ,作 为 家属为今后在家护理渴望得到护理方面 的知识 , 让患者的痛苦
学・ 护理学分册 ,0 4 2 ( )1 4 16 2 0 ,3 4 :5 ~ 5 ( 收稿 日期 :0 8 0 — 4 20—6 2)
的抚摸可起 到药物无 法替代的作用 。所 以, 护理人员应提 高 自 身修养 , 精练技术 , 不断完善 自我 , 将端庄 的仪表 、 美好 的语言 、
通过 4个星期对患者开展 以人为本 的细微化护理 , 不但使 患者病情 得到控制 , 生活基本稳定 , 而且使家 属得到 了许 多护
理方面 的知识 , 为今后的家庭护理提供 了条件 。
5 讨 论
随着 医学模式 的转变 , 社会 的发展 , 人们对健 康 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 , 护理工作也必须从 以前 的“ 以疾病为 中 ,的护理向 t” l “ 以病 人为中心 , 以人为本 的理念 ” 的细微化护理转变 。护理人 员为 了适应新的护理方式 ,就必须不断提高 自身整体素质 , 掌 握护理艺术。我们每一位护士要学会换位思考 , 以细微化护理
2 0 3 0m/4 I 5 ~ 0 l h】 2 并固定 , 调整湿化瓶的高度。 注意 : ①湿化液滴
入 口应高 于患者 口鼻平 面 ,过低液体会 积于管 口导致湿化不 良, 湿化瓶高度 固定后不 能随意更 改 , 否则要重新 调整滴注速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合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合护理措施
神 志 清 者 『诉 有 痰 时 j 即 吸 痰 。 张 会 芝 Ⅲ 吸 痰 指 将 分 为 : 观 情 况 、 者 、 卜 方 面 。 客 观 情 况 包 括 : 气 道 客 患 护 “
相对温度和湿度 , 使空气湿度保持在 6 %以上。 O 2 1 妥 善 固定人 工气 道 . 人 工气 道 留置 好后 应 用 透气 胶 布
妥 善 固 定 , 口气 管 插 管 深 度 一 般 为 男 性 2 ~2 m, 性 经 2 4c 女 2 1~2 。躁 动 患 者 的 气 管 插 管 很 容 易 滑 出 或 吞 入 , 注 3m c 应

1 ・ 2
TODAY NURSE. r h. 01 No 3 Ma c 2 2, .
i [ !
李社 馨等 研究发 现胸 背挤 压吸痰 法对 于机械通 气 的 C P OD
测 气 鹱 力 允 时 最 好 有 测 装 置 , 条 件 测 无
222 . .
患者在改善患者缺氧 , 减少 吸痰次数 , 降低肺不张发乍率及缩 短
24 0 1 长 沙 中南 大 学 护理 学 院 . 10 3 收稿 日期 : 1 0 2 1— 4—2 0 9
2 2 气 囊的管理 .
2 2 1 气囊 的充盈度 气 管毛 细血 管灌 注压 约 3 m , .. 0e i 0 l
若 气囊压力 大于此压力 则可 致缺血 性损 伤或 组织 坏死 。有研 究 认 为 目前所 用的气管 导管 均采 用低 压高 容气 囊 , 气后 充 囊 内压多不超 过 2 mi 0 , 5e l , 不易造 成气管黏膜 损伤 。充气程 度 以气囊有 弹性为宜 , 如触 口唇 , 一般充气 8~1 。采用具 0ml 有双套 囊 的 导 管 , 替 使 用 可 以 减 少 对 气 管 黏 膜 的 局 部 交

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中的湿化

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中的湿化

我们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护理学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的数据库中检索了所有在1990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发表的文章。

这份临床实践指南的更新基于184个临床实践、系统综述和10份研究无创和有创机械通气中湿化相关的文章。

接下来的建议是遵循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的分级。

1:建议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均使用湿化;2:建议无创机械通气的病人主动湿化,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和舒适度;3:有创呼吸的病人进行主动湿化时,建议提供湿化的装置保证湿度在33-44 mg H2O/L之间,气体温度在34℃- 41℃,相对湿度达到100%。

4:有创通气的病人被动湿化时,建议湿热交换器(HME)提供的气体湿度至少要保持在30 mg H2O/L以上。

5:不建议无创机械通气的病人使用被动湿化;6:小潮气量通气的病人给与湿化时,例如:肺保护通气的模式时,不建议使用HME,它会增加额外的无效腔;7:HME不能作为常规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策略。

关键词:主动湿化,湿热交换器,加温湿化器,疏水性,吸湿冷凝湿化,被动湿化。

综述:当有创机械通气跨越了上呼吸道的生理性加温加湿,气体的湿化成为了预防低体温、气道上皮细胞破坏、支气管痉挛、肺不张、气道阻塞的关键。

在许多案例中,浓缩的气道分泌物会引起气管导管的闭塞1。

对于没有跨越上呼吸道通气的病人气体加温加湿是否必要,尽管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共识,例如无创机械通气(NIV),主动湿化在临床上还是高度建议,以增加病人的舒适性2-7两种系统:主动湿化通过加热湿化器(HH)进行主动加温加湿;被动湿化器则通过湿热交换器(HME)来达到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再输送给机械通气的病人。

湿热交换器(HME)又被称为人工鼻,目前有三种不同的型号:防水式、吸湿式、过滤式。

加热湿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主动的增加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水蒸气含量8。

被动湿化器人工鼻的作用则是通过被动地保存病人呼出气体中的温度和水分,释放到病人的吸入气体中。

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微量泵持续滴注气道湿化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i m p u mp i n f u s i o n a n d s y r i n g e i n t e r mi t t e n t p e r f u s i o n o n p a t i e n t s、 t h me -
c ha ni c a l v e nt i l a t i o n
『 关 键词】辅助 通 气 ; 气道 湿化 ; 微 量泵 湿化 ; 并发 症 ; 护 理
『 中图 分类 号】 R 4 7
【 文献 标识 码】 A
f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3 ( a ) 一 0 0 8 0 — 0 3
Co mp a r i s o n o n c l i n i c a l e fe c t s o f a i r wa y h u mi d i t y me t h o d s b e t we e n ai r n .
TCM Ho s p i t a l o f L a i z h o u Ci t y ,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L a i z h o u 2 61 4 0 0 , 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c o n d u c t a c o m p a i r s o n o n c l i n i c a l e f f e c t a n d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c i d e n c e b e t w e e n m i n i m p u比机 械辅 助通气 患 者行 微量 泵持 续 滴入 气道 湿化 与注 射器 间歇 灌 注湿 化 的临 床效 果 与并 发 症 发生 情 况 。 方 法 前 瞻性 分 析解 放 军 总 医院 外科 监 护 室 2 0 1 0年 l 0月 ~ 2 0 1 2年 5月 入选 的行 机 械 通气 的 9 8例 患者 资料 , 单 盲分 为 A( 5 0例 ) 、 B ( 4 8例 ) 两组 , A组 患 者 采用 微量 泵持 续 滴人 气 道 湿化 , B组 采用 注射 器 间

机械通气患者湿化罐内湿化液消耗速度的测算

机械通气患者湿化罐内湿化液消耗速度的测算
度(39-2°C) – 外部环境:室温(20-22°C)
• 患者:
– 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温\疾病\生命体征
• 痰液量及性状:吸痰次数;痰液粘稠度 • 气管插管模式:经口气管插管 • 湿化液消耗量:以湿化罐标志线为目标达到。
• 痰粘粘稠度判断标准: • Ⅰ度是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患者易咳出。 • Ⅱ度是痰液较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的痰液流在玻璃管内, 但易被水冲净,患者能自行咳除痰液。 • Ⅲ度是外观呈黄色,明显粘稠,吸痰后玻璃接头内侧壁上 滞留大量的痰液,不易被水冲净,患者排痰困难。
七、可行性分析
(一)本研究得到急诊科的支持。 (二)本研究在确保患者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由 患者自主选择,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三)研究者工作年限5年及以上,具备丰富临床经 验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本研究得到了相关的临床专家及护理专科的 支持。
八、研究进度
时间 2011.8-10 2011.10-2010.11 2011.11-2012.11 2012.11-2013.2 2013.2-4 安排 查阅文献、形成研究思路、完成计划书 联系科室,取得支持 并进行预试验以完善观察指标。 收集、整理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 书写、修改并完成论文
• 目前,临床常用呼吸机加温加湿器的工作原理、 性能及使用 • 添加湿化液的常用方法及优缺点
二、文献回顾(续)
• 影响加温加湿器内蒸馏水消耗速度的相关因素:
– 呼吸机相关设定参数 • 分钟通气量 – 温度 • 加温加湿器温度 • 外部环境:室温 – 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温\疾病\生命体征 – 痰液粘稠度
(一)、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续)
机械通气时加温加湿器内湿化液消耗速度没有标准? 湿化液的消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这种湿化方式有窒息的危险 , 并对心率 、 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都 有不 良影响 ,并且刺激性的呛咳会使部分湿化液咳 出而影响 湿化效果 。 目前 更多研究显示利用输液器 、 输液泵和微量泵等
1 .湿化器 湿化。 ( )加 热型湿 化器 ( etr u d e, 1 h a mii r eh i f
行前瞻性研究 , 认为每 7d 对其进行更换也是安全 的。目前大 多数针 对“ 人工鼻 ” 效果评 价的研究认 为其能 降低 V P的发 A 生, 但增加 了呼吸死腔和气流阻力。 还有研究认为其湿化效果 不如 HH。 尤其对于机械通气超过 9~1 0d的患者 更容易引起 气道堵塞 _引 但是与 H 7。 . H相 比, 不需用电和附加热 , 使用的安 全性得以提高 。( )主动式吸湿性热湿交换器 (c v yr— 3 at e go i h
so ihaa d iue xh grA cpc etn s r ca e ,HME 。 mo t e n ) 是将改 良后 的吸湿
用恒温湿化器或气 道滴 注以及恒温湿化器配合气道滴 注相 比
用是安全有效 的, 有研究 也通过使用 疏水型热湿交换 器进
接滴注生理盐水的方法进行气道湿化 ,但该结论仅为一个预
试验结果 , 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重复试验 。 化吸入不 雾
能对气体进行加温 , 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 了使用 , 但有研 究 _ ] | 5
发现 。间断雾化吸入配合恒温湿化器湿化患者气道 与单一使
量泵 直接向气 道 内持续 或间断滴入湿化液进行气 道湿化 , 滴
入量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 一般 为 10~2 0m/ ] 5 5 l 。间断注射 d 器 滴注是 较为 常用 的湿 化方式 ,一般抽 取湿 化液 3~5ml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1/1.5
机械通气8h 耳缘静脉给予0.9%NS5ml/kg/h与戊巴比妥(3%, 20mg/kg/2h)输 入维持麻醉。哌库溴铵给予肌肉松弛(0.04mg/kg/30min静脉注 射)。
维持直肠温度在37.0 - -39.0° C,室温保持在22 - 30° C。
及时调节湿化器来确保T4处温湿度恒定
WBC前后的改变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5)
1. W/D值干气组比对照组低(P<0.5)
2. 干气组和其他实验组没有显著性差异。
40℃组的动物组织学评分比干气组和45℃组的评分显著要 低,证明减少或者加大湿化都会引起气道损伤,与观察到
的气道炎性细胞因子和纤毛的完整性也是一致的。
研究结论
气道湿化能够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炎症反应 减少对纤毛上皮细胞的损伤 保护气道水分的丢失
40℃组
45℃组
接近正常的纤毛
箭头1:纤毛的密度下降 箭头2:细胞质溢出 箭头3:炎症侵润 箭头4:水肿
箭头1:炎症侵润
箭头2:肺泡破裂
箭头1:炎症侵润
箭头2:肺泡出血 箭头3:肺泡破溃
箭头1:间质水肿头2:肺泡破溃 箭头3:肺泡出血
箭头1:肺泡出血 箭头2:肺泡破溃
干燥组无湿化 T6通过气管切开处插入3mm温度探头到达隆突上2cm处
研究方法
标本采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的测量 气管上皮细胞在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的分析 白细胞计数 湿干比
组织学检查和评分
研究结果
干气组相比对照组有所增加,但是随着温度的递增并没有增 加,在40℃和45℃时IL-8和TNF-a的水平接近对照组。
干燥组
30℃组
35℃组
纤毛的缺失
箭头1: 纤毛的完整性受损, 粘连、倒伏 箭头2: 部分纤毛分离
纤毛的完整性受损 粘连、倒伏、其余 纤毛连接
接近正常纤毛
40℃组
箭头1:未独立的纤毛 箭头2:纤毛的不规则 粘连、倒伏 45℃组
干燥组
30℃组
35℃组
箭头1:炎症侵润 箭头2:独立的和缺失的 气道上皮细胞纤毛 纤毛的密度下降 纤毛的密度下降
研究目的
使用动物实验各项数据对比,来证明机械通气在
不同温湿度下对肺损伤的影响。 建议对全身麻醉机械通气的患者提供最优的气道 湿化,以减少气道炎症反应和呼吸相关性肺损伤等 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方法
地点: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对象:40只日本大白兔 环境:动物7天的环境适应,提供相同的食物和水。
机械通气中湿化减少气道炎症反应 的对照研究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陈宗阳
研究背景
目前,还没有临床实验或者动物研究确立
气道湿化和机械通气导致的肺部炎症反应 之间的关系。
通过该动物实验数据来更好地得到证明。
研究背景
Todd and John等已证实机械通气中气道湿化可以 预防和减少急性或者慢性肺损伤。 以动物为模型的有关研究还没有涉及湿化与机械通 气相关的肺损伤,尤其是对人类在全身麻醉机械通 气中气道湿化的管理。
最佳的湿化水平(40℃)可以降低机械通气相关性
肺损伤的发生率。
建议全身麻醉的患者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应该更 加注重气道的湿化治疗。
将兔子分为六组:
对照组 干燥气体组 30℃组
35℃组 40℃组
45℃组
用药:通过耳缘静脉给予戊巴比妥钠麻醉(3%, 30 mg/kg)
麻醉,对照组直接留取组织,实验组给以插管。
气管插管(4.5#),位置在隆突上2cm。
研究方法
设定统一呼吸模式及参数: VT:10ml/kg f:35-50次/min Fi02=0.3 PEEP=0cmH2O
Todd DA, John E. Lung injury and repair in rabbits from ventilationwith moist air. Br J Exp Pathol 1989;70(6):637-645. Dreyfuss D, Saumon G.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lessons fromexperimental studi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157(1):294-323. Ricard JD, Dreyfuss D, Saumon G.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cytokines in 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a reappraisal. Am J RespirCrit Care Med 2001;163(5):1176-11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