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二模物理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联考试题 物理含答案

东北三省三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联考试题 物理含答案

2024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卷共15题,共100分,共4页。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物理学家对一些物理现象的研究直接促进了“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下列关于原子物理学说法中正确的是()A .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确定原子核可再分B .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中子C .铀核发生α衰变,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则所有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大于铀核的结合能D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后,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2.如图所示,一束单色光从真空射入某介质,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45°,折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的频率变小B .光的波长变大C .该介质的折射率是D .调整该单色光的入射角度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3.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的电源与电容器、定值电阻1R 、2R 及滑动变阻器R 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向a 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示数减小,电流表1A 示数增大,2A 示数减小B .电压表示数增大,电流表1A 示数减小,2A 示数增大C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1A 示数增大,2A 示数减小D .电容器右侧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减小4.在炎热的夏天,停在室外的小轿车在天窗部分开启的情况下,下午2点时车内空气温度上升到47℃,此时车内空气质量为1m ,下午6点时车内气体温度降至27℃,此时车内空气质量为2m ,大气压强可视为不变,则21m m 约为()A .1516B .1C .1615D .47275.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围绕空间探测任务“近邻宜居巡天计划”开展了先期研究,探测类太阳恒星的宜居类行星,宜居类行星和地球分别绕类太阳恒星和太阳近似做匀速圆周运动,若类太阳恒星和太阳的质量比为1k ,宜居类行星和地球的质量比为2k 、公转轨道半径比为p ,宜居类行星与地球的密度近似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k pB .宜居类行星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2k C .宜居类行星和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p D 31p k 6.如图所示,光滑刚性绝缘圆筒内存在着平行于轴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截面向里,筒上P 点开有一个小孔,过P 点的横截面是以O 为圆心的圆。

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下列现象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A.光电效应B.光的偏振C.光的衍射D.光的干涉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沿图示路径变化到状态b,此过程中()A.气体的体积减小B.气体的内能减小C.气体从外界吸热D.气体对外界做功3.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处于能级,关于这些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只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氢原子跃迁到能级,辐射光子的能量最大C.氢原子跃迁到能缓,辐射光子的频率最高D.氢原子跃迁到能级,需吸收的能量4.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时刻的波形图如图1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2是质点Q 的振动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该波的速度为C.此时刻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D.质点Q在2s内运动的路程为20cm5.列车沿平直的道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车厢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B.列车加速度的大小为C.细线拉力的大小为D.细线拉力的大小为6.如图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N、S极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矩形线圈ABCD绕垂直于磁场的轴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发电机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外电路接有阻值的定值电阻,线圈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变化的周期为B.电流表的示数为2AC.线圈经过图示位置,电流方向改变D.线圈在图示位置时,产生的电动势为20V7.如图所示,软铁环上绕有M、N两个线圈,线圈M与直流电源、电阻和开关相连,线圈N与电流表和开关相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闭合,软铁环中的磁场为逆时针方向B.保持闭合,在开关闭合的瞬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由C.保持闭合,在开关闭合的瞬间,通过电流表的电流由D.保持闭合,在开关断开的瞬间,电流表所在回路不会产生电流8.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变轨,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二模)物理含答案

安徽省黄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二模)物理含答案

黄山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答案在最后)(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将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中性笔正确填写在答案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请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填在答题卷中。

)1.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技术,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有关近代物理学发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普朗克通过对黑体辐射规律的研究,提出“能量子”概念,把物理学带入了量子世界。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枣糕”结构模型。

C.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D.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装置的建立,标志着人类首次通过可控制的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

2.如图所示,在原来不带电的枕形导体AB附近M处放置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端电势比B端低B.A端电势不一定比D点低C.B端电势比D点低D.枕形导体内C点电场方向由A指向B3.2024年2月24日晚某市举办了元宵烟火晚会,为完成拍摄任务,摄影组采用了无人机全程拍摄,无人机在地面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起飞。

经历匀加速、匀速及匀减速三个运动过程,15s后悬停在距离地面某一高度处。

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阶段的位移大小90mB.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3:2C.悬停处距离地面的高度20mD.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之比2:34.如图所示,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某半球形玻璃砖的A 点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面射出(不考虑多次反射)。

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

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速度分别为1v 和2v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折射光线AB 是红光B .1v <2v C .光发生折射时波长不变D .t 1=t 25.2023年7月10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樊锦诗星”。

2024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高三二模物 理2024.05本试卷共8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核裂变的是A .14140671C N+e -→ B .235114489192056360U+n Ba+Kr+3n→C .23411210H +H He +n → D .1441772811N +He O +H→2.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 .水面上漂着的油膜呈彩色,是光的折射现象B .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利用了光的偏振C .泊松亮斑现象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D .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3.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热力学系统达到热平衡的标志是内能相同B .气体温度上升时,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都变得更剧烈C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D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4.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t =0时开始沿y 轴振动,形成一列沿x 轴传播的简谐波,t =0.5s 时的波形如图1所示,此时x =0处的质点位于波峰位置。

图2中能正确描述x =2m 处质点振动的图像是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必须保证良好的密封性--s--图2图1B .该实验必须测量柱塞的直径C .应快速移动柱塞,以减少气体向环境中放热D .为方便操作,可用手握住注射器再推拉柱塞6.如图所示,一物体在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的恒定拉力F 作用下以速度v 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质量为m ,物体和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

在物体运动时间为t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支持力可能为零B .摩擦力做功为−μmg v tC .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 .合力做功为F v t7.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过程可以简化如下:卫星先在近地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在点A 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的远地点B 时,再次点火进入同步轨道Ⅲ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精品解析: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A.右极板带正电
B.颗粒离开漏斗口在电场中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两极板间的电压值为
D.颗粒落到收集板时的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右,则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可知,右极板带负电,故A错误;
B.由于颗粒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零,在电场中受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保持不变,则颗粒离开漏斗口在电场中做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A.小孩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120N
B.小孩沿斜面滑行的最远距离为1.8m
C.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大小为360N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8N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于 ,所以小孩和滑板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到最高点,利用整体法有
解得
方向沿斜面向下。对小孩分析,假设小孩和滑板间的摩擦力为 ,有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B.根据机械能守恒可得
可得小球a和b到达轨道底端的速度大小均为
小球b沿直线轨道Ⅱ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 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小球a沿“最速降线”轨道Ⅰ运动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则其 图像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且小球a所用时间小于小球b所用时间,故A正确,B错误;
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成分,其中有一种难以被清除的同位素氚( ),可能引起基因突变。其衰变方程为 , 的半衰期为12.5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24届温州二模物理试题+答案

2024届温州二模物理试题+答案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卷2024.3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3. 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5. 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210m/s 。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的是( )A. 伏特(V )B. 电子伏特(eV )C. 摄氏度(C °)D. 克(g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研究“天问一号”调整姿态,利用相机拍摄火星表面地貌时,“天问一号”可视为质点B. 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航行时间约2h ,航程约1100km ,其中“2h ”指的是时刻C. “中国天眼”探测到的引力波,传播速度为光速,若频率为910Hz −,则其波长比可见光长D. 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核反应方程为235114489192056360U n Ba Kr 3n +→++3. 如图所示,小球从距地面高度1 1.25m h =的A 点由静止释放,经地面第一次反弹,竖直上升至最高点B ,B 点距地面高度20.8m h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小球在B 点处于静止状态B. 小球下降过程处于失重,上升过程处于超重C. 小球与地面作用过程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1m/sD. 小球下降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4.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答案

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答案

2024年邵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物㊀理一㊁二㊁选择题:共44分,1-6题为单选,每题4分;7-10题为多选,全对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不选或错选得0分㊂题㊀号12345678910答㊀案DBCABBACACCDCD三㊁非选择题:共56分㊂第11㊁12题为实验题;第13~15题为计算题㊂11.(每空2分,共6分)(1)一角㊀㊀㊀㊀㊀(2)2μgs 2㊀㊀㊀㊀(3)112.(每空2分,共10分)(1)14900㊀㊀㊀(2)ˑ10㊀㊀㊀㊀(3)1.0㊀㊀10㊀㊀㊀㊀(4)100013.(10分)(1)甲㊁乙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 1㊁P 2则P 1S +mg =P 0S ㊀1分P 0S +mg =P 2S 1分气体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有P 1hS =P 2h 1S 2分解得h 1=35h 1分(2)活塞回到气缸口时气体温度为T 1,气体等压变化h 1S T 0=hST 11分气体对外做的功W =P 2S (h -h 1)1分 气体内能变化ΔU =kT 1-kT 01分 又ΔU =Q -W 1分Q =23kT 0+2mgh 1分14.(14分)(1)释放时,对A㊁B 两物体分析,可得T +μm A g cos θ-m A g sin θ=m A a 11分m B g -T =m B a 11分得a 1=5m /s 2,T =1500N 1分(2)A 从静止加速到5m /s,发生的位移为x 1=v 212a 1,x 1=2.5m<9m 1分A 与传送带共速后,由于mB g >m A g sin θ+μm A g cos θ,A 继续加速,对A㊁B 物体分析,可得Tᶄ-μm A g cos θ-m A g sin θ=m A a 21分m B g -Tᶄ=m B a 21分解得a 2=3m /s 2,Tᶄ=2100N 1分且x 2=h -x 1所以W =Tx 1+Tᶄx 2W =17400J 1分(3)设物体B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2,则有v 22-v 21=2a 2x 21分解得v 2=8m /sB 落地后,A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3,有μm A g cos θ+m A g sin θ=m A a 31分解得a 3=7.5m /s 2物体A 从速度为v 2减速到v 1,发生的位移为x 3=v 22-v 212a 31分x 3=2.6mA 减速到v 1后,继续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4,有m A g sin θ-μm A g cos θ=m A a 41分解得a 4=2.5m /s 2从v 1刚好到达顶端,发生的位移为x 4=v 212a 41分x 4=5m 传送带的速度L =x 1+x 2+x 3+x 4L =16.6m 1分15.(16分)(1)由题意可知A 球与C 球碰前速度方向也与x 轴正方向夹角为θ,速度大小为v则tan θ=gtv 01分t =4v 03g1分 A㊁C 两球碰撞动量守恒,碰后C 球速度为v Cv =v 0cos θ1分 m 1v =m 2v C 1分 损失的机械能ΔE =12m 1v 2-12m 2v 2C 1分 解得ΔE =2572mv 201分(2)法一:由于只有重力做功,A 球运动到轨迹最低点时速度最大,此时A 球下降高度为H 1A 球水平方向动量定理:ðqBv y Δt =m 1v m 2分 又ðv y Δt =H 11分由能量守恒有m 1gH 1=12m 1v 2m 1分 解得v m =v 061分法二:A 球碰后在磁场中的运动,可看作以速度v 1水平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和以v 1为线速度大小的逆时针匀速圆周运动的合运动,且v 1满足qv 1B =m 1g 2分则A 球运动到圆周运动最低点时速度最大v m =2v 12分解得v m =v 061分(3)法一:C 球在磁场运动过程中离x 轴距离最大时速度为v cm ,C 球水平方向动量定理:ðqBv y Δt =m 2v cm -(-m 2v C cos θ)2分又ðv y Δt =H 1分由能量守恒有m 2gH =12m 2v 2cm -12m 2v 2C 1分 解得H =(2+1)v 209g1分法二:同(2)中C 球向左匀速运动速度为v 2qv 2B =m 2g 1分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 3,过x 轴时v 3水平分速度v 3x =v 2+v C cos θ=23v 0竖直分速度v 3y =v C sin θ=23v 01分v 3=v 23x +v 23y qv 3B =m 2v 23R1分 C 球运动到圆周运动最低点时离x 轴距离最大H =R +R sin45ʎ1分 解得H =(2+1)v 209g1分。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东城区高三二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东城高三二模物 理2024.05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班级 姓名 学号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b为真空中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两点,如图所示。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E,电势的高低分别为φa、φ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 a<E b, φa<φbB.E a<E b, φa>φbC.E a>E b, φa>φbD.E a>E b, φa<φb2.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温度为0 ℃时,物体的内能为零B.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气体分子的速率有大有小,但大量气体分子的速率呈“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分布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说明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3.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

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粒子性最强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最容易发生衍射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D.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的最大值为12.75eV4.如图所示,在距地面同一高度处将三个相同的小球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向右的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比较这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对每个小球做的功都各不相同B.每个小球落地时的速度都各不相同C.每个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都各不相同D .每个小球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都各不相同5. 一列振幅为A 的简谐横波向右传播,在其传播路径上每隔0.2m L =选取一个质点,如图甲所示,0=t 时刻波恰传到质点1,质点1立即开始向上振动,振动的最大位移为0.1m ,经过时间0.6s t ∆=,所选取的1~9号质点间第一次出现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波的波速为4m/sB .0.6s t =时刻,质点5向下运动C .0=t 至0.6s t =内,质点1经过的路程为2.4mD .0=t 至0.6s t =内,质点5运动的时间只有0.2s6.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1.1 1.2 1.3
1.4 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 U /V
丙 汕头市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答案及评分标准:每小题4分,共40分。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
错或不答的得0分。

1.AD
2.C
3.BC
4.A
5.BC
6.AD
7.C
8.AD
9.C 10.BD 11.B 12.BD
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1)甲43.85mm (或4.385cm ,4分);乙20.10mm (或2.010cm ,4分);(2)C (4分)
14.(1)①、③ (2分)
①用欧姆挡不能直接测量电源电路的电阻; (2分)
③用电流挡直接测量可能会造成电源短
路.(2分) (2)(图连线2分),1.45(±0.02)(2分); 0.75(±0.03)(2分).
15.(12分)参考解答:
发电站的输出电流 A A U P I 337
11105.210
410⨯=⨯== ①(3分) 输电线路损失的功率R I P P 22%4==损 ②(3分)
则A A R P I 27210210
10%4%4⨯=⨯== ③(2分) 变压器的匝数比25
2105.2102321221=⨯⨯==I I n n ④(4分) 16.(14分)参考解答:
用r 表示飞船圆轨道半径,M 表示地球质量,m 表示飞船质量,T 表示飞船运行的周期,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r T πm r mw r Mm G 2
222⎪⎭
⎫ ⎝⎛== ①(3分) 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01
2360T T ︒-=θθ ②(3分)
对地球表面上的物体m 0,有
g m R
Mm G 020= ③(3分) r = R +h ④(1分)
解得或轨道高度 []R RT g h -︒-=322
120)720()(πθθ ⑤(4分) 17.(14分)参考解答:
设小球的质量为m ,绳子长度为l ,绳子拉力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各为F 1和F 2.
小球摆动至最高点时,绳子拉力最小
θcos 1mg F = ①(3分) 小球摆动至最低点时,绳子拉力最大
l
v m mg F m 22=- ②(3分) 摆动过程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cos 1(2
12θ-==mgl mgh mv m ③(3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1
2123cos F F F +=θ ④(3分) 由图可知F 1=0.5N 和F 2=2.0N ,代入上式可得
cos θ = 0.5,即θ = 60º ⑤(2分)
18.(14分)参考解答:
(1)在t =0至t =4s 内,金属棒PQ 保持静止,磁场变化导致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电路为r 与R 并联,再与R L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
R Rr R R L ++=总=5Ω ①(2分)
此时感应电动势
t
B dl t E ∆∆=∆∆=φ=0.5×2×0.5V=0.5V ②(2分)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总
R E I ==0.1A ③(2分) (2)当棒在磁场区域中运动时,由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电路为R 与R L 并联,
再与r 串联,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L
L R R RR r R ++='总=2+4×24+2 Ω=103 Ω ④(2分) 由于灯泡中电流不变,所以灯泡的电流I L =0.1A ,则流过棒的电流为
R
I R I I I I L L L R L +=+='=0.3A ⑤(2分) 电动势Blv R I E =='''总 ⑥(2分)
解得棒PQ 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v =1m/s ⑦(2分)
19.(16分)参考解答:
(1)假设A 车第一次碰到挡板前一直做加速运动
对车A ,由动能定理有
22
1A Mv mgd fd =μ= ①(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A = 0.30m/s ②(1分)
车碰到挡板前,车A 和滑块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有
A B Mv mv mv +=0 ③(2分)
将v A = 0.30m/s 和其它数据代入解得
v B = 1.14m/s ④(1分)
此时v B > v A ,说明此前B 一直与车A 发生相对滑动,车A 一直加速.(2分)
因此车碰到挡板前,车A 和滑块B 的速度分别是
v A = 0.30m/s ,v B = 1.14m/s
(2)假设车到第二次碰到挡板之前,B 已经停在车上,则车从第一次碰到挡板之后到第二
次碰到挡板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车A 和滑块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取向右方向为正
方向,有
')(v M m Mv mv A B +=- ⑤(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 = 0.24m/s (方向向右) ⑥(1分)
因为v ’ < v A ,说明车从第一次碰到挡板之后到第二次碰到挡板之前的这段时间内,车A 先向左做减速运动,再向右做加速运动,最后保持匀速运动直到第二次碰撞挡板.(2分)
车到第二次碰到挡板之后,系统的总动量方向向左,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v M m Mv mv +=- ⑦(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 = –0.03m/s (负号方向向左) ⑧(1分)
20.(16分)参考解答:
小球自由下落到管口B 处,机械能守恒
22
14B mv R mg = ①(2分) 小球在管中运动过程的速度逐渐减小,说明小球所受重力和电场力的合力方向水平向
左.设电场力的竖直分力为y F 、水平分力x F
mg F y =(y F 方向竖直向上) ②(1分)
小球从B 运动到C 过程,由功能关系有
)(2
1222C B x v v m R F -=⋅ ③(2分) 小球从管口C 处脱离圆管后,做类平抛运动,轨迹经过A 点,则
t v R y C ==4 ④(1分)
2212t m
F R x x == ⑤(1分) 联立解得mg F x = ⑥(2分)
电场力的合力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
1tan ==x y
F F θ ⑦(1分)
小球带正电,匀强电场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同,因此所加匀强电场的方向向左上方,
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
︒=45θ ⑧(1分)
小球经过管口C 处时,向心力由x F 和圆管的压力N 提供,设压力N 的方向向左,即
N F R
mv x C +=2 ⑨(2分) 解得mg N 3=(方向向左) ⑩(2分)
小球经过管口C 处时,对圆管的压力
mg N 3'=(方向向右) ⑾(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