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

合集下载

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进展

ICU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进展

音又使 护患交流发生 障碍 , 某些需 求得不 到满足 , 因此难 以耐 受气管插管而 自行拔管 。④缺乏有效的固定 。常规双胶布固定
法会 因出汗及 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浸渍而使胶布失去黏性 , 护
理人员未及时清理 口鼻分泌物或清除后未更换 固定带 , 法起 无 到固定作用 。 ⑤护理不当。 如给患者翻身时 , 粗暴翻动患者使呼 吸机管道受到牵拉及 吸痰 、 口腔 护理等操作 不规范 , 护士 责任 心不强 , 工作繁忙时观察不仔 细等 意外都会导致插管脱管。
成下呼吸道失水 、 排痰不 畅发生气道堵 塞 , 肺不张和继发 感染 等并发症[ 气道湿化满意的标 准为分泌物稀薄 、 5 1 。 能顺利通过吸 引管 , 导管 内没有结痂 , 湿化不足则为气道分泌物黏稠 , 吸引困
难, 湿化 过度则可见分泌 物过分稀薄 而咳嗽频繁 , 需要不 断吸 引『 句 。气道湿化 的方 法 : ①蒸汽加温加湿 : 用多功能呼吸机上的 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进行湿化 ,一般温度控制在 3 ~ 5℃, 23 不 能低 于 2 O℃, 也不能高 于 4 0℃, 如果低 于 2 c 0。可引起支气管 纤毛运动减弱 ,气道过敏者还会引起应激性反应诱发哮 喘, 高 于4 0℃可造成 支气 管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 ,而且可能会 烧伤局部黏膜 。李文涛等 f f 究湿化器设置温度 以低于体表温 度 2℃为标准 , 使气体进入 呼吸道后渐 升至体温水平 , 可使 相 对湿度达 到维持纤 毛运 动的生理要求 。②气管 内直 接注药 : 于
用, 减少其并发症 。现对近年来 M V患者气 道管理的进展综述
如下。
胶布两端分别贴一约 4e m x c 4 m大小 的手术保 护膜可加强胶
布对导管 的固定 作用 。气 管导管 固定绳 带应松 紧适 宜并打死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合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的综合护理措施
神 志 清 者 『诉 有 痰 时 j 即 吸 痰 。 张 会 芝 Ⅲ 吸 痰 指 将 分 为 : 观 情 况 、 者 、 卜 方 面 。 客 观 情 况 包 括 : 气 道 客 患 护 “
相对温度和湿度 , 使空气湿度保持在 6 %以上。 O 2 1 妥 善 固定人 工气 道 . 人 工气 道 留置 好后 应 用 透气 胶 布
妥 善 固 定 , 口气 管 插 管 深 度 一 般 为 男 性 2 ~2 m, 性 经 2 4c 女 2 1~2 。躁 动 患 者 的 气 管 插 管 很 容 易 滑 出 或 吞 入 , 注 3m c 应

1 ・ 2
TODAY NURSE. r h. 01 No 3 Ma c 2 2, .
i [ !
李社 馨等 研究发 现胸 背挤 压吸痰 法对 于机械通 气 的 C P OD
测 气 鹱 力 允 时 最 好 有 测 装 置 , 条 件 测 无
222 . .
患者在改善患者缺氧 , 减少 吸痰次数 , 降低肺不张发乍率及缩 短
24 0 1 长 沙 中南 大 学 护理 学 院 . 10 3 收稿 日期 : 1 0 2 1— 4—2 0 9
2 2 气 囊的管理 .
2 2 1 气囊 的充盈度 气 管毛 细血 管灌 注压 约 3 m , .. 0e i 0 l
若 气囊压力 大于此压力 则可 致缺血 性损 伤或 组织 坏死 。有研 究 认 为 目前所 用的气管 导管 均采 用低 压高 容气 囊 , 气后 充 囊 内压多不超 过 2 mi 0 , 5e l , 不易造 成气管黏膜 损伤 。充气程 度 以气囊有 弹性为宜 , 如触 口唇 , 一般充气 8~1 。采用具 0ml 有双套 囊 的 导 管 , 替 使 用 可 以 减 少 对 气 管 黏 膜 的 局 部 交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气道管理与呼吸道感染风险评估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气道管理与呼吸道感染风险评估

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气道管理与呼吸道感染风险评估有创机械通气护理的分析报告气道管理与呼吸道感染风险评估概述有创机械通气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护理措施,用于协助呼吸功能受限的患者维持氧合和通气。

然而,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与气道管理和呼吸道感染相关的风险。

本文将对有创机械通气护理中的气道管理和呼吸道感染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旨在提供对该护理措施的科学理解和有效管理。

一、气道管理1.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有创机械通气的常见方式,它可以确保气道通畅,并直接通过插管进行氧合和通气。

然而,插管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误吸、声门下区炎症和气管狭窄等。

为避免这些风险,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插管,并定期监测气道情况以及患者的呼吸状态。

2. 导管固定和护理气管插管后,导管的固定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导管的位置稳定和气道的有效管理。

护理人员应该使用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来固定导管,如头环或贴片固定器,并及时清洁导管,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3. 气道护理在有创机械通气过程中,持续的气道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护理人员应定期清洁和吸痰,以防止气道阻塞和感染的发生。

此外,定期更换气道护理用具和定期评估气道的通畅性也是重要的护理步骤。

二、呼吸道感染风险评估1. 感染源的评估呼吸道感染的来源多样,可能源于外界环境、导管、气道分泌物或患者的内源性感染。

在机械通气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细致地评估患者周围环境以及气管插管周围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感染病史。

同时,定期监测气道分泌物的性状和数量,以及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呼吸道感染源。

2. 风险评估工具的应用为了更客观地评估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可以使用一些评估工具,如CDC(美国疾控中心)的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评分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对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进行评估,有助于护理人员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和风险管理措施。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引言呼吸机通气是重症患者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是确保患者安全、有效通气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巧。

呼吸道管理的目标机械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的目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道感染、降低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通畅是机械通气的前提,只有通畅的呼吸道才能保证患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畅的呼吸道还能减少气道阻力和工作负荷,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2.防止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期间,呼吸道容易受到细菌和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包括定期清洁呼吸机和管道、减少呼吸机调整次数、降低气道内压力等,来避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预防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机械通气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如气压伤、气胸和声带损伤等。

通过合理的呼吸道管理,可以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呼吸系统。

呼吸道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机械通气期间,呼吸道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定期评估呼吸道状态:呼吸道状态是实施呼吸道管理的基础。

每天都需要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评估,包括气道湿度、分泌物的数量和性质等。

2.维持适当湿度: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呼吸机通入的气体会干燥呼吸道,增加分泌物黏稠度,影响气道通畅。

因此,应保持适当湿度,通常是使用热湿化器或加湿器。

3.定期清洁呼吸机和管道:呼吸机和管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来源。

应定期清洁呼吸机和管道,避免细菌和病原体滋生。

4.避免呼吸机过度调整:频繁调整呼吸机参数会增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在机械通气期间,应尽量避免过度调整呼吸机参数,只有当患者需要时才进行相应调整。

5.降低气道内压力:机械通气期间,气道内压力过高也会增加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应该尽量降低气道内压力,避免压力损伤。

呼吸道管理的具体操作技巧1.清洁呼吸机和管道:每天都应清洁呼吸机和管道,使用温和的清洁剂和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清洁。

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

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

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呼吸机是一种用于辅助或替代患者呼吸的医疗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急诊医学和康复医学等领域。

正确的气道管理是呼吸机使用的基本前提,它涉及到气道通畅性、气道保护以及合理操作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呼吸机的气道管理及操作技巧,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并确保安全性。

一、气道通畅性的维护气道通畅性是呼吸机操作的首要问题。

为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管理:1. 气管插管:对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插管是最常见的气道管理方法。

插管时需要注意插管深度,一般成人男性插管深度为22-24厘米,女性为20-22厘米。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确定合适的喉镜大小,并保持气道稳定,避免误插或气道损伤。

2. 翻身及头位调整:合理的翻身和头位调整可有效避免气道阻塞。

重症患者通常需要定期翻身,翻身时应特别注意避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脱出。

3. 防止分泌物积聚:清除患者气道分泌物,防止积聚和堵塞。

可通过定期吸痰或进行吸痰治疗来减少分泌物的堆积,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

二、气道保护的重要性气道保护是呼吸机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气道保护技巧:1. 气道湿化:维持患者气道的湿润有助于减少分泌物黏稠度,便于清除。

可以通过对呼吸机的湿化器进行设置,或者使用湿化器装置,来提供适宜的湿度。

2. 气囊气道帽的使用:气囊气道帽是一种常见的气道保护装置,可以减少患者的胃肠反流和口腔部分失禁现象,同时保持气道的稳定。

3. 避免吸气末呼气末正压(PEEP)过高:PEEP是一种常用的呼吸机参数,适量的PEEP能够保持肺泡开放,但过高的PEEP可能导致肺泡过度膨胀,损伤肺组织。

三、呼吸机操作技巧呼吸机的操作涉及到各种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操作技巧:1. 通气模式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

常见的通气模式包括控制模式、辅助控制通气(ACV)模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等。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ppt课件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ppt课件

5.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的培训和教育也将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 素养和技术水平,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的 应用与前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在现 代医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 泛。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 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而 气道管理则是保证机械通 气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因素。
4. 定期检查气囊压力,及时放气和充气,保证呼吸道通畅
机械通气时,气囊压力的监测与调 整对于维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定期检查气囊压力可有效预防气道 堵塞和损伤。当气囊压力低于正常 范围时,应及时充气,避免潮气量 降低和漏气;当气囊压力过高时, 应及时放气,以避免气囊过度压迫 气道,造成损伤。同时,在调整气 囊压力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状 况,确保呼吸道通畅。
生活质量。
4. 机械通气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等
机械通气适应症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等。其中,新 生儿呼吸困难和早产儿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适应症。机械通 气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使肺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但是,机械通气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呼吸道损伤、肺部感 染等。因此,在机械通气前应进行全面的评估,并采取适当 的预防措施。
3. 采用正确的气道湿化方法和参数调整
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气道管理是一项关键的措施。其中,正确的气道湿化方法和参数调整对于患者的呼吸道健康至关 重要。首先,需要采用合适的气道湿化装置,如蒸馏水、加湿器等,确保湿化效果和空气质量。其次,应调整机械通气设备 的参数,如潮气量、吸入氧浓度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湿润。此外,医护人员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道状态,如痰液量 和粘稠度,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的气道管理和恰当的参数调整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呼吸道状态,加速康复过程。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机械通气是ICU 中常见的治疗手段,能够帮助呼吸不足或呼吸衰竭的病人呼吸,并提供必要的氧气。

气道管理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至关重要,主要目的是保证呼吸通畅,并预防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

除了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心理护理也是有效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重要措施。

气道管理1. 安全气道管理机械通气患者的气管插管决定了他们的呼吸通道,必须时刻警惕插管脱出、气道堵塞、氧输送不足等并发症。

因此,安全气道管理是机械通气治疗的核心之一。

为了确保呼吸道的开放和正常的气体交换,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需要被采取,包括:(1)保持正确的插管深度。

深度过深或过浅会影响气道通畅,导致肺部不充分通气和呼吸困难。

(2)定期监测插管位置。

通过临床评估、X线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处理插管位置不当的问题。

(3)及时处理管路堵塞。

呼吸机出现报警提示时要及时进行管路疏通或更换,以保证气道畅通。

(4)保持气囊密闭。

插管的气囊应当密闭,只有在必要情况下才能放气。

(5)适时更换气管插管。

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口腔颈部疼痛、喉咙炎、肺炎、出血等,需要定期更换。

(6)注意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定期巡视患者口腔清洁和口腔护理等也能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

2. 协助呼吸机械通气治疗的另一个核心价值就是帮助患者呼吸和恢复呼吸功能。

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呼吸治疗的方案可能会包括提高呼气末正压(PEEP)、采取机械通气和使用舒张剂等。

心理护理1. 情感辅助机械通气患者常常面临从健康到疾病发病的急性变化,而且由于其疾病状况往往较为深重,心理上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和伤害。

为此,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机械通气患者足够的情感安抚和支持,尤其是在家属不能陪伴的情况下。

2. 意识体验机械通气患者可能处于昏迷和半昏迷状态,其中一些感觉和体验难以描述,可能会产生一些幻觉或恐惧感。

为了减轻这种感受,医护人员应当多角度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极度不适的情况,采用相应的通信手段(如轻声细语、握手等)与患者进行接触和交流。

机械通气中的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中的气道管理

气管切开插管
• 长期机械通气时使用(大于21d或更久) • 优点:
①绕开了上呼吸道和声门, 避免损伤这些 区域 ②降低气流阻力 ③维护,固定,吸气更容易 ④气囊适当充气,患者可进行饮食
气管切开插管
• 缺点: 外科切口处潜在感染和损伤的危险
• 为减少并发症,护理和吸痰过程中,操作 必须无菌、规范
㈢基本准备
• (6)胶带 • (7)听诊器
(8)导管内芯 (9)局部麻醉剂
温和局麻药的使用可以减少支气管 痉挛和呕吐的发生
(10)麦吉尔氏镊子
被用来辅助经鼻气管插管.当 气管插管通过鼻腔插入并且在口 腔可见时,喉镜片和麦吉尔氏镊子 配合使用,在直视下将气管导管插 入气管内
选择气管内插管
• 患者 • 新生儿 <1000g • 新生儿 1000-2000g • 新生儿 2000-3000g • 新生儿 >3000g • 儿童 1-2岁 • 儿童 2-12岁 • 平均成年女性 • 平均成年男性
⑹心律失常 (延长插管时间会导致低氧) 停止插管,通气吸氧
食管内插管
• 将气管内导管插入食道是一个严重的错 误.当呼吸暂停的病人,发生食管插管后,通 气不足,组织和脑缺氧会随之立即发生.此 外,通过已插入食道的气管内插管进行手 动通气,会导致胃内容物的误吸和再插管 的极度困难
㈤气道及气管插管的管理
常见错误
⑶会厌,喉,声带不可见 (镜片在食管内) a.后撤弯镜片,直到界沟处(舌根和会
厌之间) b.后撤直镜片,直到会厌处
⑷使用直镜片时,无法向前推动导管 (导管 被直镜片右侧的灯泡挡住了) 轻轻地逆时针旋转喉镜叶片(喉镜柄 顶端朝左) ,将灯泡移开
常见错误
⑸食管内插管,呕吐,误吸 (将气管内插管插 入随意一个认为是气管的开口) 找到声带并在直视下将气管插入声 带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与气道管理
机械通气是提供呼吸支持的重要方式。

可以代替、控制或改善自主呼吸,起到增加肺容量和肺泡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肌做功等作用。

一.适应症
1.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
2.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状态
3.用于预防目的的机械通气治疗
4.呼吸系统的急危重症
二.相对禁忌症
1.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者,应尽量清
除血液或误吸物后,再施行机械通气,否则正压通气只
会加重血块对气道的阻塞
2.气胸与纵膈气肿未行引流者、肺大泡、急性心肌梗死伴
心功能不全者
3.肺组织功能完全丧失,尤其是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者,呼
吸机治疗没有效果
三.呼吸机的临床分类
1.吸气向呼气转换定压型——压力切换
定容型——容量切换
定时型——时间切换
2.呼气向吸气转换混合多功能型控制型辅助或同步型辅助 /
控制型( A/C )
3.通气频率常频呼吸机
高频呼吸机(通气频率 >60/min )四.机械通气的模式与选择
1.控制通气(CV)呼吸机通过特定的方式,有节律周期强制
性为患者通气不考虑患者的自身呼吸状态,即完全由呼吸机控制患者的呼吸。

该方式适用于有严重呼吸抑制或呼吸暂停的患者。

2.辅助通气( AV )通气方式为呼吸机根据患者吸气的频率进
行通气,而不是由呼吸机控制通气频率。

3.辅助 /控制通气( A/C )使用该通气时,一般预先根据潮气
量的大小以及患者所需的通气量,设定最小的通气频率或每分钟通气量,如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小于该最小通气频率或其每分钟通气量低于最小每分钟通气量时,则呼吸机转换为控制通气,保证了在患者自主呼吸减弱时提供足够的通气量4.间歇强制通气( IMV )通气方式为控制呼吸和自主呼吸相结
合的一种通气方式
5.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SIMV )该通气方式为一种类似于 IMV
的通气方式,它们之间差异在于 IMV 的强制通气由呼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