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动物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动物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动物生物制品学习题库

第一章

1.基本概念:

生物制品学、生物制品、疫苗、活疫苗与灭活疫苗、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重组活疫苗、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独特型疫苗、单价疫苗、多价疫苗与混合疫苗、同源疫苗与异源疫苗、益生素、副免疫制品

2.动物生物制品有什么作用?有哪些种类?

3.简述生物制品的命名原则。

4.概述我国近代动物生物制品主要成就。

5.结合我国动物生物制品现状,试述我国动物生物制品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1.抗原、抗原性、抗原决定簇、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概念?

2.抗原物质成为免疫原的条件有哪些?细菌和病毒由哪些抗原组成?

3.试述免疫球蛋白单体的分子结构、特殊结构及其和生物学活性。

4.各类免疫球蛋白有哪些主要特性和免疫学功能?

5.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有哪些主要表面标志?

6.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的功能是什么?

7.试述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抗体产生有何特点?

8.什么是抗原递呈细胞?其对外源性和内源性抗原是如何递呈的?

9.T细胞与B细胞识别抗原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10.gyL和见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是什么?

11.抗体在动物体内可发挥哪些免疫学功能?

12.常用的免疫血清学方法有哪些,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13.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病毒中和试验和ELISA试验的方法有哪些?14.试述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常用的染色方法及应用范围。

15.试述免疫酶标记技术的原理、主要方法及其用途。

16.简述免疫学理论在兽医生物制品中的应用。

第三章

1.基本概念:

灭活与灭活剂、保护剂、qG DNA、印G ODN、 IL-2、 ISCOM和 MFg。2.灭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有哪些影响因素?

3.简述生物制品冻干保护剂的组成及其作用。

4.举出3~4种常用的动物生物制品保护刘。

5.何谓佐剂?免疫佐剂有哪些种类?佐剂加强免疫反应的机理是什么?6.举出3~4种常规免疫性剂,分别说明其特点和应用现状。

7.举出3~4种新型免疫佐剂,分别说明其特点和应用前景。

8.什么是细胞因子?有何作用特点和应用价值?

第四章

1.基本概念

悬浮培养、微载体培养、中空纤维细胞培养、灭活、灭活剂、保护刘、高免血清、印黄抗体、冻干、共熔点、升华干燥、解吸干燥、冻干全程时间、冻干曲线、诊断液、诊断抗原、变态反应抗原、诊断血清、因子血清、标记抗体

2.生物制品用强、弱菌(毒)种应具备哪些基本标准?

3.概述生物制品菌(毒)种的筛选程序和内容。

4.概括生物制品弱菌(毒)种的选育途径和常用方法。

5.细胞培养方法有哪些种类?有何特点?

6.细菌和病毒培养各有哪些基本技术?

7.病毒细胞培养有哪些基本要素?简述各类疫苗制造流程。

8.常用保护剂和灭活剂的种类。

9.灭活剂的灭活机理是什么?灭活刘灭活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0.什么冻干生物制品要加保护剂?通常保护剂的组分有哪些,有何作用?

11.制备高免血清和卵黄抗体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12.简述高免血清作用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13.冷冻真空干燥的基本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14概述冻干机的基本组成和生物制品冻干的基本过程。

15.简述冻干曲线、时序和影响冻干的主要因素。

16.诊断液应具备哪些特性?诊断液有哪些基本种类。

17.简述诊断抗原和诊断血清的制备要点。

18.简述标记抗体的种类、制备基本过程以及应用。

第五章

1.生物制品制造新技术包括哪些技术?有何特点?

2.什么是基因工程疫苗?与常规疫苗相比有何优点?

3.重组活载体疫苗的概念是什么?有哪些种类?各自特点是什么?4.什么叫核酸疫苗?优缺点是什么?

5.什么是食用疫苗?

6.什么是诊断用重组表达抗原?优点何在?

7.什么是核酸探针?什么叫基因芯片?

8.简述PCR概念,它的优缺点是什么?

9.什么是单克隆抗体?与多抗比较有何特点?

10.什么是基因工程抗体和催化抗体?有哪些类型?

第六章

1.兽医生物制品企业常用的灭菌与净化设备有哪些?主要技术性能是什么?2.简述无菌室净化技术原理和要求。

3.净化工作台有什么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微生物培养需要哪些重要装置?

5.影响超滤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6.胶体磨和高压匀浆泵有什么用途?

7.生产冻干兽医生物制品需要哪些设备?冷冻干燥设备包含哪些基本系统?8.生物制品生产和使用中有哪些重要冷藏和冷藏运输设备?如何选择使用?9.兽医生物制品企业应具备哪些废弃物处理设施?简述其处理原理。

第七章

1.试以小鼠为出发点,比较它们与大鼠、豚鼠的行为习性、繁殖特征有何异同?’

2.试述家兔的行为习性和繁殖特征。

3.基本概念: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突变系动物、封闭群动物、普通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动物与悉生动物。

4.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5.如何根据实验动物的特点和要求,做好实验动物的防疫工作?

6.试述几种常用实验动物的抓取和保定方法。

7.实验动物的标记方法有哪些?

8.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分哪几种,在具体操作时应注意些什么?

9.熟悉和掌握一些常用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

第八章

1.基本概念

GMP、无菌检验、纯粹检验、安全检验、效力检验、成品检验、半成品检验、“朱兰质量螺旋曲线”模式、全面质量管理。

2.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体系和有关“条例”有哪些?

3.试述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生产菌种、毒种、虫种的管理。

4.试述我国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对包装和运输的要求。

5.试述我国兽用对新生物制品和进口兽医生物制品的管理要求。

6.GMP的基本内容、作用和特点。兽药GMP有哪些基本要求?

7.兽药GMP在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中的作用和意义?

8.无菌或纯粹检验、安全检验和效力检验的基本要点。

9.什么是半成品检验和成品检验,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九章

1.病原性大肠杆菌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其免疫特性如何?

2.布鲁氏菌病一般包括哪些临床疾病?相关的生物制品有哪些?

3.试述鸡白痢禽伤寒平板凝集试验在疾病控制中的意义。

4.禽霍乱是一种古典的传染病,试述其免疫特性。

5.卡介苗是如何研制成功的?试述其在当代生物制品学中的作用。6.目前我国用于预防炭疽病的疫苗有哪些?试述其制造要点。

7.目前用于链球菌病免疫接种的疫苗有哪些?

8.论述肉毒梭菌中毒症(C型)透析培养疫苗的制造要点。

9.破伤风的发病机制为何?如何制备破伤风类毒素?

第十章

1、概述口蹄疫疫苗的特点、使用方法和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技术。

2、试述鸡痘疫苗毒株的弱化方法和鸡瘟疫苗的制造要点。。

3、简述狂犬病弱毒冻干疫苗及其抗血清的制造要点。

4、简述禽流感血清学诊断方法及其试剂。

5、鸡新城疫常用疫苗类型有几种?各自特点是什么?如何控制其质量?

第十一章

1、鸡球虫病疫苗有哪些种类?有何特点?如何使用?

2、伊氏锥虫病和肝片吸虫病有哪些诊断制剂?

3、猪旋毛虫病和猪囊虫病疫苗及免疫学诊断制剂有何新进展?

4、弓形虫病生物制品有哪些?有何作用和特点?

第十二章

1.什么叫微生态制剂?有何作用?

2.我国批准生产的微生态制剂有哪几类?有何特点?

3.简述我国批准生产的微生态制剂的质量标准。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正反馈就是指反馈信息对起。 2反射弧就是由 , , , ,与五个部分组成。 3体液包括与。 4反射活动包括与两大类。 5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6自身调节得特点就是:调节作用较 ,对刺激得敏感性。 二、选择题: 1.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方法。( ) A离体蛙心灌流实验 B狗食管瘘假饲实验 C临床胃液分析实验 D血液常规检查 2.维持机体稳态得重要途径就是:( )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神经调节 D 体液调节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 2稳态 3反馈 新陈代谢: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实现自我更新得最基本得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指机体(活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得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或应激性)。 适应性:指机体得功能与环境协调一致地变化并能保持自身生存得能力或特性称为适应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状态转变为活动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弱变强。 抑制: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或功能活动由强变弱。 自身调节:即不依赖于神经与体液调节,由机体器官、组织与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得适应性反应。 体液调节:指机体依赖某些化学信息物质(如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对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得功能进行调节得方式;主要参与对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得调节。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加强得调节方式(系一个不可逆得生理调节过程)。 负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回得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减弱得调节方式(系一个可逆得调节过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信息加强作用 2、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4、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 5、持久 6、局限较小 二、选择题 1、A 2、B 三、名词解释 1可兴奋组织在接受刺激后迅速产生特殊生物电反应得组织被称作可兴奋组织。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得状态,称为稳态。 3反馈:在人体生理功能自动控制原理中,受控部分不断得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以纠正或调节控制部分对受控部分得影响,从而实现自动而精确得调节,这一过程称之为反馈。反馈有正反馈与负反馈之分。受控部分得反馈信息,对控制部分得控制信息起促进或增强作用者称正反馈,与此相反,反馈信息对控制信息起减弱作用者,称为负反馈。 第二章细胞得基本功能 一、填空题: 1.静息电位就是外流形成得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 电位绝对值称超极化。 2.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使终板膜 主要对得通透性增加。 3.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得钙离子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4.横桥具有ATP酶得作用,当它与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 5.骨骼肌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得升高主要就是 由于钙离子由中释放,而钙离子浓度得降低,主要就是由于肌浆网结构中活动得结果。 6.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得极化状态恢复得过程称为。 7.肌肉收缩就是肌丝向肌丝滑行得结果。 8.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得中介物质就是。 9.钠离子泵就是一种酶,它能分ATP解释出能量以形成 与维持细胞内外得正常分布状态。 1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与 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 11.第二信使物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影响细胞功能:一就是通过 直接激活各种 ,引起磷酸化反应,二就是提高胞浆中浓度。 12.如果化学信号与膜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膜内得促速G 蛋白(Gs), 则Gs与GTP得复合物可以增强得活性,后者可使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 杨明建 第一章:动物的细胞和组织 1 名词解释 (1)细胞学说:1838——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植物学家Schleiden几乎同时分别对动植物研究后,提出了细胞学说: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周期: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称为细胞周期。 (3)细胞分化:一种类型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物化学特性方面稳定地转变成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细胞之间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 (4)器官(organs):不同的组织共同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并在一起形成了一定形态特征和结构的功能单位(如眼、耳、胃、肠、心脏等)。 (5)系统(system):当若干种器官一起共同完成生命的一项功能时,即构成了动物的系统。动物的个体具有多个执行不同功能的系统,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排泄系统、肌肉系统、骨骼系统、生殖系统等。动物不同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了动物的全部生命活动。 2 简答题: (1)简述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答: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壁蛋白质、磷脂、脂多糖、粘肽等 细胞膜两个致密层及中间透明区

细胞质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无高尔基体、细胞器的结构:有线粒体、线粒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极少例外)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溶酶体、微管、微丝等。 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纤丝组成,无核膜,无核仁有明显的核仁和核膜 第二章: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1 名词解释 (1)顶体反应(acrosomal reaction):精子与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相遇后尚不能立即结合,精子的顶体外膜与头部的细胞膜首先融合,继之破裂,形成许多小孔,释放顶体酶,以溶解卵子外围的胶状层和卵黄膜,这一过程称之为顶体反应。 (2)卵子的激活:未受精的卵,RNA转录、蛋白质合成等细胞活动几乎处于静止状态,精子一旦与卵子接触,卵子本身就开始发生一系深刻的变化,这就是卵子的激活。 (3)卵裂(cleavage):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4)原肠胚:囊胚期之后,胚胎开始形成原肠腔——将来的消化腔,同时将会形成消化道内壁及相关器官(如肝脏等)。原肠期的胚胎叫原肠胚。 (5)原口动物:胚孔以后成为成体的口——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虫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6)后口动物: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成体的口是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的——棘皮动物、半索动物、所有的脊索动物。 (7)三胚层无体腔动物:如扁形动物、妞形动物和鄂胃动物没有体腔。体壁与消化道之间充满了中胚层起源的细胞及细胞间质构成的实质。实质在体内负责物质的贮存及进行缓慢的物质运输。 (8)三胚层假体腔动物:腹毛动物、轮形动物、动吻动物、线虫动物、线形动物、棘头动

《动物寄生虫病学》测试试题(A卷)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作者:————————————————————————————————日期: 2

《动物寄生虫病学》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带虫免疫:寄生虫感染常常引起宿主对重复感染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此时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未完全被清除,而是维持在低水平。(非消除性免疫) 3、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同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则寄生于另一个宿主,饱血后落地产卵。 4、孢子生殖:有性生殖后形成合子,合子再分裂形成许多子孢子的过程。 5、生物性传播: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最重要的途径。在传播者体内要经历发育或/和繁殖的过程。(只有在传播者体内发育或/和繁殖后才具有感染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的肝胆管,中间宿主是椎实螺科的淡水螺,治疗动物肝片形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2、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中间宿主是湖北钉螺,治疗动物日本血吸虫病时可选用三特、肝蛭净等药物。 3、布氏姜片吸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猪和人,寄生部位是小肠。 4、猪囊尾蚴寄生的宿主是猪和人,成虫名称是猪带绦虫;成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人。 5、细粒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牛、羊的肝和肺,治疗动物细粒棘球蚴病时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 6、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牛、羊的小肠 ,中间宿主是甲螨或地螨类,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吡喹酮等药物。 7、疥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治疗动物螨病时可选用伊维菌素等药物。 8、猪后圆线虫寄生于猪的支气管、细支气管,中间宿主是蚯蚓,

动物生物学测试题2011期中

动物生物学测试题 一 . 解释名词(任选5个,10分) 1. 生物发生律 2.异律分节 3.后生动物 4. 原肾 5. 疣足 7. 外套膜. 8 器官 9.物种 10. 书肺 二 . 选择题(20分) 1. 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C)。 A 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下列学名写法正确的是(B )。 A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B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C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D fenneropenaeus chinensis 3. 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B )。 A 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4. 人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或被囊尾蚴污染的食物,就可能感染(D)。 A 球虫病 B 钩虫病 C 吸虫病 D 绦虫病 5. 家蝇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 A 双翅目 B 膜翅目 C 半翅目 D 鳞翅目 6. 蝗虫的变态类型属于()。 A 渐变态 B 半变态 C 无变态 D 完全变态 7. 无脊椎动物的前肠和后肠来源于()。 A 内胚层 B 外胚层 C 中胚层 D 体腔膜 8. 水沟系这种特殊的结构存在于()。 A :棘皮动物 B :腔肠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海绵动物 9. 下列哪种运动器官的功能最有效()。 A :节肢 B :疣足 C :伪足 D :刚毛 10. 节肢动物中最原始的口器是()。 A :虹吸式 B :咀嚼式 C :嚼吸式 D :刺吸式 11. 下列动物中血液循环为开管式的是:() A 乌贼 B 蚯蚓 C 蝗虫 D 沙蚕 12. 海绵动物是动物系统进化中的侧枝,下列哪一特点()不属于海绵动物。 A :具领细胞 B :具水沟系 C :有胚胎逆转现象 D :具三个胚层 13. 下列哪一呼吸器官不属于软体动物()。 A :书鳃 B :瓣鳃 C :丝鳃 D :栉鳃 14. 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A :消化作用 B :调节水分平衡 C :呼吸作用 D :运动作用 15. 原肾型排泄系统来源于哪个胚层()。 A :外胚层 B :内胚层 C :中胚层 D :中胶层 16. 血液属于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 :上皮组织 B :结缔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神经组织 17. 接合生殖属于下列哪种生殖类型()。 A :孤雌生殖 B :有性生殖 C :无性生殖 D :孢子生殖 18. 草履虫是研究动物生物学的好材料,其体内大核的功能是()。 A :孤雌生殖 B :营养与代谢 C :纵二分裂 D :横二分裂 19. 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三胚层的动物最早出现于()。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三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阈强度: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 的最小刺激强度。 期前收缩:心室肌被一次额外刺激所引起的一次提前的兴奋和收缩, 是在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到达之前,故又称早搏或期前收缩。 肺活量:指尽力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通常男性为 ml 左右,是反映呼吸功能贮备的重要指标之一。 胃排空: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中枢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 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 则中枢延 搁时间越长。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转动方式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正常状态下细胞内 Q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外,细胞外Na *浓度 _________ 细胞内。 3?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 0期是由 ________ 内流所致,2期是由 ________ 负载内向离子 流和 _______ 携带外向离子流所形成。 4.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收缩压值为 ________ ,舒张压为 ________ ,脉压为 _______ 。 5. 外界空气由呼吸道出入肺的过程,称为 __________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6. 氧解离曲线为 ______ 形曲线,它表示 Hb 中Q 的饱和度与 ________ 的关系。 7. 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相比较,兴奋性 _______ ,收缩 _____ 。 8. 内因子是胃腺 ____ 细胞分泌的,其化学本质是 _______ ,它能保护和促进 ____ 的吸收。 9. 在体温的常测部位中,以 ____ 温最高, ______ 温最低。 10?肾小管和集合管有分泌 ______ , ___ 和 ____ 的作用。 11. 醛固酮由 ____ 分泌,能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_______ 的重吸收和对 _____ 的排出。 12. 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 _______ ,缺乏生长素将导致 ____ 。 13.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分别是 _________ 和 ____ 。 14. 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调节肌紧张的 _______ 区和 ____ 区。 15. 视细胞是感光细胞,分 _____ 和 _____ 两种。 三、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 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 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 因 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的。 () 2. 单一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3. 左心室肌肉肥厚,收缩力强,所以每搏输出量比右心室多。 () 4. 当外周阻力增加时,动脉血压升高,脉压减小。 () 5. 关于胸内压,吸气时比呼气时低。 () 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 因该次兴奋和收缩 3500 ml ,女性为 2500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汇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动物生物学》习题库 …………………………………………………………………………… 第一章绪论 一、试题: 1.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2.填空。 动物生物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描述性动物现阶段、实验动物学阶段、分子动物现阶段、现代动物现阶段。 3.选择。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C ) 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B实验动物学阶段 C细胞生物学阶段 D现代生物学阶段 4.何谓动物生物学其性质和任务是什么(问答) 定义: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性质: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 任务:它研究的动物生命系统涵盖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动物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如形态、解剖、生理、分类、发育、地理、行为、进化、遗传及资源保护等。

5.动物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有何新趋势(论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及其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的相互交叉,使生命科学产生了许多分支新学科,如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分子系统地理学等。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物种保护和生物灾害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第二章动物生物学基本原理 1.名词解释。 1).真体腔: 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这种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的迟,所以称为次生体腔。 2).假体腔: 又称原体腔,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位于线虫等动无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 3).组织: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一般而言个体发育来源相同、形态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群和有关的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执行一定功能的组织。 4).器官: 是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的结构。 5).系统: 是由机能上密切联系的若干个器官共同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动物寄生虫病PCR诊断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是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DNA体外扩增方法,它可将一小段目的DNA扩增上百万倍,其扩增效率使得该方法可检测到单个虫体或仅部分虫体的微量DNA。通过设计种、株特异的引物,此法只扩增出种、株特异的PCR产物,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且PCR 技术的操作过程也相对简便快捷,无需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同时可以克服抗原和抗体持续存在的干扰,直接检测到病原体的DNA,既可用于虫种、株的鉴别,动物寄生虫病的临床诊断,又可用于动物寄生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随着PCR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PCR诊断技术所涉及实验的基本原理,全面熟悉PCR诊断技术的操作过程,其中包括寄生虫DNA 的提取、PCR引物的设计、PCR条件的优化、对目的片断的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结果分析、PCR产物的纯化等等。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一)寄生虫基因组DNA的提取及纯化 1.虫体材料。单个虫体。 2.器具。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旋涡振荡器、微量取液器及配套吸头、微量离心管、一次性注射器、微型眼科镊、微型眼科剪刀、玻璃平皿、滴管、有机架等。 3.试剂。 (1)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tetra acetic acid,EDTA)、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Tri (Hydroxymethyl) Aminomethane-HCl,Tris-HCl)、氯化钠、蛋白酶K(25μg/μl)、异丙醇(80%)、双蒸水、灭菌超纯水等。 (2) DNA裂解液:500 mM NaCl 70 μl 、100 mM Tris-HCl(pH 8.0)30 μl、50 mM EDTA(pH 8.0)150 μl、10%SDS 30 μl。 (3) Wizard TM DNA Clean-Up 试剂盒或类似的DNA提取试剂盒。 (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 1.材料。提纯的虫体DNA。 2.器具。超净工作台、微型高速台式离心机、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PCR扩增仪、琼脂糖电泳系统、凝胶成像系统、微波炉、4℃/-20℃冰箱、紫外透射仪、微型离心管(200/500/1500 μl)、有机架、一次性手套、透明胶带、量筒(100 ml)、三角瓶(500 ml)等。 3.试剂。 (1) 10×PCR Buffer(无Mg2+)、dNTP(2.5 mM each)、ddH2O 、MgCl2(25 mM)、Primers、Ex Taq 酶(5 U/l)、琼脂糖、EB(10mg/ml)、Tris碱、硼酸(Boric acid)、去离子水、EDTA(0.5 mol/L,pH 8.0)、10×载样缓冲液。 (2) 0.5×TBE缓冲液:准确秤取Tris碱5.4g,硼酸2.75g,充分溶解于800 ml去离子水中,加10ml 0.5 mol/L EDTA(pH8.0),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 (三)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1.材料。PCR扩增产物。 2.器具。TGL-16G高速台式离心机;三用电热恒温水箱;微量取液器(2/20/200/1000 μl)、琼脂糖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总

动物生物学试题库2 一、解释名词 1、脊索:胚胎时原肠背壁的一部分细胞经加厚、分化、外突、脱离原肠而形成的位于消化道背面,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 2、背神经管:胚胎时背部中央的外胚层下陷、卷褶而成的位于脊索背面的一条管状结构。 3、咽鳃裂:为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壁穿孔形成的数目不等的缝隙,使咽腔与外界相通。具有呼吸机能。 4、背板:原索动物咽壁背侧中央有一凹沟叫背板。 5、内柱:原索动物咽壁腹侧中央有一纵沟叫内柱,具腺细胞和纤毛细胞。 6、逆行变态:有些动物如海鞘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结构,身体变得更简单了,这种变态叫逆行变态。 7、无颌类:圆口纲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其特征是有头、无颌、无成对附肢,又称无颌类。 8、肝胰脏:鲤科鱼类肝脏呈弥散状分散在肠细膜上,与胰细胞混杂故称肝胰脏。 9、性逆转:性成熟前为一种性别,性成熟后为另一种性别。如黄鳝从胚胎到性成熟全为雌性,产卵后卵巢变为精巢,个体变为雄性。 10、固胸型肩带:肩带的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相互平行愈合在一起,如蛙类。 11、弧胸型肩带:两侧肩带的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彼此重迭愈合,如蟾蜍。 12、双循环:血液循环有两条途径,肺循环和体循环。 13、不完全双循环:心脏为二心房一心室,动、静脉血没有完全分开而称为不完全双循环。

14、初级飞羽:鸟类着生在腕、掌、指处的正羽。 15、次级飞羽:鸟类着生在前臂上的正羽。 16、三级飞羽:鸟类着生在上臂上的正羽。 17、双重呼吸:鸟类具有气囊与气管和肺相通,使鸟在呼吸时呼气和吸气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18、早成鸟:出壳后体表被绒羽,眼睁开,能站立随亲鸟觅食。 19、晚成鸟:出壳后皮肤裸露,未睁眼,不能站立,需亲鸟喂养。 20、迁徙:是指每年的春季和秋季,鸟类在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进行定期、集群飞迁的习性。特点为定期、定向、集群。 21、胎盘:由胎儿绒毛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形成的结构,具有选择通透功能。 22、膈肌:哺乳动物特有。圆形,肌纤维位于边缘,肌腱位于中央。肌纤维起自胸廓后端肋骨缘止于中央腱。膈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产生运动,改变胸腔容积,完成呼吸运动。 23、反刍:粗糙食物上浮刺激瘤胃前庭和食道沟,引起逆呕反射,食物返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个现象叫反刍。 24:动物行为:是指动物对环境条件(包括内、外环境)刺激所表现出的有利于自身生存和繁殖的可见动作或反应。 25:洄游:某些鱼类在生活史的各不同阶段,对生命活动的条件均有其特殊要求,因此必须有规律地在一定时期集成大群,沿着固定路线作长短距离不等的迁移,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它们对生殖、索饵、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鱼类的这种习性和行为叫作洄游。 26:卵齿:某些脊椎动物如蜥蜴、蛇、龟、鳄、鸟类和鸭嘴兽等,它们卵内幼体

(完整版)动物寄生虫课程标准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3011) 一、适用对象 适用于高职高专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兽医医药、动物防疫与检疫、兽医卫生检验、兽药生产与营销、特种经济养殖等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五年制高职高专生。 二、课程性质 《动物寄生虫病》是包含一般生物学和兽医学内容的综合学科,是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课,依据我院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生源等特点,本课程为动物医学等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是预防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临床课程,在动物医学等专业目标培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我国城郊型农业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蓬勃发展以及爱玩动物的不断增加,动物寄生虫的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三、参考学时 施教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8学时,课堂实训16学时。 四、学分 3学分 五、课程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寄生虫病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为从事相关的管理与技术监督工作、畜牧业养殖生产及专门的兽医师工作奠定基础。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追踪本学科科技发展的能力。既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又要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正确处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素质教育三者的关系,使培养能力和业务素质贯彻教学的始终。充分利用标本、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和电化教学,并充分利用实验室、校内外实训基地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动物寄生虫病诊断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岗位需要,为从事兽医、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基础。。 (三)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病原体形态特征、病原生活史、疾病流行规律、致病机理、特征性临床症状、诊断技术、治疗和综合防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机理、免疫诊断和免疫预防等的研究进展,了解寄生虫的分类、科学命名、地理分布等,了解我国动物寄生虫病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成就等。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就某一局部地区进行一般的寄生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能对其中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状况作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制订出在原则上比较正确、一般可行的防止措施,并能提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途径。 六、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按照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指导,以职业技能为课程内容,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课程核心,以“双师型”教师为课程主导设计教学内容体系。在课程的建设和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的防制能力和考察学生对动物寄生虫病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内容纲要 (一)理论教学标准 动物寄生虫病学包括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动物寄生虫学的基本知识、动物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免疫、动物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各论按寄生虫的分类系统编排,包括动物蠕虫病学、动物蜘蛛昆虫病学、动物原虫病学等三个方面。在每个疾病中又分为通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和其它寄生虫病三个方面。大纲中所列疾病均为常发多见的动物寄生虫病。 第一章总论(8学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1、掌握寄生生活的概念、寄生虫及宿主的类型、相互关系以及寄生虫的分类原则。 2、掌握寄生虫病发生的条件和流行特点,基本掌握寄生虫病免疫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3、掌握寄生虫病诊断方法,对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疫病检查,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掌握寄生虫病防制的基本原则,对动物寄生虫病进行预防、控制。 课程教学内容要点 第一节寄生虫与宿主 1、主要内容 ⑴寄生现象 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型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试题一及答案

人体及动物生理模拟试题 、名词解释(3分X 5) 二、问答题(35 分) 1.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5分) 2.根据影响尿生成因素实验观察,试说明静脉注射10%的硫酸钠溶液4ml的实验结果及其主要机制。(5分) 3.家兔呼吸运动调节中增加无效腔,动物呼吸运动出现何种现象,为什么(5分) 4.何谓去大脑僵直其产生的机制如何(5分) 5.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其影响如何(7分) 6.简述甲状腺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过程。(8分) 三、填空题(1分X 15)(按顺序写出答案,不能回答的空,用横线表示) 期前收缩肺活量化学性消化基础代谢适宜刺激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_____________ ,半月瓣处于 9第一心音发生在__________,音调__________ ,持续时间_ 2. 1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外向离子流是由 的,内向离子流主要是由__________ 携带的。 3. 8 .平静吸气时,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 径、____________ 径和____________ 径增大,肺容积 大气压,空气入肺。 4.36 .外周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枢化学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 。 5.7.促胰液素主要作用于胰腺的_______________ 中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的大量分泌。 6.24.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后,抑制胃排空的机制包括引起 射和释放_____________ 素。 7.2.机体所需的能量均来源于体内___________ 分解氧化,一般情况下,机体所需能量70%由其余由、提供。状态。携带 收缩,使胸廓,肺内压 细胞,促进胰液 和 _________ 的 _分解提供,

动物寄生虫病学

《动物寄生虫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二宿主蜱:蜱的幼虫及若虫在一个宿主体上吸血,而成蜱在另一个宿主体上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 3、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我们称这些寄生虫为多宿主寄生虫,称这些宿主为非专性宿主。 4、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具有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甚至可以繁殖,不为宿主所消灭的现象。 5、机械性传播:昆虫本身是病原发育、传播所不必需的,仅在其体表暂时存活。如虻传播伊氏锥虫。 (二)填空题 1、片形吸虫病的病原包括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动物生前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为循序沉淀法。 2、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性阶段为尾蚴,该虫体寄生于人畜的肝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其中间宿主为钉螺。 3、脑多头蚴寄生于牛、羊的脑和脊髓,其成虫名称是多头多头绦虫,该绦虫寄生的终末宿主是犬等肉食动物。 4、扩展莫尼茨绦虫寄生于羊的肠道;中间宿主是地螨;治疗动物扩展莫尼茨绦虫病时可选用丙硫咪唑(吡喹酮或甲苯咪唑)等药物。 5、疥螨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的皮肤表皮层,痒螨寄生于动物的皮肤表面,蠕形螨寄生于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 6、棘钩瑞利绦虫的中间宿主是,终末宿主是,治疗棘钩瑞利绦虫病可选用等药物。 7、双芽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传播媒介是微小牛蜱,治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时可选用三氮脒等药物。 (三)单项选择题 1、前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是(B ) A.蚂蚁 B.蜻蜓 C.草螽 D.淡水鱼

2、泡状带绦虫的中间宿主是(A ) A.猪 B.剑水蚤 C.甲螨 D.兔 3、羊仰口线虫寄生于羊的(C ) A.真胃 B.瘤胃 C.小肠 D.盲肠 4、毛首线虫的感染途径是(B ) A.经皮肤感染 B.经口感染 C.胎盘传播 D.接触传播 5. 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的(B ) A.肝脏B.有核细胞和红细胞C.心脏D.肺脏 6、牛皮蝇蛆的宿主是(B ) A.猪 B.牛 C.羊 D.鸡 7. 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的(B ) A. 小肠 B. 腹腔 C. 脑 D. 肌肉 8 引起鸡盲肠肝炎的病原体是( C ) A.住白细胞虫B.鸡盲肠球虫C.组织滴虫D.异刺线虫 9. 下列不属于内寄生虫的是(A ) A.微小牛蜱B.猪带绦虫C.姜片吸虫D.钩虫 10. 疥螨的主要传播途径是(D ) A.经皮肤感染B.经口感染C.自体感染D.接触感染 四、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寄生虫病中,可选用丙硫咪唑治疗的有(AC ) A.鸡蛔虫病B.弓形虫病C.肝片吸虫病D.鸡球虫病 2. 姜片吸虫在中间宿主体内要经过以下几个发育阶段( ABCD) A.胞蚴 B . 尾蚴 C.囊蚴 D.雷蚴 3. 寄生在犬小肠内的寄生虫有( AC ) A.犬蛔虫 B.犊新蛔虫 C.犬钩虫 D.犬恶丝虫 4. 寄生在牛、羊肝脏胆管的吸虫有( AC ) A.肝片吸虫 B.前后盘吸虫 C.双腔吸虫 D.阔盘吸虫 5. 属于鸡球虫病病原的有(ACD ) A.堆形艾美耳球虫 B.斯氏艾美耳球虫 C. 柔嫩艾美耳球虫 D. 毒害艾美耳球虫(五)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动物生物学复习题汇总情况

《动物生物学》习题库 …………………………………………………………………………… 第一章绪论 一、试题: 1.名词解释。 动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2.填空。 动物生物学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描述性动物现阶段、实验动物学阶段、分子动物现阶段、现代动物现阶段。 3.选择。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生物学研究的发展阶段( C ) A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B实验动物学阶段 C细胞生物学阶段 D现代生物学阶段 4.何谓动物生物学?其性质和任务是什么?(问答) 定义:动物生物学是以生物学观点和生物技术进行动物生命规律研究的一门科学, 性质: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之一。 任务:它研究的动物生命系统涵盖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多个层次;涉及的研究方向包括动物生命活动的各个领域,如形态、解剖、生理、分类、发育、地理、行为、进化、遗传及资源保护等。 5.动物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有何新趋势?(论述)

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分子生物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新兴学科的推动及其生命科学的相互渗透,宏观和微观生物学的相互交叉,使生命科学产生了许多分支新学科,如分子系统学、分子生态学、分子系统地理学等。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遥感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农业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物种保护和生物灾害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第二章动物生物学基本原理 1.名词解释。 1).真体腔: 即次生体腔,中胚层之间形成的腔。这种体腔在肠壁和体壁上都有肌肉层和体腔膜,无论在系统发展或个体发育上看,比原体腔出现的迟,所以称为次生体腔。 2).假体腔: 又称原体腔,是由胚胎发育时期的囊胚腔遗留的空腔成为成体的体腔,位于线虫等动无体壁与消化管之间,无中胚层形成的体腔膜覆盖,仅有体壁中胚层而无肠壁中胚层。 3).组织: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一般而言个体发育来源相同、形态相似、机能相关的细胞群和有关的细胞间质结合起来,共同组成执行一定功能的组织。 4).器官: 是有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机能的结构。 5).系统: 是由机能上密切联系的若干个器官共同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即成为系统。 6).顶体反应: 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蚀放射冠和透明带的过程称顶体反应。 7).原口动物:

《动物寄生虫病学》教学大纲

《动物寄生虫病学》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9281093 课程名称:动物寄生虫病学 英文名称:Veterinary Parasitology 开课学期:8 学时/学分:80/4 (其中实验学时:20) 课程类型:专业教育必修课 开课专业:动物医学专业 选用教材:张西臣李建华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科学出版社(第三版),2010.01。 主要参考书: 1. 汪明主编,兽医寄生虫学(第三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03 2. 孔繁瑶主编,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09。 3. 杨光友主编,动物寄生虫病学,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01 4. 李国清主编,兽医寄生虫学(双语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02 5. Edited by Richard J. Martin, Henk D. F. H. Schallig, Veterinary Parasitology , General editor L. H. Chappel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执笔人:张西臣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课程性质:动物寄生虫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其与家畜传染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课程共同组成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动物寄生虫病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课程任务: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畜、禽的寄生虫病及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流行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及防制措施等,为从事兽医临床工作、畜牧养殖业生产与管理及肉品卫生检验与技术监督等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寄生虫与宿主及其类型、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特点、寄生虫病的流行规律、免疫特点以及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和综合防制措施。 2. 掌握重要寄生虫病的病原特征、传播规律、致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方法和治疗、预防措施。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题库 练习题

动物生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每分通气量2.氧饱和度3.氧解离曲线 4.通气血流比值5.余气量6.肺牵张反射 7.原尿8.终尿9.肾小球滤过率 10.有效滤过压11.排泄12.肾糖阈 13.能量代谢14.基础代谢15.氧热价 16.等热范围17.蒸发18.辐射 19.物理消化20.胃的排空21.反刍 22.容受性舒张23.化学消化24.微生物消化 25.肾单位26.致密斑 27.继发转运 28.肾小球滤过率29.肾糖阈 30.高渗尿 31.肌小节32.横桥 33.等张收缩 34.等长收缩35.强直收缩 36.终板电位 37.量子释放38.三联体 39.横管 40.化学性突触41.神经递质 42.突触延搁 43.受体44.特异投射系统45.脑干网状结构 46.去大脑僵直47.锥体系 48.条件反射 49.牵张反射50.脊髓休克 51.内分泌 52.神经内分泌53.旁分泌 54.激素 55.垂体门脉系统56.长反馈调节 57.应急反应 58.性成熟59.体成熟 60.发情周期 61.精子获能62.顶体反应 63..着床 64.生殖65.排卵 66.分娩 67.妊娠维持68.初乳 69.常乳 70.心动周期71.每搏输出量 72.心力储备 73.期前收缩74.代偿间隙 75.窦性节律 76.异位节律77.每分输出量 78.脉搏压 79.动作电位80.静息电位 81.主动运输 82.易化扩散83.内吞 84.胞吐作用 85.时值86.阈值 87.内环境 88.血压89.吸收 90.基本电节律 91.肺活量92.血型 93.稳态 94.血清95.血浆96.红细胞比容 97.红细胞脆性98.血液的粘滞性99.血沉 100.血液凝固101. 去极化102. 中枢延搁 103. 突触104. 兴奋-收缩 耦联105.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106.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107. 突触前抑制108. 突触后抑制 109. 潮气量110. 非特异性投 射系统111. 单收缩 112. 凝血因子113. 等渗溶液11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115. 血浆胶体渗透压116. 血浆胶体渗 透压117. 解剖无效腔 118. 氧容量119. 氧含量120. 消化 121. 细胞内消化122. 细胞外消化123. 呼吸商 124. 能量代谢125. 靶细胞126. 第二信使 127. 妊娠128. 单纯扩散129. 阈电位 130. 止血131. 生理无效腔 132. 恒温动物 133. 变温动物134. 近球小体 135. 逆流倍增 136. 不完全强直收缩137. 超极化 138. 感受器 139. 反射140. 渗透性利尿 141. 激素的允许作用 142. 兴奋性143. 自身调节 144. 减压反射 145补吸气量146补呼气量147 脑肠肽 148肠胃反射149胆盐的肠肝 循环150食管沟反射 151 后放152 尿素 再循环153下丘脑 —腺垂体—甲状腺轴 二、填空 1.胸内压=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分子扩散的速度与__________成正比,与 ______________成反比。 3.功能余气量=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4.以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的CO2有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两种。 5.血液运输氧主要是与___________结合,以 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___________ 中。 6.气体分子扩散的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 7.使氧解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8.肺表面活性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分 泌。 9.原尿是不含__________________的血浆。 10.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泌与排泄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生物学题库word资料11页

问答题: 1、两侧对称体制对动物的生活及演化有何意 义? 2、说明节肢动物如何以其多种形式的呼吸系统适应各种生活环境。 3、简述一下昆虫如蝗虫蜕皮的原因及过程。 4、中胚层的出现对动物的生活演化有何意义? 5、试分析线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6、试述机体分节在动物发展进化上的意义。 7、在无脊椎动物范围内,试以每门动物的两个进步性特征说明其比前各门动物的进化。 8、画图并说明后肾的结构。 9、试述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0、为什么鸟的头可以转动180度? 11、试述两栖类对陆生生活的初步适应表现在哪些方面?其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2、从结构和机能的统一和有机体与环境的统一的观点出发,讨论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 13、试绘硬骨鱼和无尾两栖类的动脉弓,并简述陆生动物随着鳃呼吸消失,肺呼吸出现,动脉弓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14、简述脊椎动物上陆后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15、简述脊椎动物脊柱的演化趋势。 16、试述鸟类与爬行类相似的特征并总结鸟类的进步性特

征。 17、简述上下颌出现的意义。 18、试述哺乳类中耳的结构及功能。 19、什么叫单循环和双循环?青蛙血液属于什么循环? 20、画图并说明羊膜腔的形成。 21、试述哺乳动物进步性特征和标志性特征。 22、试述植物性神经与躯体神经的主要区别。 23、试述环节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24、为什么说圆口纲动物是一类既原始又特化的动物。 25、试述脊椎动物脑皮的演化过程。 26、简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27、试述肾单位的结构,并简述尿的生成过程。 28、脊椎动物何以属于脊索动物。 29、试比较两栖纲与爬行纲的皮肤系统。 30、画简图并说明五部脑及其脑室的形成。 31、试述哺乳动物耳的结构及听觉的产生。 32、试绘一鱼尾椎的简单示意图,并标出各部分名称。 33、试述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几个重大事件及其意义。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题解读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新陈代谢适应性正反馈负反馈 二、问答题: 1.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从那几个水平进行的,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2.生命现象的基本生理特征有哪些? 3.人体及动物的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如何?其各自的特点如何? 4.简述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第二章神经肌肉生理 一、名词解释: 时值、超射、阈值、阈电位、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兴奋性、兴奋和抑制、局部反应、易化扩散、终板电位、刺激和反应、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简述刺激的特征? 2.阈电位的实质是什么? 3.电刺激神经时,为什么兴奋首先发生在阴极下? 4.电刺激神经干时,引发动作电位前,神经纤维膜先要产生局部反应,这种局部反应有何生理意义?其特点有哪些? 5.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是怎样的? 6.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及其离子基础是什么? 7.简述易化扩散及其特点。 8.在神经纤维膜产生动作电位时,怎样理解Na+呈现再生式内流? 9.动作电位的组成,各组分持续时间及产生原理是什么? 10.怎样理解动作产生和传导的“全或无”性质? 11.神经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是什么? 12.跳跃式传导是怎样发生的?

13.怎样利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来将神经纤维进行分类?这种方法一般将神经纤维分为几类?14.神经干双动作电位是如何纪录到的?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纪录到的动作电位波形是不对称的?15.如何区别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 16.神经肌肉接点的结构如何?兴奋在神经肌肉接点上是怎样传递的? 17.怎样理解兴奋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过程中,乙酰胆碱是量子性释放的? 18.在神经肌肉接点中,胆碱酯酶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去极阻滞是如何引起的? 29.三联体的结构和机能是什么? 20.简述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21.肌丝的组成和滑行学说是怎样的? 22.何谓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试举例说明。 23.比较神经冲动的传导与神经肌肉接点的传递。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整合、突触、突触前抑制、中枢递质、反射、最后公路原则、运动单位、γ一环路活动、姿势反射、感觉柱、条件反射、发生器电位、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学习、记忆 二、问答题: 1.简述突触的结构和类型。 2.简述中枢兴奋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3.简述中枢抑制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原理 4.目前比较肯定的中枢递质有哪些?并说明它们的主要存在部位及作用特点。 5.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之间有哪些联系方式? 6.简述反射活动的基本特征 7.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有何区别? 8.反射活动的协调有哪些方式? 9.简述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各受何种药物阻断? 10.中枢突触传递、内脏神经效应器传递与运动神经骨骼肌传递各有何特点? 11.骨骼肌的双重交互神经支配与内脏的双重神经支配主要有什么区别? 12.躯体反射的抑制与内脏反射的抑制有什么重要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