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第14讲讲义

合集下载

CPA(注册会计师) 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2019,教材更新版)

CPA(注册会计师) 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2019,教材更新版)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本章考情分析本章按照金融工具准则重新编写,新增套期会计,将17年第十章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区分移至本章;将“金融资产减值”也移至本章。

本章教材变化的说明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放弃了现行准则按照单项资产特征和管理层意图的四分类,转为按照主体持有资产的商业模式及合同现金流特征,将金融资产分为三类;此外,放弃现行准则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引入预期损失减值模型,在前瞻性基础上考虑和评价金融资产减值的问题。

本章内容结构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第三节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金融工具第四节金融工具的计量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第六节套期会计第七节金融工具的披露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一、金融资产本章不涉及以下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1)长期股权投资(即企业对外能够形成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的股权投资);(2)货币资金(即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二、衍生工具金融工具还可以分为基础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是指属于金融工具准则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比如特定区域的地震损失指数、特定城市的气温指数等)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存在特定关系。

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因素变化预期有类似反应的其他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

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工具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表明衍生工具结算需要经历一段特定期间。

衍生工具通常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结算,也可能在未来多个日期结算。

•三、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详见本章第三节关于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

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重分类金融资产一、金融资产的分类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分类的简图业务模式现金流量测试分类1 2 3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而持有(持有至到期)为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而持有(长期持有到不准备到期)其他业务模式(如:允许随时交易的债券)所有业务模式仅为本金和利息(S P PI)非S P P I以摊余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当期损益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当期损益▲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1.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讲义会计英语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合并讲解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讲义会计英语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合并讲解

CPA注册会计师会计讲义会计英语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合并讲解第十四章/第十五章合并讲解第14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本部分内容在近几年专业阶段考试中也是主观题的热门考点,其经常通过与或有事项、资产减值、销售退回、前期差错等内容结合考查。

复习时应当重点注意日后调整事项与非调整事项的判断,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以及报表调整。

I.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Events after Balance Sheet Date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The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 include the adjusting events and non-adjusting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I.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Adjusting Events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企业发生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

An enterprise shall adjust its financial statements on the balance sheet date for any adjusting event occurring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III.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非调整事项,不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报表,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无法作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An enterprise may not adjust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on the balance sheet date for any non-adjusting event occurring after the balance sheet date while the nature, content and influence on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onal result relating to materialnon-adjusting events which occur after balance sheet date should be disclosed in the notes to accounts, if the estimates could not be made, the reasons should be explained.第15章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本部分既是重点内容又是难点内容,从考试情况看,其经常在专业阶段的主观题中进行考查,所占分值较大,考生应全面熟练掌握。

2019注会《会计》---第14讲_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2019注会《会计》---第14讲_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双向转换、用途变更)(一)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形式和转换日形式转换日投转非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2.房地产企业将用于经营出租的房地产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从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租赁期届满,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重新开发用于对外销售的日期非转3.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租赁期开始日4.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投 5.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租赁期开始日或资本增值之日(二)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成本模式公允价值模式(一)投转非1.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原转原、折转折、摊转摊、准转准)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2.投资性房地产转为存货借:开发产品(倒挤)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贷:投资性房地产借:开发产品(公允价值)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可借可贷)(二)非转投1.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原转原、折转折、摊转摊、准转准)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值)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借差)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综合收益(倒挤,贷差)注:处置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2.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借:投资性房地产(倒挤)存货跌价准备贷:开发产品值)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借差)贷:开发产品其他综合收益(倒挤,贷差)注:处置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相关总结】【例6-4】20×8年8月1日,甲企业将出租在外的厂房收回,开始用于本企业生产商品。

总结--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讲义4

总结--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讲义4

总结--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讲义4 总结--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讲义4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第十四章讲义4总结【总结】注意区分“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和“与储备存货相关的总成本”。

前者仅指变动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

后者包括全部成本,既有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的变动部分,还有固定部分,以及存货进价和保险储备的变动储存成本。

(二)基本模型的扩展1.订货提前期(1)在订货提前的情况下,企业再次发出订货单时,尚有存货的库存量,称为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平均交货时间×平均每日需要量(2)订单虽然提前发出,但订货间隔时间、订货批量、订货次数不变,故提前订货期对经济订货量并无影响。

2.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在建立基本模型时,是假设存货一次全部入库,故存货增加时存量变化是一条垂直的直线。

事实上,各批存货可能陆续入库,使存量陆续增加。

尤其是产成品入库和在产品转移,几乎总是陆续供应和陆续耗用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改。

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每日耗用量为d,则:当变动储存成本和变动订货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小,此时的订货量即为经济订货量。

【公式掌握技巧】在基本模型中进行如下替换,即可得到陆续陆续模型的批量和相关总成本。

【模型扩展】(1)最佳订货次数(2)最佳订货周期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3)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例单选题】某零件年需要量16200件,日供应量60件,一次订货成本25元,单位储存成本1元/年。

假设一年为360天。

需求是均匀的,不设置保险库存并且按照经济订货量进货,则下列各项计算结果中错误的是()。

A.经济订货量为1800件B.最高库存量为450件C.平均库存量为225件D.与进货批量有关的总成本为600元[答疑编号3949140408]『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存货经济批量模型下有关指标的计算。

07CPA会计郑庆华精讲班第14讲讲义

07CPA会计郑庆华精讲班第14讲讲义

会计精讲班第14讲讲义固定资产(二)【例4】说明年度中间购入固定资产如何采用快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007年6月21日购置一台不需安装即可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甲公司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每一使用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第1年计提折旧金额:600×5/15=20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年数总和)第2年计提折旧金额:600×4/15=160(万元)第3年计提折旧金额:600×3/15=120(万元)第4年计提折旧金额:600×2/15=80(万元)第5年计提折旧金额:600×1/15=40(万元)因此,每一会计年度内应计提的折旧额如下:2007年7月至12月计提折旧金额为:200/12×6=100(万元)2008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200/12×6+160/12×6=180(万元)2009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60/12×6+120/12×6=140(万元)2010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120/12×6+80/12×6=100(万元)2011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80/12×6+40/12×6=60(万元)2012年度计提折旧金额为:40/12×6=20(万元)(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1.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2.后续支出有2个去向:资本化和费用化(1)资本化: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企业将固定资产进行更新改造的,应将相关固定资产的原价、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转销,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注会会计-第A114讲_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注会会计-第A114讲_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第五节前期差错及其更正◇前期差错概述◇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前期差错更正的披露◇前期差错更正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前期差错概述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固定资产盘盈等。

如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商品的控制权已经发生转移,商品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均已满足,但该企业在期末未确认收入。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一)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例题】A公司在2×19年12月31日发现,一台价值9 600元,应计入固定资产,并于2×18年2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在2×18年计入当期费用。

该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直线法,该资产估计使用年限为4年,假设不考虑净残值因素。

则2×19年12月31日更正此差错的会计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9 600贷:管理费用 9 600借:管理费用 4 600(9 600/4/12×23)贷:累计折旧 4 600(二)重要的前期差错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

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51页)

注册会计师-《会计》基础讲义-第十四章 金融工具(51页)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历年考情概况本章“水很深”,金融工具系列准则的相关知识均汇集于此,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权益工具和套期会计等等。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各类金融资产的划分、初始计量、后续计量、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套期会计和金融资产转移等。

本章既可以出客观题,也可以单独或结合其他相关考点出主观题;且历年考试中,本章确实既考查客观题,又考查主观题。

本章内容比较重要,在近几年考试中平均分值为4~10分。

近年考点直击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进行重新表述,注意事项由三条变为五条,具体描述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重新表述金融工具重分类并增加例题;增加收益和库存股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增加永续债的会计处理;考点详解及精选例题【知识点】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其中,合同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

实务中的金融工具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

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

【思考题】应交所得税符合金融工具定义?『正确答案』不符合。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承担的义务,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定义。

(一)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例如,企业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贷款等均属于金融资产。

【思考题】甲银行发放一笔100万元的贷款给乙公司,那么,对甲银行来说,该贷款就形成了未来从其他收取现金的权利,形成金融资产;对乙公司来说,就形成了未来偿还现金的义务,形成金融负债,当以后没有现金偿还时,可以用其他金融资产来抵债。

【思考题】预付账款是否是金融资产?『正确答案』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精讲,第十四章(1)

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精讲,第十四章(1)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 公众微信号:
gaoduncpa 1注册会计师《会计》知识点精讲,第十四章(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提示】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则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若补价÷整个资产交换金额≥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整个资产交换金额即在整个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最大的公允价值。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
(一)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二)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非流动负债一、长期借款长期借款,是指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

(长期借款容易与“借款费用”章节结合出题)具体会计分录⑴.借入长期借款时借:银行存款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差额,借款时发Th的费用等)贷:长期借款——本金⑵长期借款利息计提分期付息,一次还本长期借款利息计提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借:财务费用(一般Th 产经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资本化)等贷:应付利息/长期借款——应计利息(合同利率计算借款利息)(面对面)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差额,倒挤)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实对实)⑶还本付息①一次还本付息的借款借:长期借款——本金——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②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借款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借:长期借款——本金贷:银行存款二、公司债券(一)一般公司债券⑴发行债券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贷:应付债券——面值(面值金额)——利息调整(溢价发行)或:借:银行存款(发行价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折价发行)贷:应付债券——面值(面值金额)2.债券利息的计提(就是实际利率法)⑴应按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计算实际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是财务费用。

(实对实)⑵应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票面利息费用,计入“应付利息”或“应付债券——应计利息”(面对面)⑶票面利息与实际利息的差额作为“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额(差额倒挤)⑵计提利息(同长期借款一样)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应付债券一次还本付息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应计利息借:在建工程实对实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应付债券——应计利息(面对面)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或借方)⑶还本付息①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借:应付债券——面值——应计利息贷:银行存款②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借:应付债券——面值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例】2x11年1月1日,甲公司经批准发行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公司债券6000万元,债券利息在每年12月31日支付,票面利率为年利率6。

假定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为5。

实际发行价格为6259.62万元。

实际发行价格=6000×(P/F,5,5)+6000×6×(P/A,5,5)=6000×0.7835+6000×6×4.3295=6259.62万元具体会计处理如下:⑴2x11年1月1日发行债券时借:银行存款6259.62贷:应付债券——面值6000——利息调259.62整⑵2x11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票面利息=6000×6=360万元(面对面)实际利息=6259.62×5=312.98万元(实对实)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312.98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7.02贷:应付利息360借:应付利息360贷:银行存款360题目未注明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所以既有可能是财务费用,也有可能是在建工程。

⑶2x12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票面利息=6000×6=360万元实际利息= (6259.62-47.02)×5=6212.60×5=310.63万元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310.63应付债券——利息调整49.37贷:应付利息360借:应付利息360贷:银行存款360⑷2x13年12月31日计算利息费用票面利息=6000×6=360万元实际利息=(6212.60-49.37)×5=6163.23×5=308.16万元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308.16应付债券——利息调整51.84贷:应付利息360借:应付利息360贷:银行存款360⑸2x14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票面利息=6000×6=360万元实际利息=(6163.23 -51.84)×5=6111.39×5=305.57万元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305.57应付债券——利息调整54.43贷:应付利息360借:应付利息360贷:银行存款360(6)2x15年12月31日还本付息时最后一年直接倒挤利息调整=259.62-47.02-49.37-51.84-54.43=56.96万元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303.04应付债券——面值6000——利息调整56.96贷:银行存款6360【单选题】A企业2011年1月1日发行的2年期公司债券,实际收到款项193069元,债券面值200000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利率10%,实际利率12%。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折价,计算2011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是()。

(计算结果保留到整数)A、193069元B、194653元C、196332元D、200000元【答案】C1930696931200000【解析】2011年1月1日发行时:借:银行存款应付债券—利息调整贷:应付债券—面值6月30日计息时:实际利息=(200000-6931)×12÷2=11584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15841584应付利息10000(200000×10÷2)12月31日计息时:实际利息=(200000-6931+1584)×12÷2=11679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16791679应付利息10000(200000×10÷2)12月31日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200000-6931+1584+1679=196332(元)(二)可转换公司债券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

•【例】甲上市公司经批准于2x10年1月1日按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了100万份5年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实际发行价格为12000万元,款项已送存银行,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

债券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转股时每份债券可转10股,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

假定2x11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将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上市公司普通股股票。

甲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9。

该可转换公司债券发Th的利息费用不符合资本化条件。

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56006006006001000060001234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10000×(P/F,9,5)+10×6×(P /A ,9,5)=10000×0.6499+600×3.8897=8832.82(万元)(负债成份计入“应付债券”)实质是以未来预计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公允价值甲上市公司有关该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账务处理如下:(1)2x10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可转换公司债券权益成份的公允价值为:=发行价格总额-负债成分公允价值=12000-8832.82=3167.18(万元)(权益成份计入“其他权益工具”)解析:发行价格:12000负债成分价值:8832.82权益成分价值:3167.18+【注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发Th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进行分摊。

借:银行存款12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167.18(倒挤)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0其他权益工具3167.18(此处的其他权益工具是可转换债券权益成分公允价值,相当于提前确认的发行股票股本溢价,所以最后会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2×1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费用时:(此处利息计算也是用实际利率法,和一般的应付债券账务处理一样)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8832.82×9=794.95(万元)(实对实部分)当期应付未付的利息费用=10000×6=600(万元)(面对面部分)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794.956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94.95(倒挤)600借:应付利息贷:银行存款600(3)2x11年1月1日,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时(发行股票)转换的股份数=100×10=1000(万股)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其他权益工具10000 3167.18贷:股本1000(转换股数×1元/股)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972.23 11194.95(差额倒挤)之前发Th的所有科目全部结平,按股票面值增加股本,差额均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对上述例题会计处理的总结发行时:借:银行存款(实际发行价格)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差额倒挤)负债成分贷:应付债券——面值(题目给出,已知)其他权益工具(利用现值系数计算得出的权益成分)转换时:借:应付债券——面值(反向结平)——利息调整(反向结平,或贷方)——应计利息(反向结平)应付利息(如果利息尚未支付,也反向结平)其他权益工具(反向结平)贷:股本(转换股数×1元/股)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差额倒挤)【例题】(题库中的综合题1)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其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经相关部门批准,甲公司于2011年1月1日按面值发行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可转换公司债券200000万元,发行费用为3000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专户。

根据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的约定,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期限为3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票面年利率为2;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息自发行之日起每年年末支付一次,发行1年后可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每份债券可转换为10股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1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Th产用厂房的建设。

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6。

(2)甲公司2011年1月1日将募集资金一次投入厂房的建设,Th产用厂房于2011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012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2011年度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3)2012年7月1日,由于甲公司股票价格涨幅较大,全体债券持有人将其持有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全部转换为甲公司普通股股票。

其他资料如下:①甲公司将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负债成份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

②甲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无债券发行人赎回和债券持有人回售条款以及变更初始转股价格的条款。

③在当期付息前转股的,利息仍可支付,按债券面值及初始转股价格计算转股数量。

④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P/F,6,3)=0.8396;(P/A,6,3)=2.6730;(P/F,7,3)=0.8163;(P/A,7,3)=2.62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